传染病学课件:11流脑、乙脑
合集下载
病理学-流脑和乙脑ppt课件
病原体 传播途径 流行季节 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
流脑 脑膜炎双球菌 呼吸道飞沫 冬春 脑脊髓膜化脓性炎 脑膜刺激症及颅内高压症状
脑脊液
压力高,混浊,细胞数多 (中性粒为主) ,细菌(+)
乙脑 乙脑病毒 蚊虫叮咬 夏秋 脑实质变质性炎 嗜睡、昏迷等神经症状明显,可 有颅内高压及脑膜刺激症
清亮或微浊,细胞数轻度增多 (淋巴细胞为主)
2.暴发型脑膜脑炎型:严重脑水肿,颅内压急 剧增高,昏迷、脑疝,危及生命等。
3.混合型:
可编辑课件PPT
10
四、结局: 磺胺类抗生素治疗,大多痊
愈,少数死亡,可有后遗症:
①颅神经受损。 ②脑积水。 ③脑缺血性梗死(脑底部动脉炎)。
可编辑课件PPT
11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是 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 脑实质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为主(变质性 炎),儿童易患,夏秋季流行。临床表现 为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昏迷等。
25
(4)胶质细胞增生: 小胶质细胞弥漫性或局灶性增生。
胶质细胞结节: 增生的胶质细胞聚集成群。位
于小血管旁或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 附近。
可编辑课件PPT
26
Microglial nodule
胶质结节
噬神经细胞现象
可编辑课件PPT
27
三、临床病理联系: 1.病毒血症:高热、全身不适等。
2.神经症状: 嗜睡、昏迷、抽搐等。 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抽
结局
死亡率低
死亡率较高,有后遗症
可编辑课件PPT
31
小结
一、化脓性脑膜炎:
脑脊髓膜的化脓性炎。
《流行性乙脑》PPT课件
历
150/100mmHg。神志清,浅昏迷,压眶有反应, 面色红,呼吸急促,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剖 3mm,对光反射迟钝,颈抵抗阳性,两肺呼吸音
析 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率92次/分,各瓣
2021/4/25
10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 行 病 学
乙脑病人与隐性感染者为1:1000~2000, 感染后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2021/4/25
11
流行性乙型脑炎
近年儿童和青少年广泛接种乙脑疫苗,成 人 和老年人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流 小儿易患是血脑屏障不建全, 行 血脑屏障受了破坏,患囊虫病的病人易感。
猪为100%感染(仔猪),在人流行前2
周,本病已在猪中广泛传播。猪是最重
要的传染源
2021/4/25
6
流行性乙型脑炎
(二)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蚊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流
行
三带喙库蚊.
病
蚊虫通过蚊卵传代,是乙脑病毒的长期
学 储存宿主。
蚊虫吸血→蚊肠内增殖→唾液腺→叮咬 人 和动物→人和动物被感染。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2021/4/25
1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病毒
概
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 性传染病
蚊虫传播
述
夏秋季
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 反射及脑膜刺激征
重症患者伴中枢性呼吸衰竭
病死率高达20%~50%,可留有 后遗症
2021/4/25
2
2021/4/25
38
流行性乙型脑炎
其他病毒性脑膜脑炎
肠道病毒
传染病学ppt课件乙脑
2.中型 有意识障碍如昏睡或浅昏迷。腹壁反射和提睾反
射消失。偶有抽搐。体温常在40℃左右,病程约为10天,多无恢
复期症状。
3.重型 神志昏迷,体温在40℃以上,有反射或持续性抽
搐。深反射先消失后亢进,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强阳性,常有
定位病变。可出现呼吸衰竭。病程多在2周以上,恢复期常有不
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及瘫痪表现,部分病人可有后遗症。
临床特征为高热、惊厥、抽搐、意识障碍、呼 吸衰竭、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病死率较高, 重症病人可留有后遗症。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病原学 】
4.暴发型 少见。起病急骤,有高热或超高热,1~2天后
迅速出现深昏迷并有反复强烈抽搐。如不积极抢救,可在短期内
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幸存者也常有严重后遗症。
乙脑临床症状以轻型和普通型居多,约占总病例数的三分之
二。流行初期重型多见,流行后期轻型多见。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乙型脑炎病毒简称乙脑病毒,属黄病毒科, 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 RNA病毒。
本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不强,56℃30分钟 或100℃2分钟即可灭活。但对低温和干燥的抵 抗力很强,用冰冻干燥法在4℃冰箱中可保存 数年。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传染病学流行性乙型脑炎幻灯片
Epidemiology
流行三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流行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Reservior
为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主要传染者是家畜、家禽。
(人被感染后仅发生短期病毒血症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 )
猪是屠宰而种群更新快。自然界构成猪→蚊→ 猪的传播环节。在流行期间,猪的感染率100%,马
(3)Risk Population:
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 感染后出现典型乙脑症状的只占少数。 多数人通过临床上的轻型感染获得免疫 力。 通常流行区以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 2-6岁为主。
(4)Character of epidemic
(1)主要分布在亚洲。在我国---长春 连线以南仅东北北部、青海、新疆及西 藏等地未见本病报告。
脑疝表现
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 烦躁不安,昏迷程度加重 双侧瞳孔不等大,不等圆,忽大忽小, 对光反应迟钝 血压升高,脉搏减慢 小儿前囟隆起,视乳头水肿 常伴中枢性呼吸衰竭
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5)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
多在10天内出现。浅反射减弱或消 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征阳性。
脑膜刺激征较大儿童及成人均有不同 程度的脑膜刺激征。婴儿多无此表 现,但常有前囱隆起。
传染病学流行性乙型脑炎幻灯 片
乙脑于1935年在日本发现,故又称 为日本乙型脑炎。
在我国1940年从脑炎死亡病人的脑组 织中分离出乙脑病毒,证实本病存在。
1.乙脑病毒属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 , 呈球型,直径40~50nm,核心含单 股正链RNA,有包膜。
2.本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不强, 56℃30分钟或100℃2分钟即可灭活。但 对低温和干燥的抵抗力很强,用冰冻干 燥法在4℃冰箱中可保存数年。
病理学流脑和乙脑.ppt
一、病因、病机: 病原体:嗜神经性乙型脑炎病毒。 传染源:病人及中间宿主(家畜、
家禽)。 传播媒介:蚊子
病机:
叮咬
带病毒蚊子
人体(病毒血症)
血脑屏障
病毒量、毒力、机体抵抗力
隐性感染或发病
二、病变: 部位:
大脑皮质、基底核、视丘最 重,小脑、延髓及脑桥次之,脊 髓病变最轻。
大体: 软脑膜充血、水肿(脑回变宽,
脑脊液
压力高,混浊,细胞数多 (中性粒为主) ,细菌(+)
乙脑 乙脑病毒 蚊虫叮咬 夏秋 脑实质变质性炎 嗜睡、昏迷等神经症状明显, 可有颅内高压及脑膜刺激症
清亮或微浊,细胞数轻度增 多(淋巴细胞为主)
结局
死亡率低
死亡率较高,有后遗症
小结
一、化脓性脑膜炎:
脑脊髓膜的化脓性炎。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脑神经细胞的变质性炎。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神经细胞卫星现象 2.淋巴细胞套 3.筛状软化灶 4.噬神经细胞现象
二、乙脑和流脑的区别
三、临床病பைடு நூலகம்联系: 1.脑膜刺激征:
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屈髋伸 膝征(+)。
2.颅内高压: 剧烈头痛、呕吐,小儿前囟饱
满,昏迷,抽搐等。
3.脑脊液: 压力↑,混浊或脓性、细胞
数↑(中性粒细胞及脓细胞),蛋 白↑,糖及氯化物↓,菌培养(+)。 4.败血症:
皮肤、粘膜瘀点、瘀斑,血 培养(+),全身中毒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一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suppurative meningitis)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 的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炎,冬春 季好发,多见于儿童。
流脑、乙脑课件
微混, 微混, 数十 有薄膜 或数百
乙脑
清亮 似结脑 或微混
正常 正常
特异性 IgM(+)
大片皮下出血点和瘀斑
坏死性紫癜
炎性血管内血栓形成,皮肤深部溃疡) (炎性血管内血栓形成,皮肤深部溃疡)
临 床 表 现(流脑) 流脑)
暴发型
败血症休克型 脑实质损害严重: 脑实质损害严重:昏迷 脑疝形成:枕骨大孔疝, 脑疝形成:枕骨大孔疝,天幕 裂孔疝 呼吸衰竭 局限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脑膜脑炎 型
病原学
脑膜炎奈瑟菌: 脑膜炎奈瑟菌:奈瑟菌属 G-双球 专性需氧菌, 菌,专性需氧菌,多存在于中 性 粒细胞内,内毒素、 粒细胞内,内毒素、菌毛是细菌 主要致病因素,对外界抵抗力弱, 主要致病因素,对外界抵抗力弱, 对消毒剂敏感。 对消毒剂敏感。
乙脑病毒: 乙脑病毒:属虫媒病毒 B 组, 球形, 球形,直径 20 ~ 40nm ,核心 为单股正链 RNA ,外有脂蛋白的 包膜。对外界抵抗力不强, 包膜。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60C 、 分钟即可灭活。 30 分钟即可灭活。对各种消毒剂 都敏感。但耐低温和干燥。 都敏感。但耐低温和干燥。
极期
临 床 表 现(乙脑) 乙脑)
(4-10d):脑实质损害突出 (4-10d):脑实质损害突出 6 循环衰竭 少见 原因:内脏淤血,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原因:内脏淤血,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胃 肠道出/渗血;代谢紊乱, 肠道出/渗血;代谢紊乱,毒素吸收致血 管麻痹;心肌病变; 管麻痹;心肌病变;延脑血管舒缩中枢 病变. 病变.
脑膜炎期
恢复期
临 床 表 现(流脑) 流脑)
普通型
上呼吸道感染 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体温下降; 体温下降; 瘀点瘀斑消失或溃烂结痂愈合; 瘀点瘀斑消失或溃烂结痂愈合; 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 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脑实 质损害征象好转; 质损害征象好转;
传染病学流行性乙型脑炎【共45张PPT】
三、流行病学
㈠ 传染源
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人:隐性感染,显性发病血中病毒数量
少,病毒血症时间短,做为传染源意义 不大。 家畜或禽(主要):猪(最重要)、马 、驴、牛和狗、鸭、鹅、鸡、蝙蝠等。
(二) 传播途径
1、蚊虫叮咬、吸血而传播。 传播蚊种为:库蚊、三带喙库蚊(最强) 、伊蚊和按蚊。
潜伏期:4-21日,一般10-14日
白细胞计数:50- 500×lO6/L
抽搐惊厥: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松解衣领, ②与免疫性损伤有关病理改变
重点在于功能锻炼
3、中和试验:2个月后效价最高,持续5—15年,仅用作流行病学调查。
压舌板以防咬伤,保持呼吸道通畅。 起病急,高热、头痛、嗜睡、食欲不振、呕吐、颈强直及抽搐,神志尚清。
4、其它:脑型疟疾、中暑及各种急性传 染病 等所致中毒性脑病(钩体脑)
八、预后
本病病死率在10%以下,但后遗症发生 率 高 , 死亡病例均发生在极期,主要因 呼吸衰竭所致,存活者可有程度不等的 后遗症。
九、治疗
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目前除应用抗病 毒药物外,重点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 竭等危重症状,即急性期以对症治疗为主。 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病人能否顺 利痊愈的关键。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积极进行 康复治疗。
2、垂直传播:母亲经胎盘将乙脑病毒传 播给胎儿。
3、其它昆虫:福建、广东、台湾的蠛蠓 也可传播乙脑病毒。
越冬蚊 蚊
易感者
仔猪
(三)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以隐性感染为主,
显性发病与隐性感染之比为1:1000-2000,感染
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为少见。 发 病
者大多为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最多。
流脑乙脑ppt课件
❖ 少数病例可转变为慢性,并可发生以下后 遗症:
❖ 1.脑积水(脑膜粘连,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 ❖ 2.颅神经麻痹(耳聋、视力障碍、斜视、面
神经瘫痪)
❖ 3.脑底脉管炎致管腔. 狭窄(脑缺血和梗死1)5
【暴发性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
❖ 华-弗(Waterhouse-Friederi血管.套现象
26
血管套现象
.
27
(2)神经细胞变性.
坏死:表现为细
胞肿胀,Nissl小
体消失,胞浆内
空泡形成,核偏
位等.可发生核
浓缩.溶解.消失.
卫星现象,噬神
经细胞现象
.
28
神经细胞. 变性坏死
29
噬神经细胞现象
.
30
(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坏死神经细胞现象)
卫星现象:一个神经元由5个或5个以上少突胶
作用
内毒素:引起小血管出血.
坏死,致使皮肤,粘膜出现
淤点淤斑
.
4
传播途径
❖脑膜炎双球菌由带菌者鼻咽部分泌物 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咳嗽、喷嚏) 出现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大多数—健康带菌者
❖仅小部分机体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引 起败血症和脑膜脑炎症状
.
5
患者及带菌者(脑膜炎球菌) ↓ 呼吸道飞沫传播(咳嗽、喷嚏) ↓ 局部轻度卡他性炎(带菌者) ↓ 入血、繁殖(菌血症、败血症) ↓ 脑(脊)膜→化脓性脑膜炎 ↓ 小血管、毛细血管出血坏死 ↓ 皮肤粘膜瘀斑
以高热.嗜睡.抽搐.昏迷为主要
临床表现
.
21
1.病因及传播途径
❖乙型脑炎病毒为RNA病毒,牛.马.猪
为传染源和贮存宿主
传播媒介:库蚊
❖带毒蚊叮人时 人体 血管的内
❖ 1.脑积水(脑膜粘连,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 ❖ 2.颅神经麻痹(耳聋、视力障碍、斜视、面
神经瘫痪)
❖ 3.脑底脉管炎致管腔. 狭窄(脑缺血和梗死1)5
【暴发性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
❖ 华-弗(Waterhouse-Friederi血管.套现象
26
血管套现象
.
27
(2)神经细胞变性.
坏死:表现为细
胞肿胀,Nissl小
体消失,胞浆内
空泡形成,核偏
位等.可发生核
浓缩.溶解.消失.
卫星现象,噬神
经细胞现象
.
28
神经细胞. 变性坏死
29
噬神经细胞现象
.
30
(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坏死神经细胞现象)
卫星现象:一个神经元由5个或5个以上少突胶
作用
内毒素:引起小血管出血.
坏死,致使皮肤,粘膜出现
淤点淤斑
.
4
传播途径
❖脑膜炎双球菌由带菌者鼻咽部分泌物 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咳嗽、喷嚏) 出现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大多数—健康带菌者
❖仅小部分机体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引 起败血症和脑膜脑炎症状
.
5
患者及带菌者(脑膜炎球菌) ↓ 呼吸道飞沫传播(咳嗽、喷嚏) ↓ 局部轻度卡他性炎(带菌者) ↓ 入血、繁殖(菌血症、败血症) ↓ 脑(脊)膜→化脓性脑膜炎 ↓ 小血管、毛细血管出血坏死 ↓ 皮肤粘膜瘀斑
以高热.嗜睡.抽搐.昏迷为主要
临床表现
.
21
1.病因及传播途径
❖乙型脑炎病毒为RNA病毒,牛.马.猪
为传染源和贮存宿主
传播媒介:库蚊
❖带毒蚊叮人时 人体 血管的内
乙脑和流脑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3
病原学
乙脑病毒 虫媒病毒——黄病毒科 单股正链RNA 对温度、乙醚和酸等常用消毒剂敏感 抗原性稳定
完整版ppt课件
4
流行病学
传染源:人和许多动物(猪) 传播途径:蚊虫(三带喙库蚊) 易感人群:人普遍易感 流行特征:季节性(7、8、9月)、地域性
(东南亚)、年龄(10岁以下儿童) 高度散发性
完整版ppt课件
36
标本采集(乙脑)
(1)标本采集1 医疗机构发现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时,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
标本采集指南》要采集、保存病人脑脊液、血液标本。 脑脊液:发病1周内采集1-2ml脑脊液,进行病毒培养分离、抗体
检测和核酸检测。 血液:发病1周内采集第1份血液标本2-4ml,发病3-4周后采集第2
多无 常有
极重型 〉41
深昏迷 持续
明显
迅速出 2~3天 多有
现
死亡
完整版ppt课件
9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 10~20×109/L,中性粒为主 CSF 病毒性脑炎之表现。无色清亮,压力增
高,WBC 50~500×106/L,Pro轻增高,Glu 和Cl正常 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补体结合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 病原学检查:病毒分离和RT-PCR
图2 1995-2006年全国及天津市乙脑发病情况
完整版ppt课件
31
流脑疫情
发病率(1/10万)
0.6
天津
全国
0.5
0.4
0.3
0.2
0.1
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高压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脑膜刺激症:颈项强直、Brudzinski 征和Kernig征阳性
脑炎症状:谵妄、抽搐、神志障碍
临 床 表 现-流脑
流 脑 流行病学
Patients Carriers
咳嗽、喷嚏 密切接触
Susceptible 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
60%~70%隐性感染,30%上呼吸道感染和出血点型, 典型流脑仅占1%。感染后终生免疫。 流行特征:全年发病,以冬春为主,3~4月为高峰。
Sneeze can produce millions of droplets and aerosols.
发病机制(暴发型流脑)
1 休克型 细菌繁殖 内毒素
2 脑膜脑炎型 细菌繁殖 内毒素
小血管痉挛 微循环障碍
DIC
休克
多器官功能衰竭
脑血管痉挛 水肿 充血、出血
脑疝 形成
乙脑发病机制 人
体
蚊子叮咬,病毒进入人体
免
单核吞噬细胞繁殖
疫 力
病
毒
数 量
血流
病毒血症
与
毒
力 通过血脑屏障
致脑炎
流脑病理改变
上呼吸道 局部炎症 感染期
乙脑患者 MRI 检查所示脑实质病变:丘脑部位 的高异常信号和脑组织肿胀
由坏死神经细胞及其周围的小淋巴细胞 浸润所形成的胶质小结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临 床 表 现-流脑
普通型
▪ 上呼吸道感染 期
▪ 败血症期 ▪ 脑膜炎期 ▪ 恢复期
潜伏期1~10日,一般2~3日。
由于起病急、进展快、临床分 期常难以划分。
▪ 细菌可从病人、带菌者的鼻 咽部以及病人血液、脑脊液、 皮肤瘀点中分离;多存在于中 性粒细胞内
病原学
表面特异性多糖抗原:A、B、C、D、 E29、 X、Y 、Z、W135、H、I、K、L 13个群
流 脑 病原学
▪ 内毒素,菌毛是细菌 主要致病因素
▪ 按其夹膜多糖抗原 分13个血清群,其 中A,B,C占90%
high fever,rigors headache petechiae, purpura ecchymosis(70 % ~90%) shock, DIC ‘1~2d’
ICP severe headache agitation,seizure meni- irritation mental changes ‘2~5d’
▪ 皮疹( 70%) 皮肤黏膜瘀点或瘀 斑、重者可形成坏死或大泡。 部 位多见于咽部、四肢和躯干、呈不 对称分布、大小形态不一。
流脑典型的出血性皮疹
流脑的瘀点瘀斑
临 床 表 现-流脑
普通型
上呼吸道感 染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
▪ 多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持续2 -5天
▪ 发热、感染中毒症状 ▪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1000~2000。10岁以下(2~6岁)儿
童多见(80%)。
病毒自然扩增
易感人群
人畜共患疾病(zoonosis)
流行病学
▪ 流行病学特征 有严格季节性,集中于7、8、9月
(80%~90%),和较强的地区性(亚洲为主)
流 脑 发 病 机 制(普通型)
上呼吸道 感染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low fever sore throat cough stuff nose ‘1~2d’
败血症期
血管内皮损伤、炎症、 坏死、血栓形成、血管 周围出血-出血点、瘀斑
流 脑 病理改变
脑膜炎期 软脑膜和蛛 网膜、血管充血、出血、 炎症、水肿;脑底部炎 症粘连,脑神经损害; 颅内压升高;
The gross changes of meninges and brain of a patient with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 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乙脑概 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以脑 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发生于夏秋季, 儿童多见。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 衰竭、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征为主要特征。
流 脑 病原学
▪ 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奈瑟菌属 G-双球菌,专性需氧菌, 营养要求高—巧克力血琼脂 平板(5%~10%CO2,pH7.4~7.6)
流行情况:
1938 1948 1959 1967 1977 1987
流行病学
乙 脑 流行病学
传染源 包括家畜、家禽和鸟类;其中猪(特别 是幼猪)是主要传染源,人不是重要传 染源(病毒血症期<5天)。
传播途径 蚊子是主要传播媒介,感染后不发病。 可经蚊或蚊卵越冬—长期宿主。
易感者 普遍易感,免疫力持久,多为隐性感染
▪ 对外界抵抗力弱,对 消毒剂敏感,有自溶 酶,送标本需注意
内毒素
菌毛 群特异性抗原
乙脑病原学
▪ 乙脑病毒属虫媒病毒乙组的黄病毒科,球状,
约40~50nm, 核心为单股正链RNA,外包以膜
蛋白和外膜蛋白。★
▪ 病毒抵抗力弱,但耐低温和干燥。
▪ 为嗜神经病毒,人或动物感染病毒后可产生 补体结合抗体成
The gross changes of meninges and brain of a patient with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basilar view)
乙 脑 病理解剖
▪ 大脑皮层、间脑、中脑病变最严重 神经细胞病变: 变性、肿胀、坏死 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 “血管套” 血管病变—脑水肿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流脑概 述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 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
▪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多见于冬春季
▪ 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头痛、呕吐、瘀点瘀斑 和脑膜刺激症,严重者可有休克及脑实质损害。
普通型为主,占流脑病人的90%
临 床 表 现-流脑
普通型
上呼吸道 感染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
大多无症状、部分可有: ▪ 低热、咳嗽、咽喉疼痛、鼻咽黏
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
▪ 容易误诊
▪ 鼻咽拭子培养阳性
临 床 表 现-流脑
普通型
上呼吸道感 染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
▪ 感染中毒症状:寒战、高热、头痛 和呕吐,神志淡漠
脑膜刺激症:颈项强直、Brudzinski 征和Kernig征阳性
脑炎症状:谵妄、抽搐、神志障碍
临 床 表 现-流脑
流 脑 流行病学
Patients Carriers
咳嗽、喷嚏 密切接触
Susceptible 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
60%~70%隐性感染,30%上呼吸道感染和出血点型, 典型流脑仅占1%。感染后终生免疫。 流行特征:全年发病,以冬春为主,3~4月为高峰。
Sneeze can produce millions of droplets and aerosols.
发病机制(暴发型流脑)
1 休克型 细菌繁殖 内毒素
2 脑膜脑炎型 细菌繁殖 内毒素
小血管痉挛 微循环障碍
DIC
休克
多器官功能衰竭
脑血管痉挛 水肿 充血、出血
脑疝 形成
乙脑发病机制 人
体
蚊子叮咬,病毒进入人体
免
单核吞噬细胞繁殖
疫 力
病
毒
数 量
血流
病毒血症
与
毒
力 通过血脑屏障
致脑炎
流脑病理改变
上呼吸道 局部炎症 感染期
乙脑患者 MRI 检查所示脑实质病变:丘脑部位 的高异常信号和脑组织肿胀
由坏死神经细胞及其周围的小淋巴细胞 浸润所形成的胶质小结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临 床 表 现-流脑
普通型
▪ 上呼吸道感染 期
▪ 败血症期 ▪ 脑膜炎期 ▪ 恢复期
潜伏期1~10日,一般2~3日。
由于起病急、进展快、临床分 期常难以划分。
▪ 细菌可从病人、带菌者的鼻 咽部以及病人血液、脑脊液、 皮肤瘀点中分离;多存在于中 性粒细胞内
病原学
表面特异性多糖抗原:A、B、C、D、 E29、 X、Y 、Z、W135、H、I、K、L 13个群
流 脑 病原学
▪ 内毒素,菌毛是细菌 主要致病因素
▪ 按其夹膜多糖抗原 分13个血清群,其 中A,B,C占90%
high fever,rigors headache petechiae, purpura ecchymosis(70 % ~90%) shock, DIC ‘1~2d’
ICP severe headache agitation,seizure meni- irritation mental changes ‘2~5d’
▪ 皮疹( 70%) 皮肤黏膜瘀点或瘀 斑、重者可形成坏死或大泡。 部 位多见于咽部、四肢和躯干、呈不 对称分布、大小形态不一。
流脑典型的出血性皮疹
流脑的瘀点瘀斑
临 床 表 现-流脑
普通型
上呼吸道感 染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
▪ 多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持续2 -5天
▪ 发热、感染中毒症状 ▪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1000~2000。10岁以下(2~6岁)儿
童多见(80%)。
病毒自然扩增
易感人群
人畜共患疾病(zoonosis)
流行病学
▪ 流行病学特征 有严格季节性,集中于7、8、9月
(80%~90%),和较强的地区性(亚洲为主)
流 脑 发 病 机 制(普通型)
上呼吸道 感染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low fever sore throat cough stuff nose ‘1~2d’
败血症期
血管内皮损伤、炎症、 坏死、血栓形成、血管 周围出血-出血点、瘀斑
流 脑 病理改变
脑膜炎期 软脑膜和蛛 网膜、血管充血、出血、 炎症、水肿;脑底部炎 症粘连,脑神经损害; 颅内压升高;
The gross changes of meninges and brain of a patient with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 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乙脑概 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以脑 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发生于夏秋季, 儿童多见。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 衰竭、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征为主要特征。
流 脑 病原学
▪ 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奈瑟菌属 G-双球菌,专性需氧菌, 营养要求高—巧克力血琼脂 平板(5%~10%CO2,pH7.4~7.6)
流行情况:
1938 1948 1959 1967 1977 1987
流行病学
乙 脑 流行病学
传染源 包括家畜、家禽和鸟类;其中猪(特别 是幼猪)是主要传染源,人不是重要传 染源(病毒血症期<5天)。
传播途径 蚊子是主要传播媒介,感染后不发病。 可经蚊或蚊卵越冬—长期宿主。
易感者 普遍易感,免疫力持久,多为隐性感染
▪ 对外界抵抗力弱,对 消毒剂敏感,有自溶 酶,送标本需注意
内毒素
菌毛 群特异性抗原
乙脑病原学
▪ 乙脑病毒属虫媒病毒乙组的黄病毒科,球状,
约40~50nm, 核心为单股正链RNA,外包以膜
蛋白和外膜蛋白。★
▪ 病毒抵抗力弱,但耐低温和干燥。
▪ 为嗜神经病毒,人或动物感染病毒后可产生 补体结合抗体成
The gross changes of meninges and brain of a patient with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basilar view)
乙 脑 病理解剖
▪ 大脑皮层、间脑、中脑病变最严重 神经细胞病变: 变性、肿胀、坏死 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 “血管套” 血管病变—脑水肿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流脑概 述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 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
▪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多见于冬春季
▪ 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头痛、呕吐、瘀点瘀斑 和脑膜刺激症,严重者可有休克及脑实质损害。
普通型为主,占流脑病人的90%
临 床 表 现-流脑
普通型
上呼吸道 感染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
大多无症状、部分可有: ▪ 低热、咳嗽、咽喉疼痛、鼻咽黏
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
▪ 容易误诊
▪ 鼻咽拭子培养阳性
临 床 表 现-流脑
普通型
上呼吸道感 染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
▪ 感染中毒症状:寒战、高热、头痛 和呕吐,神志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