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1-9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1-9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5f9cfc043323968001c9205.png)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
(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A、24÷6=B、4×6=C、24÷3=D、24÷4=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724f44dde80d4d8d15a4fc6.png)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4÷6=4(本)(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24÷4=6(本)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42是(被除数),7是(除数),6是(商);这个算式读作(四十二除以七等于六)。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
(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 c )A、24÷6=B、4×6=C、24÷3=D、24÷4=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A、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B、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7、解决问题A、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的数量=份数总数÷份数=每份的数量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B、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186dec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7.png)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二年级下册数学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个数学教材,它是学生们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这一学期里,学生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数的加减法运算、形状和图形、时间和金钱等内容。
本文将重点归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
一、数的加减法运算数的加减法运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核心。
在这一学期,学生们将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学生们需要掌握两位数的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会两位数的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形状和图形形状和图形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二维形状的认识和分类,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形状的辨认和描述,以及形状的特点和属性。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几何变换,如翻折、对称等,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三、时间和金钱时间和金钱的学习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日常时间的读法和认识,如钟面的认识、整点和半点的读法等。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和时间的应用,如时间的前后、时间的长短等。
对于金钱的学习,学生们将学习认识货币的种类和面值,学会货币的认识和计算,以及简单的金钱应用,如购买物品、找零等。
四、图表和数据图表和数据的学习是培养学生们观察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们将学习图表的认识和分析,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如数据的分类、数据的比较等。
五、应用题应用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它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一种方式。
在二年级下册数学中,学生们将学习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实际问题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运用适当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学习需要学生们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既要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 人教版数学目录、知识点概念及例题整理
![二年级 人教版数学目录、知识点概念及例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d1d7fe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61.png)
最新人教版数学课本目录、知识点、概念及例题整理汇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知识点:认识厘米和米o学习要求: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能够用直尺测量长度o概念解释:厘米(cm)和米(m)是常用的长度单位,1米 = 100厘米o记忆方法:通过实际测量身边的物体来练习,比如书本的长度、桌子的高度o例题:1.用直尺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铅笔长15厘米2.用卷尺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高?▪课桌高75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o知识点:两位数加一位数o学习要求: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o概念解释: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o公式:a + b = co记忆方法:使用竖式计算法来练习o例题:1.25 + 3 = ?▪282.47 + 6 = ?o53o知识点:两位数加两位数o学习要求: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o概念解释: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o公式:a + b = co记忆方法:使用竖式计算法来练习o例题:1.25 + 13 = ?▪382.47 + 26 = ?o73o知识点:两位数减一位数o学习要求: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o概念解释: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得到剩余的部分o公式:a - b = co记忆方法:使用竖式计算法来练习o例题:1.25 - 3 = ?▪222.47 - 6 = ?o41o知识点:两位数减两位数o学习要求: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o概念解释: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得到剩余的部分o公式:a - b = co记忆方法:使用竖式计算法来练习o例题:1.25 - 13 = ?▪122.47 - 26 = ?▪21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认识角o学习要求: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角o概念解释: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这两条射线有一个公共端点o记忆方法:通过画角和观察生活中的角来练习o例题:1.请指出图中的角。
▪图片显示一个三角形,学生指出三角形的三个角2.请画一个直角。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1-9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1-9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bd6954416fc700aba68fc36.png)
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例: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天数(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
(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A、24÷6=B、4×6=C、24÷3=D、24÷4=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6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6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006ee8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6.png)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6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归纳1.(千克)和(克)都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计量比拟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2、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
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1克。
两袋500克的盐约是1千克。
4、1千克=1000克 1kg=1000g.进率是1000.( 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1斤=10两、1两=50克 )5、计算或者比拟大小时,假如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
一般统一成单位“克”。
估量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学问点总结2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状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4÷6=4(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24÷4=63、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挨次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例如: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除数 ),6是(商 );这个算式读作(42除以7等于6 )。
4、除法算式各局部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
变式:被除数÷商=除数( 如何求被除数,想:除数×商=被除数。
)5.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09a6ebee45c3b3566ec8bef.png)
《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点归纳统计表可以用来收集数据。
例1、调查本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
(1)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最多,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最少。
(2)参加篮球小组的有13人。
统计时,可以用“正”字记录数据,“正”字每一笔表示一个1,一个“正”字表示的数是5。
例2、投票做班长。
正正正正正(1)小明的票数是12张,小亮的票数是21张,小刚的票数是18张。
(2)小亮的票数最多,当选班长。
《表内除法(一)》知识点归纳平均分是分物时所用的一种思想,指在分物时,使得每一份都一样多。
例1、把6颗糖平均分成2份,则每一份都有3颗糖。
平均分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如果要按几个一份来平均分,求可以分几份,可以一份一份地数,每分一份就从总数中减去这一份的数,直到分完为止。
例2、有18支铅笔,按每6根一份来分,可以分几份?分析:分第一份就用了6根铅笔,剩下18-6=12(支)。
分第二份再用了6根铅笔,剩下12-6=6(支)。
分第三份也用了6根铅笔,剩下6-6=0(支)。
分第三份之后铅笔就全部分完了,所以按每6根一份来分,可以分三份。
除法可以用来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例3、把6颗糖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算式为:6÷2=3(份)“÷”叫做除号,读作“除以”。
例4、6÷2=3读作:六除以二等于三。
在一个两个数相除的算式中,“÷”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后面的数叫做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做商。
例5、在算式6÷2=3中,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
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关系:①被除数÷除数=商②被除数÷商=除数③商×除数=被除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已知被除数和除数,求商,可以逆向思考,用乘法口诀找出合适的数作为商。
例6、求12÷3等于多少,可以想乘法口诀,什么乘3等于12。
因为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所以12÷3=4 。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cbdf5e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6.png)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收集数据的方法可以用画“正”字的方式。
2.统计图表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用表格来实现。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2.平均分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3.除法算式可以用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4.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是除数,所得的数是商。
5.用乘法口诀可以求商。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是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
2.平移是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
3.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1.用乘法口诀可以求商。
2.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1.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3.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要先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一、XXX和千克的认识1、克是重量单位,1克等于1千克的1000分之1.2、千克是重量单位,1千克等于1000克。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来表示物品的重量。
二、XXX和千克的换算1、将克换算成千克,要将克数除以1000.2、将千克换算成克,要将千克数乘以1000.3、在换算时,可以画图帮助分析,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进行计算。
三、解决问题1、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XXX和千克单位来称量物品的重量。
2、在进行克和千克的换算时,需要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可以通过画图或列算式来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选择合适的单位和方法来求解。
XXX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要点(最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要点(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358aa72e7e21af45b207a811.png)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在绘制表格或者图形的时候,要注意每个小格代表的数量是多少。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
(乘数相同的除外)。
5、解决问题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剪纸游戏)成轴对称图形的字母:A B C D E H I K M O T U V W X Y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280ddd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d.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1篇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混合计算一、混合计算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有余数的除法一、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先写除号“厂”(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倒数定义倒数是一个数学学科术语。
是指数学上设一个数x与其相乘的积为1的数,记为1/x,过程为“乘法逆”,除了0以外的数都存在倒数,分子和分母相倒并且两个乘积是1的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必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必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7843b554431b90d6c85c7e6.png)
第一章数据收集整理1、第2页,求总人数就是把人数加起来;没有选择的同学,最有可能选择的是人数最多的那一种。
2、第3页,投票。
一个对勾表示1个数据,一个圆圈表示1个数据,一个正字表示5个数据。
3、第6页6(3),买哪几种水果合理,选择水果时至少两种。
4、第6页6(3),现在每个小长方形表示2份报纸,原来长方形的数目要除以2。
第二章表内除法(一)1、除法解决的是平均分的问题。
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均,一种是几个。
24页4题2、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25页6,9题。
3、算除法,想乘法口诀。
有的乘法口诀可以列两个除法算式,有的只能列一个除法算式。
第三章图形的运动1、将一个图形对折,左右两边可以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对称)的,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画的时候用直尺,画虚线,穿透这个物体。
2、平移后的物体和之前的相比,(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3、一些汉字或字母也是轴对称图形。
33页第2题。
第四章表内除法(二)1、比较大小时,先把计算结果标出来,然后根据题意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
注意,排列是算式,不是结果。
40页第3题。
2、应用题中,购物是必考题,仔细看题,列式计算。
42页例3。
第五章混合运算1、混合计算要注意脱式计算。
先算哪一步,可以在算式下面轻轻画一条横线。
注意数字和数字对齐,符号和符号对齐。
如果遇到难以计算的两位数加减法时,可以再草稿纸上算出结果,再写到卷子上。
47-49页例题。
2、列式计算。
列式计算要注意,只列一个综合算式,不写单位不写答,而且要脱式计算。
列式时,先要想清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找准关键字(和表示相加,差表示相减,积表示相乘,商表示相除),再进行列式。
3、列综合算式。
先算最上面的算式,再和其他数进行计算,最后直接写出得数。
注意,第一步的算式一定要加上括号。
49页3题,51页6,9题。
(完整版)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dcd9c310661ed9ac51f3ed.png)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新课标第一网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和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和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a49df00740be1e640e9a9d.png)
芳芳花12元买了6包饼干,明明3 元买了1包饼干,谁买的便宜,便 宜多少?
2、小红有20元钱,买了2顶帽子,还剩多少 钱?
解决问题
• 1、有36人要租车。
限坐9人
限坐6人
(1)如果都乘大车,需要租几辆?
36 ÷9=4(辆)
(2)如果都乘小车,需要租几辆?
36 ÷6=6(辆)
买文具
•
24元
9元
8>6,所以女孩快。
3张纸可以扎12朵花,7张 纸可以扎多少朵花?
小明和3个同学要拿16瓶矿泉水, 平均每人要拿多少瓶矿泉水?
1+3=4(个) 16 ÷4=4(瓶) 答:平均每人要拿4瓶水。
有4盒羽毛球,每盒9个, 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 班分几个?
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 邻居兔奶奶15个,还剩多少个?
商店有7包袜子,每包有6双,卖 出32双,还剩下多少双?
二年级有男生20人,女生25 人,每9人一组参加跳绳比赛, 一共可以分几组?
1.我们班有8个小组,有1个组7人,其余的都 是每组6人,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
6×7+7
=42+7
=49(人) 答:我们班一共有49人。
2. 30把单人椅和8把双人椅,一共能 坐多少人?
24÷4=( 8 ),读作: ( 24除以4等于8 ),口诀: , 四八三十二 被除数是( 24),除数是( 4), 商是( 8 )。表示把( 24)平均 分成( 4 )份,每份是( 8 )。 也可以表示24里面有( 8 )个 ( 4 )。
15÷5=( )读作(
)口诀
( )表示把( )平均分成
( )份,每份是( ),还表
3×5=15 15÷3=5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d8faa5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f.png)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作为学生的我们,数学是必学的科目之一。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和技能,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所有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在学习数学时有所帮助。
1. 两位数的认识和比较:表示两位数可以用“十位数+个位数”的方式,例如56=5×10+6。
比较两位数的大小需要先比较十位数的大小,再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2. 两位数的加减法:加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和,如53+28=81;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63-32=31。
3. 三位数的认识和比较:表示三位数可以用“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的方式,例如785=7×100+8×10+5。
比较三位数大小需要先比较百位数的大小,再比较十位数的大小,最后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4. 三位数的加减法:加法的结果是三个数的数量之和,如365+187=552;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 452-316=136。
5. 整数的认识: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正整数可以用“+”表示,负整数可以用“-”表示。
6. 正整数的加减法:加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和,如 37+65=102;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 98-65=33。
7. 初步认识同分母多分数:同分母多分数是指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几个分数,例如1/3、2/3、3/3。
8. 认识生活中的简单比例:比例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冒号(:)或比例符号表示,例如 1:3,1比3。
在生活中有很多简单的比例,例如男女比例为1:2。
9. 使用秤量尺进行长度度量:长度可以用米、分米、厘米等单位来度量,使用秤量尺可以测量长度。
需要注意保持尺的水平,避免测量误差。
10. 两个相同形状的图形之间的比较:两个相同形状的图形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可以是分割、将一部分放大或缩小等。
11. 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几何图形有不同的形状,例如正方形、长方形等,每种图形都有自己的性质,例如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对角线相等,长方形对角线相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435f2ebd64783e09122bed.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编者按】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涉及到表内除法、图形与变换、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找规律等共九节的知识点,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也是基础性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仔细的学习。
一、目标与要求1.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3.并学会辨认锐角、直角、钝角,掌握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去判断一个角的方法;4.使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熟练地应用乘法口诀求商;5.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认识新的计算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二、重难点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2.掌握三位数的读写方法;3.平均分的含义;平均分的方法,学会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4.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三、知识点概括总结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
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
如:300÷25÷4=300÷(25×4)4.除法公式(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商=除数(3)除数×商=被除数5.被除数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数6.除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常考易错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常考易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3b84d9914028915f814dc217.png)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常考易错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e0e031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2.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
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
如:300÷25÷4=300÷(25×4) 4.除法公式(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商=除数(3)除数×商=被除数5.被除数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8178f9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d.png)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主要包括加减法运算、长短、重量、时间、形状和位置等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加减法运算1. 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学会在10以内进行快速计算,并且能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加法计算。
2. 减法运算: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学会在10以内进行快速计算,并且能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减法计算。
二、长短1. 长短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来进行判断,学会使用比较词语进行描述,如:“长、短”、“更长、更短”等。
2. 长度的测量:学会使用标尺等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掌握基本的长度单位,如厘米、米等。
三、重量1. 重量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来进行判断,学会使用比较词语进行描述,如:“重、轻”、“更重、更轻”等。
2. 重量的测量:学会使用秤等工具进行重量的测量,掌握基本的重量单位,如克、千克等。
四、时间1. 时钟的读法:学会读写 Analogue clock,并掌握小时和分钟的读法。
2. 时间的计算:学会根据特定的时间进行计算,如可以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时间差等。
五、形状1. 基本的几何图形:学会识别、描述和绘制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的几何图形。
2. 形状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形状的特征来进行判断,学会使用比较词语进行描述,如:“相同、不相同”、“更大、更小”等。
六、位置1. 方向的概念:学会识别、描述和使用基本的方向词语,如:“前、后”、“左、右”等。
2. 位置的描述:通过描述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或参照物的方位关系来进行位置的描述,如“在左边、在右边”等。
参考内容:1.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规则,通过练习题巩固运算技巧。
2. 长度和重量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表,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练习。
3. 时钟的读法和时间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际时间活动进行训练。
4. 基本的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命名,通过绘制图形和形状比较的练习进行巩固。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及练习.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85e281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2.png)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1、表内除法(一)6、盖住的数字是几?45÷ =5 ×8 =24 2× =18 ÷4 =9 6× =18 ×3 =15检查方法:盖住积,再次进行计算,看看计算出的结果与等号后的数字是否一样。
方法:根据给出的数实际,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2、表内除法(二)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1、看图列式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注意:1、运算顺序2、运算符号2、口算18-6×3= 7×9+7= 4×9-6=14+2×3= 25÷5+15= 10-9÷3=二、乘、除混合运算1、摆一摆、算一算练习:用5根小棒可以摆一个用这些小棒摆,可以摆几个?= ( )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注意:运算符号2、口算3×2×8= 2×4÷8= 48÷6÷4=三、拓展训练1、填空5×4 = 5×3 +()2×2 +()= 2 × 3 = 2×4 -()3×6 -()= 3 × 5 = 3×7 -()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出一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计算。
3、乘、除法意义三、综合练习1、看图列式,体会乘、除法含义及关系。
2、解决实际问题1、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2、 21个(1)如果小白兔每天吃3个,可以吃几天?(2)如果这些萝卜吃了一个星期,小白兔平均每天吃几个?(3)如果每天吃5个,吃了4天后,剩多少个?(4)如果每天吃4个,小白兔要吃6天,够吗?4、实际问题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4、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5、万以内数的认识7、千克与克的认识(10)三看结果(对照我们知道的洗衣粉1千克,海苔1克,比一比,检查一下)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 kg =()g 2000 g =()kg6000克 =()千克()kg = 7000 g6千克>()克 7000 g <()kg4千克<()克 3000 g >()kg注意符号:看清是“=”还是“>”或“<”,符号不同,填的数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学习收集数据的方法——调查法:确定调查的方法,确定调查对
象,调查内容、调查方式、呈现数据的方法(统计表)、最后对数据
进行简单分析。
2、学习记录数据的方法,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
(1)投票记录数据(数量比较少);画“正”字记录数据(数据比较多)。
(2)填写数据:给出正字个数,把记录的结果填写在统计表中,
(数正字)
(3)数据的分析:
①共有(),(各个部分的数相加);
②()的最多,()的最少。
(从统计表中观察寻找)
③从中选择()最合适,为什么?(选最多的,因为···)
④你喜欢(),这组有()。
(结合自己的实际填写)
第二、四单元表内除法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
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
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
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
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
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新课标第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