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油藏吞吐后期火驱采油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边底水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期剩余油分析
研究区块经过多年开发,地层亏空大,受边底水侵入和高轮次吞吐等因素影响,开发效果变差。
复杂河流相稠油油田局部隔夹层较发育, 为高渗稠油油藏。
优化水平井参数, 为辅助蒸汽吞吐, 采用高效油溶性复合降黏剂, 充分利用其协同降黏作用、混合传质及增能助排性能, 大幅度降低注汽压力、扩大吞吐波及范围。
一、不同区域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1.典型井组选取根据研究单元不同区域的储层厚度、原油物性、构造位置、周期生产效果、水淹类型等的差异,平面上划分了4个区域:(1)受边底水影响西北部受到馆陶弱边水影响,部分井高含水;平均单井日液33.5t,单井日油1.9t,综合含水94.3%,平均动液面209m。
(2)受潜水底水和南部区域注入水影响的中部井区受到南部区域边水、潜山底水侵入,高含水问题突出;该井区井况问题突出,储量失控严重。
管外窜问题严重,制约老井利用(3)高泥质较高东部井区层薄物性差,产能低;油井主要表现为注汽压力高的特征,一般注汽压力达18.0MPa~19.5MPa。
单井平均周期生产效益较差。
(4)水平井区一是井筒附近采出程度高,周期递减大,二是非均质性强,井间热连通,汽窜严重。
综上,从4个典型区域选取了5个开发井组,共涉及井数62口,面积4.2km2,在历史拟合基础上,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地质模型建立三维地质模型采用Petrel软件,模拟层位为研究区块馆陶组3个砂组、5个小层。
3.数值模型建立利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建立四个区域数值模型,并进行了历史拟合。
拟合过程中,依据岩心分析资料,首先对孔隙度、空气渗透率、含油饱和度进行了校正,并对相对渗透率在合理范围内进行了修正,对模型区含水进行了精细拟合使拟合含水上升趋势与实际一致,并对重点井进行了精细拟合,单井拟合符合程度达到85%。
4.地下三场规律分析(1)压力场分析研究区块原始地层压力9.5MPa,目前地层平均压力7.0MPa;其中A区块及东部区域整体地层压力偏低,西北及中部区域受边底水影响压力相对较高。
改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效果技术研究
改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效果技术研究本文在对稠油断块地质情况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某稠油断块开采阶段后期产量下降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善开发效果的关键技术,在现场实施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标签:稠油;蒸汽吞吐;效果;研究1 油藏基本情况本断块是一个层状中高渗透砂岩边底水稠油藏,含油面积9.0km2,上报地质储量5697×104t。
于楼油层和兴隆台油层是两套中~厚互层状的湖盆扇三角洲沉积。
可分为以辫状分流河道、分流河口坝、边心滩为主的七种沉积微相。
岩性以砂砾岩、中细砂岩为主。
沉积呈正韵律。
储层物性较好,泥质胶结成岩性较差。
孔隙度27.9~30.2%,渗透率1.121~0.753μm2。
储层孔隙结构为中孔中等连通型孔隙结构类型的储层。
断块油层发育,含油井段长达150~250m,全块平均有效厚度34.2 m,属普通稠油类;而兴隆台油层地下原油粘度仅为300~600mPa.s,属中质稠油,常规开采有一定产能。
2 该断块吞吐后期产量下降原因分析该断块自2000年达到最高产量146.5×104t后,年产油呈直线下降趋势,到2010年,年产量下降至58.9×104 t,平均每年减少10.95×104 t。
导致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①断块油层非均质性严重,油层渗透率级差都在5000以上,油层注入高温高压蒸汽后,先进入高渗透层,同时由于蒸汽的密度小,蒸汽将向油层顶部超覆,出现油层加热不均。
②地层压力下降,稠油蒸汽吞吐是一种降压开采的采油方式,随着周期的增加,地层压力不断下降,造成油井生产压差下降,对油的举升能力下降,油井产量低,周期短,油汽比下降。
目前稠油区块地层压力水平在4MPa以下,局部地区地层压力已下降到2MPa,造成低产低效井逐年增加。
③边底水内侵。
油吞吐井一旦有地层水侵入,注汽就达不到预计的效果。
这主要是注汽时由于水的流动阻力小,热焓大,大量的热能被水吸收,生产时,由于水的粘度比油的粘度小,又抑制了油的流动[1]。
鲁克沁东区稠油开采试验及效果评价
1 . 1 加 热 降粘作 用
在9 . O ~3 6 . 2 %, 主峰 为 3 0 —3 5 9 / 6 , 渗 透 率介于 1 . 4 6 4 5 6 0 ×1 0 f m , 平 均 渗 透 率为 9 1 0 . 4 9 x 1 0 f m。 , 属 中高 孔 、 中高 渗储 层 ( 表1 ) 。
于热 原油 中 。
L . 3 改善 油相 渗透 率 的作 用 在非均 质油 层 中 , 注 入蒸 汽加 热 油层 后 , 在 高温
下. 油层对 油 与水 的相对 渗透 率 发生变 化 , 砂粒 表 面 的 沥青胶质 性油 膜破 坏 , 润湿 性 改变 , 由原来油 层 为 亲 油或强 亲油 , 变为 亲水 或强 亲 水 。 在 同样水饱 和度 情 况下 , 油 相 渗透 率 增 加 , 水 相渗 透 率 降 低 , 束缚 水 饱 和度增加 。 而且热 水 吸入低 渗 透油 层 , 替换 出的油 进入 渗流孔 道 , 增加 了流 向井 筒 的可 动油 。
英 4井 区梧 桐 沟 组 储层 物 性较 好 , 孔 隙度 分 布
收 稿 日期 : 2 O 1 4 —1 2 —2 6
作者简介 : 江永奎( 1 9 7 9 一) , 男, 安徽寿县人 , . T - 程师 , 油 气 田 开发 。
2 0 1 5 年第 6 期
江永奎 鲁克沁 东区稠油开采试验及效果评价
1 4 9 7 7 9 mP a . S , 该 区块储 量 可观 , 三 级储 量 已达 6 3 0 0万吨 , 常规 的 开发 方 式 不 能 满足 需要 , 借 鉴 国 内外 的 开发 实践 , 实施 了英 4平 1水平 井 蒸汽吞 吐试 验 , 为该 区快的有 效动 用探 索经验 。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稠油热采是一种特殊的油田开采方式,针对在稠油油藏中,采油难度大、采油成本高的问题,通过高温高压等措施,提高稠油流动性,降低油藏粘度,从而增加采油效率,降低采油成本,实现对油田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本文将介绍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1.地热采油地热采油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加热稠油,提高稠油流动性的采油方式。
采用地热采油技术,要选址在地热资源丰富、热储量大、地温高的区域开发,通过地下加热设备把高温蒸汽或者热水注入到油田井位,使稠油流动性提高,达到提高采油效率的目的。
同时,地热采油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
2.蒸汽注入蒸汽注入是一种将高温高压蒸汽注入到油藏中,使油藏温度升高、压力增大的方法。
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稠油的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强,能够顺畅地流入油井中。
蒸汽注入技术具有注入量大、渗透能力强、采出量高、生产周期短等优点,对于稠油热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电加热电加热技术是将电流直接作用于稠油中,通过油井中的电极产生的热量提高油藏温度,从而降低油层粘度,提高粘度低的油井采出率。
由于电能输入量大,作用范围广,电加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的稠油油田开发中。
稠油热采技术能够将深层次、稠黏度高的稠油采出,大大提高稠油油田的采油率。
例如,CNPC在塔里木油田应用稠油热采技术,采出的原油产量比传统采油技术提高了25%以上,有效释放了油田的潜力和能源资源。
2.降低采油成本稠油热采技术通常需要在油田内注入大量的高温高压水、蒸汽、电能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将深层稠油流动化,加快采出速度,降低采油成本。
稠油热采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采油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提高资源利用价值稠油往往被视为难以采集的能源资源,但是稠油热采技术的应用,可以将那些一度被认为是无法开采的资源变成国家和企业的宝贵财富。
眼下国内外的稠油资源大量存在,通过稠油热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还可以打破能源稀缺的格局。
特稠油油藏吞吐后转蒸汽驱方案研究
特稠油油藏吞吐后转蒸汽驱方案研究【摘要】以河南井楼油田某试验井区为例,通过实际生产资料分析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井楼油田LZ27井区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条件及转驱方案。
研究表明,试验区吞吐后转蒸汽驱最佳井网为目前井距、反九点井网,合理转驱时机为吞吐5个周期后转驱。
通过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方案优化设计,优选出最佳方案为试验区部分井继续吞吐5个周期后再转入汽驱,发生汽窜后对注汽井采用间歇汽驱方式。
后期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对整个井楼油田蒸汽吞吐转驱上产及相似油田改善热采效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特稠油蒸汽驱数值模拟试验楼资27试验区位于井楼油田三区南部,原始地层压力2.63 MPa,原始地层温度26.7℃,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18749.0 mPa·s,属浅薄层特稠油油藏。
LZ27井区常规试采产量低,蒸汽吞吐已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但随着周期数增大效果明显变差,由于油层比较薄,吞吐转驱能否取得成功,转驱条件和时机又是怎样的,需要通过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给予回答。
1 转驱的条件与井网研究由于影响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效果的因素很多,单因素研究工作量大,也不够科学,所以在进行转驱条件研究时,采用了全排列的方式,即对每一个粘度值,分别作出其对油藏深度、有效厚度、纯总比的全排列,最后得到46个方案,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预测[1]。
相应的开发指标预测结果表明,在150~300m范围,特稠油在100×140井网下都可以进行吞吐转驱。
粘度在10000、20000、40000mPa.s下的临界厚度分别为:3.7、4.2、6.2m。
要保证蒸汽驱效果,转驱时的起始含油饱和度最好不要低于0.45。
通过数值模拟五点法和反九点法井网,在注汽速度为80t/ d,井底干度为0.65的前提条件下,采用反九点法能取得较好的开采效果。
2 转驱时机根据对LZ27井区31917井组的数模研究,吞吐五个周期(采出程度22.39%)后,油层压力平均下降到2.02MPa,油层温度平均升高12℃,已形成大面积的热连通。
稠油吞吐开发后期改善开发效果研究
稠油吞吐开发后期改善开发效果研究摘要:薄互层稠油油藏因其层间物性差异较大,吞吐开发后期平面及纵向动用不均的矛盾尤为突出,传统的选、配注及补充地层能量的方法已无法有效的改善吞吐效果。
本文根据曙光油田杜66杜家台油藏热采开发特点,在精细储层动用程度、动用界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优选注汽层位,调整吸汽剖面,合理配套各类措施,有效提高纵向动用程度;通过优选轮注井,在低压区域恢复地层压力,有效提高油汽比。
探寻出一套适合同类型区块吞吐开发后期的动态调控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薄互层稠油油藏;油藏基础研究;储层动用;轮注;助排类措施;注汽管理Abstract: the thin interbed of heavy oil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ayers, stimulation and longitudinal plane development later use uneven contradiction is particularly outstanding, and traditional choose, injection allocation and the supplement of the formation energy methods can not improve stimulation effe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66 DuGuTai du shuguang oilfield in hot oil reservoir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in fine reservoir producing extent, use limits on the basis of study,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a steam injection, adjust the suction steam profile, and reasonable matching all kinds of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ongitudinal producing extent; Through optimizing wheel note well, and in the low pressure area is restore formation pressure, effectively improve oil than steam. Search out a suitable for the same type of late development block stimulation dynamic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and methods.Keywords: thin interbed of heavy oil reservoirs; Reservoir basic research; Reservoir use; Wheel note; Help row kind of measure; Steam injection management 引言曙光油田以稠油开发为主,其中薄互层稠油油藏储量占68.4%,其主力油层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已达85%以上。
热采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阶段改善开发效果研究
热采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阶段改善开发效果研究我国稠油热采开发起步较晚,蒸汽吞吐是一种重要的稠油油藏开采方式,其对普通热采稠油开发有着良好的效果,基于以上本文简要分析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的特征,并研究了改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的参数优化以及水平井改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技术,旨在为提升热采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阶段开发效果做出贡献。
标签:热采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效果0 前言我国稠油资源储量大、分布广,蒸汽吞吐技术是最先使用的热采稠油油藏开发方式,随着多年的发展,早期投产的蒸汽吞吐稠油油藏已经出现产量下降、开发效果变差等问题,基于以上本文简要研究了热采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阶段改善开发效果,旨在为改善热采稠油蒸汽吞吐技术,提升稠油开采经济效益做出贡献。
1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的特征1.1 采收率低热采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方式主要依靠天然的能量进行开采,通过人工注入蒸汽对油层及原油进行加热能够有效强化天然能量的驱动作用,这就使得热采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阶段的采收效率较低,一般来说,吞吐开采效率不超过35%。
1.2 采油速度高热采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方式属于一种强化开采手段,其开采速度较高,一般来说,热采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方式的采油速度为地质储量的4%-6%。
1.3 周期产量变化大热采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方式周期内产量变化的幅度较大,热采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阶段主要分为三个时期:排液期、产量峰值期、递减期,其中产量峰值期的开采产量达到最大值,在之后产量逐渐递减[1]。
1.4 适应范围广热采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采用单井作业的方式,这就使其适用范围极广,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稠油油藏的地质条件,此外,相较于蒸汽驱开采方式而言,热采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方式的经济风险也比较小。
1.5 油层吸气剖面的改善热采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过程中,蒸汽会沿着高渗透层指进,同时会向着非均质厚油层顶部不断推进,这种现象时不可避免的,其垂向扫油系数较低,在确保注入热焓较高的基础上,将改善油层吸气剖面作为热采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方式的核心技术。
辽河油田杜66块火驱开发效果简析
辽河油田杜66块火驱开发效果简析辽河油田杜66块火驱开发效果简析摘要:杜 66块位于辽河断陷盆西部斜坡中断凹陷地段,这为一个典型的薄型五号层状普通稠油油藏。
经过将近二十年的蒸汽吞吐开发,据杜66块下层系油藏条件和有关地层流体性质,使用水、重油以及溶解气三组分模型,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近17%的采出程度。
这研究方法对同类型的油藏火驱开发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五号薄层;普通稠油;火驱开发;辽河油田;开发潜力;66块下层系1对于注热水开发对油藏可行性研究1.2原油具有较低的粘度,适宜注热水开发根据高压物性的介绍,杜 66块薄五层组地层原油粘度在原始条件下是107.9mPa’s目前油层温度条件下已脱气的原油粘度上升到大概800mPa‘s已不能满足常规注水的开发粘度界限越200。
1.2火驱采油关于先导实验的优化研究据历史假设所得到的有关压力场、温度场以及含油饱和度场,以此建立三相三维六组分油数值模型,油包括三个组分重质油、中质油及轻质油,儿空气主要含有氧气氮气两个部分,水按一个部分考虑。
有三种化学反应要在模型中考虑,即重质油、中质油及轻质油组分经过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混合物。
1.3 储层砂体的连通情况如果较好则适应注热水开发杜 66块下层油层的连通性非常好(层数的连通系数高达82.7%、厚度的连通系数将近87%),这些因数就为火驱开发的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
2火驱井网状型格式优化研究2.1 根据该块火驱下采油实验区的油井大致的分布情况下在利用老井的前提下,可以布置成三口火井的成行型列型井网和两口火井的反7点井网油层的火烧实验,因此进行了行列井网方面的火驱方案以及反7点的火驱方案模型。
2.2 关于火烧方式方面的优化研究对于干式跟湿式火烧两种办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数值模拟。
干式火烧该方案在干烧三天后转为湿式火烧,三口注入井的水速大约为30立方米每小时。
经过这次的模拟结果显示,湿式火烧的效果与干式火烧效果差。
化学驱油方法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实验研究
化学驱油方法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实验研究1. 前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意义2. 文献综述2.1 稠油油藏的特点2.2 化学驱油技术的发展与现状2.3 化学驱油剂的分类及其作用机理2.4 相关实验研究的综述3. 实验方法3.1 样品的准备3.2 化学驱油剂的制备3.3 实验设计3.4 实验流程4. 实验结果与分析4.1 化学驱油剂的评价指标4.2 各化学驱油剂的效果对比4.3 机理分析5. 结论与展望5.1 结论5.2 不足与展望5.3 实验的推广与应用注:本篇提纲只为助教参考范例,实际写作请完善每个章节的内容,章节间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1. 前言1.1 研究背景稠油油藏开发难度大,但油藏规模巨大,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传统的采油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所以需要寻求新的采油技术,提高油田开发和采油效率。
其中化学驱油方法是一种可行的技术,可以降低油藏黏度,提高采收率,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油藏采油技术。
化学驱油方法作为一种新颖的采油技术,最初是在20世纪70年代引进我国的。
近年来,随着稠油油藏的不断发现和勘探,化学驱油方法得到了广泛关注。
该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驱油剂,改变原油流动性质,降低油藏黏度,促进原油流动,从而提高采收率。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究化学驱油方法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技术参数和机理,为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
1.3 研究意义稠油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但油藏开发难度大、采油效率低,如何提高采收率成为重要问题。
本研究的结果能够对我国稠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到指导作用,尤其对降低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提高国内石油产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能够为化学驱油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2. 文献综述2.1 稠油油藏的特点稠油油藏是指含油饱和度较高、油粘度大、流动性差的油藏。
稠油开发中火驱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 l 4
计 单井 日注气 量 : 0 . 5 —1 . 0 X1 0 ‘ Nm。 / a 。
3 . 5 注采 管柱设 计
内蒙 古 石 油化 工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1 4年第 1 6 期
对 比转 驱 前 日产液 量 上 升 1 0 2 . 3 t , 日产 油 上 升 4 2 . 3 t , 含 水下 降 9 . 5 9 , 5 , 年产油量 由 2 0 0 4年 的 0 . 4 9 × 1 0 t t 上升 到 了 2 0 1 3 年的1 . 7 8 ×1 0 ‘ t , 阶 段取 得 了明
发 方 式转换 提供 了理论 依 据 。
关键 词 : 杜6 6块 ; 普 通稠 油 ; 火驱 采 油 ; 中圈 分类 号 : T E3 5 5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7 9 8 1 ( 2 0 1 4 ) 1 6 一O 1 1 3 一O 2
表1 油藏参数表
辽 河 油 田曙 光 采 油厂 杜 6 6块 为典 型普 通稠 油 区块 , 于1 9 8 6 年 9月投 入 开发 , 经过 2 7年勘 探 开发 , 杜 6 6北 井 区处 于 吞 吐 轮 次 高 ( 目前 平 均 注 汽周 期
1 O . 1 ) 、 地 层 压力 水 平 低 的状 态 , 平 均 地 层 压力 为 0 .
显 的增 油效 果 。 4 . 2 . 2 尾 气含 量 中C O 明显上 升 , 表 明 火驱处 于稳 定燃 烧状态
一
1 火 驱 采油 技术 概 况 火 驱采 油 技 术 又称 为 火烧 油 层 , 是一 种 在 油 层
3 火 驱试 验方 案设 计要 点 3 . 1 井组 与 井 网的选择
高升油田厚层稠油油藏吞吐后期火驱开发存在问题探讨
高升油田厚层稠油油藏吞吐后期火驱开发存在问题探讨金兆勋;江琴;张宏梅【摘要】高升油田属于典型厚层块状稠油油藏,至2008年已进入开发后期,平均单井日产油不足1 t,因此于2008年5月开展火驱现场试验,目前已实施高3618和高3两个开发单元共48个井组,5年来通过对火驱开发过程中注采动态跟踪与调控,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但也反应出火线推进不均、掺稀油举升工艺不适应、高温腐蚀等诸多问题,制约着火驱开发效果的进一步提高,为此提出了下步在火驱理论研究和工艺配套方面的攻关研究方向.【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年(卷),期】2013(027)006【总页数】3页(P100-102)【关键词】高升油田;厚层砂砾岩;稠油油藏;火烧油层;存在问题【作者】金兆勋;江琴;张宏梅【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124125;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124125;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1241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5火烧油层是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热采方法[1],其成本低、能耗少、驱油效率高、适应性广、前景广阔,且能实现原油改质。
但其驱油机理复杂,具有蒸汽驱、热水驱、烟道气驱等多种驱替机理,实施过程中调控难度大,导致现场成功率低。
其成功开发油藏多属于薄层油藏,类似高升油田厚层块状油藏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尝试。
1 油藏概况高升油田开发目的层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莲花油层[2],具有油层厚度大、分布稳定、物性好、具有统一的油气油水界面特点。
储层埋深1450~1890 m,平均有效厚度67.7 m,孔隙度20%~26%,空气渗透率1~4μm2,原始油气界面1510 m,油水界面-1670~1700 m;原油属普通稠油,地面原油密度0.92 g/cm3(20℃),脱气原油粘度2000~4000 mPa·s,地层原油粘度147~518 mPa·s,原始地层压力16.1 MPa,饱和压力12.4 MPa。
稠油火驱开采技术分析
稠油火驱开采技术分析稠油火驱开采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稠油开采方法,通过注入燃烧气体来将地下的稠油加热,降低其粘度,促进流动性,并最终将其采出地面。
下面对稠油火驱开采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稠油火驱开采技术主要包括燃烧气体的选择和注入方式两个方面。
燃烧气体的选择要考虑其燃烧效能和成本。
一般而言,常用的燃烧气体有天然气、空气和氮气等。
天然气是最常用的燃烧气体,因为它具有高燃烧效能、较低的成本以及相对较好的环保性能。
注入方式主要有沿井筒注入和沿管道注入两种方式。
沿井筒注入是将燃烧气体注入到井筒中,通过井筒与油藏中的稠油接触并加热,促使其流动。
沿管道注入是将燃烧气体注入到管道中,通过管道与油藏中的稠油接触并加热,使其流动。
稠油火驱开采技术的关键是燃烧气体与稠油的接触和加热过程。
燃烧气体注入后,首先与稠油接触,燃烧气体的热量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传递给稠油,使其温度升高。
当稠油温度升高到接近其燃点时,稠油开始自燃,并形成燃烧前缘。
燃烧过程中,燃烧气体的热量可以持续加热稠油,使其粘度降低,流动性得到增加。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燃烧产物(如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也会使稠油流动性增加。
稠油流动后,通过井筒或管道将其采出地面。
稠油火驱开采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稠油火驱开采技术对稠油的粘度降低有一定要求,当稠油的粘度过高时,燃烧气体很难将其加热至燃点。
稠油火驱开采技术需要大量的燃烧气体和能源供应,同时产生的燃烧产物也需要处理,这增加了成本和环保压力。
稠油火驱开采技术在火热过程中容易引发井筒或管道的燃烧,增加了安全风险。
如何提高稠油火驱开采技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是当前研究和应用的重点。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后期转火驱技术_关文龙
三维火驱物理模拟实验装置由注入系统、模型本 体、测控系统及产出系统几部分构成[11]。注入系统包 括空气压缩机、注入泵、中间容器、气瓶及管阀件; 测控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对温度、压力、流量信号 进行采集、处理;产出系统主要完成对模型产出流体 的分离、计量。模型本体为三维填砂模型。模型内部 三维尺寸为 500 mm×500 mm×100 mm,模型取正方形 反九点井网的 1/4(见图 1),共设计 4 口直井,其中 1 口为注气/点火井,2 口边井、1 口角井,注采井距为 500 mm×707 mm。模型中均匀排布上、中、下 3 层热 电偶,经插值反演可以得到油层中任意位置温度剖面。 根据温度剖面可以判断燃烧带前缘在平面和纵向上的 展布规律。实验系统的最高工作温度为 900 ℃,最大 工作压力为 5 MPa。
452 2011 年 8 月
石油勘探与开发 PETROLEUM EXPLORATION(2011)04-0452-11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后期转火驱技术
Vol.38 No.4
关文龙 1,2,席长丰 1,2,陈亚平 1,2,张霞 1,2,木合塔尔 3,梁金中 1,2,黄继红 3,吴键 1,2
为了研究次生水体对火驱效果的影响,设计了两 次实验,实验油砂采用 H1 井区实际地层原油和岩心制 备。实验 1 对长管模型实施分段装填,前 1/3 模型段为 存水段,含水饱和度 55%,后 2/3 模型段为原始油藏 段,含水饱和度 20%;实验 2 全模型段均为原始油藏, 含水饱和度 20%。两次实验的点火温度均为 500 ℃,实 验结果见表 1。实验结果表明:①次生水体对单位地层 空气消耗量和燃料沉积量几乎没有影响,即,只要地 层剩余油能维持燃烧,则单位体积油砂中被烧掉的油 量基本恒定,这个量只取决于原油性质和储集层物性, 而与含水饱和度关系不大;②模型中含次生水体时,火 驱驱油效率下降幅度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含次生水体 时,模型平均含油饱和度低、单位体积油砂含油量较 少,从而使烧掉的原油在模型初始原油中所占比例增 加,因而驱油效率降低。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摘要】稠油热采工艺技术是一种在稠油开采中广泛应用的技术。
本文首先介绍了石油开采的背景,稠油热采技术的提出以及其重要性。
接着分析了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基本原理、不同的技术应用方式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同时也探讨了该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最后总结了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在油田开采中的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并得出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重要作用,且未来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该技术的不断创新与优化将推动石油开采行业的发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关键词】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石油开采、基本原理、不同工艺技术、实际应用、效果分析、环境影响、发展趋势、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石油开采的背景石油开采是指从地下石油藏中提取原油的过程,是石油勘探开发的最后一步,也是石油工业的关键环节。
石油资源是世界各国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对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石油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石油开采也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传统的石油开采方式主要包括常规油田开采和稀油开采,但随着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和石油产量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油田出现了高粘稠油和超高粘稠油等难以开采的问题。
这些稠油资源虽然蕴藏丰富,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粘度高、流动性差等特点,传统的开采方法往往效果不佳,难以实现高效率的生产。
为了开发和利用这些难采资源,稠油热采技术应运而生,并在石油开采领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1.2 稠油热采技术的提出在石油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由于勘探难度增加和易采尽的轻质油资源逐渐减少,人们开始关注稠油这一资源。
稠油是指在地质条件下,原油在常温下呈半固态或高粘度状态的油类资源。
由于稠油的黏度大、流动性差,传统油藏开采方法难以有效地开发这种资源。
稠油热采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解决稠油开采难题的有效途径。
稠油热采技术是指在油藏中注入热能,使稠油在高温下降低黏度,提高流动性,从而提高采收率的一种开采技术。
火驱采油技术在蒸汽吞吐开发后期的应用探讨
一、火驱采油技术实际工程应用中,又常将获取采油技术称之为火烧油层,这是一种通过在油层中产生热量提升其采油效率的采油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将氧气或者是空气注入到油层中,以便于其在油层中与有机燃料发生反应,通过该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驱动没有燃烧的原油,这种热力采油技术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其具有移动的热源,并且对于井矩与井网没有严格的控制;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界面张力,在热水或者是蒸汽的驱动之下,具有较高的热利用率,能够通过注气提升地层压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开采效果。
二、火驱采油技术在蒸汽吞吐开发后期中的应用1.蒸汽吞吐开发区先导试验区的确定首先对本次研究中的试验油层的筛选标准予以简单分析,要想通过油层的燃烧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在选择试验区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地层倾角、密度、粘度、渗透率、孔隙率、厚度、深度等参数予以综合的考虑。
其中其厚度越薄、原油饱和度越高、粘度越低,对于其采油效率的提升越有利,另一方面,应该保证油层具有良好的横向连通性。
对其火驱试验方案设计中的设计要点予以简单分析,主要表现为:(1)井网与井组的选择,在先导试验中应用现有的上层系开采反九点法井网,井矩确定为141米×100米;(2)火烧层位的选择,选择该区域分布稳定、油层组发育比较完整的油层组;(3)火烧方式及点火方式的确定,应用层内高温自燃点火的方式开展点火,对不同点火温度下的燃烧实验结果进行简单分析发现,一旦油层的温度达到430摄氏度,就可以将该区域中的原油点燃,选用干式正向燃烧的火烧方式;(4)注气参数的设计,对该油层块的地层压力及火烧油层实验井组的现场实际注入压力情况予以综合的考虑,确定其先导试验初期的注气压力为2~3.5MPa,由于该区块在物模中的空气消耗量为每立方米400Nm3,再结合火烧油层现象试验的各种实际情况,设定其单井的日注气量为0.5~1.0×104Nm3/d;(5)注采管柱的设计,对注气井的开采方式转为火驱之前基本全井段射开的情况予以综合的考虑,需要将空气注入限制在指定的层段中。
浅析改善热采稠油吞吐开发效果的对策
一、改善高周期吞吐效果成熟技术国内外稠油油田开发的后期都面临上述类似的问题,针对热采稠油吞吐后期暴露的矛盾和问题,稠油生产主要油田,在改善高轮次吞吐效果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室内研究和现场实验,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为油田稠油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的经验。
1.具有补充地层能量、调剖、助排作用的CO2辅助蒸汽吞吐技术及氮气隔热助排技术通过研究和现场试验发现,CO2辅助蒸汽吞吐可有效改善热采稠油高周期生产。
CO2辅助蒸汽吞吐技术主要有补充地层能量、调剖、降粘助排和洗油作用。
现场实施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注液态CO2,另一种是注入化学药剂生成CO2稠油蒸汽吞吐热采是一种降压开采方式,随着注汽周期的增加,地层压力大幅度下降,造成油井产量下降,油汽比降低,油田开采效果差。
2.改善吞吐低产低效井效果的间歇注汽技术针对低产低效井继续吞吐效果变差,操作成本升高的实际,采用间歇蒸汽吞吐技术。
即油井关井一段时间,恢复地层压力,待井筒附近原油重新聚集后再恢复吞吐生产。
间歇注汽为原油运移及重新分布提供了时间。
关井时间长短是制约高周期油井间歇吞吐效果的重要参数,针对不同油品性质、地质条件、采出状况,区块要经过不断摸索和探讨,才能掌握关井能量恢复的规律。
井由油田正在逐步实行间歇注汽技术。
3.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一注多采”技术“一注多采”,即中心井注汽,周围生产井关,注汽完毕后,注汽井和生产井同时生产。
这一技术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井间汽窜后热连通的形成,提高蒸汽热焓利用率和油井在平面上波及程度,减小或控制蒸汽超覆,提高吞吐效果。
同时也可有效减少作业次数,降低吨油成本。
4.控制汽窜的集团式注汽、多井同注同采技术井距小、蒸汽超覆、纵向或平面上的非均质性、纵向上或平面上压力不均是形成汽窜的主要原因,汽窜往往具有方向性、重复性和可逆性,造成热能损失和原油产量的下降。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油井投产时间、区域位置、生产特点和汽窜规律,开展集团式注汽、多井同注同采,集中吞吐的办法,平衡井间压力,降低汽窜程度。
海上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后转火驱开发研究
海上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后 转火驱开发研究
王泰超1,2,朱国金1,2,王 凯1,2,谭先红1,2,郑 伟1,2
(1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8; 2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8)
摘要:针对 NB高、井 底流压较低的现象,从生产井生产特征出发,将低效井作为转火驱开发研究对象,分析低效原 因。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考虑多组分转化关系的火驱数学模型,充分利用现有井网条 件,以提高火驱单井产能及累计产油量为出发点,优选适合海上稠油火驱的井网类型及驱替模 式,论证大井距火驱开发的可行性,并对注采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3口不同类型低效井 转驱后累计增油 131×104m3,且边部储量得到有效动用,边部转驱单井累计产油达到 124× 104m3,开发具有一定经济性,满足海上稠油热采少井、高产开发要求。研究结果可对海上稠油 油藏开发方式转换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海上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火驱;开发方式转换;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E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535(2019)05-0100-06
海上稠油热采科研与生产工作。
第 5期
王泰超等:海上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后转火驱开发研究
1 01
0 引 言
NB35-2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主要含油层位 为明化镇组下段,其南区是典型的中深层普 I-2类 稠油油藏,地层原油黏度为 700~1500mPa·s[1-2]。
2.StateKeyLaboratoryofOffshoreOilExploitation(CNOOC),Beijing100028,China) Abstract:SomeproductionwellsintheNB35-2Oilfieldwithmulti-componentthermalfluidfloodingarecharac terizedbyrelativelylowdailyoilproductionrate,increasingwaterrecoveryfactorandgasrecoverfactor,relatively lowbottom-holeflowingpressure,etc.Thelow-efficiencywellswereconvertedtofire-floodingtoanalyzethelow- efficiencyfactorsbyconsideringtheproductionperformances.Reservoirnumericalsimulationwasusedtoestablisha fire-floodingnumericalmodebyconsideringmulti-componenttransformation.Thepresentwellnetworkwasfully usedtoenhancesingle-wellproductivityandcumulativeoilproduction.Thewellnetworkanddisplacementmode forthefire-floodingoffshoreheavyoilreservoirwereoptimizedtodemonstratethefeasibilityoffire-floodingwith largewellspacingoptimizetheinjection-productionparameters.Resultindicatesthatthecumulativeoilincrement reaches131×104m3forthe3low-efficiencywellsafterconvertingtofire-floodingdevelopmentmode.Theedge reservewaseffectivelyproduced,andthesingle-wellcumulativeoilproductionisupto124×104m3.Thedevelop mentmodewithcertaineconomicefficiencycouldmeettherequirementsofhighproductionandlesswellsinoff shoreheavyoilreservoirwiththermalrecovery.Thisresearchcouldprovidecertain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 modeconversionintheoffshoreheavyoilreservoir. Keywords:offshoreheavyoilreservoir;multi-componentthermalfluidflooding;fire-flooding;development modeconversion;numericalsimula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火驱采油现场试验情况
3
火驱采油效果分析
火驱采油总体取得较好的增油效果: 试验前,7个火驱井组抽油井9口,捞油井17口,关井15口,日 产液36.6吨,日产油12.9吨,含水64.7%,目前7个井组抽油井35口, 捞油井6口,关井1口,间关3口,平均日产液75.7吨,日产油34.3吨, 含水54.7%,对比试验前日产液增加39.1t,日产油增加21.4t,含水 下降10%,产油量增加近3倍。 分 井 组 效 果 分 析 曙1-47-039井组
2005- 2005- 2005- 2005- 2006- 2006- 2006- 2006- 2007- 2007- 200701 04 07 10 01 04 07 10 01 04 07
(t)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05- 2005- 2005- 2005- 2006- 2006- 2006- 2006- 2007- 2007- 200701 04 07 10 01 04 07 10 01 04 07 时间 注气量
一、火驱采油技术概况
1、
驱油机理
区别于其它采油技术,火驱采油具有以下特点: ①有注气保持地层压力作用,面积波及系数高;
②有蒸汽、热水驱作用,热利用率更高;
③有混相驱降低界面张力的效果; ④热源是移动的,井网、井距不受严格控制;
一、火驱采油技术概况
2
火驱采油的基本操作程序
准备 工作
油层 点火
资料 录取
2.05 55.9 1.6 1.55 1.54 1.61 1.68
75.5
2.2 68.3
77.7 80 60 1.63 40 20 0 日期
76.1
60
0
注气井曙1-47-039温度由115.1℃下降到77.7℃,采油井曙1-46-新 38井温度由63.3 ℃上升到76.1 ℃。
压力
102.1
2.37
管火 控火
上述基本操作 程序应严格按照设 计开展工作。
火驱效 果评价 与调整
尾气 处理
一、火驱采油技术概况
3
油藏筛选标准
根据国外油田228个火驱项目统计,成功的火驱采油的油层参数范围较 大,可适用火驱采油的油藏范围较广。
参数 深度,米 厚度,米 孔隙度,% 高值 1220 150 38 低值 75 3 23
2007青工油水井分析
汇 报 提 纲
一、火驱采油技术概况 二、火驱采油现场实验情况 三、目前存在问题 四、下步工作建议
2007青工油水井分析
第一部分
火驱采油技术概况
一、火驱采油技术概况
1、
驱油机理
火驱采油技术也 称为火烧油层,是利 用油层内的一部分重 质成分做燃料,以不 断注入空气中氧气为 助燃剂,让油层不断 燃烧生热,同时利用 燃烧后的混合气体把 原油从油层中驱替出 来的采油方法。
曙14926井组 曙147039井组
二、火驱采油现场试验情况
2、 火驱试验现状
截止2007年9月
实验井组 个
总井数 口
抽油井 口
捞油井 口
间关井 口
关井 口
7
日产液 t 75.7
52
日产油 t 34.3
35
含水 % 54.7
6
累注空气 ×104m3 2611
3
累产油 ×104t 1.3
1
空气油比 m3/t 1954
杜66块先导试验区6井组
杜48块1个试验井组
外扩五井组 曙1-49-26井组
二、火驱采油现场试验情况 ① 杜66块1-47-039井组效果分析
效果一:井温监测资料表明,注气井温度下降,采油井温度上升, 火驱处于稳定燃烧状态。
曙1-47-039井温度压力曲线
压力(Mpa) 3 2.5 2 1.5 1
4
火驱采油技术优缺点
成本低,单井生产周期长;
优 点
适应油藏范围广;பைடு நூலகம்
原料(空气)广泛;
缺 点
易于气窜,单井组不易控制; 无后续开发措施;
一、火驱采油技术概况
5
国内外火驱采油发展现状
火驱采油技术始于1947年,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
现已成为一套行之有效的强化采油方法,目前世界上应用
最多的国家是罗马尼亚,其次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也
100
80
二、火驱采油现场试验情况 ① 杜66块1-47-039井组效果分析
效果二:产量基数低,增产幅度大,但绝对数小。
曙 1- 47-039火驱井组生产曲线
(t)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0 日产油 日产液 含水 120 100 80 60 40 20 0 时间
稠油油藏吞吐后期 火驱采油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2007青工油水井分析
前
言
曙光稠油油藏1983年投入开发,经过20多年的开采,目 前主力区块都已进入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急需转换新的开 发方式。在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作为开发接替新技术, 首批火驱试验项目于2005年5月在杜66块的曙1-47-039井组、 杜48块的曙1-49-26井组启动,而后根据现场试验情况,于 2006年11月杜66块外扩5个试验井组,形成目前的杜66北块 一个先导试验区(六个井组)和杜48块一个井组的试验格局。
有一定的规模。我国也先后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辽河科 尔沁油田、胜利金家和乐安油田进行了火驱现场试验,均
没有达到理想的试验效果。
2007青工油水井分析
第二部分
火驱采油现场试验情况
二、火驱采油现场试验情况
1、 试验过程简介
曙光油田火驱采油 项目2005年启动,最早 确定杜66块的147039井 组(2005年5月启动)、 杜48块的14926井组 (2005年7月启动)为首 批试验井组。 2006年,在杜66块 曙1-47-039井组火驱阶 段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 上扩大试验范围,新增 五个火驱试验井组完善 了杜66块火烧油层先导 试验井网。
2005-6-15 2005-6-28 2005-7-27 2006-5-15 2007-5-18
曙 1-46-新 38井温度压力监测
温度(℃) 140
90 0.8 0.81 0.76 0.81 0.85 1
压力
温度
115.1
114.9
110.4 97.1
120
温度
80 76.8 70 72.8 压力 63.3 2000-10-25 2005-6-28 2005-7-6 2005-7-27 2007-2-16 温度 0.5
渗透率,md 粘度,cp 油密度,g/cm3
地层倾角,度
5000 2000 0.9896
﹤45
300 26 0.91
﹥4
补充条件: a. 油层横向连通系数应 在70%以上; b. 油层间隔层厚度≥3m; c. 含油饱和度越高越好, 利于经济开采; d. 地层压力相对较低, 可降低注入设备投资;
一、火驱采油技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