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线性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应遵循的设计原则1、充分利用场地原有植物原则第一,对植物状况进行专业评估。

在进行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之前,技术人员有必要对原有植物的种类和健康情况进行评估,尽量对原有植物进行保留;第二,清除入侵物种。

入侵物种会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生物系统造成毁灭性损害,因此有必要消除入侵物种;第三,保留原有植物的同时注重保护。

为了使保留下的原有植物充分发挥美学效果和生态效果,不仅要保证植物留在公园内,更要对其进行保护使其更好生长。

2、充分运用景观生态美第一,追求公园植物的和谐性。

在城市生态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实现植被形态的协调与统一,还要在形式上展现出均衡、秩序的逻辑联系;第二,展现生机感。

生态系统的生态美主要体现在生物和自然环境的活力,为此在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综合运用富有韵律和节奏的形式设计方法具有积极意义;第三,创造参与性。

人类只有通过参与到生态环境中才能体验到大自然的生态美。

为此,城市居民要通过积极参与活动体验生态美,通过激发和利用手段,创造体验性空间界面。

3、遵循经济节约原则城市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因此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建设要从节约出发,促进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

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第一,配置植被时尽量采用地被。

从长期发展角度,木质类地被可以为城市生态公园降低养护费用;第二,配置植被是要考虑长期生态效益。

在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配置中,不同植被具有不同生态效益,为了实现生效效益的最大化,可以采用乔灌草结合的植物配置方式;第三,借助高科技手段。

为了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和降低养护管理费用,可以在大树移植过程中运用培养技术、恢复营养液和移植技术。

植物景观设计案例

植物景观设计案例

植物景观设计案例
植物景观设计是指通过植物配置、整合、布局等方式,在大自然中打造出美丽的景观,具有美化环境、增强生态功能、改善空气质量等多种作用。

以下是一例植物景观设计案例:
该项目是一处城市公园,设计师采用了多种植物进行配置,以创造一个独特、美丽的景观。

在公园内部,通过大面积种植灌木、草坪和多年生花卉,打造出一个色彩斑斓、亭台楼阁环绕的自然风景带。

此外,设计师在公园南面布置了一条花境长廊,沿路种植高大笔直的松柏,旁边是一片片各式各样的花卉,构成了一道自然的风景走廊。

公园内还有一座盆景园,其中种植着各种各样的奇石和盆景,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此次植物景观设计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通过不同植物在空间上的搭配和布置打造出丰富的层次和多种不同的景观形态,给市民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_31_35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_31_35

图5-7秦皇岛柳荫公园带状水景Figure 5-7 Scene of band-like water in Willow-Shade Park of Qinhuan Dao5.2.4节点植物景观设计城市公园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将公园分为若干景观节点,节点与廊道的互通,使之成为廊道的重点,也是公园形象表达的重点,分别有出入口节点、活动广场节点、文化娱乐节点、安静休息节点、儿童活动节点等中心景观,各个节点应与绿色植物合理搭配,节点植物景观设计要精致并富有特色,才能创造出优美的公园环境。

5.2.4.1出入口节点公园入口是城市空间向公园空间转换的首序空间。

设计时应注意丰富城市街景,并与大门建筑相协调。

公园门前常布置集散广场,形成一个开阔的序幕空间。

大门前的停车场,四周可用乔、灌木绿化,以便夏季遮荫及隔离周围环境;在大门内部可用花池、花坛、灌木与雕塑或导游图相配合,也可铺设草坪、种植花灌木,需便利交通和游人集散,这是入口的起始空间,是全园景观的引导区域,应创造视觉的冲击力和景观的识别性。

上海中山公园入口通过植物打造“春花秋叶”的植物景观广场。

“樱花烂漫”位于入口大道两侧,以日本早樱(P.subhirtella)为主景,辅以少量垂丝海棠(M.halliana)、扶芳藤(var.radicans)、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营造烂漫多彩的春季景象,同时起到强化入口大道的展示性作用。

“玉兰争春”位于地铁入口处,它将为来来往往的上班族提供一片视觉的休憩地;“秋日风情”景区以规整的枫树树阵为主,位于入口广场南侧,简洁规整的枫树树阵在空间上将行人集散区与休憩活动区隔离开,枫树树叶在秋季变为红色的特性将为入口景观增添浓浓秋意。

又如内蒙赤峰锦绣山庄入口节点,广场上种植高大的遮荫乔木,入口对景布置花坛雕塑的组合景观,营造出简洁、大气的入口环境。

见图5-8。

图5-8 赤峰市锦绣山庄入口景观Figure 5-8 Entrance – Jin Xiu Shan Zhuang, Chi Feng5.2.4.2活动广场节点广场是公园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的开放空间。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_16_20.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_16_20.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空间效果和视觉效果,如杭州植物园选用马尼拉(Zoysia matrella)、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形成观赏地被,结合起伏的地形,使空间更加丰富、耐人寻味。

见图4-7,图4-8。

图4-7 杭州植物园常春藤地被图4-8杭州植物园草坪景观Figure 4-7 Ivy cover – Botanical Garden, Figure 4-8 Turf - Botanical Garden, Hangzhou. Hangzhou4.2.2城市公园植物空间构成城市公园中利用植物的各种天然特征,如形状、姿态、色彩、大小、质地、季相变化等,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自然空间,并根据园林中各种功能的需要,与小品、山石、地形等的结合,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植物空间类型。

因此,可以将园林植物构成的空间具体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闭锁空间、冠下空间、带状空间五种类型。

(何平,2001)。

4.2.2.1开敞空间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景物的植物空间称开敞空间。

一般用低矮的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草坪构成开敞空间。

如花港观鱼公园中,在较大面积的开阔草坪上,除了低矮的植物以外,有几株高大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点植其中,并不阻碍人们的视线,也可称开敞空间,开敞空间在城市公园非常多见,如大草坪、辽阔水面等区域,视野开阔,给人心胸开阔,心情舒畅轻松之感。

10第四章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形态与内容自由之感。

见图4-9(诺曼 K 布思,19图4-9 开敞空间4.2.2.2半开敞空间 Figure 4-10 open space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四周围不全开敞,而是有部分视角用植物阻挡了人的视线所形成的空间称半开敞空间。

根据功能和设计需要,开敞的区域有大有小。

从一个开敞空间到闭锁空间的过渡就是半开敞空间。

它也可以借助地形、山石、小品等园林要素与植物配置共同完成。

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

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

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
1、融合地域特色文化,打造出独具个性的本土自然景观
怎样才能够设计出大自然的植物景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生态公园的植物必须是多种多样的。

在植物景观设计时,应以本土植物为主,然后根据设计的需要,适当地引进外来的植物,这样才能满足大自然植物群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需求。

还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注重地带性植物生态性和变种的筛选与驯化的工作,这将大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其次,自然植物群落有稳定性的特征,在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这个因素合理的搭配。

因此,一定要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充分的了解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系统地规划植物种类的选择及配置。

只有通过这种方法,设计出来的植物群落才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也更能符合大自然植物群落共性和个性的特点。

2、将生态景观的所有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景观植物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栽植,需要结合其它元素,如整体建筑风格,周围环境、地形标高、硬质铺装、当地资源优势等等,打造出相互配套的并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系统,因为建筑本身展现的是刚性,而植物展示的是柔性,只有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环境变得更为和谐。

具体操作方法是设计师要根据总体建筑风格搭配本土的苗木形成基本种植模式,个别节点处添加外来品种或者造型独特的苗木形成个性种植区域。

总而言之就是应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包括植物
本身的姿态、色彩、味道等打造出美丽的生态景观,体现出大自然的真正的生态美。

线性公园设计与城市景观规划

线性公园设计与城市景观规划

线性公园设计与城市景观规划城市景观规划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而线性公园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景观规划手段,逐渐受到了城市规划者的关注和重视。

线性公园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以线性方式将城市绿地、景观和自然环境相连接,打造出一条长线绿地,使得城市中的不同区域通过连续的公园绿地得以联通。

这样一来,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就不再是孤立的,而是柔性地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条有机的城市生态廊道。

与传统的封闭式公园相比,线性公园的特点在于连续性和多功能性。

连续性体现在公园的布局上,设计者通常选择穿越城市的景观走廊或河道,将公园与城市不同的片区相连接;而多功能性体现在公园的服务功能上,除了提供休闲娱乐空间外,还可以设立运动场、游乐场等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需求满足。

线性公园设计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它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城市中的雨水、废水等资源进行收集和利用,可以建设湿地公园、水生态公园等,保持城市的水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稳定。

此外,线性公园还可以保留和恢复植被,提供栖息地和过境地对于城市中的野生动物而言至关重要。

而对于城市规划者来说,线性公园更是一种有利于城市整体规划的手段。

它不仅可以提供城市绿地的连续性,还可以统一城市的风貌和形象,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

此外,线性公园的建设还可以为城市添加新的发展节点,吸引人们在这些节点周围建设居住区、商业区等,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提供新的机会。

然而,线性公园设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比如,城市中的线性公园常常面临用地紧张的问题。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一条连续的公园,确保连续性和多功能性的体现,是设计者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此外,线性公园的建设和维护也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如何筹集和配置这些资源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总体来说,线性公园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景观规划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线性公园的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品质,提供多元化的文化和休闲空间,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

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策略浅析

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策略浅析

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策略浅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植物景观设计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增加绿色空间等多种作用。

本文将从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原则和策略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浅析。

一、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1.美化城市环境:植物景观设计可以为城市增添绿色元素,美化城市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2.提升城市品质:精心设计的植物景观可以让城市更有特色,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味。

3.净化空气: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4.调节气候:植物可以调节城市气温,减少热岛效应,提供遮阳、防风等功能。

5.增加绿色空间:城市绿地面积的增加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适宜度。

二、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1.生态原则: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环境要求,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和花卉,建立生态平衡。

2.美学原则:根据景观设计的整体风格和主题,选择植物的种类、形态、色彩搭配等,营造出美观的景观效果。

3.功能原则:根据设计的功能需求,选择具有遮阳、隔音、净化空气等功能的植物,实现设计的功能目标。

4.可持续原则:设计考虑植物生长周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问题,保障植物的持续生长和景观效果。

5.安全原则:选择没有毒性、不易引起过敏、不易引起触碰伤害的植物,确保公共空间的安全。

三、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策略1.多样性原则: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应该尽量增加植物的多样性,避免过度单一,形成多层次、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2.季节性原则:植物景观设计应该考虑植物的季节性特点,根据季节变化,选择适合的植物,实现全年绿意盎然。

3.结构性原则:植物景观设计应该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形态,合理设置植物的结构,建立景观层次感和整体性。

4.应用性原则:植物景观设计应该结合公共空间的功能需求,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和布局方式,兼顾实用性和观赏性。

优化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措施分析

优化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措施分析

优化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措施分析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要从实用性和艺术性的角度出发,进行综合、深入而全面的考虑和分析,使城市公园成为城市空间环境中的休闲、欣赏平台和场所,优化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植物为园林景观的要素内容,更好地实现对城市公园的景观组织、拓展和创造,用适宜的景观设计和搭配方法,形成美观、愉悦的景观视觉效应,更好地提升城市的景观形象,增强城市人民生活的品质。

标签: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为了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依循绿化发展的理念和原则,注重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领域,要使城市公园成为城市居民生活和休憩的重要场所,能够在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条件和平台下,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更好地达到城市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协调与均衡,更好地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1、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概述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包括有植物设计、植物造景、种植设计等具体内容,它们各有其侧重点,植物设计主要是依据植物的不同生长习性和特点,在城市公园结构布局的规划之下,合理地搭配和设计不同的植物,使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地被等植物充分展现出其观赏性和艺术性,在对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不同植物之间的搭配设计和选择,使植物种类在平面和立面上组合构成不同的图形、色彩和季相变化状态;同时还要考虑植物景观设计元素与其他相关园林要素的组合设计,要使植物与这些园林要素搭配协调,能够显现出独特的季相变化特点,展示其独有的色彩、风韵和芳香,形成千变万化、风姿绰约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更好地愉悦人们的身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有其不可忽视的社会化功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美化城市形象。

城市的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可以极其有效地呈现出协调、柔和的软质景观,它使硬质的城市建筑变得更为柔和、富于变化,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也提升和美化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2)陶冶人们的情操。

分析城市园林规划中的植物景观布局

分析城市园林规划中的植物景观布局

分析城市园林规划中的植物景观布局城市园林规划中的植物景观布局是城市绿化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植物景观布局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增加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园林规划中,植物景观布局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植物景观布局的作用1. 美化城市环境城市的绿化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的整体美观度。

通过植物景观的布局,可以丰富城市的景观特色,增强城市的整体魅力。

不同种类的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丰富了城市的色彩,为市民提供了美丽的环境。

2. 改善空气质量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在城市中适量的植物景观布局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对市民健康的影响。

3. 增加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城市的生态系统包括了各种植物、动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植物景观的布局,可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4. 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城市中的绿地和植物景观不仅可以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缓解城市的紧张气氛,提高市民的生活幸福感。

1. 多样性原则在植物景观的布局中,应当尽量选择多样性的植物种类,以丰富景观效果。

多样性的植物种类也可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2. 生态性原则在城市园林规划中,植物景观的布局应当尽量保持与周边自然环境的一致性,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3. 适地性原则在植物景观的布局中,应当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的特点和气候条件来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以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4. 整体性原则植物景观的布局应当与城市的整体规划相协调,形成统一的整体规划布局,使得城市的绿化系统更加完善。

5. 可持续性原则在植物景观的布局中,应当注重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维护管理,保持植物景观的长久美观,并且注重植物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 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布局城市公园是城市中重要的绿地空间,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配置与造景探讨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配置与造景探讨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配置与造景探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城市公园是城市中的绿洲,是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游憩空间。

城市公园不仅为居民提供文化休息以及其他活动的场所,而且对美化城市面貌,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均有积极作用。

在国内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园林建设中,公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已成为公园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有着深远意义和长久效益。

一个完美的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

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植物景观设计的本质就在于充分认识地域性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替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现代园林设计的实质就是为植物的自然生长演替提供最适宜的条件。

一、公园植物景观配置的原则植物景观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由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产生一种美的感受和联想,当然也包括人工的即运用植物题材来创作的景观。

公园植物景观配置应坚持以下几方面的原则:1、功能性原则。

公园有多种类型,同类公园也有不同的功能特点或功能分区,植物配置应满足其相应的功能需求。

2、人性化原则。

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与自然共存,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生态、景观、游憩环境。

植物配置要体现人性化,尤其要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3、工程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原则。

公园植物选择与配置要在考虑工程可行的基础上,再考虑美观和其他功能效果。

这种工程上的可行性也必须是近期与远期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图一时之效。

另一方面,除讲求构图、形式等艺术要求和文化寓意外,更重要的是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考虑植物多样性、观赏性要求,使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形成合理的群落。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_26_30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_26_30

图5-1 杭州西湖苏堤Figure 5-1 Sudi – West Lake, Hangzhou.图5-2 杭州西湖水岛Figure 5-2 Water Island - West Lake, Hangzhou从单一的具体某个公园的角度,进行公园植物景观设计,首先要进行的依然是公园内区域植物景观设计。

在这个阶段,一般不考虑需使用何种植物,或各单株植物的具体分布和配置,而是根据功能要求,对不同区域进行植物空间设计、色彩设计等。

例如,公园中可以有选择将种植带内某一区域标上高落叶灌木,在另一区域标上矮针叶常绿灌木,再一区域为一组观赏乔木。

此外在这一阶段,也应分析植物色彩和质地间的关系。

不过,此时无需费力去安排单株植物或确定植物的种类。

见图5-3。

在分析一个区域高度关系时,还应做出立面组合图,见图5-4。

其目的是用概括的方法分析各种不同植物区域的相对高度,这种立面组合图能使设计师看出植物实际高度,并判断出它们的关系。

考虑到不同方向和视点,应尽可能地画出更多的立面组合图。

这样,由于有了一个全面的、可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的立体布置,这个种植设计才会令人非常满意。

(诺曼. K .布思,1987)图5-3区域植物景观设计分析图Figure 5-3 Plot for the plants in the specific area图5-4区域植物景观设计立面图Figure 5-4 Design for the facade of the plants in the specific area又如在天津小白楼商业街一侧营建公园,由于公园面积小,是商业街的绿肺,对缓解闹市区域的热岛效应、调节温湿度、减低噪音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又兼市民休闲活动场地作用。

因此,首先考虑的是在此区域以铺装为主,广场上种植大片乔木林,形成冠下覆盖空间,创造林荫广场的气氛。

然后考虑植物的高度变化,以形成种植层次,以及植物的色彩景观。

区域植物景观推敲应精益求精,使空间使用更合理方便,使景观更加丰富变化。

线性公园设计与城市绿化空间规划

线性公园设计与城市绿化空间规划

线性公园设计与城市绿化空间规划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空间越来越受到限制,城市绿化空间的规划和设计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部分。

线性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空间规划的一种新形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

线性公园是指沿着城市主干道或城市边缘规划的一条狭长的绿色通道,使城市中的居民可以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享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不同于传统的园林公园,线性公园在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的同时,还兼具了城市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的功能。

线性公园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以及公园的实际功能。

首先,线性公园的设计要注重与城市的连通性。

作为一条狭长的绿色通道,线性公园应该能够与城市的其他绿化空间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色系统。

这样一来,市民在城市中的各个角落都能够方便地到达线性公园,享受到它带来的好处。

此外,线性公园的设计还应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和谐融合,使公园与城市氛围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宜人的城市环境。

其次,线性公园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市民的休闲需求。

休闲是城市居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一种方式,因此,线性公园应该提供各种休闲设施和活动,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这些设施可以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健身器材、广场等等,让市民可以在公园中尽情地放松身心,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此外,线性公园的设计要注重生态环保。

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持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线性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空间的一部分,应该注重植被的选择和保护,建立生态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线性公园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到周边居民的利益。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当广泛征求周边居民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线性公园的设计能够真正满足市民的需求,使其成为吸引市民的休闲娱乐地。

最后,线性公园的设计需要注重公园管理和维护。

公园的管理和维护是公园长期发挥功能的重要保障。

因此,在设计线性公园时要考虑到公园的管理和维护成本,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_21_25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_21_25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sebiferum)的叶子为绿色,到了秋季则银杏叶为黄色,乌桕叶为红色,鸡爪槭(Acer palmatum)叶子在春天先红后绿,到秋季又变成红色,这些色叶树木随季节的不同,变化复杂的色彩,人们只有掌握它的生物学特性,运用它最佳色彩稳定规律,才能实现科学的色彩配植。

(唐学山,李雄,曹礼昆,1996)其次,植物的色彩景观美表现在植物的花色上。

尤其花灌木,根据其花期特征,创造春夏秋冬四季花开不断的四季景象变化。

如黄骅市人民公园改造设计,在入口主干道两侧连续种植海棠(C.speciosa)、木槿(Hibiscus syriacus)、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红瑞木(Cornus alba)四种花灌木,并以河南桧(S.Chinese.Ant)、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为背景,使游人通过植物的色彩景观变化,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植物的色彩景观还表现在园林色块的效果,色块的大小可以直接影响对比与协调,色块的集中与分散是最能表现色彩效果的手段,而色块的排列又决定了园林的形式美。

植物色彩景观的变化极大地丰富了园林景观的空间构成。

秋天的香山总有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欣赏它的遍山红叶;“苏堤景致六座桥,一株柳树一株桃”是说春天在苏堤的垂柳树下行走,感受春风拂面,春意盎然。

每种植物或是植物的组合都有与之对应的季相特征,在一个季节或几个季节里它总是特别突出,熠熠生辉,为人们带来了最美的色彩感受。

见图4-16 ,图4-17。

图4-16 杭州植物园的色彩景观AFigure 4-16 Color arrangement A- Botanica Garden, Hangzhou15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图4-17 杭州植物园的色彩景观BFigure 4-17Color arrangement B- Botanical Garden, Hangzhou5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5.1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已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

均衡与稳定的植物景观设计案例

均衡与稳定的植物景观设计案例

均衡与稳定的植物景观设计案例那我给你讲一个城市公园里的植物景观设计案例,超级有趣又能体现均衡与稳定哦。

就说咱那个“阳光绿园”吧。

一进公园的大门,正对着的是一个大大的圆形花坛。

这花坛啊,就像是一个植物界的大舞台。

在这个花坛的设计里,中间种着一棵超级高大、枝繁叶茂的雪松。

这雪松就像舞台上的主角,稳稳地站在那儿,它那笔直又粗壮的树干,就像定海神针一样,给整个花坛奠定了稳定的感觉。

它的枝叶向四周伸展开来,就像一把超级大绿伞,有一种统领全场的气势。

然后呢,在雪松的周围,设计师就开始玩起了均衡的小把戏。

围绕着雪松,左边种了几丛矮矮的、开着金黄色小花的金盏菊。

这金盏菊啊,一片一片的,就像给地面铺上了金色的小毯子。

那右边呢,就对应着种了几株紫红色的鸢尾花。

鸢尾花的叶子细长细长的,花朵像一只只小蝴蝶停在上面,和金盏菊的数量、面积大致相同,这样左右两边就达到了一种视觉上的均衡。

再往外一圈,左边有几棵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球形黄杨。

这些黄杨球就像一群绿色的小矮人,规规矩矩地站着。

右边呢,就种了同样数量的红枫。

到了秋天的时候,左边是绿色的小矮人,右边是红彤彤的红枫,颜色上对比又均衡,就像两个阵营在互相呼应。

沿着花坛的边缘呢,种了一圈白色的矮牵牛。

这矮牵牛就像是给整个花坛系上了一条白色的花边,把里面所有的植物都给统一起来了,让整个花坛看起来既稳定又和谐。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个花坛都不会有那种一边重一边轻的感觉,就像一个完美的植物小世界,均衡又稳定地展现在大家眼前。

还有一个社区里的小花园案例也很赞。

这个小花园里有一条蜿蜒的小路,就像一条小蛇在花园里穿梭。

小路的一侧,有一大片竹林。

这些竹子啊,一根一根的,又高又直,它们紧紧地挨在一起,就像一群纪律严明的士兵。

风吹过来的时候,竹子们沙沙作响,可就是纹丝不动地站在那儿,给人一种超级稳定的感觉。

小路的另一侧呢,设计师可费了不少心思。

他种了一排间隔均匀的樱花树。

到了春天的时候,樱花盛开,满树的粉色花朵就像天边的云霞。

城市生态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城市生态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城市生态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闲暇时间也不断增多。

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在体力上、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力,因而迫切需要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

因此,娱乐活动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城市生态主题公园成为人们活动的理想场所。

人是城市的主人,因而公园设计也应以人为永恒主题。

人们的活动可以增加公园的总体艺术效果,并且成为生态公园景观构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快速发展的城市正面临自然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的等一系列问题,现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全球生态危机的高度重视,城市公园建设不能只单纯的局限在为居民提供休憩和娱乐场所的层面,要以建立具备生态效应的生态公园为目标,实现对生态系统的区域性修复和保护。

城市生态公园作为新型开放性公开空间,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展现生态文化景观的同时,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对城乡生态环境进行维护。

虽然城市建设者认识到生态公园的效益,但是许多园林工作者仍然采用传统眼光和方法进行植物的配置设置,难以满足城市建设对生态性的需求。

为此,园林工作者要加强植物造景方面理论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采用科学合理的园林设计方式和明确的设计思想,为城市生态公园建设指明方向。

1.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的定义所谓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是指运用灌木、乔木、花卉和草等植被,遵循互惠共生、多样性和竞争性等生态原理,充分发挥各种自然条件,建立复合型人工植物群落,进而依靠雨水、风和日光等可再生资源实现物质流动,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生态景观。

2.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的类型在以往的城市公园植物设计的时候,多是按照观赏性质、气候特点、植物类别进行分类的,然而真正的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结构:原生植物景观、人工植物景观、自然恢复景观三种。

首先来了解下原生植物景观,从字面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所选的植物多为当地的原有植物,这些植物的特点就是较能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且成本造价比较低,简而言之,就是利用当地植物设计出的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线性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城市线性公园包含的类型多样,从高速路、城市街道、河道、溪流,到各种类型的带状公园都有涉及,但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其线性的空间特质。

线性空间是动态空间中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之一。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一般以自然式或规则式配置所形成的廊道是空间为主,具有强烈的引导性、方向性和流动感。

线性空间尺度越窄,流动性就越强。

在植物景观营造中,应注意植物空间的高宽比等尺度问题。

在选择植物材料时,首先要考虑空间的闭合度、空间的长度与宽度的比例等问题,从而确定植物材料的株高、冠幅以及枝下高度等对于空间营造等起到关键作用的数据规格,再进一步推敲植物的季相、色彩、质感等,最后确定植物的具体种类。

在营造动感强烈的线性空间以及暗示方向性和轴线时,已选择树体较为高大、树形峭立的植物,如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rtoboides)、池杉(Taxodium distichum)、钻天杨(Populus nigra var.italica)、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等,同时还可配合使用树篱,如南方地区常见的珊瑚树(Vibumum odoratissimum),以进一步加深空间的额纵深感。

此外,树形整齐、树冠规整的乔木也适应于线性空间中,如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香樟(Cinnamomum canphora)、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等。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还应注意线性运动空间中节奏和韵律的变化。

在植物配置时,通常以乔木层形成空间的骨架,以灌木层来体现空间的节奏和韵律,常用的有红花继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紫叶小檗以及金叶假连翘等南北方常见的树篱材料。

在灌木层设计中,应注意布局的方式和方向,以及与景观空间轴线之间的关系,控制主要的构图方向与主轴线的角度,以打破单调的重复节奏。

花卉以带状的形式进行配置也非常适合在线性空间中使用,如花镜和花带等。

在点线面的构成中,花镜等适宜应用在重要的观赏界面。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该景观节点的立意、色彩以及季相的要求,同时兼顾花卉植物材料的色彩、质感、株型、株高等。

在以水景为主的线性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还应着重通过水生植物的自身形态来凸显河道的线性特征,如凸显水面平直的睡莲类、荇菜、萍蓬类等,根据水体的制度搭配不同体量的竖向线条水生植物,如黄花鸢尾、菖蒲、香蒲、芦苇、迎春花以及云南黄馨等都能达到理想效果。

在线性空间的设计中,除了对空间形态考虑外,还应注重文化性。

北京城内有大量的古都城垣遗址,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功能以及与现代社会生活的互动配合,都是其成为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带状公园。

以梅花为胜的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巧妙地利用了位于北侧的明城墙来营造良好的小气候,使得真梅系梅花在北京露地开放成为现实。

梅林胜景与斑驳城垣交相辉映,植物景观其恰如其分地融入历史,并缓缓延展与线性空间中。

植物景观设计中的线性思考
虽然线性景观所涉及的绿地类型非常丰富,但在植物景观设计中,不仅能冲那个河道、道路等单纯的要素出发,而是要上升到线性景观的思考高度,把握最为重要的特性——线性景观空间的营造。

此外,对于线性景观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沿线的历史文脉,都要进行深入的挖掘,充分体现在植物景观的空间格局规划和细部设计中,把握植物景观的线性空间结构塑造,阐释植物空间空间属性、美学属性以及文化属性,使植物景观成为线性景观中体现和传承城市特色内涵的重要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