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特色课程纲要——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实施方案---校本课程 1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纲要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极富哲理与文学精华,是古圣前贤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财富。
其中,经过千百年锤炼与洗礼的蒙学教材,语言相袭,血脉相承,以其显著的教育功效与广泛持久的影响力,成为蒙养教育的经典教材。
如《三字经》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内容,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言简意赅,广泛生动。
诵读《三字经》,不仅可以学习语言文字,而且能够“知天下事,通圣人礼”,堪称“蒙学之冠”。
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推广。
这类蒙学教材以精炼优美的语言为载体,文以载道,渗透着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当今电子媒体发达、垃圾文化泛滥、传统道德滑坡的社会环境中,对于学生教育显得更为珍贵而必要。
在中小学阶段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有选择地学习传统的蒙学教材,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大量阅读”语文教改实验的架构下,为补充当前学生语文教材和近现代白话读物之不足,系统地组织开展我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为保证该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和系统化,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经典诵读的指导思想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补充当下中语文教材之不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
二、经典诵读的设定目标总体目标: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高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水平;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把学生培养成长为新一代兼具世界眼光和现代人意识、胸含传统文化底蕴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具体目标:各年级学生在学好规定的语文教材的基础上,低中年纪以学习传统的蒙学教材为主。
我校七至九年级学生学习《弟子规》。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计划.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计划.第一篇: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计划.校本课程《弟子规》《三字经》教学计划一年级一、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
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组织小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通过校本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单周背诵《弟子规》、双周背诵《三字经》四、具体措施1、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小老师教读与老师讲故事相结合2、创造性地开展小型而灵活多样的诵读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如:采用比赛的形式,看看五分钟的时间内谁背的多;比比看谁最先背下一条;规定任务,谁先背下谁就可以得到读书小标志。
3、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诗经学习游戏活动。
4、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5、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
评价卡分别由“教师、家长、小组、自评”四部分组成,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6、指导学生撰写诵经读典的体会和感受,评选优秀诵读日记。
7、学生建立一本经典诵读集锦的小册子,抄写自己喜欢的古诗文;或建立扑克牌式的古诗诵读卡,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校本课朗诵课程纲要教案
校本课朗诵课程纲要教案第一篇:《校本课程纲要——朗诵课程纲要》《大声学朗诵》课程纲要第二篇:《“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朗诵课程纲要诵读经典,积累精华,陶冶情操----“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设计课程名称:《国学经典诵读》授课对象:1-6年级学生课程指导思想:贯彻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语用函[2010]6号)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教师师德和知识积累;让青少年在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所积淀的精美华章的滋养中建立道德行为规范,通过背诵积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本学期开始,我校开发“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在全校实施。
课程目标:1、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通过背诵,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勤奋学习的态度和毅力。
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阅读国学经典作品的兴趣。
2、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形成人人爱国学,人人学国学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
3、普及国学知识,使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建立教育新模式、探索育人新途径。
4、通过师生同诵同写同讲的活动,促进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课程内容:1、自编我校《国学经典诵读》教材,诵读经典诗词、诸子典籍等。
校本课朗诵课程纲要2、开展丰富的诵读经典、书写经典、试讲经典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激发其对于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3、国学课与语文课相结合,并推荐优秀经典的课外阅读书目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兴趣。
课程实施:(一)实施原则1、勤于积累,学以致用的原则。
经典诵读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第一部分课程意义国学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领悟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先贤的哲思和智慧,是提高中学生语言文化素质重要途径。
通过经典诵读让全体学生从小日日享受经典润物无声般的熏陶,从而传承美德、健全人格、陶冶情操、铸造精神、提升智力。
随着学生慢慢长大,历代文人的思想精髓,一字一句中所蕴涵的力量,会与他们形影相随,使他们博古通今、懂事明理,逐渐养成博大宽厚的思想人格,并对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部分课程的基本性质与理念一、课程的基本性质经典诵读课程是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接触她们不仅可以使儿童了解传统文化,丰厚文化底蕴,而且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操。
2、探索科学的诵读方式。
经典诵读不是注入式的刻板的死记硬背,而是启发式的活泼的诵读吟演,方式方法应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有益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兴趣的培养和智慧的开发。
3、经典诵读既要落实于学校,也要落实到家庭,让学生去影响家长,带动家庭的诵读氛围,家校携手,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4、坚持引导学生每天诵读,培养学生日有所读(日有所诵)的良好习惯。
5、经典诵读在实施过程中,会依据相关理论的指导和学校的发展以及学情地变化而不断完善。
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和目标(仅供参考,各校可根据实际选用文本)一、课程内容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经典《三字经》《笠翁对韵》《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道德经》等内容为主;辅以古诗词名句等内容作为选读或推荐内容供各校参考。
一年级(上)必读内容:《三字经》;《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一年级上册选读内容:古诗选:《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哥舒歌》(西鄙人)《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竹里馆》(王维)《渡汉江》(宋之问)《辛夷坞》(王维)一年级(下)必读内容:《笠翁对韵》(上)《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一年级下册选读内容:《百家姓》古诗选:《春雪》(韩愈)《丰乐亭游春》(欧阳修)《新雷》(张维屏)二年级(上)必读内容:《笠翁对韵》(下)《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二年级上册选读内容:古诗选:《江雪》(柳宗元)《梅花》(王安石)《山居秋暝》(王维)《渔家傲》(李清照)《山行》(杜牧)二年级(下)必读内容:《弟子规》《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二年级下册选读内容:《千字文》古诗文选:《大林寺桃花》(白居易)《春夜喜雨》(杜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三年级(上)必读内容:《增广贤文》、论语《论语》——学而、《论语》——为政《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三年级上册选读内容:《朱子治家格言》推荐内容:《诗经·关雎》《诗经·蒹葭》《诗经·采葛》《诗经·蓼莪》《诗经·木瓜》《诗经·鹿鸣》《诗经·黍离》《诗经·采薇》《诗经·风雨》三年级(下)必读内容:《论语》——八佾、《论语》——里仁、《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三年级下册选读内容:古诗文选:《归去来兮辞》(陶潜)《江上望皖公山》(李白)《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袁枚)《南园》(李贺)《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推荐内容:古诗文选:《白梅》(王冕)《画菊》(郑思肖)《咏兰》(余同麓)《题画竹》(郑燮)《绝句》(释志南)《雪梅》(卢梅坡)《山亭夏日》(高骈)《秋词》(刘禹锡)《塞上曲》(戴叔伦)《吴兴杂诗》(阮元)四年级(上)必读内容:《论语》——公冶长、《论语》——雍也、《论语》——述而、《论语》——泰伯《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四年级上册选读内容:古诗选:《金缕衣》(杜秋娘)《劝学诗》(朱熹)《望天门山》(李白)《滁州西涧》(韦应物)古诗选:《寒食》(韩翃)《社日》(王驾)《鄂州南楼书事》(黄庭坚)推荐内容:古诗文选:《池州翠微亭》(岳飞)《首夏》(秦观)《初冬》(陆游)《逢入京使》(岑参)《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七日观潮》(陈师道)《对酒》(秋瑾)《凉州词》(王翰)《赤壁》(杜牧)《泊秦淮》(杜牧)四年级(下)必读内容:《论语》——子罕、《论语》——乡党、《论语》——先进、《论语》——颜渊《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四年级下册选读内容:古诗文选:《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怀念亲人的古诗)《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天末怀李白》(杜甫)《汉江临泛》(王维)《次北固山下》(王湾)推荐内容:古诗文选:《赠花卿》(杜甫)《等飞来峰》(王安石)《蜂》(罗隐)《望月怀远》(张九龄)《写上作》(戚继光)《题都城南庄》(崔护)《竹枝词》(刘禹锡)《听蜀僧浚弹琴》(李白)《题花山寺壁》(苏舜钦)五年级(上)必读内容:《论语》——子路、《论语》——宪问、《论语》——卫灵公、《论语》——季氏《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五年级上册选读内容:古诗文选:《送春》(王令)《初夏睡起》(杨万里)《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画眉鸟》(欧阳修)《鹭鸶》(杜牧)《月夜》(刘方平)《惜牡丹花》(白居易)《海棠》(苏轼)《雨晴》(王驾)《即景》(朱淑真)《寒夜》(杜耒)《约客》(赵师秀)推荐内容:《桃花源记》(陶渊明)《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五年级(下)必读内容:《论语》——阳货、《论语》——微子、《论语》——子张、《论语》——尧曰《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五年级下册选读内容:古诗选:《塞下曲》(卢纶)《明日歌》(钱鹤滩)《夏日绝句》(李清照)《独坐敬亭山》(李白)《绝句》(杜甫)《风》(李峤)《池上》(白居易)《问刘十九》(白居易)《秋浦歌》(李白)《易水送别》(骆宾王)《惜时》(无名氏)《大风歌》(刘邦)《八阵图》(杜甫)《终南望余雪》(祖咏)《长安秋望》(杜牧)《书窗即事》(朱淑真)《秋日湖上》(薛莹)推荐内容:《小石潭记》(柳宗元)《虞美人》(李煜)六年级(上)必读内容:《道德经》第1——20章《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六年级上册选读内容:古诗文选:《月夜忆舍弟》(杜甫)《赠孟浩然》(李白)《雨过山村》(王建)《晚晴》(李商隐)《终南山》(王维)《望岳》(杜甫)《饮酒》(陶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登高》(杜甫)《锦瑟》(李商隐)《道德经》第42——61章推荐内容:《马说》(韩愈)《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六年级(下)必读内容:《道德经》第21——41章《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六年级下册选读内容:《道德经》第62——81章推荐诵读篇目:《岳阳楼记》(范仲淹)《醉翁亭记》(欧阳修)《沁园春·雪》(毛泽东)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2024
引言概述:古诗文经典诵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
在当下教育中,将古诗文经典融入校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二)》为题,从五个大点阐述该课程纲要的核心内容,包括背景和意义、纲要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与考核。
正文内容:1.背景和意义1.1古诗文经典诵读的历史渊源1.2古诗文经典诵读对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1.3古诗文经典诵读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促进2.纲要目标2.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经典的喜欢和理解2.2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2.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2.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3.课程设置3.1选取经典诗文与现代教育相结合3.2分层次、分模块设置不同难度的诵读内容3.3诗词鉴赏、背诵、朗诵等多种形式的课程设置3.4注重诗词知识与文化背景的融合3.5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诵读体验4.教学方法与手段4.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2引导学生分析诗文结构与表达技巧4.3运用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核心内容4.4合作学习与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4.5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5.评价与考核5.1定期进行综合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诵读能力5.2设计富有创意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5.3结合学科教学的综合评价,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发展5.4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和演出,展示自己的才华总结:《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二)》旨在通过诵读古诗文经典,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同时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纲要中明确了背景和意义、纲要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与考核等五个大点。
在实施该课程时,教师应注重选取有代表性的经典诗文,设置不同难度的诵读内容,并运用创设情境、引导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文的内涵。
完整版)经典诵读课程纲要
完整版)经典诵读课程纲要通过经典诵读,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国学知识,包括古诗词、经典著作等内容,同时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情感与态度:经典诵读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和道德情操。
思维与方法:经典诵读通过启发式的活泼的诵读吟演,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实践与应用:经典诵读不仅要落实于学校,还要落实到家庭,让学生去影响家长,带动家庭的诵读氛围,家校携手,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日有所读、日有所诵,养成良好的阅读惯和诵读惯。
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领略到读书的价值和意义,培养良好的读书惯。
2、通过经典诵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和作文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让他们喜欢阅读、品味经典、提升阅读感悟。
3、在教学过程中,营造“经典诵读”的氛围,提高办学质量,打造办学品牌。
3、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4、在低年级学段中,重点培养学生喜爱古诗文的好惯,能读出简单古诗文的韵律和节奏,了解相关历史小故事,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和语言感受。
5、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遵循经典诵读的原则,结合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发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经典诵读兴趣。
1.对于模糊性原则,可以改写为:在经典诵读中,重点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诵读技巧,而不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这样可以让学生积累经典篇章,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2.差异性原则可以改写为:虽然整体推进,但是我们允许学生在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分层次、有区别地进行要求。
3.自主性原则可以改写为:我们鼓励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的同时,也要积极地诵读更多的经典文章,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自主地研究。
4.鼓励性原则可以改写为:我们评比学生的经典诵读,以表扬为主,引导学生对经典的热爱,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诵读活动。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经典诵读是一门校本课程,旨在让三到五年级的学生通过诵读中国传统经典,领悟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先贤的哲思和智慧。
这门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同时,经典诵读也能够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课程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诗经、论语、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和千字文。
教学实施措施包括鼓励学生在家里每天诵读20-30分钟,取得家长的支持,充分利用周三社团活动时间进行诵读内容的指导研究,以吟诵、表演、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来指导学生研究,设立“经典诵读之星”等。
同时,课程实施原则是模糊性原则,即在诵读中不求甚解,只要求学生熟读成诵,能够积累一定的经典篇章。
原则:在诵读经典过程中,遵循差异性原则,允许学生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分层次、有区别要求。
同时,鼓励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营造鼓励性氛围。
循序渐进原则也很重要,诵读内容由浅入深,篇幅由短而长,篇章有耳熟能详的篇章到有一定难度的篇章。
这样的坡度设计有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研究方式方法:通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和感受语言的能力,积淀文化底蕴。
同时,用经典范本中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在欣赏朗读经历中,学生可以掌握研究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感悟阅读研究的方法。
正确的读书方法也很重要,在阅读经历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品味经典、提升阅读感悟。
让学生在朗读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文本中获得语感,获得内心成长的能量。
课程评价:学生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兴趣、态度、诵读及获奖情况,按照优、良、合格的等次,结合学生自评、班级互评、教师点评,及时推广和宣传典型。
教师评价按学校要求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有准备,有督促学生自主研究的措施,效果好。
根据实际情况,纳入教师的业绩考核。
经典诵读课程纲要
《经典颂读》校本课程纲要第一部分前言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学校资源以及社会丰富的资源与社区文化资源,引导读书时尚,全面构建儿童的阅读体系和精神世界,打造“书香校园”,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验工作。
《经典阅读》校本课程内容是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亲近经典、阅读优秀文本、扎实有效地开展新世纪的读书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广泛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神,兴起读书学习热潮,营造学校良好的读书文化氛围,真正让学生在阅读中受益、进步、成长、成材,让祖国母语美丽学生的人生。
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实施,促进书香校园的营造,推进文化校园的建设,打造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型学校。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坚持“科研兴校”与创建“特色学校”相结合,传承读书文化,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
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本着“塑造完美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丰富学生文化底蕴”为宗旨,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亲近书籍、亲近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爱上阅读,让班级融为一个书香蕴籍的整体。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拓展知识界限,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掌握美文材料,培养阅读、表达、作文能力。
3.让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景,提供知识信息源,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经典读本与人生的关系。
2.在欣赏朗读经历中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感悟阅读学习的方法。
3.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在阅读经历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品味经典、提成阅读感悟。
4.让学生在朗读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文本中获得语感,获得内心成长的能量。
中牟县紫薇路小学“经典诵读”课程纲要
中牟县紫薇路小学“经典诵读”课程纲要教学材料:学校校本课程课程类型:经典诵读课时安排:12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全体学生一:课程背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讲仁爱、重道义、守诚信、崇自然、求大同等思想,汇聚着丰富的智慧,也代表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追求。
传统文化能源远流长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所带给我们的精神洗礼和它的厚重,让我们领悟到了无穷无尽的哲理,能让我们有一身正气。
因此,为了使同学们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众多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反复论证,萃取了《弟子规》《三字经》“经典诵读”丛书。
“经典诵读”是人类在重大知识领域和思想领域里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的原创性作品,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集中地体现在她的经典作品中,经典作品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蕴储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因子,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
人们从优秀的诗文作品中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灵秀,体悟人与物的和谐美妙,感受人类心灵的质朴圣洁。
及早让学生接触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他们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诵读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作品,会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可逐渐培养其仁义敦厚的高尚人格、开启其创新思维,从而奠定他们高远的智慧、优秀的人格及秉性的基础,让我们的下一代更文雅,更具文化气质,并通过他们逐渐影响社会道德风尚。
学生从小多读些经典作品,不但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能够陶冶情操、培养起对真、善、美的热爱,领悟人生的真谛;还能对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经典诵读活动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校从一年级开始,着力开发了经典诵读课程。
二、课程目标1、通过诵读经典作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设计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深入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掌握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知识目标:让学生熟悉并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和古文,掌握基本的古文阅读技巧和方法。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信地站在舞台上进行朗诵表演。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的诗词和古文。
教学大纲将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
首先,让学生接触和熟悉基本的古诗词和古文,学习朗诵技巧和表达方法;然后,通过深入讲解和分析,使学生理解诗词和古文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最后,学生进行诵读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法,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诗词和古文的知识;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诗词和古文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实验法,学生进行诵读表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扩展阅读;多媒体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学习资源;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诵读表演和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诵读表演能力,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考试则主要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将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紧凑合理,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进度将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时间将安排在每周的固定时间段,教学地点将选择适合诵读和表演的教室。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校本课程——经典诗文诵读方案一、活动意义中华经典美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汇聚,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无法用语言估量的,它是被传诵普遍的文章。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要。
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把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以增厚学生文化底蕴、建设书香校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建设校本课程的一种策略。
二、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
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每天只需5至10分钟,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熟《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老子》等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夯实人生基础。
2、具体目标:(1)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2)诵读经典、理解经文,提升个人修养和健全的人格。
(3)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增强文化积淀,增加其它学科以及艺术审美等各方面的素养。
(4)通过早晨诵读活动,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同时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诵读内容主要诵记的内容以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诗经》选萃、《论语》、《大学》、《老子》;诸子百家中精选片段;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
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必背古诗文;《弟子规》《三字经》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诗经》(自选)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必背古诗文;《论语》(自选)四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必背古诗文;《老子》(自选)五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必背古诗文;《诗经》——《子矜》、《伐檀》、《硕鼠》;《陋室铭》;《短歌行》;《礼记》——《学记-教学为先》、《不食嗟来之食》现代诗文10篇。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一、前言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因人不同会存在有不同的解释,但“理想”的解释或许可以表述如下:“教师和学生一起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他们自己学校的学程或教学单元。
”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对家庭、社会和教育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国学进入课堂势在必行,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杨“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
这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中华民族悠远的传统文化中,传承着崇高的精神和优良美德。
对于少儿道德信念、精神价值、人格熏陶、习惯养成、文化基础的培养都可以起到不可估量作用。
这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长期缺乏有效途径和方法。
以古诗文诵读,走进中华经典文化为载体,以丰富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的渗透为阵地,让少年儿童快乐地学习、科学地传承、健康地成长,将在潜移默化中、身体力行中,实现道德素养、全面素质的提升,从而为教育改革找到突破口。
这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我校决定开设《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组织学生诵读熟背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让孩子们在一生学习、生活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让他们拥有熔铸在经典中的中华文化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情操,成为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新一代建设者。
所以《经典诵读》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程目标1、优化儿童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让参与经典诵读的孩子长期在圣贤之道中受到熏陶,使之自然提升儿童的品味与内涵,达到人格教化的目的。
2、提高儿童的专注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汉语经典诵读教学大纲
汉语经典诵读教学大纲一、引言汉语经典诵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语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诵读经典,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还能够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
本教学大纲旨在规范汉语经典诵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全面提升。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兴趣和敬畏感,并理解经典与当代的联系与价值。
2.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音韵敏感性,培养优美的语调和节奏感。
3.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演讲能力,培养自信和自我管理能力。
4.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三、教学内容1.经典文本选取:通过挑选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经典文本,如《论语》、《诗经》、《史记》等。
2.诵读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语调和节奏感,提高诵读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3.音韵教学:讲解汉字的读音、声调和韵律,帮助学生理解汉语音韵的规律。
4.朗读训练:通过大量经典文本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发音准确性、语调和节奏感。
5.引导学生理解经典文本:通过分析经典文本的语言特点、意义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典。
6.诵读比赛和表演: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比赛和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教师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诵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语调和节奏感。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纠正发音和表达,在小组内进行互动和讨论。
3.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经典诵读的音频和视频,培养学生的听觉敏感性和表现力。
4.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5.演讲训练法:组织学生进行口语演讲训练,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自信心。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发音准确性和表达能力,进行日常评估。
2.考试评估:设立课后作业和考试,评估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经典诵读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纲要杨学梅胡雯雯滨州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一、基本项目1. 课程标题:中华经典诵读2. 主讲教师:杨学梅胡雯雯3. 教学材料:自编教材4. 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5. 授课时间:每周一节6.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二、具体内容1.课程性质:本课程属校本课程必修课。
2.总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的根基。
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诵读技能和技巧,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掌握校本课程内涵,突出我校特色。
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经典优秀文化,促进学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营造读书的良好环境,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设普及、促进学校书香文化特色的形成,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办学品牌。
3.课程目标1) 借助优美的文字、清新的画面和动听的诵读录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感知、认识、鉴赏美的能力。
2)激发阅读兴趣,加强诵读指导,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3)学会明辨是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4)感悟人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提升人文素养。
5)在诵读中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4.课程具体内容《中华经典诵读》教材是由我们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搜集整理而成的,主要包括美文、古诗词等内容。
教材编写的原则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古今结合、中外结合,体现时代特征。
开拓老师、同学们的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精美诗歌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对经典及美文的长期学习的兴趣。
现代诗部分:目录1 《你的名字》纪弦2 《当你年老时》叶芝3 《兰花草》胡适4 《忆什刹海》张秀亚5 《乡愁》余光中6 《乡愁四韵》余光中7 《雨巷》戴望舒8 《系一根心弦》泰戈尔9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度]泰戈尔10 《只要彼此爱过一次》汪国真11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12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拜伦13 《沪杭车中》徐志摩14 《对镜》哈代15 《这句话》叶志祥16 《像这样细细地听》茨维塔耶娃17 《你相信爱情吗?》佚名18 《我已不再归去》西梅内斯19 《夜风》慕清20 《百年孤寂》林夕21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22 《月下》费特[俄]23 《寒武纪》林夕24 《那不是我的天堂》忆明珠25 《再别康桥》徐志摩26 《当你》罗洛27 《亚玛儿菲夜曲》蒂丝黛尔28 《两天》许由29 《秋天》顾城30 《远方》安德鲁·怀斯31 《独吟秋潭》何阳32 《淡淡的云彩悠悠地游》汪国真33 《昨夜有雾》尹玲34 《一个人》一禾诗社35 《流星》余婷娜36 《菊》唐突37 《热爱生命》汪国真38 《爱在身边》歌德39 《门前》顾城40 《在我心灵深处》岛崎藤村41 《我就要沉默了》普希金42 《我曾经爱过你》普希金古代诗歌部分:目录一、爱国篇1.《满江红》2.《示儿》3.《过零丁洋》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二、劝学篇7.《劝学》(孟郊)8.《劝学》(荀子)三、励志篇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0.《少年中国说》11.《岳阳楼记》12.《诫子书》13.《前出师表》14.《兰亭集序》15.《爱莲说》16.《师说》四、感恩篇17.《游子吟》18.《墨萱图》19.《纸船——寄母亲》20.《再别康桥》21.《我爱这土地》五、红色经典22.《贺新郎》23.《忆秦娥娄山关》24.《长征》25.《沁园春·雪》26.《西江月·井冈山》27.《七律·长征》28.《卜算子·咏梅》29.《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5.课程实施建议组织形式:班级授课课时安排:每周一节场地:八年级四班教室。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课程纲要【范本模板】
案例五: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课程纲要学校名称:课程名称:经典诵读课程类型:语言文字类主讲教师:教学材料:选编经典《弟子规》等内容为主;辅以名言、对联、谚语、古诗词名句、歇后语等内容。
授课时间:一学年,每周一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全体学生一、课程开发背景1、经典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待继承与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文学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
在外语学习热潮不断升温的今天,许多教师、学生、家长忽视了母语的学习,这对于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必将有所影响。
时代发展呼唤经典诵读,这也必将成为对教育的要求。
最近刚刚颁布实施的《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这一重要精神,明确地指出了今天我们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不能离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
2、素质教育的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深远,尤其是在“重礼明德”方面更是值得今人传承的。
诵读如《弟子规》等经典,必将对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方向上给予指导,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深远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加阅读量,并明确提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怀”,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古典文化积累、书写的指导,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经典文化,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古文中的经典恰恰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重视古典文化积累,诵读经典,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1)
第4课时:《经典诵读》诗中夏之歌1-4首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夏天的四首古诗。读懂古诗,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第5课时:《经典诵读》诗中之夏歌5-8首
第8课时:《经典诵读》诗中冬之歌1-4首
有感情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会背诵古诗;能够体会古诗的含义,感受冬天古诗的意境。理解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第9课时:《经典诵读》诗中冬之歌5-8首
诵读的过程中,更加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古诗词,也增加了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第10课时:课程展示:诗歌诵读比赛
资源分析:
以中华民族千古传诵的优秀经典诗歌为主。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分级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程目标
1、在欣赏、朗诵的过程中掌握学习诗歌的方法。
2、在大量的朗诵中,体验诗词的意义与价值。
3、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利用工具书理解文字,再理解词语意思,最后连接句意,理解诗意,从诗意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6课时:《经典诵读》诗中秋之歌1-4首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会背诵古诗;能够体会古诗的含义,感受秋天古诗的意境。
第7课时:《经典诵读》诗中秋之歌5-8首
通过实行经典诵读诗中秋5--8首诗,让学生理解到古诗文语言的精妙,背诵积累古诗
《 经典诵读 》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
适用年级
五年级
总课时
10课时
课程简介(200字内)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科目名称:经典诵读负责教师:授课对象:三四五年级学生授课时间:校本课程授课地点:阅览室课程开发背景及意义:国学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领悟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先贤的哲思和智慧,是提高中学生语言文化素质重要途径。
通过经典诵读让全体学生从小日日享受经典润物无声般的熏陶,从而传承美德、健全人格、陶冶情操、铸造精神、提升智力。
随着学生慢慢长大,历代文人的思想精髓,一字一句中所蕴涵的力量,会与他们形影相随,使他们博古通今、懂事明理,逐渐养成博大宽厚的思想人格,并对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学内容1.弟子规2.三字经3.诗经4.论语5.笠翁对韵6.声律启蒙7.千字文授课目的: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探索出传承经典与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
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掌握校本课程内涵,突出学校特色。
课程实施措施:1、鼓励学生在家里每天诵读20--30分钟。
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2、取得家长的支持。
课外阅读,就其形式来讲,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外读书。
因此与家长配合与支持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教师要指导家长按照学生要求为学生提供读物;第二,给孩子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第三,家长要向教师及时反馈学生读书的情况。
3、充分利用周三社团活动时间进行诵读内容的指导学习,以吟诵、表演、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来指导学生学习,定期播放有关视频,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参与度。
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一系列的展示平台,为诵读社团的成员提供展示的舞台,呈现丰富多彩的诵读节目,以此获得家长和学校的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班一品一特色课程纲要
六年级一班
课程设计背景
诵读经典美文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我们把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作为增厚学生文化底蕴、建设书香校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建设校本课程的一种策略。
通过接触中华经典文化,开发其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故创建了以“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和诗文为伴,塑造美好心灵”班级特色。
课程目标
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诵读,全面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书达礼,心地向善,修养提高,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学生养成天天诵读的习惯,逐步使学生能够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课程实施策略
(1)每周下午安排一节活动课,每天利用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社区互助组活动时间,坚持学习、诵读国学经典三十分钟。
(2)充分发挥其他学科的课堂渗透作用。
“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对于一些典故和字的读音,教师要做适当指导。
(3)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创造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充分利用儿童节、校园读书节、经典诵读比赛以及德育系列活动,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示的机会。
(4)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
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亲子诵读”,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课程评价
(1)小型集体诵读:以班级为单位整体展示,并辅以伴奏、歌唱等艺术表现形式。
(2)小型诵读展演:以情景剧表演、经典朗诵会、快板诵读等形式,展示在参与诵读经典上获得的喜悦与成绩。
(3)手抄报展示:主要以学生学习为载体,展示此活动的,彰显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