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王敏
谈鲁迅对儿童教育的看法作文
![谈鲁迅对儿童教育的看法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fc6bc2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c.png)
谈鲁迅对儿童教育的看法作文作文一
《鲁迅爷爷说儿童教育》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鲁迅爷爷吗?他可是一位很厉害的大作家呢!
鲁迅爷爷觉得,儿童教育可重要啦!他说,不能总是把大人们的想法强加给小朋友。
就像有些爸爸妈妈,非要小朋友学这个学那个,一点儿都不问问小朋友自己喜欢不喜欢。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特别喜欢画画,可爸爸妈妈非让他去学钢琴,结果小朋友一点儿都不开心。
鲁迅爷爷还说,不能总是批评小朋友,要多鼓励。
要是小朋友做错了事,不要只知道打骂,要好好跟他们讲道理。
有个小故事,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心里很害怕。
这时候爸爸没有发脾气,而是轻轻地说:“没关系,但是下次要小心哦。
”小朋友就记住了,以后做事都很小心。
所以呀,我们都要像鲁迅爷爷说的那样,开开心心地学习和长大!
作文二
《讲讲鲁迅爷爷的儿童教育观》
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鲁迅爷爷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哟!
鲁迅爷爷说,小朋友要有自由玩耍的时间。
就像小猴子要有在树林里蹦蹦跳跳的时间一样。
可不能天天都被关在屋子里学习。
比如,有的小朋友放学后,还要上好多好多的补习班,都没有时间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啦,这样可不好。
鲁迅爷爷还觉得,大人们要尊重小朋友的想法。
不能觉得小朋友什么都不懂。
有个小朋友想养一只小兔子,可大人觉得小兔子太麻烦,就不让养。
小朋友多伤心呀。
我们要记住鲁迅爷爷的话,让每个小朋友都能快乐成长!
你们说对不对呀?。
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点
![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fc2e6f5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4.png)
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点
鲁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他对儿童教育有着独到的观点。
他认为儿童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鲁迅强调,儿童应该接受实际生活的教育,而不是空洞的书本知识。
他认为孩子们应该通过亲身体验,去了解世界、感受生活。
他主张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真实的问题。
此外,鲁迅还提倡自由教育,他认为儿童的发展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追求自由和独立的成长。
他反对过于严厉和限制的教育方式,认为这样会扼杀孩子的个性。
鲁迅对于儿童阅读的重要性也有独到见解。
他鼓励儿童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认为这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他呼吁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给孩子们,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
总之,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点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强调实践和体验的重要性,尊重个体的发展,以及促进阅读对孩子的成长的积极影响。
这些观点对于儿童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鲁迅先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观点
![鲁迅先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adc9eb5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5.png)
鲁迅先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观点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点,嗯,说起来可有点“老生常谈”,但说到底,还是挺有意思的。
他一生看透了不少事,也对孩子们的教育问题特别关注。
你看啊,在他眼里,儿童不仅仅是大人的延续,还是有着自己独立思想的小个体。
说到这里,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儿童教育嘛,都是那样吧,教书育人呗。
”但鲁迅的想法可不简单,他觉得教育不仅仅是教书那么简单。
孩子们不仅需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学会独立。
想想看,鲁迅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不拘一格,直接给你扎心的方式。
他从来不说“你是孩子,听话就好”,反而总是让你从小就有自己的主见,敢于质疑大人,说不定就是因为这种思维方式,他才能看透社会的种种问题。
他觉得,孩子的心灵是最纯净的,不能随便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
他还特别强调,不光是知识上的“填鸭式教育”,更要注重孩子们的情感培养。
别总是看孩子像小大人一样,让他们有机会展现自己天真的一面。
他很反感那种“一切为了大人”的教育模式,觉得这种方式根本就是在压榨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从小就活在大人的阴影里。
鲁迅觉得,教育得让孩子敢想、敢问、敢尝试,而不是一味地听命于大人的指令。
他甚至有点“偏激”,认为很多时候教育出来的孩子,反而会变得麻木、死板,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求知的欲望。
有一次,鲁迅曾说过:“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是让他学会如何做自己,而不是如何取悦别人。
”这句话不禁让人想笑。
是啊,做自己多重要!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属于自己的,而不是为了迎合社会的期待。
要知道,那些看起来老老实实、乖乖巧巧的孩子,未必将来就能成大器。
相反,那些敢于打破规则、独立思考的孩子,未来可能更有出息。
鲁迅深知这一点,他不喜欢用权威来压迫孩子,而是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想法,不怕犯错,敢于挑战。
鲁迅的教育观念,早在他自己当父亲时,就有了显现。
他曾经写过信,鼓励孩子们要“保持真诚”,要“勇敢地去做”,不要因为社会的压力而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鲁迅儿童教育关观念
![鲁迅儿童教育关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ae9345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5.png)
鲁迅儿童教育关观念
鲁迅(1881-1936)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对儿
童教育的观念在他的文学作品和散文中有所体现。
以下是鲁迅的儿童教育关观念的一些重要方面:
强调儿童的天性和自由:鲁迅认为儿童天生是好奇、活泼和自由的。
他主张在教育中要尊重儿童的天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好奇心,而不是束缚他们。
反对机械记忆教育:鲁迅反对过分注重机械记忆和功利性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强调理解、思考和创造,而不是仅仅记住知识点。
注重文学和艺术教育:鲁迅强调文学和艺术对儿童的教育至关重要。
他认为文学和艺术可以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感知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反对传统道德教育:鲁迅批评传统的道德教育过于偏重道德规范,而忽视了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力的重要性。
他主张培养儿童的道德判断力,而不是强加道德标准。
关注社会问题:鲁迅的作品和观点通常关注社会问题和不平等。
他认为儿童教育应该帮助儿童认识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平等,并鼓励他们成为社会变革的一部分。
鼓励批判思维:鲁迅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儿童的批判思维,使他们能够质疑现实和权威,寻求真理。
他反对教育中的盲从和奉承。
总的来说,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强调儿童的个性和自由,反对机械记忆和道德教育,注重文学和艺术的培养,以及鼓励儿童的批判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观念反映了他对儿童教育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社会和文化的关切。
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的观念
![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的观念](https://img.taocdn.com/s3/m/153dd2b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3.png)
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的观念说起鲁迅先生,那可是咱们中国文学界响当当的大人物,他的文章犀利深刻,针砭时弊,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但你知道吗?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也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要求的。
他啊,特别看重孩子们的纯真天性,觉得教育这事儿,得顺着孩子的性子来,不能一股脑儿地灌输知识,得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自由中成长。
鲁迅先生觉得,孩子们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他们有着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就像咱们小时候,总爱拿着个小树枝在地上画画,或者拿着个破布娃娃当宝贝一样。
那时候的我们,心里装满了奇思妙想,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咱们的。
可要是大人们非得让咱们按照他们的想法来,非得让咱们学这学那的,咱们心里得多憋屈啊!鲁迅先生就特反感这种教育方式。
他觉得,教育得让孩子们觉得好玩,得让孩子们有兴趣。
就像咱们现在玩游戏一样,要是游戏好玩,咱们就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玩,要是不好玩,咱们碰都不碰一下。
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要是孩子们觉得学习好玩,他们自然就愿意学了。
所以,鲁迅先生觉得,教育得让孩子们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社会。
让孩子们去看看蓝天白云,去听听鸟语花香,去感受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也让孩子们去接触接触社会上的人和事,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除了家里的温馨,还有外面的精彩。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也能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和胆识。
当然啦,鲁迅先生也不是说让孩子们放任自流,啥都不管。
他觉得,教育还是得有一定的规矩和要求的。
就像咱们玩游戏一样,虽然游戏好玩,但也不能玩得太过火,得有个度。
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虽然要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但也不能让他们太放纵了,得让他们知道,学习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得认真对待。
鲁迅先生还特别看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他觉得,孩子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得让他们吃好睡好,还得让他们有个好心情。
就像咱们小时候,要是哪天心情不好,或者身体不舒服,啥事儿都不想做,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大人们得关心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得让他们有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鲁迅对儿童教育的看法
![鲁迅对儿童教育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e5d5b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4.png)
鲁迅对儿童教育的看法说起鲁迅老先生,那可是咱们文化圈里的大家,他看待啥事儿都特有深度,尤其是对孩子教育这块,他心里有杆秤,称得明明白白。
首先啊,鲁迅先生觉得孩子得天真烂漫,别老让他们学那些个死板的东西。
他常说:“孩子就像春天里的小树苗,得让他们自由生长,别老拿模具去套。
”你瞧,这不就是告诉咱们,别把孩子管得太严,得让他们释放天性嘛。
再者,鲁迅先生特别看重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他说:“小孩子也得有自己的脑袋瓜子,别啥都听大人的。
”这话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咱们做家长的,有时候就得忍着,别急着给答案,让孩子自己琢磨去。
还有啊,鲁迅先生觉得教育得从实际出发,别整天搞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他说:“学问得从生活中来,用到生活中去。
”这就像咱们平时做饭,得用真材实料,才能做出好味道。
教育孩子也一样,得让他们多接触社会,多实践,这样才能学到真本事。
另外,鲁迅先生还特别反对打骂孩子。
他说:“小孩子也有自尊心,得用爱心去感化他们。
”这话真是说到咱们心坎里去了。
现在有些家长,动不动就动手打孩子,这哪行啊?得用爱去引导,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最后啊,鲁迅先生还提醒咱们,教育得与时俱进。
他说:“时代变了,教育也得跟着变。
”这话可真是一点没错。
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咱们得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育孩子也一样,得让他们学会适应变化、勇于创新。
总而言之啊,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的看法是既深刻又接地气的。
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告诉咱们:教育孩子得用心、用情、用智慧。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有出息、有担当的孩子来。
朝花夕拾中涉及鲁迅儿童教育观念的文章
![朝花夕拾中涉及鲁迅儿童教育观念的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adc7178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2.png)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著名散文集,其中涉及了他对儿童教育的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并结合他的文学作品和言论,深入探讨这一主题。
一、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的关注鲁迅先生一直对儿童教育十分关注,他认为儿童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受到了教育的影响。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了自己在童年时代接受的教育,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内容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
二、鲁迅先生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对传统的儿童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他认为,传统的教育过于注重功利和应试,忽视了对儿童个性和兴趣的培养。
他指出,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儿童缺乏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成为没有灵魂和个性的被动接受者。
鲁迅先生主张改革教育制度,让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自由、平等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中成长。
三、鲁迅先生提出的新教育理念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
他主张教育应该是全面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力,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意志和品格,让他们全面发展。
他还主张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鲁迅先生主张在教育中引入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让学生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中获得全面的成长。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的观念对当今的教育事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教育普及化和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鲁迅先生提出的新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人文关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鲁迅先生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也提醒我们,教育不应该成为功利和应试的工具,而应该成为培育人才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总结回顾通过对《朝花夕拾》中涉及鲁迅先生儿童教育观念的探讨,我们能够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的关注和思考。
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和言论,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育启示。
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
![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https://img.taocdn.com/s3/m/19f8b05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c.png)
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
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伟大作家和思想家,他对儿童教育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词:启发、自由和平等。
鲁迅先生强调启发式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从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开始,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他主张教师应该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鲁迅先生认为,儿童应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发现来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示。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鲁迅先生强调儿童的自由发展。
他反对过分约束和控制儿童的行为和思想,主张给予儿童更多的自由空间和选择权。
他认为,儿童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不应该被成人的观念和偏见束缚。
鲁迅先生主张尊重儿童的个性和特点,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
鲁迅先生强调儿童教育的平等性。
他反对对儿童进行身份和地位的歧视,主张给予每个儿童平等的教育机会和待遇。
鲁迅先生认为,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发展和成长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关注。
他主张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体系,为每个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总结起来,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强调启发、自由和平等。
他主张通过启发式教育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和选择权,以及平等的教育机会和待遇。
这些观点对于当今的儿童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
![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https://img.taocdn.com/s3/m/893ff03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f.png)
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鲁迅先生强调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
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育中得到自由发展的机会,而不是被灌输和束缚。
他主张让儿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他认为儿童应该学会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他人的观点和答案。
鲁迅先生注重培养儿童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他认为儿童应该具备对社会和他人的关心和责任感。
他强调培养儿童的同情心和善良品质,教育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关心弱势群体,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他认为只有具备这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儿童,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鲁迅先生强调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他认为儿童应该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不应被教育框架所束缚。
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勇于挑战和尝试。
他认为只有具备这种独立性和创造力的儿童,才能在未来社会中有所作为。
鲁迅先生认为儿童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人格和道德素养。
他认为儿童应该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道德品质。
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教育他们诚实守信、友爱互助、正直坚强等美德。
他认为只有具备这种人格和道德素养的儿童,才能成为有品德的人。
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对中国当代儿童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教育理念和观点为中国儿童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他的教育观念强调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独立性和创造力,以及人格和道德素养的培养。
这些理念对中国儿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强调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独立性和创造力,以及人格和道德素养的培养。
他的教育理念对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培养有思想、有情感、有创造力和有道德的中国儿童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应当在儿童教育中秉持鲁迅先生的教育理念,为培养更好的下一代而努力。
鲁迅研究——浅析鲁迅的儿童教育观
![鲁迅研究——浅析鲁迅的儿童教育观](https://img.taocdn.com/s3/m/52231bf0ba0d4a7302763ad6.png)
浅析鲁迅的儿童教育观摘要:鲁迅的儿童观既立足于进化论的科学基础,又密切联系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因而超越了进化论,具有了社会学的意义。
本文将试从鲁迅作品中的儿童形象浅析鲁迅的儿童教育观。
关键词:鲁迅;儿童;教育;发展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从他的作品折射出的儿童教育思想不仅是对当时专制封建教育体制的有力批判,而且对我们在21 世纪的今天开儿童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救救孩子”——对旧式儿童观的疾恶如仇鲁迅作品描绘了在传统教育下部分儿童所呈现出的人性的丑陋面:(一)麻木的小看客。
《孔乙己》是孩子看主人公的痛苦与潦落,对他的死也只是麻木无情的叙述。
《示众》是孩子看群众,他们看秃头,看蓝裤腰,看奶子,看罪犯,他们不关心罪犯犯了什么罪,为什么示众。
他们的唯一焦点是“看”这个动作本身,“看”变成了生活的调味料和意义,但正是这“看”使孩子的庸俗、冷漠、缺乏生机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嘲讽、轻视。
狂人被嘲笑其疯狂,孔乙己被小伙计轻蔑:“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陈士成的学童也对再次落榜的他“脸上都显出小觑他的神色”。
三种嘲讽。
无论是嘲讽病征、地位抑或是知识才能,其实都隐含着冷酷、势利的毒素。
(三)《孤独者》中魏连殳被街上一个“还不很能走路”的小孩用苇叶指着说“杀”,《在酒楼上》长富的儿子对吕纬甫更是瞪眼,“恶狠狠的似乎就要扑过来,咬我”。
鲁迅在《随感录·二十五》曾说“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逆料二十年后的中国的情形如此”。
因此,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最后一句是“救救孩子”,对当时吃人的社会所提出的人肉筵席,狂人想到的不是“救救自己”,而是“救救孩子”,因为他知道只有孩子才是未来的希望。
中国传统的儿童观,源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残酷的封建等级统治,那么当儿女的就得遵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准则。
显然,旧式的儿童观中,儿童不是平等的人,只是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一份养子防老的积蓄。
论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意义
![论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2d62e6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0.png)
论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意义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也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
他的文学作品以其激烈的批判精神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而著称,而他的教育思想同样具有极其高尚的理想和现实意义。
鲁迅对儿童教育的思想,不仅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更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
本文将对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鲁迅儿童教育思想1.社会责任和人道主义精神鲁迅在其散文中曾写道:“人皆有血气之躯,或为长物,或为青童,指望着太阳,等待着月光,莫问我是何种人。
”这种对待人的态度,包含了对人道主义的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
他深刻认识到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因此对儿童的教育尤为重视。
他认为,儿童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人格,从而为未来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2.教育就是解放鲁迅曾说:“教育是一个连贯的解放运动。
”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要使人解放,使人从精神和思想上解放出来,完善人的人格和人性。
鲁迅在他的名篇《朝花夕拾》中说:“儿童是一个可爱的模型,站在我们的面前,表示他们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
”他认为,儿童是纯洁的,是没有被社会舆论束缚的,因此应该受到最好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纯真和朴素,使其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3.教育与生活的联系鲁迅认为,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应该从生活出发,引导儿童进行学习和成长。
他指出,在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儿童对于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态度,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他主张儿童的教育应该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个人生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引导儿童独立思考鲁迅的教育思想主张引导儿童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其自主人格和自主精神。
在当今社会,面对各种信息和思潮的冲击,儿童需要培养良好的思考能力,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鲁迅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代儿童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2.培养儿童的人文关怀鲁迅的教育思想强调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对于培养儿童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深远意义。
对鲁迅儿童教育观
![对鲁迅儿童教育观](https://img.taocdn.com/s3/m/428f43e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1.png)
鲁迅儿童教育观说起鲁迅,大家都知道他是咱中国的大文豪,写的文章犀利深刻,让人拍案叫绝。
但你知道吗?他对儿童教育也有一套独特的看法,那可是既接地气又充满温情,让人心里头暖洋洋的。
鲁迅觉得,小孩子们啊,天生就是好奇宝宝,对啥都感兴趣。
你得让他们随心所欲地探索这个世界,别老是用规矩框住他们。
想象一下,一个小孩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看得入迷,这时候你要是一巴掌拍过去,说:“别看了,赶紧回家写作业!”那孩子心里得多委屈啊。
鲁迅就觉得,这种时候,不如让孩子多看会儿,说不定他能从蚂蚁身上学到点啥呢。
他还说,教育孩子,得让他们有点自由,别老把他们当成小大人来对待。
孩子嘛,就该有孩子的样子,蹦蹦跳跳、嘻嘻哈哈,这才是他们的天性。
有时候,孩子做点出格的事儿,也别急着批评。
你得想想,他们为啥这么做?是不是因为好奇心太重,想试试新花样?要是这样的话,咱就耐心点,引导他们往好的方向走,别一下子就把他们的好奇心给扼杀了。
鲁迅还特别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
他说,小孩跟大人一样,也需要被尊重、被理解。
你要是总对孩子大呼小叫,那孩子心里得多难受啊。
你得蹲下身子,跟孩子平视,听听他们心里怎么想,有啥需求。
这样,孩子才会觉得被重视,才会跟你亲近。
在教育方法上,鲁迅也提倡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你得根据他们的特点来教育。
有的孩子聪明伶俐,学啥都快;有的孩子反应慢点,但特别有耐心。
那你就不能一刀切,得区别对待。
比如,教孩子背诗,聪明的孩子你就多教几首,反应慢的孩子你就多给他点时间,让他慢慢琢磨。
这样,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得到进步。
鲁迅还强调,家长和老师得做个好榜样。
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你要是整天刷手机、玩游戏,孩子能学好吗?你得拿起书本,跟孩子一起读,一起学。
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学习是件有意思的事儿,才会愿意跟你一起努力。
他还特别反对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你说,整天让孩子背这个背那个,孩子能不烦吗?你得想办法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儿。
鲁迅笔下的儿童教育观念
![鲁迅笔下的儿童教育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c1fba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7.png)
鲁迅笔下的儿童教育观念
鲁迅在他的散文和小说中经常谈到儿童教育观念。
他强调了以下几个重要的观点:
1. 尊重儿童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鲁迅认为,每个儿童都应该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意愿。
他反对将儿童当作机械的学习工具,而是主张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2. 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性:鲁迅认为,儿童应该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他主张让儿童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而不是只依靠书本和教师的灌输。
他强调了通过亲身经历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鲁迅关注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
他批评了过度的学业负担和竞争导致的儿童身心压力,主张给予儿童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4. 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鲁迅主张儿童应该接受社会责任的教育。
他认为,儿童应该通过了解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来培养自己的正义感和公平意识,从小就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他人的疾苦,为社会进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的来说,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强调了尊重儿童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儿童通过实践和探索获取知识,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并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
这些观点在当时对中国儿童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现代儿童教育理念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鲁迅儿童教育思想研究
![鲁迅儿童教育思想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c63591cf18583d049645964.png)
鲁 迅 不 仅是 伟 大 的文 学 家 ,而 且 是 伟 大 的 教 育 家, 他所 提 出 的一 系列有 关 教育 问题 的革 新 主张 和 许 多精辟的见解 , 直到今天, 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仍有着 重要的现实意义 。鲁迅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 , 涉及到 许 多领 域 。其 中 , 作 为鲁 迅 教 育思 想绝 大 部分 的儿 童
教育思想 , 其精髓我们可以从鲁迅的著作 中有所探知。 “ 从我 们起 。 解放 了后 来 的人 。” — —《 坟・ 我们 现在 怎样 做父 亲》 鲁 迅认 为 , 要重 视儿 童 的家庭 教 育 。父 母要 懂 得 教育子女的重要性 , 用健康 的思想去教育子女。真正 做到这 一点 , 就要 改革家庭关系 , 改革过去传统 的父 与子关系。 正像鲁迅在《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中所说 的“ 总括大意 , 便只是从我们起 , 解放了后来 的人。” 1 . “ 后起 的生命 , 总 比 以 前 的更 有 意 义 , 更 近 完 全……” 一一 《 坟・ 我 们现在 怎 样做父 亲 》 这体现 了鲁迅的进化论思想。一切“ 生命何 以必 需继 续 呢?就 是 因为要 发展 , 要 进化 。” “ 一, 要保 存生 命; 二, 要延 续这 生命 ; 三, 要 发展这 生命 ( 就是进 化 ) 。 ” 要保 存 生命 , 就 要摄 取食 品 ; 要 延 续生 命 , 就 要 生儿 育 女; 要发 展生命 , 就要教 育好 子女 , 使 他们健 康 成长 。 2 . “ ‘ 父 子 间没有 什么 恩 ’ … …” —— 《 坟・ 我 们 现在 怎样做父亲》 鲁 迅根 据进 化 论思 想 , 一 语 道破 父 母本 位 思 想 和 利 己思想的实质 。他说 , 为了保存生命 , 就要摄取食 品, 为了继续生命 , 就要养儿育女 。 所以“ 饮食 的结果 , 养 活 了 自己 , 对 于 自己没 有 恩 ; 性 交 的结 果 , 生 出子
论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意义
![论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5692f3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b.png)
论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意义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大革命前后的伟大文学家,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然而,除了文学方面,鲁迅还有一些对儿童教育领域的思考与贡献。
其独特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国的儿童教育也具有启示意义。
首先,鲁迅儿童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尊重儿童”,他认为儿童是有尊严的人,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
他在《我们的小学》一文中提出了“先尊重孩子的人格,才能期望孩子进步”的理论,这点在现在儿童教育中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育的时候,应该将儿童视为尊贵的个体,注重他们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简单地按照成人的思路去指导、要求。
其次,鲁迅对于儿童教育的“解放”思想也很重要。
他认为,传统的儿童教育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强调对孩子的约束和处分,往往将儿童视为“空白”,需要填满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而在鲁迅看来,这种教育方式既束缚了孩子,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他主张让儿童自由发展,摆脱成人的束缚,成长出真正的个性。
这个思想同样受到了现代教育趋势的追捧,在现在的儿童教育中,也是提倡发扬孩子的天赋和特长,让孩子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成长。
最后,鲁迅对于儿童文学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
他提倡为儿童写故事,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以孩子的语言展示出来。
这振奋人心的思想使得鲁迅成为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开拓者。
正如他在《我所知道的鲁迅》中所说:“要写出适合儿童的东西,是最不易的”,这种实践式的教育理念,为儿童文学聚集了无数的英才,并让儿童文学成为了中国文学的重要分支。
总的来说,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对于当代教育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尊重儿童的人格,让儿童拥有自由,以及创作适合儿童的文学作品,这些思想带给我们的教育,是突破成人思维的一次重要的冲击,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教育的本质意义,也塑造了更宽广的人生视野。
鲁迅对儿童教育的观点
![鲁迅对儿童教育的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12571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f.png)
鲁迅对儿童教育的观点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先驱,他的思想和观点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位关心社会进步的知识分子,鲁迅对儿童教育的观点也是非常独到和深刻的。
鲁迅认为,儿童教育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栋梁。
他强调,儿童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他认为,儿童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和兴趣,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鲁迅主张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他认为教育应该以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儿童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他反对一味地追求分数和功利,认为这种教育只会培养出盲目追求成绩的机械人。
他呼吁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鲁迅还强调,儿童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正义感和同情心,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鲁迅还对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他主张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而不是权威的压迫者。
他呼吁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学会质疑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结起来,鲁迅对儿童教育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和兴趣,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注重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儿童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学会质疑和思考。
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的看法
![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8c663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1.png)
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的看法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儿童教育的看法也备受关注。
鲁迅认为,儿童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重要环节。
他强调了儿童教育中的几个重要方面: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兴趣、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
鲁迅强调了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兴趣。
他认为,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应该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来进行教育。
鲁迅反对一刀切的统一教育,主张给予每个儿童个性化的教育。
他认为,只有满足儿童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鲁迅非常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
他认为,儿童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儿童的身心健康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鲁迅主张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饮食,注重儿童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他反对过度的学业负担,主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让儿童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娱乐,保持身心的平衡发展。
鲁迅强调了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
他认为,儿童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鲁迅主张给予儿童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勇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反对教条主义的教育方式,主张培养儿童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的看法深刻而独特,这与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注密不可分。
他认为,儿童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更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儿童教育,才能培养出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强的新一代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强调了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兴趣、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
他的观点在当时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对中国的儿童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如今,鲁迅先生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在儿童教育中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和创造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观念的认识
![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观念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b58b077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b.png)
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观念的认识说到鲁迅先生,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大人物”,对社会、对文化的影响都不小。
不过,说到他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可能很多人并不太了解。
他对于孩子的教育真的是有着独特的见解,说实话,挺“硬核”的。
很多人以为鲁迅就是那种严肃得几乎不带笑的“文化大咖”,其实他对于儿童教育的态度可以说是既有深度,又有点幽默,甚至带点挑衅。
别看他那时候提笔的时候满嘴的“针砭时弊”,但谈到孩子时,倒是少见的温柔和有理有据。
特别是在他对“教育”的思考上,给我们很多启发,真的是越看越觉得有道理。
鲁迅非常强调儿童教育要有“自由”的空间。
你想啊,他常常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给孩子戴上过多的枷锁”。
这个意思就是说,不要过早地把大人的偏见和思维方式强加给孩子。
孩子不是我们的“复制品”,不能让他们总是按着我们的框架走。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社会,很多家庭教育都严苛得很,很多父母一心想着“孩子得考个好学校,做个大官”。
但鲁迅就不赞同,他说教育不能以“填鸭式”去压迫孩子,得给他们一点“呼吸的空间”,让他们能够自己去感受这个世界,自己去思考问题,甚至犯点小错、闯点小祸也没关系。
毕竟,孩子不是天生就能完美的,这就像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跌倒了爬起来才是最宝贵的经验。
再说说鲁迅对“儿童天赋”的看法。
他特别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他们的天赋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你看鲁迅小时候就不是什么乖孩子,成绩也不算顶尖,后来还能成就一番大事,难道不是因为他有勇气去坚持自己的兴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吗?如果当时有人硬是把他逼成一个“标准化”的学生,说不定他的人生就不一样了。
所以,鲁迅其实是特别尊重孩子们的兴趣和天性,他认为“教不严”反而能够让孩子有更多的自由去发展自己的潜力。
孩子们不是拿来做家长“梦想”的工具,而是应该有机会去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更有意思的是,鲁迅还强调教育要让孩子们“敢于质疑”,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把知识灌输给孩子,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鲁迅儿童教育观观念
![鲁迅儿童教育观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cb45ca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8.png)
鲁迅儿童教育观观念
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儿童的自由与独立:鲁迅认为儿童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自由,不应该被长辈和社会束缚。
他主张给予儿童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培养独立的人格和思维能力。
2. 强调儿童的身体与精神健康:鲁迅认为儿童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强健体魄,同时也要关注培养他们的心理和精神健康。
他反对过度压力和竞争对儿童的伤害,主张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心态。
3. 注重儿童的社会责任:鲁迅认为儿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他认为儿童应该在德育方面受到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以成为有担当和良好行为的社会成员。
4. 启发儿童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鲁迅认为儿童应该接受启发式的教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和信息。
总的来说,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强调儿童的独立性、健康和自主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并主张提供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现代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精粹》——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专业:2007级学前教育学号:***********姓名:***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一、时代背景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措施和主张,对封建教育进行改革。
但很快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就任为临时大总统。
他上台后立即开始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在教育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企图以经过历代封建统治者包装的孔孟之道禁锢青年,使他们成为安分守己、不争、不燥、不犯上的顺民。
1915年,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出“民主”、“科学”两大口号,展开了反封建复古教育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礼教、鬼神迷信,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教育的变革在新文化运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许多进步人士对旧文化旧观念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在这种抨击中自然会涉及到旧的儿童观和旧教育观。
于五四前后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随感录》以及《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小说、杂文,表现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抨击各种社会时弊,对儿童命运、儿童教育问题十分关注。
二、鲁迅的生平鲁迅(1881—1936),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同时,他也不愧为一位伟大的儿童教育家。
鲁迅一直非常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他清楚地认识到今天的儿童就是明天的中国。
他反对用封建思想来教育儿童,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强加于儿童身上的奴化教育,主张通过书本、玩具等手段给儿童以科学知识,对儿童施以爱和美的教育,养成其科学的精神、健康的个性。
作为儿童教育家的鲁迅,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是通过教育实践和文学创作表现出来的。
鲁迅1909年从日本回国,到1927年定居上海,其间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一直工作在教育岗位上,教育工作是鲁迅从事的唯一的社会职业。
早年在绍兴,鲁迅就曾和三弟周建人联名发表《维持小学生之意见》,建议当地政府重视小学教育,设法使绍兴的儿童都能接受小学教育;在教育部工作期间,为推动儿童教育的发展,他亲自筹备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历时两月有余。
鲁迅为儿童教育、儿童的健康成长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即便是在上海,鲁迅没有在固定的学校任教,但他仍然很关心儿童教育,多次到学校去演讲,积极参加教育战线的战斗;鲁迅非常关注儿童的生存和受教育状况,此期间鲁迅写了大量的关于儿童教育的不朽著作,其思想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展现了一个教育家、革命家的思想高度,他的儿童教育思想是我们今天研究儿童教育的宝贵的精神资源。
三、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最主要的精髓就表现为彻底地批判封建教育和奴化教育对儿童的迫害,充满了反帝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并积极发扬民主与科学的五四精神,主张从孩子中培养“新人”,并提出了教育孩子的解放、理解、指导三原则。
在他的作品中,折射出对儿童命运、儿童发展和教育的高度关注,对封建传统教育制度的痛恨和对中国新型教育的衷心展望。
鲁迅非常重视儿童生活的环境和后天的教育作用,因此,凡是儿童、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决不能依仗“天才”,而必须给予合理的教育。
(一)“救救孩子”,摆脱传统教育束缚。
1、“救救孩子”是鲁迅先生一生的“狮子吼”。
鲁迅认为,只有改造旧的社会,儿童才能得到解放和发展,要办好教育,首先必须彻底改造社会。
他说“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什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
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1]。
所以只有改造了社会,才可能对教育进行改造。
鲁迅尖锐地看到,要“救救孩子”,最根本的是必须进行社会改革,他大胆地揭露旧社会摧残、压抑儿童的罪恶,并严峻地提出控诉。
2、“救救孩子”矛头直指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揭露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严重摧残。
鲁迅把对旧教育制度的批判作为对旧社会全面批判的一个重要侧面。
他认为,一代新人的培养,必须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入手,因此对儿童寄以殷切的希望,希望他们从小受到合理的教育,一代代的长大成材,一代比一代长得更好。
3、“救救孩子”抨击旧的家庭教育,批判“只管生不管育”的错误态度和旧式家庭教育的错误模式。
鲁迅认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个性特点、个人理想和志趣以及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都有重大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读书人家子弟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会弄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2]就是家庭对儿童的影响。
(二)“以孩子为本位”,发展儿童个性,促进儿童成长。
鲁迅先生关于儿童教育的一贯思想“以孩子为本位”,即对于孩子的幼稚行为,应从发展的眼光去看,不必大惊小怪;大人对于孩子,既应爱抚,引导,又应放手大胆地让他们走路、成长、做人。
1、“以孩子为本位”的儿童教育思想潮流。
顺应儿童自然生长的教育学说,夸美纽斯早在17世纪时期就提出来了,到了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提出了相类似的主张。
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把教育与民主社会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提倡教育应当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主张从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作为教育过程的中心。
宣扬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教育必须以儿童为本位。
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是受到当时儿童中心主义、儿童本位思想的影响的。
他以教育进化、儿童发展的理念,提出了“以孩子为本位”这一打上时代烙印的课题,其独特、高明之处在于己经看到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联系,并把它作为批判封建教育的利器。
2、批判“长者本位”,解除封建专制教育对儿童的桎梏。
鲁迅认为“中国亲权重,父权更重”,而且父母把子女当作私有财产,利己思想,权利思想很重,而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很轻,按照生物进化论的观点,鲁迅认为:“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本位应在幼者,而不是在长者。
”[3]“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但没有家庭的革命是做不到的。
”[4]这是鲁迅学习、发展、超越“儿童本位”教育思想的独特之处。
显然,鲁迅的这种“幼者本位”思想,是对“孝”、“梯”等封建纲常礼教的颠覆与反叛。
3、“以孩子为本位”,强调解放儿童,发展儿童个性。
所谓“解放”儿童,就是要让儿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他反对把子女看作是自己的财产。
他说:“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己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
因为既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主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唯有完全解放我们的孩子,才是拯救儿童的唯一办法。
父母的责任应是交给孩子自立的能力,而不是将他们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而加以占有。
”[5]鲁迅主张发展儿童的个性,除了德智体以外,还包括美育,甚至还有当时人们所讳言的性教育。
鲁迅在性教育问题上,他主张顺其自然,不神秘化,据鲁迅夫人许广平回忆:“对于孩子的性教育,他是极平凡的,就是绝对没有神秘性。
赤裸裸的身体,在洗浴的时候,是并不禁止海婴(鲁迅之子)走进走出的。
实际的观察,实物的研究,遇有疑问,随时解答,见惯了双亲,也就对于一切人体都了解,没有什么惊奇了。
鲁迅对性教育的这种态度,在当时可谓开明之至。
(三)探讨家庭教育原则,改革家庭教育方法。
1、尊重、热爱、理解的教育原则鲁迅在谈到家庭教育时强调教育儿童必须首先要理解儿童,然后再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和效果。
鲁迅认为儿童天真活泼,喜欢游戏,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的思想境地和成人是很不相同的。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
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6]这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特点和必经阶段。
教育者应该理解它,发展它,而不以可用成人的思想和要求去压制和摧残它。
2、倡导“父范”教育,普及家庭教育的科学思想。
鲁迅认为良好的家庭气氛是有效地教育子女的重要条件。
家庭男女相处,要着重正面教育,积极诱导,使儿童从小受到训练。
要教出高水平的孩子,教育者本身应该是比较“高明”的。
首先,针对当时旧封建教育的传统,他提倡人们在做父亲之前,应先进“父范学堂”[7]去受教,取得一定的“资格”。
即要求家长必须学习与应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以便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其次,他反对溺爱孩子。
鲁迅对儿童的爱是一种理智而有分寸的爱。
他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一方面非常爱护,另一方面又要严格要求。
海婴鲁迅49岁得子,他对海婴倾注了全部的父爱,但他并不溺爱海婴。
在教育海婴时,鲁迅为我们树立了家庭教育的榜样和典范。
如鲁迅对待海婴的态度,总是慈蔼平等的,有时还称他为“小伙计”、“海婴氏”,他反对儿童“低眉顺眼,唯唯诺诺”,要“他健康、活泼、顽皮,毫没有被压迫得瘟头瘟脑。
”[8]在海婴稍大后,鲁迅和许广平不但经常带他出去散步、看电影、看画展,而且时常带他参加宴会。
其中不少次赴宴会,吃点心、喝咖啡都是斗争和工作的需要,海婴也常常一道去,通过这些活动,使他有机会和文化界的进步人士接触,扩大生活范围,从小受到革命前辈的教育熏陶,懂得文明礼貌,增长见识。
这对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四)关注儿童学习,提倡嗜好读书。
鲁迅历来很重视学习,关心下一代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他指出学习时不要只留心身边或地球以外的事,最紧要的是要注意社会上的实际问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鲁迅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9]同时在学习上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死读书,脱离实际;一种是不读书,反对读任何书。
鲁迅指出这都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
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开动脑筋,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鲁迅历来主张“自己思索,自己做主”[10],强调把读书、思考和观察正确地结合起来。
他还主张广泛阅读,文理兼容,重视外国语和自然科学的学习,这些思想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专就儿童学习来看,鲁迅更具有独到的见解,提倡从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提倡嗜好的读书,是其对儿童学习思想的宝贵贡献。
1、提倡从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为儿童的语文学习指明了方向。
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主要是能获得和强化语感,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母语学习的基本途径。
鲁迅对此颇有研究,他曾以孩子们学话为例,说他们“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得到两三岁,普通的简单的话就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
2、提倡嗜好地读书,要从书中获得乐趣。
鲁迅把读书分为两种。
一种是职业的读书,这种职业的读书是免不了的,为了能够升学、就业,非把学校的功课学好不可。
但是完全为了升学、就业而读书,总有些勉强,弄得不好,便会成为一种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