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07-自然灾害高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专题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答案1、答案:B点拨:图中的火山灰厚度线由中心向西北方向凸出,说明从东南向西北方向的火山灰较与该方向垂直的附近地方厚,由此可推断出这次火山爆发时的盛行风向为东南风。

2、答案:C点拨: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进人大气中,大量增加了大气中的尘埃物质,其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从而大大地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导致了全球气温的明显下降。

3、答案:D点拨:火山爆发给人类会造成巨大的灾难,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火山灰堆积形成的肥沃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该地的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居住。

4、答案:A点拨:从图表可以很明显看出干旱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地震的突发性最强,不易监测。

5、答案:D点拨:火山影响的范围小,且山区人口密度小。

6、答案:C点拨: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为地震多发区。

7、答案:A点拨: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与水灾密切相关的因素是地形和降水量、降水时间长短等,新奥尔良市处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势低洼,呈碗状下凹地形,洪水不容易外泻。

8、答案:B点拨:台风(飓风)主要成因是海面和温度。

9、答案:D点拨:图中主要灾害区都在坡度比较大的山区,而平原和大型盆地中少,所以为滑坡。

10、答案:C点拨:滑坡必须发生在山区地形。

11、答案:A点拨:P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Q位于华北地区,由于夏季风季节性进退,导致雨带南北移动,若雨带长时间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则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华北地区干旱,若雨带迅速北跳到华北地区,则华北地区洪涝,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

12、答案:C点拨:结合两个图,干旱和洪涝都集中在东部季风区,主要地形为平原和丘陵。

这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

13、答案:D点拨:水利建设能调节水资源的地区和时间分布不均匀状态。

综合题1、(1)①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②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③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2)B 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水2答案:⑴华北平原、华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⑵冬夏季风的推移速度和强弱影响⑶A地春旱最严重,春季时随着气温回升,蒸发加强,而A地仍受高气压控制,降水稀少,旱情严重,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不利。

高考地理专题《自然灾害》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自然灾害》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自然灾害》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2024·山西晋中模拟预测]地形地貌是崩滑流地质灾害活动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崩滑流能否形成以及形成的类型、数量(密度)和规模。

江西崇义县可划分为构造侵蚀中山、构造侵蚀剥蚀低山、构造侵蚀溶蚀丘陵和侵蚀堆积平原四个地貌类型。

该县崩塌、滑坡与不稳定斜坡主要发育于低山、丘陵等区域,泥石流主要分布于中山区,地面塌陷主要分布于丘陵区。

如图为崇义县不同地貌地质灾害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崇义县不同地貌地质灾害分布说法正确的是()A.丘陵区灾点数量最多B.平原地区地质灾害为泥石流C.中山区不稳定斜坡分布最多D.丘陵区的灾点密度数值最大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灾点数量最多的是低山,A错误;由材料可知,泥石流主要分布于中山区,B错误;崩塌、滑坡与不稳定斜坡主要发育于低山、丘陵等区域,C错误;由图可知,丘陵区的灾点密度数值最大,D正确。

故选D。

2.低山丘陵区的灾点密度较大的原因是()A.植被稀少B.山体落差大C.人类活动密集D.岩溶作用强答案:C解析:低山丘陵区的植被覆盖率一般较高,可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A错误;低山和丘陵区山体落差没有中山大,B错误;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低山和丘陵的沟谷或山坡坡脚地段,修路、建房大多需要进行切坡,易形成高陡边坡,从而引发崩滑地质灾害的发生,从而使地质灾害的密度较大,C正确;当地位于江西,岩溶地貌在当地分布面积小,D错误。

故选C。

3.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丘陵区的原因可能为()①人工抽取地下水②地下水溶蚀作用③降水季节差异大④滑坡、泥石流导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丘陵区的原因与人类过度利用地下水和地下水溶蚀作用有关,①②正确;降水季节差异大与塌陷关系不大,滑坡、泥石流不会导致塌陷,③④错误。

故选A。

[2024·江苏泰州模拟预测]大武山和吕泗两水位站的观测资料显示了长江口南北两岸水位的季节变化。

自然灾害安全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自然灾害安全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自然灾害安全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1. 什么是自然灾害?
- 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严重破坏和伤害的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和台风等。

2. 自然灾害的种类有哪些?
-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暴风雨、干旱、火山喷发、山体滑坡等。

3. 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 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避到安全的地方,如桌子底下、门框下或者紧靠墙角等。

4. 洪水来临时如何自救?
- 当洪水来临时,应尽量远离水源,并尽快找到高处避难,避
免被洪水冲走。

5. 台风来临时应该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 台风来临时,应尽量待在室内,关闭门窗,确保室内的安全。

并注意防止台风带来的强风和暴雨对建筑物造成损坏。

6. 干旱期间如何节约用水?
- 在干旱期间,应尽量减少用水量,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可采取如固定用水时间、减少冲洗等方法。

7. 在火山喷发时,如何保护自己?
- 在火山喷发时,应尽量远离火山口,并避免吸入含有有害气
体的空气。

同时,需密切关注有关部门发布的火山喷发预警信息,
及时采取逃离措施。

8. 如何预防山体滑坡?
- 预防山体滑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及时排除不稳定的土石,加固山体,修建防护墙等,并避免在潜在滑坡区开展建设活动。

以上是自然灾害安全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提
高自己的自然灾害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山东卷)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山东卷)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山东卷)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必做,共100分)图1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地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洋流属暖流B.②处景观为荒漠C.③处湿地为淡水沼泽D.④处山顶有终年积雪2.当太阳直射图中⑤所在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悉尼白昼将继续变长B.雅典正值多雨季节C.北京受亚洲低压影响D.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3.图2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

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是A.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B.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C.③指示的岩层分解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D.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

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回答4—5题。

4.这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5.根据提速动车组时刻表,乘坐1中哪一车次的旅客到达终点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表1动车组车次始发站终点站开车时间终到时间D21 北京长春07:15 13:31D201 南昌长沙08:00 11:15D584 宝鸡西安11:11 12:23D776 深圳广州11:18 12:28注:长春(43°53′N;125°20′E)长沙(28°11′N;113°00′E)西安(34°15′N;108°55′E)广州(23°00′N;113°11′E)A.D21 B.D201 C.D584 D.D776图3位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6—7题。

6.该城镇与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A.建筑材料厂B.化肥厂C.冶炼厂D.电镀厂7.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处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8.图4是我国第五此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官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

全国各地2007高考题(word)+答案(地理)

全国各地2007高考题(word)+答案(地理)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 页,满分150 分。

考试用时12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交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半答题卡试卷类型(A)涂黑。

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栏填写本科目试室号,在“座位号”列表内填写座位号,并用2B 铅笔将相应的信息点涂黑。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上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 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四川某家电生产集团在广东某市建立了规模化的家电生产基地,其战略目的是A.利用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降低劳动成本B.利用该市接近原材料产地的优势,减少原料运输成本C.珠江三角洲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更大的国内市场潜力D.利用广东靠海临港的优势,建立以出口为主的生产基地2.对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A.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B.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矛盾仍很严重C.第二、第三产业开放程度差异大,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D.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读图 1 回答 3~5 题3.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自然带类型为湿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4.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5.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条件是A.光照B.水源C.地形D.土壤6.对冰川加速融化产生的结果表述错误的是A .可以改变当地地貌B .可以加速水土流失C .从长远看,可以改善灌溉条件D .增加了灾害危险 7.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A .技术进步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B .人类的发展来自于对自然的征服C .人类活动都会对生物体带来灾难D .人类对自然的维护就是对自身的保护8.图 2 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依次是图2A .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 .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C .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 9.与图 2 中丁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是A .长沙B .宜昌C .太原D .合肥 10.下列民居最能反映人文环境特征的是A .②③④B .①⑤⑥C .①③⑤D .②④⑥ 图4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 为北极点。

07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三年真题两年模拟分项汇编2

07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三年真题两年模拟分项汇编2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三年真题两年模拟分项汇编(山东专用)专题07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1.(2021·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下图),面积53.4km2。

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12.8km。

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

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其中海拔4200m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1100mm。

2019年7月28日,峰脊区6小时降雨量达60.4mm,激发了特大规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

(1)指出海巴洛沟流域形成泥石流的四类固体物质来源。

(2)分析海巴洛沟流域主沟道AB段、BC段和CD段地形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

(3)分析海巴洛沟流域泥石流对当地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原因。

(2021·山东淄博·二模)骤旱是土壤湿度急速降低的现象,历时通常仅有几天,但极易给农业带来严重损失。

广西7、8月份骤旱发生频次较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其他时间相比较,广西7、8月份发生骤旱频次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频次高B.降水总量小C.土壤保水性能差D.蒸发蒸腾量大2.广西7、8月份任一骤旱发生过程中()A.土壤透气性降低B.蒸发蒸腾量减小C.太阳辐射减弱D.气温降低(2021·山东·模拟预测)2017年7月1日,四川省雷波县锦城镇白沙村附近发生滑坡—碎屑流灾害。

此次滑坡落差达400多米,造成部分公路、农田掩埋和少量房屋损毁。

下图为此次滑坡堆积体颗粒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此次滑坡的方向是()A.由西南滑向东北B.由东北滑向西南C.由西北滑向东南D.由东南滑向西北4.垂直方向上钻探发现,细小颗粒碎屑主要分布在滑坡体的下层,其主要原因是()A.细小颗粒碎屑质量轻,运动距离长B.细小颗粒碎屑数量多,堆积范围广C.细小颗粒碎屑黏度小,摩擦作用强D.细小颗粒碎屑受震动,沿空隙沉降(2020·山东青岛·一模)浙江中林村滑坡是台风暴雨诱发的缓动型滑坡。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试题及答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试题及答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测试题一,选择题1.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2.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

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

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②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③狂风④大雨或暴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

读图,完成3~4题。

3.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 ( )A.①B.②C.③D.④4.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 ( )A.地震破坏B.滑坡C.海潮侵袭D.暴雨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5~7题。

5.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A.35°B.25°C.20°D.15°6.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一A.①B.②C.③D.④7.图示四个区域中()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B.②主要受寒流影响C.③是世界著名大渔场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响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图3),回答11~14题。

8.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①干旱②滑坡③台风④风暴潮⑤寒潮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③⑤9.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 B.台风C.泥石流 D.干旱10.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a B.bC.c D.d图311.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真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真题
(1)答:①主要位于平原地区, 地势低洼;②受季风气候影响, 暴雨集中;③人口稠密④经济 较发达,受灾较重。
(2)答:①加强监测、预 报、预警。②建立完善的 排涝系统。
(2009年高考文综山东卷3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表6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区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2分)并分析其原因。(2分)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6分)
(2)答:①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2分) ②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2分) ③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2分)
2010年高考文综山东卷3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4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4分)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 生灾害的工程措施。(6分)
(1)6月份,受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①植树造林;②修建水库; B地: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②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 程。(修建堤坝、分蓄洪工程等)
(2013高考题山东卷)(10分)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6分)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4分)
(2007年高考文综山东卷31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图22反映了我国1950-1991 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3分)

近五年《自然灾害与防治》各地高考综合题

近五年《自然灾害与防治》各地高考综合题

近五年《自然灾害与防治》各地高考题综合题1.(2013高考题新课标I卷)(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2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10分)2.(2013高考题福建卷)[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4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9分)(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3.(2013高考题新课标II卷)(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013午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

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4.(2013高考题浙江自选模块卷)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⑴-⑶题。

⑴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分)⑵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当你在山谷中遭遇泥石流灾害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4分)。

⑶为减轻滑坡带来的危害,你认为甲城市应采取的主要防灾措施是什么?(4分)5.(2013高考题山东卷)(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6分)(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4分)6.(2012浙江卷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12】(10分)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

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单选,3分)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D.①飓风②龙卷风③暴风雪④海啸(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3分)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海南卷)

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海南卷)

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海南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长江三峡两岸自古以来多崩塌、滑坡,且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A.暴雨越多B.植被越稀疏C.谷越深坡越陡D.土质越疏松2、实地调查发现,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下游的白鳍豚的数量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长江中下游A.流速降低B.水量减少C.泥水增多D.水污染加重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24.6°N,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圣保罗(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回答3~5题。

3、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07年3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A. 2007年3月1日19时B. 2007年3月12日8时C. 2007年2月28日21时D. 2007年2月28日19时4、假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并计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

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A. 8~9时B. 14~15时C. 15~16时D. 20~21时5、总部领导在北京盛夏时节乘飞机直航至某海外分机构考察,到达时当地正值冬季。

此海外分机构位于A. 底特律B. 利雅得C. 东京D. 悉尼图1示意某一等高面。

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回答6~8题。

6、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7、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A.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8、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全力方向A.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图2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06自然灾害(答案版)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06自然灾害(答案版)

专题06 自然灾害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2022·上海静安·一模)碳卫星通过颜色来识别二氧化碳气体并传回数据,监测中心对数据处理分析后,输出我国二氧化碳浓度分布图。

这一过程应用到的技术是()A.RS、GIS B.GPS、GIS C.RS、BDS D.GPS、BDS (北斗导航系统)2.(2022·上海青浦·一模)神舟一纵向苍穹,再送英雄入太空。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获取飞船传输的数据并输出专题图像,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①地理信息系统①卫星遥感技术①全球定位系统①航空遥感技术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2022·上海长宁·一模)2021年7月,河南省中西部地区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暴雨,应急指挥中心为了对灾情进行监测、评估,为救援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确定救灾方案。

最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B.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4.(2022·上海宝山·一模)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汽车无人驾驶技术日渐成熟。

它通过汽车自身定位,结合传感器感知周边环境,最后经汽车决策模块实现汽车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汽车传感器获取障碍物信息运用的技术主要是()A.卫星定位B.地理信息C.虚拟现实D.遥感5.(2022·上海黄浦·一模)2021年11月17日13时54分,江苏盐城市大丰区海域(33.50°N,121.19°E)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上海多处有震感。

关于本次地震叙述正确的是()A.震源处于板块生长边界B.震级5级不会造成经济损失C.地震烈度上海比盐城小D.震源深度17千米属深源地震6.(2022·上海黄浦·一模)2021年,上海已成为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

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近三年高考试题

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近三年高考试题

09—11年三年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试题一(10 全国卷)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8所示。

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

以固定表层岩层。

20XX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二(10福建)图15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井分析原因。

(7分)(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8分)三(10 海南)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常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试分析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

四(10山东)图14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4分)(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

(6分)五(11全国卷)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

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溃、滑坡灾害图11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六(11 海南)图11示意日本东北部(约38.8°~39.1°N,141.5°~142°E)沿海区域。

20XX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级9.0级,震中38.1°N、142.6°E,震源深约20千米)引发巨大海啸,使甲地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七(11 山东)图12为1969-20XX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直线图。

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完整版)历年自然灾害高考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历年自然灾害高考试题及答案..

2007-2014年自然灾祸历年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 2014 新课标 I 卷)43 ,( 10 分)自然灾祸与防治图所示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沿的断裂带, 2013 年 4月 20 日,这里发生了 7.0 级激烈地震, 2013年 4 月 21 昼夜至 24 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地区次生地质灾祸严重的原因。

( 2014新课标II卷)43.(10分)[自然灾祸与防治]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倒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祸的多发区,图9 表示该地区1990-2006 年地质灾祸各月多年均匀发生的次数。

概略该地区地质灾祸月际散布特色,说明 6 月、 7 月地质灾祸发生次数差别的自然原由( 2014 福建卷) B.[ 选修 5———自然灾祸与防治 ] 图 15 表示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说出滨湖地域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 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由。

(9 分 )(2) 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纳的主要举措。

(6 分)( 2014山东卷)44、(10分)[地理—自然灾祸与防治 ] 阅读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三江源地域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

20 世纪 50 年月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添。

该地域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域,但近 60 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降落趋向,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显然上升趋向。

图11 为三江源地域1950-2011 年各月雹灾积累次数统计图。

⑴简述三江源地域冰雹灾祸的年内散布特色。

⑵剖析近60 年来三江源地域冰雹成灾次数奉上升趋向的原由。

(2014 海南卷 ) 25.(10分)自然灾祸与防治早春气温渐渐高升,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消融,并因重力作用向下挪动,形成泥流。

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灯。

图 13 所示地区年降水量约1500— 1700 毫米,年雨日约180 天,甲地海拔约1000 米,平原均匀气温约4℃,公路西端海拔约3000 米。

自然灾害安全知识试题(含答案)[最终版]

自然灾害安全知识试题(含答案)[最终版]

自然灾害安全知识试题(含答案)[最终版]第一题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现象。

请列举至少五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答案:- 地震- 台风- 暴雨- 洪水- 干旱第二题在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来确保自身安全?答案:- 尽快下躲到桌子下或靠近墙角的安全位置- 远离高大的家具或其他有可能倒塌的物体- 离开危险区域,不要在外面停留- 关注天气预警和官方发布的灾害信息- 如果被困,请尽量保持镇定并等待救援第三题洪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请列举三种预防洪水的方法。

答案:- 建设防洪堤、堤坝和水利工程- 加强流域治理,保持河道的畅通和河道水位的平稳- 提高公众对洪水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加强防洪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第四题台风是一种强大的气象灾害,常常伴随着强风和暴雨。

请列举三种预防台风的措施。

答案:- 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预警信息- 避免在台风来临前夕外出,确保人身安全- 做好房屋和建筑物的加固工作,防止受到台风的破坏第五题干旱是在一段时间内缺乏降水,导致水资源供应不足的自然现象。

请列举三种节约用水的方法。

答案:- 减少洗车和冲洗路面的频率,尽量使用清洁剂清洗车辆- 安装节水设备,如淋浴节水器和厕所冲水量调节装置- 关闭不需要使用的水龙头,防止漏水和浪费结束语以上是关于自然灾害安全知识的试题及答案。

希望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提高大家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和防范意识,确保自身的安全与健康。

历年自然灾害高考试题及答案..

历年自然灾害高考试题及答案..

2007-2021年自然灾难历年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2021新课标I卷〕43,〔10分〕自然灾难与防治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断裂带,2021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剧烈地震,2021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屡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峻次生地质灾难。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难严峻缘由。

〔2021新课标II卷〕43.〔10分〕[自然灾难与防治]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倒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难多发区,图9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难各月多年平均发生次数。

概况该区域地质灾难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难发生次数差异自然缘由〔2021福建卷〕B.[选修5———自然灾难与防治]图15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水位改变。

读图答复以下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时间,简析产生涝灾自然缘由。

(9分)(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实行主要措施。

(6分)〔2021山东卷〕44、〔10分〕[地理—自然灾难与防治]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消费以草地畜牧业为主。

20世纪50年头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

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

图11为三江源地区1950-202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⑴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难年内分布特征。

⑵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缘由。

(2021海南卷)25.〔10分〕自然灾难与防治初春气温渐渐上升,山坡上冻土层和积雪溶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挪动,形成泥流。

规模较大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灯。

图13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约1500—1700毫米,年雨日约180天,甲地海拔约1000米,平原平均气温约4℃,马路西端海拔约3000米。

山地1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冷杉林,林下土层深沉。

分析图示区域马路西半段初春多发泥流灾难缘由。

全国近三年高三地理高考真题及分项解析—自然地理(三) 陆地环境 自然环境与自然灾害 【考点1】 营造

全国近三年高三地理高考真题及分项解析—自然地理(三) 陆地环境 自然环境与自然灾害 【考点1】 营造

.自然地理(三)陆地环境自然环境与自然灾害考点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2009XX文综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A.地壳上升B.水源减少C.气候变干D.物质沉积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来源:][来源:]2.(2009XX地理7)图示的板块边界是()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3.(2009XX地理8)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A.东非大裂谷B.日本列岛C.阿尔卑斯山脉D.落基山脉4.(2009XX地理9)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②洋流分面和运动规律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2008XX基本能力50)“当年闻说绕江澜,撼地洪涛足下看。

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村耕凿久相安。

”该诗为乾隆下江南时登临XX燕子矶所题,隐喻了地理环境的演变,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河流主流变动造成侵蚀与堆积的变化B.地壳抬升使原水域变为陆域C.河岸沙丘运动填入江中形成陆地D.海平面上升造成河滩的淤积与扩展6.(2008XX地理3)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A.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B.暴雨形成的冲沟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D.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随波隙7.(2008XX文基51)下列地表形态中,由外力起主导作用形成的是()A.长江三角洲B.青藏高原C.横断山脉D.XX海峡下图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和XX“雁荡胜境”图片。

读图回答下题。

8.(2008XX地理1)形在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侵蚀、流水堆积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D.冰川侵蚀、风力沉积9.(2007XX地理7)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10.(2007XX文基54)“水滴石穿”描述的是哪种外力作用()A.风化作用B.搬运作用C.沉积作用D.侵蚀作用。

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宁夏卷

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宁夏卷

我后悔 我道歉 我认罪
新华社记者对被看押的于红新进行了专访。以下是于红新
的自述:来到看守所的第一夜,我就像在梦中一样,根本不相
信这是真的。我为这件事后悔,更得向所有死难者的家属道歉,
法院判我多少年我都认,因为大火造成的损失太大了。
我今年35岁,是吉林市中百商厦伟业电器行雇员。今年2月 15日上午,我不小心把烟头丢在仓库里,没有踩灭,造成了这 样的后果,我深感后悔。我后悔自己的防火意识太差,就这么
黄州商城大火是由于两个小孩玩火引发
2002年5月25日上午9时许,黄冈市面
积最大的商场黄州商城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过火面积3830平方米,燃烧面积2760平方米, 财物损失共计91万元。
起火点在这个商城二楼西南侧经营床上
用品的浙江老板钱飞豹摊位。25日9时许,
钱飞豹的两个分别为3岁、5岁的孩子玩打火
吉林市中百商厦位于吉林市解 放大路与长春路交汇处,共有五层
楼。商厦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是商场,
第三层是洗浴中心,第四层是台球
厅,第五层是歌舞厅。火灾原因是
吉林市中百商厦伟业电器行雇工于
洪新在中百商厦后侧的仓库吸烟, 遗弃烟头最终引燃纸壳造成。
一根烟头 七年徒刑
原中百商厦伟业电器行员工
于红新涉嫌失火罪,原中百商厦
火灾遇难者近八成是因为缺乏
消防和逃生知识
掌握一定的消防和逃 生知识真的很必要。2006 年2月16日,河南省消防总 队公布:2005年,全省共 发生火灾7394起,死61人, 伤38人,直接财产损失为 2672万元。全省死于火灾 事故的61人中,有48人是 由于缺乏消防知识和逃生 自救知识造成的,占死亡 总人数的78.7%。
一个小烟头,惹了这么大的祸。如果世界上有后悔药,就是用

(完整版)历年自然灾害高考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历年自然灾害高考试题及答案..

2007-2014年自然灾害历年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2014新课标I卷)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2014新课标II卷)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图9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况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2014福建卷)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5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

(9分)(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2014山东卷)44、(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

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

图11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⑴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⑵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2014海南卷)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初春气温逐渐升高,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形成泥流。

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灯。

图13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约1500—1700毫米,年雨日约180天,甲地海拔约1000米,平原平均气温约4℃,公路西端海拔约3000米。

山地1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冷杉林,林下土层深厚。

分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初春多发泥流灾害的原因。

高一地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是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答案】C【解析】易导致滑坡的条件是①坡陡;②岩性疏松;③岩层倾斜与坡向一致;④植被覆盖差。

①图花岗岩岩性坚硬、②图山坡岩层完整、④图岩层倾斜与坡向相反,都不易导致滑坡发生,③图符合滑坡条件。

选项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滑坡地质灾害形成的条件。

2.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于8月9日16时20分在福建霞浦登陆后,由于移动速度慢,带来的雨量大,因而造成了巨大灾害。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2中各天气系统能表示台风“莫拉克”成因的是()【答案】 D【解析】根据所的有关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知识可以判定图中的A B C D 分别是交锋、暖锋、气旋和反气旋天气系统的示意,台风“莫拉克”的实质就是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故选D【2】台风“莫拉克”给福建造成了重大的灾害,造成台风灾害的主要是()A.沙尘暴天气B.狂风、暴雨和风暴潮C.地震、海啸D.狂风、赤潮【答案】 B【解析】根据教材相关案例中所学的知识台风的破坏力主要是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所引起的,故选B【考点】台风及其危害点评:本组题要求考生比较熟悉台风的实质(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及其危害的成因(主要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所引起的),试题难度不大,属于容易题型3.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撒哈拉沙漠中的风暴B.2010年我国南方的冰雪天气C.亚马孙雨林中的持续强降雨D.长乐拉丁酒吧“1·31”重大火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

判断自然灾害的基本标准:一是自然发生的而不是人为的;二是对人类造成灾害的而不是无害的。

故只有B符合。

4.2007年夏季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大面积洪涝灾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各题。

资料一:我国干旱灾害分布图和洪水灾害分布图。

(1)图中显示我国洪水和旱灾主要分布在________。

盐城市周围地区干旱出现的频次是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0m 3000图112007-2013年自然灾害历年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2010年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8所示。

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 进行了加固,还在L 坡面上打入“岩锚”。

以固定表层岩层。

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2011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

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2012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如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2013高考题新课标I 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2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10分)(2013高考题新课标II 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013午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2014高考题新课标I 卷)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0 表土、风化20 40图8(2014高考题新课标II 卷)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述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2015高考题新课标I 卷)图a 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 城位置,图b M 城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

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

M 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析M 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2015高考题新课标II 卷)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 象时有发生。

读图,分析M 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2007年高考文综山东卷)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图22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3分)(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4分)(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3分)(2008年高考文综山东卷)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图12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6分)(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4分)(2009年高考文综山东卷)表6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区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6 (单位:次)(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2分)并分析其原因。

(2分) 图图12(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

(6分)(2010年高考文综山东卷)图14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过境A 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4分)(2)该台风在A 、B 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 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

(6分)(2011年高考文综山东卷)(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8分)(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道理是什么?(2分)(2012年高考文综山东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 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4分)(2)指出A 、B 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6分)(2013年高考文综山东卷)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6分)(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4分)(2014年高考文综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

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

图11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1) 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6分)(2分)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4分)(2015年高考文综山东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

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

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

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于地中,或平地突出山阜,或一日数震,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

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2007年高考地理海南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8月12日20时,台风“云娜”在B 地(属浙江省)登陆。

13日,该台风减弱并向江西省移去(图12)。

我国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站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图与自动气象站网组成气象综合探测系统,跟踪“云娜”自生成至消亡的全过程,并做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报。

政府部门根据台风预报,对受“云娜”影响的危险地区,实施人员撤离等应急措施。

“云娜”是此前半个世纪在浙江登陆的最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远少于以往各次强台风所造成的人员伤亡。

(1)说明该台风造成人员伤亡较少的主要原因。

(4分)(2)2004年8月12日下午,A 、B 两地的风向分别为 、 。

说明该台风对涉及区域造成的重要影响。

(6分)(2008年高考地理海南卷)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

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图10)。

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4分)(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

(6分)(2009年高考地理海南卷)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

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

(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

(2分)(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

(8分)(2009年高考文综浙江卷)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3分)(2)分别说明A 、B 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

(4分)(3)C 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3分)(2009年高考文综福建卷) 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

图11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

结合有关知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

(7分) (2)分析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

(8分)(2010高考海南地理)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常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试分析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

(2010高考海南地理)图15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漩坪乡漩坪乡 漩坪乡 图1 234 56789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月份(1)指出图中A 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7分)(2)简述B 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8分)(2011年高考地理海南卷)图11示意日本东北部(约38.8°~39.1°N ,141.5°~142°E )沿海区域。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级9.0级,震中38.1°N 、142.6°E ,震源深约20千米)引发巨大海啸,使甲地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2011年高考文综福建)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 。

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图20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2013高考题福建卷)图14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 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9分)(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2013高考题浙江自选模块卷)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⑴-⑶题。

⑴ 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2分)⑵ 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当你在山谷中遭遇泥石流灾害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

(4分)⑶ 为减轻滑坡带来的危害,你认为甲城市应采取的主要防灾措施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2010年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

“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

(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

2011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

(4分)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3分)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3分)2012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1)甲为地震.(西邻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风源地.(2)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性设施;加强防灾教育和培训.(2013高考题新课标I卷)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