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底泥的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
河流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进展
重金属污染对水资源的影响常图09903008国际商学院国际经济法摘要:介绍了我国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结合土壤、污泥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综述了国内外河流底泥的重金属污染治理进展。
分析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逐年增长,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城市河道污染也在逐步加剧。
将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有机集成,实现经济、有效生态清淤与处置,将是河流底泥污染异位修复的发展方向。
通过列举王春凤对广州市河流的污染研究、刘伟对上海市小城镇河流污染的研究、杨卓对白洋淀湖区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以及赵丽霞对汾河底泥污染的等研究,进一步说明了重金属对我国河流的污染之严重。
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逐年增长,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城市河道污染也在逐步加剧。
1999年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 141个国控城市河段中有63 . 8%为Ⅳ至劣V类水质[1]。
水体底泥的污染状况是全面衡量水环境质量状况的重要因素[2]。
纳入水体的重金属大部分在物理沉淀、化学吸附等作用下迅速由水相转入固相,沉积于河涌底泥中,在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就可能被重新释放出来,使水体的重金属浓度增高,出现明显的二次污染。
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
前国内外对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及其三者的联合治理。
当前对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调查与评价较多,对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进展的综述相对较少。
本文在介绍我国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河流底泥的治理技术进展,以期为河流底泥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二、我国河流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在我国,许多河流或湖泊底泥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王春凤等[3]研究表明,广州市河流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工业活动是主要原因。
刘伟等[4]研究显示,上海市小城镇河流沉积物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沉积物n、Pb和Cu污染是上海市小城镇河流重金属污染的一大特征,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地面冲淋是河流沉积物Pb的一个重要来源。
重金属污染底泥处理技术
精品整理
重金属污染底泥处理技术
一、技术概述
高分子螯合剂是一类具有螯合重金属离子功能的高分子。
螯合剂稳定化处理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危险废物经过处理后其增容比远低于其它常规的固化/稳定化方法。
水泥固化后的增容比达1.5~2,使占用土地面积和处置费用增加,而采用螯合剂处理废物时固化后体积几乎没有增加,其增容比常常小于或等于1,从而减少了后续处置量,降低了费用。
另外,由于重金属形成了稳定的螯合物沉淀,一般情况下难以浸出。
结合重金属污染底泥的污染现状及实际情况,螯合剂稳定化处理技术将更具有更广阔的前景和实用价值。
二、技术优势
提出了高效稳定清淤底泥中高含量重金属离子(重度污染底泥)的固化稳定化技术。
优化了硫化物添加剂、粉煤灰、水泥以及河沙的配比以及固化体养护时间等操作参数。
构建了利用水泥、粉煤灰及硫化物添加剂处理重金属污染底泥技术工艺,并申请了相关专利:重金属污染底泥固化剂及其固化方法.201010242352.X,利用水泥与有机硫化物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底泥的方法.201210464084.5.
三、适用范围
内源重金属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
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
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水库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储备形式,可以为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和发电等提供重要的支持。
然而,近年来,许多水库底泥中出现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对水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以及相关的修复技术研究。
一、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的原因水库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工业排放、农业和城市污水以及大气降尘等因素导致的。
工业生产常常伴随着废物的排放,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重金属元素。
这些重金属元素在工业废水中释放到水体中,逐渐沉积到水库底泥中。
农业和城市污水中的化学肥料和农药也含有重金属元素,这些元素通过农田灌溉和雨水冲刷进入水库。
同时,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也会通过降尘的方式进入水库,进一步加剧了底泥中重金属的含量。
二、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对水库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重金属元素可以通过水体中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进入食物链,最终积累到鱼类等高级生物体中。
这会导致食物链中的生物体数量减少,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其次,重金属元素还会对水体中的微生物和植物产生毒性影响,抑制其生长和繁殖能力。
这将导致水库水质下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破坏。
同时,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也会渗透到地下水中,进一步影响到城市的供水质量。
三、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研究为了解决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修复技术。
一种常用的修复技术是物理方法,例如抽取和转运底泥。
通过抽取底泥并将其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着处理成本高、底泥转移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等问题。
另一种常用的修复技术是化学方法,例如添加螯合剂和沉淀剂。
螯合剂可以与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形成络合物,使其失去毒性。
沉淀剂可以通过沉淀作用将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固定在底泥中,防止其进入水体。
这些化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底泥中重金属的含量,但也存在着处理成本高、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适用于课程论文、提交报告)科目:水体中重金属研究现状教师:方芳姓名:夏克非学号:20151702012t专业:环境科学类别:(学术)上课时间:20 15年10月至20 15年12月考生成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签名)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研究进展摘要: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煤、矿物油的燃烧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堆置等导致大量重金属进入河流,使水体重金属污染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
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包括外源控制和内源控制两方面。
外源控制主要是对采矿、电镀、金属熔炼、化工生产等排放的含重金属的废水、废渣进行处理,并限制其排放量;内源控制则是对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
本文介绍现常用的各种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生物淋滤技术和湿地系统修复重金属污染河流底泥研究进展。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吸附法,生物淋滤法,湿地系统重金属污染是危害最大的水污染问题之一。
重金属通过矿山开采、金属冶炼、金属加工及化工生产废水、化石燃料的燃烧、施用农药化肥和生活垃圾等人为污染源,以及地质侵蚀、风化等天然源形式进入水体[1],加之重金属具有毒性大、在环境中不易被代谢、易被生物富集并有生物放大效应等特点[2],不但污染水环境,也严重威胁人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
目前,人们对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有相对深入的研究,同时采取了多种方法对重金属废水和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和修复。
本文主要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1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煤、矿物油的燃烧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堆置等导致大量重金属进入河流,其中99%的重金属沉积进入水体底泥,使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3-5]。
2003年黄河、淮河、松花江、辽河等十大流域的流域片重金属超标断面的污染程度均为超Ⅴ类[6]。
2004年太湖底泥中总铜、总铅、总镉含量均处于轻度污染水平[7]。
重金属污染底泥治理
重金属污染底泥治理底泥淋洗技术.......................................................................................................................................... .....................................一、技术原理底泥淋洗是指在各种洗涤药剂作用下,利用水力洗涤的方法将污染物从底泥转移到水相,再处理洗涤水。
常用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
二、工艺流程三、技术特点能够处理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底泥,同时实现底泥资源化及重金属的有效回收。
自然修复技术.......................................................................................................................................... ....................................一、技术原理自然修复治理污染底泥是指截断外界污染物的汇入,不对底泥施加干扰,利用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自然化学过程限制、破坏污染物或降低污染物的浓度。
二、技术要求主要依赖于污染源的控制,同时需要长久进行监测。
监测方法包括化学、物理、地球化学、生物、模型分析等。
三、技术特点自然修复技术适合污染物分布范围广且含量较低的区域治理。
修复成本较低,但治理时间较长。
非原位底泥固化/稳定化技术.......................................................................................................................................... .....................................一、技术原理非原位底泥固化/稳定化技术是通过污染底泥与化学试剂或者粘合剂混合,形成固体结构,将污染物限制或固定在其中,使污染物质转化为溶解性较低,迁移性较差或毒性较小的形式。
河流底泥重金属(铜、锌、镉)的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
河流底泥重金属(铜、锌、镉)的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2012届分类号:X522单位代码:10452本科专业职业生涯设计--绿水长流、江山如画姓名刘如学号200810830124年级2008专业环境工程系(院)资源环境学院指导教师邱继彩2012年4 月25 日第一部分职业生涯设计绿水长流、江山如画1 毕业后找工作我是一个当代本科生,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成为有用之才,自认为性格外向、开朗、活泼,业余时间喜爱交友、听音乐、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
喜欢看励志文学、经典小说,也喜欢看科普类的杂志或图书。
平时与人友好相处,同学感情基础较好。
喜欢创新的东西,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但缺乏毅力、恒心,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以致一直不能成为尖子生,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我希望找份工作,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完善自己,在生活中展现自己,未来几年就业门槛越来越高,我觉得应该抓住机遇,找一份适合自己,而且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工作,弥补自己在学生生涯中的不足,减少短板效应带来的弊端。
2 环境工程专业概述及培养方向2.1 专业概述环境工程是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科学。
环境工程研究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量的总体。
现在的地球表层大部分受过人类的干预,原生的自然环境已经不多了。
环境工程所研究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演变。
环境具有多种层次,多种结构,可以作各种不同的划分。
按照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按照人类活动范围可分为村落、城市、区域、全球、宇宙等环境。
环境科学是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的。
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和主要任务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在50~60年代侧重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方面。
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与管控措施
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与管控措施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年第06期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农业的协调发展,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农作物生产和销售及人类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如何改善土地现状,提升土壤质量尤为重要。
因此,预防和控制土壤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本文总结了中国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狀况,并提出相应对策,从建立重金属污染监测体系、大力推广清洁农业生产理念、评估土壤修复和处理技术的机制等方面,为农业用地中重金属污染提供了预防和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1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来源由于生态系统的特性,土壤污染与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密切相关。
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工业和农业生产活动,通过对农用地土壤来源分析得知,导致土壤危害的原因较多,尤其是金属矿开采和冶炼,导致周围地区重金属含量过多,长期露天堆放一些冶炼废渣,同时汽车在行驶期间的汽油燃烧将导致铅污染,离公路越近,重金属污染含量就越高[1]。
本次试验为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用地安全利用试点示范工程,在桂平市将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归类为安全利用,通过项目实施,减少稻田土壤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总结出安全利用农业土地的有效技术,以服务于农产品安全生产。
2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污染具备长期隐蔽性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逐渐改变,土壤中的化合物与重金属已经严重超过了规定标准,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国家的生态安全,通过对现有的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危害的研究表明,重金属会直接影响生物及植物的生长,例如随着Cd浓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酶的活性会降低,最终被人体吸收[2]。
目前,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主要为:耕作土壤水稻中重金属过量:目前项目区土壤主要为肥沃的黄泥田,肥沃的沙质泥田和肥沃的铁底田,土壤整体成熟度较高,有机质含量为3.2%~9.0%,土壤呈弱酸性至中性(pH 5.42~6.57),镉背景值高导致水稻重金属镉超过标准,同时长期过量施用碱性肥料也是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工矿企业污染农田:矿区周围耕地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较为严重,项目区2 km以内的农田灌溉水来自铅锌矿山,这很可能是项目地区大米中重金属镉超标的潜在原因。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及修复技术分析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及修复技术分析城市河道底泥是由于城市发展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经水流沉积在河床上形成的。
底泥中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细菌和病毒等,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对城市河道底泥进行修复和治理十分重要。
城市河道底泥的污染物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重金属污染:城市废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如铜、镉、铅、锌等。
这些重金属在废水中被吸附于颗粒物表面,随流水沉积在河道底泥中。
重金属的积累会导致底泥中的重金属浓度超标,对环境和生物造成危害。
2. 有机物污染:城市废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如石油和化学工业废水中的石油类物质、苯、酚等。
这些有机物对水质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
3. 细菌和病毒污染:城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这些微生物会随废水排入河道,对水体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针对城市河道底泥的污染特点,可以采用以下修复技术进行治理:1.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通过物理手段将底泥中的污染物与底泥分离,并移除废泥。
通过机械挖掘、吹刷和抽吸等方式,将污染物浓集区的底泥挖掘出来,然后进行处理和处置。
2. 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利用化学试剂改变底泥中污染物的化学性质,降低其毒性或溶解性,或使其转化为无毒、稳定的物质。
常用的化学修复技术包括添加剂固化、还原剂还原和氧化剂氧化等。
3.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利用生物体对底泥中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利用植物的吸附和吸收作用,通过植被修复将底泥中的污染物转移至植物体内,并通过植物的吸附、吸收和代谢作用将其降解或转化为无毒物质。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及修复技术分析表明,底泥污染是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采取适当的修复技术来保护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各种修复技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并结合其他治理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还需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和非点源污染控制等工作,以减少底泥的污染。
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以湘江衡阳段为例
第29卷第6期2008年12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Jo ur nal of Hengya ng Normal Univer sity No.6Vol.29Dec .2008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以湘江衡阳段为例唐文清1,2,刘 利3,冯泳兰1,曾荣英1,许金生1,张 幸2(11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湖南衡阳 421008;21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衡阳 421008;31衡阳市环境监测站,湖南衡阳 410082)摘 要: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的发展影响着河流底泥环境和健康质量。
本文以湘江(衡阳段)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区内18个监测点底泥的7个指标(Cu 、Zn 、As 、Hg 、Cd 、Cr 、Pb )进行监测调查,参照国内有关标准,建立了适合该区域的底泥污染评价标准,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对检测结果进行污染程度评价。
结果表明:湘江衡阳段底泥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281456,达到5级,为重度污染,其中松柏断面的底泥污染最为严重,说明河流底泥重金属含量与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集约化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湘江中图分类号:X144;X 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08)06—0055—05 随着湘江流域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三废”的排放及居民生活垃圾污染和含重金属的农药、化肥的施用量都逐渐上升,导致该流域内底泥中重金属含量不断增加。
目前,湘江流域已成为中国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
重金属具有毒性和持久性,为河流底泥中污染最严重的一类。
在自然环境中过度积累,导致河流底泥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甚至空气污染,污染结果不仅造成一些水生生物的灭绝;由于它们不能被土壤微生物降解,在土壤和植物体内不断积累,通过生物链最终人体内积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如人体摄入过量的锌则会出现胃肠炎、贫血、高血压、冠心病,摄入过量铬会导致肝肾受损、鼻穿孔、肺癌等等[1]。
污染水体底泥中重金属治理研究现状
几乎大小河流都受到重金属污染。方盛荣 …等研究 了南京市莫愁湖 、 玄武湖 、 秦淮河等 1 3 个底泥样品 中的重 金 属 的形 态 分 布情 况 ,结 果表 明底 泥 中 P b , c u , Z n , N i , c r 主要 以有机结合态 和残渣态 存在 ; 万 金柱 E 2 ] 对广州市 3 1 条 内河 涌底 泥性 质 进 行 了较 为 系统 的 调查 研究 ,广州 市河 涌底 泥 中重金 属含 量水
的影 响 , 对 底 泥重金 属 的治理 研究 相对 较少 。 本文 分 析 了底泥 中重金属 的释放 机理 ,简单介 绍 治理 底 泥
污染 已相 当严重 ; 刘志彦 E 3 3 等以辽 宁省沈阳市细河 河道底泥为研究对象 ,发现 c d 富集程度达 6级 , 为 严重污染 ; 张兴梅 [ ] 等 以三峡库 区重庆主城区段水
平远 远超 过 土壤 背 景水 平 , 多处 在 中至 重污 染 水平 ,
物、 鱼类和微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刘艳平 _ 7 _ s l
等研 究河 流 底 泥重金 属 污染 对鳙 鱼 血细 胞微 核率 和
水生生物遗传物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河流底泥重金 属c d 污染对细胞遗传物质有损伤作用 。 目 前 国内对河流 、湖泊底泥重金属的研究偏重 于重金属的分布 、 污染特征以及重金属对生物 、 生态
国 内对 河 流底 泥 重金 属 的研究 不 少 ,文 献显 示
差不大 ; 彭涛 _ 5 等对扬州古运河底泥重金属污染潜 在生态危害进行 了调查与评价 , 结果表明 , 古运河各 监测断面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等级 为轻微至强 , 下 游因曾经有工厂聚集 , 污染程度高于上游 , 毒性系数 较大的 c d 和H g 的潜在生态危害始终排在首位。 也有学者研究底泥重金属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 成 的影 响 。 张 文强 [ 6 ] 等研 究 发现 , 水体 底泥 重金 属污 染对水生生态系统中如大型水生植物 、藻类 、底栖动
河道底泥中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植物去除及资源化
河道底泥中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植物去除及资源化河道底泥中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植物去除及资源化引言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也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河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底泥是河道中重金属和有机物的主要储存区域,其污染不仅危害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经济且环保的处理方法,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威胁1.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是一类对人体和环境具有潜在危害的物质,常见的重金属包括铅、镉、汞等。
这些重金属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和迁移,一旦进入河流,将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造成水体中生物富集、生物生长受限、生态系统失衡等。
2. 有机物污染的危害有机物是河流中另一类常见的污染物,包括石油类、农药、工业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等。
这些有机物具有高毒性和难降解性,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有机物的积累还可能导致氧气消耗增加,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二、植物对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植物去除机制1. 重金属的植物去除机制植物对重金属的去除主要通过吸附、蓄积和减少溶解态等方式来实现。
植物根系通过分泌物质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难溶于水的沉淀物质,再通过根系吸附或与根系共生的微生物共同去除。
2. 有机物的植物去除机制植物对有机物的植物去除主要通过植物的吸附、分解和转化来实现。
植物通过根系吸附有机物质,叶片吸收和蓄积,使有机物质从水中转移到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发生分解和转化,从而实现有机物的去除。
三、植物植物对底泥中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去除实践1. 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案例植物修复技术已经在实际环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利用苦草和菊花等吸重金属的植物,可以有效去除河道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利用水稻、蔗等作物的植物去除有机物的能力,可以实现底泥中有机物的资源化利用。
2. 底泥修复的发展趋势底泥修复技术正朝着高效、经济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河道底泥处置方案
河道底泥处置方案背景河道底泥是一种由河底的泥沙和有机物质混合而成的淤泥,它是河流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潜在的污染物质源。
当河底底泥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等有机物质时,它会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如破坏水生物群落的健康以及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
因此,控制河道底泥中的污染物质已成为当今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几种河道底泥处置方案,以便对污染控制进行更好地管理。
方案1:生物处理生物处理被认为是一种环保治理技术,它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微生物群(如吞噬细菌)来分解污染物质,建立一个微生物降解链来控制底泥中的有害物质。
这种方法可以加速底泥的降解,进而改善水质和水体生态系统的简单性质。
例如,这种方法可以加速重金属和化学物质的降解,降低河流生态系统的中毒效应。
它可以是最有利的选择之一,但此方法的常规操作一般需要较大的投资和高昂的维护成本。
方案2: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一种可以在底泥中添加化学药剂来加速有害物质分解和去除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在底泥中添加化学剂来稳定重金属离子,使其难以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从而减轻污染影响。
化学处理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其可能伴随着化学剂残留,其环保性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值得关注。
方案3: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技术可以是通过机械方式清除河床上的污染物,包括吸附、筛选和分离等。
此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速度,可以清除大约90%的重金属在底泥中的残留物。
使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包括成本更低、环保和易于操作。
然而,当污染非常严重时,仅使用物理处理技术可能很难完全清除所有污染物,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方案4:焚烧处置焚烧处置是一种在河底底泥中燃烧污染物的方法,然后以气态或灰烬的形式将其排放。
在这种情况下,污染物质通常会被氧化或转化成较安全和可处理的物质。
这种方法具有速度快,能够完全消除污染物质和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
然而,它的显著缺点在于产生有害的空气污染物。
由于它可能会产生显著的环境和健康影响,焚烧只能在高度受控的条件下进行。
重金属底泥的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
单项污染物的实测值与评价指标的比地积累数法所有单因子污染分指数的权数平均值综合考虑污染物的最大污染值和各污染分指数logopage12污染等级划分标准综合污染指数全面反应了各污染物对底泥污染的不同程度同时突出了高浓度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因此用综合污染指数判定底泥污染的现状较为客观污染指数分级见下表
LOGO
影响因素较多, 影响因素较多, 且具有不确定性
Page 18
LOGO
显示, 根据调查2011显示,我国水 系底泥重金属普遍较环境背景更 为富集, 为富集,底泥重金属含量超环境 背景值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 背景值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 80%底泥重金属超过环境背景值 底泥重金属超过环境背景值, 80%底泥重金属超过环境背景值, 底泥重金属超背景最普遍的元素 是总铅。参评重金属“超背景率” 是总铅。参评重金属“超背景率” 顺序为:总铅(46.4%)> %)>总镉 顺序为:总铅(46.4%)>总镉 43.4%)>总汞(40.8%)> %)>总汞 (43.4%)>总汞(40.8%)> 总锌(33.8%)>总铜(21.6%) %)>总铜 总锌(33.8%)>总铜(21.6%) 总铬(11.9%)>总砷( %)>总砷 >总铬(11.9%)>总砷(9.6 %)。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及修复技术分析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及修复技术分析城市河道底泥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物等。
其中,重金属是一种严重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铅、镉、铜、锌、铬等。
重金属具有毒性和稳定性,不易分解和迁移,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有机物通常包括石油类、挥发性有机物、氯化烃、多环芳烃等。
有机物对水体有毒性,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并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营养物主要指氮和磷,主要来自城市排放的废水和农业排放的肥料。
营养物过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影响水体生态平衡。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的来源:城市河道底泥污染主要来源于城市排水、工业废水排放、农业污染等。
城市排水中含有废水、雨水和污水,其中废水和污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营养物,以及重金属和其他毒性物质。
工业废水排放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其中含有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和重金属。
农业污染则是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化学物质和营养物的过量流入河流并沉积于底泥中。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治理与修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采用合适的技术。
常用的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等。
物理技术主要采用物理清除和物理隔离的方法,常用的技术包括挖掘和吸取法、渗透板法和包覆法等。
物理清除和物理隔离的方法可以将底泥中的污染物彻底清除或隔离,但是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大量人力和经济投入,所花费的成本比较高。
化学技术主要采用化学稳定化和化学还原的方法,常用的技术包括天然材料修复、氧化还原法和酸碱萃取法等。
化学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底泥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并能降低底泥中的污染物浓度,但是这种方法会产生化学反应的产物,需要对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在城市河道底泥污染治理与修复中,应综合融合多种技术,根据污染种类和特性选择合适的技术组合。
此外,底泥治理过程中应注重污染防控,以避免底泥再度污染,从而实现底泥污染的根治。
从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看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问题
从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看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问题摘要:随着近年来重金属污染水体事件的频繁发生,人们对水中重金属污染问题的关注越发密切。
本文从广西的龙江水污染事件出发,重点讨论河流底泥中重金属污染问题的现状和治理方法,为加快水体底泥中污染物的去除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底泥重金属,广西龙江镉污染,重金属治理,水体污染1.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概况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拉浪水电站网箱养鱼出现少量死鱼现象被网络曝光,龙江河宜州拉浪码头前200米水质重金属超标80倍。
时间正值农历龙年春节,龙江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使得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安全遭到严重威胁。
针对此污染,当地政府采用的治理方法是使用混凝剂聚合氯化铝来进行处理。
据清华大学的专家介绍,治理的原理跟自来水厂净化水差不多,氯化铝与镉产生反应后,会沉淀到江底,然后挥发,不会对河水再次污染。
2.我国底泥中重金属污染问题的现状随着我国印染行业、矿产开采加工业、制造业等工业的发展壮大,各地的流域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频频发生的水体重金属突发性污染事件更是无一例外引起了民众的恐慌。
重金属进入水体之后,其中的绝大部分会迅速转移到悬浮物跟沉积物中,经过化学方法的处理,几乎所有的重金属物质都以不溶性稳定固体的形式沉积在水体底泥中。
经过多年的考察研究,水体底泥中的氧化还原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其中的重金属物质会转化为溶解状态而再次释放到水中,造成二次污染。
而且,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而是通过生物累积的方式,经过水体食物链来发生生物富集和浓缩效应,对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我们造成巨大威胁。
3.水体底泥中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水体中的重金属具有难降解、易积累、不可逆、毒性大、代谢缓慢和容易被生物富集等特点。
目前在其治理方案中常用方法及最新研发方法有下列几项:3.1化学方法3.1.1化学沉淀法通过向水体中投入改良剂、抑制剂等,增加底泥中有机质、阳离子代换量等,使其pH和电导等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使重金属形成硅酸盐、碳酸盐、氢氧化物等沉淀并吸附于土壤。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及修复技术分析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及修复技术分析城市河道底泥污染是城市水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之一,底泥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污染对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分析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的特性及修复技术,以期为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1. 污染物来源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营养物质等。
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化合物、生活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废物都会被底泥富集,导致底泥污染。
2. 主要污染物(1)重金属:镉、铅、铬、汞等重金属在城市河道底泥中普遍存在,它们对水生生物具有较大的毒性,容易引起生态系统中的富集和生物放大作用。
(2)有机污染物:如石油类化合物、多环芳烃等,这些有机物具有较高的毒性和生物积累效应,对水生生物产生严重危害。
(3)营养物质:城市污水中富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被底泥吸附和富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赤潮等问题。
3. 底泥污染的影响(1)对水质的影响:底泥中的污染物会随着水流扩散,影响河道水质,甚至进入地下水中,对人类生活用水产生潜在威胁。
(2)生态环境的影响:底泥污染物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破坏水生生物多样性,甚至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二、城市河道底泥污染修复技术对于城市河道底泥污染,需要采取相应的修复技术来减轻其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修复技术:1.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的生理代谢过程,降解底泥中的污染物,或通过植物的吸附作用净化水体。
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环境友好、效果稳定等特点,是城市河道底泥修复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2.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底泥的挖掘和清除、底泥的覆盖等。
通过将污染底泥挖掘出来进行处理,或者在底泥表面覆盖一层清洁的沙土或覆盖材料,阻断污染物的扩散,减轻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3. 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包括添加固化剂、吸附剂等物质,将污染物固化或者吸附在底泥中,降低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湘江水体及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
湘江水体及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修复技术罗玉梅(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沙 410081)摘要:湘江是湖南最大河流,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
湘江流域集中了湖南省60%的人口和7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亦承载了60%以上的污染,是目前中国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圈的扩大、沿江两岸矿产资源的开发, 湘江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
湘江综合治理不仅关系到湖南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还关系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对湘江水资源作基本介绍的基础上, 着重调查了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己形成的影响, 对重金属污染来源与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湘江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对策与修复技术。
关键词:湘江重金属污染现状修复技术1 引言湘江是湖南最大河流,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在湖南永州市区与潇水汇合,开始称湘江。
湘江自西向东北蜿蜒而下,流经广西兴安、全州两县,在叉江入湖南东安县下江圩,斜贯湖南省境,经永州、冷水滩、祁阳、祁东、常宁、衡南、衡阳、衡东、衡山、株洲、湘潭、长沙、望城等县市,从湘阴县芦林潭入洞庭湖。
干流全长856 公里,其中湖南省境内干流长670 公里,流域面积为85 383 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国土面积的40.3%,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 多条。
它是洞庭四水中流域面积最大、产水最多的河流。
湘江流域是湖南省的主要经济带,该流域内人口数占全省人口的57.1%,GDP 占全省的72.4%,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64.3%,经济总量和工业发展总体水平居全省之冠,亦承载了60%以上的污染,是目前中国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
湘江干支流两岸大中型工矿企业达到1600多家。
湘江上游的郴州主要是矿产原料供应地,而重化工业基本集中在株洲、衡阳和岳阳等中下游区域。
沿江分布的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工业废水和废渣等大量排入湘江。
根据湖南省环保局湘江的水质监测数据表明:湘江水质自上世纪94年代以来恶化日趋严重,主要污染来源是工业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其中工业排放的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
底泥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及处置分析
环境科学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74DOI:10.16660/ki.1674-098X.2007-5640-5251底泥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及处置分析①祝雷(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辽宁沈阳 110167)摘 要:底泥中的重金属是重要的污染物,其具有持久性毒性,较难降解,会在水中生物体内累计,破坏生物体,严重危害生态环境。
所以,应加大对底泥重金属的含量检测,分析其风险,以找到适宜的处置方式。
本文对底泥的重金属污染及来源进行了概述,对重金属的检测技术及其带来的危害风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底泥 重金属污染 风险评价 处置中图分类号:X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0(b)-0074-03Risk Assessment and Disposal Analysi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in SedimentZHU Lei(Shenya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110167 China)Abstract: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 are important pollutants. They have persistent toxicity and are difficult to degrade. They accumulate in aquatic organisms, destroy organisms and seriously harm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detection of the content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 and analyze their risks in order to find an appropriate disposal method. In this paper, 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sources of sediment were summarized, the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heavy metals and the hazard risk brought by it were analyzed, and several disposal technologies were listed.Key Words: Sediment; Heavy metal pollution; Risk assessment; Disposal①作者简介:祝雷(1980—),男,满族,辽宁沈阳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咨询、环境检测及环境科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主要河流的底泥重金属污染 现状及处理方法
报告人: 报告人: 学 号:
LOGO
主要内容
1. 2. 3. 4. 前言 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 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方法 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方法
Page 2
LOGO
1.前言 1.前言
1.1底泥(Sediment) 1.1底泥(Sediment) 底泥
影响因素较多, 影响因素较多, 且具有不确定性
Page 18
4.水流紊
厚度
3.溶出碱
度变化
度强度
5.混合污
6.底泥污 6.底泥污
染底泥
染物浓度 污染物浓度与水相平衡浓度存在相关关系 染物浓度
温度的升高,有利于重金属的释放 温度的升高,
7.温度 8.pH值
酸度增高,重金属释放量增大 酸度增高,
Page 5
2.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底 2.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底 泥重金属污染现状
LOGO
3. 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方法
研究沉积物及其它物质中重 金属污染程度的定量指标。 金属污染程度的定量指标。
地积累数法
单因子污染指数Ii 单因子污染指数Ii
污染指数法
单因子综合污染指数I 单因子综合污染指数I
单项污染物的实测 值与评价指标的比 值 所有单因子污染分 指数的权数平均值 综合考虑污染物的 最大污染值和各污 染分指数
Page 15
LOGO
4.3 生物-生态修复 生物生物一生态修复是利用培育 的植物或培养、 的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 生命活动, 生命活动,对底泥中的污染物进 行转移、转化及降解, 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从而达到 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分为微生物 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 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以 及不同生物联合修复等多种方法。 及不同生物联合修复等多种方法。 生物一生态修复具有处理效果好, 生物一生态修复具有处理效果好, 工程造价相对较低。 工程造价相对较低。运行成本低 不会形成二次污染等优点。 廉,不会形成二次污染等优点。
Page 16
LOGO
植物修复
利用植物来改良整治河流底泥, 利用植物来改良整治河流底泥,将河流底泥中过量的 重金属移出底泥,不但治理成本低, 重金属移出底泥,不但治理成本低,而且能改造良好的生 态环境。植物对不同重金属存在不同的程度的活化作用, 态环境。植物对不同重金属存在不同的程度的活化作用, 能富集重金属,降低河流底泥中的重金属。 能富集重金属,降低河流底泥中的重金属。
106.2 1368 1080 24.3 835.2 10080 24.48
34.02 267.3 22.23 0.099 26.64 52.02 0.1728
0.16 7.11 10.05 5.92 3.88 28.9 11.6
通过对湘江衡阳段底泥重金属的监测、分析评价, 通过对湘江衡阳段底泥重金属的监测、分析评价,表明该 河段的重金属富集量非常惊人。底泥已受到重金属元素Cu Zn、 Cu、 河段的重金属富集量非常惊人。底泥已受到重金属元素Cu、Zn、 As、Hg、Cd、Cr、 不同程度的污染,6 ,6种重金属元素已达到 As、Hg、Cd、Cr、Pb 不同程度的污染,6种重金属元素已达到 重度污染,说明河流底泥重金属含量与工业化、 重度污染,说明河流底泥重金属含量与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 集约化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集约化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Page 4
1.2 重金属在底泥中的释放规律
LOGO
重金属从底泥中释放的主要机制包括溶解作用、 重金属从底泥中释放的主要机制包括溶解作用、 离子交换作用和解吸作用,而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离子交换作用和解吸作用,而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底泥
与间隙水中重金属垂向浓度有关 颗粒大小与颗粒表面特性 能在反映出重金属碳酸盐结合态的变化 通过影响水流挟沙能力来影响释放 释放强度较单独释放时有一定差别 释放强度较单独释放时有一定差别 2.颗粒 2.颗粒 粒径
等级划分 Ⅰ Ⅱ Ⅲ 综合污染指数P 综合污染指数P P≤0.7 0.7<P≤1.0 0.7< 1.0< 1.0<P≤2.0 单项污染指数Pi 单项污染指数Pi P≤0.7 0.7<P≤1.0 0.7< 1.0< 1.0<P≤2.0 污染等级 安全 警戒线 轻度污染 污染水平 清洁 尚清洁 底泥、 底泥、水生生物 开始受到污染 底泥、 底泥、水生生物 已受中度污染 底泥、 底泥、水生生物 已受重度污染
4.1 物理修复
物理分离修复
LOGO
B
蒸气浸提修复
A
C
电动力学修复
物理修复
D
热力学修复
固定/ 固定/稳定化 修复
E
用物理/ 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污染物固定或包装在密实的惰性基 材中。适于处理重金属和放射性污染土壤的无害化。 材中。适于处理重金属和放射性污染土壤的无害化。
Page 14
LOGO
4.2
以太阳能为驱动力, 以太阳能为驱动力, 能耗低
涉及植物学和微生物学 等多学科的交叉
以植物为载体, 以植物为载体,修 复工艺简单,对环 境的扰动小
植物修复的特点
单季生物积累量有限, 单季生物积累量有限, 需要年限较长
成本低, 成本低,可对重金属进 行回收, 行回收,易于推广
LOGO
显示, 根据调查2011显示,我国水 系底泥重金属普遍较环境背景更 为富集, 为富集,底泥重金属含量超环境 背景值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 背景值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 80%底泥重金属超过环境背景值 底泥重金属超过环境背景值, 80%底泥重金属超过环境背景值, 底泥重金属超背景最普遍的元素 是总铅。参评重金属“超背景率” 是总铅。参评重金属“超背景率” 顺序为:总铅(46.4%)> %)>总镉 顺序为:总铅(46.4%)>总镉 43.4%)>总汞(40.8%)> %)>总汞 (43.4%)>总汞(40.8%)> 总锌(33.8%)>总铜(21.6%) %)>总铜 总锌(33.8%)>总铜(21.6%) 总铬(11.9%)>总砷( %)>总砷 >总铬(11.9%)>总砷(9.6 %)。
尽管水系底泥通常具有重金属富集的特性, 尽管水系底泥通常具有重金属富集的特性, 但我国水系底泥重金属含量普遍接近生态风险 阈值, 阈值,特别是镉等毒性危害严重的元素含量普 遍较高。因此, 遍较高。因此,我国水系底泥重金属质量总体 上可能处于具有潜在危险的“亚健康”状态。 上可能处于具有潜在危险的“亚健康”状态。
Page 9
2.2
鄱阳湖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
鄱阳湖是我过最大的淡水湖, 鄱阳湖是我过最大的淡水湖,湖周边有我国著 是我过最大的淡水湖 名的大型铜业基地德兴铜矿和永平铜矿, 名的大型铜业基地德兴铜矿和永平铜矿,在河湖交 接处,重金属含量较高,且已经影响到水生环境。 接处,重金属含量较高,且已经影响到水生环境。 有研究表明,Cu、Pb已达到中强污染 已达到中强污染。 有研究表明,Cu、Pb已达到中强污染。从总体的污 染程度分析,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大小顺序依次为: 染程度分析,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大小顺序依次为: Cu>Pb>Zn>Cd。 Cu>Pb>Zn>Cd。污染物对鄱阳湖生态风险构成危害 的影响程度排列次序为:Cd>Zn>Pb>Cu, 的影响程度排列次序为:Cd>Zn>Pb>Cu,且枯水期 普遍大于丰水期。 普遍大于丰水期。
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 Pn
Page 11
LOGO
污染等级划分标准
综合污染指数全面反应了各污染物对底泥污染的不同程 同时突出了高浓度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度,同时突出了高浓度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因此用综合污染 指数判定底泥污染的现状较为客观,污染指数分级见下表。 指数判定底泥污染的现状较为客观,污染指数分级见下表。
底泥,通常是指黏土、泥沙、 底泥,通常是指黏土、泥沙、 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 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 经过长时间物理、 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 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 体底部所形成。表面0 15公分 体底部所形成。表面0至15公分 厚之底泥称表层底泥( 厚之底泥称表层底泥(Surface sediment) 超过15 15公分厚之底 sediment),超过15公分厚之底 泥称为深层底泥(Deep 泥称为深层底泥( sediment) sediment)。
Ⅳ
2.0< 2.0<P≤3.0
2.0< 2.0<P≤3.0
中度污染
Ⅴ
P>3.0
P>3.0
Page 12
重度污染
4. 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 处理方法
底泥中的重金属会对水体产生污染, 底泥中的重金属会对水体产生污染,危害河 流的底栖生物。 流的底栖生物。底泥中的重金属毒性主要取决于 重金属的形态。 重金属的形态。当前国内外对河流污染物的修复 主要有原位固定、原位处理、异位固定、 主要有原位固定、原位处理、异位固定、异位处 理等四种方法。在这些处理方法中,多采用物理 理等四种方法。在这些处理方法中,多采用物理 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以及这 以及这3 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以及这3种技术联合 使用。 使用。
Page 8
样品( 超标率( 检测项目 样品(个) 背景值标准 超标率(%)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LOGO
平均值
Cr Zn As Hg Cu Pb Cd
18 18 18 18 18 18 18
60 80 15 0.25 30 25 0.5
72.2 100 100 66.7 88.9 100 66.7
Page 7
LOGO
2.1 湘江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
以衡阳段为例,有研究表明,湘江(衡阳段) 以衡阳段为例,有研究表明,湘江(衡阳段) 底泥中 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大小顺序为: 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大小顺序为: Pb > Cd > As > Zn > Hg ,其中 其中Pb 的污染最为严重,是重点治理对象,Cd > Cu > Cr ,其中Pb 的污染最为严重,是重点治理对象,Cd 的污染程度也相对严重。污染元素超率:Zn As在 和As 的污染程度也相对严重。污染元素超率:Zn 和As在 18个采样点高达 个采样点高达100 ,表明该河段在自然河流的冲释 18个采样点高达100 % ,表明该河段在自然河流的冲释 ,Zn和As的含量没有得到降解 需要人类采取措施治理。 的含量没有得到降解, 下,Zn和As的含量没有得到降解,需要人类采取措施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