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读王昌龄的七绝

合集下载

从军行王昌龄七首全诗鉴赏

从军行王昌龄七首全诗鉴赏
(11)龙荒:荒原。
(12)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13)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14)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17),
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圭寸宝剑(18),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19),山北山南总是烽如。
人依远戍须看火, 马踏深山不见踪。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
⑶独上
⑷无那
⑸新声
⑹关山
⑺撩乱
⑻关城
⑼云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W烽:指烽火台。
【译文】【其一】在 Nhomakorabea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 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
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 吹奏的是《关山月》 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其二】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 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 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 陕西)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 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 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 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闻王昌龄原文及翻译

闻王昌龄原文及翻译

闻王昌龄原文及翻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下面小编整理了闻王昌龄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①、王昌龄:唐代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②、左迁:贬谪,降职。

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③、龙标:唐代县名,在今贵州锦屏县,现保存有龙标书院,唐时甚僻。

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④、杨花:柳絮。

⑤、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⑥、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⑦、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

这里指贵州的夜郎(在今贵州西部地区)。

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⑧、闻:听说翻译: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座小溪(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赏析: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

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

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杨花即柳絮。

浅析王昌龄的七言绝句

浅析王昌龄的七言绝句

浅析王昌龄的七言绝句海江龙【内容摘要】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

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

内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

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

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由于王昌龄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手”。

【关键词】典故;典型概括;清刚之美唐代社会,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为唐朝的对外开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它对内引入域外文明,对外弘扬盛唐文化,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因此而呈现出变革的气息,中孕育产生了高度发展的唐代文明。

研究唐代的社会文化,对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给人们以历史反思,历史借鉴,将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陶冶情操,使学术研究成果直接介入现实生活进而有助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

因此,了解盛唐豪侠诗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就显的很有必要。

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涌现出大批稟受山川英灵之气而天赋极高的诗人。

他们“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而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

”(殷璠《河岳英灵集》)初唐以来讲究声律辞藻的近体,与抒写慷慨情怀的古体汇而为一,诗人作诗笔参造化,韵律与抒情相辅相成,气协律而出,情因韵而显,神来,气来,情来,达到“声律那种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这成为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

开元十五年(727)前后,是盛唐诗风形成的关键时期,武后时兴重视文辞的进士科,至此进一步演变为“以诗赋取士”,而且乡贡入试者的比重大大超过国子监生徒,为各地有才华的寒俊文士开大了入仕的希望之门。

加之喜延纳才士的张说和张九龄先后为相,长安成为四方乡贡文士的聚散地,过去那种由宫廷侍从文人集团主持诗坛的局面,为各种松散的才子型诗人群体间的争气斗妍所取代,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形成不同的群体风格。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赏析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赏析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赏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赏析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参考!【原文】:王昌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①首句意谓:青海湖上的层层浓云使雪山晦暗无光。

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

②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是汉朝边塞的一个重要关口。

③穿金甲:磨穿铁甲。

④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

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朝使臣,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前往破之,斩其王。

事见《汉书·傅介子传》。

这里以“楼兰”指敌人。

【翻译】;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城池遥望着玉门关。

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金甲,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赏析】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延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在同一幅画面上出现,这里不妨设想为次第展开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要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

诗文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

诗文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

诗文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诗文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诗文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译文] 秦汉时的明月依然高悬,关塞依然留存,万里长征的将士啊,永远也别想返回家园。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文解释】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可是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还没有回来。

要是飞将军李广和大将军卫青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译文2:秦汉以来,明月还是那样照着关塞,离家万里远征,将士至今没有回还。

如果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还在,就不会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译文3:还是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如果英勇善战的将军们依然健在,绝不会让匈奴的兵马越过阴山。

韵译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注释]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

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

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__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7. 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

8. 度:越过。

[简析]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

唐代诗人。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使整首诗都活了起来,而“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是千百年来的事实,这是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悲剧。

后两句写到了汉代飞将军李广,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李广来讽刺当今边将的__,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

语意含蓄,情感深沉。

《塞下曲》王昌龄 读后感

《塞下曲》王昌龄 读后感

《塞下曲》王昌龄读后感
《塞下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明珠,诗歌通过境界独特的艺术表现,抒发了诗人对塞下风景、百姓、士兵的情感和思考,使人感受到了中国古代诗歌之美。

诗歌中描绘了塞下的景色:天边一线连冈峦,,远近绿杨带破还。

在辽阔空旷,远山近水的背景下,塞下军民的生活,历尽艰辛,仍然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诗歌将士兵对伴侣的期盼,百姓的快乐与自由等,通过一种富有哲理性的艺术方式展现出来,是文学史上的奇迹,但是却是最好的牢骚。

同时,诗歌中也展现了诗人对边地守卫者的敬意和赞扬,表达了对祖国安宁的殷切期望,更抒发了作者的家国情怀,以及对边地百姓和士兵的深情关爱,让人感动。

总之,作为诗歌之王的《塞下曲》,用简洁精致的语言构建了一个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世界,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无可替代的部分,它不仅让我们品味唐朝诗歌中这一独特的边地情怀,也激发了我们对于中华文脉和民族精神的更深一层思考。

【课外阅读】七绝圣手王江宁读王昌龄《从军行》 (2)

【课外阅读】七绝圣手王江宁读王昌龄《从军行》 (2)

【课外阅读】七绝圣手王江宁——读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约698———约757)是盛唐著名诗人,其诗题材广泛,边塞、送别、闺怨、宫怨之作皆为人所赞誉,但以边塞诗最被称道。

他是太原人,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授汜水尉;开元二十二年(734)中博学鸿词科,官秘书省校书郎。

安史之乱时避难江淮,准备折返江宁时,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害,结局非常悲惨。

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是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体多用易于入乐的七绝,他的《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的名作,我们这里所选的这二首就是写战士爱国的壮志豪情。

前一首借雪山孤城作背景,有力地写出身经百战金甲磨穿的战士们誓扫楼兰的决心。

青海,指今青海省的青海湖;长云,形容满天的浓云;雪山,即今甘肃省的祁连山。

这第一二句系以宏阔的视野次第展开边疆广阔地域的浩瀚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也渗透着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都融合在这悲壮、迷蒙的景象里。

第三四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概括力极强: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都包容其间。

“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

百战而至“穿金甲”,可见战斗之艰苦激烈。

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报国的壮志并未消磨,而是“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是汉时西域国名,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南一带,这里泛指侵扰西北边境的异族统治集团。

这最后一句既是戍边将士铁骨铮铮的誓言,也是对战斗必胜的信念,盛唐精神在此表露无遗。

读王昌龄的七绝

读王昌龄的七绝

读王昌龄的七绝在唐诗七言绝句中,除李杜之外,谁的七绝写的最好?我以为那就要属王昌龄了。

其实早就有王长龄是“七绝圣手”的说法。

他在唐朝时,王昌龄就是和李白齐名的大诗人,他的诗在当时就已经很知名了。

王昌龄是李白的好友,我们可以从李白的诗中看到。

最著名的是李白赠王昌龄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从年青时,就喜欢王昌龄的诗,许多人也都喜欢他的诗,特别是他的七绝,尤其是像“一片冰心在玉壶”等名句,为大家津津乐道。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有一说为太原人,也有说他是京兆人。

他早年家境贫困。

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受秘书省校书郎。

开元22年(734)登博士宏词科,迁汜水尉。

曾贬岭南,后改江宁丞,又贬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在唐朝,名人的诗常常被乐馆的歌妓传唱。

每当歌妓得知名人的好诗,便争相传唱。

王昌龄那时已经是有名的、为人们喜爱的诗人,他的诗当然是很受欢迎的。

我记得有一则诗话中说:一次,王昌龄,王之涣和高适在一个酒家饮酒,而那里就有歌妓争唱名诗。

他们三人便打赌,看谁的诗被歌人唱的最多。

不一会儿,就听歌女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一听是自己写的《芙蓉楼送辛渐》,暗暗得意。

接着歌声又起,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朝阳日影来。

王昌龄一听又是他写的《长信怨》,高兴得满饮一杯。

接下来,歌女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这是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也十分高兴。

这时,王之涣说:“唱得最好的歌女一定唱我的诗”。

果然,下面唱歌的是当时最有名的歌妓,唱的是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当歌妓们知道他们是,她们所唱的诗的作者,便要请他们共饮狂欢。

这则诗话,不过是说王昌龄等诗人的作品,在当时就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了。

必读经典七言绝句古诗

必读经典七言绝句古诗

必读经典七言绝句古诗01.《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这首《出塞》,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02.《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

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名扬海外,在中华诗坛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名扬海内外)03.《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自然天成,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

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中。

诗中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在盛唐诗人中,、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美轮美奂)04.《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的爱国诗人。

《示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示儿》虽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首诗里“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音,对祖国统一,认同回归,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唤!(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05.《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昌龄的七言绝句赏析

王昌龄的七言绝句赏析

王昌龄的七言绝句赏析【文章导读】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

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以下王昌龄的七言绝句赏析,供您欣赏。

【篇一】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解1、凝妆:盛妆。

2、悔教:悔使。

译文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赏析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篇二】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解1、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篇三】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注解1、未央:汉宫殿名,也指唐宫。

2、平阳歌舞: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

译文昨夜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殿明月高照一片光华。

平阳公主的歌女新受武帝宠幸,帘外春正寒皇上特把锦袍赐她。

赏析诗写春宫之怨,却无怨语怨字。

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

诗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

从军行·其五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从军行·其五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从军行·其五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从军行七首·其五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从军行·其五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从军行七首·其五唐代: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译文: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大漠风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中途捷报传来,敌酋已被生擒。

注释: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yuán)门。

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

前军夜战洮(táo)河北,已报生擒吐谷(yù)浑。

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

赏析:这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中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

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

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

在这种情势下,唐军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

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

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

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

读者会悬想: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七绝圣手王昌龄的八首著名诗歌

七绝圣手王昌龄的八首著名诗歌

七绝圣手王昌龄的八首著名诗歌他,是盛唐著名诗人,是与高适、岑参、王之涣齐名的“四大边塞诗人”之一,是有着“诗家天子王江宁”美誉的“七绝圣手”。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七绝圣手王昌龄的八首著名诗歌,欢迎大家阅读!1、《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

上过学的对它应该都不会陌生吧!2《出塞》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又是一首著名的《出塞》诗,这首诗抒写自信、进取、开拓为特征的传统尚武精神,风格刚健、清新。

诗人描写战争的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

以“骝马”“沙场”“铁鼓”“金刀”等战争意象串成一系列战斗生活的画面,战斗的激烈与战场的肃杀尽在其中。

3、《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

相信你一定会背这首名作。

4、《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

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一起是王昌龄素负盛誉的闺怨诗作。

边塞诗人认真起来闺怨诗也不在话下啊!(王昌龄诗作成就中边塞诗第一,闺怨诗第二还是很有道理的)5、《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别诗中的精品。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6、《听流人水调子》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弹到激越处,筝弦突然断了。

但听者情绪激动,不能自已。

这里不说泪下之多,而换言“泪痕深”,造语形象新鲜。

【诗歌鉴赏】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原文及翻译赏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原文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翻译待更新王昌龄《从军行七首》赏析《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诗词作品,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

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宽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

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

王昌龄的诗词全集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七绝格律]七绝

[七绝格律]七绝

[七绝格律]七绝(1) [七绝]必读经典七绝名诗词必读经典七绝名诗词01.《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这首《出塞》,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02.《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着名之作。

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名扬海外,在中华诗坛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名扬海内外)03.《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自然天成,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

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

诗中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美轮美奂)04.《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的爱国诗人。

《示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示儿》虽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首诗里“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音,对祖国统一,认同回归,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唤!(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05.《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昌龄的七绝诗

王昌龄的七绝诗

王昌龄的七绝诗本文认为王昌龄诗歌创作的最大贡献在于把七绝创作与意象经营融为一体,成功地在七绝中运用了意象、意境学说。

下面是王昌龄的七绝诗,欢迎大家阅读!王昌龄的七绝诗从军行七首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出塞二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采莲曲二首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殿前曲二首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后来。

仗引笙歌大宛马,白莲花发照池台。

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新声一段高楼月,圣主千秋乐未休。

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西宫春怨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西宫秋怨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青楼曲二首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王昌龄最经典的一首诗,被誉为唐代七绝之冠

王昌龄最经典的一首诗,被誉为唐代七绝之冠

王昌龄最经典的一首诗,被誉为唐代七绝之冠《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当时正值盛唐,这一时期故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大多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

但在频繁的边塞征战中,民众也不堪重负,渴望和平,这首著名的边塞诗,写的悲壮而不凄凉,被后世誉为唐代七绝之冠!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文翻译: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的征人还未归来。

倘若龙城的飞将军卫青仍还在,绝不允许匈奴度过阴山牧马。

诗文鉴赏:“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首先,王昌龄从边疆的景色入手,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尤其是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中采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边疆战事的历史悠远,经年不断。

而次句中的“万里长征”,则是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则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生死别离,表达了诗人的那种悲愤的心绪。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而此处其实更是指代了众多的抗匈名将。

这句诗中蕴含了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这其实是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忠诚之情,歌颂了将士们驰骋边疆、奋勇杀敌的热血精神。

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

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人用历史变换来抒发征战未断的感叹。

万里征人未还,则暗示了多少热血男儿裹尸沙场,留下人世悲剧。

最后两句更是道出了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那样的良将出现,平息边乱,安定国事。

全诗用极为平常的笔触,咏唱出雄浑豁达的意境,气势上一气呵成,令人拍手叫绝。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

王昌龄与李白七绝对照王昌龄和李白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两人的诗歌风格截然不同,但在某些方面又有相似之处。

接下来,本文将以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和李白的《将进酒》为例进行七绝对照,探讨两人的诗歌风格和主题思想。

《芙蓉楼送辛渐》晓带轻烟,愁杀几人。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从诗歌形式上看,两首诗都是七绝,其中《芙蓉楼送辛渐》前一句高度简洁,概括了诗歌主题,后续各句通过细腻描述所得出的情感都是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而《将进酒》则采用过渡比喻的手法,从黄河上溯而下,通过黄河流淌的不息,引出了吟咏人生的话题。

整首诗以“人生得意须尽欢”为中心思想,以快乐、豪情为主旨。

从语言表达角度来看,王昌龄的诗歌抒情、细腻、悲伤,用多种手法表现出自己的心境,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贴切地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思绪的深远。

李白的诗歌则显得豪放、雄浑、有所宣泄,如“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表达了诗人豪华和放浪的个性,挥洒出生命中最狂放的时刻。

综上所述,王昌龄和李白两位唐朝大诗人,虽然诗歌风格截然不同,但从某些方面来看也有相似之处,如均注重诗歌的形式和语言的创新,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均有着较强的感性表现和理性思考。

唯美诗句七言绝句

唯美诗句七言绝句

唯美诗句七言绝句【篇一:唯美诗句七言绝句】必读经典七言绝句名诗学优文库您的写作助手> > > 正文必读经典七言绝句名诗已有.人查看过本文标签:古诗词鉴赏发布时间:2015-04-16100%好评01.《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这首《出塞》,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02.《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

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名扬海外,在中华诗坛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名扬海内外)03.《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自然天成,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

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

诗中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美轮美奂)04.《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的爱国诗人。

《示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示儿》虽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读王昌龄的七绝
在唐诗七言绝句中,除李杜之外,谁的七绝写的最好?我以为那就要属王昌龄了。

其实早就有王长龄是“七绝圣手”的说法。

他在唐朝时,王昌龄就是和李白齐名的大诗人,他的诗在当时就已经很知名了。

王昌龄是李白的好友,我们可以从李白的诗中看到。

最著名的是李白赠王昌龄的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从年青时,就喜欢王昌龄的诗,许多人也都喜欢他的诗,特别是他的七绝,尤其是像“一片冰心在玉壶”等名句,为大家津津乐道。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有一说为太原人,也有说他是京兆人。

他早年家境贫困。

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受秘书省校书郎。

开元22年(734)登博士宏词科,迁汜水尉。

曾贬岭南,后改江宁丞,又贬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在唐朝,名人的诗常常被乐馆的歌妓传唱。

每当歌妓得知名人的好诗,便争相传唱。

王昌龄那时已经是有名的、为人们喜爱的诗人,他的诗当然是很受欢迎的。

我记得有一则诗话中说:一次,王昌龄,王之涣和高适在一个酒家饮酒,而那里就有歌妓争唱名诗。

他们三人便打赌,看谁的诗被歌人唱的最多。

不一会儿,就听歌女唱道: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一听是自己写的《芙蓉楼送辛渐》,暗暗得意。

接着歌声又起,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朝阳日影来。

王昌龄一听又是他写的《长信怨》,高兴得满饮一杯。

接下来,歌女唱道: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这是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也十分高兴。

这时,王之涣说:“唱得最好的歌女一定唱我的诗”。

果然,下面唱歌的是当时最有名的歌妓,唱的是王之涣的
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当歌妓们知道他们是,她们所唱的诗的作者,便要请他们共饮狂欢。

这则诗话,不过是说王昌龄等诗人的作品,在当时就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了。

王昌龄的诗,在“全唐诗”一书里只有180多首,被编为四卷。

“全唐诗逸”里收有9首。

在“全唐诗外编”里收有两首。

在新、旧《唐书》中有《王昌龄传》。

有《王昌龄集》传世。

在王昌龄的诗作中,以七言绝句卓有盛名。

他的七言绝句在《全唐诗》里有30余首。

我读过30多首王昌龄的七绝,多为边塞、宫怨、闺怨和送别等题材。

每首都堪称精辟之作。

许多首,都有惊人之句,说王昌龄是“七绝圣手”,绝无虚夸。

我想在这里,我们选几首,共同欣赏一下。

首先,我们就先欣赏上面提过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此诗是王昌龄被谪入吴,送辛渐赴洛阳时所作。

这首诗当然是王昌龄七绝中的精品。

这诗前两句,叙述送别是的情景。

这首诗的起笔,就给人以凄凉的景象,连江的寒雨和孤独的楚山,写出了诗人的心境。

第二句中的“孤”字用的独特,其实不但写出楚山的孤独,而且写出了诗人的孤独。

第三句轻轻一转,落在了点睛的神笔:“一片冰心在玉壶”。

此句有人说是写“心冷如冰”。

我以为是写“心洁似冰”。

在古诗中有“心如玉壶冰”之句,“一片冰心在玉壶”由此句演化而来,而比“心如玉壶冰”的意境更为深远。

“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说心之清纯洁净如冰晶在玉壶之中。

这真是神来之笔。

在王昌龄的七绝中,最为人们推崇的,就是那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了。

这诗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此诗是王昌龄的七绝中,最为人瞩目的一首。

许多人说这诗是神品。

开头第一句,就非同凡响。

“秦时明月汉时关”似乎难以为人理解,怎么秦时的明月,“关”
却是汉时的呢?但此句,妙就妙在这里,寓意深远就在这里。

这一句是说,把守汉时的关口的军人,而看到的是和秦时相同的明月,而时间已经飞逝去了。

接下来承接上句的是“万里长征人未还”,就延伸了第一句的意思。

第三句的一转,“但使龙城飞将在”,一合“不教胡马度阴山”。

写出了全诗的意思,是说长征的人长年累月地戌边守关,无休无止。

“但使”两字写得特别好,因为这里就留有悬念,因为人们会问:如果没有“龙城飞将”呢?胡马不是就要度阴山了吗?那么争战又要开始了!
再举一首王昌龄的边塞诗为例,那就是: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此诗,第一句就写出了塞北的典型景色,在第二句的“半”字特别好,这个字就暗示着大风吹动着红旗给人以动感。

第三句一转说前军曾经夜战,而结句则说已经报告说捉到了匈奴的头领吐谷浑了。

这诗以雄浑的气势,讲述了大战沙场而又得胜的故事,生动而简洁!使人激动而受鼓舞!
在这里,我想没必要对王昌龄的七绝,逐一的分析。

我对王昌龄的七绝,总起来说几点体会。

我以为:
1,王昌龄的诗首先是意境好。

比如他写的边塞诗,都是精选典型的场景加以巧妙的描绘,使读者感动。

比如我们上面说的那首诗,他从明月和边关入手,写出了边塞的景和情。

他的诗绝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含有深意,耐人寻味。

2,王昌龄的七绝,格律严谨,而且十分流畅。

读起来朗朗上口,就是不谱曲,也像一支歌。

3,王昌龄的诗,很讲究起承转合,很有章法。

读起来觉得顺理成章,很合乎逻辑,自然也好懂。

4,王昌龄的诗,很讲究用词和练字,没什么生僻字,但十分传神。

我以为许多是出自诗人的智慧,往往是难得学的。

5,绝句难写,因为只有四句。

写的好,其意味深长,超过千百字。

写不好,就会索然无味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