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2二氧化硫污染的研究展望

合集下载

关于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因素分析

关于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因素分析

关于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因素分析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氧化硫(SO2)是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其释放不仅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而且影响了公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大气中SO2污染的因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SO2的来源SO2是由燃料中的硫或硫化物氧化而来,这些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

工业进程中的燃烧过程也会产生SO2,例如电厂、钢铁厂以及化肥厂等。

此外,交通运输也是SO2的重要来源之一,例如汽车、飞机和轮船等。

二、环境因素影响大气中SO2的浓度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气象条件。

风、湍流、温度和湿度等因素都会对SO2的传输和化学反应产生影响。

此外,地形也会影响SO2的传输和浓度分布。

例如山谷和平原地区的SO2浓度可能会有很大差异。

三、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社会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大气中SO2浓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中,工业和交通运输是SO2污染的最大来源之一。

对于工业来说,采用更加清洁的生产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和加强能源消耗管理都是减轻SO2污染的有效方法。

对于交通运输来说,使用更加环保的燃料和技术也是减轻SO2污染的有效途径。

此外,节能减排的政策也是减轻SO2污染的潜在手段。

四、解决方案为减少大气SO2的污染,有以下建议:1.使用清洁能源。

可开发并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

2.加强环境监测。

对大气环境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测,发现污染源并进行有效控制。

3.加强环境管理。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并建立严格的环境监管机制。

4.推广绿色交通。

有效控制车辆污染排放,鼓励公众使用低碳出行方式。

五、结论大气SO2污染是贯穿环境、经济、社会和人类健康的综合性问题。

控制和减少SO2污染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使用清洁能源、加强环境监测、加强环境管理和推广绿色交通等。

只有形成多方合力,才能有效应对大气SO2污染带来的挑战。

大气环境中SO2排放与减排技术研究

大气环境中SO2排放与减排技术研究

大气环境中SO2排放与减排技术研究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SO2)的排放和减排技术一直是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研究热点。

SO2的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和酸雨的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开展SO2排放与减排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SO2的排放源和环境影响SO2的主要排放源包括化石能源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

化石能源燃烧是SO2排放的主要来源,燃煤电厂、工业锅炉以及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SO2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高浓度的SO2可通过酸性沉降,对水体、土壤和植被产生严重影响,危害环境和生态系统健康。

二、传统的SO2减排技术为了减少大气中SO2的排放量,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减排措施和技术。

传统的SO2减排技术主要包括烟气脱硫和污染物控制。

1. 烟气脱硫技术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减排技术之一。

常见的烟气脱硫方法主要有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

湿法脱硫是通过喷射石灰石乳液或石膏乳液等碱性吸收剂来脱除烟气中的SO2。

而干法脱硫则通过粉煤灰、活性炭等吸附剂来吸附和去除SO2。

虽然烟气脱硫技术能有效降低SO2排放量,但也存在成本高、能耗大等问题。

2. 污染物控制技术污染物控制技术主要是通过改进燃烧设备和工艺,减少SO2的生成和排放。

例如,采用高烟气内循环燃烧技术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SO2的生成。

此外,调整燃料组成、燃烧温度与气体流动速度,也能降低SO2的排放浓度。

三、新型的SO2减排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SO2减排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1. 生物质能源利用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发电和热能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比传统的化石能源,生物质能源燃烧产生的SO2排放量较低。

因此,利用生物质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不仅可以减少SO2排放,还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2. 燃烧改进和新技术燃烧改进和新技术对于减少SO2排放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燃尽减排技术可以通过在燃烧过程中充分燃烧,减少有机硫物质生成和SO2排放。

大气中的SO2的监测方法研究现状

大气中的SO2的监测方法研究现状

大气中的SO2的监测方法研究现状摘要二氧化硫是大气中常见污染物,对结膜和上呼吸道黏膜具有强烈辛辣刺激作用,可致支气管炎、肺炎,严重者可致肺水肿和呼吸麻痹,是气象、环境部门常规监测的项目之一,也是石油石化企业重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目。

由于二氧化硫测定方法的限制,给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致使工作排放总量控制的同时,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覆盖率较低。

我国在实施SO2SO排放总量监测技术也得到了发展。

2关键词:二氧化硫监测技术发展趋势1现有标准方法简介目前,我国现有主要的几种大气中SO2的监测方法,包括甲醛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碘量法,紫外荧光法,火焰光度法等。

1.1国内的标准方法二氧化硫测定国标方法采用的是与盐酸副玫瑰苯胺显色法,即甲醛缓冲液-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磺酸加成化合物。

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硫与盐酸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计在577nm处进行测定。

本方法的主要干扰物为氮氧化物、臭氧及某些重金属元素。

加入氨磺酸钠可消除氮氧化物的干扰;采样后放置一段时间可使臭氧自行分解;加入磷酸及环己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可以消除或减少某些金属离子的干扰。

在10mL样品中存在50µg钙、镁、铁、镍、锰、铜等离子及5µg二价锰离子时不干扰测定。

本方法适宜测定浓度范围为0.003~1.07mg/m3。

最低检出限为0.2µg/10mL。

当用10mL吸收液采气样10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m3;当用50mL吸收液,24h采气样300L取出10mL样品测定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03mg/m3。

该方法使用有三个弊端:(1)现场采集SO2需要携带大量SO2吸收液和多孔玻板吸收管,不方便进行样品的采集和运输;(2)显色过程对温度、时间要求较严格,对于数量较多的样品,难以达到质量要求。

国内外二氧化硫处理技术的研究

国内外二氧化硫处理技术的研究

国内外二氧化硫污染及其处理技术摘要: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较为严重。

我国是一个二氧化硫排放大国,因此探求二氧化硫处理技术,对于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二氧化硫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字:二氧化硫、处理技术二氧化硫的来源:S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为大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的必测项目。

以煤和石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工业锅炉、垃圾焚烧、生活取暖、柴油发动机、金属冶炼厂、造纸厂等为其主要来源。

二氧化硫的危害:SO2的污染属于低浓度、长期污染,它的存在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工业生产、建筑物及材料等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S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与呼吸器官作用,引起或加重呼吸器官的疾病。

SO2往往被飘尘吸附,SO2和飘尘的协同效应使其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SO2对植物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叶面气孔进入植物体,如果其浓度和持续时间超过本体的自解机能就会破坏植物的正常生理机能,使其生长缓慢,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低,严重时会枯死。

SO2给人类带来最严重的问题是酸雨,这是全球性问题。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最为突出的是使湖泊变为酸性,导致水生物死亡。

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破坏主要表现在使土壤酸化和贫瘠化,农作物及森林生长减缓。

酸雨还加速了许多用于建筑结构、桥梁、水坝、工业装备、供水管网、地下储罐、水轮发电机组、动力和通讯设备等材料的腐蚀,对文物古迹、历史建筑、雕刻等重要文物设施造成严重损坏。

我国目前的现状:我国是一个燃煤大国,每年的耗煤量约为10亿吨,长期以来,在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中煤炭一直占主导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还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1】。

我国煤的质量较差,含硫量较高,这也是导致我国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较高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就是燃煤的脱硫过程,技术较为落后,效果不好,对于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处理技术较差,导致我国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较高。

论述大气中so2的危害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论述大气中so2的危害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一、大气中SO2的危害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其来源主要包括化石能源燃烧、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

大气中的SO2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还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以下是SO2的主要危害:1. 对健康的危害:大气中的SO2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期接触高浓度的SO2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SO2还会加剧心脏病、肺部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2. 对环境的危害:SO2在大气中与水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导致酸雨的形成。

酸雨对土壤、湖泊、河流及其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影响农作物种植和生态平衡。

3. 对建筑物的危害:SO2会与大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反应产生硫酸气体,对建筑物和文物造成侵蚀。

长期受到硫酸气体侵蚀的建筑物容易出现腐蚀和褪色现象。

二、大气中SO2的治理技术措施针对大气中SO2的危害,各国纷纷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包括加强监测和管控、优化工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等。

1. 加强监测和管控:建立完善的大气污染物监测网络,及时了解大气中SO2的浓度分布及变化规律。

通过制定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化企业的监管和管理,限制污染物排放。

2. 优化工业结构:鼓励和支持高污染产业向低污染产业转移,推动工业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SO2的排放。

加大对高污染企业的淘汰和整治力度,逐步削减传统工业的产能。

3. 推广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O2排放。

改善燃煤电厂和工业企业的燃烧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SO2的排放。

4. 治理技术创新:积极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开发高效、低成本的SO2治理技术。

例如采用烟气脱硫技术,利用石膏湿法脱硫、石灰-石膏法脱硫、以及先进的干法脱硫技术等,降低排放浓度。

5. 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国际环保合作,借鉴和引进先进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共同应对全球大气污染挑战。

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合作与交流,吸收国际成熟经验,共享我国环保治理成果。

金昌市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金昌市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金昌市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金昌市的工业和交通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呈现恶化的趋势。

其中,二氧化硫污染是金昌市大气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城市形象的建设。

因此,研究金昌市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现状,探讨有效的控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针对金昌市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现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研究:1. 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分析通过对金昌市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污染的来源和排放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二氧化硫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并结合气象、地形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还将对金昌市大气二氧化硫浓度的超标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为制定针对性的控制对策提供依据。

2. 大气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对策研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金昌市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的控制对策,包括政策法规制定、工业、交通等源的控制、治理技术和管理措施等方面,为金昌市大气环境保护和维护居民健康提供有效的控制对策。

3. 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监测与评价针对金昌市大气环境二氧化硫污染的特点,在现有监测网络的基础上优化监测方案和评价指标,利用现代监测技术和方法进行实时、定点、定量化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警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提供应对措施。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据统计和模拟预测等方法,综合分析金昌市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和控制对策。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通过对金昌市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和控制对策的研究,预计可以得到以下几个具体成果:1. 详细了解金昌市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的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2. 提出有效的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对策,为促进金昌市大气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3. 优化监测方案和评价指标,提高大气污染监测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4. 提高金昌市居民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和意识,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小论文

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小论文

空气中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严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成熟的脱硫技术以及排污收费标准偏低等一系列原因造成我国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事实,对社会环境产生很大压力。

通过分析认为实现我国二氧化硫减排目标应从技术及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在提高煤炭质量、采用清洁燃烧技术以及脱硫措施的同时,应加强相应的经济管理措施,严格二氧化硫的排放标准,开展二氧化硫排污交易,以实现对二氧化硫污染排放的有效控制。

1、什么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

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

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

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

若把SO2进一步氧化,通常在催化剂如二氧化氮的存在下,便会生成硫酸。

这就是对使用这些燃料作为能源的环境效果的担心的原因之一。

二氧化硫的特点:1、有酸性,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可以与碱反应,如澄清石灰水,通入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CaSO3,然后沉淀消失,得到Ca(HSO3)2。

这一点与CO2相似。

2、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氧化性,表现在,SO2+2H2S=3S+2H2O还原性,表现在,可以被高锰酸钾溶液、H2O2、HNO3、Fe3+等溶液氧化,成SO42-。

这是它与CO2不一样的地方,可以此进行区别。

3、有特殊的漂白性,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可用于漂白,但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时间长了,也能分解,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如,品红,通入SO2,品红褪色,但加热后,又能回复红色。

2、二氧化硫的污染来源二氧化硫的来源:主要是人为来源:以煤和石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工业锅炉、垃圾焚烧、生活取暖、柴油发动机、金属冶炼厂、造纸厂等。

其中,大多的二氧化硫都是因为对含硫矿石的冶炼、对化石燃料的燃烧、或含硫酸、磷肥等生产的工业废气和机动车辆的排气.农村的产生是由于农民家的烧煤球或煤饼及蜂窝煤等等燃料是排放的废气.有关研究表明目前90%二氧化硫排放是来自染煤的废气。

论述大气中so2的危害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论述大气中so2的危害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在当今全球环境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大气污染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其中,二氧化硫(SO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重要成员,其危害不容忽视。

本文将深入论述大气中 SO₂的危害,并详细探讨相应的治理技术措施,以期为减少 SO₂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大气中 SO₂的来源SO₂的来源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化石燃料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是 SO₂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燃烧过程中,硫元素会转化为 SO₂释放到大气中。

尤其是在火力发电厂、工业锅炉、工业窑炉等燃烧设备中,SO₂的排放量较大。

(二)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如铜、铅、锌等的冶炼,也会产生一定量的SO₂排放。

(三)化工生产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如硫酸生产、合成氨生产等,也会伴随 SO₂的产生。

(四)交通运输机动车尾气排放中也含有一定量的 SO₂,但相对于其他来源,其排放量相对较小。

二、SO₂的危害(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SO₂是一种刺激性气体,对人体呼吸道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 SO₂环境中,可引起呼吸道炎症、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加重,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SO₂还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的输氧功能,导致组织缺氧,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等。

(二)对环境的影响1. 形成酸雨SO₂与大气中的水蒸汽、氧气等反应生成硫酸,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随降水(如雨水、雪、雾等)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

酸雨会对土壤、水体、植被等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土壤酸化、肥力下降,水体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破坏生态平衡。

酸雨还会加速建筑物、文物古迹等的腐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 影响植物生长SO₂会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产力,使植物叶片变黄、枯萎,甚至逝去。

长期暴露在 SO₂污染环境中的植物,其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氧化硫排放强度

二氧化硫排放强度

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摘要:一、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定义与意义二、我国二氧化硫排放现状与问题三、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措施与对策四、展望未来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前景正文:一、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定义与意义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石油化工、金属冶炼等工业生产过程。

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排放的二氧化硫质量与排放源的比值,通常以吨/小时或毫克/立方米表示。

这一指标反映了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于制定和评估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二氧化硫排放现状与问题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据数据显示,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位居世界前列,主要集中在火力发电、钢铁、焦化、有色金属等行业。

此外,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存在地域性差异,华北、华东等地区排放量较高。

当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二氧化硫污染会导致酸雨、大气颗粒物等环境问题,进而影响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

同时,长期暴露在高浓度二氧化硫环境中,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具有危害。

三、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措施与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例,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源头。

2.环保法规与政策:加强环保法规制定和执法力度,加大对二氧化硫排放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3.技术改造与创新:推广脱硫技术,提高燃煤电厂、工业锅炉等领域的脱硫设施运行效率。

4.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动绿色消费观念普及,形成全社会参与减排的良好氛围。

5.区域协同治理:加强地方政府间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二氧化硫减排措施,形成治理合力。

四、展望未来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前景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和绿色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将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区域协同治理等多方共同努力,我国有望实现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改善空气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研究报告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研究报告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研究报告
标题: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研究报告
摘要: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其排放来源包括燃煤、工业生产以及交通运输等。

本研究旨在调查并分析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来源和影响。

引言:
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它不仅对人类健康有害,还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酸雨的形成。

因此,研究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和分布情况对于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方法:
我们收集了不同地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样本,并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和测量。

样本收集地点包括城市、工业区、交通路口等。

此外,我们还收集了大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排放来源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根据我们的研究,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在不同地点存在显著差异。

工业区和交通路口是主要的二氧化硫源。

根据大气排放数据,燃煤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硫排放来源。

此外,我们还发现二氧化硫的含量在风向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下有显著变化。

讨论:
二氧化硫的高含量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燃煤厂和工业企业应采取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措施,如使用低硫煤或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

此外,加强监测和控制交通排放也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重要手段。

结论: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源排放、风向和气候条件等。

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和控制是改善大气质量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进一步的研究还可探讨二氧化硫与其他大气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措施将燃煤、燃油、焚烧垃圾等工业产品所产生的烟尘中的二氧化硫(SO2)等硫化物去除,以达到净化大气、保护环境的目的。

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一直是环保领域的热点和重点。

本文将从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展望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目前,国内烟气脱硫技术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多种成熟的烟气脱硫装备和工艺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

主要的烟气脱硫技术包括石灰石烟气脱硫技术、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和氨法烟气脱硫技术。

这些技术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工业界别和污染状况。

1. 石灰石烟气脱硫技术石灰石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石灰石制备的吸收剂,通过干法或湿法进行烟气脱硫,形成硫酸钙或硫酸镁等产物,实现二氧化硫的去除。

这种技术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存在着对设备耐腐蚀性和处理后废渣处理的问题。

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在石灰石脱硫的基础上,再将形成的硫酸钙与二氧化硫混合反应生成石膏并进行分离回收利用。

这种技术能够减少废渣量,但同样需要对废渣进行处理,且对循环泵、过滤机等设备要求严格。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利用氨水或氨气与二氧化硫进行反应生成硫化氢,再与空气或氧气氧化生成硫酸,从而实现二氧化硫的脱除。

这种技术能够实现高效脱硫,但需要关注氨气外泄和废水处理等环保问题。

以上三种主要的烟气脱硫技术在中国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技术革新、设备更新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还有部分新兴的脱硫技术,比如活性炭脱硫技术、氧化钙法等,也在逐步发展和应用之中。

尽管当前烟气脱硫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情况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节能减排、废渣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未来烟气脱硫技术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 高效节能技术目前烟气脱硫过程中能耗较高,需要大量的吸收剂和能源。

未来需要优化脱硫工艺,减少吸收剂消耗和能源消耗,实现绿色低碳的脱硫过程。

中国二氧化硫污染的经济分析

中国二氧化硫污染的经济分析

中国二氧化硫污染的经济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硫(SO2)排放国之一,二氧化硫污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角度对中国二氧化硫污染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能源消费主要依赖于煤炭。

煤炭的高含硫量是导致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企的主要原因。

此外,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也是重要的二氧化硫排放源。

二、原因分析1. 煤炭消费由于中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低成本,大量工业企业和家庭依赖于燃煤供暖和发电。

然而,由于缺乏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这些活动导致了大量二氧化硫排放。

2. 工业生产中国工业生产规模庞大,许多行业如钢铁、电力、建材等都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

这些行业通常使用高含硫原料或能源,并缺乏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导致二氧化硫排放量居高不下。

3. 交通运输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量不断增加,尤其是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

汽车尾气排放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尤其是柴油车。

此外,中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导致了高浓度的二氧化硫排放。

三、影响分析1. 环境影响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二氧化硫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二氧化硫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酸雨、土壤酸化等环境问题。

2. 健康影响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二氧化硫环境中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等,并且对人体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损害。

据统计,中国每年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早逝人数超过百万。

3. 经济影响二氧化硫污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首先,环境污染会降低中国的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环境治理成本。

其次,二氧化硫污染会对旅游业和生态旅游造成负面影响,减少了相关产业的收入。

此外,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不满和抗议也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四、解决方案为了减少二氧化硫污染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各方应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能源结构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减少煤炭消费比重。

二氧化硫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价与控制研究

二氧化硫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价与控制研究

二氧化硫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价与控制研究一、二氧化硫污染的来源与特性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体,通常由煤炭燃烧、石油开采、金属冶炼等过程中产生。

二氧化硫的主要特性是易溶于水,且在大气中反应生成硫酸和硫酸盐等有害物质。

二、二氧化硫污染的影响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大气污染: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会导致雾霾天气产生。

2. 水资源污染: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会生成硫酸,将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

3. 生态影响:二氧化硫对部分植物和草原造成伤害,其长期作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三、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工程、项目或规划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等方面所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预测和评价的过程。

在二氧化硫污染控制领域,环境影响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污染源分析:从二氧化硫污染源头分析,找出具体污染企业或地区。

2. 模型建立:模型建立是对二氧化硫的产生、传输、转化和沉降等环节进行分析和预测。

3. 环境质量评价:针对不同的环境质量模型进行各自的环境质量评价,比如对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评价。

4. 生态影响评价:对二氧化硫对生态环境及其影响进行评价。

5. 社会影响评价:对二氧化硫对社会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评价。

四、二氧化硫污染的控制方法为了减少或控制二氧化硫的污染,需要采取以下控制方法:1. 加强管理:对二氧化硫的污染源进行管理和监测,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进行环保执法,规范企业排放标准。

2. 综合治理:将多种治理方法综合运用,比如采用干法、湿法、生物法、化学吸附法等。

3. 技术创新:采用新技术和新手段,提高对二氧化硫污染的治理效率。

4. 公众参与: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五、结语二氧化硫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和多种控制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可以逐渐减少其对我们的环境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创造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氧化硫的应用前景

二氧化硫的应用前景

二氧化硫的应用前景二氧化硫(SO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环境治理、工业生产、食品加工以及医疗健康等方面详细介绍二氧化硫的应用前景。

首先,二氧化硫在环境治理中有重要的作用。

二氧化硫是一种强效的净化剂,可用于空气污染治理。

通过使用燃煤电厂和工业企业的烟气脱硫装置,可以将二氧化硫与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反应结合,形成无毒的硫酸盐,从而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二氧化硫也可用于净化废水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减少水体污染。

其次,二氧化硫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二氧化硫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用于制造硫酸及其相关产品。

硫酸是化工工业中重要的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肥料、塑料、颜料、橡胶、医药等行业。

同时,硫酸还可用于冶金工业中的脱砷、脱铅和脱焰等工艺,对提高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二氧化硫在食品加工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二氧化硫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可用于保鲜果蔬、酒类、果酱等食品。

它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同时,二氧化硫还可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用作漂白剂和氧化剂,改善食品的外观和色泽。

最后,二氧化硫在医疗健康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作用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和保健品中。

它可以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有害物质,减缓机体的氧化损伤,提高免疫力。

此外,二氧化硫还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改善心血管功能,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二氧化硫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环境治理中,它可以净化空气和水体,改善环境质量;在工业生产中,它可以用于制造化工产品和冶金工艺;在食品加工中,它可以作为防腐剂和漂白剂使用;在医疗健康领域,它可以用于药物和保健品,提高人体免疫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二氧化硫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泛,并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产生更大的贡献。

浅析国内外SO2污染及其治理技术

浅析国内外SO2污染及其治理技术

浅析国内外SO2污染及其治理技术摘要: :我国是一个燃煤大国,大量的煤炭燃烧导致的SO2排放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简述了SO2的污染现状及危害性,以及国内外对二氧化碳的治理研究。

关键词:二氧化硫;污染现状;治理技术Abstract:Our country is a coal-fired power, a large number of coal combustion SO2 emissions to caused serious air pollution. Describes the SO2 pollution situation, and harm to the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arbon dioxide.Keyword: sulfur dioxide; Pollution situation; control technology煤炭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在能源消费中往往以煤为主,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消费为主导,这偏离了世界能源以油气为发展趋势的主流。

由《中国统计年鉴2009》可知:2008年的能源生产总量为260000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所占比重为76.7%,能源消费总量为285000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所占比重为68.7%;从1978年至2008年煤炭消耗在能源消耗的构成中一直为70%左右,由此可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能源消耗还是以煤炭消耗为主。

2008年全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2321.3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1991.4万吨,生活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329.9万吨[1]。

煤炭广泛应用于钢铁、电力、化工等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领域,我国煤炭消费结构中,电力用煤比例最大,2007年占到全部煤炭消费量的53%。

在工业部门中,钢铁、建材、化工是主要耗煤行业,分别占到2007年煤炭总消费的17%、16%和5%。

尽管随着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电力和天然气利用迅速扩大,在城市中居民用煤的比例大幅下降,但居民燃煤在中小城镇和农村仍然普遍[2]。

空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的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

空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的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

空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的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08级何冉200811013115空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的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08级何冉200811013115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严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成熟的脱硫技术以及排污收费标准偏低等一系列原因造成我国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事实,对社会环境产生很大压力。

通过分析认为实现我国二氧化硫减排目标应从技术及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在提高煤炭质量、采用清洁燃烧技术以及脱硫措施的同时,应加强相应的经济管理措施,严格二氧化硫的排放标准,开展二氧化硫排污交易,以实现对二氧化硫污染排放的有效控制。

关键字: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现状、展望1、什么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

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

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

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

若把SO2进一步氧化,通常在催化剂如二氧化氮的存在下,便会生成硫酸。

这就是对使用这些燃料作为能源的环境效果的担心的原因之一。

二氧化硫的特点:1、有酸性,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可以与碱反应,如澄清石灰水,通入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CaSO3,然后沉淀消失,得到Ca(HSO3)2。

这一点与CO2相似。

2、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氧化性,表现在,SO2+2H2S=3S+2H2O还原性,表现在,可以被高锰酸钾溶液、H2O2、HNO3、Fe3+等溶液氧化,成SO42-。

这是它与CO2不一样的地方,可以此进行区别。

3、有特殊的漂白性,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可用于漂白,但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时间长了,也能分解,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如,品红,通入SO2,品红褪色,但加热后,又能回复红色。

2、二氧化硫的污染来源二氧化硫的来源:主要是人为来源:以煤和石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工业锅炉、垃圾焚烧、生活取暖、柴油发动机、金属冶炼厂、造纸厂等。

二氧化硫污染及其防治

二氧化硫污染及其防治

二氧化硫污染及其防治(首先我想说一下二氧化硫污染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但是老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我想通过对比的方式,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污染的现状,未来又将走向何处)一、二氧化硫含义及来源(一)二氧化硫的含义二氧化硫(SO2)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它属于一次污染物,并不像臭氧污染,通过其他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反应产生的,那么针对这类污染物,我国很早就开始进行防治了)1982年第一次发布的就有二氧化硫的标准,也就是说我国对其防治很早就开始了。

201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二氧化硫来源广泛,主要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

自然源主要来自于火山喷发、还原态硫化物在大气中的氧化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人为源包括含硫燃料(如煤和石油)的燃烧,含硫化氢油气井作业中硫化氢的燃烧排放,含硫矿石(特别是含硫较多的有色金属矿石)的冶炼,化工、炼油和硫酸厂等的生产过程。

(二)我国二氧化硫污染的来源(其中我们所说的二氧化硫污染主要来自于人为源,可以分为工业二氧化硫污染源和生活二氧化硫污染源)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污染源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硫酸厂尾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2)有色金属冶炼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硫(如铜、铅、锌、钴、镍、金、银等矿物,都含硫化物,在冶炼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3)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约占75%,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且多为高硫煤(硫含量超过2.5%),煤炭被直接燃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

)我国生活二氧化硫污染源还包括:采暖锅炉燃煤,垃圾焚烧,汽车尾气、燃放烟花、焚烧秸秆。

(我国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工业,我们可以看一下工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到底有多少)我国2007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前几位的行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068.70万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69.44万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20.67万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30.15万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2.04万吨、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65.30万吨。

二氧化硫的污染与综合治理

二氧化硫的污染与综合治理

造一片碧水蓝天。

空气污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接触,并在无形中对我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的环境公害之一。

我组成员对此深有体会,由此选择了空气污染的一个方面——二氧化硫污染作为我们对环境污染探究的一个案例,来进行此次研究学习,并希望找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方案。

1、概述二氧化硫(SO2)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无色而有强烈刺激味的气体。

在低温下能变成液体,遇水则生成亚硫酸。

工业上常用作漂白剂和防腐剂,具有杀死微生物的作用。

2、二氧化硫的主要危害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对人体有很大危害,急性二氧化硫中毒可引起眼、鼻黏膜刺激症状,严重时会产生喉头或支气管痉挛,甚至昏迷、死亡。

二氧化硫不但危害人类健康,对植物也有严重损害。

绿色植物生长在二氧化硫浓度超标的地区,叶片会褪色,叶脉间会出现黄白色点状“烟斑”。

危害严重时,叶片萎蔫,叶脉变白,甚至植株死亡。

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经化学反应,形成硫酸型酸雨——我国最主要的酸雨类型。

酸雨会使土壤与水体酸化,威胁动植物的生存与人类健康,还会腐蚀建筑物,使农作物受害,农业减产。

图1 被二氧化硫破坏的植被总之,二氧化硫污染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每年因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100亿元。

二氧化硫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

3、全国二氧化硫污染目前,我国是二氧化硫污染最严重的国家和世界三大二氧化硫污染区之一全国二氧化硫年均排放量约为1500万吨,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未达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占22%,“两控区”(即二氧化硫与酸雨控制区)的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4%。

其中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已占到国土面积的8%。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众对二氧化硫污染危害及其主要来源的认识,以便寻求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我们特意进行了第二期调查。

据我们对贵阳市居民的抽样调查结果,在工厂或车辆密集街道附近居住的人患慢性鼻炎、气管和支气管炎等病症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环境中生活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的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空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的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严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成熟的脱硫技术以及排污收费标准偏低等一系列原因造成我国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事实,对社会环境产生很大压力。

通过分析认为实现我国二氧化硫减排目标应从技术及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在提高煤炭质量、采用清洁燃烧技术以及脱硫措施的同时,应加强相应的经济管理措施,严格二氧化硫的排放标准,开展二氧化硫排污交易,以实现对二氧化硫污染排放的有效控制。

关键字: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现状、展望1、什么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

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

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

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

若把SO2进一步氧化,通常在催化剂如二氧化氮的存在下,便会生成硫酸。

这就是对使用这些燃料作为能源的环境效果的担心的原因之一。

二氧化硫的特点:1、有酸性,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可以与碱反应,如澄清石灰水,通入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CaSO3,然后沉淀消失,得到Ca(HSO3)2。

这一点与CO2相似。

2、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氧化性,表现在,SO2+2H2S=3S+2H2O还原性,表现在,可以被高锰酸钾溶液、H2O2、HNO3、Fe3+等溶液氧化,成SO42-。

这是它与CO2不一样的地方,可以此进行区别。

3、有特殊的漂白性,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可用于漂白,但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时间长了,也能分解,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如,品红,通入SO2,品红褪色,但加热后,又能回复红色。

2、二氧化硫的污染来源二氧化硫的来源:主要是人为来源:以煤和石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工业锅炉、垃圾焚烧、生活取暖、柴油发动机、金属冶炼厂、造纸厂等。

其中,大多的二氧化硫都是因为对含硫矿石的冶炼、对化石燃料的燃烧、或含硫酸、磷肥等生产的工业废气和机动车辆的排气.农村的产生是由于农民家的烧煤球或煤饼及蜂窝煤等等燃料是排放的废气.有关研究表明目前90%二氧化硫排放是来自染煤的废气。

3、二氧化硫的测定1、S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为大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的必测项目。

2、常用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紫外荧光法、电导法、库仑滴定法、火焰光度法等。

3、国家制定了两个标准方法 , 一是 GB/T8970-1988 四氯汞盐 - 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 , 另一是 GB/T15262-1994 甲醛吸收 - 副玫瑰苯胺比色法。

4、SO2的危害1.对人体和哺乳动物的危害(1)SO2对组织器官的损伤:对肺、心血管、脑和神经组织、肝肾以及生殖器官的损伤。

(2)SO2对遗传物质的损伤:SO2是不需要体内代谢转化的、直接的细胞染色体断裂剂和遗传毒性因子,长期接触低浓度SO2有引起接触人群体内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潜在危险。

2. 对植物的危害(1)因H+降低细胞PH产生的伤害:因SO2导致细胞PH下降会引起气孔关闭,使叶绿素变成脱镁叶绿素等。

(2)因SO32-和HSO3-的直接作用产生的伤害:可能与二硫化物反应切断双硫键;与辅酶反应,可使硫胺素分解为嘧啶和噻唑;与嘧啶化合物反应,是mRNA钝化。

(3)因SO32-和HSO3-而产生的间接毒害作用:与代谢中间产物醛或酮起反应;形成自由基产生危害。

3.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形成酸雨,改变土壤、水体的酸性。

5、我国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现状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状况仍然十分严重。

2002 年,在国家监测的 343个城市中,达到或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到三级标准和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约各占三分之一。

二氧化硫平均浓度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约占22%,其中,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三级标准的城市约占8%;南方地区酸雨污染较重,酸雨控制区内90%以上的城市出现了酸雨。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工业结构和布局的不尽合理,造成60%以上的城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的煤烟型污染;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增加,使氮氧化物污染加重,形成了城市煤烟和交通复合型污染。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也随之增加,1995年达到最高水平。

199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2370万(大大超出了环境自净能力),比1990年增加了875万t ,排放总量超过欧洲和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1995年以来由于国家对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和经济结构调整,污染物排放总量已有所减少。

2002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927万t ,比1995年减少了443万t 。

其中约60% 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来自国家划定的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简称“两控区”)。

据专家测算,我国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时的环境容量为1200万t ,2002年二氧化硫的实际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60%。

二氧化硫污染已使我国近三分之一国土面积再现酸雨,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我国燃煤带来的大气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硫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6、二氧化硫污染的防治、治理措施为防止二氧化硫的有害影响,大多数国家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控制在0.05PPM以下,超过这个数值就认为构成了大气污染,必须采取防治措施,以降低其浓度,目前采取的有效途径一般有如下几种:一是采用低硫燃料:此种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一些较发达的国家规定了燃料的最高含硫量,但烟气仍需通过脱硫净化方可达标排放。

二是高烟囱排放:该措施能降低二氧化硫的当地排放绝对量,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

高空中的二氧化硫与日光和湿气作用,使降雨的PH 值增加,形成酸雨。

三是燃料脱硫:低硫燃料来源困难,价格高,全国正积极进行燃料的直接脱硫研究,但是煤中有机硫脱出的方法还不太成熟。

四是燃烧脱硫:在燃料燃烧过程中加入脱硫剂脱除硫份,比较成熟的技术有:循环硫化床燃煤锅炉燃烧脱硫二氧化硫,在850℃的温度下,脱除炉膛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另一种方法是在燃料中加入脱硫剂,燃料与脱硫剂一起燃烧,当硫从煤中析出时,即被脱硫剂捕获,达到脱硫目的。

以上两种方法缺点是脱硫效率低,烟气仍需净化。

五是烟气脱硫:在诸多脱硫方法中,烟气脱硫是目前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治理方法,烟气中的硫主要是以二氧化硫的形态存在的,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的防治,应以烟气脱硫为主。

烟气脱硫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湿法:使用液体吸收剂对烟气洗涤的方法;二类是干法:用粉状(或少量液体)吸收剂、吸附剂喷入烟气中来脱除二氧化硫。

我公司研制开发的脱硫除尘器就是采用以生石灰为原料的湿法脱硫,其主要优点是脱硫除尘一体,设备简单,投资少,脱硫效率高,对操作技术要求不高7、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的展望为实现我国二氧化硫减排目标,建议采取如下对策措施:3.1 二氧化硫减排的主要工程技术措施:(1)调整煤炭结构,提高原煤入洗率。

限制高硫份煤炭的开采是控制二氧化硫及酸雨污染,保护煤炭资源行之有效的措施。

目前,含硫大于3.O%的高硫煤燃烧生产=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4左右。

煤炭行业正在实施的“压井限产”、整顿煤炭生产秩序政策己取得显著成效。

因此,把高硫煤矿的限产或关停与整顿煤炭生产秩序工作结合起来,将有效地促进煤炭的清洁利用。

我国目洗煤能力的增长落后于原煤生产量增长,现有洗选厂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发达国家煤炭入洗率一般多在60~95%,而我国2002年原煤入洗率仅为30%,与国外尚有很大差距。

建议国家尽快采取措施调控煤炭生产力布局和洗煤厂的建设,停止原煤销售,制定经济政策引导全社会提高洗选煤炭消费的需求。

井按照国家要求,除定点供应安装有脱硫设施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用户外,对新建硫份大于1.5%煤矿,应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煤炭洗选设施;现有硫份大于2%的煤矿,应补建配套煤炭洗选设施。

(2)采用煤炭清洁燃烧技术,加大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循环流化床(CFBC)锅炉燃烧技术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1GCC)发电方式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发电技术,使煤炭达到清洁燃烧、脱硫效率高。

国外已有240台CFBC在运行,总容量约10GW,最大单机容量达250MW。

目前我国已有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近200台,在126个电厂中运行。

22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也有22台在运行,最大的为410 t/h,正在向大型化发展。

据统计,世界各国正在建造和计划建造的IGCC 装置有24座,总装机容量820 MW。

我国应加强对煤炭清洁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并通过示范工程,逐步掌握其关键技术.为中长期的洁净煤技术发展打下基础。

(3)建设烟气脱硫设施,推动电厂脱硫治污步伐。

2002年我国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666万t,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5%。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进入7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五”后三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平均每年新增2700万kW,同时,现有机组的发电能力也将迅速增加,这将对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带来极大的压力。

目前全国已建脱硫设施的火电机组仅有600万kW左右,占总装机容量的约2.5%。

若按照电力行业200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削减】O%(下限)的目标计算,脱硫机组装机容量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还有很大差距。

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的主要技术是烟气脱硫,在国外已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已建的和在建的火电厂脱硫项目都是从国外引进,国内虽然有不少大型脱硫治污公司,但许多关键设备还依赖进口。

因此,应努力提升脱硫科技水平,逐步实现脱硫设备国产化、降低成本,推动电厂脱硫治污的步伐。

3.2 二氧化硫减排的主要经济管理措施:(1)关停小火电机组,“以大代小”、“以新带老”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从1997年开始,电力行业按照国家的要求和统一部署,积极关停了一批能耗高、污染重的50MW以下的小火电机组。

“九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减少主要是关停小火电机组和“两控区”内的火电厂改烧低硫煤实现的。

“十五”期间,应按照国家要求,坚持“以大代小”积极发展坑口大机组火电,压缩小火电,加速淘汰现有能耗高、污染重的50MW以下的小火电机组;“以新带老”在新建燃煤电厂的机组验收时,必须同时拆除被替代的老机组,提高火力发电的煤炭使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硫污染。

(2)修订现行的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有效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

我国目前现行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l3223—1996实施已经7年了,对于控制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和推动电力行业的技术迸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