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原理与技术(张仁霖)章 (11)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张仁霖)章 (8)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张仁霖)章 (8)](https://img.taocdn.com/s3/m/99b919aa168884868662d671.png)
第8章 彩色电视信号与制式
图8-1 亮度与色度信号频谱间置示意图 (a) 亮度信号频谱;(b) 色度信号频谱;(c) 频谱间置
第8章 彩色电视信号与制式
实现频谱线性搬移最简便的方法是将色差信号进行一次调 制。图8-1(b)所示为色差信号进行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后的 频谱结构。其中色差信号调制所用的载波信号称作彩色副载波, 其频率用fsc表示。只要正确地选择彩色副载波频率fsc,就能 实现已调色度信号恰好与亮度信号频谱互相交错,如图8-1(c) 所示,这就达到了亮色共用6 MHz频带的目的。
第8章 彩色电视信号与制式
1. 频带压缩 人眼对彩色的分辨力低于对亮度的分辨力。根据这一视觉 特性,可在彩色电视中将色差信号所占频带压缩到1.3 MHz左 右,即频带压缩。它相当于保留了低频彩色信息,即彩色景物 中的大面积色彩,其彩色景物的细节(即彩色信息的高频分量) 被滤除,而用亮度信号来代替。所重现的彩色图像仅仅是大面 积图形为彩色,而图像的细节仍是黑白的,不过人眼是看不出 来的。
第8章 彩色电视信号与制式 8.1.2 亮度信号与色差信号
在彩色电视系统中,发送端将摄取到的彩色图像的每一个 像素转变为R、G、B三个基色信号,接收端再将三个基色信号 重现出彩色图像的像素。在实际的彩色电视系统中,为 了实现兼容,并不是直接传送三个基色信号,而是采用了适当 的方式将R、G、B信号组合成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用两个色差 信号表示)来进行传送的。
图8-1所示的仅是对一种色差信号进行调制,而实用中有 两种色差信号,因此在彩色电视中常采用正交平衡调幅的方法。 该调制方法可以使两种已调色差信号的频谱对应位置相同,但 相位正交,这样既便于解调分离,又不加宽频带。
第8章 彩色电视信号与制式
8.1.4 兼容后的射频全电视信号 通常把含有同步、消隐信号在内的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叠
电视机原理及维修技术上第一章
![电视机原理及维修技术上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25af7f1689eb172dec63b752.png)
附:隔行扫描行、场扫描参数
场频:fZ=fV×2=50㎐ 场周期:TZ=1/50=20ms 每场扫描的行数为312.5行,其中逆程为
25行,正程为287.5行 行频:15625㎐,行周期:64μS
第二节 图像的光电转换
四、基本参量 灰度等级:
第二节 图像的光电转换
四、基本参量 像素计算
消隐信号的幅度其次,是75%
图像信号的幅度在12.5%~75%之间
电
平 图像信号
场消隐信号
100%
均衡脉冲 场同步信号 均衡脉冲
行同步信号 行消隐信号
75%开槽脉冲来自12.5%时间
第三节 黑白全电视信号
图像信号:是反映图像内容的电信号,它 的电压高低表示了图像像素的明暗情况。
我国电视信号采用负极性调制,抗干扰能力 强。(当电子束扫描遇到图像的黑暗部分的 时候,信号的幅度就大,为75%;遇到明亮 部分,信号的幅度就小,为12.5%)
每秒传送25幅图像,会产生闪烁现象, 放映质量不高
附:逐行扫描行、场扫描参数
帧:一幅静止图像叫一帧
帧频:电子束每秒沿垂直方向扫描出的完整图像 数,fV=25㎐
帧周期:TV=1/fV=1/25=40ms 行频:fH=25×625㎐=15625㎐ 行周期:TH=H=1/fH=1/15625=64μS。 行扫描电子束从左到右是正程,约52μS,从右到
一、图像的光电转换过程
把一幅静止的图像分割成许多点( 这 些点称为像素,它是图像的基本单元,像素 越多则分辩率越高),并把这些点逐一变成 电信号,在接收端再把这些电信号按原来的 顺序组合,由显像管(显像管:也叫阴极射 线管,国产管宽高比为4∶3,国外为16 ∶9) 还原成原来的图像。
第二节 图像的光电转换
第一章__电视基本原理
![第一章__电视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15c9e2524de518964b7dd5.png)
12μs
1612μs 25TH+12 μs
复合消隐信号与复合同步信号的叠加波形
第一章 电视基本原理
§1、模拟电视原理
二、黑白全电视信号
4、槽脉冲和均衡脉冲 为使场同步信号期间不丢失行同步信号,采取了在场同步脉冲内每隔半行开一 个凹槽(称为槽脉冲)的措施,来代替行同步。每个场同步脉冲期间形成5 个凹槽(称为槽脉冲)的措施,来代替行同步。每个场同步脉冲期间形成5个槽脉冲, 每个槽脉冲宽度规定为4.7s(即等于行同步脉冲的宽度),并规定槽脉冲的上升沿 每个槽脉冲宽度规定为4.7s(即等于行同步脉冲的宽度),并规定槽脉冲的上升沿 (后沿)对应于行同步脉冲的上升沿(前沿)。 为消除误差 为消除误差t,保证积分电路起始电平相同,从而确保奇数场、偶数场的扫描 线均匀正确嵌套,在场同步期间及其前后2.5行内,将行同步脉冲的频率提高一倍 线均匀正确嵌套,在场同步期间及其前后2.5行内,将行同步脉冲的频率提高一倍 , 并将脉冲宽度减小一半,称为均衡脉冲。
第一章 电视基本原理
§1、模拟电视原理
一、电视传像原理
5、场频: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为保证图像的连续性,为使重现的图像不产生闪烁 感,又考虑到电视机生产初期为减小交流电源干扰的影响,场频选为50HZ。因此 感,又考虑到电视机生产初期为减小交流电源干扰的影响,场频选为50HZ。因此 隔行扫描在保证分解力不下降和画面无大面积闪烁的情况下,帧频下降一半,图像 信号的带宽也下降一半。 6、电光转换:在显像管中,电子枪发射电子束,轰击涂在荧光屏上的荧光粉使其发 光实现电光转换,电信号控制电子束的强度。为实现扫描,在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 偏转线圈中分别锯齿波电流,在管内形成相应的偏转磁场实现。 7、行正程、行逆程;场正程、场逆程 8、扫描光栅:在电视技术中,不考虑图像内容,只由电子束扫描形成的扫描线结构 称为扫描光栅。 9、幅型比:扫描光栅的水平宽度与垂直高度之比,又称为宽高比。 早期统一规定为4:3,且规定在画面高度的4~6倍的距离观看图像最 早期统一规定为4:3,且规定在画面高度的4~6倍的距离观看图像最 为适宜。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第一篇第一章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第一篇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cab2c4c50b4e767f5bcfced6.png)
二、隔行扫描 (一)行、场频率的选择
1、场频选择的原则:图像要有连续感、无闪烁、 图像信号频带不至过宽。
2、行频选择的原则:图像要有足够的清晰度、图 像信号频带不至过宽。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第一篇第一章
(二)逐行扫描的缺点: 缺点:闪烁感、清晰度和图象信号带宽之间存在矛盾。 解决的方法:采用隔行扫描。
1927年美国的P.法恩斯沃思取得了电 子电视系统专利,1933年美国的V.K. 兹沃赖金取得光电摄象管的专利。 1936年贝尔德电视公司在英国开始了 电子的黑白电视广播,从此开始了黑 白电视广播。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第一篇第一章
1951年美国试播了一种与黑白电视不 兼容的场顺序制彩色电视(简称CBS 制)。
收端—(电光转换)
顺序传送:
发端把景像顺序分解成像素,各像素对应的电信号通过 同一通道依次传送到收端,收端各像素依次发光合成图像。
K1
K2
传输通道
发端—(光电转换)
收端—(电光转换)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第一篇第一章
三、光和电的转换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第一篇第一章
光电摄像管的工作原理 被摄景像通过光学镜头成像于光电靶上,光像各部分的
摄像设备
传输信道
显像设备
同步系统
摄像设备:图像分解、光电变换——将景物图像分解成像素,并将各像 素明暗变化的光信号通过光电变换变成电信号。 传输信道:传像——远距离传输反映景物明暗变化的电信号。
显像设备:电光变换、图像复合——将电信号通过电光变换变成各点像 素明暗变化的光信号,并将像素复合成图像。 同步系统:使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扫描实现同步。
0 -iVmax
(a)
TVt (b)
电视机工作原理范文
![电视机工作原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3e0900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e.png)
电视机工作原理范文电视机是一种将图像和声音传输到观众视听器官的电子设备,是当今社会中最常见的娱乐和信息传播工具之一、它是以电子技术为基础,使用各种复杂的电路和组件来实现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其工作原理非常复杂且技术含量较高。
电视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步骤:信号源、信号处理、图像生成和视频显示。
首先是信号源,电视机接收到的信号通常来自电视信号源,如卫星、有线电视、广播或DVD播放器。
这些信号通常是模拟信号,需要经过相应的处理和转换才能在电视机上显示。
接下来是信号处理,电视机首先需要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这是通过内置的模数转换器(ADC)实现的。
进一步处理包括滤波、放大和解调等步骤。
滤波将信号中的噪声和干扰去除,放大使信号达到合适的电平,解调将信号从调制状态恢复为基带(原始)信号。
在信号处理的基础上,图像生成是电视机的核心部分。
电视机的图像生成基于电子束扫描技术。
电子枪通过发射电子束,经过电磁偏转系统,扫描屏幕上的像素点,从而生成图像。
屏幕由许多像素点组成,每个像素点由红、绿、蓝三个独立的发光二极管(LED)组成。
通过调节这些LED的亮度,电视机可以产生不同颜色和亮度的图像。
最后是视频显示,电视机将生成的图像信号传输到屏幕上显示给观众。
电视屏幕通常采用液晶(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
LCD基于液晶分子的光学性质,通过调整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来控制光的透过程度,从而形成图像。
OLED则是一种能够自发光的有机材料,通过通电时的发光来显示图像。
这些屏幕通常具有高分辨率、广视角和高对比度等特点,能够提供清晰逼真的图像效果。
总的来说,电视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调制,最终通过电子束扫描和屏幕显示来产生图像并传输到观众的眼睛。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进步,现代电视机已经实现了更高的分辨率、更真实的色彩和更好的显示效果,成为人们娱乐、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张仁霖)章 (16)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张仁霖)章 (16)](https://img.taocdn.com/s3/m/184c712d04a1b0717ed5dd71.png)
第16章 平板显示技术
当液晶盒上、下基板两端的外加电压升高时,电场强度E 随之升高,使液晶分子排列方向与电场平行(或垂直)改变为与 电场垂直(或平行)时的电压称为“阈值电压”Uth。若液晶的 弹性系数小,介电系数各向异性大,则Uth低,一般扭曲向列 (TN)型液晶的Uth约为2~3 V
第16章 平板显示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高图像清晰度,增大液晶屏的面积,目前世 界各国正在研制新型液晶材料和将驱动电路与液晶屏一体化制 造的新工艺。
液晶电视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中迅速发展,主要由于它具 有以下优点:所需电源电压低,约为3~5 V; 驱动功率小, 约为μW/cm2; 液晶屏是被动显示,本身不发光,眼睛不易疲 劳; 被动显示屏可以用环境光或太阳光作光源,因而可以将 液晶电视屏安装在室外; 液晶屏薄而轻,便于实现袖珍型和 壁挂式平板显示; 无X射线和紫外线辐射损害。
第16章 平板显示技术 第16章 平板显示技术
16.1 液晶显示技术 16.2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 本章小结 思考与习题
பைடு நூலகம்
第16章 平板显示技术
16.1 16.1.1
196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F.Reinitzer首先发现了液晶材 料——胆甾醇苯甲酸酯,一种有机化合物结晶体。通常将晶态 物质加热到熔点就变成透明液体,但将这一类物质加热到某一 温度T1至T2之间,会成为混浊粘稠体,它既有液体的流动性, 又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特点,故称为液晶态,以区别于物质 的晶态、液态和气态。液晶对外加的电场、磁场、热能等刺激 很灵敏。液晶本身并不发光,但它在外加电场、磁场、热的作 用下,产生光密度或色彩变化,这是液晶显示器件(Liquid Crystal Distal,LCD)的基本原理。
电视的科学原理
![电视的科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d5c15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c.png)
电视的科学原理电视的科学原理是基于电子技术和光学原理的。
下面将详细解释电视的工作原理。
电视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显示器、电视机、信号源和控制器。
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像和视频,电视机是整个电视设备的外壳和支撑结构,信号源提供图像和视频的源数据,控制器负责处理和控制整个电视的运行。
电视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信号源和电视机的处理过程。
首先,信号源(如广播台、电视台或其他媒体设备)将图像和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包含了图像和声音的各种信息。
信号源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将这些电信号传输到电视机。
在电视机内部,电信号经过调谐、放大、解调等电子设备的处理。
首先,调谐器将信号源传输的信号分析并筛选出电视机所需的信号。
然后,放大器将选定的信号放大,以便后续处理。
接下来,解调器将调制的信号解调成原始的图像和音频信号。
电视机的图像处理和显示是电视的关键部分。
图像处理器用来对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包括去噪、锐化、调整亮度和对比度等。
然后,图像信号通过扫描器进行逐行扫描,并将扫描到的图像信息转换为电子信号。
这些电子信号通过电子枪投射到显示屏上。
显示屏通常由像素组成,每个像素可以显示不同的颜色。
通过电子枪的扫描和调节,可以使每个像素显示出正确的颜色,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像。
同时,声音信号经过声音处理器进行处理,如音量调节、音效处理等,然后通过扬声器输出。
电视的光学原理基于光的传播和反射。
当电子枪将电子束投射到显示屏上时,光被产生并通过显示屏的反射和透明来形成图像。
显示屏通常由液晶层、荧光层和偏光层等组成。
液晶层通过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方向来控制光的透过程度,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荧光层则通过激发荧光材料来产生光,并将图像的亮度信息传递给观众。
总结来说,电视的科学原理是通过将图像和声音信号转换成电子信号,并通过处理和显示器的工作将其转换成人们可以看到和听到的形式。
电视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子技术和光学原理,使得我们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图像和声音。
《电视原理》课件
![《电视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064b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9.png)
3
云服务技术
智能电视集成了云服务技术,能够实现内容云存 储、云播放等功能,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电视技术的分类与特点
模拟电视
模拟电视采用模拟信号传输, 其图像质量受信号干扰影响较 大,现已逐渐被数字电视取代
。
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采用数字信号传输, 具有图像清晰、抗干扰能力强 、可进行交互操作等特点。
液晶电视
液晶电视利用液晶材料实现图 像显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 、低功耗等特点。
等离子电视
等离子电视利用等离子体显示 技术实现图像显示,具有视角 广、动态清晰度高、色彩鲜艳
视频编辑的基本流程
视频编辑的基本流程包括导入素材、 剪辑、添加特效、输出等步骤。导入 素材是将需要编辑的视频文件导入到 软件中;剪辑是将不需要的部分剪掉 ,将需要的部分拼接在一起;添加特 效可以增强视频的表现力;输出则是 将编辑好的视频文件导出,以便于播 放和分享。
03
电视接收机的原理与结构
电视接收机的原理
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标准与制式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标准
基于离散的数字信号进行传输,主要采用COFDM(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编码正交频分复用)和8VSB(8-level Vestigial Sideband Modulation,8级残留边带调制)方式。
数字电视信号制式
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数字视频广播)、ATSC(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美国先进电视系统委员会)等。
电视机的工作原理解析
![电视机的工作原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cd3b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f.png)
电视机的工作原理解析电视机作为现代家庭娱乐的常见设备,其工作原理涉及到电子技术和光学原理。
本文将从电视机的构成、信号接收、图像生成和声音输出等方面来解析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一、电视机的构成电视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显示屏、信号接收器、图像生成器、声音输出器和操作控制系统等。
其中,显示屏用于展示图像,信号接收器负责接收广播电视信号,而图像生成器则用于将电子信号转化为可视的图像显示在屏幕上。
二、信号接收电视机通过电磁波接收模拟电视信号或数字电视信号。
通过天线、有线电视、卫星接收机等设备将信号输入电视机。
在接收过程中,电视机会将电磁波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并对其进行放大、解调和去噪等处理。
经过处理后的信号将送入图像生成器和声音输出器进行进一步处理和播放。
三、图像生成图像生成是电视机工作的核心部分。
经过信号处理后,电视机会将电流信号转化为图像信号。
首先,图像生成器将图像信号分为红、绿、蓝三个基本颜色的信号。
然后,通过扫描线的方式,逐行将图像信息传输至显示屏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像。
显示屏上的像素点由红、绿、蓝三个基色以不同的亮度和色彩组合形成。
这样,人眼就能够看到逼真的彩色图像。
四、声音输出除了图像显示,电视机还会播放相应的声音。
在信号处理后,声音输出器会将电流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
然后,声音信号通过扬声器传播出来。
通过调节音量控制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电视机的音量大小。
五、操作控制系统操作控制系统是实现电视机功能的重要部分。
通过遥控器或电视机上的按钮,人们可以对电视机进行开机、关机、音量调节、频道切换、亮度对比度调节等操作。
操作控制系统将人们的指令转化为对电视机内部电路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
综上所述,电视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信号接收、图像生成、声音输出和操作控制等方面。
电视机通过接收信号、处理信号、转化信号并输出图像和声音,从而让我们能够在舒适的家庭环境中享受到丰富多样的节目内容。
电视机工作原理
![电视机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64083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f.png)
电视机工作原理电视机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媒介,几乎家家都有。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电视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甚少。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视机的工作原理,从其组成部分到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电视机的工作机制。
一、电视机的组成部分电视机由多个组件组成,这些组件相互协作,共同实现影像的播放和声音的输出。
首先是核心部件——显像管。
显像管是电视机的屏幕部分,负责显示图像。
其次是电子枪,电子枪通过发射电子束,控制光的亮度和色彩。
此外,还有扫描线圈、电子束偏转系统、声音放大器等辅助部件。
二、电视机的图像传输原理电视机图像的传输离不开三基色和扫描线的原理。
三基色即红、绿、蓝三原色,在电视图像中起到混合色彩的作用。
而扫描线则以逐行扫描的方式将图像显示在屏幕上。
电子枪发出的电子束首先通过水平和垂直的偏转系统被分别偏转,然后经过扫描线圈的调控,按顺序逐行照射到显像管屏幕上,最终形成连续的图像。
三、电视机的声音传输原理电视机的声音传输主要通过声音放大器和扬声器来完成。
首先,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经过放大器增强信号的电压和功率,最后通过扬声器将声音输出。
在这个过程中,声音信号经过放大、调节等环节,以确保声音的清晰度和音质的高保真。
四、电视机的信号接收与解码原理电视机要播放广播或电视节目,需要接收信号并进行解码。
首先是接收天线,接收天线将无线电波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天线输入端进入电视机。
接下来,电视机通过解码器对信号进行解码。
解码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通过图像处理电路、音频解码电路等进行处理,最终传输到相应的组件上实现播放效果。
五、电视机的遥控原理大部分电视机都配备遥控器,通过遥控器可以方便地操控电视机。
遥控原理主要是利用红外线的发射与接收。
遥控器内部有红外发射器,通过按键操作,发射红外信号。
电视机上有与遥控器相对应的红外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电视机按照相应的指令执行相应动作。
综上所述,电视机工作原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组成部分、图像和声音传输、信号接收与解码以及遥控原理等。
电视原理与技术答案
![电视原理与技术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ca593e964bcf84b9d57bab.png)
电视原理与技术答案【篇一:电视原理试题及答案】>_)__题__ 答__ _准__ 不__ _内核线审_ 订_ 装列(卓熊___师教题命湖南工程学院试卷用纸 _2010_至__2011_学年第1学期专业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 共 2 页第____页湖南工程学院试卷用纸专业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共_2_页第_2_页(装订线内不准答题)____________)__题_ _答__ _准__ _不_ _内核线审 _订_ 列装(卓熊___师教题命湖南工程学院试卷用纸 _2010_至__2011_学年第_1_学期专业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 共_2_页第____页湖南工程学院试卷用纸专业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共_2_页第_2_页(装订线内不准答题)湖南工程学院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b卷)专业班级电子技术0701、0702 命题老师熊卓列至学年第【篇二:电视机原理与技术课后答案】p30(页)1、12 既然电视信号带宽为6mhz,为什么还要调制到高频载波上去发射?应如何解释?答:图像信号的最高频率为6mhz,将其调制到高频载波上,在无线电传输中可以减小天线尺寸,功率大便于远距离传输,还能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载波频带丰富,便于频带复用,即不同频道电视信号占用不同频带,其传输和接受互不影响;已调的伴音信号还可以加到已调图像信号的间隔里;1.14 调幅和调频波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伴音采用调频方式?图像可否也采用调频方式?答:调频的特点是频宽窄,距离长,对阻碍物的穿透能力弱,但是传输距离长,对寄生调幅,可用限幅器加以消除;所携带的边频很丰富,因此伴音的音质、音域都比调幅波好?? 调幅的特点是频宽宽,距离短,对阻碍物的穿透能力强,但是传输距离较短,已调信号带宽是基带信号带宽的2倍。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张仁霖)章 (13)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张仁霖)章 (13)](https://img.taocdn.com/s3/m/16e045f2af45b307e971975e.png)
第13章 彩色电视机扫描电路
逆程期间,②脚上出现幅度很高的逆程脉冲电压,使V4的发射 结正偏,V4导通,V4的两个集电极电位升高,V5导通,V6截止。 此时C504的负端不再接地,而是通过V5接到25 V电源的正端, C504正端的对地电压为UC504+25 V=50 V。C504向③脚供电,其等 效电路如图13-6(b)所示。
第13章 彩色电视机扫描电路 第13章 彩色电视机扫描电路
13.1 彩色电视机扫描电路的组成 13.2 彩色电视机的同步分离及场扫描电路 13.3 彩色电视机的行扫描电路 本章小结 思考与习题
第13章 彩色电视机扫描电路
13.1 彩色电视机扫描电路的组成 彩色电视机扫描部分的基本电路结构如图13-1所示,它由 同步分离电路、场扫描电路、行扫描电路三部分组成。场扫描 电路包括场振荡电路、锯齿波形成电路、场激励和场输出电路; 行扫描电路包括AFC电路、行振荡电路、行激励电路和行输出 电路。目前彩色电视机中普遍采用由同步分离电路、场振荡电 路、锯齿波形成电路、场激励与AFC电路、行振荡电路、行预 激励电路等构成集成电路的扫描前级,多种形式的场输出级, 高压供电的行扫描后级这样的三个部分组成。实践证明,这样 的组合方式既能发挥集成电路的优越性,又具有分立元件电路 的灵活性,可适用于各种屏幕尺寸的彩色电视机。
第13章 彩色电视机扫描电路 图13-1 彩色电视机扫描电路的组成框图
第13章 彩色电视机扫描电路
13.2 彩色电视机的同步分离及场扫描电路 1. 同步分离电路 同步分离电路如图13-2所示。由图可看出,集成电路
TA7698AP 40 脚输出的同步脉冲向上的负极性彩色全电视信号 经隔离电阻R347及抗干扰和钳位电路元件R348、C340、C339、VD303、 R346、C337加至 37 脚内的同步分离(即幅度分离)电路。同步分 离电路输出的行、场复合同步信号分三路:第一路在集成块内 加至选通脉冲发生器;第二路在集成块内送至行AFC电路;第 三路由 36 脚输出,经积分电路分离出场同步信号,再经C326、 R331加至 28 脚内场振荡电路。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的实践教学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的实践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fcc95d6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1e.png)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的实践教学
张思源
【期刊名称】《机械职业教育》
【年(卷),期】2004(000)009
【摘要】《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是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专业课程,也
是电子整机设备维修技术的代表性课程。
该课程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学生的电子线路分析能力、故障判断及排除能力。
我校开设该课程以来,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张思源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机械电子工程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电视机原理与检修的实践教学
2.关于《新型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实践教学环节之强化
3.职师培训《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4.彩色电视机开
关稳压电源原理及维修(1)第一讲基本工作原理 5.电视机维修实践教学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视机原理》生产实习报告范文2篇
![《电视机原理》生产实习报告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55355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6.png)
《电视机原理》生产实习报告范文 (2)《电视机原理》生产实习报告范文 (2)精选2篇(一)电视机原理生产实习报告一、前言电视机是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家电产品。
了解电视机的原理对于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生产实习报告将对电视机的原理进行概述,并结合实际生产过程,详细描述电视机的制造流程和关键技术。
二、电视机的原理电视机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光学投影和电子显像技术,将图像和声音转化成电信号,再通过电子元件和显示屏进行解码和显示。
电视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信号接收,图像处理,声音处理以及显示等模块。
其中,信号接收模块主要负责接收和解析电视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图像处理模块主要负责对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解码和处理,使其能够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清晰的图像;声音处理模块主要负责对收到的声音信号进行解码和放大,最终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显示模块主要负责将处理后的图像通过光学技术进行投影,并显示在屏幕上。
三、电视机的制造流程电视机的制造流程主要包括设计,采购,生产,测试和售后等环节。
具体流程如下:1. 设计阶段:制定电视机的功能需求和外观设计,确定电视机的尺寸和重量等参数,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设计。
2. 采购阶段:根据设计需求,采购电视机所需的各种电子元件和材料,包括电路板,电子元器件,屏幕等。
3. 生产阶段: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电视机的组装和焊接。
首先将电子元器件焊接到电路板上,然后将各个模块进行连接,最后将电视机的外壳安装好。
4. 测试阶段:对生产完成的电视机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检验,包括功能测试,声音和图像质量测试等,确保电视机的性能符合要求。
5. 售后阶段:将测试合格的电视机包装好,送交销售商,最终销售给消费者。
同时,对售后的电视机进行维修和服务,提供售后保障。
四、关键技术在电视机的制造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技术需要特别注意:1. 信号处理技术:利用先进的图像和声音处理技术,对电视信号进行解码和处理,保证图像和声音的质量。
电视机工作原理
![电视机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39bfe8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4.png)
电视机工作原理
电视机是一种利用电子技术和图像传输技术的电子产品。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图像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显示。
首先,图像信号的产生是通过摄像机将真实的场景转化为电信号。
摄像机内的光电转换装置会将光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然后经过电路处理,生成相应的图像信号。
接下来,图像信号的传输是通过电缆或无线信号传输的方式将信号从摄像机传输到电视机。
在有线传输中,图像信号通过电缆中的导线传送。
在无线传输中,图像信号通过调制和解调的方式,转化为无线电波进行传输。
最后,图像信号的显示是在电视机内部完成的。
电视机内部的像素阵列会根据接收到的图像信号,通过控制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和色彩,生成相应的图像。
于是,通过扫描将图像信号的亮度和色彩信息每一帧刷新到屏幕上,最终形成连续的图像。
除了图像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显示,电视机还包括音频信号的处理和声音放大等功能。
这些功能需要通过电视机内部的电路和扬声器等组件来完成。
总的来说,电视机工作原理是将真实的场景通过摄像机转化为图像信号,通过传输将图像信号传输到电视机中,再经过处理和显示,最终将图像和声音以电视机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电视机工作原理
![电视机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667bf6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3.png)
电视机工作原理电视机是家庭中常见的影像设备,通过它我们可以收看电视节目、电影等各种视频内容。
那么,电视机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从电视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结构一般来说,电视机主要由图像显示装置、声音放大系统、信号解调器和操作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1.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是电视机最核心的组件,它由显示屏和显示控制电路板组成。
其中,显示屏通常采用液晶屏、等离子屏或LED屏等。
显示屏的作用是将输入的电视信号转换成可见的图像。
2.声音放大系统:声音放大系统包括音频解调器、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等部分。
当电视机接收到声音信号后,声音放大系统会将其解调并放大,最终通过扬声器输出声音。
3.信号解调器:信号解调器主要负责解码电视信号。
电视信号是通过天线、有线电视等方式传入电视机的,信号解调器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处理,然后送入图像显示装置和声音放大系统。
4.操作控制系统:操作控制系统由遥控器和控制电路板组成,主要用于控制电视机的开关、音量、频道切换等功能。
二、工作原理电视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图像显示和声音输出两个方面:1.图像显示:当电视机接收到视频信号后,信号解调器会将信号解码成电视图像的红、绿、蓝三种原色信号,并通过显示控制电路板发送到显示屏上。
在显示屏上,这些原色信号会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成各种颜色,最终形成完整的图像。
通过不断刷新显示屏上的图像,我们就能看到连续的运动影像。
2.声音输出:声音信号通过音频解调器解码后,会被放大器放大,最终由扬声器输出声音。
在电视机中,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通常为20Hz至20kHz,这个范围包括了人类可听范围内的所有声音。
总的来说,电视机是通过接收、解码、显示和输出信号等步骤完成对视频和声音的处理,从而让我们能够观看电视节目。
通过了解电视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设备的工作过程,为我们更好地使用电视机提供帮助。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宋烨)章 (4)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宋烨)章 (4)](https://img.taocdn.com/s3/m/8402b80349649b6649d7475f.png)
第4章 电视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2. 看 看主要指对待修机内部的零件、接线等状况以及光栅、图 像、彩色、字符等情况进行目测检查。如接到待修机并通过上 述“问”掌握到第一手材料后,即可打开电视机的后盖,仔细 观察机内有无元件缺损、断线、变色、变形和烧坏等情况。如 果色形有异,多为故障之所在;如保险管由管壳透明变为黄色, 则为短路过流,黄铜变绿则为受潮,塑料变形则为温度过高。 通过“看”,若机内无明显异常,则可接通电源仔细观察有无 冒烟、打火等异常。若接通电源后,光栅不亮,则应看显像管 是否漏气、破裂,灯丝亮不亮等。根据“看”到的结果往往就 可以找到故障的线索。
第4章 电视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关键点电压的测量能反映一个系统的基本电路是否工作正 常,因此检测关键点电压对快速判断故障,缩小检查范围有重 要作用。如:整流滤波后的非稳定直流电压一般为280~300 V, 稳压电源的输出端电压为105~145 V(视不同机型而定),行输 出管集电极电压应与电源输出电压相同,行输出管的基极电压 Ub=-0.3~-0.5 V(反偏),OTL输出点电压约为供电电压的一 半左右等。
第4章 电视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9) 注意保护显像管外石墨层,在石墨层脱落后,可涂一 层碳粉或一层铝箔。
(10) 用万用表或其它仪器对电路中的元器件进行测量时, 不要将测试表笔碰触其它元器件,不要造成电路短路,以防损 坏元器件。在测量集成块引脚电压时更应小心,最好在与该引 脚相连的另一点处测量,尽量不直接用表笔触及集成块引脚。 另外,在测试与拆卸元件时,注意不要碰坏其它元器件,不要 拉断其它导线。
(11) 不要乱调线圈磁芯与电位器,不要认为观看屏幕和 监听伴音无变化时就可以随便进行调整。实在需要调节时,可 先记住它们原来的位置,调节后一定要将它们的位置还原。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第1章电视技术基础与整机认识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第1章电视技术基础与整机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4c969a3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2.png)
8K技术
HDR技术
高动态范围技术,能够提供更广泛的 色彩和更高的对比度,增强画面真实 感。
比4K技术更进一步,提供更高的清晰 度和更真实的画面效果。
智能电视技术
操作系统
智能电视通常搭载Android TV、 Tizen等操作系统,支持各种应用
和在线服务。
语音控制
集成的语音助手功能,用户可以通 过语音指令进行搜索、控制等操作 。
数字电视的发展
数字电视的优势
数字电视采用数字信号传输,具有更高的图像质量和更稳定 的传输性能,同时还能够提供更多的交互功能和多媒体应用 。
数字电视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电视正在向高清化、智能化、网 络化方向发展,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和便捷的视听体验。
02
CATALOGUE
电视技术的原理
显示和播放
图像信号在电视机屏幕上 显示,声音信号通过扬声 器播放。
03
CATALOGUE
电视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电视机的前面板结构
电源开关
频道按键
音量调节键
输入接口
控制电视机的电源开启 与关闭。
用于切换不同的电视频 道。
调节电视机的音量大小 。
连接外部设备,如机顶 盒、游戏机等。
电视机的电路系统
机械电视的局限性
由于技术限制,机械电视的图像 质量较差,且传输速度慢,无法 实现实时传输。
电子电视的发展
电子电视的兴起
20世纪20年代,电子电视开始兴起 ,使用阴极射线管(CRT)作为显示 器件,实现了图像的清晰显示。
彩色电视的普及
1950年代,彩色电视开始普及,通过 使用红、绿、蓝三色显像管,提高了 图像的色彩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 亮度通道的基本原理
1. 亮度通道的作用及组成 亮度通道的主要作用是从彩色全电视信号中把亮度信号分 离出来,并加以放大及延时平衡后送至基色矩阵电路。在亮度 通道中,还要完成直流量的恢复、图像轮廓校正、自动亮度限 制(ABL)、亮度调节、对比度调节、行场消隐等功能。
第11章 彩色解码器电路 图11-1 解码器简化原理框图
第11章 彩色解码器电路
在亮度通道中,将彩色全电视信号中的4.43 MHz色度信号 吸收后,经放大和延时向矩阵电路提供Y信号。在色度通道中, 从彩色全电视信号中选出色度信号和色同步信号,经放大后分 两路:一路送往色同步通道;一路继续在色度通道中进行延迟 解调(梳状滤波)和同步解调(同步检波),再经G—Y矩阵,形成 三个色差信号。色同步通道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信号通道, 而只是为色度通道提供各种辅助信号。通过基色矩阵电路将亮 度信号和三个色差信号还原成红、绿、蓝三基色信号,送至显 像管三个阴极,重现图像。
第11章 彩色解码器电路
图11-3 4.43 MHz陷波器 (a) 接串联谐振回路;(b) 接并联谐振回路
第11章 彩色解码器电路
2) 图像轮廓校正 图像轮廓校正又称勾边电路。通常在图像中常包含有很多 从白变黑或从暗变亮的突变部分,相应的图像信号波形如图 11-4(a)所示。波形中突变处在信号频谱中包含有很多高频分 量。而在前述副载波陷波时,不可避免地丢失部分亮度信 号的高频分量,导致图像在黑白交界处出现了一个灰色过渡区, 使图像轮廓不清楚,形成如图11-4(b)所示的波形。波形中有 上冲和下冲,使图像在过渡的边缘出现比黑更黑、比白更白的 分界线,好像在图像的边缘勾了一条边,使图像轮廓突出,更 加清晰,如图11-4(c)所示。
第11章 彩色解码器电路
第11章 彩色解码器电路
11.1 概述 11.2 亮度通道 11.3 色度通道 11.4 制式转换 本章小结 思考与习题
第11章 彩色解码器电路
11.1 概 述 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从接收彩色全电视信号开始,直到 还原成三基色信号的全过程称为解码。所以整个解码电路应包 括亮度通道和色度通道,其中色度通道又包括预处理电路、色 同步通道、延时解调和同步解调电路、基色矩阵电路。在集成 电路电视机中,解码集成块到底包括哪几个部分由设计而定。 例如TA7698AP中还带有行、场扫描部分,而TA7193AP中只含有 色同步通道。但一般都将基色矩阵电路作为外围分立电路。本 章以东芝TA7698AP为例介绍彩色解码器电路。 解码器的简化原理框图如图11-1所示。
第11章 彩色解码器电路 图11-4 勾边原理
第11章 彩色解码器电路 典型勾边电路如图11-5所示。电路C1R2、L2R5及L1R3的时间
常数设置都很小。设在V管的基极输入了如图11-6(a)所示的信 号,则电路中会发生一系列瞬时现象:
图11-5 典型勾边电路
第11章 彩色解码器电路
(1) AB段期间。在V管发射极的R2C1立即充电,充电电流 如图11-6(b)所示。L2R5支路中电流不能突变,要逐渐上升, 形成图11-6(c)所示波形,该电流流过R5产生的压降波形如图 11-6(d)所示。在V管集电极电路中,集电极电流ic等于发射极 两支路瞬时电流之和。从图11-6(b)、(c)在AB段电流之和可知, 集电极电流在L1中产生反电势,使V管集电极电压波形如图116(e)所示。该电压经C2耦合又加到R5上,那么在R5 上总的电压 波形如图11-6(f)所示。
第11章 彩色解码器电路 图11-2 亮度通道的频率特性
第11章 彩色解码器电路
通常在亮度通道中的第一级视放管基极接入一个陷波器, 如图11-3所示。
图11-3(a)是将一串联谐振回路(或等效的滤波器)跨接于 信号通道与地之间,串联谐振回路对谐振信号呈现的阻抗很低, 可以将色度信号滤除。图11-3(b)是将一并联谐振回路(或等效 的滤波器)串联于信号通道中,通过并联谐振回路对谐振信号 呈现很高的阻抗,将色度信号滤除。
第11章 彩色解码器电路
图11-6 勾边电路中的工作波形 (a) 输入信号;(b) C1充电和放电电流;(c) 流经R的电流i; (d) i在R5上产生的电压;(e) 集电极电压;(f) R5上的总电压
第11章 彩色解码器电路
(2) BC段期间。这段期间输入电压不变,C1R2支路无电流 流过,L2R5支路只有R5起作用,L1相当于短路。该期间内,R5 上电压波形和集电极电压波形如图11-6(d)和(e)所示。
第11章 彩色解码器电路 图11-7 集中参数式LC延迟网络原理图
第11章 彩色解码器电路
4) 直流分量的恢复—钳位电路 在亮度通道中,为了避免直接耦合所带来的零点漂移问题, 一般电路之间都采用交流耦合方式。这种耦合方式的缺点就是 使亮度信号中的直流分量丢失,造成重现图像时失真,黑时不 够黑,亮时不够亮。因此要设置直流分量的恢复电路,一般都 采用黑电平钳位的方法。
(3) CD段期间。这段期间的变化规律与AB段期间相似,形 成了如图11-6(f)所示的波形,其前、后沿与前述图11-4(c)相 同,起到了图像勾边的作用。
第11章 彩色解码器电路
3) 亮度延迟电路 在解码系统中,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的频宽是不相等的, 如果不加处理,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是不能同时到达基色矩阵 电路的。实践及理论推算均证明,色度信号比亮度信号要延迟 约0.6 μs。为了补偿这个延迟,一般在亮度通道中人为地加 入一延迟线,使亮度信号延迟0.6 μs。目前,一般采用的是 集中参数的延迟线,这种延迟线封装在塑料长方体内,具有体 积小、损耗小的优点。有时在亮度延迟线里还制作有4.43 MHz 副载波陷波器,使用更方便。图11-7给出了集中参数式的LC延 时网络原理图(一般为18~20级)。
第11章 彩色解码器电路
2. 亮度通道单元电路 1) 4.43 MHz陷波 在发送端的编码过程中,将两个色差信号经过正交平衡调 幅,调制在4.43 MHz色副载波上,并通过频谱间置穿插于亮度 信号的高端。因此在亮度信号进入亮度通道之前,必需滤除 (或吸收)掉色度信号。亮度通道一般具有如图11-2所示的频率 特性,对4.43 MHz的信号衰减15~20 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