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合集下载

《视唱练耳基础教程》第一、二单元

《视唱练耳基础教程》第一、二单元


fa、sol、la、si,就是唱名。
正文 . 第一单元

音 体 系
乐音体系中,最小的音高距离称作半 音;两个半音构成一个全音。如在键盘 乐器上,不分黑白键,相邻的两个键构 成半音,隔开一个键的两个键构成全音。
七个基本音级中的E-F、B-C构成半音,
其余的相邻音级构成全音。
第7 页
正文 . 第一单元
无固定音高,听起来比较刺耳的音称为噪音,锣、梆子等一些打击乐器奏出
的是噪音。
正文 . 第一单元
第4 页

音生概
音的性质有:

音高:就是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每秒钟所振动的次数来决定的。振动的次数多,音则 高;振动的次数少,音则低。
音长:就是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持续的时间来决定的。振动时间持续长,音则长; 振动时间持续段,音则短。






音乐中记录音乐暂时停顿的符号,称为休止符。
1.单纯休止符
记在音符符头或休止符右边的小圆点,称为附点。附点的作用是增长原有音符
或休止符时值的一半。
名称
形状
时值(以四分休止 符为一拍)
全休止符
四拍
二分休止符
二拍
四分休止符
一拍
八分休止符
半拍
十六分休止符
四分之一拍
正文 . 第二单元
第 41 页
正文 . 第二单元
练耳 1.节奏练习
(3) (4)
第 35 页
正文 . 第二单元
练耳 2.听音练习
(1) (2)
第 36 页
正文 . 第二单元
练耳 2.听音练习
(3) (4)
第 37 页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篇一:视唱练耳教案《音乐》第二部分视唱练耳G大调单位:北海市电子职业技术学校授课教师:苏家娜授课班级:13级学前教育课时:1课时授课类型:视唱集体课教材分析:该课内容选自全国师范院校教育专业规划新教材《音乐》第二部分视唱练耳一个升降号曲目的视唱。

本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推动教学改革。

本书分为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乐器四个部分。

本课我所选用的是第二部分视唱练耳一个升降号曲目的视唱当中一个升号调视唱部分第19条和第22条。

这两条视唱曲为风格不同歌曲,G调,分别为2/4拍和3/4拍,我还选了美国儿童歌曲《祝大家圣诞快乐》作为过渡,G调,3/4拍,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贯穿全曲,为之后学习书本中的视唱曲做铺垫。

学情分析:幼师学前中专一年级的学生,经过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有一定的视唱、练耳基础,视唱方面,对于C大调及a小调旋律,能够较准确把握。

G调和F调的视唱曲接触较少,用首调唱名法演唱还较为生疏。

练耳方面:能准确模唱单音、旋律音程,和声音程的模唱还有待提高。

节奏、节拍方面:已掌握2/4、3/4、4/4、3/8等常用拍子及基本的节奏型。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唱准G大调的音阶(上下行)进一步加强音的准确演唱。

2.掌握G调的首调唱名法,使之运用到演唱中去。

知识目标:1.在调内作音程的连续构唱,加强音程间音高的准确模唱.2.音组短句模唱与节奏模仿情感目标:1.学会用情感去表达歌曲的内容,懂得分析歌曲的艺术思想内容。

2.体验视唱练习中歌曲的旋律以及把握好节奏,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跨度较大的音程,音高的准确演唱,避免滑音,高音偏低,低音偏高等现象;视唱曲中跨度较大两音间音准的把握;2.G调中,固定调唱名到首调唱名的转换。

三.教法:1.视听法: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我会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视听音乐,引发学生积极思考;2.对比欣赏法: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节奏和音程的对比。

学前教育专业《202乐理视唱练耳教案》

学前教育专业《202乐理视唱练耳教案》

第二学期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第二周音程〔二〕教学内容:1、音程度数的含义2、什么是单音程?3、什么是复音程?4、音程音数的含义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什么是音程的度数、单音程有哪些。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复音程有哪些、音程音数的含义是什么。

2、能力目标:〔1〕掌握音数与度数的计算方法〔2〕能够通过音程的音数与度数的计算识别音程性质。

3、素质目标:〔1〕通过对不同度数音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不同音程的感知力,为学习音程的其他章节打下坚实的理论根底〔2〕作为一名幼师,应当能够听辩出不同度数的音程。

〔3〕从音响效果上能够准确分辨单音程和复音程。

〔4〕具备演唱单音程的能力课前准备:1、上课准备材料:学生:需要准备课本、五线谱笔记本、一支铅笔、一只签字笔、一块橡皮、不同颜色记号笔假设干。

2、老师:1〕课前点名,填写教学日志;明确上课纪律;〔2〕让学生把上课用的书籍、笔记本整理好。

〔3〕上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并且意识到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4〕先通过模唱来活泼课堂气氛〔5〕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3、课程知识储藏:1需要熟练掌握音程的含义2需要学生会模唱和声音程和旋律音程3需要有一定的构唱和听辨的学习能力,这两种能力要做到相互穿插,要听中有唱,唱中有听两者相结合。

教学重点:音程的度数教学难点:音程的音数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游戏法、练习法教学时量: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程教学过程1、乐理教学课程〔1〕音程的名称与标记:音程的名称是由音程的“度数〞和“音数〞而决定的,这也是构成音程的两个“要素〞。

度数:音程的根音与冠音之间包含音级的数目叫级数,用“度〞来计算。

也叫“度数〞。

包含几个音级就是几度。

〔2〕音程的度数:五线谱的每条线与每个音之间皆为一级,两音所含之级数,叫做音程的度数。

音程的度数是构成和识别音程时首先应明确的。

如 E—G之间包含了三个音级〔E、F、G〕就决定了它是三度。

大学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案

大学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包括音高、音值、音程、和弦等;2. 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流畅地唱出旋律;3. 提高学生的练耳能力,使其能够辨别不同的音高、音程、和弦等;4. 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其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乐理基础知识;2. 视唱练习;3. 练耳训练。

教学难点:1. 音程的辨别;2. 和弦的听觉感知;3. 视唱的节奏感把握。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乐理教材;3. 视唱练耳教材;4.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音高的掌握情况;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生活、艺术的关系。

二、新授1. 讲解音程的概念和分类,包括单音程、复音程、增音程、减音程等;2. 介绍和弦的概念和分类,包括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3. 讲解音值的概念和分类,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三、视唱练习1. 教师示范视唱,学生跟随练习;2. 分组进行视唱练习,互相纠错;3. 教师对学生的视唱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

四、练耳训练1. 教师播放不同音高的旋律,让学生进行辨识;2. 学生进行音程、和弦的听觉感知训练;3. 教师点评学生的练耳能力,指出不足之处。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强调音程、和弦、音值等乐理知识的重要性;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音程、和弦、音值等知识的掌握情况;2. 学生进行视唱练习,互相纠错。

二、新授1. 讲解调式、调性的概念和分类;2. 介绍大小调、民族调式等;3. 讲解节奏、节拍的概念和分类。

三、视唱练习1. 教师示范视唱,学生跟随练习;2. 分组进行视唱练习,互相纠错;3. 教师对学生的视唱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

四、练耳训练1. 教师播放不同节奏的旋律,让学生进行辨识;2. 学生进行节奏、节拍的听觉感知训练;3. 教师点评学生的练耳能力,指出不足之处。

《视唱练耳(第3版)》第二章 带有升、降号调的各种调式、调性、节拍、节奏综合视唱

《视唱练耳(第3版)》第二章 带有升、降号调的各种调式、调性、节拍、节奏综合视唱
109
110
111
112
二、民族调式视唱练习(练习曲273~277)
113
114
115
三、二声部视唱练习(练习曲278)
116
第六节
三个降号调各种调式视唱
117
一、E大调、c小调调式练习
(一)音阶、首调唱名练习
118
(二)E大调视唱练习(练习曲279~28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三)c小调视唱练习(练习曲289~294)
126
127
128
129
二、民族调式视唱练习(练习曲295~298)
130
131
三、二声部视唱练习(练习曲299~300)
132
133
第七节
混合拍子、变换拍子及转调视唱练习
134
135
一、混合拍子视唱练习(练习曲301~309)
92
93
94
95
96
97
98
三、二声部视唱练习(练习曲254~255)
99
第五节
三个升号调各种调式视唱
100
一、A大调、f小调调式练习
(一)音阶、首调唱名练习
101
(二)A大调视唱练习(练习曲 256~265)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三)f小调视唱练习(练习曲 266~272)
76
77
78
第四节
两个降号调各种调式视唱
Hale Waihona Puke 79一、B大调、g小调调式练习
(一)音阶、首调唱名练习

乐理与视唱练耳

乐理与视唱练耳

乐理与视唱练耳第二节大、小调式第三节中国民族调式第四节怎样识别调式单元九调与调式第一节调与调式的组合第二节关系大小调第三节同主音大小调第四节同宫系统调第五节等音调式单元十调式音程第一节大、小调式中的音程第二节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不稳定音程的解决第三节不协和音程的解决第四节怎样判断音程的所属调式第五节音程在音乐中的表现特性及其应用单元十一调式和弦第一节自然大小调中的和弦第二节和声小调中的和弦第三节属七和导七和弦的解决第四节怎样判断和弦的所属调式第五节和弦在音乐中的表现特性及其应用单元十二转调第一节什么是转调第二节转调的意义第三节转调的类别单元十三调式变音及半音音阶第一节什么是调式变音第二节导音的形成、解决与消失第三节具有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及半音阶单元十四移调第一节什么是移调第二节怎样移调单元十五旋律知识第一节什么是旋律第二节旋律的进行方向第二学期(36学时)第二模块视唱训练单元十六五线谱视唱第一节基本节拍节奏的训练第二节调式调性的训练第三节较复杂的节拍节奏训练单元十七简谱视唱第一节基本节拍节奏的训练第二节调式调性的训练(小调)第三节较复杂的节拍节奏训练单元十八看谱唱词第三模块听觉训练单元十九听音训练第一节旋律音程第二节和声音程第三节和弦单元二十节奏训练单元二十一旋律听写训练第一节简易基础旋律的听写训练第二节儿童歌曲旋律的听写训练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富于启发性。

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采用小组上课,使用个别抽唱、接替唱、默唱、背唱等多种教学形式。

(2)基本训练和技术性较强的乐曲一般采用先固定、后首调;民歌风格的乐曲采用先首调、后固定的方法。

(3)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多用“听觉”,注意“内在听觉”和“音乐记忆力”的培养,坚持按指挥图式划拍视唱。

加强节拍、节奏感的培养。

2.评价方法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考核采用全程式考核方法。

《乐理视唱练耳》课件

《乐理视唱练耳》课件

二音的属性
乐音有音高、音量、音值,音色四种性质。 音高:指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所决定的,不同的
频率决定了不同的音高。振动次数多,声音就高;振动次数少,声音就低。 音量:指音的强弱。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大小范围(振幅)来决定
的。一般来说,发声时用于振动的力量大,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就大,于是 音就强;反之,发声时用于振动的力量小,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就小,于是 音就弱。 音值:指音的长短。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时间长短决定的。发生体振动持续 时间长,发声的时间就长;发生体振动持续时间短,发声的时间也就短。 音色:又称音品或音质,是由发声体的材料性质、结构形状、发声方式及 泛音强度等多种方面来决定的。
4
在乐音体系中,音高相同,而意义、名称和记法不 同的音,称为等音,又称为同音异名。等音是根据 十二平均律而来的。只有半音均等的情况下,才有 可能产生等音。从键盘乐器上可看出,在同一键上 尽管标记的音名不同,变化音记号也不同,但音高 却是相同的。
第二单元 记谱法
记谱法就是用文字、符号、数字或图表记录音乐的方法。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记谱法是五线谱记谱法和简谱记谱法。 五线谱被公认为是目前最准确、最科学的记谱方法,被
A、B七个字母来表示。
唱名
人们在唱音名的音高时,常采用do、re、mi、fa、sol、la、 si七个拉丁音节来发音,这七个音节就是唱名。常用的唱 名法有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
(1)首调唱名法:是指将该调的主音唱作do,其余各音 按照相应的音高关系来唱,就是以相对的音高为基础的 唱名方法。当调有所变化时,只须找到该调的主音即可, 而不用加入临时升降记号。如F调,F音就唱作do,G音就 唱作re等。
(2)固定唱名法:是指无论乐谱是什么调,均将C唱作 do,即以绝对音高为基础的唱名方法。当调有变化时, 音级要相应地唱高或唱低半音,但唱名始终不变。如不 论是F调,还是其他任何调,只要遇到C音,一律都唱作 do。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

乐理. 视场. 练耳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第一章乐理知识,了解音的产生与特性,并能正确识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视唱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乐感.教学重点:正确识谱;视唱训练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不同音在高音谱表、低音谱表的位置;能准确唱出c大调音阶,能准确唱出书上练习曲目。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举例法课型:单一课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组织教学。

1、点名。

2、向学生说明教材的总体内容。

3、提一些学习的要求。

二、讲授新课认识乐理:1. 什么是乐理:乐理,是“音乐基础理论”的简称。

将只能听却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音乐概念具体化,研究对象主要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符、时值、节奏节拍、音调、音程、和弦,等等。

2. 学习乐理。

视唱的目的:更好地理解音乐,了解音乐常识,为进一步学习声乐演唱、器乐演奏打好基础。

3、乐理课的授课形式:/80分钟课时,前半节课讲解乐理知识,后半节课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第一章音第一节音的产生师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生:答师:归纳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当你说话时,就引起空气振动,振动传播出去,只要某人的耳朵接收到了这种振动他就会听到你的声音。

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或其他气体传播。

随着声音的传播,空气中的分子被挤压在一起,接着被分开,然后又被挤压,再被分开,如此反复,就产生了声波。

声音可以是高音调的,也可以是低音调的。

音调的高低依赖于声音的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声音的强弱依赖产生这个声音的振动的大小。

振动大,声音就强;振动小,声音弱。

声音的大小是以分贝为单位来度量的。

修马路的钻机产生的噪音超过100分贝。

(举例)1、铜管号,当乐师吹奏它时,管中的空气发生振动,铜管号就发出了声音。

铜管把声音传播出去,因而你能听到/2、大提琴,当乐师把弓放在弦上来回拉动或弹拨弦时,弦振动发出声音。

吉他和小提琴也是这样发声的。

二、噪音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谐和的声音。

乐理与视唱练耳-乐理知识单元二-精品

乐理与视唱练耳-乐理知识单元二-精品

/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二节 五线谱与记谱法
单元二 记 谱 法
4. 五线谱的写法
一行五线谱记写两个声部时,高声部符干朝上,低声部符干朝下。两个声部节奏相同 可用共同符干, 符干方向与单声部音乐的规定相同。 例 2-10
/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二节 五线谱与记谱法
单元二 记 谱 法
单元七 调及调关系
单元十五 旋律知识
/乐/理/与/视/唱/练/耳/
目录
第二模块 试唱训练
单元十六 五线谱视唱 单元十七 简谱视唱 单元十八 看谱唱词
第三模块 听觉训练
单元十九 听音训练 单元二十 节奏训练 单元二十一 旋律听写训练
/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一模块 乐理知识
单元二 记谱法
/乐/理/与/视/唱/练/耳/
续表
/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三节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
2. 反复记号(表2-7)
表2-7 反复记号
单元二 记 谱 法
/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三节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
单元二 记 谱 法
3. 装饰音
3.1 倚音 倚音有短倚音与长倚音之分。短倚音有单倚音与复倚音之别。将一个在时 值上不大于八分音符的小音符记于被装饰音的前面 , 符干朝上,用穿越符干及符尾的 斜线标记,称单倚音。复倚音常以数个十六分音符标记,符干朝上,不加斜线。 短倚 音多数占被装饰音的时值,有时也占前面音的时值。 长倚音在近代已很少使用,但在 弹奏古典作品时仍应严格遵守。长倚音记于主体音前面,与主体音相距二度,以 一个 不加斜线,不大于四分音符的小音符标记。长倚音,总是算在被装饰音时值之内。 长 倚音在奏法上有多种情况,就常规奏法而言,当主体音为单纯音符时,倚音占主体音 时值的一半。当主体音为附点音符时,倚音占主体音时值的三分之二。

[教育学]视唱练耳分级教案

[教育学]视唱练耳分级教案

第一讲《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案付左勇第二讲《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案付左勇教学过程1、解决G大调和e小调中的几个音程;升f的倾向性及解决;2、试唱的看谱习惯的改变,一目三小节至少两小节训练;3、调式音阶听记、记谱标准音及调式首调唱法;4、固调记谱和首调记谱;教学过程即唱下列旋律,写出有代表性的三音组旋律音型。

4、听觉分析与听写听旋律读节奏听旋律写节奏讲 稿将上次课布置的视唱分别抽查,详细分析学生在演唱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互相评判,提高其音乐判断、分析能力。

调式音阶的主音出现在C 、D 、E 、F 、G 、A 、B (及其变化形式)的不同固定音高位置上就产生了不同的调,调号是用以标记不同调的符号,七个降号b B 、bE 、bA 、b D 、bG 、b C 、b F 写在谱号的后面就成为调号。

降号调的顺序是纯五度向下排列。

降号调中,最后一个降号的属音(Ⅴ)是调号所表示大调主音。

如:最后一个调号是b B,那么b B 下方的F 为这个调号所表示的调,即F 调。

所以,从两个降号开始,最后一个降号的倒数第二个降号就是调号所表示的调,产生七个升降号的调号,如下所示:←7b 6b 5b 4b 3b 2b 1b (0)首调唱名法教学是在音的层次上用首调进入,其特点是在初学阶段先侧重于形成唱名与音高(音级关系)的正确对应关系,首调唱名思维建立在固定调式关系上,为掌握和体会调式特点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但是,由于唱名根据各调的高度在五线谱上的线、间位置不断改变,读谱时唱名位置在视觉上不固定,而不能将唱名体系与音高发生快速联想,需准确掌握读谱的准确性。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完整聆听旋律,分析曲调的调性后进行模唱、默写。

即唱下列旋律,写出有代表性的三音组旋律音型。

听旋律读节奏听旋律写节奏听旋律记节奏(1)(2)多声部节奏:双手节奏练习第三讲《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案付左勇周次日期3月27日课时安排3(2008级黄梅戏表演专业)课题节拍、节奏及调式音程的训练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1节奏;长音和短音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通过音的长短体现出来;2、音符;记录音及休止符;3、节奏,节拍;音乐中相同时值的强拍与弱拍有规律的循环重复,4、技能训练;念节奏、击节拍5、音程6、自然大调的联系音名与音级教学目标是学生充分了解节拍、节奏及调式音程的含义,开发学生的音乐能力与潜质。

《视唱练耳基础教程》第二单元 记谱法

《视唱练耳基础教程》第二单元 记谱法
=两个二分音符=四个四分音符=八个八分音符=十六个十六分音符。
名称
全音符 二分音符 四分音符 八分音符 十六分音符
形状
时值(以四分音符 为一拍) 四拍 二拍 一拍 半拍
四分之一拍
正文 . 第二单元
第 19 页


第 二 课
2.附点音符 记在音符符头或休止符右边的小圆点,称为附点。附点的作用是增长原有音符
正文 . 第二单元
练耳 1.节奏练习
(2)
第 33 页
正文 . 第二单元
练耳 1.节奏练习
(3)
(4)
第 34 页
正文 . 第二单元
练耳 2.听音练习
(1)
(2)
第 35 页
正文 . 第二单元
练耳 2.听音练习
(3)
(4)
第 36 页
正文 . 第二单元
第 37 页



第 二
谱 法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 2、3、4、5、6、7表 示音乐中的七个基本 音级,他们的音高是 相对的,采用的是首 调唱名法。
第 45 页


第 一 课
2.低音谱表 记有低音谱号的谱表称为低音谱表。
3.中音谱表 记有中音谱号的谱表称为中音谱表。
第6 页
正文 . 第二单元


第 一 课
4.大谱表 把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用花括线或直线连起来的谱表称为大谱表。
第7 页
正文 . 第二单元
视唱 1.以下加一线为do作唱名练习:
第8 页
正文 . 第二单元


—— 基 础 教 程
第二单元 记谱法
过渡页

乐理与视唱练耳第二章

乐理与视唱练耳第二章

三、谱表
3.中音谱表
在五线谱上标有中音谱号的谱表叫作中音谱表(C 谱 表),如图 2-10 所示。 中提琴、长号、中胡的乐曲与女 中音声部通常用C谱表记谱。
3.大谱表
三、谱表
高、低音谱表联合在一起使用时叫作大谱表。它有两种 形式:花括线连接的大谱表和直括线连接的大谱表,分别如 图2-11、图2-12所示。花括线大谱表为钢琴、手风琴、风 琴、电子琴等乐器记谱时使用。直线大谱表为合唱、合奏、 重奏等记谱时使用。
一、简谱中的单纯音符
二、简谱的附点音符
三、简谱的休止符
四、简谱的拍号
简谱的拍号用上下两个数字来表示,横线上方的数字表示每 小节的拍数,横线下方的数字表示以什么音符为一拍,如图223所示。
思考与练习
1. 什么叫五线谱? 2. 什么叫谱号?常用的谱号有哪几种? 3. 什么是附点?其作用是什么? 4. 单纯音符和附点音符的区别在哪里? 5. 什么是休止符?常用的休止符有哪几种?
二、谱号
2.低音谱号
低音谱号又叫F谱号,将五线谱的第四线也就是画 低音谱号时起笔的那条线规定音高为小字一组的F音, 如图2-6所示。
二、谱号
3.C谱号
C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C音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 C谱号的中心对准哪条线,哪条线就是小字一组的C音。C谱 号在第三线时叫作中音谱号,C谱号在第四线时叫作次中音 谱号, 如图2-7所示。
第二章 记谱法
01 五线谱、谱号与谱表
02
音符与休止符
0033
03
简谱记谱法
第二章 记谱法
第一节 五线谱、谱号与谱表
第一节 五线谱、谱号与谱表
01 01
01 02
03
04
五线谱 谱号 谱表

乐理视唱练耳

乐理视唱练耳

1、《乐理视唱练耳》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名称:学前数学课程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层次:高职高专学时:36学时(两学年)一、学前乐理视唱练耳课程介绍本课程分为乐理、视唱和练耳三部分;编写原则兼顾综合性、实效性和循序渐进性。

第一部分乐理,共八章。

主要内容“音”、“音高”、“音值”、“节奏、节拍”、“装饰音、常用记号”、“音程”、“和弦”以及“调的知识”,以五线谱为主,兼顾简谱,并在各章附有复习题及练习题。

第二部分视唱,共五章。

主要内容为“基本节拍与节奏”、“特殊节拍与节奏”、“调式与调性训练”、“临时变化音及近关系转调”及“歌曲视唱”,视唱分五线谱(采用首调唱名法)和简谱,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具有的音乐基础以及该专业各种层次对内容的不同要求,所选编的视唱内容范围较为宽泛,以备选用。

在歌曲视唱一章中,为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选编的歌曲以少儿歌曲为主,以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该专业的了解和认识。

第三部分练耳,共三章。

因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对本部分知识的要求,只对有关“节奏训练”、“旋律音程与旋律训练”和“和声音程与和弦训练”等基础知识作了简单的介绍,并附有简单的练习。

希望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必要的乐理知识和视唱的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听觉训练的一般知识,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提高。

2、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讨论法、演示法、实践练习等3、课程学习目标和要求(1)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乐理视唱练耳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等(2)初步掌握运用乐理视唱练耳知识发展幼儿数学能力(3)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浓厚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儿教育专业和专业思想,培养其职业素养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第一部分乐理第一章音第一节音的产生第二节音的特性第三节记谱法第二章音高第一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第二节音名唱名音的分组第三节变音记号调号第四节半音全音变化音等音第三章音值第一节音符第二节休止符第三节增长时值的记号第四章节奏节拍第一节节奏节奏的划分第二节节拍与拍子第三节音符时值的基本划分和特殊划分第五章装饰音和常用记号第一节装饰音第二节常用记号第六章音程第一节音程的度量单位第二节基本音程和变化音程第三节单音程、复音程与音程的协和性第四节音程的转位第七章和弦第一节三和弦第二节七和弦第三节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第八章调的知识第一节音阶大音阶调号的产生第二节调式调调性第三节大调式和小调式第四节汉民族调式第二部分视唱、练耳试唱第一章基本节拍、节奏、音准的训练第一节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组合第二节附点节奏及十六分音符的组合第三节简易的切分节奏及休止符第四节弱起节奏第五节6/8拍及三连音第二章调式、调性及节奏、节拍的综合训练第一节a小调第二节一个升号的各种调式第三节一个降号的各种调式第四节两个升号的各种调式第五节两个降号的各种调式第六节三个升号的各种调式第七节三个降号的各种调式第三章带词简谱视唱练耳第四章节奏训练第五章旋律音程与旋律训练第六章和声音程与弦训练第七章练耳的内容和方法第一节听辨能力第二节听唱能力第三节听写能力第八章练耳练习题第一节单音练耳练习题第二节音程练耳练习题第三节和弦练耳练习题第四节节奏练耳练习题第五节旋律练耳练习题三、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见习1 音乐相关理论的研讨2 对各种不同歌曲的试唱3 练习对不同音乐、音调的辨别2、实习要求:利用教育实习期间了解学前儿童的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开展数学教育活动。

乐理与视唱2电子教案

乐理与视唱2电子教案
节奏是一个广义词,它包括了音乐中与时间 有关的所有因素,这里概括了拍子、小节、循环 周期和重音的位置。
节拍是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有很多有 强有弱的音,在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 次序反复出现,形成有规律的强弱变化
“拍子”用简单的话来说你用一个手掌来 拍。手掌一下、一上,这就叫做一拍,(如 果用两只手对拍的话,那么一张一合,就叫 一拍)单单拍下去,叫做半拍,再抬起来, 也是半拍,这样算起来一上、一下加起来就 是一拍。(等于半拍加半拍)
八分音符 《 》
这个黑脸的音符长出了尾巴,它叫“八 分音符”它比四分音符还小一半。(它 等于全音符1/8的时值)
十六分音符 《 》
这个黑脸的音符长着两条尾巴,它叫 “十六分音符”。它比八分音符还要小 一半。(它等于全音符1/16的时值)
三十二分音符 《 》
这个有着三个尾巴的音符叫“三十二分音 符”。它比十六分音符又少一半。(它等 于全音符1/32的时值)
什么是乐谱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为了能使音乐保 留下来,并且便于学习与交流,创造出各种各 样的记谱方法。象我们唱歌,或者演奏某一种 乐器,仅仅靠记忆,或者是口传心授都是不够 的,必须要有乐谱。按照作曲家提供的乐谱, 才能演奏和演唱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也由于有 了乐谱,才使得很多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乐 谱实在是保留曲目、交流文化的重要工具。
音程
在音乐体系众多的音。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叫 音程。(实际上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
音程中的两个音,各自都有自己的名称,低 音叫做“根音”(也叫下方音)、高音叫做“冠 音”(也叫做上方音)。
音程的度数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计量单 位。比如说量长度的有公里、米、厘米、尺、 寸,重量单位有斤、两等等。 音程同样也有 一个度量单位,这就是“度”,也叫做“度 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在时值上不大于八分音符的小音符记于被装饰音的前面,符干朝上,用穿 越符干及符尾的斜线标记,称单倚音。 复倚音常以数个十六分音符标记,符 干朝上,不加斜线。短倚音多数占被装饰音的时值,有时也占前面音的时值。 长倚音在近代已很少使用,但在弹奏古典作品时仍应严格遵守。 长倚音记于 主体音前面,与主体音相距二度,以一个不加斜线,不大于四分音符的小音 符标记。 长倚音,总是算在被装饰音时值之内。 长倚音在奏法上有多种情况, 就常规奏法而言,当主体音为单纯音符时,倚音占主体音时值的一半。 当主 体音为附点音符时,倚音占主体音时值的三分之二。
谱号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G 谱表
谱表
记有谱号的五线谱,叫做 谱表。
F 谱表 C 谱表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谱表
联合谱表
由两行或两行以上的谱表组合起来的谱表,称为联合谱表。 联合谱表左端必须有直线相连接,另外根据需要在所有谱表或 部分谱表之间加上花括号或直括号。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谱表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音符(五线谱)
附点音符
标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称为附点。标记有附点的音符称为附点音符。 附点的作用是增加原有音符时值。标记有一个附点,称为单附点,原有 时值增加一半(且总和时值为一倍半)。标记有二个附点,称为双附点 (复附点),原有时值增加四分之三(且总和时值为一又四分之三)。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第三节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
4. 演奏方法记号
断音记号 圆点“ ”、三角“ ▼ ”、圆点加弧线“
”记
号,称断音记号。 标断音记号的音或和弦要奏(唱)得短促,其实际时
值,圆点约占二分之一,三角约占四分之一,圆点加弧线约占四分之三。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第三节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3. 装饰音
第三节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
回音 由四个音或五个音以来回级进方式构成的旋律型,叫做回音。 回
音分顺回音与逆回音两种。四个音的顺回音,其旋律型从上方助音开始进入 主体音,级进到下方助音后,回到主体音。五个音的顺回音,其旋律型从主 体音开始,后与四个音的顺回音相同。顺回音以符号“ ”标记。四个音 的逆回音,其旋律型从下方助音开始进入主体音,级进到上方助音后,回到 主体音。 五个音的逆回音,其旋律型从主体音开始,后与四个音的逆回音 相同。 逆回音以符号“ ”标记。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简谱 介绍
简谱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五线谱与简谱中的音符
音符 时值关系 简谱:用“1 2 3 4 5 6 7”代表七个基本音级。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休止符
常用 休止符
乐谱中记录音乐的静止的时值符号,称为休止符。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音符与休止符时值关系
各种音符都有所相对应时值的休止符。休止符时值换算与音符时值换算 基本相同(含附点休止符形式)。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五线谱与简谱中的休止符
休止符 时值关系 简谱:用“ 0 ”代表休止为基本符号。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第二节 五线谱与记谱法
五线谱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五线谱的线与间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G 谱号
谱号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F 谱号
谱号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C 谱号
大谱表
由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组合而成的联合谱表特称为 大谱表。 中央C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第三节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是记谱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记谱法要求在记写乐谱时所用符号愈简明愈 好。省略记号则是在实践中逐渐规范化、定型化了 的一些符号,多用于器乐作品。同一个记号对于不 同音乐家或某音乐家的不同作品,在使用中会有程 度上的不同与风格上的差异。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各 种记号,对完美地表现音乐作品,准确地塑造音乐 形象是十分重要的。
记谱法
第一节 音符与休止符 第二节 五线谱与记谱法 第三节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记谱法
记谱法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第一节 音符与休止符音符(五线 Nhomakorabea)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音符(五线谱)
基本音符 (单纯音符)
各种音符以全音符为标准,依次以二等分分为不同时值的 音符 。每个较大的音值和它最近的较小的音值的比例是 2:1.这样的音符称为基本音符(或称为单纯音符)。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3. 装饰音
第三节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
波音 在音高相同的主体音之间加入上方助音或下方助音,即为波音。加
上助音为上波音,加下助音为下波音。 加一个助音为单波音,加两个助音为 复波音。 上波音以符号“ ”标记,下波音以符号“ ”标记。
波音记号上面的变音记号指示上助音的半音变化。 波音记号下面 的变音记号指示下助音的半音变化。
4. 演奏方法记号
保持音记号 用短横线及短横线加圆点标记的记号,称保持音记号。
前者各音要有一定的强度,并充分保持其时值。 后者稍强奏,同时各音稍分离。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第三节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
1. 省略记号
为避免重复,简化记谱所使用的记号,叫做省略记号。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第三节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第三节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
2. 反复记号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3. 装饰音
第三节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
倚音 倚音有短倚音与长倚音之分。短倚音有单倚音与复倚音之别。将一
或下方助音开始。 颤音记号上方的变音记号指示助音的升降变化。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第三节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
4. 演奏方法记号
在音乐表演过程中,为更加生动、具体、贴切地表现某种音乐思想、
音乐情趣而使用的各种表情符号,称为演唱演奏法记号。
连音记号 将弧线记于旋律片段之上方或下方,称连音记号。
弧线内的音要奏(唱)得连贯、流畅。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3. 装饰音
第三节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
回音记号的上方与下方可加入变音记号,以指示助音的升高 或降低。 回音记号也可记于两个主体音之间。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单元二
3. 装饰音
第三节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
颤音 主体音与上方助音快速均匀地交替,即为颤音。以符号“ ”或

”标记。颤音多从主体音开始,结束于主体音。 也可从上方助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