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卡与RFID技术》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卡与RFID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必修的核心专业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课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
课程的任务:以智能卡与RFID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开发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分组完成产品的完整制作过程为教学过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智能卡与RFID应用产品的技术基础知识与软、硬件设计技能,达到能根据实际产品需求,设计、开发和维护各类智能卡与RFID读写设备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智能卡与RFID应用系统的基础知识与核心技术;并能根据系统应用需求设计、开发和维护各类智能卡与RFID读写设备。
前导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
后续课程:《创新制作》、《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智能卡与RFID技术基础知识和产品开发技技能外,全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为核心组织教学。其中包括:
1. 技能要求:
通过对智能卡与RFID行业四个典型产品对应的项目训练,培养学生以下基本技能:
(1)常用智能卡与RFID标签的选型、测试和应用能力。
(2)常用智能卡与RFID读写设备的硬件开发、制作、调试和维护能力。
(3)常用智能卡与RFID读写设备的软件开发、调试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环节的项目训练,培养学生技术综合运用能力:
(1)具备完成一个电子产品完整的软、硬件设计和制作过程的能力。
(2)了解智能卡与RFID应用产品在一个完整的智能卡与RFID应用系统中的作用和互联技术,培养系统集成能力。
2. 知识要求: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下基本原理与应用技术:
(1)智能卡与RFID的基本概念
(2)接触式逻辑加密卡存储结构、安全特性与读写接口技术
(3)非接触式IC卡及高频RFID工作原理、卡片特性、读写接口技术及国际标准
(4)智能(CPU)卡的COS、安全特性与读写接口技术
(5)超高频RFID工作原理、标签特性、读写接口技术及国际标准
(6)智能卡与RFID应用系统的构成与应用模式
3. 素质要求:
(1)培养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程设计和课题答辩,使学生在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方面均有相应提高。
(3)培训智能卡技术职业岗位必须的质量意识、守时意识和规范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条件
为保证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训交替进行,课程教学要求在智能卡与RFID技术实训室进行,每2位学生合作使用一套智能卡与RFID实验设备,实训室需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电子课件进行理论教学,及使用智能卡与RFID实验平台软件进行实训操作指导。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五、教法说明
1.采用产品引导,项目驱动的方法:对每个知识模块均以一个实际产品设计任务贯穿始终,以产品的最终实现为目标带动教学,以该产品的实现过程为脉络分层次教学。
这4种产品的设计任务作为课程设计任务的可选项,在授课之初即提交给学生自由选取(经老师允许也可选择其他类似产品),在课程学习和项目训练的过程中,产品开发的核心任务将逐步得以解决,课程结束前学生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将课堂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设计、制作、调试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
2.采用边学边做,层层递进的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我教”与“你做”相结合,在讲解了某一模块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后,让同学举一反三,自己完成更进一步的过程,教师再予以总结提炼;如此不断反复循环,层层递进,改“抱着走”为“拉着走”直至“自己走”,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采用纠错排障教学法:在实训过程中,提倡“出错”,甚至教师人为设置错误,让学生在出错、请教、纠正错误的过程中真正学会系统软、硬件调试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即课程的考试成绩由课程各个教学模块的过程成绩组成,考核模块的分数比例如下:
4个核心技术模块在课程教学期间随实训项目、单元教学进行,分数比例依次为:单元考核50%、平时成绩5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实训操作、实训报告、综合作业及平时的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等。
综合设计模块以课程设计的形式进行,课程设计分小组(3-4人/组)进行,可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选题,由组长分配任务,小组讨论确立设计方案,课后分工制作、调试完成。课程设计评价的分数比例依次为:产品性能验收60%、设计报告10%、答辩10%、组长评价20%
其中,产品性能与设计报告按组评价;答辩按个人答辩时的表现评价;每个组员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贡献则由组长评价,组长的工作情况由教师评价。具体评分标准见课程设计任务书。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智能卡与RFID技术》,毛丰江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参考书:
[1]《智能卡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三版。
[2] 《智能卡应用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3] 《Java智能卡开发关键技术与实例》,2006年9月第一版
[4] 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实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