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 植物 第三课 大树和小草

合集下载

大树和小草-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大树和小草-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大树和小草-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大树和小草之间的生态关系2.通过观察实验,掌握小草在光照和水分条件下的生长规律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教学重点1.大树和小草之间的生态关系2.小草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的生长规律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大树和小草之间的生态关系2.学生对小草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的观察和实验分析能力教学准备1.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2.红外线温度计、水壶、土壤、小草、草盆、光照灯、喷雾器、标尺等教学内容与方法课前准备1.通过PPT或学生问答等形式回顾大树和小草的读物及学生对生态关系的理解。

2.介绍今天的主题:探究小草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的生长规律。

实验一:光照条件下的小草生长规律1.老师带领学生观察自然界中小草的生长环境,让学生思考光照条件对小草生长的影响。

2.将小草种植在草盆中,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位置,记录下室内的光照强度。

3.启动光照灯,调节距离和光照时间,记录下实验室中的光照强度。

4.每天观察小草的生长情况,并用标尺测量小草的高度、根长等数据记录,并记录下周积温。

5.探究小草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长规律,归纳总结出结论。

实验二:水分条件下的小草生长规律1.将小草种植在土壤中并给予水分,记录下室内的空气温度与湿度。

2.使用喷雾器对小草进行喷雾增加水分的条件,并记录下周积温。

3.每天观察小草的生长情况,并用标尺测量小草的高度、根长等数据记录,并记录下周积温。

4.探究小草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归纳总结出结论。

实验三:小草的温度与光合作用1.用红外线温度计测试小草的表面温度,并记录下数据。

2.将小草放在草盆中,在实验室中模拟不同气温、光照强度的环境,记录下数据并作出观察。

3.根据实验数据探究光合作用和温度对小草生长的影响,归纳总结出结论。

教学总结1.通过实验探究小草在光照和水分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科学探究能力。

2.学生理解了大树和小草之间的生态关系,并对植物在温度、光照和水分等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3《大树和小草 》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3《大树和小草 》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3《大树和小草》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树和小草》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第三节内容。

本节课通过大树和小草的生长情况,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大树和小草,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进而认识到保护环境、爱护植物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达到理解植物生长的目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认识它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

2.难点:生态环境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2.观察比较法:学生观察大树和小草的生长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大树和小草的图片、视频等。

2.实物:大树和小草的样本。

3.调查问卷:关于生态环境和植物生长的调查问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大树和小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它们。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大树和小草?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大树和小草的生长视频,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填写调查问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调查结果,教师总结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强调生态环境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大树和小草》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大树和小草》教案2

第三课大树和小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小草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

(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三年级科学上册1.3《大树和小草》教案(新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1.3《大树和小草》教案(新版)教科版

大树和小草第三课:大树和小草设计者:吕渊彭州市通济镇蓝天小学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狗尾草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它,它是一年生杂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生命力很强。

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画一画我观察的狗尾巴草三叶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分布最广的一种牧草, 也可兼作绿肥。

蒲公英多年生草本,高10~25cm,含白色乳汁。

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

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

比一比:叶子形状不同:三叶草的叶子是椭圆的,狗尾草的叶子是针叶型的。

三叶草没有果实,狗尾草有一串串小小的果实。

比较这些小草的共同特征(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草本植物的共同特征:他们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它们的茎为“草质茎”,多汁,较柔软。

这些草本杂草生活在农田、路边、荒地等,随处可见,在地球上分布极广。

生命力很强,有一年生、两年生多年生等,虽然生命周期不长,但繁殖力强。

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

榆树狗尾巴草榆树叶榆树皮榆树花榆树颜色软硬茎粗细质地狗尾草颜色形状软硬叶大小气味榆树颜色软硬茎粗细质地狗尾草深灰色硬粗大粗糙,不规则纵裂深绿椭圆披针形或卵形稍硬较大清香浅绿软细小柔软浅绿披针形软小无颜色形状软硬叶大小气味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相同点: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空气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

不同点: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树一般高大,茎粗(木质茎),质地粗糙,草一般矮小,茎细(草质茎),质地柔软;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寿命长,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案2一. 教材分析《大树和小草》这一课时选自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对植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大树和小草的不同特点,以及它们对环境的要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植物知识,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和探究方面,还需要加强。

此外,学生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植物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强烈。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知道它们对环境的不同要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知道它们对环境的不同要求。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提高保护植物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探究。

2.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大树和小草的图片、实物等。

2.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大树和小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大树和小草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展示大树和小草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师总结并板书。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校园里的树木和小草,记录它们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互相分享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5分钟)讨论:为什么大树和小草需要不同的环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绘制一幅大树和小草的画,并写上保护植物的心得。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参考教案

大树和小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红花醡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小草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

(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

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精品】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3大树和小草 教科版

【精品】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3大树和小草  教科版

课题: 1.3大树和小草 .【学习目标】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3.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预习指导】一、已学知识回顾1、二人小组互查互说。

一颗树大树有()、()、()、()、()、()组成2、怎样拓印树皮?3、树有哪些相同指出?不同之处?设计意图:巩固复习相关知识,引出新课二、预习内容1、回家观察狗尾巴草等一些常见的小草,并做一定的记录2、大树生长需要什么条件?观察一颗大树,同样做一定的记录3、什么是草本植物?什么是木本植物?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能体会到大树和小草两个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别三、学案反馈1、已掌握较好知识:学生掌握较好,但概括不够准确。

2、需重点指导知识: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课内探究】一、认识常见的小草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

(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大树和小草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大树和小草教科版

教材分析:《大树和小草》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植物”中的第三课,教材由:1、认识周围一些常见的小草;2、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3、利用维恩图比较结果,揭示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特点,指向生命体的特征三个活动组成。

在活动中是先从身边比较熟悉小草来进行介绍,让同学了解小草的特点,并用简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更进一步了解小草的知识,然后安排了大树和小草的比较,主要比较三个方面:茎的比较、果实的比较、叶的比较。

大树和小草的形态特征区别非常明显,学生在比较过程中能够很容易体会到两个个体之间的巨大区别,从而建立起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概念的建立。

在此基础上再用列举法给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概念。

最后用一个维恩图把学生观察比较的结果进行梳理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清晰的显示出大树和小草的异同,达到了教学目的。

学生一般对高大的树木有较深的印象,而对路旁的小草关注不多,大多数学生甚至叫不出一种小草的名字。

其次,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所以师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进行细微的观察、比较、逻辑思考进行探究活动。

从而体会到大树和小草一样,是一个活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要践踏小草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孩子们,老师有问题想问问你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身边哪些是小草,哪些是大树,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并且在哪些地方见过?(展示小草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新课教学:1、介绍几种常见的小草:ppt展示,三叶草、二月兰、狗尾草,蒲公英、车前草。

2、课前也布置学生去校园、周围的小草,向家长请假一些的名称(土名、俗名均可以)。

3、教学中,我们周围的野草种类很多,学生基本叫不上不出名字,即使教师也不一定都认识。

因此我根据当地的世实际情况,采用本地常见的野草作为教具进行教学。

4、观察狗尾草:在校园里、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它是一年生杂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大树和小草》教案

《大树和小草》教案

《大树和小草》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互相依存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界中植物的保护意识。

3. 提升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准备:1. PPT幻灯片或黑板2. 一棵小草和一棵小树的塑料模型(供学生观察)3. 班级环境中有植物的绿化元素(如盆栽或壁画等)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一张描绘大树和小草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并询问学生,他们觉得大树和小草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观察与思考:2. 准备好小草和小树的塑料模型,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进行比较。

提问:在哪些方面,小树和小草是相同的?在哪些方面,它们又是不同的?3. 引导学生思考:小草和小树都需要什么才能生长?了解植物生长过程:4. 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大树为例。

结合图片或幻灯片,依次介绍植物的种子、根、茎、叶和花果等部分。

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5. 学生观察小草,让他们找到每个部分,并回答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互相依存的关系:6. 引导学生思考:大树和小草之间有哪些互相依存的关系?7. 解释大树和小草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大树为小草提供遮阳和保护的环境,同时通过叶子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小草呼吸。

小草在大树周围的土壤中也提供了养分供大树吸收。

这样,大树和小草通过共生关系互相依存生长。

保护植物的意义:8. 探讨植物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树木和草地,我们的生活会受到什么影响?9. 解释植物对环境的重要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了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为人类和动物提供了呼吸所需。

10. 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我们砍掉了所有的树木,人类和动物将失去什么?1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植物?提醒学生植物的保护意义,如节约用水、减少砍伐等,以及种树的重要性。

创造力活动:12.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如果你是一颗小草,你希望和哪种植物一起生长?为什么?13.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用发散的思维方式,提出各种不同的理由。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

《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树和小草》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第三课,是学生继观察大树之后,关注脚下生命的又一新课。

本课由“常见的小草”、“比较大树与校草”和“整理相同和不同”三部分教学内容组成。

通过本课学习,期望学生通过实物观察,搜集关于小草的更多信息,并且通过信息的处理,归纳大树和小草的异同,初步认识到陆生植物的普遍特点,同时为接下去的新课《水生植物》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一般对高大的树木有较深的印象,而对路边的小草关注不多,大多数学生甚至叫不出小草的名字,这一点这是本课导入的较好切入点。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方向性还不是很强,因此,一些问题的研究需要教师的引导带领,例如本课要探究的“大树和小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等类似问题。

对学生的生命和环境教育要从小做起,这样才会使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有良好的表现,本课教学中,教师还是渗透“爱护小草”、“不践踏草坪”等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1.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知道小草和大树的异同点,对陆生植物的普遍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教学难点:学生能仔细观察小草的特征,并且能够有条理地描述出来,能够利用简图将小草的明显特征记录下来。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教师将以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为主,学生将以小组合作法、讨论法、观察法进行本课的学习。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教具几种常见小草的完整植株3.学具每一小组备有1个放大镜、几种常见小草的完整植株【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案

1.3大树和小草教学目标:1、知道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2、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3、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一、引疑讲述: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讲述: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师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二、探究讲述: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讲述:让我们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学生活动汇报交流提问:我们能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吗?(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提问:上节课我们很多同学观察了樟树,樟树和狗尾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比较?比较并完成对比表格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

(这是教学重点)三、总结讲述: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树和小草》是一篇描绘大自然中大树和小草的生长过程的科学小品文。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使学生了解到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及其对环境的需求。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三年级之前,已经对植物有一定的认识,知道植物需要水分、阳光和土壤等生长条件。

但是,对于大树和小草的具体生长特点,他们可能还不够了解。

此外,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知道它们对环境的需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及其对环境的需求。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大树和小草的实物样本,以便学生观察。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中的大树和小草,引导学生关注大树和小草的生长过程。

提问:“你们知道大树和小草是如何生长的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大树和小草的实物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生长特点。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阐述大树和小草对环境的需求。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大树和小草,使它们更好地生长。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如何保护大树和小草了吗?”引导学生回顾讨论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保护大树和小草的计划,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教科版科学三上1.3《大树和小草》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1.3《大树和小草》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1.3《大树和小草》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树和小草》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树和小草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科学课中已经学习过植物的基础知识,对于大树和小草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以及环境影响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的兴趣较高,可以借此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认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实物观察:观察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差异。

2.调查分析:让学生调查校园、家庭周围的植物,分析大树和小草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状况。

3.实验操作:动手操作,验证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大树和小草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物准备:大树和小草的样本,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器材准备:测量工具,观察记录表,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大树和小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吗?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展示大树和小草的实物样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生长特点。

同时,呈现相关知识点,如大树和小草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测量大树和小草的株高、根径等生长指标。

同时,填写观察记录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第3课 《大树和小草》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3课  《大树和小草》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有了前面两课的学习经验,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对高大的树木也有了较深的印象,但是对路边小草的关注度还不够,很多常见的小草有的学生都不认识,也说不出名字。

本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方向性还不是很强,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的引领不可少,特别是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如探究的“大树和小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分析处理信息,最后得出结论。

此外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渗透爱护生命、爱护小草、不践踏草坪等情感或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知道小草和大树一样,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但是他们在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方面却不一样。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大树和小草时,能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维恩图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破坏绿化的意识。

培养与人分享、交流的习惯,增强小组合作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有条理地指出大树和小草的异同点,并能用维恩图的形式来呈现探究结果。

【教学难点】能熟练运用维恩图的形式来展示大树和小草的异同点,对陆生植物的普遍性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展示:校园的树木图片导语: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校园里的树木,谁能说说大树一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板书标题:大树)追问:哪些生活条件、或者说环境是基本上所有大树都需要的?(副板书:生长需阳光、水分、营养)提问:在我们的校园里,有很多植物,除了大树,你还可以看到哪些植物呢?导语:不错,大树的脚下还有很多小草。

今天,我们就低下头去观察研究一下常见的小草。

科学大树和小草的教案

科学大树和小草的教案

一般来说,叶子的形状是辨认野草的主要标志。
2. 探索新知 田野里,道路两旁可以看到很多的狗尾草,你们认识吗?
(提示:约 5 分钟) 2. 探索新知
我们已经观察、了解了大树、小草,那么小草和大树有什么不同,现在来看一看狗尾草和樟树,比较下二者的茎、叶、果实有什么 不一样。
5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通根保1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0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1荷试试下卷卷高问总中题体资2配2料,置试而时卷且,调可需控保要试障在验各最;类大对管限设路度备习内进题来行到确调位保整。机使在组其管高在路中正敷资常设料工过试况程卷下中安与,全过要,度加并工强且作看尽下护可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术3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第3课 《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3课  《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一般对高大的树木有较深的印象,而对路边的小草关注不多,大多数学生甚至叫不出小草的名字,这一点这是本课导入的较好切入点。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方向性还不是很强,因此,一些问题的研究需要教师的引导带领,例如本课要探究的“大树和小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等类似问题。

对学生的生命和环境教育要从小做起,这样才会使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有良好的表现,本课教学中,教师还是渗透“爱护小草”、“不践踏草坪”等概念。

【教学目标】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4.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知道小草和大树的异同点,对陆生植物的普遍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教学难点】学生能仔细观察小草的特征,并且能够有条理地描述出来,能够利用简图将小草的明显特征记录下来。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小草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

(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大树和小草》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大树和小草》教科版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几种常见的小草、树枝、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教法、学法)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教案
检印:
课题
1-3.大树和小草
编号
20170303
授பைடு நூலகம்时间
9月5日
课时
安排
1
第1节
教材分析
本课由四部分组成:认识常见的小草;观察狗尾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整理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




(重点、
难点)
教学目标: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
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作业设计
A预习下一课B
板书
设计
大树和小草
教学
反思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教学】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

【教学】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

【关键字】教学《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树和小草》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第三课,是学生继观察大树之后,关注脚下生命的又一新课。

本课由“常见的小草”、“比较大树与校草”和“整理相同和不同”三部分教学内容组成。

通过本课学习,期望学生通过实物观察,搜集关于小草的更多信息,并且通过信息的处理,归纳大树和小草的异同,初步认识到陆生植物的普遍特点,同时为接下去的新课《水生植物》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一般对高大的树木有较深的印象,而对路边的小草关注不多,大多数学生甚至叫不出小草的名字,这一点这是本课导入的较好切入点。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方向性还不是很强,因此,一些问题的研究需要教师的引导带领,例如本课要探究的“大树和小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等类似问题。

对学生的生命和环境教育要从小做起,这样才会使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有良好的表现,本课教学中,教师还是渗透“爱护小草”、“不践踏草坪”等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1.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知道小草和大树的异同点,对陆生植物的普遍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教学难点:学生能仔细观察小草的特征,并且能够有条理地描述出来,能够利用简图将小草的明显特征记录下来。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教师将以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为主,学生将以小组合作法、讨论法、观察法进行本课的学习。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教具几种常见小草的完整植株3.学具每一小组备有1个缩小镜、几种常见小草的完整植株【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第三课大树和小草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

(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

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
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

3.总结: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

(唯恩图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比较相同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对概念内涵的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

)
板书: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