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资料及图片共21页
恐龙图鉴档案
![恐龙图鉴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6fef10fab069dc502201ee.png)
精选可编辑ppt
6
副栉龙:叫声最响白垩纪食草恐龙
Parasaurolophus
副栉龙 小档案 ➢ 生存年代
距今7600万年 ~ 6500万年前的 晚白垩世
➢ 体形
巨型恐龙,体长10米
➢ 发现地点
北美洲,美国,加拿大
➢ 化石标本
许多骨头和头骨
精选可编辑ppt
7
副栉龙:叫声最响白垩纪食草恐龙
• 副栉龙("栉"这个字读:zhi)又名副龙栉龙,意为“几乎有 冠饰的蜥蜴”,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00万年 到7,300万年前,它们身长9.5公尺,头骨与冠饰长1.6公 尺,体重2.5吨。 副栉龙与人类的比例图 副栉龙与人类的 比例图 副栉龙是种二足草食性恐龙,但可以转换成四足 行走。副栉龙可能在寻找食物时采用四足方式,而在奔跑 时采用二足方式。 副栉龙最著名的特征是头顶上的冠饰, 由前上颚骨与鼻骨所构成,从头部后方延伸出去。
• 无齿翼龙主要生活在海边的悬崖峭壁上,靠捕食海洋中的 鱼类为生。它们有一种专门的“食物口袋”,可以用来暂 时存储捕获到的猎物。它们在海面上盘旋,一旦发现猎物 便会一个俯冲,用长长的嘴巴把鱼叼起。虽然口腔中没有 牙齿,但是因为有强健的下颚肌肉,他们也可以紧紧的咬 住猎物,不会轻易丢掉到嘴的食物。
• 无齿翼龙头部的后侧有着尖尖突起的冠,据说这种冠可以 在飞翔时保持平衡。
精选可编辑ppt
14
无齿翼龙:白垩纪肉食翼龙类爬行动物
Pteranodon
无齿翼龙 小档案 ➢ 生存年代
距今6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
➢ 体形
巨型恐龙,体长10米
➢ 发现地点
北美洲,美国,欧洲,英国
➢ 化石标本
部分骨骼
最全的恐龙的资料图片大全和名字
![最全的恐龙的资料图片大全和名字](https://img.taocdn.com/s3/m/ed96226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2.png)
最全的恐龙的资料图片大全和名字恐龙是出现于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
“恐龙”一词是日本生物学家对英文Dinosauria即“恐怖的蜥蜴”(恐蜴)的翻译,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
恐龙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
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
在1861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着羽毛痕迹,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后代。
大部分科学家视鸟类为唯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而少数科学家甚至主张它们应该分类于同一纲之内。
恐龙(不包含鸟类)是群生存于陆地上的主龙类爬行动物,四肢直立于身体之下,而非往两旁撑开。
许多史前爬行动物常被一般大众非正式地认定是恐龙,例如:翼手龙、鱼龙、蛇颈龙、沧龙、盘龙类(异齿龙与基龙)等,但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些都不是恐龙。
恐龙图片大全有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0.66亿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时,正值恐龙生态系统较脆弱时期,遭遇小行星碰撞所致的环境巨变,“糟糕运气”的恐龙走向灭绝。
恐龙真正分类包含了霸王龙(暴龙)、上龙、棘龙、梁龙、雷龙、翼龙、鲨齿龙、三角龙、剑龙。
1.霸王龙(暴龙)霸王龙,又名暴龙,属暴龙科中的一种,名字的意思是残暴的蜥蜴王。
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恐龙中生存年代最晚的种类之一,体长12~14米,最长15米。
平均臀部高度3.6米,最高4.1米。
平均高度5.1米,最高6米(从地面至头部)。
平均体重9吨,最重14.85吨,头部1·55米。
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咬合力可达20吨),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霸王龙(暴龙)霸王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恐龙种类之一。
古生物图谱(恐龙类)
![古生物图谱(恐龙类)](https://img.taocdn.com/s3/m/38ae0f0f6c85ec3a87c2c5a7.png)
生活在七千万年前,体长可达17米,站立时高达6米,体重有8吨以上。
是最大的食肉恐龙之一。
嘴巴张开可咬住篮球那么大的物体,颌上有匕状的牙齿,性情极为凶猛。
肿头龙生活在六千七百万年前,体长可超过4米,头顶肿大,好像长着一个巨瘤,用两条粗壮的后腿走路,是鸟脚类恐龙的一种。
生活在六千七百万年前,高约2米,是一种灵活的食肉恐龙。
肋骨不整齐,第二趾变大,并生有一个巨大的弯刀形爪子,是进攻和防御的武器。
尾巴像一根从粗到细的棍棒。
幻龙生活在一亿九千五百万年前,四肢上有发达的蹼,能在水中游泳。
颈长,可自由活动,从它的颌骨和牙齿来看,是以捕捉鱼类为食的。
拟棘龙生活在六千七百万年前。
前颌骨和鼻骨在头顶上形成一根长长的管状嵴。
好像一只角。
嵴的中间是空的,有人推测可以扩大发声音量和改善嗅觉。
禽龙生活在六千七百万年前,体长可超过8米。
后腿粗壮,像柱子,前肢的大拇指变大,好像尖利的钉子,可以用来抵御敌害。
钜齿龙生活在二亿三千万年前,体长3米以上。
尾巴很短,四条粗壮的腿用来支持其身体的巨大重量,脚短而宽阔,便于在地上行走。
从它的细小牙齿来看,这种动物是吃植物的。
巨扁肯氏兽生活在二亿三千万年前,身体短宽,肢体粗大,上有许多粒状突起,头大尾短,上下颌骨的外表很像现代龟类的喙。
楔齿龙生活在二亿三千万年前,是一种凶猛的食肉恐龙。
前颌骨,上颌骨和下颌骨的前端,有巨大的匕首状牙齿,嘴能张得很大,咬合有力,可以捕食大型脊椎动物。
甲龙生活在大约一亿年前,体长可达6米以上,背部宽大。
头顶和整个背部有一层坚厚的多边形骨板。
体躯两侧有长骨刺,尾部末端有一个锤头状大骨块。
须基龙生活在二亿八千五百万年前,脊椎棘很长,上有不规则的许多短刺,有点像船帆。
这种帆状结构对动物有什么意义,至今还不清楚。
中龙生活在二亿三千万年前,身体细长,有一条长而灵活的尾巴。
上下颌有许多长而锋利的牙齿,是一种适合捕食鱼类的小型水生爬行动物。
鱼龙生活在七千多万年前,你长一般约2米,最大的一种体长可达20多米,外形与海脉或鱼相似,是当时海洋里称王称霸的爬行动物。
恐龙
![恐龙](https://img.taocdn.com/s3/m/391d5863b84ae45c3b358c12.png)
yu
鱼龙,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 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 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 约9000万年前它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 万年。在三叠纪中期今天还未能确定的陆栖爬行 动物逐渐回到海洋中生活,演化为鱼龙,这个过 程类似今天的海豚和鲸的演化过程。在侏罗纪它 们分布尤其广泛。在白垩纪它们作为最高的水生 食肉动物被蛇颈龙取代。 编辑摘要
翼龙的介绍
原意为「会飞的爬虫类」。中生代三叠纪出现在地球上 的翼龙是最早能够飞行的脊椎动物,但有人怀疑它只是 徒有虚名,充其量只能在天空滑翔。然而,最新的研究 表明,因其大脑中处理平衡信息的神经组织相当发达, 翼龙不仅能像鸟类一样飞翔,而且很可能是飞行能手。 美国俄亥俄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杂 志上报告说,他们使用计算机分层造影扫描技术,依据 化石建立了翼龙大脑的三维图像。图像显示,翼龙的小 脑叶片相当发达,其质量占脑质量的7.5%,是目前已知 的脊椎动物中比例最高的。与之相比,擅长飞行的鸟类 的小脑叶片也只占其脑质量的1%到2%。
溪洛渡镇中心校
பைடு நூலகம்柯昌美
霸王龙又名暴龙,模式种与目前唯一的有 效种是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 或称雷克斯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 身长约13米,体重约7公吨,生存于白垩 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後300万年,距今 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 纪灭绝事件前最後的恐龙种群之一。化石 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分布 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广。
马门溪龙的介绍
门溪龙的脖子由长长的、相互迭压在一起的颈椎 支撑着,因而十分僵硬,转动起来十分缓慢。它 脖子上的肌肉相当强壮,支撑着它蛇一样的小脑 袋。马门溪龙和一个网球场一样长,但它的身体 却很“苗条”。它的脊椎骨中有许多空洞,因而 相对于它庞大的身躯而言,马门溪龙显得十分小 巧。1亿4500万年前,恐龙生活的地区覆盖着广 袤的、茂密的森林,到处生长着红木和红杉树。 成群结队的马门溪龙穿越森林,用它们小的、钉 状的牙齿啃吃树叶,以及别的恐龙够不着的树顶 的嫩枝。马门溪龙四足行走,它那又细又长
恐龙百科介绍PPT
![恐龙百科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38d2910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5.png)
植食类恐龙
到侏罗纪晚期,恐龙世界在不断变化, 巨型食肉恐龙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异特龙 就是其中一种。异特龙的很多骨头都是中 空的,与现代多数鸟类相似。异特龙的前 肢比霸王龙更大,而且手上长有三个指爪, 非常锋利。异特龙是侏罗纪恐龙中的代表 性恐龙。它们的爪子可以轻易撕开猎物的 皮肤,也可以从猎物身上下它们头上长有 明显的肉冠,但是并不像双脊龙那样脆弱, 相反却很坚硬。
高处的植物叶子,会用后肢站立。
爪子,牙齿呈勺子装或者扁平装。
斗争方式的区别
• 肉食类恐龙的锐利的牙齿和爪子 是它们猎食的武器。
• 植食性恐龙一般会有一些特殊的 “装备”来对付肉食性恐龙的攻 击,这些装备有时是坚韧的皮甲、 骨棒或骨钉,有时是有力的尾巴。
霸王龙
异特龙
霸王龙又名暴龙是最强大的恐龙,霸 王龙的听觉、嗅觉、视觉都超级灵敏,长 而锋利的牙齿仿若刻刀非常锋利。从平均 体长上看大部分食肉恐龙都能超过霸王龙, 但 它 们 的 体 重 通 常 只 有 霸 王 龙 的 50% 至 78%。在食肉恐龙中只有蛮龙和魁纣龙的 体重能达到或接近霸王龙的90%。霸王龙 平均体长12.2米,最长15米,平均体重8 吨,最重14.85吨。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 最高臀部高度约5.2米平均头高约6米,最 高头高6.72米。体型仅次于棘龙,是第二 大的食肉恐龙。
03
恐龙化石研究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Proin sed libero magna ultrices gravida sit amet at diam.
04
恐龙灭绝的原因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Proin sed libero magna ultrices gravida sit amet at diam.
恐龙百科
![恐龙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f50006ed9b89680203d825a6.png)
恐龙类别蜥臀目蜥脚类:原蜥脚类|蜥脚形类兽脚类:霸王龙|异特龙|南方巨兽龙鸟臀目鸟脚类(Ornthopoda):鸭嘴龙|禽龙剑龙类(Stegosauria):肯龙甲龙类(Ankylosauria):海拉尔龙|多刺甲龙|棱背龙|林龙|棘甲龙|加斯顿龙|顶盾龙| 轮状龙| 雕齿甲龙|装甲龙|多刺甲龙|重装甲龙|敏迷龙|天池龙|雪松甲龙|甲龙|黑山龙|北山龙|孔牙龙|纤龙|剑节龙|古伊犁龙|爪爪龙|窃肉龙|弃械龙|结节龙|海拉尔龙|厚甲龙|尼奥布拉拉龙|德克萨斯龙|活堡龙|埃德蒙顿甲龙|林木龙|胄甲龙|楯甲龙|白山龙|马里龙|山西龙|蓝尾龙|徐龙|安吐龙|结节头龙|钉背龙|多智龙|美甲龙|包头龙|绘龙|克氏龙角龙类(Ceratopsia):鹦鹉嘴龙|原角龙|三角龙|糙牙龙|图兰角龙|纤角龙|倾角龙|亚洲角龙|小角龙|湖角龙|角龙|开角龙|大师龙| 陋龙|五角龙|准角龙|无鼻角龙|牛角龙|双角龙|三角龙|厚鼻龙|河神龙|独角龙|短角龙|野牛龙|戟龙|尖角龙|爱氏角龙|奇迹龙|弱角龙|喇嘛角龙|巨嘴龙|蒙大拿角龙棘龙——Spinosaurus棘龙(拉丁文学名:Spinosaurus,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种大型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早阿尔比阶到森诺曼阶)的非洲,约为11200万年前到9300万年前。
目前仍不确定棘龙属有一个种还是两个种,其中最著名的种是发现于埃及的埃及棘龙(S. aegyptiacus),而第二个种摩洛哥棘龙(S. marocannus)发现于摩洛哥。
棘龙是在1912年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发现于埃及并加以叙述。
最初的标本在二战期间被摧毁,但近几年发现了其他的头颅骨。
棘龙长18米、体重14吨,是已知最重的兽脚亚目恐龙和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
简介棘龙(属名:Spinosaurus)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种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早阿尔比阶到森诺曼阶)的非洲,约为1亿1000万年到9500万年前。
恐龙世界(图文并茂,超级棒!)
![恐龙世界(图文并茂,超级棒!)](https://img.taocdn.com/s3/m/a56adb4dcf84b9d528ea7a7d.png)
恐龙的种类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距离今天有2亿到7千万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符其实的霸主,这就是恐龙。
在那个时候,地球的气候温暖湿润,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所以,不论是吃植物还是吃动物的恐龙,都有享受不尽的美食。
因为有了这么好的环境,恐龙们一般都长得巨大无比。
据推测,最大的恐龙有30米长,体重达40到50吨,就是用现在最大的公共汽车也拉不动它们呢。
当然,也有小一些的恐龙,像细腭龙全长才60厘米,重3公斤,跟我们见到的鸡差不多。
可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却突然很快地从地球上消失了。
消失的时间是在科学家们称为“白垩纪”的结束期。
恐龙为什么会一下子就消失得如此干净,这是一个科学之谜,很多年以来人们纷纷猜测,但一直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
所幸的是有些死去的恐龙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们的骨胳变成了化石被大自然保留了下来,使我们今天知道过去有这样一些动物存在,并且根据这些骨胳推测描绘出了它们的样子。
如果你对恐龙感兴趣,也不妨试试,看能不能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对恐龙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它不仅能帮我们认识地球生物进化的过程,还可以使我们了解地球气候的变迁、地质活动的状况、我们人类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等等,甚至还涉及宇宙天体的方方面面呢,怎么样,很有意思吧?下面就请你跟着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不过因为有很多好看的图片,所以速度可能要慢一些,你不要着急哟。
恐龙的种类恐龙的种类很多,科学家们根据它们骨胳化石的形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鸟龙类,一类叫做蜥龙类。
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推断出是食肉类还是食草类。
这只是大概的分类,根据恐龙骨胳化石的复原情况,我们发现,其实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状更是无奇不有。
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有在陆上爬的。
下面我们就来大概认识一下它们吧。
翼手龙生活在白垩纪,它们的骨胳在欧洲被发现。
恐龙图片和资料1
![恐龙图片和资料1](https://img.taocdn.com/s3/m/ded1a20e168884868662d645.png)
恐龙的年代资料和图片恐龙:恐龙是距今1亿3千万年前地球上爬行动物的总称。
恐龙的种类很多,身体大小、形状、生活习性各不相同,陆地、海洋、空中都是恐龙类爬行动物的活动场所。
大的恐龙如中国四川省合川县发现的合川马门溪龙,全身长22米,体高3.5米,体重40~50吨。
平时在水深5~10米的湖泊中生活,利用水的浮力浮起笨重的身体,以水中的藻类为食物。
小的鹦鹉龙整个身体只有一只小狗大。
有的恐龙能在空中飞翔,像长尾的喙嘴龙,有尖利的牙齿和长长的尾巴。
尾巴末端有一块像苍蝇拍形状的膜,飞翔的工具是翼膜。
有的恐龙是海中的霸王,如喜马拉雅鱼龙,食肉善游,上下颌特别长,形成长吻,口内有牙齿,外貌很像今天的海豚。
有的恐龙是陆上的武士,如剑龙,身长6米,头小,背部高拱,有两排三角形的骨板竖立着,尾尖处有骨刺,是御敌的武器。
到了1亿3千万年前左右,由于强烈的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地形、气候的变化,称霸一时的恐龙在地球上就完全灭绝了。
恐龙灭亡的原因至今没有定论,但应看到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是当时外界环境的改变与恐龙内在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身材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到130吨!!!也就是说,2到3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
而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
这就是“震龙”一名的含义。
震龙震龙生活的时代是大约1亿6千2百万年到1亿3千6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
在动物分类学上,它属于蜥臀目、蜥脚亚目、梁龙科。
除了震龙之外,当时生活在地球上的身体巨大的蜥脚亚目(一般称为蜥脚类)恐龙还包括梁龙科的梁龙(身长26米)、雷龙(身长21米,体重25吨)、超龙(身长42米,肩部高5.19米,臀部高4.58米)、马门溪龙(身长22米)以及腕龙科的腕龙(身长25米,体重30~50吨)等等。
恐龙百科
![恐龙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f50006ed9b89680203d825a6.png)
恐龙类别蜥臀目蜥脚类:原蜥脚类|蜥脚形类兽脚类:霸王龙|异特龙|南方巨兽龙鸟臀目鸟脚类(Ornthopoda):鸭嘴龙|禽龙剑龙类(Stegosauria):肯龙甲龙类(Ankylosauria):海拉尔龙|多刺甲龙|棱背龙|林龙|棘甲龙|加斯顿龙|顶盾龙| 轮状龙| 雕齿甲龙|装甲龙|多刺甲龙|重装甲龙|敏迷龙|天池龙|雪松甲龙|甲龙|黑山龙|北山龙|孔牙龙|纤龙|剑节龙|古伊犁龙|爪爪龙|窃肉龙|弃械龙|结节龙|海拉尔龙|厚甲龙|尼奥布拉拉龙|德克萨斯龙|活堡龙|埃德蒙顿甲龙|林木龙|胄甲龙|楯甲龙|白山龙|马里龙|山西龙|蓝尾龙|徐龙|安吐龙|结节头龙|钉背龙|多智龙|美甲龙|包头龙|绘龙|克氏龙角龙类(Ceratopsia):鹦鹉嘴龙|原角龙|三角龙|糙牙龙|图兰角龙|纤角龙|倾角龙|亚洲角龙|小角龙|湖角龙|角龙|开角龙|大师龙| 陋龙|五角龙|准角龙|无鼻角龙|牛角龙|双角龙|三角龙|厚鼻龙|河神龙|独角龙|短角龙|野牛龙|戟龙|尖角龙|爱氏角龙|奇迹龙|弱角龙|喇嘛角龙|巨嘴龙|蒙大拿角龙棘龙——Spinosaurus棘龙(拉丁文学名:Spinosaurus,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种大型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早阿尔比阶到森诺曼阶)的非洲,约为11200万年前到9300万年前。
目前仍不确定棘龙属有一个种还是两个种,其中最著名的种是发现于埃及的埃及棘龙(S. aegyptiacus),而第二个种摩洛哥棘龙(S. marocannus)发现于摩洛哥。
棘龙是在1912年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发现于埃及并加以叙述。
最初的标本在二战期间被摧毁,但近几年发现了其他的头颅骨。
棘龙长18米、体重14吨,是已知最重的兽脚亚目恐龙和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
简介棘龙(属名:Spinosaurus)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种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早阿尔比阶到森诺曼阶)的非洲,约为1亿1000万年到9500万年前。
恐龙知识介绍PPT课件(可编辑 )
![恐龙知识介绍PPT课件(可编辑 )](https://img.taocdn.com/s3/m/81d0b03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6.png)
1
2
恐龙的分类
ADD YOUR ENGLISH TITLE
拓展学习
ADD YOUR ENGLISH TITLE
3
恐龙的灭绝
ADD YOUR ENGLISH TITLE
第一章
恐龙的分类
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推断出是食肉类 还是食草类。 我们发现,其实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 状更是无奇不有。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 在水里游的,有在陆上爬的。下面我们就来大 概认识一下它们吧。
恐龙的灭绝
第一种
气候环境使恐龙灭绝。 从白垩纪开始,地球上 的环境和气候发生了变 化,出现了四季分明的 气候,两极变冷,恐龙 喜欢吃的植物适应不了 这样的气候,纷纷灭绝。
第二种
恐龙蛋壳变厚使恐龙灭 绝。 科学家研究表明:白垩 纪晚期的恐龙蛋壳变厚, 孵不出小恐龙。
第三种
小行星撞击地球使恐龙 灭绝。6500万年前,一 颗直径10千米的小行星 撞击地球,使地球3个 月一片黑暗,恐龙找不 到食物而灭绝。
卵。 这些海中巨怪也有不少种类,像我们今天有的鳗、龟、蛇、鳄等等,过
去也都有相似的种类。 如鳗龙,如蛇颈龙等等。薄板龙是最长的蛇颈龙,全长可达15米。 它的脖子大约为躯干的两倍。
第三章
恐龙的灭绝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
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种动物突然神秘地消 失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人类至今尚未解 开这个谜团。
恐龙的分类
马门溪龙
中国发现的最大的 蜥脚类恐龙,此属动物全长22米,体 躯高将近4米。 它的颈特别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 它的头很容易就伸进三层楼上房间的窗户内。
恐龙的分类
雷龙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 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 雷鸣一般。
恐龙的资料与图片
![恐龙的资料与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1cbd2273be23482fb4da4c8a.png)
一些常见的恐龙1、霸王龙暴龙,又名霸王龙,名字的意思是残暴的蜥蜴王。
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恐龙中生存年代最晚的种类之一,平均体长11.5米,最可达长达15米。
平均臀部高度3.6米,最高4.1米。
平均个体头距离地面5.1米,最高6米平均体重8-12吨,最重14.75吨。
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生存于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恐龙种类之一。
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以及墨西哥。
2、蛇颈龙蛇颈龙是海中爬行类的一种,海中爬行类包括了海洋鳄鱼和鱼龙以及沧龙。
它们由陆上生物演化而来,再回到海洋中生活。
这些中形的爬行类活在三叠纪到白垩纪晚期。
它们必须生活在乾净的水域中,主要以食用鱼类为生。
化石证实它们较常出现在海洋环境中,除了鹦鹉螺之外也吃鱼类。
从三叠纪开始它就是海洋中的霸王,体型硕大无比,其身体长度也随之变化,属于爬行纲的调孔亚纲,是一类适应浅水环境中生活的类群,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到侏罗纪已遍布世界各地,是白垩纪末灭绝的。
3、鱼龙鱼龙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
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它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
在三叠纪中期今天还未能确定的陆栖爬行动物逐渐回到海洋中生活,演化为鱼龙,这个过程类似海豚和鲸的演化过程。
在侏罗纪它们分布尤其广泛。
在白垩纪它们作为最高的水生食肉动物被蛇颈龙取代。
4、翼龙翼龙又名翼手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动物,共有近100多个品种;它是飞行爬行动物演化支。
,生存于晚三迭纪到白垩纪末,约2亿2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翼龙类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翼龙的翼是从位于身体侧面到四节翼指骨之间的皮肤膜衍生出来的。
较早的物种有长而布满牙齿的颚部,以及长尾巴;较晚的物种有大幅缩短的尾巴,而且缺乏牙齿。
恐龙的资料与图片
![恐龙的资料与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491126e5e009581b6bd9eb63.png)
一些常见的恐龙1、霸王龙暴龙,又名霸王龙,名字的意思是残暴的蜥蜴王。
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恐龙中生存年代最晚的种类之一,平均体长11.5米,最可达长达15米。
平均臀部高度3.6米,最高4.1米。
平均个体头距离地面5.1米,最高6米平均体重8-12吨,最重14.75吨。
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生存于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恐龙种类之一。
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以及墨西哥。
2、蛇颈龙蛇颈龙是海中爬行类的一种,海中爬行类包括了海洋鳄鱼和鱼龙以及沧龙。
它们由陆上生物演化而来,再回到海洋中生活。
这些中形的爬行类活在三叠纪到白垩纪晚期。
它们必须生活在乾净的水域中,主要以食用鱼类为生。
化石证实它们较常出现在海洋环境中,除了鹦鹉螺之外也吃鱼类。
从三叠纪开始它就是海洋中的霸王,体型硕大无比,其身体长度也随之变化,属于爬行纲的调孔亚纲,是一类适应浅水环境中生活的类群,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到侏罗纪已遍布世界各地,是白垩纪末灭绝的。
3、鱼龙鱼龙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
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它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
在三叠纪中期今天还未能确定的陆栖爬行动物逐渐回到海洋中生活,演化为鱼龙,这个过程类似海豚和鲸的演化过程。
在侏罗纪它们分布尤其广泛。
在白垩纪它们作为最高的水生食肉动物被蛇颈龙取代。
4、翼龙翼龙又名翼手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动物,共有近100多个品种;它是飞行爬行动物演化支。
,生存于晚三迭纪到白垩纪末,约2亿2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翼龙类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翼龙的翼是从位于身体侧面到四节翼指骨之间的皮肤膜衍生出来的。
较早的物种有长而布满牙齿的颚部,以及长尾巴;较晚的物种有大幅缩短的尾巴,而且缺乏牙齿。
恐龙
![恐龙](https://img.taocdn.com/s3/m/ba1f4e362f60ddccda38a066.png)
霸王龙头骨化石
鹦鹉龙化石
我知道
恐龙就像现在的动物一样:有大的,有小的;有的以两 条腿走路;有的以四条腿走路;有的会在天上飞,有的会 在水里游;有的吃植物,有的吃动物;其共同相似之处是: 所有的恐龙,脑子都很小,蛋下在陆地上。 (属于爬行类动物)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个子大的,可 以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跟一只鸡差不 多。就食性来说,恐龙有温驯的素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 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例如凌齿龙、盐都龙)
三角龙
体长: 7.9到9 米 体重:6.1到12吨 食物: 草食 生存年代:约6800 万年前到6500万 年前。三角龙是 最晚出现的恐龙 之一,白垩纪 辨认要决: 头上有 三个角
梁龙
体长: 27米 体重:12吨 食物: 草食 生存年代: 1亿 4500万-1亿5500万 年前,晚侏罗纪 生存地点: 美国的 科罗拉多州,蒙大 拿州,犹他州和怀 俄明州 辨认要决: 尾巴特 别长
霸王龙
体长: 13米 体重:28吨 食物:肉食,最 大的陆生性食肉 类 生存年代:生于 白垩纪末期,距 今约6850万年到 6550万年 生存地点:北美 洲的美国与加拿 大西部
翼龙
体长:双翼有 10~12米长 食物: 肉食 生存年代:约2亿 2800万年前到 6500万年前 三叠纪晚期出现, 白垩纪末灭绝。 生存地点:全球 分布。 辨认要决:能飞 行
• 马门溪龙
全身长22米, 体高3.5米, 体重40~50 吨。平时在水 深5~10米的 湖泊中生活, 利用水的浮力 浮起笨重的身 体,以水中的 藻类为食物。
雷龙是
恐龙中最大 的种类之一, 有的身长达 30米以上, 有5层楼那么 高。 雷龙 有着长颈、 及鞭状尾巴。 与身体相比, 头部相当小。 牙齿成匙状, 是草食性恐 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