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设计方案(模板)
校园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校园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校园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校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校园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也在逐年增加。
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废物、营养物质以及微生物等,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将会对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校园生活污水处理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需求分析1.处理量:根据校园规模和生活水平,对校园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量进行合理估计,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处理效果: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对校园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要求进行评估,确保处理后的水质符合要求,可以直接排放或者再利用。
3.系统稳定性:设计方案要保证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避免因为系统故障导致的污水泄漏和环境污染。
4.经济效益:设计方案要考虑经济成本,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和设备,并进行投资和运营成本的经济性评估。
三、设计方案1.校园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根据校园生活污水的特点和处理需求,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
常见的处理工艺包括生化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和混合处理工艺等。
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厌氧处理、好氧处理、硫化氢脱氮脱磷等工艺,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2.污水处理设备选择:根据校园污水处理的要求和工艺选择,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设备。
常见的设备有格栅、调节池、曝气池、沉淀池、过滤器、消毒器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确保设备具备承载处理量的能力。
3.污水处理设施布置:根据校园的地形和建筑物的分布,合理布置污水处理设施。
要充分考虑管道的连通性和互联性,确保污水的顺利流动和处理。
同时,要合理规划设施的空间布局,节约用地,提高设施的利用率。
4.系统监测与控制:设计方案应包括系统的监测与控制系统。
通过传感器和自动控制设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浊度、pH值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及时调整处理工艺和设备的运行参数,保证处理效果的稳定和优良。
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1.引言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一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存在着高成本、低效率、污染环境等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适合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案。
2.设计目标本方案的设计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低成本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处理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并能够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3.设计方案(1)收集系统:在农村地区,由于房屋分散,人口稀疏,传统的污水收集系统难以建设,因此我们选择采用分散式收集系统。
每户通过下水道将生活污水引入集中处理设施。
(2)预处理系统:收集到的生活污水首先经过预处理系统进行初步处理。
预处理系统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格网沉淀器等,用于去除大颗粒污物、悬浮固体和沉积物。
(3)生物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生物处理系统进行二次处理。
生物处理系统采用生物滤池和人工湿地的组合。
生物滤池主要通过微生物的附着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减少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人工湿地则通过湿地植物的吸收和生态系统的自净作用,进一步净化污水。
(4)消毒系统:经过生物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污水,仍然可能存在有害细菌和病毒。
因此,我们设计了消毒系统,通过紫外线或氯化等方法对污水进行消毒,确保出水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
(5)回用系统:在处理过程中,我们还设置了回用系统,用于回收可再利用的水资源。
回用系统包括二次供水系统和灌溉系统。
二次供水系统将处理后的水供给给民众,用于冲厕、洗衣等生活用水。
灌溉系统则将处理后的水用于农田灌溉,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4.设施设计在具体设施设计上,我们选择了塑料制品作为主要材料,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塑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满足处理污水的要求;二是塑料制品具有较低的成本,适合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三是塑料制品具有轻便易搬运的特点,方便在农村地区施工。
在污水处理设备的选型上,我们选择了性价比较高的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以提高处理效率和节约成本。
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MBR工艺)

200吨生活污水MBR方案设计方案目录1 工程概况 (4)1.1 工程名称 (4)1.2 工程地点 (4)1.3 工程简介 (4)1.4 工程范围 (4)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2 方案选择原则及设计依据 (5)2.1 方案选择原则 (5)2.2 设计依据 (6)3 设计参数 (7)3.1 污水处理量 (7)3.2 设计进水水质 (7)3.3 设计出水水质 (7)4 处理工艺选择 (8)4.1 工艺选择原则 (8)4.2 工艺选择 (8)4.3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介绍 (9)5 工艺设计 (11)5.1 工艺流程 (11)5.2 工艺说明 (11)6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 (14)6.1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14)6.2 主要设备参数一览表 (14)7 工程设计说明 (16)7.1 总图设计 (16)7.2 建筑设计 (16)7.3 结构设计 (16)7.4 电气设计 (18)7.5 自控设计 (18)7.6 采暖、通风设计 (19)8 工程投资估算 (20)8.1 工程投资 (20)8.2 工程投资估算表 (20)9 运行费用分析 (22)9.1 工资费用 (22)9.2 药剂费用 (22)9.3 耗电费用 (22)1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1.2 工程地点1.3 工程简介1.4 工程范围200m3/d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所需的设备、建(构)筑物及配套辅助设施的工艺、土建、电气、仪表、给排水等相关专业设计内容。
污水处理站进出水管道、道路、绿化、供电、通讯线路设计不在本方案设计范围内。
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方案选择原则及设计依据2.1 方案选择原则(1)技术先进性原则。
污水处理回用工程一方面应体现环保理念;另一方面是再生水回用系统的先进性。
所使用的工艺和技术应在未来十年内不会被淘汰,避免重复改造。
因此在选择中水处理工艺上应首先考虑设备和技术的先进性。
(2)安全性原则由于中水回用关系到周围人们的安全问题,因此中水处理出水水质不能存在任何问题,如果出现水质超标,其影响面很大,是关系到大量人群身体健康的安全性问题。
3000吨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3000吨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是为了解决城市和乡村生活污水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进行的工程项目。
本项目设计的是一个处理3000吨生活污水的工程,旨在将污水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保护周边的水资源和土壤环境。
二、项目目标1.处理规模:每天处理3000吨生活污水;2.污水排放标准: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3.污泥处理:达到无害化处理。
三、项目方案1.工艺选型根据项目规模和目标,我们选择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
这种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等特点,适合处理大规模的生活污水。
2.工程布局根据场地情况和处理规模,我们将污水处理工程分为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三个单元进行布局。
(1)预处理单元:主要包括格栅除渣机和沉砂池。
格栅除渣机用于过滤大颗粒的杂质,沉砂池则用于沉淀悬浮物和重金属等固体颗粒。
(2)主处理单元:主要包括生化池和二沉池。
生化池是活性污泥的主要处理单元,通过空气供氧和搅拌设备,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得到降解。
二沉池用于处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活性污泥。
(3)后处理单元:主要包括消毒装置和污泥处理设备。
消毒装置用于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证排放的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污泥处理设备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如厌氧消化、压滤脱水等方法。
3.工程设计在工程设计中,需要对每个单元的具体设备和工艺进行设计和选型。
包括格栅除渣机、沉砂池、生化池、二沉池、消毒装置和污泥处理设备等。
同时,需要设计管网系统,保证污水的顺利输送和处理。
4.运营管理在工程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运营管理。
包括设备的运行与维护、污泥的处理和排放水质的监测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记录和报告制度,及时了解运行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四、项目效益1.环境效益:通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和排放,减少了对水资源和土壤环境的污染,保护了周边的生态环境。
2.社会效益:改善了城市和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0吨每天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10吨每天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设计一套高效可行的10吨每天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案势在必行。
一、工程概述本工程旨在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步骤。
二、预处理预处理是整个处理过程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生活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沉淀物。
预处理主要包括格栅过滤和沉砂池两个步骤。
1. 格栅过滤格栅过滤采用机械格栅,能有效过滤掉大颗粒的固体杂质,如纸张、布料等。
格栅过滤设备应具备自动清理功能,以保证处理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沉砂池沉砂池是用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沉淀物,如沙子、泥土等。
沉砂池的设计应考虑到沉淀物的排除和清理的方便性,以确保处理效果。
三、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对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生化处理主要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个步骤。
1.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通过加入适量的氧气,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好氧处理池的设计应考虑到氧气的供应、搅拌和温度的控制等因素,以提高处理效果。
2. 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对生活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进行去除的关键步骤。
厌氧处理池的设计应考虑到温度、PH值和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等因素,以提高处理效果。
四、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对生化处理后的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以达到排放标准。
深度处理主要包括植物处理和消毒两个步骤。
1. 植物处理植物处理是通过植物的吸收和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水中的残存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植物处理池的设计应考虑到植物的种类选择、生长环境的调控以及植物的养护等因素,以提高处理效果。
2. 消毒消毒是为了杀灭生活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以确保处理后的水质安全。
消毒方法可以采用紫外线消毒或者氯消毒,具体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五、污泥处理污泥处理是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二、设计目标1.提高处理效率:确保废水处理系统具备高效的处理能力,能够及时处理大量的生活污水。
2.减少排放量:通过科学的处理方法,减少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3.节约资源:设计中考虑使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工艺方法,以减少资源的消耗。
4.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运营方法,降低生活污水处理的运营成本。
三、设计方案1.系统组成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进水口、预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二沉池和出水口等组成部分。
进水口用于污水的引入,预处理单元负责过滤大块固体废物,生物处理单元使用微生物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二沉池用来分离水中的悬浮物,出水口负责将处理后的水排放出去。
2.工艺流程(1)进水:将生活污水引入处理系统,进入预处理单元。
(2)预处理:通过格栅和砂池等预处理单元,将污水中的大块固体废物和沉积物去除。
(3)生物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水送入生物处理单元,通过接触氧化、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等工艺,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得到降解。
(4)二沉池:将生物处理后的水进入二沉池,通过重力沉淀,将水中的悬浮物与沉淀物分离。
(5)出水:经过二沉池后,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后,供排放或回用。
3.设备选择(1)格栅:采用机械式格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大块固体废物。
(2)砂池: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去除污水中的沙粒和其他沉积物。
(3)曝气设备:通过增氧装置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的降解。
(4)二沉池:采用垂直流沉淀池,通过重力分离悬浮物和液体。
(5)出水口:设置适当的出水口,确保处理后的水质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4.运行与维护(1)系统的运行需要定期维护和管理,包括替换消耗品、监测运行状况和及时处理故障。
(2)废水处理设备的维护包括定期清洗和消毒,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的卫生。
(3)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和维护,清理管道和设备,定期更换旧设备和损坏设备。
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方案4篇 (模板)

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按照《XX省关于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XX发〔20XX〕XX号)、《XX省XXX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及供水设施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X办发〔20XX〕XX 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及供水设施建设共投资26.76亿元。
各分项目标任务如下:(一)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全市投资XX万元,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13万吨/日,建设改造污水处理配套管网474.3公里,新建污泥处理处置规模30吨(干泥)/日。
其中,市本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万吨/日、配套管网建设长度106.06公里,区县(市)及所属建制镇、重点镇新增污水处理能力合计8万吨/日、配套管网建设长度368.24公里。
到2015年,全市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50%。
(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全市投资74865万元,续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综合处理厂项目共计5个,处理能力1118吨/日,续建投资额18870万元。
新建垃圾处理项目1个,即市本级焚烧综合处理厂,处理能力700吨/日以上,计划投资额35000万元。
收转运设施项目共计6个,包括市本级1个及区县(市)5个,其中市本级项目转运能力570吨/日,运输能力720吨/日,投资额4050万元;区县(市)5个项目转运能力达602吨/日,运输能力1020吨/日,投资额4830万元。
餐厨垃圾项目1个,即市本级餐厨垃圾示范项目,设计能力200吨/日,投资额4800万元。
分类收集示范项目1个,即市本级垃圾分类收集示范项目,设计能力1000吨/日,投资额7315万元。
到2015年,建制镇以上城镇生活垃圾基本达到“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要求,建立垃圾清运处置城乡统筹系统,垃圾综合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增强,市本级垃圾收运比例达到95%以上,全市城镇已收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40立方米每天生活污水处理优秀设计

40立方米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第一章项目背景1.1设计范围及内容我公司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对生产中产生的污水水量、水质等因素进行了初步论证,并收集了有关基础资料。
同时,结合已建同类污水治理工程的实际情况,研究和论证了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方案等。
本方案设计范围如下:(1)污水水量、水质分析;(3)工艺流程及方案设计;(4)污水处理工程投资估算及运行费用估算。
1.2设计依据主要政策法律及规范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48-1999;(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1)《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12)《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4);(13)《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JGJ/T16-92);(14)其它相关的标准规范。
1.3设计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地方法规;2.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污水进水性质、出水要求和特点,选用成熟、可靠、高效、节能、占地少、经济、实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及先进技术,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3.满足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可靠、稳定性和耐久性,尽量减少日后设备的维修、更换,便于长期运行的管理、操作;4.在满足工艺要求基础上,做到布局紧凑,节约用地;5.妥善处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噪声等,尽量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某生活污水初步设计方案

某生活污水初步设计方案【某生活污水初步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及目的生活污水处理是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某地区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我们制定了该生活污水初步设计方案。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个高效、可持续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以确保污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排放到环境中不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二、设计原则1. 环保原则: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环保标准。
2. 高效原则:设计的处理系统应具备高效处理能力,确保能够处理大量的生活污水。
3. 经济原则: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设计要尽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可持续原则: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循环利用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设计方案1. 生活污水收集系统设计一个完善的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包括下水道管网、检查井、泵站等设施,以确保污水能够顺利流入处理系统。
2. 生物处理系统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进行污水处理,包括预处理、生化池和二沉池等单元。
预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去除悬浮物和沉淀物,生化池用于去除有机物,二沉池用于沉淀悬浮物和生物污泥。
生物处理系统采用活性污泥工艺,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3. 深度处理系统对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如紫外线消毒、臭氧氧化等,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和杀灭细菌,确保出水符合相关标准。
4. 污泥处理系统设计一个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脱水、污泥干化等单元,以减少污泥的体积和处理成本。
5. 排放系统设计一个合理的排放系统,确保处理后的污水能够安全、合规地排放到环境中,同时减少对周边水体的污染。
四、设计效果评估1. 水质指标评估:对处理后的水质指标进行评估,包括COD、BOD、氨氮、总磷等,确保出水符合相关标准。
2. 经济效益评估:对设计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包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等,以确保设计方案具备良好的经济可行性。
400T/D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400T/D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是指针对400T/D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进行规划和设计,以确保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和净化,以便能够达到排放标准或实现再利用。
以下是一个针对400T/D生活污水处理的设计方案。
1.方案概述该生活污水处理方案使用了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预处理、生物反应器和沉淀池。
通过这些处理步骤,可以有效地去除悬浮物、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并最终实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和处理。
2.预处理预处理是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第一步,旨在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砂石等杂质。
预处理单元包括格栅、砂沉箱和调节池。
格栅被用来去除较大的悬浮物,砂沉箱用来去除沉积在污水中的颗粒和沙粒,调节池用于平衡生活污水中的水质和水量。
3.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是生物处理系统中最关键的单元,用来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氮、磷等污染物。
在该设计方案中,我们将采用曝气式生物反应器。
曝气式生物反应器具有高效、低能耗和易于管理的特点。
在曝气式生物反应器中,生物菌群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和代谢,通过增加氧气的供给来提供氧化剂,促进有机物的分解。
这个处理单元还应具备良好的悬浮性和沉淀性,以确保反应系统中的有机物被彻底降解。
4.沉淀池沉淀池是生物反应器后的最后一个处理单元,用来沉淀由生物反应器中带出的活性污泥颗粒和其他悬浮物。
通过重力沉淀作用,活性污泥和悬浮物被分离出来,沉淀到底部。
清水从上部流出,并经过进一步处理后,可以达到再利用要求或直接排放。
5.除磷和除氮在生活污水处理中,除磷和除氮是重要的目标。
为了实现去除磷和去除氮的效果,可以引入化学药剂和生物处理的结合方法。
对于除磷,我们可以使用液氯化铁,通过与污水中的磷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达到除磷的效果。
对于除氮,可以通过硝化反应器和反硝化反应器的联合作用来实现。
硝化反应器用来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而反硝化反应器则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
6.消毒最后,通常需要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以确保没有病原体残留。
400T/D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400T/D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1. 简介本文将提出一种400T/D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旨在解决大规模生活污水处理的问题。
2. 设计原则在设计方案中,我们将遵循以下原则:1. 环保: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 高效:确保处理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污水处理效果达到最佳。
3. 经济:在满足处理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3. 设计流程本设计方案将采用以下流程进行400T/D生活污水处理:1. 预处理:包括粗格栅、细格栅和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进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沉积物。
2. 活性污泥法处理:采用二沉池结构,由好氧池和缺氧池组成。
在好氧池中,通过搅拌和通入空气,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而在缺氧池中,通过缺氧条件下的好氧反硝化作用,将污水中的氮和磷去除。
3. 滤池过滤:使用砂滤池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微生物和残留悬浮物。
4. 消毒:通过使用紫外线消毒装置或其他适用的消毒技术,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确保水质符合相应的标准。
5. 排放:将处理后的水排入河流或其他接收水体,或进行二次利用。
4. 设备选型在400T/D生活污水处理设计中,我们选用以下设备:1. 格栅:选用自清洗型机械格栅,能有效去除进水中的固体颗粒。
2. 沉砂池:选用倾斜板沉砂池,能够将沉积物有效分离,并方便清理。
3. 活性污泥法处理设备:选用A2/O工艺,具有较高的除去有机物和去除氮、磷的效果。
4. 滤池:选用砂滤池,能够有效过滤处理后的水,提高水质。
5. 消毒设备:选用紫外线消毒装置,能够安全、高效地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
5. 控制与运维为了保证400T/D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应建立完善的控制与运维机制,包括以下方面:1. 自动监测:安装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2. 定期维护: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3. 培训与管理: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建立规范的操作和管理流程。
生活污水一级A标准设计方案

社区生活污水处理项目(100m3/d)设计方案目录1概述 (1)2 设计依据、原则及范围 (2)2.1 设计依据 (2)2.2 设计原则 (2)2.3 设计范围 (4)3 设计水质水量 (5)3.1 设计处理规模 (5)3.2 设计进、出水水质 (5)4 工艺选择及说明 (7)4.1 工艺选择 (7)4.2 工艺技术特点 (12)5 主要设备一览表 (17)6 运行成本分析 (19)6.1电费 (19)6.2 其他费用 (19)7 工程投资估算 (20)1概述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项目规划情况及有关设计规范,本项目设计水量100m3/d,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
受业主委托,我公司在仔细分析该污水水质后,在总结和参考以往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经验上,查阅大量资料并参照同行业数据,编制了《社区生活污水处理项目(100m3/d)设计方案》,供有关专家审查和业主选用。
2 设计依据、原则及范围2.1 设计依据(1) 建设单位提供的污水水质、水量等基础资料(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3)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4)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5)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6) 《给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评价手册》(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8)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0)《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JB2932-1999)(1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2.2 设计原则2.2.1 设计思路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中,本着技术先进适用、工艺措施针对性强、系统可靠稳定、运行易开易停,一次性投资与日常运行费用综合最省、最大限度的减少场地占用面积及最大限度的使用原有的处理设施的原则;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同类污水处理技术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相同工程的实际经验,本项目拟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沉淀+过滤+二氧化氯消毒”工艺进行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初步设计方案

生活污水初步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和目的生活污水处理是确保城市环境卫生和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
本设计方案旨在针对某城市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提出初步设计方案,以满足城市污水处理的需求,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二、设计原则和要求1. 环境友好:设计方案应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确保处理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 高效处理:设计方案应具备高效处理生活污水的能力,确保出水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可持续发展:设计方案应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能源的节约,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 经济可行:设计方案应在经济可行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1. 污水收集系统设计a. 确定污水收集范围和区域划分,制定合理的污水收集管网布局。
b. 根据预测的污水产生量和流量,确定合适的管道直径和坡度。
c. 设计合理的污水收集井和调节池,以平衡污水流量和负荷波动。
d. 考虑雨水排放和污水分流的问题,设计合适的雨水和污水分流系统。
2.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a. 选择合适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等。
b. 根据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确定合适的处理单元,如格栅、沉砂池、曝气池等。
c. 设计合理的曝气系统和混合系统,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和混合效果。
d. 考虑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要求,设计相应的去除单元和工艺。
3. 污泥处理和处置设计a. 确定污泥产生量和性质,设计合适的污泥处理单元,如浓缩、脱水等。
b. 考虑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设计相应的污泥处理工艺和设备。
4. 设备选型和布置设计a. 根据处理工艺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机械,如泵站、曝气机等。
b. 设计合理的设备布置和管道连接,以确保处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维护。
5. 运营管理设计a. 制定合理的运营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维护。
b. 建立监测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及时监测和调整处理过程。
c. 培训运营人员,提高其技能和管理水平,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000吨生活污水方案(一级A)

2000T/D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工程设计方案单位名称:单位地址: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 (2)第三章、设计水质水量 (4)第四章、处理工艺的选择 (6)第五章、处理工艺设施简要说明 (11)第六章、系统技术性能参数说明 (15)第七章、电器与控制 (22)第八章、污水处理设施布置 (25)第九章、环境影响分析 (25)第十章、经营管理及运行成本分析 (26)第十一章、去除率表 (28)第十二章、方案特点及售后服务 (29)第十三章、土建设施及设备清单 (29)第十四章、服务承诺 (31)第一章、工程概况该区所排放污水主要为城镇居民日常生活污水,含有部分工业废水,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有关规定和相关条款,区内所排污水必需经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后排放。
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时”原则。
我单位受投资者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区内生活污水处理的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
针对本次污水的具体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AA/O”工艺加消毒过滤,采用一套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设备主体采用钢砼结构,使污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该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1)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2)、《给水排放制图标准》(GBJ106-87)3)、《民用建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规定》(DBJ08-71-98)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5)、《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6)、《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GBJ125-89)7)、《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8)、《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10)、《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50191-92)11)、《污水泵站设计规程》(GBJ08-23-91)12)、《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J50037-96)13)、《工业企业噪音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1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J108-87)15)、《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7)、《电动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1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1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18-86)21)、《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CJ26.1-29-91)2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6-89)23)、《城市污水处理站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2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17-88)2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26)我公司所完成同类工程所取得的实际经验和实际工程参数。
生活污水处理方案三篇

生活污水处理方案三篇篇一:生活污水处理方案100m3/d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 (2)第三章设计水量与水质 (4)第四章处理工艺的选择 (5)第五章处理工艺设施简要说明 (12)第六章系统技术性能参数说明 (15)第七章电器与控制 (20)第八章污水处理设施布置 (22)第九章环境影响分析 (22)第十章经营管理及运行成本分析 (24)第十一章方案特点及售后服务 (25)第十二章服务承诺 (26)第十三章主要设备及部件配置表 (28)第一章工程概况该区所排放污水主要为日常生活污水,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有关规定和相关条款,区内所排污水必需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或纳入附近水域。
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时”原则。
我单位受建设方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生活污水处理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区内生活污水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
针对该区生活区的具体污水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A/O”工艺,该处理工艺成熟实用,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主要设备采用优质钢结构,考虑到区内周边环境和卫生问题,故该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决定采用全埋地式结构,上部覆土,可种植花木、草坪,进一步美化环境。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1)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3)室外排放设计规范(GBJ14-87);4)环境噪声标准(GB5096-93);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6)给水排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关技术规范;7)我公司所完成同类工程所取得的实际经验和实际工程参数。
(2)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2)选用先进、合理、可靠的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3)本工程系环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
10t h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10t/h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的生活污水主要居民区居民生活产生的所有废水。
污水经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水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并达到业主要求。
二、设计依据1.用户提供工程的相关条件;2.《给水排水手册》;3.《给水排水标准实施规范》;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6.本公司企业标准。
三、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确保各项出水指标达到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2.本设计采用目前国内较为成熟、先进的生化处理工艺,处理效果好,操作维护方便。
根据业主提出的要求本项目达到无人值守。
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建设工期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玻璃钢设备,充分考虑防腐措施,防止腐蚀,力求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省,运行能耗低,处理费用少,整体设备使用寿命大于20年。
4.污水处理设施在运行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调节余量,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四、设计范围本工程的设计范围为:污水处理部分工艺、设备、电气与自控等各专业的全部内容。
五、设计标准1.污水水量:根据业主提供资料,设计处理能力10T/H。
2.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安一般生活污水水质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3.设计日处理水量240m3/d。
进水水质表项目 COD BOD NH3-N pH浓度(mg/L) 350 250 40 6—9处理后水质排放表项目 COD BOD NH3-N pH浓度(mg/L)≤60 30 ≤15 6—9七、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生活污水----调节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二沉池-----排水八、工艺特点及说明1. 本工艺采用较为成熟的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出水水质稳定,运行管理方便,可靠性好。
2. 接触氧化池内选用易结膜易脱膜的组合型立体填料,抗老化性能好,比表面积大,对氧能作密集的切割,氧利用率高,出水效果好。
4. 本系统采用机电一体化全自动运行,不需专人操作。
500立方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500立方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生活污水处理是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和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
为了处理500立方每天的生活污水,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
下面是一个针对这一问题的设计方案,通过综合运用传统的处理方法和新型的技术手段来实现高效处理。
1.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生活污水处理的第一步,旨在去除部分悬浮物、颗粒物和有机物。
初级处理采用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包括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
格栅用于过滤大颗粒物,沉砂池和沉淀池则分别用于沉淀较大的颗粒物和悬浮物。
这些处理设施能够有效地去除大部分物质,并准备好进入下一步处理。
2.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生活污水处理的关键环节,通过生物作用将有机物降解成无机物。
对于500立方每天的生活污水,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生物处理是一种经济有效且可行的方法。
活性污泥法包括活性污泥曝气池和二沉池。
活性污泥曝气池中的污水与悬浮固体和污泥混合,曝气过程中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并消耗氧气。
然后污水流入二沉池,其中沉淀出的污泥再次回流入曝气池,以维持曝气池中的微生物活性。
二沉池能够将曝气池中的悬浮固体和部分生物污泥沉淀下来,使出水更清洁。
3.高级处理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可以引入高级处理。
纳滤技术是一种常见的高级处理方法,通过过滤膜将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和微生物截留下来,达到更高的水质要求。
对于500立方每天的生活污水处理,可以使用一套纳滤装置,通过不同孔径的滤膜处理污水。
纳滤装置可在生物处理后设置,将原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水进一步过滤,提供高质量的处理水。
4.水质监测和控制为了保障生活污水处理的效果,应设置水质监测系统来实时监测处理水的水质指标。
水质监测系统应包括各类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能够检测水中的悬浮固体、溶解性物质、微生物及其他重要指标。
通过监测系统,可以及时调整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以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
总之,针对500立方每天的生活污水处理需求,以上设计方案包括初级处理、生物处理、高级处理和水质监测控制等步骤,能够高效地将生活污水处理成符合排放标准的处理水。
农村生活污水设计方案

农村生活污水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农田、水体和人民健康造成为了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建立一个高效、经济、环保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2. 原则:a. 综合考虑农村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确保方案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b. 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达标率。
c. 强调资源化利用,实现废水净化和再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d. 强化管理和监测,确保设施运行稳定,达到长期有效管理的目标。
三、设计方案1. 农村生活污水采集系统:a. 设立合理的污水管网,覆盖农村主要居住区和农业生产区。
b. 设置污水采集井和调节池,平衡污水流量,减少对处理设施的冲击。
c. 采用低压管网和重力流动方式,减少能耗和运营成本。
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a. 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等,以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悬浮物。
b. 结合物理处理工艺,如格栅、沉淀池等,以去除固体悬浮物和沉淀物。
c. 引入先进的膜技术,如超滤、反渗透等,进一步提高水质达标率。
d. 考虑农村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处理工艺组合,确保处理效果和经济性。
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a. 建设适量的处理设施,根据农村人口规模和污水排放量确定设施容量。
b. 选用优质的设备和材料,确保设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c. 设施布局合理,便于操作和维护,减少运营成本。
d. 考虑设施的可扩展性,随着农村发展,可以逐步增加设施容量。
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后的利用:a. 利用处理后的水源进行农田灌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b. 利用处理后的污泥进行有机肥料的生产,促进农田肥沃度的提高。
c. 探索其他资源化利用途径,如沼气发电等,实现能源的再生利用。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范文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范文1)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使处理后的水质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要求;2)建立合理、完善的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及时、有效地收集、输送、处理生活污水,确保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3)充分考虑现状,尽量利用和发挥原有排水设施的作用,使新规划排水系统与原有排水系统合理的有机结合;4)与道路规划、地下设施规划、竖向规划、环境保护规划、防灾规划等专业规划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处理好与其它地下管线的矛盾,有利于管线综合利用;5)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设计进、出水水质的要求,选择先进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建设工艺简单、易于村民操作的污水处理系统;6)施工过程中控制好噪音和异味,避免造成二次污染;7)建筑设计风格力求简洁明快、美观大方,与周围景观相协调;8)考虑尽可能降低工程的总造价和经常性运行管理费用,节省投资,确保处理系统长期运行。
1.2.3编制范围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包括:村新建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及投资概算; 1.2.4处理目标第二章污水收集管网系统设计2.1设计原则1)符合建设规划。
管线布置要与农村建设规划相衔接,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相结合,使管网布置与敷设在满足近期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同时考虑远期规划。
2)利用地形。
污水管网布置宜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尽可能采用重力流,避免或减少提升。
在整个排水区域较低的地方敷设污水主管道及干管,便于直接连接农户的支管污水靠重力自流。
另外根据污水管道现状及敷设条件,合理控制污水截污管的埋深。
3)降低施工难度。
管道定线尽量减少与河道、山谷、铁路及各种地下构筑物交叉,并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的影响。
4)减少工程量。
减少工程量是减低工程投资的有效途径。
管线管理尽量简洁顺直,避免绕弯,减少大管道的长度。
5)污水管道设计结合污水处理站的地理位置,以就近接入、减少投资为原则。
2.2收集管路系统分区块污水收集系统采用,每户收集—管网收集—污水处理设施/或已建成收集管网,在每户排水管出口和支管交汇处等设置检查井。
农村生活污水设计方案

农村生活污水设计方案背景介绍:农村地区存在很多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和技术,导致污水直接排放或者通过简单处理方式后进行排放,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方案一:生活污水分流处理系统1.分流设计:针对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的特点,设计分流系统将固体废弃物和液体污水进行分离,进而进行有效的处理。
分流设计主要包括厨余垃圾处理系统、厕所污水处理系统和浴室、洗衣机污水处理系统。
2.厨余垃圾处理系统:将厨房垃圾进行分解和转化,可以采用堆肥、厌氧发酵等方式进行处理,将有机废物转化为有机肥料,进而循环利用。
3.厕所污水处理系统:在农村地区推广智能化厕所设施,通过分解、过滤和消毒等环节进行污水处理。
可以采用生化处理、厌氧分解、人工湿地等方式进行处理,将污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浴室、洗衣机污水处理系统:对浴室和洗衣机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主要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去除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提高污水的净化效果。
方案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系统1.污水收集和输送系统:建立污水收集井和联排管网,将农村各户的污水收集到污水处理站进行进一步处理。
联排管网采用合理的坡度和材料,确保污水能够顺利输送到处理站。
2.污水处理站建设: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站,采用生化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工艺进行污水处理。
可以根据农村人口密度和流量大小选择适当的污水处理工艺,提高污水的净化效果。
3.污泥处理: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可以通过厌氧消化、压滤等方式进行处理。
利用污泥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供暖或发电,同时可以将处理后的污泥作为有机肥料进行再利用。
4.排放与循环利用:经过处理的污水可以通过安全排放到水体中,或者经过进一步的过滤和消毒后进行循环利用,用于农田灌溉、园林湿地等用途,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总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难题,通过分流处理系统和集中处理系统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污水处理
设
计
方
案
二零一五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3)
第二章设计内容 (4)
2.1设计依据 (4)
2.2设计原则 (4)
2.3设计范围 (5)
2.4设计参数 (5)
第三章工艺对比 (7)
3.1工艺介绍 (7)
3.1.1传统活性污泥法 (7)
3.1.2 传统MBR法 (7)
3.3工艺对比 (8)
3.5工艺流程设计 (10)
第一章项目概况
生活中的废物、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导致水体缺氧、发臭、藻类大量滋生、鱼类死亡等,严重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因此,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对该种污水进行治理。
本设计方案适用于城镇小水量生活污水处理。
由于小城镇过去“重建设,轻环保”的旧观念,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的发展,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无序乱流,不仅直接污染了小城镇自身生态环境,而且造成了河湖水体的严重污染,已成为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根据有关报导,预计今后我国70%以上的生活污水将来自城镇及小区。
可见小城镇的污染治理关系到我国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也是非常有前途和极具生命力的。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模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综合考虑确定:①满足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②按城镇自然地理地形地貌特征划定汇水区;③避免远距离输水,就近再生处理、就近排放、就近利用;⑤城镇近期投资能力;污水收集系统与污水处理设施配套。
本设计方案在项目构成、工艺与装备、配套工程、劳动组织与劳动定员等方面,根据所选的工艺技术特点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基本要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均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置,并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
本设计方案拟采用的处理工艺为MBR工艺,经过本工艺处理后,出水可达到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相关要求。
第二章设计内容
2.1 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T897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8978-200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8918-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三废处理手册》(废水卷)
《环境工程师手册》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其他相关电气、土建、设备设计手册
2.2 设计原则
根据业主的要求,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建筑、环保标准规范。
选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工艺流程尽可能减少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节省占地、减少能耗。
积极稳妥的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在设计的关键部位采用自动化仪表,提高自动控制及管理水平。
电机的使用环节必须具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接地措施;电机或整个系统非正常情况下不工作,要有报警功能;报警信号要送至废水处理站相应的办公室;对于设施的开机和停
机操作,管理人员使用要非常方便。
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建设完工后的污水处理设施不影响现状条件下附近场地的使用功能。
处理设施所使用的材料如管材、本体,必须充分考虑防腐要求,埋地电缆必须穿镀锌钢管防护。
2.3 设计范围
本方案设计范围为废水处理站内的设计,包括工艺、土建、设备与管道、电气工程、工程调试等,其中废水处理站的具体布置需要根据业主提供具体用地的实际情况后方可进行,具体如下:
工艺流程选择与设计,包括设备选型等;
废水站内构筑物单体设计;
处理成本和运行费用估算;
优质的服务及承诺等。
废水进水管由建设方接到处理站的调节池,此部分不在本次设计范围;
供电电缆由建设方接到处理站的低压配电箱,此部分不在本次设计范围。
2.4 设计参数
污水性质:城镇生活污水。
设计水量:Q= m3/d;
设计运行时间:24小时/天。
设计进水水质:进水按一般城镇生活污水水质。
设计出水水质:排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第三章工艺对比
此设计方案所采用的工艺为本公司自主研发的MBR工艺,该工艺成功应用了多效MBR 工艺、气化除磷技术等。
下面将此工艺与其他传统污水处理工艺进行对比。
3.1 工艺介绍
3.1.1传统活性污泥法
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初为活性污泥法,历经多次技术变更已经发展出多种衍生工艺(例如CASS,氧化沟,CAST,SBR,AO等)。
现在国内一般大型的污水厂工艺为CASS,MBR和氧化沟工艺。
活性污泥法(包括其衍生工艺)为国内外有机废水处理的主流,占90%以上。
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分为曝气池、固液分离池分体式和曝气池、固液分离池合体式;前者为在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用较广泛的氧化沟等和后者的典型工艺为CASS。
典型的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3-1 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图
3.1.2 传统MBR法
MBR法近年来也较为广泛的应用于污水处理当中。
MBR(膜生物反应器)是把生物处理与膜分离相结合的一种组合工艺。
用高效膜分离技术代替传统生物处理中的二沉池,是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
MBR法中所用的膜具有高效截留作用,微生物被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中,实现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泥停留时间的彻底分离,消除了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泥膨胀问题。
MBR法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处理出水水质好(可去除细菌、病毒)、可直接回用、污泥产量低、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典型MBR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3-2 传统MBR典型工艺流程图
3.3工艺对比
下面针对几种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与本公司自主研发的MBR工艺进行对比,如下表所示。
由以上对比可以看出, MBR工艺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1、处理效果好,出水稳定并达到回用水平
由于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浓度大,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可靠,水质清澈悬浮物极少;出水水质优于《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污泥产生量微小
该工艺通过强化有机污泥在系统中的自身消化,实现了有机污泥在系统中的大幅度减量。
同时系统通过不排泥方式运行,污泥自身消化速率达到动态平衡,反应器内维持了与进水水质相匹配的高浓度活性污泥,基本不排放或者微量排放有机剩余污泥。
3、能同步脱氮除磷
该工艺通过提高气化除磷微生物在生化系统中的比例,强化了“气化除磷”效果,突破了传统排泥除磷的技术观念;系统通过优化反应器结构,强化了系统的脱氮效果。
进而实现了单一膜生物反应器连续式高效脱氮除磷,达到国内外高效脱氮除磷生化处理工艺水平。
4、运行能耗较低
该工艺通过改变传统单一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以好氧微生物为主的菌相结构及提高氧利用率,减少了系统生化需氧量及曝气冲刷无效能耗,使该技术在各项技术指标优于常规生化工艺的情况下,综合运行成本也比常规生化工艺要低。
而且,在对有机污水处理过程中,无需增加其他的辅助设备,吨水运行电耗仅
0.36kw·h/m3,吨水处理成本仅0.3~0.5元。
5、安装便捷,省时高效
MBR工艺一体化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布局形式灵活,占地面积小,每吨水占地面积
不超过0.15-0.35 m 2。
安装现场只需做好设备基础,使设备就位,通水通电即可开机调试,并在1-2周内达到稳定出水的效果。
也可根据现场的需要随时增加处理设备或者调离处理设备。
7、 技术可靠,优势明显
MBR 工艺一体化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成熟可靠,并实现了该一体化设备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流水线生产,设备出厂时间快且均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
设备的精密度、防渗漏、防腐性、密闭性、环保性等更是传统污水处理方式所望尘莫及。
3.5工艺流程设计
根据前面工艺的对比,本方案的废水处理工艺定为MBR 工艺,具体体现在选用MBR 一体化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作为污水处理的主体工艺,本工程采用具体工艺流程详见图3-3。
处理工艺流程
图3-3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说明
经管道收集的生活污水经过粗、细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物质后,污水进入调节池后进行水质均质。
污水通过提升泵泵入MBR 一体化设备内,一体化设备内培养有大量的驯化细菌,在兼氧、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得到去除。
通过膜的过滤作用可以完全做到“固液分离”,从而保证出水浊度降至极低。
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也通过膜的过滤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去除。
处理后出水直接达标排放,剩余污泥近零排放。
MBR 一体化设备内的膜组件在使用过程中,膜会受到一定的污染,为保证膜的正常工作,
需按照《产品维护手册中》中的说明对膜片用药剂进行定期清洗。
生活污水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