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学》
读梁启超《新史学》
读梁启超《新史学》《新史学》是梁启超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书中提出了许多对中国史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观点和理论。
本文将以梁启超的《新史学》为主题,对其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和分析。
首先,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提出了“复古与提倡新”的观点。
他认为中国的古代历史学已经停滞不前,需要与西方现代史学相结合,借用西方学术的先进理论和研究方法来推动中国的历史学发展。
梁启超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史学的成果,以现代历史学为基础,重新审视中国的历史,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史学。
其次,梁启超对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他认为传统的史家倾向于重视史实的收集和整理,而忽视了对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的研究。
梁启超主张历史研究应该注重对历史背后的原因和动机的分析,以及历史背后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的探究。
他提出,研究历史应该关注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内在逻辑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历史事件对未来发展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本身的描述和记录。
此外,梁启超还在《新史学》中提出了“大历史观”的概念。
他认为历史研究应该超越个别事件和时间的限制,而是要通过对历史的梳理和总结,把握历史的大趋势和规律。
梁启超主张,研究历史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把握历史发展的整体和全局,以及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他主张将历史研究放在更大的历史背景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从而深入理解历史的本质和意义。
总的来说,梁启超的《新史学》是对中国史学传统的一次重要反思和创新。
他提出的“复古与提倡新”的观点,倡导学习西方历史学的成果,以现代历史学为基础,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史学。
他还提出了对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进行批判和反思,主张注重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的分析,以及历史背后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的探究。
此外,他还强调了对历史的宏观研究和历史发展的整体把握,提出了“大历史观”的概念。
《新史学》是梁启超思想的一次重要体现,对中国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0世纪初的“新史学”思潮及其意义--兼论梁启超《新史学》的局限性
20世纪初的“新史学”思潮及其意义--兼论梁启超《新史学》
的局限性
杨艳秋
【期刊名称】《齐鲁学刊》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史学》等著述,高呼“史界革命”,随即兴
起“新史学”思潮,推动中国史学向近代化转型,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新史学”思潮形成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背景下,以历史进化论为思想基础,以批判传统史学而破旧立新,不可避免地带有理念上的局限性,对传统旧史学的批判也有偏激的一面,但不应据此加以全盘否定,更不能因此一味攻击《新史学》的理论基础———历史进化论,从而否定近代新史学取得的超越古代的进步成就。
评析梁启
超及其《新史学》,是关系到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学的大问题,应当引起学界关注。
【总页数】8页(P32-39)
【作者】杨艳秋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7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092
【相关文献】
1.新史学思潮的文化史研究理论与梁启超的文化史研究 [J], 郑先兴
2.论20世纪初期的“新史学”思潮 [J], 王标
3.中国传统史学与近代新史学的创建及历史解释学的阐释——以20世纪初梁启超和章太炎的新史学为中心 [J], 徐国利
4.科学主义思潮与20世纪初期新史学 [J], 赵晓阳
5.20世纪初新史学思潮的历史地位 [J], 侯云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雅克·勒高夫及其《新史学》
雅克·勒高夫及其《新史学》雅克·勒高夫(1924——)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随即通过会考而获得历史教师资格证书。
曾先后在巴黎大学、布拉格大学、牛津大学和罗马大学进修、学习。
1954-1959年任里尔人文科学学院助教,1959-1960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助教,随后从1962年起担任高等研究实验学院的讲师、研究主人。
这一学院是年鉴学派与新史学的重要基地,而勒高夫通过其著作及活动也被认为是第三代年间学派的核心人物。
他长期担任《经济、社会、文明年鉴》杂志的编辑、主编。
勒高夫的重要著作有:《中世纪的商人和银行家》、《中世纪的知识分子》、《中世纪文明》、《为了另一个中世纪》、《“炼狱”观念的产生》、《中世纪的想象》、《交易所与生活》。
他与诺拉联合主编的《研究历史》,与夏蒂埃、勒韦尔联合主编的《新史学》。
勒高夫的专长是中世纪领域,他的研究注重于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心态史研究,并逐步向历史人类学的方向靠拢。
他的研究取向较集中地代表了年鉴学派新发展的潮流。
《新史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新史学的产生,与传统史学的关系,及新史学的研究任务。
本书的亮点在于详细的介绍了新的史学研究领域,提出了新的史学研究方法。
一、关于新史学的几个问题年鉴学派在20世纪60年代末经历了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过渡。
1968年法国发生了五月风暴,是年,布罗代尔辞去了《年鉴》杂志主编的职务,把它交给了年鉴学派的第三代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勒·胡瓦拉杜里和马克·费罗,年鉴学派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
1975年成立的科学社会高等研究院成为年鉴学派第三代的基地,继续出版《年鉴》杂志,并打出新史学的旗帜,从此他们被称为“年鉴--新史学派”。
人们通常以这一名词指称布罗代尔辞去《年鉴》杂志主编后迄今的第三代与第四代的年鉴学派。
新史学这一用语本身在1930年就已为它的创始人之一的亨利·贝利所使用,这种新的史学观点与以往的史学相比是一种全面的革新,当然它扎根于古老而坚实的传统中。
读梁启超《新史学》感悟
读梁启超《新史学》感悟《新史学》是梁启超先生在1895年所著的一本著作,它试图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探讨中国历史的性质和发展规律。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启迪,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反思了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
首先,梁启超认为“历史研究的真谛在于研究当前问题”。
也就是说,历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过去的记录,更应该是我们理解当今问题、发现解决之道的工具。
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当今的问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根源,并为解决问题提供更有价值的思路和方案。
其次,梁启超强调历史研究应该“尊重事实,剖析原因,发扬精神”。
对于历史的研究,我们不能仅停留于表面现象,需要通过深入挖掘历史事实、分析原因,来探究历史背后的本质规律。
同时,在探究历史规律的同时,应该弘扬历史人物的精神,从而启示当代人们面对挑战的勇气和智慧。
最后,梁启超还提出了历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观点。
他认为,把历史教育仅仅视为知识灌输,是对历史教育本质的误解。
相反,要通过历史教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对历史的对话和思辨能力,从而塑造出具有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
这本书的阅读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并激发了我对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的热情。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正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如何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更好地解决它们,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最后,我想说,读书无涯,这本书只是我的一份启迪,我会不断地去探索更广阔的思想空间。
《新史学》是梁启超先生在1895年发布的一本著作,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中国历史的性质和发展规律。
本书启迪读者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历史不仅是一个过去的记录,而且是在了解和解决当前问题的道路上的工具。
同时,历史研究应该尊重事实,分析原因,发扬精神,通过对历史背后规律的探究来找到解决现代问题的途径。
历史教育应该培养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阅读此书有助于激发读者探索更广阔的思想空间,更好地面对当今社会复杂问题的挑战。
新史学名词解释
新史学名词解释引言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同的历史学派诞生并逐渐成熟。
其中,新史学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历史研究方法和理论,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认识历史事实和现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新史学展开讨论,通过解释相关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新史学的原理与特点。
1. 新史学1.1 定义新史学是指于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与理论,通过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与工具对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解读,以获得更准确、全面的历史认识。
新史学强调历史研究的科学性与客观性,试图摆脱旧的历史观念的束缚,打破传统历史学派的壁垒,从全新的视角研究历史问题。
1.2 特点新史学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科学性:新史学借鉴了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运用统计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研究工具来分析历史问题,使历史研究更加科学化。
2.客观性:新史学强调客观、中立的立场,力求摆脱个人观点的主观色彩,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和分析,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3.综合性:新史学强调综合研究的重要性,不局限于某个特定领域或特定角度,而是将不同的学科和视角结合起来,全面地研究历史问题。
4.反思性:新史学鼓励对历史的反思,对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演变和发展。
2. 新史观2.1 定义新史观是新史学的核心理论,是对传统历史观念的一种突破和革新。
新史观试图改变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方式,提供一种全新的历史解释模式。
2.2 主要观点新史观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观点:1.文化历史观:强调文化对历史的影响和作用,认为历史是文化的产物和表达,文化在历史演进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社会历史观:关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迁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试图从社会的角度解读历史事件。
3.经济历史观:重视经济因素对历史的影响,强调经济力量在历史变迁中的重要性。
4.人类历史观:将人类视为历史变迁的主体,探讨人类行为、思想和决策等对历史进程的塑造作用。
3. 新史学方法3.1 定义新史学方法是指在新史学框架下进行历史研究时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技巧。
《新史学》名词解释(二)
《新史学》名词解释(二)《新史学》名词解释导论•新史学:一种新兴的历史学派,强调多元视角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对历史进行深入探讨和解读。
•跨学科:结合多个学科领域,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
•多元视角: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每个视角都可以提供全新的认识和解释。
新历史学派•文化史学:研究历史事件和现象对文化的影响,强调文化在历史中的作用和演变过程。
–例子:通过分析某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可以了解该时代的价值观和思想传统。
•社会史学:关注社会结构、阶级和群体行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考察社会经济、政治、权力关系等方面的历史变迁。
–例子:研究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分析农民阶级的变迁和城市化对社会的影响。
•经济史学: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探讨经济因素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
–例子:研究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出现和发展。
新史学方法•口述历史:通过采访和记录个人经历、见证或参与过历史事件的人物,获取具体事件的细节以及当时的环境背景。
–例子:采访存活的二战老兵,了解他们亲身经历的战争场景和感受。
•跨文化研究: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事件和现象,探索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例子:比较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探讨两个文明之间的异同。
新史学的影响•历史修正主义:针对传统历史观点的挑战和修正,提出新的观点和解释。
–例子:对于某个历史事件的解释存在争议,新史学派的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并进行研究,可能对传统观点进行修正。
•批判性思维:通过批判性思考历史事件和现象,不再盲从传统解释,而是提出有根据、有逻辑的质疑和分析。
–例子:对于某个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不同因果关系的可能性。
•历史教育改革:新史学方法的应用也促进了历史教育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跨学科的能力。
–例子:在课堂上引入新史学的研究案例,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综合分析。
以上是针对《新史学》相关名词的解释和举例说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新史学名词解释
新史学名词解释新史学是一种以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来研究历史问题的学科,它主要包括文化史、社会史、经济史等研究领域,强调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深入的探究和解释。
下面将对新史学中的几个重要名词进行解释。
1. 文化史:文化史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变迁的学科,它关注人类的思想、价值观、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历史变化。
文化史主要运用历史考据和理论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文化遗产、文献和其他史料的研究,来深入了解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和社会背景。
2. 社会史:社会史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迁。
社会史研究的重点包括社会组织、社会阶层、社会制度等。
社会史主要使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比如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以揭示社会规律和社会历史的特点。
3. 经济史:经济史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发展和经济制度的变迁。
它关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规律,研究农业、工业、贸易等经济领域的演变过程。
经济史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比较分析、计量经济学等,通过对历史经济数据的挖掘和解读,揭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决定因素。
4. 口述史:口述史是一种将个人和集体记忆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的方法。
它以口述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采访和记录的方式,收集并整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口述史料。
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包括访谈技巧、叙事分析等,以便从个体记忆中获得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多样性。
5. 性别史:性别史是一种关注性别角色和性别关系在历史中的演变和作用的研究方法。
它研究性别差异在社会制度、家庭关系、劳动分工等方面的表现和影响。
性别史主要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和社会学等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和档案的分析,揭示性别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内容:- Whitfield, S. J. (2006). The new history: Confessions and conversions. Routledge.- Burke, P. (2001). Eyewitnessing: 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McCourt, D. A., & Rocha, F. (Eds.). (2017). Oral history in Latin America: Unlocking the spoken archive. Routledge.- Scott, J. W. (1988). Gender and the politics of histor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okyr, J. (2009). The Enlightened Economy: An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 1700-1850. Yale University Press.- Thompson, E. P. (1966).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Penguin.- Chartier, R. (1991).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Appadurai, A. (1986). Theory in anthropology: Center and periphery.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8(2), 356-361.。
读梁启超《新史学》
读梁启超《新史学》梁启超的《新史学》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史学中的经典之作,由梁启超创办南社时发表于《南社丛刊》第一辑的《新史学序言》一文,其后又以《新史学》为名系列出版。
这部著作对中国史学的学科范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更对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新史学》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历史思潮论”,梁启超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历史思潮所推动和引领的,同时他提出历史应该是批判式的,要注重对史料的筛选和分析,不能轻易的纯粹接受传统的历史观点,并主张要对历史进行持续的批判和改造。
首先,梁启超在《新史学序言》中详细阐述了“历史思潮论”的概念。
他认为历史思潮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通过对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认知和评判,深入探究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规律。
他指出,历史思潮是人类思想发展的产物,也是历史进程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观点和新理论。
梁启超认为,历史思潮不仅影响着当时的社会政治,更深刻地塑造着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其次,梁启超在《新史学》中强调历史研究要注重批判性思维。
他认为历史是由史料构建起来的,而史料则是由史家选取和编辑的。
所以在进行历史研究时,必须对史料进行筛选和分析,避免受到传统观点的束缚和误导。
他主张要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运用批判的眼光对史料进行评判和解读,并通过对不同观点的比较和辨析来寻找更加真实、科学的历史真相。
在具体的史学研究中,梁启超提出了“社会历史”和“文化历史”的概念。
他认为社会历史应该以社会变革为主线,分析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和规律;而文化历史则侧重于研究人类的文明和文化成就,探究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他强调社会和文化的相互关系,并认为历史研究不能只关注政治、经济等方面,还要关注人类的思想、艺术、宗教等方面的表现和变迁。
此外,梁启超对史学研究的方法也进行了探讨和提出了一些看法。
他认为史学研究应该注重经验和理论的结合,既要深入实际,结合实证,又要运用理论指导研究。
读梁启超《新史学》感悟
读梁启超《新史学》感悟梁启超被誉为当代著名的学者、政治家和翻译家,他经历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及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
在他的一生中,他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并写下了众多的著作,其中之一便是《新史学》。
这本书被视为中国近代史学界的重要之作,对于中国史学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史学》弥补了旧史学对中国历史上帝国主义的认识不足,强调了历史的观念演变和历史演化的统一性,并通过不同角度的探讨,指出史学在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上的缺陷,提倡结合学术历史和人文学派的融合。
在梁启超看来,历史是一种常态,它并不单纯是一种描述和阐发,而是涉及到伦理和价值观的体现和规范。
阅读《新史学》让我对中国史学的发展和进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梁启超强调了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而不是简单的翻译和剽窃,这对于中国史学的国际交流和知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历史对于当代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
人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当下的现实,从历史进步的影响中提炼出我们应该发扬的优点,并且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学术研究是贯穿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条主线,而历史研究则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深刻地指出了历史研究在科学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并指出了当前中国史学研究的问题和趋势,引导人们在历史研究中加强创新和创造,推进历史的进化和社会的进步。
这些观点均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也会秉持历史进步的观点,不断深化自己的史学知识,以更高的素质服务于历史研究的发展。
《新史学》是梁启超重要的著作之一,他通过探讨历史的演化和发展、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结合学术历史和人文学派的融合,弥补旧史学对中国历史上帝国主义的认识不足的缺陷,提出了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的思路和方向。
梁启超指出,历史是一种涉及到伦理和价值观的体现和规范,这需要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当下的现实,从历史进步的影响中提取出需要发扬的优点。
《新史学》之后——1929年的中国历史学界
小 引
1929 年 1 月 19 日 , 在世纪初写了 《新史学》 , 并始终期盼新史学诞生的梁启超在北京逝世 。 虽然当年梁启超以其健笔几乎横扫了中国思想界 , 影响过一代人 , 但经过清末民初的风风雨雨 , 他一生的最后十年 , 似乎已经渐渐从政治中心淡出 。 因此 , 在这一天的 《民国日报》 上 , 这份 官方色彩和党派色彩都很浓的报纸 , 只发表了一则短短的消息 , 宣布梁启超的逝世 。 次日在同 一份报纸的 《星期评论》 副刊第 2 卷第 38 期上 , 又发表了署名德徵的短评 《悼梁启超》 , 似乎为 他盖棺定论 , 说他 “ 少年时活动颇有声色 , 晚节亦甚好 , 惟中年颇多疵眚 , 一误于主义信仰 , 再误于投降军阀” 。 不过 , 学术界却并不特别看重 “ 主义” 和 “ 政见” 的是非 , 对梁启超的去世 , 仍然相当惊 愕和惋惜 。《学衡》 第 67 期在卷首刊出了梁氏遗像 , 下面有籍忠寅的挽诗 , 用了这样沉重的语 句 :“ 彼天本以人为铎 , 举世相忘水有原 , 积粪偶然金可没 , 斯文未信火能燔 , 沧江千古清无 改 , 不必巫咸下问冤 。 ” 同期又转载了 《大公报 》 素痴的文章 《近代中国学术史上之梁任公先 生》 和历史学家缪凤林的文章 《悼梁卓如先生》 , 前一篇特别对梁启超在历史学上的意义做了极 高的评价 :“ 以新观点考察中国历史而提出史学革命方案 , 首创于官报及帝谱而外 , 别创以民族 及文化为对象 , 借国民之照鉴之历史” , 就是在肯定他提倡 “ 新史学” 的功劳 。 是年在南京创刊 的 《史学杂志》 第 1 卷第 1 期再次发表缪凤林的上述文章 , 指出梁启超的著作虽然很多 , 但 “ 其 · 82 ·
·专题研究 : 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学·
《新史学》 之后
再论梁启超《新史学》
“史学”是研究历史的学问,以历史为认识对象所形成的一门学科,其本质是把实际发生的事件转换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过程和方法。
而在对“包罗万象”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转换”时,“作史者”或“读史者”必然会按照自身的需要从历史长河中对“历史”进行个性化和自私化的选择性阅读。
正如梁启超认为:史学是由“客体”和“主体”结合而成的,而“客体”则是“过去、现实之事实也”;“主体”则是“作史者、读史者心识中所怀之哲理是也”。
基于此,梁启超的《新史学》也不例外。
梁启超的《新史学》是建立在对封建旧史学的激烈批判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是梁启超为推进自身政治变革而作出的舆论准备,在推进社会发展、促进历史文化教育进步的同时,《新史学》明显体现了梁启超的阶级性质,存在对中国传统史学的过度甚至歪曲批判。
所以,梁启超的《新史学》对于旧史学的批判,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可谓得失参半。
一、《新史学》是梁启超社会政治变革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思想观念上的反应”,即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直接表现或代言形式。
梁启超身处中国晚清社会,外来侵略和内部腐败促使中国开始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时期。
此时的中国社会,政治变革和社会调整的呼声和浪潮此起彼伏,从立宪到共和,从改良到革命,在此一浪高过一浪的政治思潮的冲击下,晚清的传统文化处于不断瓦解中,而新的文化也在顺应时代需要和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批判中油然而生。
梁启超的《新史学》就是这个时期影响最为广泛深刻的一种典型文化。
梁启超是19世纪末期,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伴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中华民族危机,寻求拓展自身资本主义的发展空间,掀起了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梁启超的《新史学》正是为了救亡的需要而被提到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的。
政治是梁启超重视治史,倡导新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新史学》[美]詹姆斯鲁滨孙著读后感
然而,我也有几点评论。首先,鲁滨孙在书中的一些观点表达得过于直接,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他对于传统历史研究方法的批判有些尖锐,可能会让一些历史学家感到不满。我认为他可以在表达观点时更加委婉一些,以减少争议。其次,他在书中的一些论证表述得不够清晰,可能会让读者产生疑惑。我希望他能更加明确地阐述自己的论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观点。
《新史学》这本书的结构和语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詹姆斯·鲁滨孙以其严谨的结构安排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展现了他的学术功力。
首先,鲁滨孙在结构上的安排显示了他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他将全书分为几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他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论证,使读者能够系统地理解他的思想。我还注意到,鲁滨孙在每个章节中都使用了具体的案例和实例来支持他的观点,这使得他的论证更加有说服力。
然而,我也有几点评论。首先,鲁滨孙在书中的一些观点过于激进,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他对于传统历史研究方法的批判有些尖锐,可能会让一些历史学家感到不满。其次,他在书中的一些论证不够充分,可能会让读者产生疑惑。他提出的新的历史研究方法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支持。
```markdown
第五篇范文:《新史学》[美]詹姆斯鲁滨孙著读后感
书中的人物塑造也非常出色。鲁滨孙通过对历史学家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我喜欢他对人物的性格刻画,因为它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动机和行为,从而更好地理解书中的观点。
中国生存论史学的现代转化梁启超批判中国传统史学的再认识暨纪念《新史学》发表110周年
二、思想背景
二、思想背景
梁启超的《新史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在西方史学思想的影响下,他批判 了中国传统史学,试图建立新的史学理论体系。在《新史学》中,他提出了许多 关于史学的理论问题,涉及到历史哲学、历史方法论等多个层面。
三、对中国生存论史学的现代转 化
三、对中国生存论史学的现代转化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批判,实际上开启了中国生存论史 学的现代转化。他指出,传统史学只王朝更替、权力斗争等政治事件,而忽视了 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变迁。因此,他强调要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这种点的转变,使得中国史学的视角从宫廷走向了民间,从 政治事件深入到了社会生活。
三、对中国生存论史学的现代转化
此外,梁启超还提出了"历史与人种之关系"等重要命题,将历史研究与人民 的生活起来。这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历史的新视 角。
四、影响与评价
四、影响与评价
《新史学》发表后,在当时的中国史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不仅激发了 人们对历史研究的热情,也提高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在《新史学》的影响下, 中国史学家们开始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促进了中国史学的多元化发展。
内容摘要
在《新史学》中,梁启超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新史学思想。他提出了“史学革 命”的口号,主张进行“史界革命”。他认为,传统的史学观念和方法已经不能 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需要进行彻底的变革。他强调了历史研究应该注重事实和 证据,应该借鉴西方现代史学的成果和方法,同时也应该结合中国实际,创造出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史学。
内容摘要
梁启超的新史学思想强调了历史研究应该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这与中国传 统史学观念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传统史学往往受到政治和道德等因素的影响,存 在着很多主观性和片面性。而梁启超则主张将历史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研究, 不应该加入过多的主观成分。他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才能真 正揭示历史的真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史学》百科名片梁启超"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者也"是梁启超所撰的一篇长文,它是资产阶级史学家批判传统史学,试图建立新的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标志。
梁启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子、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早年结识康有为,研究新学,宣传变法。
戊戌政变后,政治上日趋保守。
1918年起脱离政界,此后专事讲学与著述。
史学是其所长,在中国近代史学发展上有一定的影响。
梁启超个人经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梁启超继上年在《清议报》上发表《中国史叙论》之后,又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著名的长文《新史学》。
前者着眼于撰写"中国史"的具体构想;后者着眼于从理论上批判"旧史"。
作者自称"新史氏",倡言"史界革命",意在创立"新史学"。
这两篇文章,后来分别收入《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三册和第四册。
[编辑本段]《新史学》《新史学》分节《新史学》全文凡6节,其次第是:中国之旧史、史学之界说、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正统、论书法、论纪年。
其关于《中国史叙论》它与《中国史叙论》在节目上多有异同,然其基本思想前后连贯,二文在内容上互相补充,故宜结合起来考察,益可见作者倡导"新史学"的旨趣所在。
梁启超对西学有广泛的涉猎,他在这两篇文章中,运用西方学者的历史哲学(主要是近代进化论思想)和史学方法论,提出并阐述了一些重要的史学理论问题。
关于历史撰述的性质和范围作者在两文中都论到史学的"界说",而历史撰述的性质和范围则是"界说"中居于首要地位的问题。
作者指出:"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
"他说的"历史",按其意,当是历史撰述,亦即史家撰述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
历史撰述是"叙述进化之现象",这实际上是指出了"新史学"之历史撰述的性质。
以此为前提,作者给历史学确定了一个内涵,就是:"进化者,往而不返者也,进化无极者也。
凡学问之属于此类者,谓之历史学。
"质而言之,历史学当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考察和叙述种种进化现象,这就是"新史学"的本质。
作者认为,"历史之真象"即运动规律"如一螺线"。
这里说的"历史",是指客观历史过程。
他的这个认识,把中国传统史学中的朴素进化观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但梁启超之言历史进化和历史真象,并未超出他的老师康有为所谓据乱、升平、太平与世渐之说,即局限于庸俗进化论的范围。
关于历史撰述的范围,梁启超说:"历史〔撰述〕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
"作者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进化的现象,都"属于历史之范围",但通常历史撰述所记常限于人类,这是因为:"人也者,进化之极则也,其变化千形万状而不穷者也。
"指出了人类进化在"凡百事物"进化中是最为复杂的特点。
这样,梁启超就注意到历史研究有"广义"、"狭义"之分:"言历史之广义,则非包万有而并载之不能完成;至语其狭义,则惟以人类为之界。
"这种划分,在理论上是重要的。
梁启超进而又指出:就"狭义"的历史来说,也不是都可以写入历史撰述的。
他认为:"欲求进化之迹,必于人群","人类进化云者,一群之进也,非一人之进也"。
因此,"历史〔撰述〕所最当注意者,惟人群之事,苟其事不关系人群者,虽奇言异行,而必不足入历史〔撰述〕之范围也。
"从中国史学之历史观的发展来看,从尊天命到重人事,是一大进步;从重视个人的作用到重视人群的作用,是又一大进步。
但梁启超强调"人群进化之现象",并没看重"人群"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分配关系对于这种"进化"的作用,这是他的局限性。
关于历史哲学和史学的社会作用梁启超认为,历史研究的目的,是要寻求一种理性的认识;但是这种理性认识的获得则必须是"客体"和"主体"的结合;而只有获得了这种理性认识,史学才具有了它应有的社会作用。
他指出:"历史〔撰述〕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所谓"公理公例",就是下面他说的历史哲学。
梁启超认为,史学是由"客体"和"主体"结合而成的。
所谓客体,"则过去、现在之事实是也";所谓主体,"则作史、读史者心识中所怀之哲理是也"。
他进而阐述说:"有客观而无主观,则其史有魄无魂,谓之非史焉可也(偏于主观而略于客观者,则虽有佳书亦不过为一家言,不得谓之为史)。
是故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之所在,于是有所谓历史哲学者出焉。
历史〔撰述〕与历史哲学虽殊科,要之,苟无哲学之理想者,必不能为良史,有断然矣。
"梁启超从历史研究和撰述之客体与主体的关系着眼,提出历史哲学是为良史的前提,这在史学理论的发展和建设上有重要的意义。
他认为,历史哲学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它对从认识"局部之史"到认识"全体之史"、从认识史学本身到认识"史学与他学之关系",是必不可少的。
而尤为重要的是,还在于它的社会作用,即:"所以必求其公理公例者,非欲以为理论之美观而已,将以施诸实用焉。
历史〔撰述〕者,以过去之进化导未来之进化者也。
吾辈食今日文化之福,是为对于古人已得之权利,而继续此文明、增长此文明、孳殖此文明,又对于后人而不可不尽之义务也。
而史家所以尽此义务之道,即求前此进化之公理公例,而使后人循其理、率其例以增幸福于无疆也。
史乎!史乎!其责任至重,而其成就至难!"这是表明,史学对于文化进化的社会作用,主要不是对于一人一事之经验教训的借鉴,而是从公理公例中得到启示,即"循其理、率其例"而表现出来。
这是"新史学"理论体系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关于"史学与他学之关系"重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也是"新史学"的特点之一。
梁启超认为:"地理学也,地质学也,人种学也,言语学也,群学也,政治学也,宗教学也,法律学也,平准学也(即日本所谓经济学),皆与史学有直接之关系。
其他如哲学范围所属之伦理学、心理学、论理学、文章学及天然科学范围所属之天文学、物质学、化学、生理学,其理论亦常与史学有间接之关系,何一而非主观所当凭藉者!取诸学之公理公例,而参伍钩距之,虽未尽适用,而所得又必多矣。
"他在《中国史叙论》中,讨论了地理学、人种学、年代学、考古学与撰述中国史的关系;在《新史学》中,有"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纪年"的专题。
举例说来,他强调"地理与历史,最有密切之关系",诸多论述,皆源于孟德斯鸠和黑格尔的理论;他论"历史与人种之关系",则多据康德学说。
他所引进的西方学人的一些认识,即便在当时来看,有的也是不正确的;但从他倡导的"新史学"的方法论来说,在当时却是有积极意义的。
关于对"中国之旧史"的批判这是梁启超"新史学"论纲的一个突出的部分。
这个批判,贯穿于二文之中,其势之猛,其辞之烈,前所未有。
他认为中国史学是"发达"的,但他对这种"发达"却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不过是"陈陈相因,一丘之貉"。
梁启超具体指出"中国之旧史"有"四蔽","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缘此四蔽,复生二病",一是"能铺叙而不能别裁",二是"能因袭而不能创作";"合此六弊",又有三"恶果",即"难读"、"难别择"、"无感触"。
其议论排击,多以西人、西史为据。
梁启超虽也慷慨地把司马迁、杜佑、郑樵、司马光、袁枢、黄宗羲奉为中国史学上的"六君子",但认为其余史家多碌碌无为,"因人成事",《二十四史》不过是二十四姓的"家谱",是"地球上空前绝后之一大相斫书",所有的本纪、列传只是"无数之墓志铭"的"乱堆错落","汗牛充栋之史书,皆如蜡人院之偶像"等等,其所否定,可谓淋漓尽致,颇有不容分辩之势。
这在当时提倡西学、批判旧学的思潮之下,提出对"中国之旧史"的批判,为"史界革命"和开创"新史学"开辟道路,在思想观念的转变上对中国史学的近代化过程,具有客观上的积极作用。
但也必须看到,梁启超的这种对"旧史"的批判,在立论上,往往得失参半;在许多结论上,更是误解强于精审,谬误多于正确。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条。
一条是,这种批判不是建立在冷静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因而带有明显的武断和感情色彩。
又一条是,作者错误地认为,在"新史学"和"旧史学"之间绝然存在着一道鸿沟,既无任何联系,却有对立之势,故以彻底否定"中国之旧史"为目的。
指出这一点,并不是苛求于梁启超。
其实,有一个最有说服力的参照者,即章太炎1904年出版的《訄书》重订本。
《訄书》对西学的理解、消化、吸收,对中国史学的剖析、扬弃,反映出更多的理性认识,是梁启超二文所不及的。
总的来看,《新史学》的成就,在倡言史学之"新"的方面,有首开风气的历史作用;而在批判史学之"旧"的方面,虽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但尚不能作为一种理性的批判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