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伤寒论_与_汤液经法_药物剂量溯源考_姬航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25卷 第3期 2011年5月
《伤寒论》与《汤液经法》药物剂量溯源考
姬航宇
1,2
仝小林2 赵林华2 宋 军
2
1.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0029)
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 100053)
【摘 要】 通过对比《伤寒论》12方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载《汤液经法》方剂的组成、药物剂量、主治、煎服法等,初步探讨《伤寒论》药物剂量与《汤液经法》的关系:《伤寒论》继承了《汤液经法》的药物剂量,二书成书年代虽不同,但两个年代的医用度量衡制度基本一致,均为秦汉之制。【关键词】 《伤寒论》;《汤液经法》;《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剂量
【中图分类号】 R 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61X (2011)03-0023-03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0C B 530604)
[作者简介] 姬航宇,女,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通讯作者] 仝小林,教授,博士生导师。E -m a i l :x i a o l i n t o n g 66@s i n a .c o m
《伤寒论》之经方是对东汉前中医方剂理法方药的总结、继承和发展。仲景在《伤寒卒病论集》
[1]
开篇亦自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伤寒论序》援引了晋代皇甫谧之说[1]
:“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钱超尘教授考证认为:《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
[2]
。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记载了50余首《汤液经法》中的方剂,与仲景《伤寒论》112首方剂对照后发现,《伤寒论》中有12首方剂与《辅行诀》记载的《汤液经法》方剂从主治、药物组成、药量、煎服法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具体对照如下(《辅行诀》方剂之主治、组成、煎服法均参照丛春雨主编的《敦煌中医药全书》
[3]
)。
1 《伤寒论》与《汤液经法》相似方剂对比
《伤寒论》桂枝汤与《汤液经法》小阳旦汤:桂枝汤与小阳旦汤药物组成相同;桂枝汤生姜多一两,余药剂量相同;煎服法基本相同。
《伤寒论》黄芩汤与《汤液经法》小阴旦汤:药物组成黄芩汤较小阴旦汤少生姜;药量黄芩汤芍药少一两;煎服法中加水量黄芩汤增加,服法略有不同。
《伤寒论》小柴胡汤与《汤液经法》大阴旦汤:药物组成小柴胡汤较大阴旦汤少芍药;药量小柴胡汤甘草多一两;煎服法基本相同。
《伤寒论》麻黄汤与《汤液经法》小青龙汤:两方药物组成一致;药量麻黄汤杏仁剂量用七十个、小青龙汤用半打,麻黄汤甘草少用半两;煎服法两方加水量及煎煮水量不同,服法基本相同。
《伤寒论》小青龙汤与《汤液经法》大青龙汤:两方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法均一致。
《伤寒论》白虎汤与《汤液经法》小白虎汤:二方药物组成相同;药量白虎汤石膏用一斤、小白虎汤用如鸡子大;煎服法基本一致。
《伤寒论》竹叶石膏汤与《汤液经法》大白虎汤:药物组成上竹叶石膏汤去生姜、加人参二两;药量竹叶石膏汤用竹叶二把、石膏一斤、粳米半斤,麦门冬用量增加了半升,大白虎汤用竹叶三大握、石膏如鸡子大、粳米六合;煎煮法中加水量不同,服法基本一致。
《伤寒论》黄连阿胶汤与《汤液经法》小朱鸟汤:二方药物组成一致;药量阿胶剂量单位不同,余相同;煎服法基本一致。
《伤寒论》真武汤与《汤液经法》小玄武汤:药物组成真武汤将干姜换为生姜一两;药量真武汤茯苓、芍药剂量均减至一两,余相同。
《伤寒论》真武汤、理中丸合方与《汤液经法》大玄武汤:从药物组成及药量上看,大玄武汤是真武汤和理中丸的合方。
《伤寒论》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与《汤液经法》小写脾汤:药物组成上,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将炮附子换为生附子一枚;药量上,仲景依病情轻重对干姜和
·
23·
A C T AU N I V E R S I T A T I S T R A D I T I O N I S M E D I C A L I S S I N E N S I S P H A R MA C O L O G I A E Q U ES H A N G H A I V o l .25N o .3M a y ,2011
炙甘草的剂量做了调整。
2 《伤寒论》继承了《汤液经法》的药物剂量 综上可知,《伤寒论》经方与《汤液经法》的方剂,不论主治、药物组成、药物剂量或煎服法等,均一脉相承。仲景“述”《伤寒论》,的确是对东汉前中医方剂理论与方药的继承和发展。钱超尘教授
[2]
认
为:“《辅行诀》所载张仲景13首方,其药量药味有些与宋本不同。据陶弘景所云,这些不同乃张仲景
根据病情和他自己的医疗经验所增减。”“《伤寒论》对诸方药量药味之增减,主要出自张仲景本人。此即皇甫谧《甲乙经序》所云`论广'之一端。”
药物剂量是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仲景论广《汤液》述《伤寒论》,应用的药物剂量是早于东汉的《汤液经法》抑或是与仲景同年的东汉剂量?尚值得做更进一步考证。笔者认为:
2.1 《伤寒论》继承并发展了《汤液经法》的药物剂量 由以上方剂比较看药物计量单位,《伤寒论》对药物的计量方法更为精确,在《汤液经法》的药物计量法上有所发展。如《汤液经法》12方中石膏剂量的单位均为鸡子大,为非度量衡计量单位,不够精确;而《伤寒论》方中的石膏剂量虽也出现过“鸡子大”的计量单位,但上述13方中均用“斤”计量,属于度量衡计量单位,更为精确。
2.2 《汤液经法》至迟为西汉时代的医学著作[2]
《汤液经法》32卷著录《汉书·艺文志》,证明《汤液经法》至迟也是西汉时代的医学著作。而《汤液经法》究竟为何时何人所著,学界尚未定论。杨绍伊先生在其考次的《伊尹汤液经》
[4]
中云:“《汤液经》
为伊尹所做,伊尹商周人,其所著书,宜用商制。所以《汤液经》中之两数,自宜为二百四十黍重之神农
秤,而非二千四百黍重之东汉秤也必矣。”在附录《论方药分量》中,杨绍伊云:“兹取二百四十黍,用今秤称之,其重为三钱。”杨氏所云三钱可能折合11.25克(清末一斤=600克)或9.375克(民国一斤=500克)。此处杨氏未说明其选择黍的种类及具体测量方法。
笔者查阅文献,得知黍米有许多不同品种,其大小质量均不同;即使同一品种之黍米,也有大小轻重之分。王伊明
[5]
研究了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汉代
黍子标本,其形状大小与现代黍子基本一致,经风干法实验,测得240粒饱满的黍重1.5~1.6克,不饱满者重0.8~0.9克,平均重1克左右。丘光明
[6]
测
量三种不同品种、不同大小的黍米后得出以《汉书·律历志》记载的“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之累黍法测量,取平均值,一两重15.49克。杨绍伊测量240粒黍即重9.375~11.25克;而现代之王氏、丘氏等测量2400粒黍,重量在10~15.39克间,即240粒
黍的重量只应该在1~1.5克之间。杨氏与现代学者的测量结果相差约10倍,故杨绍伊的考证结果:“所以《汤液经》中之两数,自宜为二百四十黍重之神农秤,而非二千四百黍重之东汉秤也必矣。”“兹取二百四十黍,用今秤称之,其重为三钱”值得商榷。
杨绍伊提到的神农秤由孙思邈定名,即陶氏之“古秤”,以“十黍为一铢”,陶弘景云古有药升:“以药升分之者,谓药有虚实轻重,不得用斤两,则以升平之。药升合方寸作,上径一寸,下径六分,深八方。内散勿按抑,正尔微动令平调耳。而今人分药,多不复用此。”
[7]
亦认为:“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
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十六两为一斤。虽有子谷秬黍之制,从来均之已久,正尔依此用之。”
[7]
孙思邈
[8]
认为古有神农秤:“陶隐居撰
《本草序录》,一用累黍之法,神农旧秤为定,孙思邈从而用之。”该秤恰为《汉书·律历志》《隋书·律历志》等记载的“千二百黍重十二铢”的十分之一。若据陶弘景和孙思邈的标准折算,汉代医用度量衡1两约折合1克,与后世学者对秦汉衡制的考证结果比较,差异较大。现代对《伤寒论》常用药物的实
测结果显示,《伤寒论》非“衡”单位计量药物,其用量颇大,不难发现若按“十黍为一铢”即1两折合3克量折算经方药量,大枣等佐药的剂量,会远远大于处方中君药,如麻黄、桂枝等的剂量,不符合中医组方规律
[9]
。
2.3 《汤液经法》采用商制,此说值得商榷 杨绍伊先生认为伊尹是商周人,即《汤液经法》著于商周时期,采用商制,此说值得商榷。吴承洛教授在《中国度量衡史》中指出:“中国度量衡之制,创始于黄帝,下及三代以前,为中国度量衡发生后尚未至阐明之时。”古代文献中有对商周之前度量衡历史的记载:如《大戴礼记·五帝德》称黄帝时设有“衡、量、度、亩、数,谓之五量”;《世本·帝系》记载少昊“同度量,调律吕”;《夏书》载:“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禾钧,王府则有”,其中“典”和“则”代表法度,“石”和“钧”指计量单位;《史记·夏本纪》有:“身为度,称以出”,即以禹的身高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