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基本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
1.简述社会物质性的主要表现。34
答: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48
答: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3.为什么说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31
答: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四,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1
答: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 简述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表现。85
答:第一,成功地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第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第三,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6. 科学技术革命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哪些影响。124
答:第一,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第二,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交通,通讯提供方便。第三,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7.人们如何才能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42
答: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8.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99
答;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0.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96
答:第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第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12.如何看待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134
答:第一,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是有差别的,有的其促进作用,有的起阻碍作用,要坚持历史的,具体的观点,不应简单化。第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先进的阶级政治代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第三,从偶然和必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
14.简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75
答: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其一,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其二,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人类认识史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静态上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动态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的一个环节,一个过程。
15.简述人们对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的基本内涵。112
答: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
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论述题:
1,什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试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答;绝对真理;具有绝对性的真理,真理是无条件的,无限性。相对真理;具有相对性的真理,真理有条件的,有限的。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4分)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的指导意义?
3,当今中国已经进入网络普及的时代,请用马克思关于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分析互联网的利弊,并对如何趋利避害提出你的看法。
4,请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原理分析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并谈谈你对如何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看法。
5,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有关原理,分析当代中国改革和建设实践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
1)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由它所具有的实践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远离生活、脱离实践的理论,而是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来自实践、服务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的活生生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科学世界观,与先前一切理论体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产生于实践,在不断实践的检验中发展完善,并以指导实践作为归宿。
2)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由它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性决定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世界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和变化之中,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是变化无穷、丰富多彩的,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世界运动和变化的永恒性。据此,马克思主义认为,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对真理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不存在所谓的“永恒真理”和“终极真理”。马克思主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和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始终坚持立足社会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推动理论创新。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3)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由它所具有的严格的科学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建立在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科学阐发无产阶级使命、自觉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指南。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联系和发展。
错,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正是因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斗争和统一,事物才有自己的运动和发展。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一条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是从各个不同侧面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联系和发展的最深刻的本质。因此,对立统一规律必然贯穿在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
第三,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的分析方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四,承认不承认矛盾,承认不承认事物因内在矛盾而引起变化、运动,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3.“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4,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