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红楼梦〉》课程大纲
红楼梦教学大纲

紅樓夢教學大綱一、學習心得與紅樓女兒榜之不同學習心得是每兩到三週交一次,是上課跟閱讀還有自己的想法這三個部分來寫的,紅樓女兒榜是每八回做一個摘要跟讀後心得,所以是不一樣的。
二、第六回到第七回的回顧1.黛玉的人格特質剛進賈府的時候,她也會察言觀色,只是後面完全看不出她察言觀色這個特質。
這個部分看出她的敏感跟她的自尊,她的察言觀色不是為了要好好的做人際。
林黛玉的自尊是不願意別人恥笑她,她不是為了好好去做人際的,她的生命重心跟她關懷的向來不在這裡,她自尊心強,所以同學要從這邊去解讀,解讀說她為什麼說這樣的話。
2.插敘:關於秦鍾—女兒一樣的特質寶玉一流的人,有秦鍾、像柳湘蓮跟蔣玉菡,還有北靖王。
寶玉有自己一個相關女兒的特質的標準,是他品評別人的標準,但他不是刻意看到一個人就加以品評,而是看到了秦鍾,他馬上就說,哎呀有這等人物,我竟成了泥豬癩狗了。
怎麼會把自己貶到如此地步?原因就是面前的這個人有像女兒一樣的清淨秀美的特質,讓他覺得自己好污穢。
3.寶釵的形象「安分隨時」是寶釵的一個典型的形象。
三、寶黛釵三人基本關係的確立1.金玉良緣通靈寶玉對誰是有意義的?對世上的人是有意義的。
因為它完全符合了金玉良緣這樣一個習俗特性,第二個,它完全符合人們對所謂希罕物的詮釋。
所以這塊玉它就是屬於世上價值的東西,那人們要他戴,寶玉就只好戴著。
這東西會影響到什麼?當然就是影響到婚配。
2.寶黛平日關係的親近第八回的重點,我們看到了寶玉黛玉平日關係的親近,包括勸他吃酒不要吃冷酒,包括幫他穿戴。
四、新單元:寶黛戀情1.與以往才子佳人小說的比較小女子愛才,鄙夫重色。
a.文人與歌妓b.才子與佳人c.過程受到諸多攔阻2.寶黛兩人關係的發展a.前世因緣神瑛侍者跟絳珠仙草所呈現出來的還淚說。
寶黛初次相見的相見儼然。
b.黛玉孤女形象確立以及轉變成少女黛玉奔父喪。
c.寶黛相處的親密兩小無猜。
d.寶玉首次回應黛玉的酸味親不間疏,先不僭後。
整本阅读指导课《红楼梦》教案

整本阅读指导课《红楼梦》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提供整本阅读指导课程,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红楼梦》这部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红楼梦》的背景和主要人物,并理解作品中探讨的主题和意义。
目标- 了解《红楼梦》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影响。
- 熟悉《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 分析《红楼梦》中的主题和心理描写。
- 探讨《红楼梦》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教学内容1. 作者和创作背景- 介绍曹雪芹,包括他的生平和其他作品。
- 分析《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
2. 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概述《红楼梦》的整体故事情节。
- 介绍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发展轨迹。
3. 主题和意义- 探究《红楼梦》中的爱情、权力和财富等主题。
- 分析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和人物形象。
4. 文化意义和价值- 讨论《红楼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 探讨作品中涉及的社会和伦理问题。
教学方法- 讲解:通过教师讲解介绍《红楼梦》的相关内容。
-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分享观点。
- 阅读指导:给予学生阅读指导,帮助他们理解作品。
评估方式-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贡献。
-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以测试学生对《红楼梦》的理解。
参考资料- 《红楼梦》原文- 相关研究和评论的书籍和文章本教案提供了学生整本阅读《红楼梦》所需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之作。
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将能够深入挖掘《红楼梦》的内涵和价值,并培养对中国经典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红楼梦》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红楼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红楼梦》。
一、说教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这部巨著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展现了人性美和悲剧美,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在语文教学中,《红楼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社会等深刻的问题。
二、说学情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对古代文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红楼梦》篇幅较长,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掌握阅读古典小说的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红楼梦》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学会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红楼梦》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思想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隐晦的情节暗示。
领悟小说所反映的封建社会的本质和文化内涵。
五、说教法1、讲授法讲解《红楼梦》的基本知识,如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
分析小说中的重点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小说的经典章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红楼梦大学课程设计

红楼梦大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红楼梦》的深入学习,让学生掌握相关文学知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并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掌握《红楼梦》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文学特点。
3.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知识,如诗词、戏曲等。
4.能够分析《红楼梦》中的文学手法和技巧。
5.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创作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红楼梦》所传达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2.理解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红楼梦》为主,详细安排如下:1.教材章节:《红楼梦》全文2.教学内容:–作者及背景介绍–主要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梳理–文学手法和技巧分析,如象征、比喻、拟人等–诗词、曲词的鉴赏–分析作品中的伦理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创作练习:以《红楼梦》为素材,进行文学创作三、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红楼梦》的背景、人物、情节等进行系统讲解。
2.讨论法:学生就作品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3.案例分析法:分析《红楼梦》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文学手法和技巧。
4.实验法:进行文学创作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红楼梦》及相关注释、解读版本。
2.参考书:有关《红楼梦》的研究著作、文学鉴赏书籍。
3.多媒体资料:与《红楼梦》相关的影视作品、讲座视频等。
4.实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用于展示多媒体资料和进行创作练习。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讨论发言等,占总成绩的30%。
2.作业:包括阅读笔记、小论文等,占总成绩的30%。
3.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名著伴我成长——走进《红楼梦》课程纲要

《名著伴我成长》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名著伴我成长——走进《红楼梦》开发教师: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小学一天门校区龙容适合对象:五年级学生一、课程意义新课标对名著阅读的要求,语文教育教学观与新的课程资源开发观的要求。
开发利用好四大名著这一校本课程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古典文学素养,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与方式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名著经典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让学生与文本进行自由的对话,在学习中感知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才能使学生热爱名著,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自出世以来,就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乃至在世界都享有盛誉,甚至形成了专门的学问。
此课程通过走进《红楼梦》,走近传统的文化经典,得到经典文化思想的熏陶与濡染,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起到切实的引路与提升作用。
二、课程目标1.通过阅读名著,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形成对名著浓厚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个人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2.学生在欣赏朗读经历中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进行阅读,了解小说、戏剧等多种文学样式,掌握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逐步提高学生表达、作文能力。
3.依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学生能联系实际对名著的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心得。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4.通过阅读原著,学生理解课文节选段落在原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节选段落的真实含义让学生去感受文中人物形象,接受书中美好情感的熏陶,促进情感素质与审美素质的提高。
5.通过阅读名著,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喜欢阅读、品味经典、提高阅读感悟。
三、课程内容1.欣赏名著原著文本阅读2.欣赏名著影视3.我眼中的名著4.趣味活动四、课程实施五、课程评价我们将实施过程评价、自我评价、动态评价、发展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再在开发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之鼓励性质大于测试性质。
《红楼梦》名著导读教学提纲

《红楼梦》名著导读名著导读《红楼梦》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红楼梦》的巨大影响及其基本思想。
②了解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
③《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梗概和在小说中的作用。
④了解贾府及四大家族主要人物。
2、过程与方法:阅读――探究梳理――拓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及其腐朽性。
学习重点:前五回的作用,画与判词的含义。
学习过程:一、导入:我们是否认真地考虑过这样两个问题:①阅读我国古代小说的意义?②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明确:古代小说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明、清时代出现了许多长篇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我们阅读古代小说有什么意义呢?由于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我们可以从优秀的古代小说中看到它所展示的历史画卷。
它不是告诉我们抽象的概念,而是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变化多彩的场景,错纵复杂的社会关系,各具个性的人物。
这对于我们了解那个社会或那个时代的生活真实情况,了解在那个社会或那个时代中的人们是怎样生活、怎样斗争,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都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还可以从优秀的古代小说中认识到我国古代小说在艺术上的共同特色是长于人物行动、语言的描写,用人物的行动、对话来展开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情节曲折,故事完整。
这对于我们学习写人记事无疑地有借鉴作用。
怎样阅读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小说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因此,阅读小说首先应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有关情况,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认识作品反映的现实生活和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小说以人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优秀作家总是追求写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这种典型性格既表现出某个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人们共性,又具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
选修课课程纲要——红楼梦导读(郑忠)

分课时内容
第1课时
《红楼梦》(1)——概说
第2课时
《红楼梦》(2)——第一回
第3课时
《红楼梦》(3)——第二回
第4课时
《红楼梦》(4)——第三回
第5课时
《红楼梦》(5)——第四回
第6课时
《红楼梦》(6)——第五回
第7课时
《红楼梦》(7)——第五、六回
第8课时
《红楼梦》(8)——第七、八回
课程内容
(主要呈现为实现课程目标需要学习的内容,一般应将学习内容按内在逻辑分为几个主题来描述,也可按课程架构分册或分章描述。)
课程的主要内容:1.概说。《红楼梦》是中国文化人的名片;《红楼梦》的阅读地图;《红楼梦》的人物形象;《红楼梦》启示录。2.分章解读。前五回——全书的纲。3.分章解读。每节课两回,包括情节梳理,人物形象,语文赏析,思想情感等的分析欣赏。4、小论文写作。一个学期结束后,学生将心得体会写成小论文在班级交流。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
2014学年选修课课程纲要Fra bibliotek课程名称
《红楼梦》导读
授课对象
高一学生
教学材料
自编(√)选编( )改编( )
课程类别
知识拓展类
教师简介
郑忠,大学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
课程简介
(简要介绍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特色与亮点等,300字以内。)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旷世奇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此外,作者还对封建的司法制度、婚姻制度、科举制度、奴婢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有力的批判。选修课《红楼梦导读》便是一门力图从理论构建到课堂实施上都满足这一需要的课程。
《红楼梦教学计划

《红楼梦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习活动、安排课程内容和评估学生学习的一个指导性文档。
以下是一个《红楼梦》的教学计划大纲,可以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目标:1.理解《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
2.掌握《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3.能够运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分析小说的结构、风格和意义。
4.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导论:•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
•概述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文本阅读:•分阶段进行小说的系统阅读,注重学生对重要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关注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意图。
3.主题讨论:•就小说中涉及的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如爱情、权力、家庭关系等。
•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思考社会、文化和人性问题。
4.文学批评方法:•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文学批评方法,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文化批评等。
•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分析《红楼梦》。
5.写作和演讲:•鼓励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可以选择分析小说中某一方面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演讲,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见解。
评估方法:1.课堂参与和讨论。
2.书面作业和论文。
3.小组演讲和展示。
4.期中和期末考试。
教学资源:1.《红楼梦》全文。
2.批判性文学评论。
3.多媒体资料,如电影、音频等。
4.教学辅助材料和文献。
教学活动:1.小组讨论。
2.阅读报告和分享。
3.观看相关视频和听取专家讲座。
4.实地考察相关文学史和历史背景。
这个教学计划仅为参考,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学校、年级、学科以及学生水平等情况进行调整。
(2024年)《红楼梦》教学讲解课件

重点回顾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 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走向及其在小说中 的象征意义。
小说主题与思想内涵
艺术特色与文学成就
深入剖析《红楼梦》所揭示的封建社会的 弊端、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以及作者对美好 人生的追求。
简要总结《红楼梦》在人物塑造、情节安 排、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艺术特色,以及其 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曹雪芹的生平经历
少年时期经历家族繁华,后随家人迁居北京,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贫困, 以卖画和写作为生。在穷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最终因贫病无医而逝。
2024/3/26
8
创作背景和历史环境
2024/3/26
清朝康乾盛世下的社会背景
曹雪芹生活在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然而,在盛世之下也隐藏着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如官场 腐败、封建礼教束缚等。
2024/3/26
27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阅读体验与感悟
分享自己在阅读《红楼梦》过程 中的体验、感悟和收获,包括对 小说情节、人物性格、主题思想
等方面的理解。
2024/3/26
学习方法与技巧
介绍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采用的学习 方法和技巧,如如何把握小说结构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创作意 图等。
自我评价与反思
2024/3/26
12
艺术特色探讨
2024/3/26
精湛的人物塑造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各具特色,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行动 表现,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独特的叙事结构
作品采用网状叙事结构,以宝黛爱情为 主线,穿插各种副线和支线,形成复杂 而有序的叙事网络。
富有诗意的语言
作品语言优美、生动,大量运用诗词歌 赋等文学形式,使语言富有诗意和感染 力。
《〈红楼梦〉选读》课程纲要

《〈红楼梦〉选读》课程纲要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是为喜欢文学欣赏的学生开设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发现“汉语是如此美丽”并热爱汉语文学。
文学欣赏是极具个性的审美活动,能否从中获得愉悦体验决定着欣赏的效率。
因此,在《红楼梦》中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是激发兴趣的关键。
本课程立足文本细读,不空谈理论、心得或启示,仅选取《红楼梦》中几个精彩片段,分为“贾雨村言”“木石前盟”“孽根祸胎”“元迎探惜”四个专题,分别从写实与虚构、宝黛钗爱情悲剧、叛逆精神以及关注女性命运等角度,从文本呈现的形象出发,初步领略这部伟大作品在人物、环境、结构、语言和主题等方面蕴含的魅力。
在众多的《红楼梦》相关课程中,本课程切入点小而视野开阔,颇具特色。
二、课程背景背负沉重的高考压力,已经少有学生阅读长篇名著了。
目前盛行的快餐式阅读无法替代对整本书的阅读。
然而,对文学的热爱往往是从对某本书或某个作家的系列作品的研读开始。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语文课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
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丰富的人文内涵,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要实现这种变革,必须重视对整本书的阅读,而《红楼梦》无疑是“整本书”中极好的课程资源。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长篇名著的兴趣,领略汉语的美丽并热爱汉语文学。
具体表现为:1、朗诵小说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特性。
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3、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4、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独特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并作恰当的评价。
《红楼梦》研究 教学大纲

《红楼梦》研究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红楼梦》研究二 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一)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二)目的:使学生了解《红楼梦》研究现状,重新解读《红楼梦》,意识到它对于整个历史文化的审美价值和对于整个人类精神的反省意味。
(三)开课对象:中文系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一)教学方法:讲授(二)考核方式:考查四、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36学时 学 分:2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 《红楼梦》概说 1.1 已成为显学的当代红学1.2 简介红学大家1.3 一书以名学的缘由1.4 红学的超学科特点1.5 《红楼梦》与民族文化传统重点难点:《红楼梦》的文化底蕴学生掌握要点:所谓红学第二章 红学概说 1.1 考证派红学的危机与生机1.2 索引派红学的产生与复活1.3 小说批评派红学的崛起与发展1.4 红学三派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重点难点:红学三派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学生掌握要点:红学三大流派第三章 《红楼梦》总体结构及其存在意味 1.1 《红楼梦》艺术结构1.2 《红楼梦》对情节冲突的特殊处理--解析宝玉挨打重点难点:特殊情节处理学生掌握要点:刘姥姥存在意味第四章 贾宝玉形象还原及其死亡准备 1.1 宝玉生存状态的还原考察1.2 宝玉的文化归属重点难点:宝玉文化归属学生掌握要点:宝玉形象特征第五章 大观园内外的男人世界 1.1 由石而泥1.2 父辈与子辈公子哥儿的互补1.3 由石而玉形象系列1.4 伟男扛枷贾雨村1.5 宝玉"死党"茗烟重点难点:由石而玉学生掌握要点:贾雨村形象第六章 《红楼梦》中的女性世界 1.1 提供一个参照系1.2 《红楼梦》中的女性描写1.3 是是非非宝丫头1.4 莫怨东风写黛玉1.5 晴雯之死袭人冤重点难点:晴雯之死袭人冤学生掌握要点:《红楼梦》中女性描写第七章 余论 1.1 红学论争1.2 红学公案1.3 论大观园中人物原型1.4 《红楼梦》中的象征主义重点难点:红学论争学生掌握要点:《红楼梦》中象征主义六、教材与教参(一)教材:(无)(二)教参目录: 《周思源看红楼》 周思源著,中华书局,2005年版 《话说<红楼梦>梦中人》 韩三平 张强 刘德宏编著,崇文书局,2006年版 《红楼十二论》(张锦池) 《红楼梦论稿》(蔡和森)。
第12课时 整本书阅读课 《红楼梦》教案

第12课时整本书阅读课《红楼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红楼梦》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背景、主题和艺术特点。
2. 引导学生发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意蕴等,并能够分析和解读。
3.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红楼梦》的背景介绍:包括作者简介、小说创作背景等。
2. 《红楼梦》的主题分析:通过阅读整本小说,引导学生找出并理解其中的主题内容。
3. 《红楼梦》的艺术特点:通过分析小说的语言、结构、描写手法等,帮助学生领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背景介绍(10分钟)1. 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并简要介绍其生平和其他作品。
2. 介绍《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包括作品的来源和创作过程。
步骤二:主题分析(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提炼出一个主题。
2. 主题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所提炼的主题,并进行简要解释。
3. 整合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各组的主题,并进行整合总结。
步骤三:艺术特点分析(30分钟)1. 语言特点:提取小说中的经典语句,并分析其抒情、描写、对白等方面的特点。
2. 结构特点:分析小说的章回结构和线索铺陈,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有机结合和前后呼应。
3. 描写手法:学生观察小说中的人物描写、物象描写等,分析其中的细节描写和象征意义。
步骤四:阅读小说片段与讨论(20分钟)1. 教师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小说片段进行朗读。
2. 学生进行讨论,探讨片段的主要含义、人物形象描写等。
步骤五:拓展阅读与写作(2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拓展,例如阅读《红楼梦》的评论和研究资料。
2. 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感悟或评价。
四、教学评估1. 学生对《红楼梦》的背景和主题的准确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红楼梦》的艺术特点的发现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对小说片段的解读和讨论能力。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古典文学作品,培养其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红楼梦》教学大纲

《红楼梦》教学大纲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因此,《红楼梦》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红楼梦》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小说经典之作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作者;
2.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情节,掌握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思想;
3.掌握《红楼梦》的重要语言和表现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
1.《红楼梦》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作者介绍。
2.《红楼梦》的整体结构和基本情节。
3.《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如宝玉、黛玉、贾母等。
4.《红楼梦》中的重要语言和表现技巧,如人物形象的刻画、意象的运用、意境的营造等。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介绍《红楼梦》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作者,讲解小说的整体结构和基本情节。
2.分析法: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小说中人物的复杂性。
3.引导法:通过小说中的对话和场景等,引导学生了解《红楼梦》中的重要语言和表现技巧,并通过引导学生写作小说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时数
本教学大纲建议以10-15个课时为宜,其中3-4课时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本身,其他时间则包括了如作者介绍、历史、文化渊源、人物
形象等多个方面的讲授。
总之,《红楼梦》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一门文学,还能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的瑰宝,领略不同时期的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希望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们能够更好地教授《红楼梦》,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名著伴我成长——走进《红楼梦》课程纲要

名著伴我成长——走进《红楼梦》课程纲要《名著伴我成长》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名著伴我成长——走进《红楼梦》开发教师: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小学一天门校区龙容适合对象:五年级学生一、课程意义新课标对名著阅读的要求,语文教育教学观与新的课程资源开发观的要求。
开发利用好四大名著这一校本课程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古典文学素养,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与方式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名著经典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让学生与文本进行自由的对话,在学习中感知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才能使学生热爱名著,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自出世以来,就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乃至在世界都享有盛誉,甚至形成了专门的学问。
此课程通过走进《红楼梦》,走近传统的文化经典,得到经典文化思想的熏陶与濡染,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起到切实的引路与提升作用。
二、课程目标1.通过阅读名著,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形成对名著浓厚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个人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2.学生在欣赏朗读经历中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进行阅读,了解小说、戏剧等多种文学样式,掌握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逐步提高学生表达、作文能力。
3.依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学生能联系实际对名著的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心得。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4.通过阅读原著,学生理解课文节选段落在原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节选段落的真实含义让学生去感受文中人物形象,接受书中美好情感的熏陶,促进情感素质与审美素质的提高。
5.通过阅读名著,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喜欢阅读、品味经典、提高阅读感悟。
三、课程内容1.欣赏名著原著文本阅读2.欣赏名著影视3.我眼中的名著4.趣味活动四、课程实施五、课程评价我们将实施过程评价、自我评价、动态评价、发展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再在开发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之鼓励性质大于测试性质。
红楼梦十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红楼梦十讲总学时:20学时一

《红楼梦十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红楼梦十讲总学时:20学时一(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红楼梦十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红楼梦十讲总学时:20学时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红楼梦十讲》是一门人文选修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展示传统文化。
通过本课的学习,首先,学生能够了解《红楼梦》的主题、艺术、人物形象;其次,理解《红楼梦》与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民俗文化的联系,以及《红楼梦》作为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传播海外的过程;再次,使学生知道把《红楼梦》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符号学解读、叙事研究和比较研究会增强学生的社会科学研究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红楼梦》的主题、艺术、人物形象、诗词曲赋2、理解:《红楼梦》与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民俗文化的联系,《红楼梦》的海外传播3、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方法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讲《红楼梦》与红学一、《红楼梦》的巨大影响二、成为显学的当代红学三、什么是红学四、红学研究史五、研究方法六、关于红学十七次论战七、红学十大公案八、红学反思及前景第二讲红楼符号一、纯符号:石头石头:全息图像;石头奇缘二、符号化人物1、谐音寓意:2、从属符号:3、符号与前文本4、花名签三、密码符号四、符号链戏目链、灯谜链、建筑链第三讲人物形象分析一、贾宝玉的人性特征1、贾宝玉的自由意识2、贾宝玉的泛爱意识。
二、“钗黛合一”1、宝钗形象上的特点:功利,也有慧质、恬淡、宽厚、豁达大度2、黛玉形象上的特点:聪慧、多情,也有世故、心计钗黛合一:(1)能够合一的部分:人性、心理、性格、情感。
(2)不能合一的部分:体貌、家境、人际关系。
三、王熙凤、探春、平儿、妙玉、袭人、晴雯四、刘姥姥等小人物第四讲《红楼梦》诗词曲赋一、诗词曲赋作用:(一)丰富和表现主题,(二)、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三)暗示人物未来的遭遇(四)推进情节二、特点:1系统性:2、诗词水平,各肖其神3、诗意歧解三、《红楼梦》诗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纳1、思想2、文学3、诗意中化出情节第五讲历史的剪影——《红楼梦》与中国民俗文化一、《红楼梦》中的民俗事象1、岁时节日之俗2、衣食住行之俗3、婚丧嫁娶之俗4、丧葬之俗5、宗教信仰之俗6、人生家庭礼仪之俗二、胡文彬:红楼茶文化茶史、茶名、茶具;相关民俗、诗词三、红楼宴:十八世纪中国美食精华第六讲红楼梦艺术一、描写1、语言首先,曹雪芹非常善于用半句话来表现人物的特殊心理和情态。
《红楼梦》鉴赏教学大纲

《红楼梦》鉴赏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红楼梦>鉴赏》英文名称:Research On Hongloumeng周学时数:2 学分数: 2教材:《<红楼梦>鉴赏》讲稿(自编)考核方式:考查开课院系: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开课教师:张岚岚职称:讲师开课学期:学年第一和第二学期课程简介:《红楼梦》作为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历史巨著,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
阅读、研究《红楼梦》,无疑具有传承民族魂、提升民族魂的意义。
本课程通过对《红楼梦》文本的解读和研究,汇集近百年红学成果,以个人治学所得,补充新的内容。
结合优良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红楼梦》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超群绝伦的艺术成就;提高学生对社会与人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
《红楼梦》鉴赏Research on Hongloumeng课程编号:学分:2学时:34(其中:讲课学时:32 习题课学时2 )先修课程:适用专业:汉语专业以外的任何专业教材:《<红楼梦>研究》鉴赏(自编)开课院系:语言文化学院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面向全校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通修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力求使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能较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红楼梦》和他的作者曹雪芹、高鹗。
了解这部分伟大作品的深刻思想和巨大的艺术成就。
了解这部作品所产生的影响,了解旧红学与新红学。
通过细致研读,提高学生欣赏高雅文学的能力,提高认识生活和社会的能力,激发对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学的强烈的学习兴趣,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古为今用。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概述(3学时)教学内容1.1《红楼梦》的价值和版本1.2关于红学关于曹雪芹和高鹗基本要求本章主要讲述《红楼梦》的价值和版本、红学、曹雪芹家世生平,使学生对《红楼梦》的研究现状有一个大体了解。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总纲课件

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 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 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 使,两个女儿入选王妃。
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警幻仙子
过了几世几劫 大荒山无稽崖 石头
复归大荒
空空道人
2.画出贾府的主要人物关系图。贾府子孙的命名有什么规律?有什么 含义?
3.画出荣国府的主要布局图,并画出林黛玉进贾府的主要路线图?你 能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凤凤姐姐院院 大门
穿堂 影壁
角门
后廊
林 黛 玉 行
五间上房
抱厦厅
厢 房
贾母院
三间厅
1.第1回围绕“顽石”的经历交代了 《红楼梦》的来历。这块顽石在 书中究竟经历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和启迪? 2.画出贾府的主要人物关系图。贾府子孙的命名有什么规律?有什么 含义? 3.画出荣国府的主要布局图,并画出林黛玉进贾府的主要路线图?你 能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4.第五回中的人物判词分别指谁?又预示着人物怎样的命运呢?作者 为什么会在小说开始就“剧透”呢?
《红楼梦》命名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
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活宝动鉴一》:。这些命名,均有各自的理由,其 内涵及对主题的金暗陵示十也二不钗尽相。同,请根据 你的阅读所得,说—说—他《红们楼各梦自》的第含一义回。
1.第1回围绕“顽石”的经历交代了 《红楼梦》的来历。这块顽石 在书中究竟经历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和启迪?
名著《红楼梦》的大纲目

名著《红楼梦》的大纲目名著《红楼梦》的大纲目《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它产生已经260年了,但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看懂这部书,什么是其“大纲目”?至今仍然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红楼梦》主要是写宝、黛爱情悲剧;有人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反封建小说,通过描写贾家从盛到衰,反映出清王朝注定灭亡。
我想,曹雪芹生活在康、雍、乾三朝,那个年代正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指望曹雪芹能看出清王朝注定要灭亡,那是有点强人所难。
在《红楼梦》第7回宝玉第一次见到了秦钟,脂砚斋的批注是:“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
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也。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
”是《玉台新咏》里的一句古诗,这怎么就是《红楼梦》的“大纲目”呢?一说姓秦,有人马上联想到秦可卿。
但秦可卿死得早,她虽然是个重要人物,可在《红楼梦》里,怎么也算不上主要人物,又怎么能说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也。
”显然是脂砚斋批错了。
果真如此吗?反看《红楼梦》,其实就是美优伶的.传记。
《红楼梦》里隐藏的“真事”就是曹雪芹所衷爱的美优伶的故事。
她自幼在戏班子里当“小旦”,在曹府演戏得到了曹雪芹祖母的赏识,于是曹雪芹的母亲把她留下来,后来她给曹雪芹当了“伴读书童”。
由于这个女孩儿聪明伶俐,人长得也漂亮,曹雪芹就非常喜欢她。
但曹雪芹母亲把她收为干闺女。
正值雍正给弘历选妃,贾家就把她献给了皇上,秦红玉后来当了皇妃。
这件事儿让曹雪芹十分难受,可曹家因此复兴了三年。
美优伶当了妃子以后,并不幸福,她也没有生个一男半女,在激烈的宫廷斗争中,很快败北,她被乾隆皇帝厌弃,最后投井而死。
这就是故事的梗概,在《红楼梦》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里,曹雪芹都写了。
“斩情归水月”是美优伶的最后结局,也正是作者叹息的“真事”,曹雪芹把这个结局写在醒目的标题里,260多年来一个人也没看出来,这是曹雪芹和后人开的一个大玩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红楼梦〉》课程大纲
课程类别:公选课
课程学分:2
课程助教:李颖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行政助理),孙大海(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电子邮箱:
一、课程内容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极丰富的文化内涵;《红楼梦》以艺术化的方式,深刻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精神世界,在文学史上具有非凡魅力和深远意义。
《伟大的<红楼梦>》慕课由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叶朗先生及艺术学院顾春芳教授担任总策划,汇聚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以及王蒙、张庆善、孙逊、郑培凯、白先勇等海内外著名学者,集合了当代红学研究的骨干力量。
课程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制作,通过智慧树网向全国高校开放,旨在引发当代大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和对古典文学、传统文化的热情。
通过对《红楼梦》经典文本的细读,引导选课同学领略小说包含的丰富文化意蕴,提高传统文化修养,体验《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和心灵世界,提高审美情趣,提升精神追求。
二、课程学习
在线视频学习(自学,共14章、28学时) + 见面课(直播互动课,按课表时间到理教308上课,共4次、8学时)。
(一)在线视频学习
在线视频开放时间:2018年3月1日00:00 — 5月31日23:59。
请在上述指定时间内完成在线视频学习及章节测试(每一章节的学习视频包含章节测试,章节测试为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每章测试题不超过10题)。
待本校选课阶段结束一到两周、教务部将选课名单给到智慧树网之后,可上网注册学习,步骤如下:第1步:输入智慧树本校专属激活账号网址,进入本校的共享课程专属页面;
第2步:没有在智慧树平台学习过的同学,点击右上角【注册】,按照提示,完成手机号和学号认证;
在智慧树平台学习过的同学,点击右上角【登录】(如果之前信息不全,点击登录后补全信息)第3步:登陆后,点击右上角姓名下拉菜单【我的学堂】,点击【开始学习】即可观看视频、参加章节测试;点击【见面课】可回看见面课视频进行学习。
注:本学期见面课共4次(安排见下文),请同学们按时到指定教室学习。
在线视频关闭后,网络考试系统开放,请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在线考试。
在线考试为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一次提交不可重考。
在线考试时间:2018年6月1日00:00—6月10日23:59。
务必在课程考试系统开放前,完成视频学习和章节测试(届时智慧树网会关闭视频课资源)。
仅当本校选课阶段结束、教务部将选课学生名单提交到智慧树网,同学们才可以正常注册登陆、开始线上学习。
(二)见面课(直播互动课)安排
上课时间:15:30— 17:30,请按下列日期,至理教308直播互动教室参加学习。
①2018年03月29日(周四)(北大校历第05周)主讲人及主题随后公布
②2018年4月12日(周四)(北大校历第07周)主讲人及主题随后公布
③2018年4月26日(周四)(北大校历第09周)主讲人及主题随后公布
④2018年5月10日(周四)(北大校历第11周)主讲人及主题随后公布
三、课程考核
1.本课程总分:满分100分(线上课程考试成绩50% + 线下课程作业成绩50%)
2.网络课程成绩:网络课程部分满分100分,所得分数折合成50%并入本课程总分。
具体分配如下:
(1)在线视频学习:满分40分,包括学习进度成绩得分和章测试成绩得分;
(2)见面课:满分30分,即考勤分,由助教将出勤情况提交至网络;
(3)在线期末考试:满分30分,要求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线上期末试题;
3.线下课程作业成绩:满分50分。
选课同学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经典120回版《红楼梦》中任选一回写作读书笔记。
笔记可谈这一回的情节、人物、语言、写作技法等方面的特点,或是对这一回的阅读感受,篇幅2000-3000字。
要求熟读所选回目篇章,紧密围绕小说内容,并有真情实感,独立原创;作业一经发现抄袭,则该项成绩零分,课程总分不及格。
选课同学请于2017年6月20日之前提交纸本作业(届时助教会和大家约定具体时间地点),并将电子文本发送到助教邮箱()。
4.评分说明:本课程评分的优秀率占选课人数的40%(85分)以上。
《伟大的〈红楼梦〉》北大 2018春夏学期课程微信群
(请选课同学扫码入群,并按照“王大锤-艺院-17级”的格式修改群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