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数学第二学期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提优卷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初二数学第二学期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提优卷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将5个全等的阴影小正方形摆放得到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中间小正方形的各边的中点恰好为另外4个小正方形的一个顶点,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a b
-(a 、b 为正整数),则+a b 的值为( )
A .10
B .11
C .12
D .13
2.如图,在菱形ABCD 中,点F 为边AB 的中点,DF 与对角线AC 交于点G ,过点G 作GE AD ⊥于点E ,若2AB =,且12∠=∠,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DF A
B ⊥ B .2CG GA =
C .CG DF GE =+
D .31BFGC S =-四边形
3.在菱形ABCD 中,60ADC ∠=︒,点E 为AB 边的中点,点P 与点A 关于DE 对称,连接DP 、BP 、CP ,下列结论:①DP CD =;②222AP BP CD +=;
③75DCP ∠=︒;④150CPA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连接CD ,过E 作EF ∥DC 交BC 的延长线于F ,若四边形DCFE 的周长为18cm ,AC 的长6cm ,则AD 的长为( )
A .13cm
B .12cm
C .5cm
D .8cm
5.如图,菱形ABCD 的边,8AB =,60B ∠=,P 是AB 上一点,3BP =,Q 是CD 边上一动点,将梯形APQD 沿直线PQ 折叠,A 的对应点'A .当'CA 的长度最小时,'C Q 的长为( )
A .5
B .7
C .8
D .132 6.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EFGH 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上移动,始终保持EF//AB ,CK=1.线段KG 的中点为M ,DH 的中点为N ,则线段MN 的长为 ( ).
A .26
B .17
C .172
D .26 7.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 =5cm ,∠ADC =120°,点
E 、
F 同时由A 、C 两点出发,分别沿AB .CB 方向向点B 匀速移动(到点B 为止),点E 的速度为1c m/s ,点F 的速度为2c m/s ,经过t 秒△DEF 为等边三角形,则t 的值为( )
A .34
B .43
C .32
D .53
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平分BAD ∠,交BC 于点E ,且AB AE =,延长AB 与DE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连接AC ,CF .下列结论:①ABC EAD ∆∆≌;②ABE ∆是等边三角形;③AD BF =;④BEF ACD S S ∆∆=;⑤CEF ABE S S ∆∆=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如图,在ABC 中,6AB =,8AC =,10BC =,P 为边BC 上一动点,PE AB ⊥于E ,PF AC ⊥于F ,M 为EF 中点,则AM 的最小值为( )
A .245
B .4
C .5
D .125
10.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是12,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可以是( ) A .10和34 B .18和20 C .14和10 D .10和12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2AB .F 是AD 的中点,作CE ⊥AB, 垂足E 在线段AB 上,连接EF 、CF ,则下列结论:(1)∠DCF+
12∠D =90°;(2)∠AEF+∠ECF =90°;(3)BEC S =2CEF S ; (4)若∠B=80︒,则∠AEF=50°.其中一定成立的是______ (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字号都填在横线上).
12.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AH 是边BC 的高,分别以AB ,AC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DE 和正方形ACFG ,连接CE ,BG 和EG ,EG 与HA 的延长线交于点M ,下列结论:①BG=CE ;②BG ⊥CE ;③AM 是△AEG 的中线;④∠EAM=∠ABC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13.在ABC 中,AB=12,AC=10,BC=9,AD 是BC 边上的高.将ABC 按如图所示的方
式折叠,使点A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DEF 的周长为______.
14.如图,在矩形ABCD 中,∠ACB =30°,BC =23,点E 是边BC 上一动点(点E 不与B ,C 重合),连接AE ,AE 的中垂线FG 分别交AE 于点F ,交AC 于点G ,连接DG ,GE .设AG =a ,则点G 到BC 边的距离为_____(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ADG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
15.如图,▱ABCD 中,∠DAB =30°,AB =6,BC =2,P 为边CD 上的一动点,则2PB+ PD 的最小值等于______.
16.如图,矩形ABCD 中,CE CB BE ==,延长BE 交AD 于点M ,延长CE 交AD 于点F ,过点E 作EN BE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N ,23FE AN ==,,则BC =_________.
17.如图,矩形纸片ABCD ,AB =5,BC =3,点P 在BC 边上,将△CDP 沿DP 折叠,点C 落在点E 处,PE ,DE 分别交AB 于点O ,F ,且OP =OF ,则AF 的值为______.
18.如图,点E 、F 分别在平行四边形ABCD 边BC 和AD 上(E 、F 都不与两端点重合),
连结AE 、DE 、BF 、CF ,其中AE 和BF 交于点G ,DE 和CF 交于点H .令AF n BC
=,EC m BC
=.若m n =,则图中有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不添加别的辅助线);若1m n +=,且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8,则四边形FGEH 的面积为_______.
19.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如图1,在Rt △ABC 中,∠ACB =90°,若点D 是斜边AB 的中点,则CD =12
AB ,运用:如图2,△ABC 中,∠BAC =90°,AB =2,AC =3,点D 是BC 的中点,将△ABD 沿AD 翻折得到△AED 连接BE ,CE ,DE ,则CE 的长为_____.
20.如图,有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4AB =,3AD =.先将长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边AD 落在边AB 上,点D 落在点E 处,折痕为AF ;再将AEF ∆沿EF 翻折,AF 与BC 相交于点G ,则FG 的长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 nAB =,E ,F 分别在AB ,BC 上.
(1)若1n =,
①如图,AF DE ⊥,求证:AE BF =;
②如图,点G 为点F 关于AB 的对称点,连结AG ,DE 的延长线交AG 于H ,若AH AD =,猜想AE 、BF 、AG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如图,若M 、N 分别为DC 、AD 上的点,则EM FN
的最大值为_____(结果用含n 的式子表示);
(3)如图,若E 为AB 的中点,ADE EDF ∠=∠.则
CF BF
的值为_______(结果用含n 的式子表示).
22.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C =,D 是斜边BC 的中点,,E F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点,且DE DF ⊥,若12BE =,5CF =,求线段EF 的长.
23.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
如图①,在纸片ABCD □中,5AD =,15ABCD S =,过点A 作AE BC ⊥,垂足为点E ,沿AE 剪下ABE △,将它平移至DCE '的位置,拼成四边形AEE D '.
独立思考:(1)试探究四边形AEE D '的形状.
深入探究:(2)如图②,在(1)中的四边形纸片AEE D '中,在EE '.上取一点F ,使4EF =,剪下AEF ,将它平移至DE F ''的位置,拼成四边形AFF D ',试探究四边形AFF D '的形状;
拓展延伸:(3)在(2)的条件下,求出四边形AFF D '的两条对角线长;
(4)若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请仿照上述操作,进行一次平移,在图③中画出图形,标明字母,你能发现什么结论,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24.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分别以,AB AC 为直角边向外作等腰直角ABD △和等腰直角,ACE G 为BD 的中点,连接,,CG BE ,CD BE 与CD 交于点F .
(1)证明:四边形ACGD 是平行四边形;
(2)线段BE 和线段CD 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3)已知2,BC =求EF 的长度(结果用含根号的式子表示).
25.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8,6AB AD ==. 动点P Q 、分别从点、D A 同时出发向点C B 、运动,点P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点Q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当点P 运动到点C 时,两个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s .
(1)请用含t 的式子表示线段PC BQ 、的长,则PC ________,BQ =________. (2)在运动过程中,若存在某时刻使得BPQ ∆是等腰三角形,求相应t 的值. 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ABC 的顶点A (10,0)、C (2,4),点D 是OA 的中点,点P 在BC 上由点B 向点C 运动.
(1)求点B 的坐标;
(2)若点P 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当四边形PCDA 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 的值;
(3)当△ODP 是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
27.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有很多性质,现在如果我们把平行四边形沿着它的一条对角线翻折,会发现这其中还有更多的结论.
(发现与证明..
)ABCD 中,AB BC ≠,将ABC ∆沿AC 翻折至'AB C ∆,连结'B D . 结论1:'AB C ∆与ABCD 重叠部分的图形是等腰三角形;
结论2:'B D AC .
试证明以上结论.
(应用与探究)
在ABCD 中,已知2BC =,45B ∠=,将ABC ∆沿AC 翻折至'AB C ∆,连结'B D .若以A 、C 、D 、'B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求AC 的长.(要求画出图形)
28.共顶点的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AEFG 中,AB =13,AE 2.
(1)如图1,求证:DG =BE ;
(2)如图2,连结BF ,以BF 、BC 为一组邻边作平行四边形BCHF .
①连结BH ,BG ,求BH BG
的值; ②当四边形BCHF 为菱形时,直接写出BH 的长.
29.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AB =16 , BC =18 ,点 E 在边 AB 上,点 F 是边 BC 上不与点 B 、C 重合的一个动点,把△EBF 沿 EF 折叠,点B 落在点 B' 处.
(I)若 AE =0 时,且点 B' 恰好落在 AD 边上,请直接写出 DB' 的长;
(II)若 AE =3 时, 且△CDB' 是以 D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试求 DB' 的长;
(III)若AE =8时,且点 B' 落在矩形内部(不含边长),试直接写出 DB' 的取值范围.
30.问题背景
若两个等腰三角形有公共底边,则称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顶点关于这条底边互为顶针点;若再满足两个顶角的和是180°,则称这两个顶点关于这条底边互为勾股顶针点. 如图1,四边形ABCD 中,BC 是一条对角线,AB AC =,DB DC =,则点A 与点D 关于BC 互为顶针点;若再满足180A D +=︒∠∠,则点A 与点D 关于BC 互为勾股顶针点.
初步思考
(1)如图2,在ABC 中,AB AC =,30ABC ∠=︒,D 、E 为ABC 外两点,EB EC =,45EBC ∠=︒,DBC △为等边三角形.
①点A 与点______关于BC 互为顶针点;
②点D 与点______关于BC 互为勾股顶针点,并说明理由.
实践操作
(2)在长方形ABCD 中,8AB =,10AD =.
①如图3,点E 在AB 边上,点F 在AD 边上,请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出点E 、F ,使得点E 与点C 关于BF 互为勾股顶针点.(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思维探究
②如图4,点E 是直线AB 上的动点,点P 是平面内一点,点E 与点C 关于BP 互为勾股顶针点,直线CP 与直线AD 交于点F .在点E 运动过程中,线段BE 与线段AF 的长度是否会相等?若相等,请直接写出AE 的长;若不相等,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通过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出大正方形的边长,再利用a 、b 为正整数的条件分析求解.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222212a a AD b b
=⨯+⨯= ∴(42)(422a a b ---=
∵a 、b 都是正整数
∴4a - =0,4a-2=2b
∴a=4,b=7
∴a+b=11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有理数、无理数的性质,表示出大正方形的边长利用有理数、无理数的性质求出a 、b 是关键.
2.D
解析:D
【分析】
A 、由四边形ABCD 是菱形,得出对角线平分对角,求得∠GAD=∠2,得出AG=GD ,AE=ED ,由SAS 证得△AFG ≌△AEG ,得出∠AFG=∠AEG=90°,即可得出A 正确;
B 、由DF ⊥AB ,F 为边AB 的中点,证得AD=BD ,证出△ABD 为等边三角形,得出∠BAC=∠1=∠2=30°,由2cos ,cos AF A
C AB BAC AG BAC =⋅∠=
∠ ,求出AC , AG ,即可得出B 正确;
C 、由勾股定理求出DF =
,由GE=tan ∠2·ED 求出GE ,即可得出C 正确;D 、四边形BFGC 的面积=△ABC 的面积-△AGF 的面积,可以发现D 不对.
【详解】
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 FAG EAG ∴∠=∠,1GAD ∠=∠,AB AD =,
12∠=∠,
2GAD ∴∠=∠,
AG GD ∴=.
GE AD ⊥,
GE ∴垂直平分AD .
AE ED ∴=.
点F 为AB 的中点,
AF AE ∴=.
易证()SAS AFG AEG ∆≅∆.
90AFG AFG ∠∴∠==︒.
DF AB ∴⊥故A 正确.
DF AB ⊥,点F 为AB 的中点,
112
AF AB ∴==,AD BD =. AD BD AB ==,
ABD ∴为等边三角形.
60BAD BCD ∠∴∠==︒.
1230BAC ∠=∠=∠=∴︒.
32cos 22232AC AB BAC ∴=⋅∠=⨯⨯=,
23cos 33
2
AF AG BAC ===∠. 23432333CG AC AG ∴=-=-
=. 2CG GA ∴=,故B 正确.
GE 垂直平分AD ,
112
ED AD ∴==, 223DF AD AF ∴=-=,
3tan 21tan 303GE ED ∴=∠⋅=⨯︒=
. 3433DF GE CG ∴+=+==.故C 正确. 130BAC ∠=∠=︒,ABC ∆∴的边AC 上的高等于AB 的一半,即为1,
132FG AG ==, 11353231122ABC AGF BFGC S S S ∆∴=-=⨯⨯-⨯⨯=四边形,故D 不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
3.C
解析:C
【分析】
如图,设DE 交AP 于0,根据菱形的性质、翻折不变性-判断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如图,设DE 交AP 于O.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DA=DC=AB
∵A.P关于DE对称,
∴DE⊥AP,OA=OP
∴DA=DP
∴DP=CD,故①正确
∵AE=EB,AO=OP
∴OE//PB,
∴PB⊥PA
∴∠APB=90°
∴2222
+==,故②正确
PA PB AB CD
若∠DCP=75°,则∠CDP=30°
∵LADC=60°
∴DP平分∠ADC,显然不符合题意,故③错误;
∵∠ADC=60°,DA=DP=DC
∴∠DAP=∠DPA,∠DCP=∠DPC,∠CPA=(360°-60°)=150°,故④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4.C
解析:C
【分析】
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推知ED∥FC,2DE=BC,然后结合已知条件“EF∥DC”,利用两组对边相互平行得到四边形DCFE为平行四边形,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AB=2DC,即可得出四边形DCFE的周长=AB+BC,故BC=18-AB,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
【详解】
∵D、E分别是AB、AC的中点,F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
∴ED是Rt△ABC的中位线,
∴ED∥FC.BC=2DE,
又EF∥DC,
∴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
∴DC=EF,
∵DC是Rt△ABC斜边AB上的中线,
∴AB=2DC,
∴四边形DCFE的周长=AB+BC,
∵四边形DCFE的周长为18cm,AC的长6cm,
∴BC=18﹣AB,
∵在Rt△ABC中,∠ACB=90°,
∴AB2=BC2+AC2,即AB2=(18﹣AB)2+62,
解得:AB =10cm ,
∴AD =5cm ,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作CH AB ⊥于H ,如图,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判断ABC ∆为等边三角形,则
CH AB ==4AH BH ==,再利用7CP =勾股定理计算出,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点'A 在以点P 为圆心,PA 为半径的弧上,利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得到当点'A 在PC 上时,'CA 的值最小,然后证明CQ CP =即可.
【详解】
解:作CH AB ⊥于H ,如图,
菱形ABCD 的边8AB =,60B ∠=,
ABC ∆∴为等边三角形,
CH AB ∴==,4AH BH ==, 3PB =,
1HP ∴=,
在Rt CHP ∆中,7CP ==,
梯形APQD 沿直线PQ 折叠,A 的对应点'A ,
∴点'A 在以点P 为圆心,PA 为半径的弧上,
∴当点'A 在PC 上时,'CA 的值最小,
APQ CPQ ∴∠=∠,
而//CD AB ,
APQ CQP ∴∠=∠,
CQP CPQ ∴∠=∠,
7CQ CP ∴==.
故选:B.
【点睛】
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也考查了折叠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确定A′在PC上时CA′的长度最小.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因为题目没有确定正方形EFGH的位置,所以我们可以将正方形EFGH的位置特殊化,使点H与点A重合,重新画出图形,这样有利于我们解题,过点M作MO⊥ED于O,则可得出OM是梯形FEDC的中位线,从而可求出ON、OM,然后在Rt△MON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MN.
【详解】
如图,将正方形EFGH的位置特殊化,使点H与点A重合,过点M作MO⊥ED与O,则MO是梯形FEDC的中位线,
∴EO=OD=5
2
,MO=1
2
(EF+CD)=
5
2

∵点N、M分别是AD、FC的中点,∴AN=ND=2,
∴ON=OD-ND=5
2
-2=
1
2

在Rt△MON中,MN2=MO2+ON2,
即MN=
22
5126 22
⎛⎫⎛⎫
+=
⎪ ⎪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梯形的中位线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知识,属于综合性题目,对待这样既有动态因素又不确定位置的题目,一定要将位置特殊化,这样不影响结果且解题过程简单,要学会在以后的解题中利用这种思想.
7.D
解析:D
【分析】
由题意知道AE=t ,CF=2t ,连接BD ,证明△DEB ≌△DFC,得到EB=FC=2t ,进而
AB=AE+EB=3t=5,进而求出t 的值.
【详解】
解:连接DB ,如下图所示,
∵四边形ABCD 为菱形,且∠ADC=120°,
∴∠CDB=60°
∴△CDB 为等边三角形,∴DB=DC
又∵△DEF 为等边三角形,∴∠EDF=60°,DE=DF
∴∠CDB=∠EDF
∴∠CDB-∠BDF=∠EDF-∠BDF
∴∠CDF=∠BDE
在△EDB 和△FDC 中:
=⎧⎪∠=∠⎨⎪=⎩
DE DF EDB FDC DB DC ,∴△EDB ≌△FDC(SAS)
∴FC=BE=2t
∴AB=AE+EB=t+2t=3t=5
∴t=53
.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菱形的性质等相关知识,关键是能想到连接BD 后证明三角形全
等,本题是动点问题,将线段长用t 的代数式表示,化动为静.
8.C
解析:C
【分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 ∥BC ,AD=BC ,由AE 平分∠BAD ,可得∠BAE=∠DAE ,可得∠BAE=∠BEA ,得AB=BE ,由AB=AE ,得到△ABE 是等边三角形,②正确;则
∠ABE=∠EAD=60°,由SAS 证明△ABC ≌△EAD ,①正确;由△FCD 与△ABD 等底(AB=CD )等高(AB 与CD 间的距离相等),得出S △FCD =S △ABD ,由△AEC 与△DEC 同底等高,所以S △AEC =S △DEC ,得出S △ABE =S △CEF ,⑤正确.
【详解】
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BC ,AD=BC ,
∴∠EAD=∠AEB ,
又∵AE 平分∠BAD ,
∴∠BAE=∠DAE ,
∴∠BAE=∠BEA ,
∴AB=BE ,
∵AB=AE ,
∴△ABE 是等边三角形;
②正确;
∴∠ABE=∠EAD=60°,
∵AB=AE ,BC=AD ,
在△ABC 和△EAD 中,
AB AE ABE EAD BC AD =⎧⎪∠=∠⎨⎪=⎩

∴△ABC ≌△EAD (SAS );
①正确;
∵△FCD 与△ABC 等底(AB=CD )等高(AB 与CD 间的距离相等),
∴S △FCD =S △ABC ,
又∵△AEC 与△DEC 同底等高,
∴S △AEC =S △DEC ,
∴S △ABE =S △CEF ;
⑤正确;
若AD 与AF 相等,即∠AFD=∠ADF=∠DEC ,
即EC=CD=BE ,
即BC=2CD ,
题中未限定这一条件,
∴③④不一定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比较复杂,注意将每个问题仔细分析.
9.D
解析:D
【分析】
先求证四边形AFPE是矩形,再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任一点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利用面积法可求得AP最短时的长,然后即可求出AM最短时的长.
【详解】
解:连接AP,在△ABC中,AB=6,AC=8,BC=10,
∴∠BAC=90°,
∵PE⊥AB,PF⊥AC,
∴四边形AFPE是矩形,
∴EF=AP.
∵M是EF的中点,
∴AM=1
2 AP,
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任一点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即AP⊥BC时,AP最短,同样AM也最短,
∴S△ABC=1
2
BC•AP=
1
2
AB•AC,
∴1
2
×10AP=
1
2
×6×8,
∴AP最短时,AP=24
5

∴当AM最短时,AM=1
2
AP=
12
5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垂线段最短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理解和掌握,此题涉及到动点问题,有一定难度.
10.B
解析:B
作CE∥BD,交AB的延长线于点E,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CE中,
AE=2AB=24,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如图,作CE∥BD,交AB的延长线于点E,
∵AB=CD,DC∥AB
∴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
∴CE=BD,BE=CD=AB,
∴在△ACE中,AE=2AB=24<AC+CE,
∴四个选项中只有A,B符合条件,但是10,34,24不符合三边关系,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利用平行线将对角线及边转化为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1.(1) (2) (4)
【分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1)正确;
由ASA证明△AEF≌△DMF,得出EF=MF,∠AEF=∠M,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
出CF=1
2
EM=EF,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FEC=∠ECF,得出(2)正确;
证出S△EFC=S△CFM,由MC>BE,得出S△BEC<2S△EFC,得出(3)错误;由平行线的性质和互余两角的关系得出(4)正确;即可得出结论.【详解】
(1)∵F是AD的中点,
∴AF=FD,
∵在▱ABCD中,AD=2AB,
∴AF=FD=CD=AB,
∴∠DFC=∠DCF,
∵AD∥BC,
∴∠DFC=∠FCB,∠BCD+∠D=180°,
∴∠DCF=∠BCF,
∴∠DCF=
12∠BCD , ∴∠DCF+12
∠D=90°,故(1)正确; (2)延长EF ,交CD 延长线于M ,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 ∥CD ,
∴∠A=∠MDF ,
∵F 为AD 中点,
∴AF=FD ,
在△AEF 和△DMF 中,
A FDM AF DF AFE DFM ∠=∠⎧⎪=⎨⎪∠=∠⎩
, ∴△AEF ≌△DMF(ASA),
∴EF=MF ,∠AEF=∠M ,
∵CE ⊥AB ,
∴∠AEC=90°,
∴∠AEC=∠ECD=90°,
∵FM=EF ,
∴CF=
12
EM=EF , ∴∠FEC=∠ECF , ∴∠AEF+∠ECF=∠AEF+∠FEC=∠AEC=90°,故(2)正确;
(3)∵EF=FM ,
∴S △EFC =S △CFM ,
∵MC >BE ,
∴S △BEC <2S △EFC ,故(3)错误;
(4)∵∠B=80°,
∴∠BCE=90°-80°=10°,
∵AB ∥CD ,
∴∠BCD=180°-80°=100°,
∴∠BCF=12∠BCD=50°,
∴∠FEC=∠ECF=50°-10°=40°,
∴∠AEF=90°-40°=50°,故(4)正确.
故答案为:(1)(2)(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证明
△AEF≌△DMF是解题关键.
12.①②③④
【分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SAS可证明△ABG≌△AEC,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判断①;设BG、CE相交于点N,AC、BG相交于点K,如图1,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
∠ACE=∠AGB,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CNG=∠CAG=90°,于是可判断②;过点E作EP⊥HA的延长线于P,过点G作GQ⊥AM于Q,如图2,根据余角的性质即可判断④;利用AAS即可证明△ABH≌△EAP,可得EP=AH,同理可证GQ=AH,从而得到EP =GQ,再利用AAS可证明△EPM≌△GQM,可得EM=GM,从而可判断③,于是可得答案.
【详解】
解:在正方形ABDE和ACFG中,AB=AE,AC=AG,∠BAE=∠CAG=90°,
∴∠BAE+∠BAC=∠CAG+∠BAC,
即∠CAE=∠BAG,
∴△ABG≌△AEC(SAS),
∴BG=CE,故①正确;
设BG、CE相交于点N,AC、BG相交于点K,如图1,
∵△ABG≌△AEC,
∴∠ACE=∠AGB,
∵∠AKG=∠NKC,
∴∠CNG=∠CAG=90°,
∴BG⊥CE,故②正确;
过点E作EP⊥HA的延长线于P,过点G作GQ⊥AM于Q,如图2,
∵AH ⊥BC ,
∴∠ABH +∠BAH =90°,
∵∠BAE =90°,
∴∠EAP +∠BAH =90°,
∴∠ABH =∠EAP ,即∠EAM =∠ABC ,故④正确;
∵∠AHB =∠P =90°,AB =AE ,
∴△ABH ≌△EAP (AAS ),
∴EP =AH ,
同理可得GQ =AH ,
∴EP =GQ ,
∵在△EPM 和△GQM 中,
90P MQG EMP GMQ EP GQ ∠=∠=︒⎧⎪∠=∠⎨⎪=⎩

∴△EPM ≌△GQM (AAS ),
∴EM =GM ,
∴AM 是△AEG 的中线,故③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结论都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难点,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关键.
13.15.5
【分析】
先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E DE EAD EDA =∠=∠,再根据垂直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 BDE ∠=∠,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 DE =,从而可得
6DE AE BE ===,同理可得出5DF AF CF ===,然后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
1 4.52
EF BC ==,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即可得. 【详解】
由折叠的性质得:,AE DE EAD EDA =∠=∠
AD 是BC 边上的高,即AD BC ⊥
90B EAD ∴∠+∠=︒,90BDE EDA ∠+∠=︒
B BDE ∴∠=∠
BE DE ∴=
1112622
DE AE BE AB ∴====⨯= 同理可得:1110522DF AF CF AC ===
=⨯= 又,AE BE AF CF ==
∴点E 是AB 的中点,点F 是AC 的中点
EF ∴是ABC 的中位线
119 4.522
EF BC ∴==⨯= 则DEF 的周长为65 4.515.5DE DF EF ++=++=
故答案为:15.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利用折叠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E DE =是解题关键.
14.42a - 3
【分析】
先根据直角三角形含30度角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AB =2,AC =4,从而得CG 的长,作辅助线,构建矩形ABHM 和高线GM ,如图2,通过画图发现:当GE ⊥BC 时,AG 最小,即a 最小,可计算a 的值,从而得结论.
【详解】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B =90°,
∵∠ACB =30°,BC =,
∴AB =2,AC =4,
∵AG =a ,
∴CG =4a -,
如图1,过G 作MH ⊥BC 于H ,交AD 于M ,
Rt△CGH中,∠ACB=30°,
∴GH=1
2
CG=
4
2
a
-

则点G到BC边的距离为4
2
a
-

∵HM⊥BC,AD∥BC,
∴HM⊥AD,
∴∠AMG=90°,
∵∠B=∠BHM=90°,
∴四边形ABHM是矩形,∴HM=AB=2,
∴GM=2﹣GH=
4
2
2
a
-
-=
2
a

∴S△ADG
113
23
222
a a
AD MG
=⋅=⨯⨯=,
当a最小时,△ADG的面积最小,
如图2,当GE⊥BC时,AG最小,即a最小,
∵FG是AE的垂直平分线,
∴AG=EG,
∴4
2
a
a -
=,

4
3
a=,
∴△ADG 3423
3
=,
故答案为:4
2
a
-

23
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确定△ADG的面积最小时点G的位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6
【分析】
过点P作PE⊥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E,根据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得到 AB∥CD,
推出PE=1
2
PD,由此得到当PB+PE最小时2PB+ PD有最小值,此时P、B、E三点在同一条
直线上,利用∠DAB=30°,∠AEP=90°,AB=6求出PB+PE的最小值=1
2
AB=3,得到2PB+
PD的最小值等于6.
【详解】
过点P作PE⊥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E,∵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EDC=∠DAB=30°,
∴PE=1
2 PD,
∵2PB+ PD=2(PB+1
2
PD)=2(PB+PE),
∴当PB+PE最小时2PB+ PD有最小值,此时P、B、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DAB=30°,∠AEP=90°,AB=6,
∴PB+PE的最小值=1
2
AB=3,
∴2PB+ PD的最小值等于6,
故答案为:6.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含30°角的问题,动点问题,将线段2PB+PD转化为三点共线的形式是解题的关键.
16.663
【分析】
通过四边形ABCD是矩形以及CE CB BE
==,得到△FEM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到KM,NK,KE的值,进而得到NE的值,再利用30°直角
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得到BN,BE即可.
【详解】
解:如图,设NE交AD于点K,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ABC=90°,
∴∠MFE=∠FCB,∠FME=∠EBC
∵CE CB BE
==,
∴△BCE为等边三角形,
∴∠BEC=∠ECB=∠EBC=60°,
∵∠FEM=∠BEC,
∴∠FEM=∠MFE=∠FME=60°,
∴△FEM是等边三角形,FM=FE=EM=2,
∵EN⊥BE,
∴∠NEM=∠NEB=90°,
∴∠NKA=∠MKE=30°,
∴KM=2EM=4,NK=2AN=6,
∴在Rt△KME中,KE=2223
KM EM
-=,
∴NE=NK+KE=6+23,
∵∠ABC=90°,
∴∠ABE=30°,
∴BN=2NE=12+43,
∴BE=22663
BN NE
-=+,
∴BC=BE=663,
故答案为:66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矩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7.20 7
【分析】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出DC=DE、CP=EP,由“AAS”可证△OEF≌△OBP,可得出OE=OB、
EF=BP ,设EF=x ,则BP=x 、DF=5-x 、BF=PC=3-x ,进而可得出AF=2+x ,在Rt △DAF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 的值,即可得AF 的长.
【详解】
解:∵将△CDP 沿DP 折叠,点C 落在点E 处,
∴DC =DE =5,CP =EP .
在△OEF 和△OBP 中,
90EOF BOP B E OP OF ∠=∠⎧⎪∠=∠=⎨⎪=⎩
, ∴△OEF ≌△OBP (AAS ),
∴OE =OB ,EF =BP .
设EF =x ,则BP =x ,DF =DE -EF =5-x ,
又∵BF =OB +OF =OE +OP =PE =PC ,PC =BC -BP =3-x ,
∴AF =AB -BF =2+x .
在Rt △DAF 中,AF 2+AD 2=DF 2,
∴(2+x )2+32=(5-x )2,
∴x =67
∴AF =2+67=207
故答案为:
207 【点睛】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时常常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 ,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
18.7
【分析】
①若m n =,则AF EC =,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 BC AD BC =,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或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即可得;②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得出四边形ABEF 、四边形CDFE 都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可得
11,44EFG ABEF EFH CDFE S S S S ∆∆==,再根据28ABCD ABEF CDFE S S S =+= 和
1144EFG EFH ABEF CDFE FGEH S S S S S ∆∆=+=
+四边形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BC AD BC ∴=
,,AF EC n m BC BC m n === AF EC ∴=
AD AF BC EC ∴-=-,即DF BE =
∴四边形AECF 、四边形BEDF 都是平行四边形
//,//AE CF BF DE ∴
∴四边形EGFH 是平行四边形
综上,图中共有4个平行四边形
如图,连接EF
1,,AF EC n m BC B n C
m ==+= AF EC BC AD ∴+==
AF DF AD +=
EC DF ∴=
AF BE ∴=
∴四边形ABEF 、四边形CDFE 都是平行四边形
11,44EFG ABEF EFH CDFE S S S S ∆∆∴=
= 28ABCD ABEF CDFE S S S =+=
1144EFG EFH ABEF CDFE FGEH S S S S S ∆∆∴=+=
+四边形 1()4ABEF CDFE S S =+
12874
=⨯= 故答案为:4;7.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19513 【分析】
根据12•BC •AH =12•AB •AC ,可得AH =613,根据 12AD •BO =12BD •AH ,得OB =613,再根据BE =2OB =1213,运用勾股定理可得EC . 【详解】
设BE 交AD 于O ,作AH ⊥BC 于H .
在Rt △ABC 中,∠BAC =90°,AB =2,AC =3,
由勾股定理得:BC =13,
∵点D 是BC 的中点,
∴AD =DC =DB =
132, ∵12•BC •AH =12
•AB •AC , ∴AH =613, ∵AE =AB ,DE =DB ,
∴点A 在BE 的垂直平分线上,点D 在BE 的垂直平分线上,
∴AD 垂直平分线段BE ,
∵12AD •BO =12
BD •AH , ∴OB =613, ∴BE =2OB =
1213, ∵DE =DB=CD , ∴∠DBE=∠DEB ,∠DEC=∠DCE ,
∴∠DEB+∠DEC=12
×180°=90°,即:∠BEC=90°, ∴在Rt △BCE 中,EC =22BC BE - =221213(13)(
)13-=51313. 故答案为:51313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翻折的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长的
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以及面积法求三角形的高,是解题的关键.
20.2 【解析】 【分析】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DAF=∠BAF=45°,再由矩形性质可得FC=ED=1,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出FG 即可.
【详解】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AF=∠BAF=45°,
∴AE=AD=3,EB=AB-AD=1,
∵四边形EFCB 为矩形,
∴FC=BE=1,
∵AB ∥FC ,
∴∠GFC=∠DAF=45°,
∴GC=FC=1,
∴22112FG GC FC =+=+=,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叠变换,矩形的性质是一种对称变换,理解折叠前后图形的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21.(1)①见解析;②AG FB AE =+,证明见解析;(2)21n ;(3)241n -
【分析】
(1)①证明△ADE ≌△BAF (ASA )可得结论.
②结论:AG=BF+AE .如图2中,过点A 作AK ⊥HD 交BC 于点K ,证明AE=BK ,AG=GK ,即可解决问题.
(2)如图3中,设AB=a ,AD=na ,求出ME 的最大值,NF 的最小值即可解决问题. (3)如图4中,延长DE 交CB 的延长线于H .设AB=2k ,则AD=BC=2kn ,求出CF ,BF 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①证明:如图1中,
∵四边形ABCD 是矩形,n=1,
∴AD=AB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DAB=∠B=90°,
∵AF ⊥DE ,
∴∠ADE+∠DAF=90°,∠DAF+∠BAF=90°,
∴∠ADE=∠BAF ,
∴△ADE ≌△BAF (ASA ),
∴AE=BF ;
②结论:AG=BF+AE .
理由:如图2中,过点A 作AK ⊥HD 交BC 于点K ,
由(1)可知AE=BK ,
∵AH=AD ,AK ⊥HD ,
∴∠HAK=∠DAK ,
∵AD ∥BC ,
∴∠DAK=∠AKG ,
∴∠HAK=∠AKG ,
∴AG=GK ,
∵GK=GB+BK=BF+AE ,
∴AG=BF+AE ;
(2)如图3中,设AB=a ,AD=na ,
当ME 的值最大时,NF 的值最小时,ME NF
的值最大, 当ME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时,ME 的值最大,最大值()222na 1a n +=+,
当NF⊥AD时,NF的值最小,最小值=a,
∴ME
NF
的最大值
=
2
1a
n
+⋅
=2
1n
+,
故答案为:2
1n
+;
(3)如图4中,延长DE交CB的延长线于H.设AB=2k,则AD=BC=2kn,
∵AD∥BH,
∴∠ADE=∠H,
∵AE=EB=k,∠AED=∠BEH,
∴△AED≌△BEH(ASA),
∴AD=BH=2kn,
∴CH=4kn,
∵∠ADE=∠EDF,∠ADE=∠H,
∴∠H=∠EDF,
∴FD=FH,设DF=FH=x,
在Rt△DCF中,∵CD2+CF2=DF2,
∴(2k)2+(4kn-x)2=x2,

2
14
2
n
x k
n
+
=⋅,

22
1441
4
22
n n
CF kn k k
n n
+-
=-⋅=⋅,
2
41
2
22
n k
BF kn k
n n
-
=-⋅=,

2
2
41
241
2
n
k
CF n
n
k
BF
n
-

==-,
故答案为:2
41
n-.
【点睛】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解决问题.
22.EF=13.
【分析】
首先连接AD ,由△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 ,D 是斜边BC 的中点,可得:AD=DC ,∠EAD=∠C=45°,AD ⊥BC ,即∠CDF+∠ADF=90°,又DE ⊥DF ,可得:∠EDA+∠ADF=90°,故∠EDA=∠CDF ,从而可证:△AED ≌△CFD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CF=5,进而得出BE=AF=12.然后在Rt △AEF 中,运用勾股定理可将EF 的值求出;
【详解】
解:连接AD .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C ,D 是斜边BC 的中点,
∴AD =DC =DB ,AD ⊥BC ,
∴∠BAD =∠C =45°,
∵∠EDA +∠ADF =90°,
又∵∠CDF +∠ADF =90°,
∴∠EDA =∠CDF .
在△AED 与△CFD 中,
EDA FDC AD CD
EAD C ∠=∠⎧⎪=⎨⎪∠=∠⎩
, ∴△AED ≌△CFD (ASA ).
∴AE =CF =5.
∵AB =AC ,
∴BE =AF =12.
在Rt △AEF 中,
∵∠EAF =90°,
∴22222512169EF AE AF =+=+=,
∴EF =13.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为解题关键.
23.(1)矩形;(2)菱形;(3)3104)见解析
【分析】
(1)由平移推出AD EE '=,即可证得四边形AEE D '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
AE BC ⊥,得到90AEE '∠=︒即可得到结论;
(2)由平移推出AD FF '=,证得四边形AFF D '是平行四边形,根据AE EF ⊥得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