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优秀教案)
选修三专题四《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
![选修三专题四《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728b999b6648d7c0c746a5.png)
专题四第一节转基因生物地安全性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 •关注转基因生物地安全性问题,认同对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讨论地必要性2. 熟悉转基因成果.二、预习内容转基因成果1. 微生物方面(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造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地各种重组微生物,如清除石油污染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使用_____________ ______ ,生产稀缺地生化药物,即__________________ .2. 转基因动物方面(1)在培育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地转基因家畜、家禽方面不断取得辉煌成就•⑵科学家把转基因动物(如奶牛)变成 ___________________ ,让它们地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_______________ 或人类所需要地 ______________ •3. 转基因植物方面(1) 成果: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 ___________ 、_______ 、抗除草剂、_______ 等全新性状地农作物•(2) 推广国家及品种:全球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地国家已经有十几个,种植面积最大地前四个国家分别是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 ,其中以种植_________ ________ 最多,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_ 禾廿________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地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地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 举例说明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地不同观点及论据2. 形成对待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地理性、求实地态度学习重点:(1 )对转基因生物地安全性问题多层面、多角度地关注•(2 )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地理由进行辨析和讨论学习难点:(1)从关注整个生物圈地和谐、稳定与发展地高度去审视转基因生物地安全性(2)了解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争论背后复杂地政治、经济、宗教和伦理道德背景•(3)保证课堂讨论、辩论会,以及社会调查地组织工作有序而有效地实施二、学习过程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地争论1. 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地原因(1) 由于科学发展水「平地限制,目前科学家对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 以及____________ _____ 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2) 转移地基因虽然功能已知,但不少却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地基因,同时,由于外源基因插入______________ 地部位是随机地,因此在转基因生物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地后果•2. 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地争论内容探究点一、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①引起食物安全问题地理由:反对实质性等同”,因为对食物安全性检测不仅要检测其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还应包括其他方面地测试结果;担心出现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转基因植物地DNA经过重组后,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食者在过了若干年或者一两代之后,问题才显现出来;担心出「现_______________ ;担心_______________ 改变,因为尽管转基因农作物只是部分DNA发生重组,但是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地改变;把动物蛋白基因转入农作物,是否侵犯了或地权益.②不引起食物安全问题地理由:所谓实质性等同”概念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地____________ ,而不是_________ ;多环节、严谨______________ 可以保证转基因食物地安全;在研究转基因农作物过程中,确实在极少数品种中出现了能导致人体过敏地蛋白,但是科学家地_____________ 可以防止此类事件地发生;若干年来尚未发现一例因食用_________________ 而影响人体健康地实例•探究点二、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①引起生物安全问题理由:转基因植物可能会扩散到种植区外变成__________________ ;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为具有某些特殊性状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地生存;导入转基因生物地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地____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 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地_____________ ;转基因植物地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使杂草成为“______________ ” .②不引起生物安全问题理由:转基因农作物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时,会很快 ___________ ;转基因农作物新性状地表现,必须具有一定地_____________ 等条件,以及配套地_______________ ;由于存在_______________ ,它们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许多农作物花粉地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是有限地•探究点三、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①引起环境安全问题地理由:将动物、植物、微生物地DNA组合在一起,转移到某种生物中,势力会打破______ 地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___ 和,破坏生态系统地稳定性;重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过程中所产生地_______________ 可能会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重组DNA可能会与微生物杂交,产生出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害地_________________ ;某些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 会通过____________ 地传递进入其他动物或人体内•②不引起环境安全问题地理由: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地 ______________ ;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可以减少__________________ ;种植抗除草剂作物,既可以使农田■管理容易,又保护了三、反思总结(学生总结)四、当堂检测1下列成就来自基因工程技术地是r()A .番茄一马铃薯新物种B .高产地青霉素菌株C.将C4植物细胞内地叶绿体移入C3植物细胞内D.能进行生物固氮地酵母菌品种2 •下列关于转基因”地叙述,错误地是()A •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地部位往往是随机地B •被转移地基因是功能已知地基因,人们对它们研究得已经相当透彻,绝对不会引起安全性问题C.在转基因”地过程中,必须用到工具酶D •转基因技术成果,进人人类地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地作用3•转基因生物引发地安全性问题地叙述错误地是()A .转基因生物引发地安全性问题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B •转基因生物引起安全性问题地原因之一是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地部位往往是随机地C.转基因生物引发地安全性问题是无法弥补地D .转基因生物有可能造成安全性问题,但不能一概而论4•如果转基因植物地花粉中含有毒蛋白,将引起地安全性问题不包括()A .生物安全B .环境安全C .食品安全D.伦理道德问题课后练习与提高1. 下列哪一观点缺乏科学依据()A .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因植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B •许多农作物花粉地传播距离有限,绝对不会造成其他生物地安全问题C.植物花粉地存活时间有限,一般不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D .转基因农作物若缺乏配套地种植技术,也会造成减产2. 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地环境,可能会()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 J”曽长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制约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④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3. 自从1983年第一株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已有数十种乃至上百种转基因植物在世界各地地实验室中诞生,随着转基因技术地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地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A .转基因植物地果实或其他部分作为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B .转基因植物可能与它们地近缘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可能破坏生态系统地稳定性C .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增殖地污染D .为了防止转基因地扩散,在大面积种植时,必须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4.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地研究;哪些属于限制条件()①重组DNA地转移限制在遗传上具有特定缺陷地生物上②对于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体地菌株,限定必须使用在37 C人体体温下死亡地菌株③转基因作物只要某一点(如产量、营养或抗虫性)对人类有益,其他方面可不必去考虑④外源DNA不能产生对人体有毒害或过敏地蛋白质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②③④ D .①②④5.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地叙述错误地是()A .重组地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地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B .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地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C .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D .转基因生物所带来地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地6. 20世纪90年代,乌千达木薯业遭到了病害地毁灭性打击•科学家究其原因发现,是一种新地病毒引发地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地•这一事实有力地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A .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人侵地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地生存B •导入转基因生物地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地某些细菌或病原体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地病原体C •转基因植物地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除不掉地超级杂草”D •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但随着棉铃虫抗性地增强,抗虫棉有可能被淘汰7•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地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不正确地是()A .基因非编码区对于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地表达不可缺少B •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地毒性丧失C.抗虫棉地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D •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地&对番茄地研究中发现,害虫损伤番茄叶片后,叶上地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因子,这种物质通过细胞组织扩散到茎和其他叶片上,启动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开始高效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并在茎叶中迅速积累,以对付害虫地再次侵袭•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地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因此害虫取食后,就会因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人们尝试着将番茄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让玉米获得与番茄相似地抗虫性状,以对付异常猖撅地玉米螟(一种玉米害虫).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能抗玉米螟地抗虫玉米地生态效益显著,有人认为抗虫玉米是无虫玉米,不必防治害虫•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说明理由•(2)有人对食用这种转基因玉米地安全性感到担忧•你认为这种担忧有道理吗?试以学过地知识进行简要地分析说明•专题四第1节转基因生物地安全性导学案答案课前预习学案C2) DXA 重组的徴生物:基因制药 <2)生物反应器:珍贵药物*蛋白质 (V 美国;阿根廷E 加拿大:中国2转基因九豆和玉 米;转基因棉花;油菜 课內逢零熹蠹 •(U 基因的结构:ssra 的相互作用;基医1的调控机制 (2)异种生物:宿主基因组 工(1)①主耍成分是否发生改更滞后效应;直接毒性或潜衽毒性的蛋白质;新的过敏源; 营誅成分:代谢途径;奈教信仰者:素食若 ② 起点,裁安全性评价|负责恵度]转基因食物 (R ①野生种类.入侵的外来物种匚某些细菌:病畫;病原体;超级杂草 ②死亡;水r 肥;种植技术;圭殖隔离;传搐距离:存活时间 ⑶①自然韧种亍能量流动[物匮循环亍中间产断 病原蹴生韧:有青董曰iS 敏蛋白,食 ②分粪地位,农药的使用量;农田土壊环境 当堂检测 1. D 工 F 3” C 4. D 1. B 2, D 3. C 4. D 5. E E 7. D 8. (□不赞成,转基因玉米能抵抗玉米蝮,芥不能抵抗所有刖害虫。
教学设计10: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教学设计10: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https://img.taocdn.com/s3/m/0b13576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0.png)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①了解转基因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②举例说出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及论据。
2.能力目标①初步具有收集、处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②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转基因知识理性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③进行小组合作,为自己所持观点进行辩护。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关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认同对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讨论的必要性,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②形成对待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理性、求实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①以小见大,通过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分析,学会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多层面、多角度的关注的分析方法。
②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的理由进行辨析和讨论。
三、教学难点①从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高度去审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②了解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争论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宗教和伦理道德背景。
③保证课堂讨论、辩论会,以及社会调查的组织工作有序而有效地实施。
四、教学策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
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把这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分解:①布置学生课前设计问卷、实施调查、确定角色并自行定位;②课中召开模拟听证会,学生按分饰角色发言;③课后布置学生查找资料并撰写小论文。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调查2013年5月13日,高二年级9班学生在张静老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在高二年级随机发放,进行了一次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问卷调查。
问卷随机发放了150份,回收145份,回收率96.7%。
问卷回收后,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对问卷进行了汇总和数据统计。
人教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33cee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4.png)
人教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前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是人教版选修3生物科技专题中的一篇文章,通过该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转基因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范围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本教案将以该篇文章为基础,对于生物|3专题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同时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参考。
二. 教学内容分析1. 知识点内容分析本篇文章主要教授的知识点如下:1.转基因技术的基本概念2.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范围3.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影响5.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前景2. 教学目标通过该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范围以及发展前景。
2.了解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以及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应当以讲授为主,结合相关的图片和实例进行说明,同时辅之以讨论和互动教学。
4. 课堂教学设计Step 1课堂热身通过简单的提问来引导学生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基本概念,并且了解转基因技术对于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问题例子:1.什么是转基因技术?2.转基因作物在现代农业中有哪些应用?3.转基因食品对我们的健康有何影响?4.转基因技术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Step 2讲授教学主要内容在本节课中,我将依据人教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文进行讲解,通过知识点的讲解和相关实例的介绍来加深学生对于转基因技术的理解和了解。
Step 3单项选择题测试利用单项选择题来检验学生对于本节课转基因技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问题例子:1.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基因工程技术;B. 转基因作物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C. 转基因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 D.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学设计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bd252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c.png)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学设计疏导引导1.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方面,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某一观点,要切实联系前面学过的生物学原理来分析,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其可能性,不要盲目地下结论。
(2)注意查阅资料,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3)采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2.“实质性等同原则”只是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起点,而不是终点美国政府为了获得国际贸易的有利地位,于1992年5月,宣布只要基因工程产品中蛋白质组成与天然的一样,就没有必要再通过fda (药物和食品管理局)批准,可直接投放市场。
“实质性等同”是指转基因生物与自然存在的传统生物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性状表现的比较。
比较的内容包括生理性状、分子特征、营养成分、毒素含量和过敏原等是否具有等同性。
实质性等同是一种动态比较过程。
美国fda 采用了二步评价法。
第一步对目的基因及相应产物作出评价,它是反映外源基因及产物的安全性。
第二步,对接受外源基因植物所出现的意外性状进行评价,它是反映该植物的属性。
3.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对于这个问题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要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趋利避害。
(3)完善相应的法令法规,利用法制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4)增强科学家的法制意识,提高科学家的道德研究水平。
活学巧用【例1】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c.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干扰素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d.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解题提示:转基因生物引发食物安全的主要理由如下:对食物的安全性检测不够;担心出现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担心营养成分改变等。
教学设计11: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教学设计11: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https://img.taocdn.com/s3/m/e40dcca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1.png)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教材分析《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是人教版选修3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第一节,包括转基因成果的简述、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和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三个方面的内容。
专题一转基因工程应用也对转基因产品有所介绍,但关于转基因安全的问题没做过多的涉及,转基因产品已经走入我们身边,通过对转基因成果的关注及理性看待才能深刻理解转基因成果带来的利和害,从而理性看待这一技术。
二、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
2、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形成对待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性、求实的态度。
3、社会责任关注转基因技术应用带来的争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的依据进行辨析和讨论。
2、教学难点(1)了解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争论背后的政治、经济、宗教和伦理道德问题。
(2)保证课堂讨论、辩论会,以及社会调查的组织工作有序而有效地实施。
四、学情分析转基因技术及其成果方面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生活中通过媒体、书籍对基因工程产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怎样看待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学生会比较感兴趣。
五、教学方法教学中应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创设情境、分组辩论等方法,激发他们理性看待科学技术的意识。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课本内容,网上查阅转基因产品的相关知识并完成导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学生落实预习的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多媒体展示生产生活中出现的转基因产品,了解学生如果面临挑选这些转基因产品时所持有的各种的观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学生每三至四人为一组,结合教材,思考并讨论学案上的问题。
探点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微生物方面(1)微生物的基因改造为什么取得实际应用成果最多?微生物具有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生长繁殖快,对环境因素敏感和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等优点。
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人教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案
![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人教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4c89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1.png)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人教版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案一、什么是转基因生物转基因生物,英文名为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也称为基因改造生物或基因工程生物,是指采用生物技术,将非本种或非近缘种的基因导入到目标物种的某个基因组位置,以改变目标物种的遗传特征和表现。
转基因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医学、农业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二、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安全隐患:1. 对生态环境的安全影响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如对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等非靶标物种的毒性和致死作用、对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和动物群落的影响等。
2. 对人类健康的安全影响转基因生物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如引起过敏反应、对人体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等产生影响。
3. 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转基因生物可能对地球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影响。
三、如何保证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保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评价科学地开展转基因生物及其产物的生态学、毒理学、营养学、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安全评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 监管加强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监管,严格执行风险管理和风险监测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
3. 法律法规的制定建立科学和完整的法规体系,制定转基因生物及其派生产品的标准与规范,严格依法管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安全权。
4. 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对转基因生物的监督和参与,促进社会各方对转基因生物的科学认识和理性交流,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
四、结论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是当今生物科技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
通过科学地开展安全评价,加强监管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有效措施,将有助于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加强转基因生物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进一步拓展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潜力,也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269c8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8.png)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简述与生物技术安全性有关的生物学知识,能运用这些知识理解不同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1)面对来自媒体和他人关于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不同观点,能够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辨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转基因技术的安全问题,认识到每一项生物技术的发展都有可能带来安全性。
(2)养成关注社会问题讨论的参与意识,形成质疑、求实的科学态度,并能以理性的、积极的态度关注问题的解决──通过科技手段的进步、社会规范的建立等途径“趋利避害”。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多层面、多角度的关注。
➢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的理由进行辨析和讨论。
【教学难点】➢从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高度去审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保证课堂辩论有序且有效地实施。
四、板书设计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转基因重要成果二、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课后习题』1.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是()A.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B.不加区分,全盘接受C.应停止有关的实验D.坚决抵制转基因生物2.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不必担心()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进而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B.运载体的标记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C.目的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D.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从而可能打破生态平衡3、欧美一些国家开始限制基因食物的生产或不接纳转基因产品,是由于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基因污染”的严重性,下列关于基因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B.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能增殖的污染D.基因污染难以清除。
生物: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doc
![生物: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doc](https://img.taocdn.com/s3/m/8e84dd5d376baf1ffc4fada8.png)
(3)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后,作为掠夺者、寄生者或病原体,会使受害者和寄主的数量发生变化。尤其是外来物种在适宜的生态和气候条件下,往往会对当地的农业或林业带来严重的损害,即所谓的爆发生物灾害。
(3)保证课堂讨论、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以及社会调查的组织工作有序而有效地实施。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认同对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讨论的必要性。
能力
目标
2.举例说出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及论据。
情感
目标
3.形成对待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性、求实的态度。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2000年FAO/WHO(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对“实质性等同(substantial equivalence)原则”做这样的定义:实质性等同是指转基因生物与自然存在的传统生物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性状表现的比较。比较的内容包括生理性状、分子特征、营养成分、毒素含量和过敏源等是否具有等同性。如果实质上是相同的,就应该将转基因生物与传统生物同样对待,视为安全。
(4)有些外来植物产生的花粉,是当地居民从未接触过的物质,从而可能成为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新过敏源。比如,日本引种的杉树,大面积栽种后,杉树产生的花粉已经成了日本人产生过敏反应的重要过敏源。又如豚草,它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泛滥成灾,而豚草的花粉是重要的过敏源。豚草花粉引起的过敏反应称为“枯草热”,它已给许多国家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f81d6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7.png)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选修二第二章第二节拓展视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是选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系统学习了本节《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之后学习拓展视野的内容,不仅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能够科学、理性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对转基因技术的学习,理性分析转基因技术给生活带来的改变,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2、科学思维:通过问卷调查和转基因食品的实地调查,利用批判性思维探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3、科学探究:学生在对问卷和实地调查数据的分析的过程中,掌握一般的数据分析方法。
4、社会责任:通过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项技术的使用,都需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基础,能够对关注的社会热题进行理性的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2))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的理由进行辨析和讨论。
2、教学难点多角度去审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四、教学过程1.介绍转基因生物的发展情况2.问卷调查小组组长介绍问卷调查情况3.实地调查小组组长介绍超市转基因产品的情况4.举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辩论赛5.小结五、板书设计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1、问卷调查2、实地调查3、辩论赛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真正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课前将学生兵分三路,一组负责问卷调查武汉部分地区居民对转基因生物的理解情况,另一组负责调查超市转基因食品的情况,其他人员负责收集资料,为开展辩论赛做准备。
此过程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主见性,为学生的能力体高提供了许多机会,让学生有成就感。
但是,由于准备时间有限,课堂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的表述不够精炼和专业,学生的观点不够深入和全面,这些将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提高。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学习教案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462418ba0d4a7303763a9d.png)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简述与生物技术安全性相关的生物学知识,能运用这些知识理解不一样的看法。
【过程与方法】1)面对来自媒体和别人对于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不一样看法,能够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辨析。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转基因技术的安全问题,认识到每一项生物技术的发展都有可能带来安全性。
2)养成关注社会问题议论的参加意识,形成怀疑、务实的科学态度,并能以理性的、积极的态度关注问题的解决──经过科技手段的进步、社会规范的成立等门路“趋利避害”。
二、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多层面、多角度的关注。
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一样看法的原因进行辨析和议论。
【教课难点】从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和睦、稳固与发展的高度去审察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保证讲堂争辩有序且有效地实行。
三、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创建情形】以风趣的实例激展现合成动物、植物图片,电影阿凡达剧联合已有发学生照经验发学习的兴【发问】这些生物存在吗?我们所学的哪一种技术能表各自的看法,趣和气奇心,复导入新课够让我们获取他们?复习基因工程的习理论加深对转展现已经研制出来的荧光生物过程和本质基因随机性的理【指引】假如让你来研制一种荧光生物,操作步骤解应当是什么样的?书写基因工程的四个步骤自主学习【过渡】荧光蛋白基因已经像放射性同位素的功能转基因成同样作为标志性基因被宽泛的用于科学研究。
不单1果这样,基因工程在其余方面也获得了令人惊叹不已【自主阅读】教的成就,请同学们比较教案第一部分的问题系统,材87页,达成学依据学生的发展自主阅读教材87页内容。
并请同学进行展现:案问题,认识转需要和接受水1、微生物方面:基因产品的发展平,经过自主学(1)能够消除石油污染的假单孢杆菌等;及其对社会的贡习,有效利用教(2)用于基因制药。
献;对转基因技材信息2、转基因动物方面:培养生长快速、营养质量优秀术必定它的进步的转基因牲畜和家禽;转基因动物变为生物反响器。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学设计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1c543e0b1c59eef8c7b48a.png)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学设计————————————————————————————————作者:————————————————————————————————日期: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四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教师讲授对转基因技术及成果之后,不免会从这门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方面产生疑惑。
同时,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也接触到了转基因产品,如转基因大豆油、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水稻等,加之从网络上也听到了一些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争论的声音,相信每位同学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那么,对于转基因产品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节课将开设一个模拟辩论赛的环节,给大家一次探讨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机会。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认同对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讨论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举例说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及论据。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形成对待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性、求实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多层面、多角度的关注。
(2)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的依据进行辨析和讨论。
难点:(1)从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高度去审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了解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争论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宗教和伦理道德背景。
(3)保证课堂讨论、辩论会,以及社会调查的组织工作有序而有效地实施。
四、学情分析学生从网络上也听到了一些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争论的声音,每位同学都会有一些自己的疑虑和想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巧妙设置模拟辩论赛环节,让学生放开固有模式去辩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由于学生对转基因生物了解程度也不一样,最后设置了自由提问环节尽量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进行发言提问。
人教选修3《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
![人教选修3《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753cdc58f5f61fb73666be.png)
转基因食品
学情分析:学生对基因工程技术有一定的知识,也有能力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只是加以分析和整理的程度每个人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尝试自己去整理想要的资料。
学生已有的社会经验可能并不丰富,但对于一些社会问题还是比较感兴趣,也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给学生提供一个舞台,提前也演绎社会的不同角色,为以后踏上社会做一些准备。
重组技术、基因工程等基本概念,能运用这些知识理解不同观点的内容和论
立学生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的养成,所以把学生分成若干
不同角色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陈述,了解多方面的现状,让
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要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用辨证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
科研部门介绍自己的研究原理、科研成果等
术带来的利与弊。
我们无法阻止科技前进的步伐,但我们可以选择正确。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2cd86a1ed9ad51f01df222.png)
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王莉一、教学目标1、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认同对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讨论的必要性。
2、举例说出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及论据。
3、形成对待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性、求实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多层面、多角度的关注。
(2)、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的依据进行辨析和讨论。
2、教学难点(1)、从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高度去审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了解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争论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宗教和伦理道德问题。
(3)、保证课堂讨论、辩论会,以及社会调查的组织工作有序而有效地实施。
三、教学过程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等生物技术,利用这些技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同时也带给我一些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正文:一、列举我们身边的转基因生物(学生列举老师带领总结)1、转基因植物:抗虫棉,耐储存的西红柿,转基因玉米、大豆,抗病、抗除草剂、抗逆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等。
2、转基因动物:转基因牛、猪、鸡、鲤鱼、鲫鱼、老鼠等。
3、转基因微生物:可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胞杆菌等。
二、提问:这些转基因生物给人们解决了那些问题?(学生讨论后,小组代表回答)答:转基因生物给人么解决了一下问题:1、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2、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3、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值。
4、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5、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过渡:转基因生物虽然给人们解决了些问题,但是人们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还是存在疑虑。
三、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1、引发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激烈争论的原因是:(1)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2)转移的基因虽然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但不少却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3)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2547de10661ed9ad51f3f6.png)
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教学目标1.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认同对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讨论的必要性。
2.举例说出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及论据。
3.形成对待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性、求实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多层面、多角度的关注。
(2)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的理由进行辨析和讨论。
2.教学难点(1)从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高度去审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了解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争论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宗教和伦理道德背景。
(3)保证课堂讨论、辩论会,以及社会调查的组织工作有序而有效地实施。
三、教学过程1.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本节学习的切入点。
在学生通过专题1的学习对转基因技术及其成果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之后,还可能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怀有不尽的畅想;同时,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也接触到了转基因产品,如来自转基因大豆的食用油、巧克力中的卵磷脂。
学生从媒体上也听到了一些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争论的意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些疑虑和想法。
那么,对于转基因产品我们该如何看待?转基因产品安全性问题讨论的焦点是什么?人们心中的疑虑有多少是盲目的,有多少是有科学依据的呢?从这些问题出发,能够很自然地引起学生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关注,同时,也点出了本专题学习的主题。
2.本节教学应主要采用讨论和交流的方式进行,在问题讨论、辩论会准备等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再从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展开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在理解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提出个人经过选择、鉴别、整理而形成的观点和依据。
在讨论和辩论中,让这些信息得以运用和共享。
应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本节的学习中,教材提供了学习的蓝本和思维的某些线索,发挥的是指导和评价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有些不科学的想法要予以指正,对学生知识水平达不到的环节予以点拨。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教案-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国赛一等奖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教案-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国赛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adef03eba2161479161128cf.png)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相关问题,从而使学生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真正将基因工程的发生,应用和发展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切实地联系起来。
把本节内容设计为课前学生自主探究和课堂展示交流两大版块,而且学习和调研的过程均在课前完成,自主阅读教材,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寻找相同观点的学伴形成小组,合作分享交流自己的资料信息,并选出本组的辩手等内容,体验参与社会问题讨论。
课上采用小组活动和辩论赛的形式,使学生对基因工程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培养学生科学分析,理性思考,表达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本节设计见下面的思维导图:二、教材分析:在《专题1:基因工程》中已经介绍了转基因的相关理论与应用,在些基础上进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讨论,意在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发展问题的全貌,体会科学探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不断的怀疑和求证、争论和修正中向前发展的。
本节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
一方面让学生体会转基因技术的成果在改善人们的生活,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关注该技术所存在的风险和隐患。
本节以论坛的形式呈现,并设置“你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讨论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有关注社会问题的参与意识,能够科学地、理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形成科学完善的世界观。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关于这一节内容的相关知识基础,诸如遗传与变异,生态与环境、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
运用这些知识能让学生更好的辨析每一种观点背后论据的科学性。
在此基础上,更容易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全盘的接受他人的观点。
学生能熟练使用网络,那么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再从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提出个人经过选择、鉴别、整理而形成的观点和依据,以讨论和辩论的形式,让这些信息得以运用和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课题: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课型:新授课课时:1 授课时间: 2014年5月10日,星期五,第1、2 节课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小资料:在DNA重组技术诞生之初,伯格(P.Berg)教授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技术潜在的影响力。
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科学家,他曾写信给美国国家科学院,建议将重组DNA 的研究工作先冻结一年,以便让科学家们有时间讨论这项技术的安全性;而今天一些新闻媒体和某些科学家的过激倾向已经给生命科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压力。
探讨:现在的你,作为一名普通的民众,对于生物技术带来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究竟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1.首先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
梯度训练:
A级:1.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应做到多环节。
下面哪些属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环节( )
①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②转基因农作物的农田试种③转基因农作物的大面积种植④转基因食品的商品化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转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B.被转移的基因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人们对它们研究得已经相当透彻,绝对不会引起安全性问题
C.在“转基因”的过程中,必须用到工具酶
D.转基因技术成果,进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3.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
B.转基因生物引起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C.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是无法弥补的
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造成安全性问题,但不能一概而论
4.如果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含有毒蛋白,将引起的安全性问题不包括 ( ) A.生物安全 B.环境安全 C.食品安全D.伦理道德问题
5.下列哪一观点缺乏科学依据( )
A.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因植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
B.许多农作物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绝对不会造成其他生物的安全问题
C.植物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一般不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D.转基因农作物若缺乏配套的种植技术,也会造成减产
B级:6.自从1983年第一株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已有数十种乃至上百种转基因植物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诞生,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植物的果实或其他部分作为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
B.转基因植物可能与它们的近缘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增殖的污染
D.为了防止转基因的扩散,在大面积种植时,必须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
7.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哪些属于限制条件( )
①重组DNA的转移限制在遗传上具有特定缺陷的生物上
②对于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体的菌株,限定必须使用在37℃人体体温下死亡的菌株
③转基因作物只要某一点(如产量、营养或抗虫性)对人类有益,其他方面可不必去考虑
④外源DNA不能产生对人体有毒害或过敏的蛋白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C级:8.对番茄的研究中发现,害虫损伤番茄叶片后,叶上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因子,这种物质通过细胞组织扩散到茎和其他叶片上,启动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开始高效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并在茎叶中迅速积累,以对付害虫的再次侵袭。
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因此害虫取食后,就会因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
人们尝试着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让玉米获得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以对付异常猖撅的玉米螟(一种玉米害虫)。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能抗玉米螟的抗虫玉米的生态效益显著,有人认为抗虫玉米是无虫玉米,不必防治害虫。
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说明理由。
(2)有人对食用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感到担忧。
你认为这种担忧有道理吗?试以学过的知识进行简要的分析说明。
【答案】:1.D 2.B 3.C 4.D 5.B 6.C 7.D
8.(1)不赞成,转基因玉米能抵抗玉米螟,并不能抵抗所有的害虫。
(2)①有道理。
这种转基因玉米的果实(种子)中也可能含有蛋白酶的抑制剂,食用后可能抑制人体消化酶的活性,使人无法对食物进行消化而出现病患。
②无必要。
这种转基因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主要集中在茎叶中,而人类食用的是其果实(种子)加工而成的食品,因此不会影响人体对食物消化。
③无必要。
因为人与害虫消化酶的结构是存在差异的,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但对人很可能无影响。
④无必要。
人类食用的通常是煮熟后的玉米食品,玉米蛋白酶抑制剂在高温中已经被破坏,因此不会对人的消化造成不良影响。
(以上4种答案仟选一种即可)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够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学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内容要注重了解,加强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多层面多角度的关注,而且能以科学的态度予以思考,在态度取向上,“应该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理性地看待转基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