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爱情诗词鉴赏课程论文
中国古典爱情诗词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欣赏题目: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时间:年月日中国古典爱情诗词赏析人生就是一个“情”字——亲情、爱情、友情。
古往今来一切恩恩怨怨到最后,最为人民割舍不下、难以抉择的就是那千古不朽的“情”字。
爱情是绝对的,又是自私的。
它具有很强的排斥性,专一,执着,不能三心二意。
“爱”总是对每个人的考验,有着永恒的意义。
温柔爱抚是人生飞扬的反面,是人的神性,也是人性。
可以说,男女一旦真心相爱,至死迷恋,那么必将是刻骨铭心。
曾经有幸诵读过诸多以爱情为主题的诗词,现回忆起来仍嗟叹不已:“问世界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这是何等的执着;“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又是那般真挚爱恋;又何人有“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种对刻骨铭心的爱情的深深感动。
曾经的山盟海誓、天长地久已经空老了红颜,唯有亘古不变的是响彻心扉的思念;古佛青灯之下的约定已不知去向,弥留的只是千古空余恨;只是因为没有你的早晨,加了糖的咖啡依旧是苦的……古典爱情诗词的滋味,就像一杯醇酒,芳香四溢、历久弥新,愈老愈显得香醇。
因而品味爱情诗词便让人有悲有喜,喜者“有情人终成眷属”,悲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过往的天地为鉴,海枯石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已然随风而逝,一如李商隐所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念如今唯有独守空房,凭栏望天涯,肠断白蘋洲,莫道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然爱情诗词抒发情感之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未嫁时,谈情说爱,热切奔放。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与子之情,清如水般纯洁。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温馨浪漫的心境不禁充斥左右。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的这首《题都城南庄》道述了从诗人本身的所观所感来看待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的事件,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也许不经意间邂逅的美好只能停驻片刻,但当刻意往复寻之之时便再也不可复得。
论中国爱情诗高中议论文
论中国爱情诗高中议论文论中国爱情诗高中议论文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当爱情融入诗歌,大多为悲情之作,也有部分令人神往。
中国文学式样繁多,诗、词、歌、赋,外国大概是没有词这个说法的,与之相近的是话剧,然则小同大异。
提及爱情诗便不得不提外国的莎士比亚与纪伯伦;莎翁的爱情绝对是自由的:“真正的爱情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行为才是忠心的最好说明”,纪伯伦的爱情是绝对浪漫的:“爱情是一个光明的字,被一只光明的手,写在一张光明的纸上”。
在中国,最早将这种情感歇斯底里地爆发出来在丹青之上的,并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个的故事所成的——《诗经》;《诗经》中的爱情故事要么是催人泪下,要么使人感慨系之;有年轻的小伙子愿意为心上人喂马的故事,有美丽女子在城楼之上等候恋人的故事,有对绿衣怀古的故事……此中不一一列举,提《王风·采葛》一句:“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中国诗词妙就妙在当你阅读整句后,无一字词与情感有关,而又处处叩情;如此句矣,以时间之长短而诉与恋人不得见的愁绪与对恋人的痴迷,虽不如莎翁的直白:“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长”。
却不输莎翁之气势。
那么,中国有无如同纪伯伦一般的浪漫诗人呢?答案是有的,说千道万还不如从课本里抓一个:柳永。
柳永生活并不富裕,靠写词作诗赋于风月之地而谋生,这么一个人,却实在深情,在提及“专一”这个词的时候就不得不把思绪牵到他的身上,他的心中确确实实是有个“伊”存在的:“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一句中,思情跃然于纸上,愿为心上人付出一切的爆发式的爱被含蓄地装在字眼里,读者反复品味方可有所共鸣。
柳永先生在最后去世时也是那位“伊”将他葬去。
相较之下,便可大抵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诗的爱,是含蓄的。
然而也并非全然如此,《褰裳》中:“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正是个反例,《诗经》大多是秦汉时期的作品,更有意思的是其中多为女子抒发对男子的爱情的作品;这位女子却不畏惧当时社会之大潮而抒发自己对于情人不够热烈的埋怨与渴望被珍惜的愿望;与之类似的还不只一点点,还有大胆追求爱情、反抗封建婚姻的女子所抒:“静言思之,不能奋飞”,有渴望爱情的女子所抒:“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中国爱情诗歌研究论文
爱情诗歌研究论文一、爱情诗歌中的爱情观玉楼春·春恨晏殊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年少抛人容易去,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只有相思无尽处。
是啊,无情的人容易抛人而去,多情的人往往承受着孤独的悲伤。
那么多情人还不如做个无情人,洒脱快活,不被感情所羁绊。
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全身心付出,如果对方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或者说很有修养的一个人的时候,你的付出会得到一种响应。
双方都会沉浸在爱的海洋中。
但是对方如果是一个人渣或者很自私的人的时候,你付出之后只会感到身心疲惫,心力交瘁。
所以,无论对方好坏,在爱情中把爱留一些给自己,无论你经历过几场,怎样的感情,你自己情感的杯子还有满满的水。
不至于最后的杯子是空的,心是伤的。
如果爱有十分,那就拿出五分来爱他,余下的五分用来爱自己。
不要爱一个人爱得浑然忘我,陷得太深,完全不能控制自己,把自己灵魂交付在爱人手中。
一寸还成千万缕,爱的毫无保留,最终伤的还是自己。
《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词从头到尾都是在写异地恋的相思苦,正如“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很多人都在说在结婚之前谈一场异地恋吧,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去除朝朝暮暮在一起的时光,肉体之间欢愉的性爱。
异地恋真的就是灵魂与我同在的灵魂伴侣。
君住长江尾,我住长江头,一个长江的距离,短信听不到语气,电话看不到表情。
诗经鉴赏论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精选5篇)
诗经鉴赏论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精选5篇)第一篇:诗经鉴赏论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诗篇占了很大的比重。
《诗经》中的爱情诗,有的清纯而自然,有的热烈而浪漫,但也会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诀恋及婚姻不幸的痛苦哀怨。
杨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主要以诗经中爱情为主线,旁征博引,层层递进,带我们重游了古人的情感之路。
接下来我主要从爱情中的“相遇”,“相爱”再到“诀别”浅谈诗经中的爱情。
,相遇:伊人依新装,新颜欢心漾。
最喜欢泰戈尔的那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在古代的恋爱中是否亦如诗中所言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周南·关雎》)这首诗作者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
因此,孔圣人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有人说,在爱情方面,女方总是处于被动,即使有了心仪的人也无法表白,在古代是否真的如此呢?“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诗经·卫风·淇奥》)这首诗便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赞美了一个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诙谐风趣,进而表达了对该男子的绵绵爱慕与不尽幽怀。
显然,在爱情方面女方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落花如有意,流水情亦长。
记得,三毛曾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发现你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描述了古时候青年男女自由相会,集体相会、自由恋爱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男子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信物回赠给心目中的那位姑娘。
撷品《诗经》中的爱情诗论文
撷品《诗经》中的爱情诗论文撷品《诗经》中的爱情诗论文摘要:《诗经》现存的三百多篇作品中,爱情诗不仅数量多且内容十分丰富,集中反映了先民社会人们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尤其是对情爱的理解和表达,对后世文学创作及积极健康情爱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诗经爱情诗情爱《诗经》中的一些爱情诗,如果细读,其实是对情爱的深刻体会和理解,以至纯、至真、至美表达了对爱的追寻过程,从憧憬到初恋、从热恋结婚、从分别到思念、从甜蜜到遭遗弃的婚姻生活的全过程,在《诗经》里的爱情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且这种表现从艺术情感来说是真挚、动人、无邪不造作的。
无论男女对爱的理解和表达都展现出上古人们的情爱观,婚恋观,对后世文学创作及国民性格的塑造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至纯至美的追寻自古人们对真爱的追求是身与心的集中坦露,其中味道五味杂陈,酸涩苦甜只有全心的投入和真挚的付出才能深刻体会,正如这首《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濉K蒌Т又,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
诗中营造了一个秋水凄迷的早晨,芦苇苍苍,露水盈盈,主人公在河畔徘徊,深情凝望寻找河对岸的“伊人”。
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
但是秋水盈盈,烟波浩淼,主人公万般尝试,意中人总是可望而不可及。
这画面,营造了一种清虚寂寥,而且略带凄凉哀婉色彩,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情和空虚怅惆的情致。
虽然主人公的心情我们难以确切描摹,但是可以很肯定是这位主人公是真心爱慕着意中人,非常执着,非常谨慎,我们读到的是真。
比《关雎》表达的感情要相对含蓄。
《关雎》中男主人公对心上人的追求是热烈直白、大胆奔放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但这首宛如女神一样在主人公心中,表达的很含蓄也很在乎,对主人公心理的描摹通过一连串的比拟,显露忐忑、期待又无所适从的感觉。
古典爱情诗词论文
道是无情也多情翻开一卷宋词,如打开千年前的纷纭的往事。
许是萍水相逢,又或是命中注定,我且当做是一段与文字的际遇。
它如一朵开在绝情谷的花,以绝色英姿吸引人们,让我们中了宋词的毒,其中情思,当真使人肝肠寸断,回味隽永。
盛夏时节,春光早已逝去,连一丝踪影也觅不见。
可是连绵的青草,却没有过尽人间芳菲,铺撒在天涯各处,郁郁葱茏。
每当我读这首苏轼的《蝶恋花》,脑中都会浮现出一幅清新动人的画。
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庭院,这院门似乎终年落锁,墙上爬满绿藤,积累了经年的时光。
她豆蔻年华,醉人风姿,无须轻妆,只是天然。
她每日摇荡在秋千架上,风情而潇洒,全然听不见墙外熙熙攘攘的人流。
她总是独自轻笑,却不知,那笑声已将墙外人惊扰。
她累时,在亭内铺一张清香的草席,躺在上面,看风中飘扬的帐幔,为她独舞。
她不知,她虽不见任何生人,她的芳魂却越过墙院,迷醉了赶路的行人。
让墙外的行人,多情地止步,几乎忘记自己是个过客。
甚至想要轻叩门扉,窥探院内的春光,和那倾城的佳人。
写惯了豪迈豁达之词的苏轼,也常有清丽婉约之作,这一首《蝶恋花》写得生动婉转,意趣盎然,有一种遮挡不住的活力和生趣。
“花杏残红青杏小”,他起句伤春惜春,可刹那就超脱这景象,笔锋一转,让人看到燕子飞舞,绿水人家绕。
柳絮迎风飘飞,欲觉留春不住,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让画面跳跃,仿佛眼前铺展了一片没有尽头的绿意。
这就是东坡先生词风的魅力之处,姹紫嫣红的春光在赶往夏天的路上死亡,他没有一直感伤,而是用积极的心态接受季节更替,看到更加苍翠的风景。
绿水人家,高墙之内,有荡秋千的佳人,发出愉悦的笑声。
那笑声,似黄鹂鸣叫一般婉转清脆,让墙外的行人,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
可是只闻笑声,却觅不到佳人的芳踪。
一堵院墙,挡住了所有的视线,可是却挡不住佳人的青春美丽。
《诗经》中爱情的研究论文
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周礼·媒氏》)在《诗经》中有许多男女恋情诗,而恋人之歌,多集于《国风》。
风即指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城之意,“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国风》取材于各地的民间歌曲,反映了当时各地的民俗风情。
而男女恋情,人之天性,所以在《国风》中也颇多涉及。
《诗经》第一首便是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以《关雎》为始篇,例来众多注家的评价多为淑女以配君子,说明在我国古代爱情便成为了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至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由内心的感发所产生,而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诗歌来歌颂的.《诗经》中的爱情诗类型多种多样,涉及到爱情的酸酸甜甜:有写幽会亲昵的《邶风·静女》,有写情侣春游的欢快的《郑风·溱洧》,有写两情野合欢娱的《召南·野有死麕》,有写饱含思念的《王风·采葛》,有写情女想情郎的《郑风·子衿》,有写情侣闹别扭的《郑风·狡童》,有写意中人不可求空余恨的《周南·汉广》,有写表现意中人难以亲近的《秦风·蒹葭》,有写失恋苦涩的《召南·江有汜》,有写遭到家长干涉的《郑风·将仲子》,还有反抗家长干涉的《王风·大车》。
从以上的这些列举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的爱情诗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与挫折痛哭,在阅读中我们能够体会出诗歌中充满坦诚、真挚的感情。
在爱情诗歌中很多是用女性的口吻来写的,她们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大胆的而且热烈的,这也许是因为那时古朴的民风使然吧。
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优秀范文五篇)
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论文提纲论题:《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
论点:通过对《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的分析,论述其中爱情、婚恋诗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出来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婚恋风俗。
这些诗歌表现出了我国古代人民那种真挚纯朴的思想感情和对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干涉婚姻的反抗。
论证过程:一、论述《诗经》的价值与地位;二、简介《诗经.国风》;三、分析《诗经.国风》中爱情、婚恋诗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出来的婚恋风俗,对待爱情的正确态度。
附参考书目论《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诗经》是我国五千年文化长河中的伟大的作品,是我们的祖先在劳动、生活和情爱中创作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的305篇作品。
根据其用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彩,在这其中爱情、婚恋方面的诗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这些诗歌意境优美,读来朗朗上口,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广为流传。
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凡诗这风者,多出于里巷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男女言情,在《诗经.国风》中,爱情婚恋几乎占了三分之一的比例,大约60多首。
在其他部分也存在,因此,可以说《诗经》是一部五光十色的婚恋风俗画。
古人为什么把爱情、婚姻当作头等大事呢?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家庭都依靠夫妻来战胜灾害。
婚恋之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所谓“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
性爱特别是在最近八百年间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和地位,竟成了这个时期中一切诗歌必须环绕的轴心了。
”(恩格斯《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就是《诗经》中婚恋诗甚多的基本原因。
《诗经》中的恋诗描写了男女间这种“最天然的关系”的历程。
【情诗】李商隐论文晚唐爱情诗情感论文
【关键字】情诗李商隐论文晚唐爱情诗情感论文:晚唐爱情诗情感解析摘要: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的一些无题诗,写得形象美丽,深情绵邈,蕴藉含蓄,表现出一种对于爱情的刻骨铭心的追求。
其独特的绮丽蕴藉的风格,不仅在晚唐的诗坛上独树一帜,放射出奇丽的光彩,而且对后来诗歌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乐观;消极;晦涩晚唐时期,社会混乱,政局走向逐渐崩溃,因此各派诗歌都致力于艺术形式的精工雕琢,用苦闷象征代替功利目的,集中于感觉和情绪心理的抒发,以哀怨悱恻为美、以悲凉萧瑟为美、以淡泊情思为美、以幽艳细腻为美,追求韵外之致。
他的爱情诗深远细致,能把恋爱中的细致复杂的感情精确的表现出来李商隐的爱情诗中有表达炙热爱情的;有表达对爱情的遗憾、情感消极悲观的;有表达晦涩爱情、欲说还休、难以言语的。
一、表达炙热爱情的我们可以从李商隐的诗《无题》(1)一诗看出这种追求、向上、和充满希望的情感。
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在这首诗里,作者着意写出的,是他那种铭心刻骨的爱情,一切具体的儿女情事都消溶得几乎不留痕迹,所以使人突出地感到多情而不轻薄,艳丽而不肤浅,既有风流华美的一面,又有蕴藉深沉的一面,体现出李商隐无题诗描写爱情的特有风格。
这是一首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爱情诗。
这首诗写的很美,很感人。
执着之爱,不渝之情,缠绵之思,凄切之苦,永恒之盼,在诗中都表现得极为真切。
第二句平常之中见不朽,千古流传;颔联的两句同样是古今传颂的名句;整首诗堪称第一流的杰作。
诗中所表现的执着和忠贞已超越了世俗的男女之情的范畴,具有崇高和牺牲的意味。
还如那首脍炙人口的《夜雨寄北》,就是诗人滞留荆巴时写的寄内诗。
诗人设想到不久的将来回家时,闲话到此时夜雨情景。
这样一来,连天阴霾中就显得有一丝亮色了。
写下惆怅而又突破惆怅。
这表明诗人的苦苦思念,也表明诗人锲而不舍地争取晤聚的良好祈愿。
中国文化概论作文——古诗中的爱情
猴子掰玉米的故事每个人都知道,也很明晓其中的道理。今天,我们却在扮演这样一个寓言故事里的角色,我们得到的很少,却把以前曾经得到过的东西全部丢掉了。当别人把我们丢掉的东西拣起来,据为己有的时候,我们总该醒悟了吧?
李时珍更不是高丽人,李时珍是明朝时的著名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铁一般的历史事实明摆着,韩国这种无耻行径实在极度费解。
我们的心情可以用一句精妙的话来概括:我们仿佛失去了什么。用仿佛这个词来形容中国古文化的现状是最贴切不过的,因为,文化对于一个只关心GDP和高楼大厦的国度来说,只是一个仿佛存在的东西。
作为一种艺术,戏剧也有它的发展历程。戏剧起源于元杂剧,随着唐宋时期各种戏剧需要的因素的发展和出现,使元杂剧汲取这些丰富的营养而充分发展。出现了额宋元剧,当所有构成要素的潜力都发挥出来的时候,戏剧也就成熟了繁荣了。但是随着繁荣而来的就是衰落,几乎所有的繁荣似乎都躲不过衰落的命运。现在,戏剧整体上呈现无可挽回的衰落趋势,这和整体社会的大环境有关,也和戏剧本身的因素有关,大环境的改变,戏剧的审美功能受到电视电影的冲击,自身因素也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获得突破性发展来适应现实,所以,慢慢的一步步在走向衰落。
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这一段凄婉往事,却不能成功。等到倦游归来,重游沈园,往事涌上心头,感慨之下写下了《沈园》二绝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曾是惊鸿照影来”,走在沈园幽静的小路上,陆游仿佛看见了唐婉的影子。在他生命剩下的几年中,他追忆往昔,感念他们这段往事,又写下了几篇怀念唐婉的诗词,后人读到免不得要几番唏嘘。
鉴赏爱情诗作文800字
鉴赏爱情诗作文800字英文回答:1. Appreciation of Love Poems.Love poems have been a staple of literature for centuries, expressing the complexities of human emotion in a concise and evocative manner. They capture the essence of love in its many forms, from the joy and passion of new love to the pain and longing of loss.2. Characteristics of Love Poems.Love poems are often characterized by their use of figurative language, such as metaphors, similes, and personification. These devices help to create a vivid and emotional picture in the reader's mind. Love poems also often use rhyme and meter, which can enhance their musicality and impact.3. Themes in Love Poems.Love poems explore a wide range of themes, including: The beauty and joy of love.The pain and loss of love.The power of love to overcome obstacles.The transformative nature of love.The enduring nature of love.4. The Importance of Love Poems.Love poems serve many important functions. They can:Provide comfort and empathy to those who are experiencing the joys or sorrows of love.Inspire and uplift those who are in search of love.Preserve the memory of past loves.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ies of human emotion.5. Examples of Famous Love Poems.Some of the most famous love poems in Englishliterature include:"Sonnet 18" by William Shakespeare."I Carry Your Heart with Me (I Carry It in My Heart)" by E.E. Cummings."When I Have Fears That I May Cease to Be" by John Keats."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by Dylan Thomas."Love is a Rose" by Edna St. Vincent Millay.中文回答:1. 爱情诗的鉴赏。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爱情观作文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爱情观作文哎呀,说起中国古典诗词里头的爱情观,那简直是比咱四川的火锅还热辣,又带着点竹林深处的清幽,让人回味无穷啊!首先得说,咱们古人谈恋爱,那可是含蓄中带着深情,不像现在手机一划拉,情话满天飞。
他们喜欢在诗里头,用花开花落、月缺月圆来比喻爱情的起伏。
比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话说得,就像是你为了心头那个人,熬夜加班、减肥瘦身都不在话下,只要能看到她笑,啥都值了!再来说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话听着就让人心头一暖。
咱四川人讲究的是实在,但古人谈爱情,讲的是那份精神上的相守。
就算不能天天腻歪在一起,只要心里装着对方,那份情就比啥都坚固。
就像咱们川江的水,看似平静,内里却藏着无尽的力量和温柔。
还有啊,“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简直就是爱情里的最高境界了。
经历过最好的,眼里就再也容不下其他。
就像是吃过了咱四川的麻辣火锅,再吃别的菜,总觉得差点意思。
这种专一和深情,放在现在也是难得一见的好品质。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这句话简单直白,却道出了所有恋人的心声。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这种愿意携手共度一生一世的承诺,显得尤为珍贵。
就像咱们四川的老茶馆,岁月悠悠,人来人往,但总有那么几对老夫妻,每天相依相偎,喝喝茶,聊聊天,这就是他们的爱情,平凡而又温馨。
总而言之,中国古典诗词里的爱情观,就像咱四川的文化一样,丰富多彩,既有激情似火的热烈,也有细水长流的温情。
每读一首诗,都像是在和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深情与执着。
中国古典爱情剧目赏析论文
中国古代爱情悲剧之原因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总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使他们的爱情从起点到终点,经历磨难回归美丽的团圆。
然而,纵观一下滚滚红尘,一幕幕爱情悲剧不也正在上演吗?比如《莺莺传》中,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
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
【4】有如《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不容于高堂而被迫分开,最终双双殉情以终。
还有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载:“宋康王舍人韩凭,妻美,康王夺之。
因凭,凭怨自杀。
妻亦投台自尽…….宿昔间,木生于二冢,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鸳鸯雌雄,恒栖树上,交颈悲鸣。
”【1】 <阅微草堂笔记》载:“有游士纳一妾,甚爱之。
无何病革,⋯⋯妾泣受教。
后纳之者又甚爱之。
然妾恒郁郁忆旧恩⋯⋯临殁,日:故人情重,实不能忘……还妾尸于彼墓⋯⋯语讫奄然。
”【2】在这些悲剧中,主人公他们都是两情相爱情投意合,为什么是以悲剧告终?在这里我给出一下我的想法.首先我认为是这与中国古代的女性社会地位有关,在中国古代,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子为母纲”中国的女子的地位一直很低,得不到平等权利。
从而男人可以放荡于四海,追求金钱、权利、地位、女人。
而女子又能追求什么呢?《阅微草堂笔记》载其侍姬沈氏出身卑微.自愿嫁入高门纪昀为妾。
其生平一愿即为“女子当以四十以前死”,不愿“青裙白发作孤雏腐鼠”【2】后果然三十而卒。
美貌是女人生存的重要资本,却不是绝对资本。
“昔荚蓉花,今成断肠草。
以色事他人,能有几时好?”此女若为男儿之身,必然手段攀上高位。
历史上的女性也有攫取高位者,如则天女皇,如吕后,再如慈僖太后,然而对于普通妇女,地位完全没有提高。
他们的命运也不受自己支配。
婚姻不能自己决定,都是父母之命,媒婥之言。
有的封建社会的女子,还失去了独立的地位,沦为依属品,为玩物。
《诗经》中爱情诗研究(大学语文论文)
《诗经》中爱情诗研究[摘要]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诗歌的源头。
名头之高妇孺皆知,但自汉代以来,就没有几个真正能完全领悟。
读《诗经》假若没有注释,将会寸步难行。
诗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的成熟。
诗经一共有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关于爱情的诗句描写,细腻隽永,名句比比皆是,广为流传。
[关键词]诗经;爱情;泅渡;失恋;誓言杜拉斯曾说过,爱情本是一个不死的英雄梦想,最应该无视世间的飞短流长,代表着人性里最崇高的那一部分,是灵魂终于可以飞翔的机会。
但是,肉身太重,就算在爱情里,我们还是飞不起来。
《诗经》里的爱情,也是这般。
在爱情世界里,怯懦者总是容易患得患失: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1]这个女孩反复对她的二哥哥讲,不要翻我家墙头,不要爬我家围墙,不要越过我家后院……不能伤着我家杞树,不能碰着我家桑树,更不能折了我家檀树……不是我舍不得我家这些树木啊,我心里虽然惦着二哥你,可是,我怕我爹妈,我怕我兄弟,唉,就是邻居大婶那张嘴也人言可畏啊……狡猾者很懂得激发对方的斗志: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2]你若爱我想念我,提起衣裳过溱河。
你若变心不想我,难道再没多情哥。
看你那疯癫样儿傻呵呵!你若爱我想念我,提起衣裳过洧河。
你若变心不想我,难道再没少年哥。
看你那疯癫样儿傻呵呵![3]摧毁爱情的往往是情侣之间的不信任。
正如我们一样,诗经里的女子也有着对爱情的敏锐直觉: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中国历代爱情诗词赏析
石河子大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公共选修课程中国历代爱情诗词赏析学院:农学院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班级:2020级1班姓名:翟勇学号:01感悟中国爱情诗的经典魅力摘要:爱情诗词的韵味,就像一杯醇酒,千里飘香、历久弥新,愈老愈香醇;有时候还像一杯香茗,淡点儿是体味,浓点儿确实是生活;它的魅力确实是一首永久也唱不厌的情歌,甜甜蜜蜜、长长久久。
关键词:想念委婉意象这学期有幸选了《中国历代爱情诗词赏析》这门课程,得以重温前人那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欣赏那千古传诵的古典美谈。
恩格斯曾说“人与人之间的,专门是两性之间的情感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
”中国古代表现男女之间的相悦、相思和情爱的诗歌有着悠长的历史。
许多名篇脍炙人口,众所周知,是千古不朽的艺术珍品。
它使咱们形象地感受到前人为挣脱封建桎梏、争取幸福生活而进行的艰苦斗争,和为此而付出的昂贵的代价,从而增进对抹杀青春和爱情的封建社会的深刻熟悉,激发对社会主义的非常酷爱。
通过这次学习,我知道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执著;还有“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真挚爱恋;更有“恨不重逢未嫁时”的遗憾和痛心。
曾经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烂已经空老了红颜,唯有亘古不变的是想念;古佛青灯之下的约定已不知去向,垂死的只是千古空余恨。
爱情诗词的韵味,就像一杯醇酒,千里飘香、历久弥新,愈老愈香醇;有时候还像一杯香茗,淡点儿是体味,浓点儿确实是生活;它的魅力确实是一首永久也唱不厌的情歌,甜甜蜜蜜、长长久久。
体味古代爱情诗词让人有喜有悲,喜者“有情人终成眷属”,悲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过去的天为鉴地为证,永久不离不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已随风逝去,正如李商隐所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而现在只有独守空屋,闲上栏杆,望尽天涯路,肠断白蘋洲的难过和落寞,有道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言有穷而情无尽,中国历代爱情诗词的经典魅力无异于它的思想、内容、写作手法、表达方式和诗句中所包括的意象,有了以上几个方面,文章定有深刻的内涵和无尽的韵味。
古典爱情诗词导读期末论文—《凤求凰》赏析
古典爱情诗词导读期末论文—《凤求凰》赏析在此篇论文中,我想对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名篇《凤求凰》进行赏析。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7年),字长卿,是西汉大辞赋家。
汉族,四川蓬州(今南充蓬安)人,一说成都人。
司马相如善鼓琴,其所用琴名为“绿绮”,西汉景帝时梁王所赠,是名噪一时的古琴,其名流传至今,甚至在文学作品中成了古琴的别称。
一次,卓王孙(卓文君之父)举行数百人的盛大宴会,王吉与相如均以贵宾身份应邀参加。
席间,王吉介绍相如精通琴艺,众人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
”相如就当众以“绿绮”弹了两首琴曲。
其中一首就是《凤求凰》。
咱们先来读读司马相如的《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这首古琴曲的现代译文是这样的。
凤鸟啊,凤鸟啊,回到故乡;四海遨游,为的是追求与它匹配的凰;现在尚未有遇到啊,不知道何处去将;如今醒悟,它原来飞到了这座厅堂;有美貌的淑女静处闺房,房间离得很近,心却相距甚远,毒害我的心肠!为何不做一对交颈的鸳鸯?为什么不颉颃相亲一起翱翔?凰鸟啊,凰鸟啊,从我相栖吧!我们幽会媾合,永远的匹配;情投意合,心中和谐;半夜私奔,知者是谁?我们一起鼓舞双翼,远走高飞;不要让我徒然为你思念而感伤悲!很明显司马相如自比凤,将卓文君喻为凰。
这比喻是有深意的。
其一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雄曰凤,雌曰凰。
古人称麟、凤、龟、龙为天地间“四灵”,(《礼记·礼运》)凤凰则为鸟中之王。
《大戴礼·易本名》云:“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
”长卿自幼慕蔺相如之为人才改名“相如”,又在当时文坛上已负盛名;文君亦才貌超绝非等闲女流。
故此处比为凤凰,正有浩气凌云、自命非凡之意。
其二,古人常以“凤凰于飞”、“鸾凤和鸣”喻夫妻和谐美好。
情诗鉴赏论文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文人笔下亘古不变的主题,是哲学家绞尽脑汁探索的谜语,是科学家耗费心力研究的课题,是世人不知觉却被深深围绕的希望和暖。
但是妙笔生花难以描绘它,晦涩深奥的辞藻难以形容它,数据和科学分析难以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世人感受到它离开却又好像从未来过。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迷。
现在的人对对方提出各式各样的标准来挑拣企图而可悲的是第一节,“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
”“还因为,为了你,我能做成的事。
”这几句,诗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角度去看待爱,去认识爱。
“我爱X”。
当所有人把目光投注到爱的宾语“X”的时候,诗人却提醒我们不要忽略主语“我”的存在。
正是因为主体是我,所以这句话才对“我”充满了意义。
所以当现在众多男男女女提出近乎苛刻的择偶标准时,他们只是一味地挑拣,仿佛可以通过电脑程序层层筛选便可以完成精密的配对。
他们只是寻求一个伴侣,一个合适的异性,什么是合适呢?就是满足自己的需求。
有房有车?钻石多金?每个人都企图从这场配对游戏的对方身上得到点什么。
而这,并不是爱。
最好的爱情不是索取,而是通过对方,发现自己拥有什么,发现自己充满了财富。
我曾读过一句话,爱上一个对的人会闪闪发光。
它让怯懦的人无所畏惧,让暴躁的人平和坚忍,让消极的人积极进取,爱使世界充满了奇迹。
不是从对方身上寻找你需要的特质,而是你爱他/她,而他/她身上的特质也为你所爱。
第二节,所有人都认同的是,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
我们总以为,我们在找寻爱情,是在找寻另一个人,而实际上,我们寻找的仿佛是自己的一部分。
就如亚当在找寻他的肋骨。
只有他们找寻到彼此,两个人才变得完整。
你会感到两个人前所未有的自由与默契。
“因为你能唤出我最真的部分”则表达出你可以在恋人面前成为最真实的自己,而不需为自己感到羞赧。
三毛说过:“爱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会长久的。
”真正的爱情,就是不紧张,就是可以在他面前无所顾忌。
“因为你穿越我心灵的旷野,如同阳光穿越水晶般透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爱情诗词鉴赏课程论文
爱情,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这两个字眼儿已经不再陌生。
或许我们正沉溺于爱河之中大秀恩爱,又或许我们失恋了无奈重回单身狗大本营。
确实,爱情离我们并不遥远。
但是,爱情过后呢?作为一名理性的工科生(或许是因为还没尝过爱情果子的缘故吧),除了爱情,我也想谈谈离我们有那么一丁点遥远的“婚姻”,聊聊在古典诗词中这爱情的将来式到底会是怎样。
老师曾在课上分享过这样一首诗: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氓》是一首弃妇的诗,“恋爱”、“婚变”、“决绝”。
弃妇与负心男子从订婚、迎娶,又到遭受虐待、遗弃。
少女为一青年男子所追求,终于结成了夫妻,尽管她甘贫操劳,多年如一日,然而色衰爱弛最后仍被丈夫休弃归家。
一路上,有初恋的期待,有迎娶的欢乐,有遭虐待的痛苦,有被遗弃的悲哀,更有不堪加回首的叹息。
爱情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很矛盾地,偏偏也是最复杂的事情。
置身其中,常常看不明白。
婚姻是不是爱情的坟墓?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被问烂了。
最常见的回答大概是:没有婚姻,爱情将死无葬身之地。
爱情内在的矛盾说白了,是两个自由的个体对于自由和所需承担的责任的矛盾,只不过婚姻放大了这些矛盾。
我始终认为,长久的爱情,必然需要妥协。
周国平先生曾说:“爱情是自由的飞翔,婚姻是平稳的着陆。
我相信两个人相爱,还是以共同生活为目标,这实际上就是婚姻,所以,严格来说,婚姻是爱情的目标。
”是的,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对于芸芸众生而言,婚姻仍然是爱情的归宿。
然而,在这首诗中,在恋爱时的生活,当年他来求婚的时候,面带敦厚,还玩了一个可爱的小小的花招,表面上是抱着布匹来换丝,其实是找“我”商量婚事来的,可是来得匆忙,连媒人都没找好,“我”送他渡过淇水一直到顿丘,约好秋天再结良缘。
此时的“我”是多么缠绵而痴情啊!自此以后,“我”就深深地陷入了相思之中、“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以我贿迁”,“我”善良,朴实。
这时,爱情达到高潮,欢乐达到顶峰,但是,这也是女子不幸遭遇的起点。
热恋时的“我”有过太多的美好憧憬,有过太多的甜蜜苦乐。
热恋中男子的“怒”我“愆期”玩弄的小小花招。
在追述婚后的生活,婚后的“我”,忍受多年贫苦的生活,辛勤地操持家务,不分白天
和黑夜,不分今日和明朝,自问“女行无偏斜”,只因容貌日渐衰老,便“仍谴归家去”。
从“氓之蚩蚩”到私欲得到满足的“至于暴矣”,至朝三暮四后的“士贰其行”,男子的暴戾不仁、忘恩负义。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这般长歌当哭般的呼号,是“我”从多年婚嫁生活中得出的惨痛教训,深重痛惜,对负心人强烈愤慨。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我”被遣归家时想象到回到家时的情景,包含着无尽的凄婉和哀怨,初婚之时桑“其叶沃若”,遭遇遗弃之时,“其黄而陨”,情尽委曲。
男子在婚前的虔诚,婚后的负心令人心寒,结尾小青梅竹马的经历更让人心悲凉。
那么,万一爱情幻灭,就像氓之于弃妇,之后,婚姻该何去何从呢?
当婚后爱情发生各种变化,她感觉似乎再也没有当初相爱的那种感觉了,于是心里产生种种疑惑——“他变了么”?所以,我们会问,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吗?
这首诗中有几个有意思的事物反复出现。
首先是“洪水”,先是“送子涉淇”,中间是“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最后感慨“淇则有岸”,自己的幽怨却永远不能休止。
三次出现淇水,抒发的感情却不相同。
第二个是“桑”,用桑树来比喻弃妇本身由青春焕发到芳华己逝的转变,由鸠食桑葚引出对负心男子的沉迷,充满了沉痛和悲哀。
还有“车”,先是登上高墙,盼望恋人驱车而来,接着是“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把自己的嫁妆奉献给对方,最后是“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期盼、付出、受伤,弃妇的命运通过车辆的三次出现清楚地展示出来,其中的苦辣酸甜都装到了车里。
恐怕是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婚姻当真是比爱情多了几分辗转。
一个情爱故事被表现得真切自然。
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
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
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
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
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
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
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
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
“始乱终弃”是氓对女子的罪恶,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这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
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真实面貌,如在目前。
在我看来,爱情的终极目标是找到不离不弃的亲人。
归根结底,我们并不能够通过婚姻这种形式保有最初的爱情,浪漫的摄人心魄的爱情都在艺术作品之中,其实,恰是因为爱情如此转瞬即逝,人们才会如此怀念逝去的爱,永永远远歌颂爱情。
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当爱情进入婚姻,无论旧爱抑或新欢,生活永远都在继续,我们要去面对那个曾让自己心如撞鹿的人,要去面对彼此最真实的一面,然后相濡以沫,共度此生,此时此刻,婚姻就为我们开启了另外一扇门。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句话,在爱情和婚姻之间,同样适用。
面对爱与婚姻这一个庞大的话题,我同样是个提问者,我能确定的是,答案,就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心里。
对于爱情,作为一个“好学生”的我并没有太多经历,但是我一直在期待爱情。
我曾开玩笑问我的爷爷奶奶,这么多年下来,回首一生,最重要的人是谁?他们都笑指身边的那个人。
我妈也常说,我们一家人都很重要,但爸爸永远是那个最特殊的存在。
唉,不是我说他们,这都老夫老妻了,把单身狗虐的不要不要的。
小的时候,我很“嫌弃”他们把爱情过得那么没意思。
可是,现在,我明白了,爱情就是平平淡淡的。
我的爸爸妈妈是如此,我的爷
爷奶奶也是如此。
当我看到爷爷奶奶携手散步,满脸褶子,也笑得那么灿烂时,我才知道,爱情,从未在他们的生命里离去,时间没有带走什么,只是,让他们更加习惯彼此。
别怕爱情会变成亲情,如果你始终感觉对方是你在这个世界最亲的亲人,那么你们的爱情早已坚不可摧,虽然不再充满激情,却自有天心月圆,春满花枝的美。
爱情的终极目标不就是寻找那个白首到老的亲人?亲情是爱情的升级版。
马克吐温说:爱情是疯狂地奔跑,婚姻是慢慢地成长,似乎爱情更有动物性,而婚姻更像一棵植物。
一辈子做个奔跑的小鹿,何其累也?偶尔当棵树,静静生长,枝与枝相触在云中,根与根相连在泥土,终生相依,恒定坚持。
我们的身边中,有不少爱情。
长久的平淡和长久的疯狂都不是爱情的正常状态,一辈子要死要活恐怕比一辈子平静更让人难以忍受。
爱情的确会转化成亲情,却不是那种血缘的亲情。
而是两个人共同生活,心生默契,如同生长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