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复习纲要
环境毒理学复习重点
1、一室模型:当毒物进入机体后立即均匀的分布到所有的组织器官,并迅速达到平衡时,可将机体视为一室模型。
二室模型:二室模型将机体分为中央室和周边室,体内不能迅速分布而达到平衡的毒物,如苯、对溴磷等,迅速在中心室分布,然后经较长时间才在周边室达到平衡。
2、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就是生物的合成作用和矿化作用所引起的污染物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过程(循环过程中伴随着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分散、富集和污染物的形态、化学组分的变化)3、半数效应剂量 ED50:XB引起机体某项生物效应发生50%改变所需的剂量。
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4、酶的抑制与诱导:5、毒物(toxicant):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给予机体时,能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或剂量虽微,但积累到一定的量,就能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合物。
6、剂量-效应关系:是指不同剂量外源化学物与其在个体或群体中所引起的量效应大小之间的相关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是指不同剂量的外源化学物与其引起的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7、半数耐受限量(TLm) TLm),也叫半数存活浓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群水生生物中50%个体能够耐受的某种环境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单位为mg/L。
8、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al no-effectlevel):又称未观察到作用剂量(no observed effect level,NOEL)指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level):指XB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观察到机体开始出现某种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
若能使机体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又称中毒阈剂量。
环境毒理学复习
环境毒理学复习第一章绪论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一、体外试验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两种方法。
2.细胞水平细胞培养可用于外来化合物的毒物和致癌性的各种过筛实验。
3.亚细胞水平4.分子水平体外试验的优点是:简单、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
缺点是:体外试验与整体实验不同,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学效应。
二、整体内实验实验动物:小白鼠、大白鼠、兔子(中国菜兔、新西兰大白兔)、比格犬、马、猴子。
1.急性毒性实验指一次染毒或24小时内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2.亚急性毒性实验或称为亚慢性毒性实验,一般认为1~3个月为宜。
3.慢性毒性实验一般指6个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实验。
三、流行病学调查在毒理学研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动物实验研究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往往不尽一致,容易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的情况。
因而,单纯依赖动物实验以至仅仅通过某一体外实验方法得出的“结论”都不一定是可靠的。
完整的方法是将实验室研究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微观研究进行毒性筛选、机理探讨,并为宏观研究提供所需观察指标;而宏观研究则为微观研究提供选题方向,并进行验证。
第二章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二物理-化学性迁移(一)风化淋溶作用风化淋溶作用是指环境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时通过水解作用使岩石、矿物中的化学元素溶入水中的过程,其作用的结果是产生游离态的元素离子。
风化淋溶与地区性疾病关系(二)溶解挥发作用溶解作用: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在高空中遇到水蒸气就会溶解成硫酸及亚硫酸,冷却后成为酸性降水。
挥发作用:一方面是各种挥发性强的污染物,通过挥发作用迅速逸散入空气中;另一方面是当污染物的挥发作用低于水或其它溶剂的挥发作用时,便会造成污染物的浓缩,使污染物的毒作用浓度大大增高,从而造成危害。
(三)酸碱作用酸性环境使大多数污染物形成易溶性化合物,促进了污染物的迁移。
大量的三价铝进入土壤溶液或河流湖泊等水体,便成为杀伤树木或水生生物的毒物。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毒理学(Toxicology)毒理学:是研究物理、化学和⽣物因素,特别是化学因素对⽣物机体的损害作⽤及其机理的科学。
环境毒理学(environmental toxicology):利⽤毒理学⽅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和⼟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体健康产⽣有害影响及其作⽤规律的⼀门科学。
外来化合物是存在于⼈类⽣活和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机体的⼀些化学物质。
外来化合物并⾮⼈体的组成成分,也⾮⼈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且也不是维持机体正常⽣理功能和⽣命所必需的物质,但它们可由外界环境通过⼀定的环节和途径与机体接触并进⼊机体,在机体内呈现⼀定的⽣物学作⽤。
常见的外来化合物有农⽤化学品、⼯业化学品、药物、⾷物添加剂、⽇⽤化学品、各种环境污染物及霉菌毒素等。
⼆、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的种类1.化学类:环境类激素(内分秘⼲扰物)可分3类:外源性雌激素、外源性雄激素、拟甲状腺激素。
2.物理类:医源电离辐射x、υ射线,CT等等;环境电离辐射;环境中紫外线的强化;激光与电磁辐射场等。
3 ⽣物类:细菌、病毒等。
(⼆)环境污染对机体作⽤的特点1、接触剂量⼩2、长时间内反复接触甚⾄终⽣接触3、多种污染物同时作⽤于机体4、接触⼈群的易感性差异较⼤三、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意义研究对象:对各种⽣物特别是对⼈体产⽣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及⽣物性污染物,其中以环境污染物为主要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和任务:①环境污染物及其转化产物对机体的损害及作⽤机理②探索污染物对⼈体健康损害的早期观察指标③定量评定有毒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环境毒理学的作⽤和意义:环境有毒物的毒理学评价:毒性鉴定、危险度评估。
在环境监测和⼈群健康影响研究中的应⽤在制定环境卫⽣基准中的应⽤污染物处理保护地球⽣物圈包括⼈类在内的各种⽣物的⽣存和持续发展四、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法试验材料:根据研究⽬的可选⽤植物、微⽣物、⾮哺乳类动物及哺乳类动物。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环境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人体的损还作用及其机理的学科。
外源化学物通过一定的途径与人体接触并从环境中进入人体,而产生一定生物学作用环境毒理学研究的内容:一、环境毒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二、环境化学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的规律及对人体的一般毒性作用和机理。
三、环境化学物的“三致”作用。
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价。
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早发现、早防治的理论、方法和措施。
第一早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一、被动转运(简单扩散、滤过)二、特殊转运(主动转运、易化扩散、吞噬和胞饮)毒物动力学模型:线性动力学模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生物性毒理学模型生物转化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环境化学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并形成其衍生物后其极性和水溶性增加而容易排出,毒性降低甚至消失。
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物种差异与个体差异、饮食营养状态、年龄性别等生理差异、代谢饱和状态、代谢酶的抑制和诱导。
第三章毒物的概念: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可以引起设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
毒性:指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损害的性质和能力。
效应:指一定剂量的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机体的生物学变化。
反应:指机体与一定剂量的外源化学物与接触后呈现的某种效应并到达一定程度的比例。
化境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独立、相加、增强、协同、拮抗。
联合作用的评价方法:联合作用系数(K)联合作用系数二预测半致死剂量/实测半致死剂量K>2.5表现为协同作用,K<0.4变现为拮抗作用,0.4vKv2.5表现为相加作用毒性作用机理1、干扰正常受体与配体的结合。
2、细胞膜的损伤。
3、干扰细胞内钙的稳定。
4、干扰细胞内能量的产生。
5、自由基与酯质的过氧化。
6、与大分子结合。
第四章常用的染毒的方法;经口染毒(灌胃,吞咽胶囊,饲喂)经呼吸道染毒(静式吸入毒物,动式吸入毒物)经皮肤染毒(以气液固的方式进入机体)急性毒性的评价方法实验动物(选用成年健康的实验动物,大小,雌雄各一半)染毒计量设计(了解污染物的结构,性质,分子量,纯度,杂质成分与含量,一般选10+10)观察(一般要求观察十四天并计算半数致死剂量LD50)病理学检查(对中毒死亡的动物解剖与实验结束时还存活的动物进行器官比较有无变化)LD50的计算(76页。
环境毒理学1复习重点
第一章:1 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1)涉及面广,接触污染人口多2)低剂量,长时间作用3)多途径进入人体4)多因素同时存在2 污染原因:1)物理 2)化学 3)生物3 环境毒理学任务:1);2)对环境污染物进行毒理学评价3)环境监测和人群健康影响研究4)制定环境卫生基准和多介质环境目标值5)环境病因和发病机理研究4 多介质环境目标值(MEG):指化学物质或其降解物质在环境介质(空气、水、土壤)中的含量及排放的限定量。
预计化学物质的量在不超过MEG时,不会对周围人群及生态系统产生有害影响。
5 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1)实验室研究(动物实验)(整体实验体外实验(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2)人群流行性病调查第二章:1 污染物: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结构、状态和性质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
2 环境污染物分类:1)按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2)%3)按形态:气、液、固4)按人的因素:工业、农业、交通、生活5)按性质:化学、物理、生物3 环境污染的特点:1)影响范围大2)作用时间长3)污染浓度低,情况复杂4)污染容易,治理难^4 污染物的迁移:当污染物从它的发生源进入环境介质,不会固定在某一位置,由于自身物化性质的决定和各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再空间位置或形态特征等各方面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
5 污染物进入环境的途径:1)人类活动的无意释放(交通事故、火灾)2)废物排放(工业、气、固)3)故意的应用(杀虫剂)6 迁移类型:1)机械性(水、气、重力)2)?3)物理化学性(物理:溶解-沉淀、络合-螯合、吸附-解吸、氧化-还原、水解化学:光化学、生物化学)3)生物性迁移(随食物链放大积累)7 大气结构:对流层troposphere平流层stratosphere中间层mesosphere暖层thermosphere)散逸层exosphere8 气的迁移作用1)空气的机械运动2)天气形势(逆温)地理形势3)污染物本身特性9 逆温现象:辐射逆温重点晴朗平静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大量热量,近地气层冷却强烈,较高气层冷却较慢,形成上温高下温低的逆温。
环境毒理学复习要点.docx
环境毒理学复习要点目录细目要点一.毒理学基本概念1.毒理学、毒性和毒作用(1)毒理学、卫生毒理学;(2)概念:外源化学物、毒性、毒物、中毒;(3)毒理学研究方法;(4)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5)毒作用分类;(6)选择毒性和靶器官;(7)生物学标志2.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1)概念:剂量、效应、反应、剂量•效应关系、剂量•反应关系;(2)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曲线的形式及其转换3.表示毒性常用参数(1)致死剂量,LD50和LD。
;(2)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和未观察到损害作用的剂量(NOAEL) ;(3)观察到作用的最低剂量(LOEL)和未观察到作用的剂量(NOEL) : (4)阈值;(5)安全限值和实际安全剂量4•剂量•反应关系比较(1)安全范围(MOS)和暴露范围(MOE) ;(2)毒作用带(范围)化学毒物的生物转运1.生物转运生物转运的概念和膜转运机制: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膜动转运2.吸收、分布和排泄(1)吸收途径和影响因素;(2)分布和影响因素;(3)排泄途径和影响因素3.毒物动力学(没讲) (1)概念:毒物动力学、消除、吋-量曲线、一室开放模型、二室开放模型、非线性动力学;(2)毒物动力学主要参数三.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1 •生物转化及其反应类型(1)生物转化的概念和童义;(2) I相反应及相关酶;(3) 1[相反应及相关酶2.代谢活化(1)概念:代谢活化、终毒物;(2)代谢活化过程3.毒物代谢的影响因素(1)酶的诱导和诱导剂;(2)酶的抑制及其类型四.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1.毒物因素(1)化学结构;(2)理化性质;(3)杂质2.机体因素(1)物种、品系;(2)个体:遗传差异、性别、年龄、生理状态、营养状态和病理状态3.暴露条件(1)暴露途径、期限和频率;(2)溶剂和助溶剂;(3)交叉暴露4.环境因素(1)气温、气湿、气压;(2)季节和昼夜节律5.化学毒物联合作用(1)联合毒作用的概念和类型(举例说明);(2)联合毒作用的评价方法五、化学毒物一般毒作用1.毒性评价试验(1)实验毒理学试验的基木原则;(2)毒性评价试验的棊本目的2.急性毒作用及其评价(1)急性毒性的概念;(2)急性毒性试验H的;(3)经典急性毒性试验设计;(4)急性毒性替代试验:固定剂量法、急性毒性分级法、上■下移动法、限量试验;(5)急性毒性评价3.亚慢性、慢性毒作用及其评价(1)蓄积作用概念,亚慢性、慢性毒性概念;(2)重复剂毒性试验;(3)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H的(4)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设计;(5)亚慢性、慢性毒性评价六.化学致突变作用 1.化学致突变作用概念(1)突变、口发突变与诱发突变;(2)致突变作用与致突变物2.DNA损伤和修复DNA损伤和修复、突变模式3.化学毒物致突变类型(1)基因突变;(2)染色体畸变;(3)基因组突变(没讲)4.化学毒物致突变机制(1)以DNA为靶的突变;(2)不以DNA为靶的突变5.突变的后果(1)体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2)生殖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6.化学致突变物的检测及其评价(1)致突变试验的遗传学终点和试验组合的选择;(2)遗传毒理学试验:Ames实验、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分析、显性致死试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SCE实验)、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程序外DNA合成试验、彗星试验、转基因动物致突变试验七.化学致癌作用1.化学致癌作用概念化学致癌和化学致癌物2.化学致癌机制(1)化学致痈物的代谢活化,直接和间接致捕物;(2)化学致癌学说:体细胞突变学说;癌基因学说;基因外调障碍学说;(3)化学致癌多阶段过程:启动、促进、演变;3.化学致癌物分类(1)IARC分类;(2)机制分类:遗传薄性致癌物、非遗传琏性、暂未确定遗传毒性致癌物直接致癌物、间接致癌物(列举2・3个)4.化学毒物致癌性的检测(1)遗传毒理学试验和细胞恶性转化试验;(2)短期致癌试验(Ames实验);(3)长期动物致癌试验;(4)人群流行病学观察八.化学毒物生殖和发育毒作用1.生殖和发育毒性概念(1)生殖毒性;(2)发育毒性2.发育毒性及其评价(1)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2)传统致畸试验的设计和评价;(3)致畸物和发育毒物的评价;(4)发育毒性体外试验3.生殖毒性及其评价(1)生殖毒性的表现;(2)三段生殖毒性试验;(3)繁殖毒性试验:两代繁殖试验设计和评价九绪论十大气毒理学颗粒物毒性十一水环境毒理学水体富营养化十二土壤毒理学土壤污染类型十三物理性污染毒性效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的度量应九、管理毒理学1・管理垂理学槪念(1)管理垂理学槻念和范围(2)垂理学在化学物管理中的作用和(3)背理对垂理学的影响2・垂理学安全性评价心(1)ffi念:安全性、安全性评价P(2)垂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3・健鹿危险度评定(1)ffi念:危险性(度)、可接受的危险度、危险度评(2)危险度评定步骤:危害认定、危害表征、暴露评定、危险度表征门4・健康危险性管理和交流(1)危险性管理的报念和原则(2)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危险性交流)。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1.环境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答:任务,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从而为有效防治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发展。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答:体内试验,体外试验,人群调查3.环境毒理学的研究趋势是什么?答: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由综合到个别,由理论到应用发展,同时又沿着相反的方向,螺旋上升式地推进。
阐述毒物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及其机理。
答:分为两类1,被动转运:生物膜对物质的转运不起主动作用,如简单扩散,过滤作用等。
2,特殊转运:生物膜对物质的转运起主要作用,如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等环境污染物吸收有哪些途径?分析影响吸收的因素?答:1经消化管吸收2经呼吸道吸收3经皮肤吸收7.肾脏排泄毒物的机理包括哪几种方式?答:1肾小球被动滤过2肾小管重吸收3肾小管排泌简述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答: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何谓肠肝循环?有些脂溶性的易被吸收的环境化学物或其他代谢_物,可在小肠中重新被吸收,再经门静脉系统返回肝,并随同胆汁排泄,即肠肝循环。
1.如何理解生物转化的复杂性?答:同一外源化学物在生物转化中,可能有多种转化途径,生成多种代谢_物。
1.举例说明毒物代谢_被诱导和抑制的毒理学意义答:抑制,对硫磷的代谢_对氧磷能抑制羧酸酯酶的活性,使该酶催化的马拉硫磷的水解反应速率变慢,使马拉硫磷的毒性作用增强。
氯代烃类杀虫剂对代谢_也有诱导作用。
1.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答:致死剂量,半数效应剂量,最小有作用剂量,最大无作用剂量2.试述影响毒作用的机体因素及其意义答:脂/水分配系数,解离度,挥发度和蒸汽压,分散度,纯度什么是化合物的联合作用?主要有那些类型?答: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增强作用,拮抗作用,独立作用。
联合作用系数法,等效应线图法。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
环境毒理学复习要点1 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 外源化合物:指除了营养元素及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所需的物质以外,存在于环境中,可与机体接触并今天机体,引发机体发生生物学变化的物质。
3 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整体实验、调查研究、体外实验。
4 环境毒理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5 生物转运:是指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
6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只要有液晶态的脂质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
其在物质转运、能量代谢、细胞识别、信息传递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7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及其机理:(1)被动转运:简单扩散(驱动力为浓度梯度,受生物膜两侧化学物的浓度梯度、脂水分配系数、化合物质的解离度和体液的PH值影响)和滤过作用(环境化学物透过生物膜上的亲水性孔道,驱动力为渗透压);(2)特殊转运:主动运输、异化扩散、吞噬和胞饮。
8 吸收途径及其影响因素:主要吸收途径有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其次还可以同过静脉注射染毒。
消化道吸收:消化道中的多种酶类和菌从可使某些化学我转化成新的物质而改变其毒性;胃肠道内容物的种类和数量、排空时间及蠕动状态都会影响消化道对环境化学物的吸收;环境化学物的溶解度和分散度也是影响吸收的因素。
呼吸道吸收:分压差和血/气分配系数;溶解度和相对分子质量;肺的通气量和血流量;颗粒物的大小。
皮肤:化学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脂/水分配系数、角质层的厚度;动物的种属;温度及血流量;角质层损伤因子。
9 化学物在机体内的分布:在化学物分布的开始阶段,血液供应愈丰富的器官,分布的化学物愈多,其起始浓度愈高;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化学物在器官和组织的分布越来越受到化学物与组织器官亲和力的影响,形成再分布过程。
10、化学物的主要储存库:血浆蛋白、肝和肾、脂肪组织、骨骼组织。
11、生物转化:环境化学物在生物机体内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并形成其衍生物的过程。
环境毒理学期末重点总结 复习
第一章 绪论1、环境毒理学定义: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己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2、外来化学物质: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和外界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
3、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1 研究对象:环境污染物2 主要任务:Ⅰ、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Ⅱ、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
Ⅲ、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4、环境毒理学的特点根据人体接触环境化学物的方式、条件及其后果,环境毒理学具有下列特点:(1)研究的对象比较广泛,是整个居民人群,特别重视老幼、病弱等敏感人群;(2)它不仅研究环境毒物对居民偶然的急性危害,而且更注意研究其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对居民健康可能产生的慢性危害,包括致突变、致癌、致畸等对肌体本身及其后代的潜在影响;(3)研究有毒化学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产物的毒性及通过不同途径对人体产生的综合影响。
5、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答:体外实验: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的研究);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
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体内试验:1)急性毒性试验(指一次染毒或24h内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2)亚性毒性试验(称为亚慢性毒性毒性试验—一般认为1~3各月为宜,但具体试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人群调查:3)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试验)6、环境毒理学的实际应用?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毒作用性质和机理、对机体发生这些毒作用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进行定量评价的科学。
环境毒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环境毒理学定义
2、外来化合物:
3、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
4、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5、环境毒理学的实际应用?
6、环境毒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1、生物转化:?
2、生物转运:?
3、生物膜----------细胞膜主要是是组成。
4、毒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P21
5、结合与贮存库-------什么是贮存库?有哪些贮存库?
6、生物转化类型?
7、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8、消除速度常数、消除率?P39
第四章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1、什么是功能性?什么是器质性?
2、毒物的定义概念?
3、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曲线--有几种基本类型?
4、毒性试验常用参数
(1)致死剂量或浓度LC
(2)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
(3)最大无用剂量
(4)最小有作用剂量
5、毒作用类型?P51
6、什么是受体学说?
7、联合作用的类型
8、联合作用的评定方法?
第五章环境毒理学常用试验方法
1、实验动物物种选择的基本原则?
2、解释“细胞癌变学说”?
3、
第六章化学物质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
1、不同阶段安全性评价的毒理学项目—几类化学物质评价阶段与试验项目P105
2、。
环境毒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环境毒理学期末总结一、概念1.胚胎毒性与母体毒性均指环境化学物对整个生殖、繁殖过程的影响,是在不同阶段和不同靶部位的具体表现。
前者属于发育毒理学范畴,后者属于生殖毒理学范畴,但两者又不能截然分开。
胚胎毒性作用指环境化学物对母体宫内的胚胎或胎儿产生的毒作用。
母体毒性指环境化学物在一定剂量下对受孕母体产生的损害作用。
2.环境化学物对生殖发育损害作用一方面是研究化学物对生殖过程的影响,即生殖毒性的探讨;另一方面是研究化学物对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即发育毒性的研究。
生殖毒性:环境化学物对生殖过程的损害作用可以表现为性淡漠、性无能或各种形式的性功能减退。
雌性可出现排卵规律改变、月经失调或闭经、卵巢萎缩、受孕减少、胚胎死亡、生殖力降低、不孕或不育等;雄性可表现为睾丸萎缩或坏死、精子数目减少等。
3.肝毒物与趋肝毒物导致肝脏损害的化学物称为肝毒物,实际上,许多全身性毒物在损害其他器官系统的同时也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肝脏结构或功能的改变,但有些毒物对机体的损害主要表现在肝脏,这类毒物称为趋肝毒物。
4.剂量—效应关系:是指外源毒物的剂量大小与其在个体或群体中引起的量效应大小之间的相关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是指外源毒物的剂量与其引起的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5.剂量上下移动法确定急性毒性试验的其他方法:上、下移动法亦称阶梯法。
先选一个剂量对第一只动物染毒,如果动物死亡,则以下一个较小剂量对下一只动物染毒,如果动物存活则以较大的上一个剂量染毒,依此类推。
实验需要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剂量范围,使大部分动物的染毒剂量在LD的上下。
506.环境基因组学(计划??4.4.1.5)该计划应用人类基因组计划建立的研究方法,专门研究与环境相关的疾病的遗传易感性,探寻环境相关性疾病的遗传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并在病因学研究中探索基因- 环境的相互作用。
7.微核实验微核是染色体的断片或迟滞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不能进入子代细胞的核中而在间期的子代细胞胞浆内形成的游离团块物质,它与细胞主核着色一致,呈圆形或椭圆形。
环境毒理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毒理学概述一、毒理学(Toxicology)毒理学:是研究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特别是化学因素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环境毒理学: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二、毒理学发展简史现代毒理学兴起的标志:1、对组织和体液中的毒物进行化学分析与鉴别2、试验动物的系统应用三、毒理学的分类按工作任务范围分:工作毒理学;环境毒理学;生态毒理学;法医毒理学;临床毒理学。
按外源性化合物的类型分:食品毒理学;金属毒理学;药物毒理学;放射毒理学。
按研究手段分:分子毒理学;细胞毒理学;组织毒理学;遗传毒理学;免疫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分类若以研究方向来区分,可分三大类:叙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测试毒物的毒性以了解其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毒理学Environmental Toxicology: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体、人体和人群健康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的科学。
毒理法规学Regulatory Toxicology:借助理论研究拟定和建立降低化学物质对人类或环境冲击的规范,包括法规、合理的毒害风险或暴露标准等制定。
化学污染物:指由于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人为地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属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 )。
外源化学物: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
内源化学物:是指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生态毒理学:是研究各种有毒有害因素,特别是环境污染物对人类之外其他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的损害作用规律及防治措施的科学。
在生态毒理学领域,环境污染物最终导致效应的评估涉及四个方面:1)环境污染物被释放到环境中;2)进入生物体,包括有化学形态改变的和没有改变的;3)一个或多个靶器官受暴露;4)发生个体、种群、群落的反应;生态毒理学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1)污染物对非哺乳类动物种群的毒性作用;(2)将污染物对某种生物的效应建成模式,以便推测另一种生物可能发生的改变。
环境毒理学复习要点
绪论外源化学物: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体外试验:可采用器官灌流技术,将受试化学物经过血管流经特定的脏器,观察环境化学物在脏器内的代谢转化和毒性作用,也可以将某个脏器从体内取出再制成原代游离细胞,进行环境化学物对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
“三致试验”:致癌变、致畸变、致突变试验。
环境基因组学:利用高效测序技术,对选择的靶基因在不同人群中进行再测序,了解该基因的多态性及其频率,分析该基因多态性的形成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基因多态性与功能的关系,调查和研究基因多态性与人群疾病之间的关系,定量建立环境-基因-疾病之间的关系网络,达到预防控制公害病或环境病,更好地保护易感人群的目的。
第二章生物转运: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均是反复通过生物膜的过程。
生物转化:化学物在组织细胞内发生结构和性质的改变。
代谢饱和:毒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其代谢过程中所需的基质可能被耗尽,或者参与代谢的酶的催化能力不能满足其需要,这样单位时间内的代谢产物量就不再随毒物浓度升高而增大,这种代谢途径被饱和的现象。
竞争性抑制:参与生物转化的酶系统一般对底物的专一性不高,几种不同的化学物均可作为同一酶系统的底物;当一种外源化学物在体内含量过高时,可抑制该酶系对另一种化学物生物转化的催化作用。
简述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1.质膜:包围在细胞外的膜;2.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外面包围的膜;(2)功能:1.保持细胞和细胞器内部理化性质的稳定;2.选择性地允许或不允许某些物质透过,以便吸收和排出一些物质;3.传递信息;4.生物膜上的酶类还对化学物质的生物转化过程呈催化作用。
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1)被动转运:简单扩散、滤过作用;(2)特殊转运:主动转运、易化扩散、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
影响简单扩散的因素:(1)生物膜两侧化学物的浓度梯度;(2)脂/水分配系数;(3)化学物质的解离度和体液的pH人体对环境化学物吸收的途径:经消化管吸收、经呼吸道吸收、经皮肤吸收经消化管吸收的影响因素:①消化道中的多种酶类和菌丛,可使某些化学物形成新的化学物而改变其毒性;②胃肠道内容物的种类和数量、排空时间及蠕动状态;③环境化学物的溶解度和分散度经呼吸道吸收的影响因素:(1)分压差和血/气分配系数;(2)溶解度和相对分子质量;(3)肺的通气量和血流量,特别是与两者的比值有关。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2
1.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和人群,以及相关生物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生态毒理学是研究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特别是环境污染物对非人类生物个体和群体以及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
1.生物转运P62.生物转化P63.代谢饱和P404.靶器官P145.贮存库P141.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娇小计量就能引起生物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
2.毒性:是指一种物质能引起机体损害的性质和能力。
3.剂量:指给予机体或机体接触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又可以指外来化学物吸收进入机体的量,还可以指外源化学物在关键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浓度或含量。
4.效应和反应:效应是指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所引起的机体的生物学变化。
反应是指机体与一定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比例。
5.危险度和危害性:危险度是指在一定暴露条件下化学物导致机体产生某种不良效应的概率。
危害性缺乏定量概念,未考虑机体可能接触的剂量和损害程度,一般指化学物对机体产生危害的可能性。
第四章环境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及其评价1、近交系P662、突变系P663、杂交群P664、封闭群P665、悉生动物P676、清洁动物P677、急性毒性P718、亚慢性毒性P779、慢性毒性P77第五章环境化学物的特殊毒性及其评价1.致突变作用:污染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引起生物体细胞遗传信息发生突然改变的作用。
2.致突变物:能引起致突变作用的化学物质。
3.化学致癌物具有化学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4.化学致癌作用化学物质引起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作用5.直接致癌物进入机体后,不需要体内代谢活化,其原型就可与遗传物质作用而诱导细胞癌变的化学致癌物6.间接致癌物进入机体后需经过代谢活化生成亲电子的活性代谢物,作用于细胞大分子而发挥致癌作用的化学致癌物7.终致癌物某些化学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先转变为化学性质活泼但寿命短暂的近致癌物,再进一步代谢活化成终致癌物8.引发剂具有引发作用的化学物9.促长剂具有促长作用的化学物10.进展剂使细胞由促长阶段进入进展阶段的化学物11.助致癌物指其单独接触无致癌性,但在接触致癌物之前或同时接触可增加肿瘤发生的一类化学物。
毒理学复习整理
毒理学复习整理1、毒性最⼤的天然毒素-⾁毒毒素:它主要抑制神经末梢释放⼄酰胆碱,引起肌⾁松弛⿇痹,特别是呼吸肌⿇痹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第⼀章:绪论1.环境污染物主要是⼈类的⽣产和⽣活活动所产⽣的化学性污染物。
这些化学物不是⼈体内部固有的,是正常代谢以外的外来⽣物活性物质,称其为外来化学物质。
⼩结1.掌握环境毒理学概念,理解环境毒理学、⽣态毒理学、环境⽣态毒理学的异同环境毒理学:利⽤毒理学的研究⽅法,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规律的⼀门科学。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环境污染物。
环境毒理学研究核⼼为环境污染物对⼈的影响,扩展到动植物;⽣态毒理学研究核⼼为⾮⼈类⽣物,扩展到⼈类;环境⽣态毒理学则是环境毒理学和⽣态毒理学的结合。
2.掌握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熟悉研究内容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P3)1)判明环境污染物对⼈体的危害及作⽤机理。
2)探讨环境污染物对⼈体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
3)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为制订环境卫⽣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P3)1)研究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危害及作⽤机理2)环境污染物毒性评定⽅法:包括动物的⼀般毒性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蓄积试验、致突变试验、致畸试验、致癌试验等。
3)环境污染物及降解和转化产物与机体相互作⽤的⼀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和毒性以及影响毒作⽤的各种有关因素。
3.熟悉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法1.体外实验:●器官⽔平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
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于毒物代谢的研究。
●细胞⽔平可⽤于外来化合物的毒性和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亚细胞⽔平在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有很重要的意义。
●分⼦⽔平研究毒物对⽣物体内酶的影响。
环境毒理学期末重点总结复习
环境毒理学期末重点总结复习环境毒理学期末重点总结复习环境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和物理因素对生物体的毒性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各种生物,如人类、动物、植物等。
在现代社会中,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上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因此,研究和了解环境毒理学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对环境毒理学期末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
首先,了解环境污染物的分类和性质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基础。
环境污染物可以分为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两类。
有机污染物包括农药、工业化学品、有机物废弃物等,具有毒性和生物蓄积性;无机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对生物体有较大的毒害效应。
了解这些污染物的性质和毒理效应对于评估其危害和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其次,掌握毒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过程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关键。
毒物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入生物体,吸收后会在体内发生代谢反应。
了解毒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对于解释其毒性机制以及进行毒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毒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通过尿液、粪便和呼气等途径排出。
这些过程对于从生物体内清除毒物起到了关键作用。
了解毒物对生物体的毒性机制也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毒物可以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的毒性效应。
直接作用包括与细胞膜和细胞器等结构的相互作用,导致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和生物分子的损伤。
间接作用则是通过产生活性代谢产物或引发细胞内信号和途径的改变等方式对生物体产生毒害作用。
毒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毒性效应是多方面的。
例如,某些毒物可以引起细胞凋亡和坏死,导致组织器官的功能损伤;某些毒物可以干扰生物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还有一些毒物可以影响生物体的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生殖和神经发育的异常。
综上所述,了解毒物对生物体的毒性机制以及相关的毒性效应对于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环境毒理学也涉及到毒物的暴露评估和风险评估。
20061114-环境毒理学复习要点
20061114-环境毒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篇:20061114-环境毒理学复习要点;;kiv《环境毒理学》复习要点1.环境毒理学;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意义;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常用的实验动物;毒性的类型;流行病学调查的类型;环境毒理学的发展趋势、2.污染物的迁移、迁移的方式、迁移的结果;生物迁移;生物浓缩;生物积累;生物放大;生物浓缩系数;污染物的转化及其主要类型;生物降解及其类型;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污染物透过生物膜的方式及其异同点;污染物的吸收及其方式;污染物的分布及其特点;污染物的排泄及主要方式;生物蓄积;污染物生物转化的主要类型;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半衰期;毒性等多个基本概念;毒性作用的类型;联合作用及其类型(4种);联合作用的评定方法;污染毒性作用的主要机理类型;污染物结果与毒性的关系;影响污染物毒性的因素;复合污染的概念及其类型;复合污染的研究意义;选择实验动物的依据;毒性实验的染毒途径及其优缺点;急性毒性及其实验设计(实验动物、剂量、观察时间及指标、数据统计等)和评价;长期毒性及其实验设计和评价;有关的概念;蓄积作用、类型及评价;6.大气污染及大气环境毒理学;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类型;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主要危害;颗粒物的主要危害;7.水体及水体污染;水体自净作用及其机理;水体主要污染物类型;污染物在水体中转化的主要类型;赤潮及其形成与危害;酸雨及其形成与危害;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成因及其危害、防控措施等;8.土壤污染及其特点;土壤自净及其机理;土壤中主要污染物类型;污染物在土壤中的主要环境行为;污染物对植物的影响与植物修复;污染在土壤中的降解转化;土壤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效应9.农药残留及其危害;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与哪些主要因素有关;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农药环境毒性的主要表现;农药对人体的主要影响方面;10.人们关心的影响环境的重金属主要是哪些;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11.肥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第二篇:期末环境毒理学考试复习总结环境毒理学【选择题】1.环境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AA.有机污染物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2.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以上都是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C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D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B.溶解度C.气血分配系数D.以上都是3.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A.胃 B.十二指肠 C.小肠 D.结肠4.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DA.动物种属 B.年龄 C.生理状态 D.以上都是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D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DA.肾小球简单扩散 B.肾小球主动转运 C.肾小球滤过 D.肾小管主动转运7.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 DA.N一氧化.苯胺 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B.脱硫反应,对硫磷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C.环氧化,苯并(α)芘 7,8-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8.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D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 D.以上都是9.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D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10.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 C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 D.滤过11.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AA.肝 B.肾 C.肺 D.小肠12.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 AA.甲基化 B.羟化 C.共氧化 D.环氧化13.外源化学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 A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 B.血流量 C.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14.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 A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胞吞15.外源化学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哪项条件 CA.水溶性 B.脂溶性 C.水溶性和脂溶性 D.分子量小于10016.外源化学物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CA.食管 B.胃 C.小肠 D.大肠17.外源化学物体内生物转化I相反应的酶主要存在于 AA.微粒体B.线粒体 C.细胞膜 D.细胞核18.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化学毒物的 DA.毒作用发生快慢 B.毒作用性质 C.代谢解毒 D.毒作用持续时间1.毒物是 D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LD50的概念是 D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统计值)3.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BA.LD100 B.LD50 C.LD01 D.LD04.最大无作用剂量是 B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5.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D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6.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 CA.绝对致死剂量 B.半数致死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以上都是7.对LD50 描述错误的是 D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C.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 D.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8.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 A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9.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 B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0.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C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1.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D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2.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 D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D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D.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13.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 DA.LD50 B.LD0 C.LD01 E.LD10014.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 BA.LD50 B.LD0 C.LD01 D.LD10015.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 DA.直线型曲线 B.抛物线型曲线 C.对称S状曲线 D.非对称S 状曲线16.用“阳性或阴性”、“有或无”来表示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称为 DA.效应 B.反应 C.量效应 D.质效应17.影响化学毒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是化学毒物的AA.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B.吸收途径 C.剂量 D.作用时间18.化学毒物对不同个体毒作用的敏感性不同,其原因不包括: AA.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B.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 C.机体修复能力差异 D.宿主的其它因素19.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毒物作用于机体表现出独立作用,主要是由于 AA.化学毒物各自作用的受体、靶不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B.化学毒物在化学结构上为同系物C.化学毒物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 D.化学毒物在对机体毒作用方面存在竞争作用20.化学结构与毒效应 DA.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B.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 D.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21.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 DA.电离度 B.熔点 C.挥发度 D.以上都是22.研究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关系的目的是 DA.寻找毒作用规律.有助于通过比较,预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B.预测毒牲大小 C.推测毒作用机理 D.以上都是23.甲烷(CH4)若用Cl取代CH4上H后,其毒性最大的是 DA.CH3Cl B.CH2Cl2 C.CHCl3 D.CCl41.毒理学体外试验常选用A.大鼠和小鼠 AB.果蝇 C.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 D.鸟类2.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 AA.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 B.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C.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 D.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3.急性毒性是 CA.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B.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融化合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C.机体(人或动物)一次大剂量或24 小时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死亡效应D.一次是指瞬间给予动物快速出现中毒效应4.由于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化学毒物的反应存在差别,所以在急性毒性试验时,最好选用两种动物是 AA.大鼠和小鼠 B.大鼠和家兔 C.大鼠和狗 D.狗和猴5.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 DA.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 B.易于饲养管理 C.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 D.以上都是6.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 AA.灌胃 B.喂饲 C.吞咽胶囊 D.饮水7.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是 DA.静脉注射﹥经呼吸道 B.静脉注射﹥腹腔注射 C.腹腔注射﹥经口D.经口﹥经皮8.经呼吸道静式染毒主要优点是 DA.设备简单 B.操作方便 C.消耗受试物少 D.以上都是9.动式染毒主要优点是 DA.装置备有新鲜空气补充 B.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 C.保证染毒柜内和二氧化碳分压恒定 D.以上都是10.急性毒性研究的接触时间是 CA.一次B.一次或8小时内多次 C.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 D.一次或14天内多次11.化学物的一般急性毒性试验,如无特殊要求,则动物性别选择为: BA.雌雄多少都可以 B.雌雄各半 C.全部为雄性 D.全部为雌性12.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 CA.1天 B.1周 C.2周 D.3周13.亚慢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是AA.探讨阈剂量及最大无作用剂量 B.探讨剂量反应关系 C.预测有无潜在性危害 D.为其它试验剂量设计提供数据14.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限是 EA.环境毒理学3~6个月 B.食品毒理学3~6个月 C.工业毒理学1~3个月 D.食品毒理学90天喂养E.以上都对15.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 DA.成年动物 B.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 C.大、小鼠,狗,家兔均可用 D.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16.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 AA.血象、肝、肾功能 B.病理学检查 C.灵敏指标的检查 D.特异指标的检查17.慢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是 DA.确定阈计量 B.确定最大无作用计量 C.进行该化合物的危险度评价 D.以上AB正确18.慢性毒性试验设有四个计量组(高、中、低、最低)及对照组,哪个计量组为最大无作用计量 DA.高计量组出现了明显的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1 B.中计量组出现了轻微中毒的症状,与对照相比P<0.05C.低计量组出现了个别动物极轻微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 D.最低计量无任何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名词解释】1.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环境毒理学: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 绝对致死剂量(LD100):能引起所观察的个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3. 半数致死剂量(LD50):能引起所观察的个体50%死亡的剂量。
4. 最小致死剂量(MLD、LD min、LD01):引起群体中个别死亡的最低剂量。
低于此剂量,不会出现死亡。
5. 最大耐受剂量(MTD、LD0):一个群体中不会引起死亡的最高剂量。
6. 最小有作用剂量(MEL):也称中毒阈剂量或中毒阈值,指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时,在一定时间内,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MEL确切应称为最低观察到作用剂量(LOEL)或最低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LOAEL)。
●最低观察到作用剂量LOEL:观察到任何效应的最低剂量。
●最低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LOAEL:可观察到有害效应的最低剂量。
7. 最大无作用剂量(MNEL):又称NOEL或称NOAEL,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用目前最为灵敏的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8. 无可观察效应剂量(NOEL):又称未观察到作用剂量,不能观察到任何效应的最高剂量。
9. 无可观察有害效应剂量(NOAEL):又称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不能观察到有害效应的最高剂量。
10. 急性毒作用带:又称一次作用带,是指半数致死浓度(剂量)与急性阈浓度之比值。
该值与外来化合物一次作用的危害性成反比关系。
急性毒作用带越宽,说明该化合物外来引起急性致死性中毒的危害性越小。
也有作者提出的外来化合物引起致死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的斜率来代表急性毒性作用带。
毒性作用的类型1. 局部毒性作用和全身毒性作用●某些环境化学物可引起机体直接接触部位的损伤,称为局部毒性作用。
●环境化学物被吸收后随血循环分布到全身而呈现的毒性作用,称为全身毒性作用。
2. 速发和迟发毒性作用●某些环境化学物与机体一次接触后在短时间内引起的毒性作用称为速发毒性作用。
●迟发性毒性作用是指一次或多次接触某些化学物后,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呈现的毒性作用。
3. 可逆和不可逆毒性作用●停止接触化学物后可逐渐消退的毒性作用称为可逆毒性作用。
如果机体接触的化学物浓度,接触时间短,损伤轻,可以认为是可逆的毒性作用。
●不可逆毒性作用是指停止接触化学物后,其作用继续存在,甚至损伤可进一步发展。
如化学物的致突变、致癌作用是不可逆毒性作用。
4. 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对环境化学物产生的一种有害免疫介导反应,又称过敏性反应。
5. 特异体质反应:一般是指遗传所决定的特异体质对某种化学物的异常反应,又称特发性反应。
终毒物与靶分子之间的反应类型(1)非共价结合(2)共价结合(3)脱氢反应(4)电子转移(5)酶促反应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1. 环境化学物的结构与性质(1)脂/水分配系数:化合物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称为脂/水分配系数。
一般脂溶性高的毒物易于被吸收且不易被排泄,在体内停留时间长,毒性较大。
化合物的毒性还与其在水溶液中的绝对溶解度有关。
一般有毒化学物在水中,特别是在体液中的溶解度愈大,毒性愈强。
(2)电离度:即化合物的pK a。
对于弱酸或弱碱性有机化合物,在体内内环境条件下,其电离度愈低,非离子型比率越高,越易被吸收而发挥毒效应。
(3)挥发度和蒸气压有些液态毒物在常温下容易挥发形成蒸气,更易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机体。
(4)分散度:粉尘、烟、雾等固体物质的毒性与分散度有关。
颗粒愈小,分散度愈大,生物活性愈强,愈易进入呼吸道深部。
2. 机体状况:种属、年龄、性别、营养和健康状况等。
3. 接触条件:接触途径、溶剂、毒物浓度与体积、交叉接触。
4. 环境因素:气温、气湿、气压。
联合毒性作用的概念和类型联合毒性作用: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
(1)相加作用:多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强度是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
(2)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强度远远超过各化学物单独作用强度的总和。
(3)增强作用:一种环境化学物本身对机体并无毒性,但能使与其同时进入机体的另一种环境化学物的毒性增强。
(4)拮抗作用:两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时,其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或两种化学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毒作用强度低于各自单独作用的强度之和。
(5)独立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环境化合物作用于机体,各自的作用方式、途径、受体和部位不同,彼此无影响,仅表现为各自的毒作用。
化学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1)被动转运:简单扩散、滤过;(2)特殊转运:主动转运、易化扩散、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
不易溶于脂质的化学物,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转运的过程,称为易化扩散,又称帮助扩散或载体扩散。
吸收的主要途径和影响因素1. 经消化道吸收:起主要作用的是小肠小肠内的吸收主要是简单扩散。
影响因素有:(1)消化道中的多种酶类和菌丛可使某些化学物转化成新的物质而改变其毒性。
(2)胃肠道内容物的种类和数量、排空时间及蠕动状态都会影响消化道对环境化学物的吸收。
当胃肠蠕动减弱时,其内容物通过缓慢,吸收增加;而蠕动增强时,其内容物通过加速,吸收减少。
(3)环境化学物的溶解度和分散度也是影响吸收的因素。
分散度较大的细颗粒与胃肠上皮细胞接触密切,有利于吸收。
2. 经呼吸道吸收:肺泡对气态物质的吸收主要是通过简单扩散,影响因素有:(1)分压差和血气分配系数:气态物质的分压差愈大,吸收愈快。
血气分配系数愈大的气体愈易被吸收进入血液。
(2)溶解度和相对分子质量:非脂溶性的物质通过亲水性孔道被吸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化学物吸收较慢;溶于生物膜脂质的物质,吸收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不大。
(3)肺的通气量和血流量的比值:肺泡通气量增加,则通气/血液比值也增大,气体相对较易被吸收。
3. 经皮肤吸收: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表皮;二是毛囊、汗腺及皮脂腺,后者可忽略不计。
(1)化学物透过角质层的速度与化学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脂/水分配系数及角质层的厚度有关。
脂溶性高、相对分子质量小者,透过角质层的速度较快。
(2)不同种属的动物表皮通透性不同。
(3)高温、高湿和无风环境下,皮肤表面有大量汗液分泌,环境化学物易于溶解和粘附,与皮肤接触时间延长,有利于吸收。
(4)角质层对皮肤通透性有决定性作用,如角质层被擦破,可使各种环境化学物通透性大大增加。
影响分布的因素(1)化学物在体内的分布与各组织的血流量、亲和力及其他因素有关。
(2)在体内特定部位存在的、对外源化学物转运有阻碍作用的体内屏障,主要的屏障有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体内贮存的毒理学意义(举例说明)(1)对急性中毒有保护作用,贮存库使毒物在体液中的浓度迅速降低,减少了到达毒作用部位的毒物量。
(2)贮存库可能成为一种在体内提供毒物的来源,具有慢性致毒的潜在危害。
例:化学物在脂肪中的贮存可降低其在靶器官中的浓度。
因此,这类化学物对肥胖者的毒性,尤其是急性毒性要比对消瘦者的毒性小。
但当脂肪迅速消耗时,可使该化学物在血中的浓度突然增高而引起中毒。
化学物的排泄途径:1. 经肾随尿液排出:肾小球被动滤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排泌。
2. 经肝随胆汁随胆汁进入小肠: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一部分进入肠肝循环。
3. 经呼吸道排出;4. 其它途径排出:①乳汁:有机碱、亲脂性有毒物;②唾液、汗液、头发、指甲、月经等。
生物转化的作用:通常:外源化学物经生物转化后极性及水溶性增加而易排出,毒性降低甚至消失。
例外:外源化学物经生物转化后代谢产物的毒性反而增大,或水溶性降低。
例如:例对硫磷、乐果等生物转化后形成的对氧磷和氧乐果的毒性增加;磺胺类化合物在生物转化过程中与乙酰基结合,水溶性反而降低;有些不会直接致癌的化学物经生物转化后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致癌作用。
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主要包括4种类型的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
前三种反应往往使分子上出现一个极性基团,使其易溶于水,并可进行结合反应。
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是外源化学物经历的第一阶段反应(第一相反应),化学物最后经过结合反应,即第二阶段反应(第二相反应)后排出体外。
环境流行病学: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重点研究人们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各种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诱发突变的类型1. 基因突变(点突变)(1)碱基置换/碱基替换:指DNA序列上的某个碱基被其他碱基所取代。
DNA分子中碱基发生置换后,会引起mRNA密码子的改变,导致编码氨基酸信息的变化,引起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的变化,从而表现出表型的改变。
●碱基置换又可分为转换和颠换两种。
转换指嘌呤与嘌呤碱基、嘧啶与嘧啶碱基之间的置换;颠换则指嘌呤与嘧啶碱基之间的置换。
(2)移码突变:指改变从DNA到蛋白质翻译过程中遗传密码子读码顺序的突变。
(3)整码突变:指在DNA链中增加或减少的碱基对为一个或几个密码子,此时基因产物多肽链中会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此部位之后的氨基酸序列无改变。
(4)片断突变:指基因中某些小片段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有时可跨越两个或数个基因,涉及数以千计的核苷酸。
片断突变主要包括核苷酸片段的缺失、重复、重组及重排等。
2. 染色体畸变:指染色体结构的改变,由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裂造成。
当断端不发生重接或重接而不在原处,即可出现染色体结构异常。
3. 基因组突变:指基因组中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致癌作用的阶段性1. 引发阶段:化学致癌物本身或其活性代谢物作用于DNA,从而诱发体细胞突变的过程。
◆具有引发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引发剂或启动剂。
◆启动剂对细胞的作用是致突变作用,为不可逆过程。
2. 促长阶段:促进引发细胞增殖成为癌前病变或良性肿瘤的过程。
◆促长阶段早期是可逆的,晚期是不可逆的。
◆促长阶段对生理因素的调节敏感。
◆促长剂只有作用于引发细胞才表现致癌活性,本身不与DNA反应,通常是非致突变物。
3. 进展阶段:从癌前病变或良性肿瘤转变成恶性肿瘤的过程,不可逆。
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可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
动物试验的染毒途径和方式1. 经口染毒:①灌胃;②喂饲;③吞咽胶囊2. 经呼吸道染毒(1)静式吸入染毒:短时间染毒的试验(2)动式吸入染毒:较长时间以及反复染毒的试验(3)气管注入:仅限制造化学物对肺脏损伤模型3. 经皮肤染毒:皮肤接触化学物的面积、时间长短、环境中温、湿度均应控制统一的条件。
4. 注射途径染毒包括:①静脉注射;②肌肉注射;③皮下注射;④小动物腹腔注射染毒用于:绝对毒性或比较毒性研究,或进行一些必要的特殊研究(如静脉注射毒物动力学、代谢研究、急救药物筛选等)急性毒性实验:研究机体一次或24h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短期内发生的毒性效应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