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2017-2018上学期期末考试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小学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3)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小学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3)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小学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3)试题数:33,满分:1001.(填空题,2分)3.25小时=___ 小时___ 分5千克40克=___ 千克.2.(填空题,2分)4060米=___ 千米8.4米=___ 米___ 厘米.3.(填空题,2分)9720平方米=___ 公顷0.3公顷=___ 平方米15.32平方米=___ 平方米___ 平方厘米0.36平方米=___ 平方分米=___ 平方厘米7平方米5平方厘米=___ 平方厘米.4.(填空题,2分)840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 万,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___ 亿,精确到亿位约是___ .5.(填空题,2分)10÷11≈___ (按四舍五入法把得数保留一位小数)计算3.13÷15(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约等于___ .6.(填空题,2分)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底是___ 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___ 平方厘米.7.(填空题,2分)用22元买2千克奶糖,用8元买1千克水果糖,两种糖混合后,每千克价值___ 元.8.(填空题,2分)60.248×1.34的积里有___ 位小数.9.(填空题,2分)甲乙两数的和是17.6,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和乙数相等.甲数是___ ,乙数是___ .10.(填空题,2分)被除数是除数的4.8倍,是商的1.5倍,被除数是___ .11.(填空题,2分)2006年的国庆节是星期日,那么2006年的12月1日是星期___ .12.(填空题,2分)小名准备去商店买3支装和5支装的铅笔64支,共有___ 种不同的买法.13.(判断题,1分)1000平方米=1公顷.___ (判断对错)14.(判断题,1分)边长一千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公顷.___ (判断对错)15.(判断题,1分)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梯形.___ (判断对错)16.(判断题,1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3.5倍,高不变,则面积扩大3.5倍.___ (判断对错)17.(判断题,1分)一个小数乘以小数,积一定比这个数小___ .(判断对错)18.(单选题,1分)18.4÷0.1的商()18.4.A.等于B.大于C.小于19.(单选题,1分)红叶计划今年生产2700套西服,前8个月平均每月生产西服240套,(2700-240×8)÷4所求的是()A.前8个月共生产西服多少套?B.后4个月还需要生产西服多少套?C.后4个月平均每个月生产西服多少套?D.这一年平均每月生产西服多少套?20.(单选题,1分)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40cm,高2dm,面积是()A.40cm2B.400cm2C.8dm221.(单选题,1分)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A.等底等高B.完全一样C.面积相等22.(单选题,1分)食堂运来18t煤,原来每天烧0.6t,烧15天以后,需求量增加,每天烧0.75t,还要()天烧完.A.得数比15大B.得数比15小C.无法确定23.(问答题,10分)0.7×16-16×0.2= 6÷1.2=口算题7.2+2.8=9.2÷2.3= 24÷4+56÷4= 1.5-4.5=30×(200+3)= 12×2.5= 2.5×0.4=0.36+0.64= 4÷0.25= 2.63+0.37=1.4×2.5×4= 8.4÷4.2= 4.8÷0.3=0.96÷0.3= 8-2.5=8×1.5= 2.73+1.5×4=1.8×5=24.(问答题,8分)竖式计算(1)8.6×3.25=(2)0.325×0.14=(3)13.65÷13=(4)18.6÷1.26=(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5.(问答题,12分)(2)(1.9-1.9×0.9)÷(3.8-2.8)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1)12.25-3.1+0.85-6.17(3)2.65×1.7+1.35×1.7 (4)0.125×13.8×32×0.25.26.(问答题,3分)20减去13.8的差去除49.6,商是多少?27.(问答题,3分)某数的4倍加上0.9,和是6.7,求这个数.28.(问答题,5分)小华从家到学校共走了490.5米的路,如果她的平均步长0.75米,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多少步?29.(问答题,5分)有一块三角形麦地底45米,高86.2米,如果每公顷可收小麦4600千克,这块地共收小麦多少千克?30.(问答题,5分)排球43元一个,506元可买几个?如果每个网袋里可放5个排球,这些球需用几只网袋装回?31.(问答题,5分)用一根长12.4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梯形,已知这个梯形的两腰共长6.4分米,面积是9平方分米,这个梯形的高是多少分米?32.(问答题,5分)47名同学去公园划船,公园里的船有两种规格:一种可乘4人,另一种可乘7人.共有几种租船方案?33.(问答题,5分)82只小兔排成一排做早操.按黑、灰、白的顺序站得整整齐齐.问:第26只小兔是什么颜色?这一队中共有几只灰兔?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小学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试题数:33,满分:1001.(填空题,2分)3.25小时=___ 小时___ 分5千克40克=___ 千克.【正确答案】:[1]3; [2]15; [3]5.04【解析】:(1)把单名数化成复名数,单位名称相同的不用化,只要把0.25小时化成分即可;(2)把复名数化成单名数,单位名称相同的不用化,只要把40克化成千克相加即可.【解答】:解:3.25小时=3小时 15分5千克40克=5.04千克.故答案为:3,15,5.04.【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如果是高级单位的名数转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就除以进率来解决.2.(填空题,2分)4060米=___ 千米8.4米=___ 米___ 厘米.【正确答案】:[1]4.06; [2]8; [3]40【解析】:(1)低级单位米化高级单位千米,除以进率1000.(2)8.4米看作8米与0.4米之和,把0.4米乘进率100化成40厘米.【解答】:解:(1)4060米=4.06千米;(2)8.4米=8米40厘米.故答案为:4.06,8,40.【点评】:本题是考查长度的单位换算.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3.(填空题,2分)9720平方米=___ 公顷0.3公顷=___ 平方米15.32平方米=___ 平方米___ 平方厘米0.36平方米=___ 平方分米=___ 平方厘米7平方米5平方厘米=___ 平方厘米.【正确答案】:[1]0.972; [2]3000; [3]15; [4]3200; [5]36; [6]3600; [7]70005【解析】:(1)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2)高级单位公顷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3)15.32平方米看作15平方米与0.32平方米之和,把0.32平方米乘进率10000化成3200平方厘米.(4)高级单位平方米化低级单位平方分米,乘进率100;平方分米再化更低一级单位平方厘米,再乘进率100.(5)把7平方米乘进率10000化成70000平方厘米,再与5平方厘米相加.【解答】:解:(1)9720平方米=0.972公顷;(2)0.3公顷=3000平方米;(3)15.32平方米=15平方米3200平方厘米;(4)0.36平方米=36平方分米=3600平方厘米;(5)7平方米5平方厘米=70005平方厘米.故答案为:0.972,3000,15,3200,36,3600,70005.【点评】:本题是考查面积的单位换算,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单位进率比较复杂,要记清.4.(填空题,2分)840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 万,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___ 亿,精确到亿位约是___ .【正确答案】:[1]8400; [2]0.84; [3]1【解析】:把840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万”字;把84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在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亿”字;然后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解答】:解:84000000=8400万;84000000=0.84亿≈1亿;故答案为:8400万,0.84亿;1.【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整数的改写方法以及利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5.(填空题,2分)10÷11≈___ (按四舍五入法把得数保留一位小数)计算3.13÷15(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约等于___ .【正确答案】:[1]0.9; [2]0.209【解析】:先求出10÷11的商,保留一位小数,即精确到十分位,看小数点后面第二位,利用“四舍五入”法解答;先求出3.13÷15的商,保留三位小数,即精确到千分位,看小数点后面第四位,利用“四舍五入”法解答即可.【解答】:解:10÷11=0. 9• 0•≈0.9(按四舍五入法把得数保留一位小数)计算3.13÷15=0.208 6• ≈0.209;故答案为:0.9,0.209.【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的近似数取值,关键要看清精确到的位数.6.(填空题,2分)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底是___ 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___ 平方厘米.【正确答案】:[1]8; [2]48【解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得出a=2S÷h ,求出三角形的底,再根据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解答即可.【解答】:解:24×2÷6=8(厘米)24×2=48(平方厘米)答:它的底是8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故答案为:8,4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及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7.(填空题,2分)用22元买2千克奶糖,用8元买1千克水果糖,两种糖混合后,每千克价值___ 元.【正确答案】:[1]10【解析】:要求两种糖混合后每千克的价值,需要先求出买的这两种糖的总价,进而除以这两种糖的数量得解.【解答】:解:(22+8)÷(2+1)=30÷3=10(元).答:两种糖混合后,每千克价值10元.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考查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8.(填空题,2分)60.248×1.34的积里有___ 位小数.【正确答案】:[1]五【解析】: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为: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算式60.248×1.34的因数中共有5位小数,所以其积有5位小数.【解答】:解:算式60.248×1.34中的两个因数共有五位小数,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知:60.248×1.34的积里有五位小数.故答案为:五.【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明确: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小数位数之和.9.(填空题,2分)甲乙两数的和是17.6,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和乙数相等.甲数是___ ,乙数是___ .【正确答案】:[1]16; [2]1.6【解析】: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和乙数相等,说明甲数是乙数的10倍,则甲乙两数的和就是乙数的(10+1)倍,由此求得乙数,进一步求得甲数即可.【解答】:解:乙数:17.6÷(10+1)=17.6÷11=1.6,甲数:1.6×10=16;答:甲数是16,乙数是1.6.故答案为:16,1.6.【点评】:此题考查简单的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10.(填空题,2分)被除数是除数的4.8倍,是商的1.5倍,被除数是___ .【正确答案】:[1]7.2【解析】:由题意可知:被除数÷除数=4.8,被除数÷商=1.5,则商是4.8,除数是1.5,再据被除数=商×除数,代入数据即可求解.【解答】:解:因为被除数÷除数=4.8,被除数÷商=1.5,则商是4.8,除数是1.5,所以被除数是4.8×1.5=7.2.故答案为:7.2.【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差倍问题的能力.11.(填空题,2分)2006年的国庆节是星期日,那么2006年的12月1日是星期___ .【正确答案】:[1]五【解析】:先求国庆节10月1日到12月1日经过了多少天,再求这些天里有几周,还余几天,再根据余数判断.【解答】:解:(31+30)÷7=61÷7=8 (5)从星期天往后推5天是星期五.答:2006年12月1日是星期五.故答案为:五.【点评】:解决这类问题先求出经过的天数,再求经过的天数里有几周还余几天,再根据余数推算.12.(填空题,2分)小名准备去商店买3支装和5支装的铅笔64支,共有___ 种不同的买法.【正确答案】:[1]4【解析】:设买3支一盒的x盒,5支一盒的y盒,则可列出3x+5y=64,其中x,y是非0的自然数,这个式子可以变形为y=(64-3x)÷5,也就是说64-3x是5的倍数,据此解答.【解答】:解:设买3支一盒的x盒,5支一盒的y盒,则可列出3x+5y=64,其中x,y是非0的自然数,y=(64-3x)÷5,即64-3x是5的倍数;所以x=3,y=11;x=8,y=8;x=13,y=5;x=18,y=2;所以有4种不同的方法;答:共有4种不同的买法.故答案为:4.【点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不定方程,再根据取值的受限求出答案.13.(判断题,1分)1000平方米=1公顷.___ (判断对错)【正确答案】:×【解析】:1公顷=1000000平方米,所以1000平方米=1公顷是错误的.【解答】:解:1公顷=1000000平方米;所以1000平方米=1公顷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14.(判断题,1分)边长一千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公顷.___ (判断对错)【正确答案】:×【解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代入解答即可,注意单位换算.【解答】:解:1千米=1000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所以“边长一千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公顷”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实际应用,注意单位换算.15.(判断题,1分)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梯形.___ (判断对错)【正确答案】:√【解析】:因为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所以平行四边形一定能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拼成图形的特点,来寻找能拼成这样的图形.16.(判断题,1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3.5倍,高不变,则面积扩大3.5倍.___ (判断对错)【正确答案】:√【解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如果它的底扩大3.5倍,高不变,则它的面积也扩大3.5倍,从而问题得解.【解答】:解: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3.5倍,高不变,则面积扩大3.5倍.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17.(判断题,1分)一个小数乘以小数,积一定比这个数小___ .(判断对错)【正确答案】:×【解析】:运用举反例法进行求解,考虑第二个小数大于1的情况.【解答】:解:当第二个小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第一个因数,如:0.4×2.5=1,1>0.4;3.2×1.25=4;4>3.25.故答案为:×.【点评】:根据当一个不为0的数乘小于1的数时,得到的积小于这个数,当乘一个大于1的数时得到的积就大于这个数,当乘一个等于1的数时得到的积就等于这个数.18.(单选题,1分)18.4÷0.1的商()18.4.A.等于B.大于C.小于【正确答案】:B【解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据此解答.【解答】:解:在18.4÷0.1中,因为0.1小于1,所以它的商大于18.4.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不用计算判断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19.(单选题,1分)红叶计划今年生产2700套西服,前8个月平均每月生产西服240套,(2700-240×8)÷4所求的是()A.前8个月共生产西服多少套?B.后4个月还需要生产西服多少套?C.后4个月平均每个月生产西服多少套?D.这一年平均每月生产西服多少套?【正确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240×8是求前8个月生产西服的套数,(2700-240×8)÷4表示求后4个月平均每个月生产西服多少套.【解答】:解:(2700-240×8)÷4=(2700-1920)÷4=780÷4=195(套),答:后4个月平均每个月生产西服195套.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搞清每一步所求的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选择正确的数量关系解答.20.(单选题,1分)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40cm,高2dm,面积是()A.40cm2B.400cm2C.8dm2【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解答】:解:2分米=20厘米,40×20÷2=400(平方厘米)答:这个梯形的面积是400平方厘米.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梯形的面积公式的计算应用.21.(单选题,1分)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A.等底等高B.完全一样C.面积相等【正确答案】:B【解析】: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形状都一样.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水平翻转,再垂直翻转,平移,刚好和原来的三角形拼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解答】:解: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面积和形状都一样)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故选:B.【点评】: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只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2.(单选题,1分)食堂运来18t煤,原来每天烧0.6t,烧15天以后,需求量增加,每天烧0.75t,还要()天烧完.A.得数比15大B.得数比15小C.无法确定【正确答案】:B【解析】:求还需几天烧完,先用“0.6×15”求出已经烧了多少吨,进而求出还剩下的吨数,进而根据:还剩下的吨数÷每天的烧煤吨数=还烧的天数,解答即可.【解答】:解:(18-0.6×15)÷0.75=9÷0.75=12(天)答:还要12天烧完.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单一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先求出剩下的重量,再求出剩下的天数.23.(问答题,10分)0.7×16-16×0.2= 6÷1.2=口算题7.2+2.8=9.2÷2.3= 24÷4+56÷4= 1.5-4.5=30×(200+3)= 12×2.5= 2.5×0.4=0.36+0.64= 4÷0.25= 2.63+0.37=1.4×2.5×4= 8.4÷4.2= 4.8÷0.3=0.96÷0.3= 8-2.5=8×1.5= 2.73+1.5×4=1.8×5=【正确答案】:【解析】:根据整数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答】:解:7.2+2.8=10 0.7×16-16×0.2=8 6÷1.2=59.2÷2.3=4 24÷4+56÷4=20 1.5-4.5=-330×(200+3)=6090 12×2.5=30 2.5×0.4=10.36+0.64=1 4÷0.25=16 2.63+0.37=31.4×2.5×4=14 8.4÷4.2=2 4.8÷0.3=160.96÷0.3=3.2 8-2.5=5.5 8×1.5=12 2.73+1.5×4=8.731.8×5=9【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24.(问答题,8分)竖式计算(1)8.6×3.25=(2)0.325×0.14=(3)13.65÷13=(4)18.6÷1.26=(得数保留一位小数)【正确答案】:【解析】:根据小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8.6×3.25=27.95(2)0.325×0.14=0.0455(3)13.65÷13=1.05(4)18.6÷1.26≈14.8【点评】:此题考查了小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计算能力.25.(问答题,12分)(2)(1.9-1.9×0.9)÷(3.8-2.8)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1)12.25-3.1+0.85-6.17(3)2.65×1.7+1.35×1.7 (4)0.125×13.8×32×0.25.【正确答案】:【解析】:(1)利用交换律先算加法,再算减法;(2)先算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除法;(3)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4)把32拆成8×4,利用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简算.【解答】:解:(1)12.25-3.1+0.85-6.17=12.25+0.85-3.1-6.17=13.1-3.1-6.17=10-6.17=3.83;(2)(1.9-1.9×0.9)÷(3.8-2.8)=(1.9-1.71)÷(3.8-2.8)=0.19÷1=0.19;(3)2.65×1.7+1.35×1.7=(2.65+1.35)×1.7=4×1.7=6.8;(4)0.125×13.8×32×0.25=0.125×8×(4×0.25)×13.8=1×1×13.8=13.8.【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抓住数字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简算.26.(问答题,3分)20减去13.8的差去除49.6,商是多少?【正确答案】:【解析】:求商,被除数是49.6,除数是20减去13.8的差,由此列出算式计算解答即可.【解答】:解:49.6÷(20-13.8)=49.6÷6.2=8;答:商是8.【点评】:列式计算注意语言叙述的运算顺序,正确按顺序列式解决问题.27.(问答题,3分)某数的4倍加上0.9,和是6.7,求这个数.【正确答案】:【解析】:根据题意,要求这个数,用6.7减去0.9先求出这个数的4倍,进而除以4得解.【解答】:解:(6.7-0.9)÷4=5.8÷4=1.45.答:这个数是1.45.【点评】:由于此题需要逆思考,解答此题也可以列方程,设这个数为x,可得4x+0.9=6.7,解方程即可求解.28.(问答题,5分)小华从家到学校共走了490.5米的路,如果她的平均步长0.75米,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多少步?【正确答案】:【解析】:由题意,求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多少步,就是求490.5里面有多少个0.75.用除法解答即可.【解答】:解:490.5÷0.75=654(步)答: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654步.【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问题的能力.29.(问答题,5分)有一块三角形麦地底45米,高86.2米,如果每公顷可收小麦4600千克,这块地共收小麦多少千克?【正确答案】:【解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计算出这块三角形土地的面积,然后用“每公顷收小麦的重量×小麦地的面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45×86.2÷2=1939.5(平方米)1939.5平方米=0.19395公顷4600×0.19395=892.17(千克)答:这块地共收小麦892.17千克.【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先计算出小麦地的面积,进而根据每平方米收小麦的重量、小麦地的面积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30.(问答题,5分)排球43元一个,506元可买几个?如果每个网袋里可放5个排球,这些球需用几只网袋装回?【正确答案】:【解析】:(1)要求506元可买几个,用506÷43计算即可;(2)如果每个网袋里可放5个排球,要求这些球需用几只网袋装回,用排球的个数除以5计算即可.【解答】:解:(1)506÷43=11(个)…33(元)答:506元可买11个.(2)11÷5=2(只)…1(个)2+1=3(只)答:如果每个网袋里可放5个排球,这些球需用3只网袋装回.【点评】:此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注意第一问用去尾法取值,第二问用进一法取值.31.(问答题,5分)用一根长12.4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梯形,已知这个梯形的两腰共长6.4分米,面积是9平方分米,这个梯形的高是多少分米?【正确答案】:【解析】:根据题干,用铁丝的总长度减去两腰的长,即可求出梯形的上下底之和,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可得: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2÷上下底之和,据此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9×2÷(12.4-6.4)=18÷6=3(分米)答:梯形的高是3分米.【点评】:此题考查了梯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明确梯形的上下底之和是多少.32.(问答题,5分)47名同学去公园划船,公园里的船有两种规格:一种可乘4人,另一种可乘7人.共有几种租船方案?【正确答案】:【解析】:由题意可知,从极端考虑,所租的船,得把所有的人装下,从极端考虑,从全部租大船到全部租小船,利用列表的方法一一列举即可.【解答】:解:答案如表:从以上可以看出有8种方案.答:共有8种租船方案.【点评】:此题考查方案选择的问题,注意得使所有的人都有座位,可以有剩余座位.33.(问答题,5分)82只小兔排成一排做早操.按黑、灰、白的顺序站得整整齐齐.问:第26只小兔是什么颜色?这一队中共有几只灰兔?【正确答案】:【解析】:因为按黑、灰、白的顺序站队,说明3个一循环,用所有小兔的只数除以3,余数是几,就是和第几个小兔一样颜色,商就是循环的次数,进一步算得灰兔的数量即可.【解答】:解:26÷3=8…2(只),所以第26只小兔是灰色的;82÷3=27…1(只)所以第82只小兔是黑色的;灰兔有27只;答:第26只小兔是灰色,这一队中共有27只灰兔.【点评】:找出循环的规律,利用除法求得循环的次数和余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1)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1)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1)试题数:33,满分:1001.(填空题,2分)一个圆的周长是2πr厘米.把这个圆分成两个半圆,其中一个半圆的周长是___ 厘米.2.(填空题,2分)甲数是乙数的45,甲数比乙数少___ %,乙数比甲数多___ %.3.(问答题,2分)( )15=0.6=6÷___ =___ :___ =___ %=___ 成.4.(填空题,2分)3.5:1.75的比值是___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 .5.(填空题,2分)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80,差与减数的比是5:4,减数是___ .6.(填空题,2分)两个圆的周长比是4:3,这个圆的面积比是___ .7.(填空题,2分)甲、乙的质量比是5:4,如果甲给乙22.5千克;则他们的质量比是5:7.甲原来有___ 千克.8.(填空题,2分)一项工程,甲独做20天完成,乙独做30天完成,两人合做,其中甲休息了3天,乙休息了若干天,一共用了16天完成,乙休息了___ 天.9.(填空题,2分)___ 千米比30千米多16. 100千克比___ 千克少20%.10.(填空题,2分)等腰三角形中不相等的两角之比是2:5,则它的顶角是___ 度或___ 度.11.(填空题,2分)3.25小时=___ 小时___ 分;8平方米5平方分米=___ 平方米.12.(判断题,1分)半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周长的一半.___ .(判断对错)13.(判断题,1分)3米的10%与1米的30%一样长.___ (判断对错)14.(判断题,1分)某校六年级今天出勤100人,缺席5人,则出勤率是95%.___ (判断对错)15.(判断题,1分)一种商品按九折优惠出售,就是降价90%出售.___ (判断对错)16.(判断题,1分)如果X÷Y= 35,那么Y是X的35.___ (判断对错)17.(单选题,1分)在100克盐水中含盐40%,再加入10克盐和90克水后,这时含盐率是()A.20%B.25%C.30%D.40%18.(单选题,1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它一个底角的12,那么它的底角是()度.A.45B.36C.90D.7219.(单选题,1分)直径2分米的圆,它的面积是()A.31.4平方分米B.314平方厘米C.12.56平方分米D.3.14平方厘米20.(单选题,1分)工程队3小时完成一项工程的20%,全部完成这项工程需要()A.3小时B.5小时C.10小时D.15小时21.(单选题,1分)某厂有72吨煤,用了10天后还剩47,求用去多少吨,可列式为()A.72× 47×10B.72×(1- 47)C.72× 47D.72×(1+ 47)22.(问答题,8分)直接写出得数.1 3 - 14=0.33= 0.8×3.14= 516× 815=4÷ 25 = 5÷1%= 3÷7+ 47= 17× 712=3 4 ÷0.75= 0.36× 16= 4×125%= 15× 15÷ 15× 15=3.14×(12-50%)= 7.4÷10%= 9-2÷7= 202=23.(问答题,8分)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23 - 38+ 34)÷ 12414÷ 73+ 47×25%2 5 × 817+40%× 91729÷(1112- 59)24.(问答题,6分)解下列方程:(x+2.6):70%=2÷25%1- 13 x= 13154÷(x- 12)= 1225.(问答题,6分)“正确列式”我会列.(1)100的10%正好等于一个数的23,求这个数.(2)112减去92的23,所得的差去除109,商是多少?26.(问答题,5分)“动手操作”我会画.作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半圆,作出它的对称轴,分别用O、r、d标出圆心、半径、直径,并求出其周长和面积.27.(问答题,5分)甲、乙两仓共有粮食180吨,甲仓运出30吨后,甲仓粮食是乙仓的23,原来甲、乙两仓各有多少吨?28.(问答题,5分)幼儿园做了红、黄花共50朵,其中红花占40%,后来又做了若干朵红花,这时红花和黄花的朵数正好相等,后来又做了多少朵红花?.现在甲、29.(问答题,5分)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12天完成,乙5天能完成这个工程的13乙两人合做2天,余下的由甲单独完成,还要多少天能做完?30.(问答题,5分)小明爸爸将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2年,年利率2.70%,利息税20%.到期后,他爸爸从银行取回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31.(问答题,5分)六(1)班中队的四个小队中第一、第二小队共有23人,第二、第三、,第一小队有多少人?第四小队共有31人,已知第二小队占全中队人数的1532.(问答题,5分)小张的爸爸乘坐一辆出租车从家去某邮电局,该车起步价为10元(0--3千米),超过起步价每增加1千米要按每千米1.2元计算,他爸爸共付了40元.请你帮他算一算,他家到邮电局共有多少千米?33.(问答题,5分)如图是一张甲、乙两车的行程图,仔细阅读后解答下列问题.(1)甲车时速是多少千米?(2)甲、乙两车时速之差是多少千米?(3)半小时两车相差多少千米?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试题数:33,满分:1001.(填空题,2分)一个圆的周长是2πr厘米.把这个圆分成两个半圆,其中一个半圆的周长是___ 厘米.【正确答案】:[1]πr+2r【解析】:周长是2πr厘米的直径是2r,半圆的周长=整圆的周长÷2+直径,由此需要先求出这个圆的直径,再求出半圆的周长.【解答】:解:圆的直径是:2πr÷π=2r(厘米)半圆的周长是:2πr÷2+2r=πr+2r(厘米)答:其中一个半圆的周长是πr+2r厘米.故答案为:πr+2r.【点评】:此题考查了半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2.(填空题,2分)甲数是乙数的45,甲数比乙数少___ %,乙数比甲数多___ %.【正确答案】:[1]20; [2]25【解析】:因为甲数是乙数的45,把乙数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5份,甲数就是4份,由份数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列除法解答即可.【解答】:解:(1)1- 45 = 15=20%;或(5-4)÷5=0.2=20%;(2)(5-4)÷4=0.25=25%;故答案为:20,25.【点评】:解答此题要灵活机动:可用份数解答,也可以举出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解答;关键要看清与“谁”相比,“谁”就是单位“1”,谁就是除数.3.(问答题,2分)( )15=0.6=6÷___ =___ :___ =___ %=___ 成.【正确答案】:10; 3; 5; 60; 六【解析】: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是0.6,把0.6化成分数并化简是35,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3就是91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5=3÷5,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2就是6÷10;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5=3:5;把0.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60%;根据成数的意义,60%就是六成.【解答】:解:915=0.6=6÷10=3:5=60%=六成.故答案为:9,10,3,5,60,六.【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除式、小数、分数、百分数、比、成数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4.(填空题,2分)3.5:1.75的比值是___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 .【正确答案】:[1]2; [2]2:1【解析】: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即为比值;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解答】:解:3.5:1.75=3.5÷1.75=2;3.5:1.75=(3.5×40):(1.75×40)=140:70=(140÷70):(70÷70)=2:1.故答案为:2,2:1.【点评】:此题考查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要注意区分: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而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5.(填空题,2分)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80,差与减数的比是5:4,减数是___ .【正确答案】:[1]40【解析】:被减数-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由此可得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2,据此求出被减数,然后再根据差与减数的比是5:4,按比例分配求出减数是多少.【解答】:解:180÷2=90,被减数是90;,90× 45+4,=90× 49=40;故答案为:40.【点评】:本题考查了减法算式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和差三者的和是被减数的2倍.6.(填空题,2分)两个圆的周长比是4:3,这个圆的面积比是___ .【正确答案】:[1]16:9【解析】:因为两个圆的周长比是4:3,而圆的周长=2πr,所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个圆的半径的比是4:3,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得出面积的比等于半径平方的比,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两个圆的周长的比是4:3,所以两个圆的半径的比是4:3,面积的比是:42:32=16:9;故答案为:16: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及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7.(填空题,2分)甲、乙的质量比是5:4,如果甲给乙22.5千克;则他们的质量比是5:7.甲原来有___ 千克.【正确答案】:[1]90【解析】:由“甲、乙的质量比是5:4”可知甲占总数的 59;由“如果甲给乙22.5千克;则他们的质量比是5:7”可知甲占总数的 512 ,因此二人的总质量是22.5÷( 59 - 512 )=162(千克),那么甲原有:162× 59 =90(千克),解决问题.【解答】:解:22.5÷( 55+4 - 55+7 )× 55+4 =22.5÷( 59- 512)× 59=22.5÷ 536 × 59 =22.5× 365 × 59 =162× 59 =90(千克). 答:甲原来有90千克. 故答案为:90.【点评】:求出前后甲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填空题,2分)一项工程,甲独做20天完成,乙独做30天完成,两人合做,其中甲休息了3天,乙休息了若干天,一共用了16天完成,乙休息了___ 天. 【正确答案】:[1]5.5【解析】:首先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甲的工作效率乘甲做的时间,求出甲一共完成了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然后用1减去甲一共完成的占这项工程的分率,求出乙一共完成了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用乙做的工作量除以乙的工作效率,求出乙一共做了多少天,再用16减去乙一共做的天数,求出乙休息了多少天即可.【解答】:解:16-[1- 120 ×(16-3)]÷ 130 =16-[1- 1320 ]÷ 130 =16- 720÷ 130 =16-10.5 =5.5(天)答:乙休息了5.5天. 故答案为:5.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对此类问题要注意把握住基本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乙一共完成了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9.(填空题,2分)___ 千米比30千米多16. 100千克比___ 千克少20%.【正确答案】:[1]35; [2]125【解析】:(1)把30千米看作单位“1”,则比30千米多16的数是30×(1+ 16).(2)把100千克看作单位“1”,则比100千克比100÷(1-20%)少20%.【解答】:解:(1)30×(1+ 16)=30× 76=35(千米);(2)100÷(1-20%)=100÷80%=125(千克);故答案为:35、125.【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10.(填空题,2分)等腰三角形中不相等的两角之比是2:5,则它的顶角是___ 度或___ 度.【正确答案】:[1]30; [2]100【解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是两个底角相等,已知两个角的比2:5,那么三个角的比是2:2:5;或者是2:5:5;再把180°按比例分配即可解答.【解答】:解:2+2+5=9,180°× 59=100°;2+5+5=12,180°× 212=30°;故答案为:30、100.【点评】:解答此题首先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是两个底角相等,再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11.(填空题,2分)3.25小时=___ 小时___ 分;8平方米5平方分米=___ 平方米.【正确答案】:[1]3; [2]15; [3]8.05【解析】:(1)是单位的单位换算,由单位名数化复名数,把3.25小时看作3小时与0.25小时的和,把0.25小时乘进率60化成15分,再与3小时写在一起即可.(2)是面积的单位换算,由复名数化单名数,把5平方分米除以进率100化成0.05平方米,再与8平方米相加即可.【解答】:解:(1)3.25小时=3小时15分;(2)8平方米5平方分米=8.05平方米;故答案为:3,15,8.05.【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12.(判断题,1分)半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周长的一半.___ .(判断对错)【正确答案】:×【解析】: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加上直径的长度,可画图进行对比,并由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半圆的周长如下图所示:圆的周长的一半如下图所示:所以上面的说法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半圆的周长与圆的周长一半的区别.13.(判断题,1分)3米的10%与1米的30%一样长.___ (判断对错)【正确答案】:√【解析】:分别把3米和1米看成单位“1”,用乘法分别求出3米的10%是多少米,以及1米的30%是多少米,然后比较即可.【解答】:解:3×10%=0.3(米)1×30%=0.3(米)0.3=0.3所以3米的10%与1米的30%一样长.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14.(判断题,1分)某校六年级今天出勤100人,缺席5人,则出勤率是95%.___ (判断对错)【正确答案】:××100%,代入数据【解析】:出勤率是指出勤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计算方法是出勤人数总人数求出出勤率再与95%比较即可得出结论.×100%≈95.24%【解答】:解:100100+5出勤率是95.24%,95.24%≠95%,所以,某校六年级今天出勤100人,缺席5人,则出勤率是95%,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解答时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百分之百即可.15.(判断题,1分)一种商品按九折优惠出售,就是降价90%出售.___ (判断对错)【正确答案】:×【解析】:把原价看作单位“1”,打九折,就是按原价的90%出售,即比原价便宜(1-90%),解答即可.【解答】:解:1-90%=10%;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判断出单位“1”,要明确打九折,就是按原价的90%出售.16.(判断题,1分)如果X÷Y= 35,那么Y是X的35.___ (判断对错)【正确答案】:×【解析】:X÷Y= 35,是把Y看成单位“1”,是表示X是Y的35;由此判断.【解答】:解:如果X÷Y= 35,那么表示X是Y的35,而不是Y是X的35.故答案为:×.【点评】:两数相除,表示被除数是除数的几倍(或者几分之几).17.(单选题,1分)在100克盐水中含盐40%,再加入10克盐和90克水后,这时含盐率是()A.20%B.25%C.30%D.40%【正确答案】:B【解析】:含盐率是指盐的重量占盐水总重量的百分之几;先根据原来的含盐率求出盐的重量是多少克;进而求出再加入10克盐和90克水后盐和盐水的重量,然后用盐的重量除以盐水的总重量乘100%求出后来的含盐率.【解答】:解:100×40%+10=40+10=50(克)100+10+90=200(克)50÷200×100%=0.25×100%=25%答:这时的含盐率是25%.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先理解含盐率,找出含盐率的计算方法,然后先根据原来的含盐率求出盐的重量,进而求出后来的含盐率.18.(单选题,1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它一个底角的1,那么它的底角是()2度.A.45B.36C.90D.72【正确答案】:Dx,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解析】: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x,则顶角的度数为12相等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知本题的相等关系式为:2个底角的度数+顶角度数=180°,据此列出方程求解即可.x,根据题意得,【解答】:解: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x,则顶角的度数为12x=180°x+x+ 12解得x=72°,所以底角的度数是7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分析等量关系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解答本题是做题的关键.19.(单选题,1分)直径2分米的圆,它的面积是()A.31.4平方分米B.314平方厘米C.12.56平方分米D.3.14平方厘米【正确答案】:B【解析】:先求出圆的半径:2÷2=1(分米),然后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答】:解:半径为:2÷2=1(分米)圆的面积为:3.14×12=3.14(平方分米)=314(平方厘米)答:这个圆的面积是314平方厘米.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面积公式S=πr2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求出圆的半径,注意单位的统一.20.(单选题,1分)工程队3小时完成一项工程的20%,全部完成这项工程需要()A.3小时B.5小时C.10小时D.15小时【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用3小时除以20%,就是全部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解答】:解:3÷20%=15(小时);答:全部完成这项工程需要15小时.【点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21.(单选题,1分)某厂有72吨煤,用了10天后还剩47,求用去多少吨,可列式为()A.72× 47×10B.72×(1- 47)C.72× 47D.72×(1+ 47)【正确答案】:B【解析】:某厂有72吨煤,用了10天后还剩47,求则用去了全部的1- 47,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去了72×(1- 47)吨.【解答】:解:根据题意列式为:72×(1- 47)故选:B.【点评】:首先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求出已用去的占全部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22.(问答题,8分)直接写出得数.1 3 - 14=0.33= 0.8×3.14= 516× 815=4÷ 25 = 5÷1%= 3÷7+ 47= 17× 712=3 4 ÷0.75= 0.36× 16= 4×125%= 15× 15÷ 15× 15=3.14×(12-50%)= 7.4÷10%= 9-2÷7= 202=【正确答案】:【解析】:根据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和百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 3 - 14= 1120.33=0.027 0.8×3.14=2.512 516× 815= 164÷ 25 =10 5÷1%=500 3÷7+ 47=1 17× 712= 1123 4 ÷0.75=1 0.36× 16=0.06 4×125%=5 15× 15÷ 15× 15= 1253.14×(12 -50%)=0 7.4÷10%=74 9-2÷7=8 57202=4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和百分数的计算方法的应用.23.(问答题,8分)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23 - 38+ 34)÷ 12414÷ 73+ 47×25%2 5 × 817+40%× 91729÷(1112- 59)【正确答案】:【解析】:(1)把除以124化成乘以24,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把除以73化成乘以37,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3)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4)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解答】:解:(1)(23 - 38+ 34)÷ 124=(23 - 38+ 34)×24= 23 ×24- 38×24+ 34×24=16-9+18 =7+18=25(2)14 ÷ 73+ 47×25%= 14 × 37+ 47×25%= 14 ×(37+ 47)= 14×1= 14(3)25 × 817+40%× 917= 25 ×(817+ 917)= 25×1= 25(4)29 ÷(1112- 59)= 29 ÷ 1336= 813【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24.(问答题,6分)解下列方程:(x+2.6):70%=2÷25%1- 13 x= 13154÷(x- 12)= 12【正确答案】:【解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把原方程化简为:x+2.6=2÷25%×70%,进而化简得x+2.6=5.6,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2.6即可;(2)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 13 x ,再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 1315 ,再同乘以3即可;(3)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x- 12 ),再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2再加上 12 即可.【解答】:解:(1)(x+2.6):70%=2÷25% x+2.6=2÷25%×70% x+2.6=5.6 x+2.6-2.6=5.6-2.6 x=3;(2)1- 13 x= 1315 1- 13 x+ 13 x= 1315 + 13 x 1315 + 13 x=1 1315 + 13 x- 1315 =1- 131513 x= 215 13 x×3= 215 ×3 x= 25 ;(3)4÷(x- 12 )= 124÷(x- 12 )×(x- 12 )= 12 ×(x- 12 ) 12×(x- 12)=4 12 ×(x- 12 )×2=4×2 x- 12 =8x- 12 + 12 =8+ 12 x=8 12 .【点评】:考查了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能力,注意等号对齐即可. 25.(问答题,6分)“正确列式”我会列.(1)100的10%正好等于一个数的 23,求这个数. (2) 112 减去 92 的 23 ,所得的差去除 109 ,商是多少?【正确答案】:【解析】:(1)首先根据一个数乘百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100的10%,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2)因为最后求商,首先确定被除数是 109 ,除数是 112 减去 92 的 23 ,所得的差,据此列式解答.【解答】:解:(1)100×10%÷ 23 =10× 32=15;答:这个数是15.(2) 109÷( 112- 92×23) = 109÷( 112−3 )= 109÷ 52 = 109×25 = 49 ; 答:商是 49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它们的计算法则,并且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6.(问答题,5分)“动手操作”我会画.作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半圆,作出它的对称轴,分别用O、r、d标出圆心、半径、直径,并求出其周长和面积.【正确答案】:【解析】: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由此解画出这个半圆,再利用半圆的周长πr2即可解答.公式C=2πr÷2+2r和面积公式S= 12【解答】:解:以点O为圆心,以2厘米为半径,画出这个半圆,如图所示:半圆的周长为:3.14×2×2÷2+2×2=6.28+4=10.28(厘米)面积为:3.14×22÷2=6.28(平方厘米)答:这个半圆的周长是10.28厘米,面积是6.28平方厘米.【点评】:此题考查了半圆的画法以及半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27.(问答题,5分)甲、乙两仓共有粮食180吨,甲仓运出30吨后,甲仓粮食是乙仓的23原来甲、乙两仓各有多少吨?【正确答案】:【解析】:甲、乙两仓共有粮食180吨,甲仓运出30吨后,还乘下(180-30)吨,把乙仓有.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180-30)吨除以的粮食数看作单位“1”,则此时甲仓还有粮食23)就是乙仓有粮食的吨数.进而求出甲仓原来有粮食的吨数.(1+ 23)【解答】:解:(180-30)÷(1+ 23=150÷ 53=90(吨)180-90=90(吨)答:原来甲仓有粮食90吨,乙仓有粮食90吨.【点评】:此题也可列方程解答.设甲仓原来有粮食x吨,则乙仓就粮食(180-x)吨,根据“甲仓运出30吨后,甲仓粮食是乙仓的2”即可列方程解答.328.(问答题,5分)幼儿园做了红、黄花共50朵,其中红花占40%,后来又做了若干朵红花,这时红花和黄花的朵数正好相等,后来又做了多少朵红花?【正确答案】:【解析】:红、黄花共50朵,其中红花占40%,则黄花占(1-40%),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红花有50×40%=20朵,黄花有50×(1-40%)=30朵,则用黄花朵数减去原来红花朵数,即得后来又做了多少朵红花.【解答】:解:50×(1-40%)-50×40%=50×60%-20=30-20=10(朵);答:后来又做了10朵红花.【点评】:在求出黄花占全部分率的基础上,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求出原来黄花与红花的朵数是完成本题的关键.29.(问答题,5分)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12天完成,乙5天能完成这个工程的1.现在甲、3乙两人合做2天,余下的由甲单独完成,还要多少天能做完?【正确答案】:【解析】:先求出乙单独做要多少天完成,5÷ 13 =15天;把工程总量看作单位“1”,用工程总量减去甲、乙两人合做2天完成的工作量再除以甲的工作效率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5÷ 13 =15(天);[1-( 112 + 115 )×2]÷ 112=(1- 310 )×12=8.4(天);答:还要8.4天能做完.【点评】:本题根据工程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解答即可.30.(问答题,5分)小明爸爸将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2年,年利率2.70%,利息税20%.到期后,他爸爸从银行取回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正确答案】:【解析】: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求出利息,再乘(1-20%)就是实得利息,再加本金,就是爸爸从银行取回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据此解答.【解答】:解:5000×2.70%×2×(1-20%)+5000=5000×2.70%×2×0.8+5000=216+5000=5216(元)答:他爸爸从银行取回本金和利息共5216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利息公式的掌握情况,注意实得利息应减去利息税.31.(问答题,5分)六(1)班中队的四个小队中第一、第二小队共有23人,第二、第三、,第一小队有多少人?第四小队共有31人,已知第二小队占全中队人数的15【正确答案】:【解析】:把全中队总人数看作单位“1”,第一、第二小队共有23人,第二、第三、第四小队,也就是说全中队加第二小队的人数和是23+31=54共有31人,第二小队占全中队人数的15,依据分数除法意义,求出全中队人数,最后减31人即可解答.人,即全中队人数的1 15)-31【解答】:解:(23+31)÷(1+ 15-31=54 ÷65=45-31=14(人)答:第一小队有14人.【点评】:分数除法意义是解答本题的依据,关键是明确全中队加第二小队的人数和是23+31=54人,即全中队人数的1 1.532.(问答题,5分)小张的爸爸乘坐一辆出租车从家去某邮电局,该车起步价为10元(0--3千米),超过起步价每增加1千米要按每千米1.2元计算,他爸爸共付了40元.请你帮他算一算,他家到邮电局共有多少千米?【正确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可用40减去10元计算出超过3千米以外路程用的钱数,然后再用超过的钱数除以1.2即可得到除去起步路程后行驶的路程数,最后再加3千米即可.【解答】:解:(40-10)÷1.2+3=30÷1.2+3=25+3=28(千米),答:他家到邮电局共有28千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3千米以外到邮局的路程.33.(问答题,5分)如图是一张甲、乙两车的行程图,仔细阅读后解答下列问题.(1)甲车时速是多少千米?(2)甲、乙两车时速之差是多少千米?(3)半小时两车相差多少千米?【正确答案】:小时,路程是30千米,即可解决问题;【解析】:(1)根据统计图,求出甲车所用时间1 13(2)先求出乙车的速度,然后求甲、乙两车的时速之差;(3)根据两车时速之差,乘0.5小时即可.时【解答】:解:(1)3时20分=3 13-2)30÷(3 13=30÷1 13=30× 34=22.5(千米/小时)答:甲车的速度是22.5千米/小时.(时)(2)3时40分=3 23-2)乙车速度:30÷(3 23=30÷1 23=18(千米/小时)甲、乙两车的时速之差22.5-18=4.5(千米/小时)答:甲、乙两车的时速之差是4.5千米/小时.(3)4.5×0.5=2.25(千米)答:半小时两车的相差2.25千米.【点评】:看懂统计图,根据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2017-2018 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小学五年级(上)67

2017-2018 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小学五年级(上)67

二、计算下面各式 2.用竖式计算. 3.48+6.52 9.67﹣6.7 4.05×7.2 2.4÷0.16 3.用简便方法计算. 3.7×4.5﹣4.4×3.7 0.25×0.25×4 3.84﹣1.9+0.16﹣1.1 9﹣7÷2.5×0.4 5.5×[0.672÷(2+2.2)]
三、填空
4.(3 分)如图中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9.67﹣6.7=2.97
4.05×7.2=29.16
2.4÷0.16=15
3.用简便方法计算. 3.7×4.5﹣4.4×3.7 0.25×0.25×4 3.84﹣1.9+0.16﹣1.1 9﹣7÷2.5×0.4 5.5×[0.672÷(2+2.2)] 【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第 7 页(共 17 页)
2017-2018 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小学五年级(上) 期末数学试卷(4)
一、直接写出得数
1.
0.3+3.3=
4.8÷3=
0.24÷6=
50×0.6=
1﹣0.73=
4.5+4.5=
10×0.05=
3×0.23=
3.8×100= 7÷0.07= 0.48÷1.2= 2.2×0.2=
940÷100= 0.1×0.1= 0.97÷10= 0.16﹣0.09=
,用小数表示是

第 1 页(共 17 页)
5.(3 分)0.017 写成分数是

6.(3 分)一个数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 2,其他数位上都是 0,这个数

.如果这个数乘 100,得
;如果这个数除以 100,得

7.(3 分)8500 平方米=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6)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6)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6)试题数:30,满分:1001.(问答题,10分)4 5 + 25= 85÷ 45= 3.6× 19= 0.42= 70π=1 6 + 23= 58×0.2= 57× 35= 22= 3π=7 8 - 38= 23×1.5= 0.12= 9π=0.5π=4 5 × 1516= 3.5× 57= 202= 0.8π=10π=2.(填空题,2分)2升70毫升=___ 升1312时=___ 分.3.(填空题,2分)49的倒数是___ ,___ 的倒数是1.4.(问答题,3分)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 )(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___ .我还可以知道:___ .5.(问答题,2分)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8段,每段长是这根铁丝长的()(),是()()米.6.(问答题,4分)9( )=___ :8=___ =七成五=___ %7.(填空题,1分)在一次飞机失事中,有位旅客因购买了20元的保险而获得了20万元的赔偿,投保额与赔偿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 .8.(填空题,2分)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厘米,画出的圆的直径是___ 厘米,圆的面积是___ 平方厘米.9.(填空题,1分)如图用分数乘法算式表示是___ .10.(填空题,1分)打印同样一份稿件,甲要8小时,乙要6小时,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___ .11.(填空题,2分)100克的油菜籽能出油32克,油菜籽的出油率是___ %;榨64吨油要___ 油菜籽.,达标人数和全班人数都在40~12.(填空题,1分)六(2)班体育达标人数占全班人数的7850人之间,全班有___ 人.13.(填空题,1分)在一张长8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两个最大的圆,每个圆的周长是___ 分米.14.(判断题,1分)小明在一次打靶比赛中,命中了100发子弹,那么小明的命中率一定是100%.…___ .(判断对错)15.(判断题,1分)比较适合表示病人的体温表情况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___ .(判断对错)16.(判断题,1分)半径2分米的圆的面积与它的周长相等.…___ .(判断对错)17.(判断题,1分)10克糖溶解在9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1:10.___ .(判断对错)18.(单选题,1分)一种彩票的中奖率是1%,买100张这种彩票,就()中奖.A.一定B.一定不会C.有可能D.不可能19.(单选题,1分)一杯糖水,糖和水的比是1:8,喝掉一些后,剩下的糖水中糖和水的比是()A.1:16B.1:8C.1:4D.无法确定20.(单选题,1分)两个圆的周长相等,这两个圆的面积()A.不一定相等B.一定不相等C.一定相等D.无法判断大小21.(单选题,1分)两袋大米,如果从甲袋取出16放入乙袋后,两袋大米正好一样多,那么原来乙袋大米比甲袋少()A. 13B. 16C. 12D. 1822.(问答题,18分)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5 9 + 311+ 49+ 19114÷ 49- 49÷4 58÷ 73+ 58÷ 743 5 ÷[(34- 23)÷ 56] 715×(421+ 815÷ 710)12-10÷7- 4723.(问答题,6分)解方程.1 9 x+ 79x=83 4 x+ 12× 34=124.(问答题,6分)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计算(1)一个数比18.5的2%大0.15,求这个数.(2)一个数的79比32的75%少10,这个数是多少?25.(问答题,5分)学校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多2,舞蹈队人数比合唱队少18人.舞蹈队7有多少人?26.(问答题,5分)李老师在银行里存了4000元钱,存期3年,年利率2.7%,到期取款时,他实际得到利息多少元?(利息税20%)27.(问答题,5分)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周长是40米,长和宽的比是4:1.这块菜地的长和宽各是多少?28.(问答题,5分)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要10小时,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到甲地要8小时.现在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几小时可以相遇?,原来售价多少元?(列29.(问答题,5分)一台电脑,现在售价4800元,比原来降低了19方程解答)30.(问答题,5分)用长15.7米篱笆,在围墙边围一个最大的半圆形羊圈.这个羊圈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6)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试题数:30,满分:1001.(问答题,10分)4 5 + 25= 85÷ 45= 3.6× 19= 0.42= 70π=1 6 + 23= 58×0.2= 57× 35= 22= 3π=7 8 - 38= 23×1.5= 0.12= 9π=0.5π=4 5 × 1516= 3.5× 57= 202= 0.8π=10π=【正确答案】:【解析】:根据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和有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4 5 + 25=1 1585÷ 45=2 3.6× 19= 250.42=0.16 70π=219.81 6 + 23= 5658×0.2= 1857× 35= 3722=4 3π=9.427 8 - 38= 1223×1.5=1 0.12=0.01 9π=28.260.5π=1.574 5 × 1516= 343.5× 57=2 12202=400 0.8π=2.51210π=31.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和有理数的计算方法的应用.2.(填空题,2分)2升70毫升=___ 升1312时=___ 分.【正确答案】:[1]2.07; [2]65【解析】:(1)把复名数化成单名数,单位名称相同的不用化,只要把70毫升化成升再和2升相加即可;(2)把时化成分,用1312乘进率60即可.【解答】:解:2升70毫升=2.07升1312时=65分.故答案为:2.07,65.【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如果是高级单位的名数转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就除以进率来解决.3.(填空题,2分)49的倒数是___ ,___ 的倒数是1.【正确答案】:[1] 94; [2]1【解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解答】:解:49的倒数是94,1的倒数是1.故答案为:94,1.【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明确: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4.(问答题,3分)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 )(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___ .我还可以知道:___ .【正确答案】:5:3; 男生的人数与女生的人数的比是3:5【解析】:(1)把男生的人数看作3份,女生的人数看作5份,用女生的人数减去男生的人数再除以女生的人数求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几分之几;(2)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即可;(3)还知道男生的人数与女生的人数的比.【解答】:解:(1)(5-3)÷5= 25;(2)5:3;(3)还知道男生的人数与女生的人数的比是3:5;故答案为:25.5:3;男生的人数与女生的人数的比是3:5.【点评】:关键是根据线段图得出男生的人数看作3份,女生的人数看作5份,再根据比的意义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式解答.5.(问答题,2分)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8段,每段长是这根铁丝长的()(),是()()米.【正确答案】:【解析】:把这根铁丝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截成8段,每段是这根铁丝长的18,求每段长,用这根铁丝的长度除以平均截成的段数.【解答】:解:1÷8= 183÷8= 38(米)答:每段长是这根铁丝长的18,是38米.故答案为:18,38.【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6.(问答题,4分)9( )=___ :8=___ =七成五=___ %【正确答案】:6; 0.75; 75【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七成五,根据成数的意义,七成五就是75%;把75化成分数并化简是34,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3就是912;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4=3:4,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2就是6:8.把7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百分号就0.75.=6:8=0.75=七成五=75%.【解答】:解:912故答案为:12,6,0.75,75.【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小数、分数、百分数、比、成数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7.(填空题,1分)在一次飞机失事中,有位旅客因购买了20元的保险而获得了20万元的赔偿,投保额与赔偿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 .【正确答案】:[1]1:10000【解析】:用投保额比赔偿的额,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解答】:解:20元:20万元=20:200000=1:10000;故答案为:1:1000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和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8.(填空题,2分)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厘米,画出的圆的直径是___ 厘米,圆的面积是___ 平方厘米.【正确答案】:[1]10; [2]78.5【解析】: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厘米就是所画圆的半径;根据圆面积计算公式“S=πr2”即可求出所画圆的面积.【解答】:解:画出的圆的直径是5×2=10厘米其面积是:3.14×52=78.5(平方厘米)答:画出的圆的直径是10厘米,圆的面积是78.5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0,78.5.【点评】:此是考查圆的认识及面积计算.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厘米就是所画圆的半径;计算圆的面积关键记住计算公式并会运用.9.(填空题,1分)如图用分数乘法算式表示是___ .【正确答案】:[1] 12 × 23= 13【解析】:把这个长方形看作“1”,先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用分数12表示,再把这个长方形的12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也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的12的23是多少,进而列式计算得解.【解答】:解:12 × 23= 13.故答案为:12 × 23= 13.【点评】:明确图意是求这个长方形的12的23是多少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0.(填空题,1分)打印同样一份稿件,甲要8小时,乙要6小时,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___ .【正确答案】:[1]3:4【解析】: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写出对应比,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解答】:解:(1÷8):(1÷6),= 18:16,=(18 ×24):(16×24),=3:4,故答案为:3:4.【点评】:关键是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的关系及比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11.(填空题,2分)100克的油菜籽能出油32克,油菜籽的出油率是___ %;榨64吨油要___ 油菜籽.【正确答案】:[1]32; [2]200吨【解析】:(1)出油率是指出油的重量占油菜籽重量的百分比,计算方法是:出油的重量油菜籽的重量×100%,代入数据计算即可;(2)把油菜籽的重量看成单位“1”,用榨出油的重量除以出油率就是需要的油菜籽重量.【解答】:解:(1):32÷100×100%=32%,答:出油率是35%.(2)64÷32%=200(吨),答:榨64吨油要200油菜籽.故答案为:32,200吨.【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计算的结果最大值为100%,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百分之百.已知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用除法.,达标人数和全班人数都在40~12.(填空题,1分)六(2)班体育达标人数占全班人数的7850人之间,全班有___ 人.【正确答案】:[1]48,则全班人数应是8的整数倍,由于达标人数和全【解析】:由于达到标准的人数占全体的78=35人<40班人数都在40-50之间,40-50之间8的倍数有40与48,由于达标人数40× 78=42人<50人.所以全班有48人.人,40人<48× 78【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班级总人数能被8整除且达标人数和全班人数都在40-50之间,40-50之间8的倍数有40与48,=35人<40人,由于达标人数40× 78=42人<50人.40人<48× 78所以全班有48人.故答案为:48.【点评】:首先根据达到标准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分率确定全班人数应是8的整数倍,并由此确定总人数的取值范围是完成本题的关键.13.(填空题,1分)在一张长8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两个最大的圆,每个圆的周长是___ 分米.【正确答案】:[1]12.56【解析】:抓住题干中“剪下最大的圆”,那么这个圆的直径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宽的长度,再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可求每个圆的周长,据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3.14×4=12.56(分米)答:每个圆的周长是12.56分米.故答案为:12.56.【点评】:此题考查了从长方形剪出最大圆的方法,以及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14.(判断题,1分)小明在一次打靶比赛中,命中了100发子弹,那么小明的命中率一定是100%.…___ .(判断对错)【正确答案】:×【解析】:命中率是指命中的次数占打靶总数的百分比,计算方法为:命中率= 命中次数打靶总数×100%,该题中不知道小明打出的子弹总数,所以不能确定小明的命中率是多少.【解答】:解:小明在一次打靶比赛中,命中了100发子弹,那么小明的命中率一定是100%,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明确命中率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判断题,1分)比较适合表示病人的体温表情况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___ .(判断对错)【正确答案】:√【解析】:首先要清楚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比较适合表示病人的体温表情况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16.(判断题,1分)半径2分米的圆的面积与它的周长相等.…___ .(判断对错)【正确答案】:×【解析】:周长的单位是长度单位,面积的单位是面积单位,不用计算,就可知两者无法比较.【解答】:解:首先周长与面积的计量单位不同,一个长度单位,一个面积单位,所以无法比较.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计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关键是了解周长和面积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不同类量的两个量是不能直接比较的.17.(判断题,1分)10克糖溶解在9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1:10.___ .(判断对错)【正确答案】:√【解析】:糖加水是糖水的重量,用糖的重量比上糖水的重量,然后化简即可.【解答】:解:糖水重量:10+90=100(克),糖与糖水的重量比为10:100=1:10.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比的意义,确定糖的重量和糖水的重量是此题关键.18.(单选题,1分)一种彩票的中奖率是1%,买100张这种彩票,就()中奖.A.一定B.一定不会C.有可能D.不可能【正确答案】:C【解析】:中奖率是1%,说明可能会中奖,也可能不会中奖,与买的彩票张数无关.【解答】:解:可能会中奖,也可能不会中奖,可以表述为可能会中奖;故选:C.【点评】:1%是中奖的概率,只是说明有中奖的可能,无论买多少彩票都只是有可能中奖,不要被数字迷惑.19.(单选题,1分)一杯糖水,糖和水的比是1:8,喝掉一些后,剩下的糖水中糖和水的比是()A.1:16B.1:8C.1:4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B【解析】:一杯糖水,糖和水的比是1:8,喝掉一些后,糖水的浓度不变,剩下的糖水中糖和水的比不变.据此解答.【解答】:解:喝掉一些后,糖水的浓度不变,剩下的糖水中糖和水的比不,还是1:8.故选:B.【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喝掉一些后,糖水的浓度不变,剩下的糖水中糖和水的比不变.20.(单选题,1分)两个圆的周长相等,这两个圆的面积()A.不一定相等B.一定不相等C.一定相等D.无法判断大小【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可知两个圆的周长相等,则两个圆的半径相等,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可知两个圆的半径相等,两个圆的面积就相等,再作出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可以得出两个圆周长相等,则它们的半径就相等;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半径相等则面积就相等.故选:C.【点评】:考查了圆的周长公式和圆的面积公式的综合应用,圆的周长C=2πr,圆的面积S=πr2.21.(单选题,1分)两袋大米,如果从甲袋取出1放入乙袋后,两袋大米正好一样多,那么6原来乙袋大米比甲袋少()A. 13B. 16C. 12D. 18【正确答案】:A【解析】:把甲袋大米重量看作单位“1”,从甲袋取出16后,甲袋大米剩余重量就应该是原来重量的1- 16 = 56,此时两袋大米正好一样多,也就是说此时乙袋大米重量是原来甲袋大米重量的56,那么原来乙袋大米重量应该是甲袋大米重量的56- 16= 23,用原来甲袋大米重量减乙袋大米重量即可解答.【解答】:解:1-(1- 16 - 16)=1-(56 - 16)=1- 23= 13答:原来乙袋大米比甲袋少13.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甲袋取出16放入乙袋后,两袋大米正好一样多”的理解.22.(问答题,18分)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5 9 + 311+ 49+ 19114÷ 49- 49÷4 58÷ 73+ 58÷ 743 5 ÷[(34- 23)÷ 56] 715×(421+ 815÷ 710)12-10÷7- 47【正确答案】:【解析】:(1)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算;(2)先算除法,再算减法;(3)把除法化成乘法,再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4)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5)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算小括号里的加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6)先算除法,再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解答.【解答】:解:(1) 59 + 311 + 49 + 1911=( 59 + 49 )+( 311 + 1911 ) =1+2 =3(2)4÷ 49 - 49 ÷4 =9- 19 =8 89(3) 58÷ 73+ 58÷ 74= 58 × 37 + 58 × 47 = 58 ×( 37 + 47 ) = 58 ×1 = 58(4) 35 ÷[( 34 - 23 )÷ 56 ] = 35 ÷[ 112 ÷ 56 ] = 35 ÷ 110 =6(5) 715 ×( 421 + 815 ÷ 710 ) = 715×( 421+ 1621) = 715 × 2021 = 49(6)12-10÷7- 47 =12- 107 - 47 =12-( 107 + 47 ) =12-2=10【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注意第一题可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23.(问答题,6分)解方程.1 9 x+ 79x=83 4 x+ 12× 34=1【正确答案】:【解析】:(1)先化简方程的左边,然后把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89即可;(2)先化简方程的左边,然后把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38,再同时除以34即可.【解答】:解:(1)19 x+ 79x=889x=88 9 x÷ 89=8÷ 89x=9(2)34 x+ 12× 34=13 4 x+ 38=13 4 x+ 38- 38=1- 383 4 x= 583 4 x÷ 34= 58÷ 34x= 56【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等式两边同加上或同减去、同乘上或同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同时注意“=”上下要对齐.24.(问答题,6分)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计算(1)一个数比18.5的2%大0.15,求这个数.比32的75%少10,这个数是多少?(2)一个数的79【正确答案】:【解析】:(1)根据题意,可用18.5乘2%的积再加0.15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题意,可用32乘75%的积再减去10,再除以79【解答】:解:(1)18.5×2%+0.15=0.37+0.15=0.52,答:这个数是0.52.(2)(32×75%-10)÷ 79=(24-10)÷ 79=14÷ 79=18,答:这个数是18.【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题干中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列式解答即可.,舞蹈队人数比合唱队少18人.舞蹈队25.(问答题,5分)学校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多27有多少人?【正确答案】:,舞蹈队人数比合唱队少18人,即这18人是舞【解析】:学校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多27,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计算即可.蹈队人数的27=63(人),【解答】:解:18÷ 27答:舞蹈队有63人.【点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26.(问答题,5分)李老师在银行里存了4000元钱,存期3年,年利率2.7%,到期取款时,他实际得到利息多少元?(利息税20%)【正确答案】:【解析】: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求出利息,再乘1-20%=80%,就是实得利息.据此解答.【解答】:解:4000×2.7%×3×(1-20%)=4000×2.7%×3×0.8=259.2(元)答:他实际得到利息259.2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利息公式的掌握情况,注意实际利息要乘(1-20%).27.(问答题,5分)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周长是40米,长和宽的比是4:1.这块菜地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正确答案】:【解析】:根据题意,这块长方形菜地长和宽的和为40÷2=20(米),又知长和宽的比是4:1,分别求出长和宽占几分之几,然后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即可求出这块菜地的长和宽.【解答】:解:40÷2=20(米)4+1=5=16(米)20× 45=4(米)20× 15答:这块菜地的长是16米,宽是4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28.(问答题,5分)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要10小时,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到甲地要8小时.现在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几小时可以相遇?【正确答案】:【解析】:先依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两车的速度,再求出两车的速度和,最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解答.【解答】:解:400÷(400÷10+400÷8)=400÷(40+50)=400÷90(小时)=4 49小时可以相遇.答:经过4 4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速度,时间以及路程之间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29.(问答题,5分)一台电脑,现在售价4800元,比原来降低了1,原来售价多少元?(列9方程解答)【正确答案】:【解析】:比原来降低了19,则现价是原价的1- 19,设原价是x元,所以现价是(1- 19)x元,由此可得方程:(1- 19)x=4800.【解答】:解:(1- 19)x=480089x=4800x=5400答:原来售价是5400元.【点评】:通过设未知数,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方程是完成本题的关键.30.(问答题,5分)用长15.7米篱笆,在围墙边围一个最大的半圆形羊圈.这个羊圈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正确答案】:【解析】:围成的半圆形的羊圈,它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因一面靠墙,所以15.7米就是圆周长的一半,据此可求出半圆的半径,进而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可求出羊圈的面积.据此解答.【解答】:解:15.7÷3.14=5(米)羊圈的面积3.14×52÷2=3.14×25÷2=39.25(平方米)答:这个羊圈的面积是39.25平方米.【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羊圈的半径,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来求它的面积.。

江苏省海安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江苏省海安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高二化学(选修)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谓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要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试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并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考试号对应数字框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正确涂写。

3.答题时,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亳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N14 0 16 Na 23 Ca40第I卷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年II月5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两颗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B.火箭推进剂发生的燃烧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卫星计算机芯片使用高纯度的二氧化硅D.火箭箭体采用铝合金材料以提高有效荷载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心)、WC)(mol・L」J)表示,且v(A)、v(B)、v(C)之间有如下关系:v(A)=3v(B)、2v(B)=v(C)。

则此反应可以表示为A.A+3B=^=^6CB. 3A+B=5=^2CC. 3A+2B^=^CD. 2A+6B=^=^3C3.下列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反M钧A.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B.某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该反应的厶H=E2_E IC.由H*(aq)+OH (aq)=出0⑴△日=一57.3 kJ-moF1,则含1 molCH3COOH的溶液与含1 moI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等于57.3 kJD・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表示CO(g)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高二化学第1页共8页l/2O2(g)=CO2(g) AH=-283.0kJ/mol4・25C时,用水稀释pH=ll«水至体积为原来的100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H_物质的量不变B.稀释后溶液pH介于11到13之间C. C(OH_)/C(NH3H2O)的值变大D. c(H、和c(OH_)的乘积变小5.下列有关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Agl 沉淀中加入NazS 溶液:2Agl+s2—=Ag2S+2厂B.水溶液中HS「发生水解:HS・+出0= H3O++ S2'C.铅酸蓄电池中负极反应式:Pb-2e^=Pb2+D・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NaHCO3 = Na*+ HCO3*食盐水浸B.测泄双氧水分解速率D・验证铁的吸氧腐蚀6.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电解粘炼铜C.蒸干MgC12溶液制备MgC12固体7.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的A气体.发生反应a\ (g)匸二bB (g) +cC (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为原來的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c(A)变为原平衡的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虽数之间的关系:a>b+cB.物质B的体积分数减小C・平衡移动过程中,与原平衡相比v正增大、减小D・若升高温度也能达到与扩大容器体积相同的效采,则该反应的△£>()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中和体积相同,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疑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同B.中和体积相同,pH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溶液,消耗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同C・pH=4的盐酸与pH=4醋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大于4D・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与锌反应得到相同物质的虽的氢气,前者所需时间短高二化学第3页共8页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可逆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只能降低正反应的活化能B.反应2CO(g)=2C⑸+ O2(g)的厶H>Q. AS<0C.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再用酸除去D.水的离子积常数心随若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高二化学第5页共8页10. 下列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 新制氯水中加入CaCO 3固体可增大HC1O 分子的浓度B.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空气中更容易生锈C. 通入过量的空气与so 2反应可以提高so 2的利用率D. 向含有少量F 評的MgCl 2酸性溶液中加入MgCO 3,可将Fe"转化成Fe(OH )3除去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江苏省海安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图片版)

江苏省海安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图片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高二数学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 已知集合% = {-1, 0, 2}, 5 = {1, 2, 4},则JCIB= _A_2. 函数y = 712 + x-x2的定义域为▲・3・命题"V XG R, X2>0”的否定为“ ▲”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中,若抛物线/=2px(p>0)的焦点与双曲线x2-/=l的右焦点重合,则卩的值为▲・5. 在命题:"若血=0,则a = 0或/> = 0”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3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6. 在菱形肋CD中,AB = \t ZBW = 60°,则石•走的值为▲.7. "a = 3"是"直线ax+2y + l = 0和直线3x + (a-l)y-2 = 0平行”的▲条件.(在“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分必要”中选择正确的一种填写)高二数学试题第1页(共4页)2x + y^29&已知点P(x, y)的坐标满足x-3yWl・则当3x + 2y取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为_4_・x + y^299.已知公差不为0的等湮数列的第2. 5. 6项依次构成_个等比数列.则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_・10. 已知正数a,b满足a + 2b = l,则片+碁的最小值为—.1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儿B为椭圆£ + * = l(a>b>0)上的两点,M为线段初的中点,",*2分别为直线偽°”的斜机则张心-务•类比该命题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乂。

中・设川• 〃为双曲线£-/=1上的两点,M为线段肋的中点・6S %分别为直线AB, OM的斜率,则& •忍的值为12. 设人(x)为函数人⑴的导数,刃w2・若(x>0»怎数*€N*),则A(x) +几⑴二_A_・13. 己知儿B为平面内的两个定点.且AB = 2・若在该平面内存在唯一点P同时满恐①PA = *PB \②PA2 + PB2 = A (AeR ).则人的取值集合为一A_・14.若函数/(x) = xJ«x2+x_i在卜1,1]上是单调增函数,则实数°的值为_A_・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扌目淫匡填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岀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4分)己知sinct , ae(普,2 兀).(1)求tana的值:⑵若tan"*,险(0,号),求a + 0的值.16.(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三棱锥S - ABC ■ AB^AC. SB = SC・点M , N分别为棱BC ■ SC的中点• 求证:(1) MN//平面SXB;(2) SA 丄BC ・17.(本小题满分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gy中,已知点/(4,3), 5(5, 2), C(l, 0)均在圆P上.(1)求圆P的方程;(2)过点D(0, -1)作圆P的切线,切点分别为E,F・①求切线DF的斜率;②求直线EF的方程・(本小题满分16分)欲设计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O>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中上部分是弓形(圆心为°,半径为lcm, ZAOB = 20 , OvOv 号,且O 在弦肋的上方),下部分是矩形肋CQ.(1) 若BC胡AB,求平面图形O 的周长的最大值;(2) 若BC = ^AB,试确定&的值,使得平面图形0的面积最大.4(本小题满分16分)生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椭圆斗斗= l (a>b>0)的离心率为寻,且过点P (2, j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如图,设椭圆的左顶点为右过点C (l, 0)的直线与椭圆交于M, N 两点,直线伽 (本小题满分16分) 己知定义在(0, +8)的函数=其中0<a<i (c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Xv与直线/: x =①若MTV 丄x 轴,求直线77V 在x②问:直线77V 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 求定点的坐标;若不过定点,说明理由.yT(第19题)(1)求函数/(X)的极值;(2)求证:函数/(X)存在两个不同的零点, x2,且斗・呂随。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墩头中学2018年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墩头中学2018年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墩头中学2018年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则不等式的解集是()A.(2,3) B. C. D.参考答案:A2. 已知函数f(x)=sin(ωx+φ)(ω>0,|φ|<)的图象如图所示,则tanφ=()A.B.1 C.D.参考答案:C3. 圆x2+y2=4经过变换公式后,得到曲线方程是()A. +y2=1 B.x2+=1 C.x2+=1 D. +y2=1参考答案:B【考点】曲线与方程.【分析】直接利用变换公式代入化简求解即可.【解答】解:圆x2+y2=4经过变换公式即:后,得到曲线方程是:4x′+=4.可得:x2+=1.故选:B.4.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到时,不等式左边应添加的项为()A. B.C. D.参考答案:C【分析】先列出当和时左边的式子,然后相减即可.【详解】解:当时,左边=当时,左边=所以不等式左边应添加的项为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步骤,数学归纳法的第二步从到时命题增加项可能不止一项.5. 数列的通项为=,,其前项和为,则使>48成立的的最小值为()A.7 B.8 C.9D.10参考答案:B6. 如果集合,,那么集合等于A. B. C. D.参考答案:D7. 等比数列{a n}中a1=2,a8=4,函数f(x)=x(x-a1)(x-a2)… (x-a8),则f′(0)=A. 26B. 29C. 212D. 215参考答案:C8. 将棱长为2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球,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A. B. C. D.参考答案:B9. 已知ABCD为矩形,E是DC的中点,且=,=,则=A.+ B.- C.+ D.-参考答案:B10. 若直线过点(1,2),(4,2+),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A30°B45°C60°D90°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在中,,则角A B C的大小关系.参考答案:C>A>B12. 在中,角A、B、C的对应边分别为x、b、c,若满足b=2,B=45°的恰有两解,则x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13. 设函数的图象与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函数的递增区间为。

南通海安市2017~2018学年度小学数学毕业试卷

南通海安市2017~2018学年度小学数学毕业试卷

南通海安市2017~2018学年度小学数学毕业试卷(考试时问190分钟总分100分)得分: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如果一块长方形草地长20米、宽16米,那么这块草地面积的万分之一大约相当于( )的面积。

A.一本书封面B.一块橡皮C.一张课面D.一间教空2.把3米长的木料平均锯成5段,毎段占全长的( )。

A.53 B.53米 C.51 D.51米 3.如果a ÷b =7(a 、b 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

A.aB.bC.7D.ab4.一个三角形的最小内角是48°按角分,这是一个( )三角形。

A.钝角B.锐角C.直角D.无法确定5.有一种手表零件长5毫米,在设计图上的长度是10厘米,这张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

A.1:20B.20:1C.1:2D.2:16.如右图,三角形AOB 、BOC 、COD 分别是同一个圆中的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相比较,( )最大。

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7.小明在一次期末考试中,语文和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a 分,这两科的平均分比英语多6分,小明这三科的平均分是( )分。

A.a -6 B.a -4 C.a -3 D.a -8.形,则甲、乙、丙三个图形的面积之比是A.2:5:3 B.1:5:3C.1:5:4D.2:5149. 如右图,把一个圆柱切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40平方厘米。

圆柱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

A.40B.20πC.40πD.160π10.原价每袋3元的某种饮料,甲、乙、再、丁四个商店均在搞促销活动,甲商店每袋降价18%,乙商店“买四送一”,丙商店每袋打九折出售,丁商店每满10元返现金2元,小红要买5袋,从( )商店购买比较便宜。

A.甲 B 乙 C.两 D 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千万位上的数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万位上的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百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读作( )省“亿”后面的尾数的是( )亿2.1.25时=( )分 4.8公顷=( )平方千米3.如果。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9)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9)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9)一、填空:1.(3分)①×6表示②÷6表示.2.(3分)原计划用煤量比实际节约了.×=;一批煤,用去一些后还剩.×=.3.(3分)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72立方厘米,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高是厘米,棱长总和是.4.(3分)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a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5.(3分)除以它的倒数,商等于,的是,的是56米.6.(3分)一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如果棱长扩大2倍,那么棱长总和扩大倍,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7.(3分)一堆黄沙重120吨,一堆石子重量的与黄沙重量的相同,这堆石子重吨.8.(3分)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b、h,如果高增加5米,那么表面积比原来增加平方米,体积增加多少立方米.9.(3分)一次数学考试有10道题,评分规则规定做对1道得10分,做错一道扣2分,小明得了76分,你知道小明答对了道.二、选择题:10.(3分)已知a是一个假分数,b是一个真分数,下面算式中结果一定大于1的算式是()A.a﹣b B.a×b C.a+b11.(3分)一台拖拉机小时耕地公顷,照这样计算,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正确算式是()A.÷B.÷C.×12.(3分)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堆成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至少需要()A.4个B.8个C.1000个13.(3分)甲数=××,乙数=÷÷,下面正确的是()A.甲数>乙数B.甲数<乙数C.甲数=乙数14.(3分)一根2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第二次剪去米,两次剪去的结果相比()A.一样长B.第一次长C.第二次长D.无法确定三、计算题:15.计算题××++++四、解决问题:16.做两个无盖的长方体金鱼缸,长8分米,宽6分米,高7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17.有一根10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米,还剩多少米?18.把一块长32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在四周截去边长为4厘米的小正方形,再制成无盖的盒子,它的容积是768立方厘米,求原长方形的宽?19.把一个长方体木块,截成两段完全一样的正方体,这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比原长方体增加40厘米,每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0.有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里面的长是20厘米,宽是16厘米,高是10厘米,平放时里面装了7厘米深的水.如果把这个容器竖起来放,水的高度是多少?21.今年儿子18岁,父亲43岁,那么在几年前父亲年龄的2倍是儿子年龄的7倍?22.某校学生举行春游,若租用45座客车,则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目的60座客车,则一辆客车空车.已知45座客车租金220元,60座客车租金300元.问:(1)这个学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2)怎样租车,最经济合算?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9)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1.(3分)①×6表示6个是多少②÷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与其中一个因数6,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分析】①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求解;②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解.【解答】解:①×6表示6个是多少;②÷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与其中一个因数6,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故答案为:6个是多少;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与其中一个因数6,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点评】分数乘法有两个意义:1.分数乘以整数:和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运算;2.一个数乘以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3分)原计划用煤量比实际节约了.实际用量×=节约用量;一批煤,用去一些后还剩.煤的总量×=剩下的吨数.【分析】原计划用煤量比实际节约了,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实际用量×=节约用量.一批煤,用去一些后还剩,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煤的总量×=剩下的吨数.【解答】解:实际用量×=节约用量煤的总量×=剩下的吨数故答案为:实际用量、节约用量;煤的总量,剩下的吨数.【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3.(3分)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72立方厘米,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高是 1.8厘米,棱长总和是59.2厘米.【分析】根据长方体的体积V=长×宽×高和棱长总和=(长+宽+高)×4即可解决.【解答】解:72÷(8×5)=72÷40=1.8(厘米)(8+5+1.8)×4=14.8×4=59.2(厘米).答:它的高是1.8厘米,棱长总和是59.2厘米.故答案为:1.8,59.2厘米.【点评】此题是考查利用棱长总和与长方体体积公式的计算.4.(3分)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a分米,它的表面积是6a2平方分米,体积是a3立方分米.【分析】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体积公式:v=a3,直接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表面积:a×a×6=6a2(平方分米),体积:a×a×a=a3(立方分米);答:它的表面积是6a2平方分米,体积是a3立方分米.故答案为:6a2,a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直接根据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解答.5.(3分)除以它的倒数,商等于,的是,64米的是56米.【分析】(1)的倒数是,用除以即可;(2)把看成单位“1”,用乘上即可;(3)把要求的数看成单位“1”,它的对应的数量是56米,由此用除法求出要求的数量.【解答】解:(1)的倒数是,÷=;(2)×=;(3)56÷=64(米).故答案为:,,64米.【点评】本题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求解,注意最后一题要带上单位.6.(3分)一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如果棱长扩大2倍,那么棱长总和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4倍,体积扩大8倍.【分析】根据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再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积扩大的倍数等于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据此解答.【解答】解: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2倍,那么棱长总和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2×2=4倍;体积扩大2×2×2=8倍.故答案为:2;4;8.【点评】此题主要根据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以及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解答.7.(3分)一堆黄沙重120吨,一堆石子重量的与黄沙重量的相同,这堆石子重150吨.【分析】先把黄沙重量看作单位“1”,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黄沙重量的,再把石子重量看作单位“1”,依据分数除法意义即可解答.【解答】解:120×=100=150(吨)答:这堆石子150吨.故答案为:15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分数除法意义,以及分数乘法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8.(3分)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b、h,如果高增加5米,那么表面积比原来增加10(a+b)平方米,体积增加多少5ab立方米.【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个长方体的高增加5米,由于长方体的底面积不变,所以表面积增加的是高5米的4个侧面的面积,根据长方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即可求出表面积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米,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增加的体积.【解答】解:(a+b)×2×5=10(a+b)(平方米),a×b×5=5ab(立方米),答:表面积比原来增加10(a+b)平方米,体积增加5ab立方米.故答案为:10(a+b),5a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9.(3分)一次数学考试有10道题,评分规则规定做对1道得10分,做错一道扣2分,小明得了76分,你知道小明答对了8道.【分析】假设全部答对,则得分10×10=100分,比实际多得100﹣76=24分,因为每答错一道题比答对一道题多得10+2=12分,所以答错了24÷12=2道,进而用减法即可计算出答对了多少道.【解答】解:假设全部答对,则答错了:(10×10﹣76)÷(10+2)=24÷12=2(道);答对:10﹣2=8(道).答:小明答对了8道题.故答案为:8.【点评】明确答对一题实际比答错一题多得10+2=12分是完成本题的关键.二、选择题:10.(3分)已知a是一个假分数,b是一个真分数,下面算式中结果一定大于1的算式是()A.a﹣b B.a×b C.a+b【分析】已知a是一个假分数,假设是,b是一个真分数,假设是,带入逐个选项,即可得解.【解答】解:A、a﹣b=﹣=<1,B、a×b=×=<1,C、a+b=+=2>1,所以结果一定大于1的算式是a+b.故选:C.【点评】采用特殊例子可以解决问题,也可根据“因为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两个加数,其中一个加数大于或等于1,则和一定大于1,直接得解”.11.(3分)一台拖拉机小时耕地公顷,照这样计算,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正确算式是()A.÷B.÷C.×【分析】已知一台拖拉机小时耕地公顷,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用所耕的地的公顷数除以所用时间,即得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列式为:.【解答】解:据题意列式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能力.12.(3分)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堆成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至少需要()A.4个B.8个C.1000个【分析】先求出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即可求得需要小正方体的个数.【解答】解:1分米=10厘米,则10×10×10÷(1×1×1)=1000(个);答:至少需要1000个.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根据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出大小正方体的体积,然后根据题意进行解答即可得出结论.13.(3分)甲数=××,乙数=÷÷,下面正确的是()A.甲数>乙数B.甲数<乙数C.甲数=乙数【分析】分别计算出甲数和乙数的结果,然后比较即可.【解答】解:××=,÷÷=××==3,<3,所以甲数<乙数;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的掌握情况.14.(3分)一根2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第二次剪去米,两次剪去的结果相比()A.一样长B.第一次长C.第二次长D.无法确定【分析】求出第一次减去的米数,然后再和第二次剪去的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2×=(米)所以第一次剪去的长,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先求出第一次减去的米数,进一步解决问题.三、计算题:15.计算题××++++【分析】(1)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2)根据分数的拆项公式进行简算.【解答】解:(1)××=(÷)×(×)=1×=;(2)++++=×(1﹣)+×(﹣)+×(﹣)+×(﹣)+×(﹣)=×(1﹣+﹣+﹣+﹣+﹣)=×(1﹣)=×=.【点评】此题考查了简便运算,灵活运用运算技巧或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四、解决问题:16.做两个无盖的长方体金鱼缸,长8分米,宽6分米,高7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鱼缸是没有盖的,它是由5个面围成的,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列式解答.【解答】解:8×6+(8×7+6×7)×2=48+(56+42)×2=48+98×2=48+196=244(平方分米)244×2=488(平方分米).答:至少需要488平方分米的玻璃.【点评】此题属于长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解答关键是弄清这个鱼缸是哪几个面围成的,缺少的是哪个面,然后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17.有一根10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米,还剩多少米?【分析】把绳子长度看作单位“1”,先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第一次用去长度,再根据剩余长度=总长度﹣第一次用去长度﹣第二次用去长度即可解答.【解答】解:10﹣10×﹣=10﹣3﹣=7﹣=6(米)答:还剩6米.【点评】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在具体的题目中,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不带单位是把某一个数量看单位“1”,是它的几分之几.18.把一块长32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在四周截去边长为4厘米的小正方形,再制成无盖的盒子,它的容积是768立方厘米,求原长方形的宽?【分析】如图所示,铁皮盒的长是(32﹣4﹣4)厘米,高是4厘米,体积是768立方厘米,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得铁盒的宽;原来铁皮的长是32厘米,宽就是铁盒的宽+4厘米+4厘米,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原来铁皮的面积.【解答】解:768÷[(32﹣4×2)×4]=768÷96=8(厘米)8+4+4=16(厘米)答:原来这块铁皮的宽是16厘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铁盒的宽,进而求出铁皮的宽,从而求得铁皮的面积.19.把一个长方体木块,截成两段完全一样的正方体,这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比原长方体增加40厘米,每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个长方体截成两段完全一样的正方体,这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比原长方体增加40厘米,棱长之和增加的40厘米相当于每个正方体的8条棱的长度,由此可以求出正方体的棱长,再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40÷8=5(厘米),5×5×5=125(立方厘米),答:每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25立方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以及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20.有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里面的长是20厘米,宽是16厘米,高是10厘米,平放时里面装了7厘米深的水.如果把这个容器竖起来放,水的高度是多少?【分析】平放和竖放容器内的水的体积没变,只是水在容器内体积的形状改变了;先求容器内水的体积,然后用体积除以竖放时容器的底面积,问题即可解决.【解答】解:20×16×7÷(16×10)=2240÷160,=14(厘米);答:水的高度是14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以及已知体积和底面积求高,注意无论平放,还是竖放容器内水的体积不变.21.今年儿子18岁,父亲43岁,那么在几年前父亲年龄的2倍是儿子年龄的7倍?【分析】根据题意,设x年前父亲年龄的2倍是儿子年龄的7倍,那么父亲是(43﹣x)岁,儿子是(18﹣x)岁,然后再根据父亲年龄的2倍是儿子年龄的7倍列出方程进行解答.【解答】解:设x年前父亲年龄的2倍是儿子年龄的7倍;根据题意可得:(43﹣x)×2=(18﹣x)×786﹣2x=126﹣7x7x﹣2x=126﹣865x=40x=8.答:8年前父亲年龄的2倍是儿子年龄的7倍.【点评】本题关键是设出未知数,分别表示出当时父亲与儿子的岁数,然后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行解答.22.某校学生举行春游,若租用45座客车,则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目的60座客车,则一辆客车空车.已知45座客车租金220元,60座客车租金300元.问:(1)这个学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2)怎样租车,最经济合算?【分析】(1)租用和45座同样的数量,可以多坐75人;1辆60座的车比1辆45座的车多60﹣45=15人,多坐75人,用75÷15即可求出租用45座车的辆数;进而根据“若租用45座客车,则有15人没有座位”,用45×5+15求出共有的学生人数;(2)租用60座客车需4辆,4×300=1200元,租用45座客车需6辆,6×220=1320元;这样租最划算:4辆45座+一辆60座:240﹣45×4﹣60=0(人);钱:4×220+300=1180元.【解答】解:(1)(60+15)÷(60﹣45)=5(辆);45×5+15=240(人);(2)这样租最划算:4辆45座+一辆60座:240﹣45×4=60(人);60÷60=1(辆);钱:4×220+300=1180(元);答:共有240人,租4辆45座和一辆60座最划算.【点评】此题属于最佳方法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根据题意,先求出租用车的辆数,然后分别计算出单独租一种车的费用,进而分析,比较,得出最佳方法.。

2017-2018 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小学五年级(上)9

2017-2018 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小学五年级(上)9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小学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1)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第3、6、8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1.(2分)如果向前5步,记作+5步,那么后退3步,记作,如果规定收入500元记作+500元,那么支出237元应记作.2.(2分)一个数由10个0.1、4个0.01、8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3.(3分)2008年,某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表,请在表中填数.4.(1分)图书馆孙老师带了670元钱去购买一些《数学故事》.已知每本《数学故事》13.80元,请你帮孙老师算一下,带的钱最多可以购买本《数学故事》.5.(3分)(1)照这样的规律排列下去,第23粒珠子是色的.(2)小明照上面的规律排了50粒珠子,其中黑色有粒,白色有粒.6.(2分)在□里填上合适的数.7.(2分)2.89×6.1的积里有位小数,估计一下它的积大约是.8.(2分)3公顷=平方米;4200公顷=平方千米;0.12平方千米=公顷;35000平方米=公顷.9.(3分)在○里填上“>”、“<”或“=”.8.7○8.7÷0.12 8.7○8.7×0.12 8.7○8.7÷b(b≥1)10.(1分)A与B的乘积是328,如果A扩大10倍,B缩小100倍,这时它们的乘积是.11.(3分)在横线里填上“一定”、“不一定”.a.两个数相乘,积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因数.b.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一个比1小的数,商大于被除数.c.如果a2=2a,那么a是2.d.甲、乙两个数都是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后近似值都是2.3,那么甲数和乙数相等.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5分)12.(1分)0.34是小数,但不是正数..(判断对错)13.(1分)小数都比整数小.(判断对错)14.(1分)两个小于1的小数相乘,它们的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判断对错)15.(1分)如果A×1.8=B×1.9,A≠B则A>B..16.(1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缩小3倍,高扩大3倍,面积不变.(判断对错).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5分)17.(1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图形不可能是()A.长方形B.平行四边形C.等腰三角形D.直角梯形18.(1分)江苏省的面积大约10万()A.平方米B.公顷C.平方千米19.(1分)4.5÷b(b≠0),当b是()时,商一定大于4.5.A.大于1B.小于1C.等于120.(1分)用18根1厘米长的小棒摆长方形,一共有多少种不同摆法?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多少平方厘米?()A.3种18平方厘米B.4种18平方厘米C.4种20平方厘米D.4种24平方厘米四、慎重审题,细心计算.(共30分)21.(4分)口算下面各题.0.7+2.8=7.3﹣0.6=0.84÷0.2=0.12×0=0.4×0.05=0.5÷100= 5.2+3.8= 1.45+5.5=22.(6分)竖式计算.68﹣0.137=0.32×2.04=0.9÷1.1=(得数保留2位小数)23.(12分)用递等式进行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简便计算.0.25×(0.4+40)0.67+1.28+9.33+0.723.18﹣(0.33+1.18)[1﹣(0.5﹣0.25)]×0.6五、动手实践,操作应用.(9分)24.(4分)(1)用一条线段将右边的长方形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梯形.(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25.(5分)下面是五年级(1)班期中测试情况统计图.(1)在竖轴上填上适当的数量.(2)全班一共有人.得优秀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倍.(3)如果男生的平均分是90分,女生的平均分是85分,那么全班的平均分是分.六、运用知识,灵活解题.(共计27分)26.(6分)下面是星星花店几种鲜花的进货价和零售价.(1)每种花卖出一枝各可盈利多少元?(2)星星花店一天上午卖出玫瑰花32枝,百合花14枝,一共盈利多少元?27.(5分)一个鱼池的底面是长方形.如果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9.4平方米,长是8.4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米?28.(5分)100千克花生可榨油13千克,平均每千克花生油可榨油多少千克?榨一千克花生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29.(6分)右图是一块梯形菜地的示意图.张大伯把它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地种白菜,三角形地种萝卜.(1)每棵白菜占地0.16平方米,一共可以种多少棵?(2)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30.(5分)王大伯今年收获了2.4吨苹果,其中一半以上达到一级质量标准,其余达到二级质量标准.如果分等级出售,一级苹果每千克为2.4元,二级苹果每千克为1.6元;如果不分等级出售,每千克为1.8元,请你试分析怎样出售比较合适?为什么?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小学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第3、6、8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1.(2分)如果向前5步,记作+5步,那么后退3步,记作﹣3步,如果规定收入500元记作+500元,那么支出237元应记作﹣237元.【分析】此题主要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向前进记为正,则向后退就记为负;收入记作正,则支出就记作负;直接得出结论即可.【解答】解:如果向前5步,记作+5步,那么后退3步,记作﹣3步,如果规定收入500元记作+500元,那么支出237元应记作﹣237元;故答案为:﹣3步,﹣237元.2.(2分)一个数由10个0.1、4个0.01、8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 1.048,保留两位小数是 1.05.【分析】(1)10个0.1是1,说明这个数个位上是1,4个0.01说明百分数上是4,8个0.001说明千分位上是8,十分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写0占位,据此写数即可;(2)保留两位小数是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即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再运用四舍五入法解答.【解答】解:(1)一个数由10个0.1、4个0.01、8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1.048;(2)1.048保留两位小数是:1.05.故答案为:1.048,1.05.3.(3分)2008年,某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表,请在表中填数.【分析】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从个位起数出4位,点上小数点,去掉末尾的0,同时添上一个“万”字;将一个多位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此数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再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近似值即可.注意改写时数的大小不变,用“=”连接,求近似数改变了数的大小,应用“≈”连接.【解答】解:2828 9000吨=2828.9万吨≈2829万吨;9620吨=0.962万吨≈1万吨;2384230吨=238.423万吨≈238万吨;4.(1分)图书馆孙老师带了670元钱去购买一些《数学故事》.已知每本《数学故事》13.80元,请你帮孙老师算一下,带的钱最多可以购买48本《数学故事》.【分析】共带了670元钱去购买一些《数学故事》.已知每本《数学故事》13.80元,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用总钱数除以每本的单价即得带的钱最多可以购买多少本《数学故事》.【解答】解:670÷13.8≈48(本).答:带的钱最多可以购买48本《数学故事》.故答案为:48.5.(3分)(1)照这样的规律排列下去,第23粒珠子是白色的.(2)小明照上面的规律排了50粒珠子,其中黑色有26粒,白色有24粒.【分析】本题把6个珠子看成一组,一组中珠子的排列顺序是黑、黑、白、黑、白、白,黑珠子和白珠子各有3颗;(1)先求出23里有几个这样的组,再根据余数判断;(2)先求出50里有几个这样的组数,还余几颗,再根据每组中黑白个3颗,以及余数的情况求解.【解答】解:(1)23÷6=3(组)…5(颗)余数是5,第23颗和第5颗颜色是一样的,白色;(2)50÷6=8(组)…2(颗)余数是2,这2颗都是黑色的,所以:黑珠子有:8×3+2=26(颗)白珠子有:8×3=24(颗)故答案为:白;26,24.6.(2分)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分析】根据负数的意义,以及数轴的特征,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故答案为:﹣2.4;﹣1;2.2;4.6.7.(2分)2.89×6.1的积里有三位小数,估计一下它的积大约是18.【分析】2.89里有两位小数,而6.1里有一位小数故积里应该有2+1=3位小数.我们可以把2.89看成近似是3,而6.1我们可以看成近似数是:6故我它们的积大约是:3×6=18.故他们的积大约是:18.【解答】解:2.89有两位小数,6.1有一位小数,故积里有:2+1=3,故积里有三位小数.2.89≈3;6.1≈6 故2.89×6.1≈3×6=18.故答案是:18.8.(2分)3公顷=30000平方米;4200公顷=42平方千米;0.12平方千米=12公顷;35000平方米= 3.5公顷.【分析】(1)高级单位公顷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2)低级单位公顷化高级单位平方千米,除以进率100.(3)高级单位平方千米化低级单位公顷,乘进率100.(4)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解答】解:(1)3公顷=30000平方米;(2)4200公顷=42平方千米;(3)0.12平方千米=12公顷;(4)35000平方米=3.5公顷.故答案为:30000,42,12,3.5.9.(3分)在○里填上“>”、“<”或“=”.8.7○8.7÷0.12 8.7○8.7×0.12 8.7○8.7÷b(b≥1)【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这个数;据此解答.【解答】解:8.7<8.7÷0.12 8.7>8.7×0.12 8.7≥8.7÷b(b≥1)故答案为:<,>,≥.10.(1分)A与B的乘积是328,如果A扩大10倍,B缩小100倍,这时它们的乘积是缩小10倍.【分析】根据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就要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不变,所以因数A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B缩小100倍积就会缩小100÷10=10倍,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00÷10=10,答:一个因数A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B缩小10倍,它们的积缩小10倍.故答案为:缩小10倍.11.(3分)在横线里填上“一定”、“不一定”.a.两个数相乘,积不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因数.b.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一个比1小的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c.如果a2=2a,那么a一定是2.d.甲、乙两个数都是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后近似值都是2.3,那么甲数和乙数不一定相等.【分析】(1)此题根据两个因数都大于1,或都小于1,以及它们的积,来加以判断.可以举出例子说明.(2)在除法中,(被除数0除外)当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真分数小于1,所以一个数(0除外)除以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3)根据方程可求出x等于几;(4)要考虑 2.3是一个两位数的近似数,根据“四舍五入”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2.3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2.3比原数大.【解答】解:(1)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1,积一定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如果两个因数小于1,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例如0.1×0.2=0.002,积小于0.1和0.2.(2)由于除以一个比1小的数,所以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比1小的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3)a2=2a,a2÷a=2a÷a,a=2;(4)“四舍”得到的2.3比原数小:“四舍”得到的2.3比原数小,2.34≈2.34,“五入”得到的2.3比原数大,2.3≈2.25.故答案为:不一定、一定、一定、不一定.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5分)12.(1分)0.34是小数,但不是正数.×.(判断对错)【分析】首先小数和正数它们的分类标准不一样,数按有无小数部分,分为整数和小数;而正负数是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把数分为:正数、负数、和0;所以0.34是小数,也是正数;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既0.34是小数,又是正数,所以“0.34是小数,但不是正数.”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3.(1分)小数都比整数小.×(判断对错)【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就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的,再看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得小数不一定都比整数小,例如120.3>1,所以题中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14.(1分)两个小于1的小数相乘,它们的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判断对错)【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据此解答.【解答】解:0除外的两个小于1的小数相乘,即两个因数都小于1(0除外),则它们的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而如果有一个因数是0时,积也是0,说明积等于其中的一个因数.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5.(1分)如果A×1.8=B×1.9,A≠B则A>B.√.【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先把所给的等式A×1.8=B×1.9,改写成比例式,进而得出A和B的大小关系.【解答】解:因为A×1.8=B×1.9,所以A:B=1.9:1.8=19:18,所以A>B;故答案为:√.16.(1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缩小3倍,高扩大3倍,面积不变.正确(判断对错).【分析】根据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若底缩小3倍,高扩大3倍,那么面积不变.【解答】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若底缩小3倍,高扩大3倍,则面积不变.故答案为:正确.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5分)17.(1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图形不可能是()A.长方形B.平行四边形C.等腰三角形D.直角梯形【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组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特殊情况,而把两个三角形的直角边对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由此得解.【解答】解: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能拼成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或者一个大的等腰三角形;如图:.不能拼成梯形.故选:D.18.(1分)江苏省的面积大约10万()A.平方米B.公顷C.平方千米【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面积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江苏省的面积用“平方千米”做单位.【解答】解:江苏省的面积大约10万平方千米.故选:C.19.(1分)4.5÷b(b≠0),当b是()时,商一定大于4.5.A.大于1B.小于1C.等于1【分析】4.5÷b(b≠0),当除数b<1,那么,4.5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所得的商一定大于4.5;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4.5÷b(b≠0),当b是小于1时,商一定大于4.5;故选:B.20.(1分)用18根1厘米长的小棒摆长方形,一共有多少种不同摆法?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多少平方厘米?()A.3种18平方厘米B.4种18平方厘米C.4种20平方厘米D.4种24平方厘米【分析】根据题意18根1厘米长的小棒围成长方形,可以分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长方形的长8厘米,宽1厘米;第二种情况长方形的长7厘米,宽2厘米;第三种情况长方形的长6厘米,宽3厘米,第四种情况长5厘米,宽是4厘米,第四种情况的面积最大.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第一种情况,长方形面积:8×1=8(平方厘米),第二种情况,长方形面积:7×2=14(平方厘米),第三种情况,长方形面积:6×3=18(平方厘米),第四种情况:长方形的面积:5×4=20(平方厘米);答:一共有四种不同的摆法,面积最大的是20平方厘米.故选:C.四、慎重审题,细心计算.(共30分)21.(4分)口算下面各题.0.7+2.8=7.3﹣0.6=0.84÷0.2=0.12×0=0.4×0.05=0.5÷100= 5.2+3.8= 1.45+5.5=【分析】本题根据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0.7+2.8=3.5,7.3﹣0.6=6.7,0.84÷0.2=4.2,0.12×0=0,0.4×0.05=0.02,0.5÷100=0.005, 5.2+3.8=9, 1.45+5.5=6.95.22.(6分)竖式计算.68﹣0.137=0.32×2.04=0.9÷1.1=(得数保留2位小数)【分析】(1)根据小数减法竖式计算的方法求解,注意把小数点对齐;(2)根据小数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求解;(3)得数保留2位小数,即精确到百分位,看小数点后面第3位,根据小数除法计算方法,除到小数点后面第3位,然后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取近似值即可.【解答】解:(1)68﹣0.137=67.863(2)0.32×2.04=0.6528(3)0.9÷1.1≈0.8223.(12分)用递等式进行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简便计算.0.25×(0.4+40)0.67+1.28+9.33+0.723.18﹣(0.33+1.18)[1﹣(0.5﹣0.25)]×0.6【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3)把括号去掉.原式=3.18﹣0.33﹣1.18,再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4)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计算乘法.【解答】解:(1)0.25×(0.4+40),=0.25×0.4+0.25×40,=0.1+10,=10.1;(2)0.67+1.28+9.33+0.72,=(0.67+9.33)+(1.28+0.72),=10+2,=12;(3)3.18﹣(0.33+1.18),=3.18﹣0.33﹣1.18,=(3.18﹣1.18)﹣0.33,=2﹣0.33,=1.67;(4)[1﹣(0.5﹣0.25)]×0.6,=[1﹣0.25]×0.6,=0.75×0.6,=0.45.五、动手实践,操作应用.(9分)24.(4分)(1)用一条线段将右边的长方形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梯形.(2)三角形的面积是2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分析】(1)在长方形的长边截取一条与宽边相等的线段,连接该点和宽边的另一点,即可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梯形.(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求出等腰三角形面积,再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求出梯形面积.【解答】解:(1)如图:(2)三角形的面积:2×2÷2=2(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4×2﹣2,=8﹣2,=6(平方厘米),答:三角形的面积是2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6.25.(5分)下面是五年级(1)班期中测试情况统计图.(1)在竖轴上填上适当的数量.(2)全班一共有50人.得优秀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1.08倍.(3)如果男生的平均分是90分,女生的平均分是85分,那么全班的平均分是87.6分.【分析】白颜色的直条表示男生的人数,黑颜色的直条表示女生的人数,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1)纵轴上的每一个单位长度表示5人,2个单位长度表示10人,3个单位长度表示15人,4个单位长度表示20人,见下图:(2)得优秀的男生有15人,良好的有5人,及格的有5人,不及格的有1人;得优秀的女生有10人,良好的有10人,及格的有3人,不及格的有1人;分别求出这个班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进而求得本班的总人数和男生是女生的几倍;列式解答即可.(4)用全班的总分数除以总人数求出全班的平均分.【解答】解:(1)纵轴上的每一个单位长度表示5人,见下图:(2)男生的人数:15+5+5+1=26(人),女生的人数:10+10+3+1=24(人),全班总人数:26+24=50(人);男生是女生的:26÷24≈1.08;答:全班共有50人,男生是女生的1.08倍.(3)(26×90+24×85)÷50,=2340+2040)÷50,=4380÷50,=87.6(分),答:全班的平均分是87.6分故答案为:50,1.08,87.6.六、运用知识,灵活解题.(共计27分)26.(6分)下面是星星花店几种鲜花的进货价和零售价.(1)每种花卖出一枝各可盈利多少元?(2)星星花店一天上午卖出玫瑰花32枝,百合花14枝,一共盈利多少元?【分析】(1)要求每种花卖出一枝各可盈利多少元,应分别求出两种花每枝花的进价,然后用零售价减去进价即可;(2)要求卖出玫瑰花32枝,百合花14枝,一共盈利多少元,根据第一问求出的结果,分别求出32枝玫瑰花和14枝百合花的盈利价格,相加即可.【解答】解:(1)百合花:8﹣55÷10,=8﹣5.5,=2.5(元);玫瑰花:2.5﹣10÷20,=2.5﹣0.5,=2(元);答:百合花卖出一枝可盈利2.5元,玫瑰花卖出一枝可盈利2元.(2)2×32+2.5×14,=64+35,=99(元);答:一共盈利99元.27.(5分)一个鱼池的底面是长方形.如果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9.4平方米,长是8.4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米?【分析】由长方形的面积S=ab可得:b=S÷a,据此代入数据即可求解.【解答】解:29.4÷8.4=3.5(米)答:这个长方形的宽是3.5米.28.(5分)100千克花生可榨油13千克,平均每千克花生油可榨油多少千克?榨一千克花生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分析】(1)用榨出油的重量除以花生的重量计算每千克花生可榨油的重量;即用13除以100进行计算即可;(2)用花生的重量除以榨油的重量即可得到榨一千克花生油需要的花生重量.【解答】解:(1)13÷100=0.13(千克);(2)100÷13≈7.69(千克);答:平均每千克花生可榨油0.13千克,榨一千克花生油需要7.69千克花生.29.(6分)右图是一块梯形菜地的示意图.张大伯把它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地种白菜,三角形地种萝卜.(1)每棵白菜占地0.16平方米,一共可以种多少棵?(2)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白菜地的面积,然后用白菜地的面积除以每棵白菜的占地面积即可.(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12.8×8.4÷0.16=107.52÷0.16=672(棵);答:一共可以种白菜672棵.(2)(22.4﹣12.8)×8.4÷2=9.6×8.4÷2=40.32(平方米);答:萝卜地有40.32平方米.30.(5分)王大伯今年收获了2.4吨苹果,其中一半以上达到一级质量标准,其余达到二级质量标准.如果分等级出售,一级苹果每千克为2.4元,二级苹果每千克为1.6元;如果不分等级出售,每千克为1.8元,请你试分析怎样出售比较合适?为什么?【分析】本题只要分别按分级出售时的价格与不分级出售时的价格计算出结果即能得出怎样出售比较合适:2.4吨=2400千克,如果分级出售,2400千克的一半是2400÷2=1200千克,所以一级品能卖1200×2.4=2880元,二级品能卖1200×1.6=1920元,共卖2880+1920=4800元;如不分级出售:2400×1.8=4320元,4320元<4800元,分级出售卖的钱多,所以分级出售出较合适.【解答】解:2.4吨=2400千克分级出售:(2400÷2)×2.4+(2400÷2)×1.6=(1.6+2.4)×(2400÷2)=4×1200=4800(元);不分级出售:2400×1.8=4320(元);4320元<4800元,分级出售卖的钱多,所以分级出售出较合适.答:分级出售出较合适.。

江苏省南通地区2017-2018和2018-2019年上学期七年级英语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单项选择(含

江苏省南通地区2017-2018和2018-2019年上学期七年级英语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单项选择(含

南通地区七年级学期期末英语试卷分类汇编单项选择如皋市2l. Every morning. Jack exercises for about hour and then he walks to ______ school.A. an; /B. a; theC. an; theD. a; /22. We'll have the Term Ending Ceremony (散学典礼) ______ 2:30 __________ the afternoon of25 January.A. at; inB. at; onC. on; inD. on; on23. -Excuse me, are there any bookshops nearby?-Yes. There is ___________ near our school, just at the corner of the street.A. oneB. itC. someD. any24. -What's your _______________?-I am going to be a model when I grow up.A. hobbyB. ageC. designD. dream25. The bread __________ nice. I'd like to have another piece.A. tastesB. looksC. seemsD. feels26. Young children cannot __________ fireworks if their parents are not with them.A. think aboutB. talk ofC. find outD. let off27. -I didn't find the book Next Door in the library. Can I ____________ yours?-OK, I'll bring it here tomorrow.A. carryB. borrowC. collectD. lend28. -___________does your father go on a picnic with you?- Twice a year. He is always busy with his work.A. How farB. How longC. How oftenD. How much29. How many syllables does the word “watermelon” have?A. Two.B. Three.C. Four.D. Five.30. –Dad, we’ll have a basketball match this Saturday?- Really? _______________A. Best wishes!B. Have a good time.C. You’re welcome.D. Wish your team good luck.21-25 ABADA 26-30 DBCCD崇川区21. — Do you know Liu Haoran, ______ young popular film star?— Yes. And he can play ______ tennis well.A. the; /B. the; theC. a; /D. a; the22. My friend Alice was born ______ the evening ______ Children's Day.A. in; onB. on; ofC. in; ofD. on; on23. — Mum, can I have ______ juice? — Sure, but we don't have ______ at home.A. some; anyB. any; someC. any; anyD. some; some24. I want to ______ the CD from you. Please ______ it here tomorrow.A. borrow; takeB. borrow; bringC. lend; takeD. lend; bring25. —_______ do you want to have the Chinese New Year’s Eve dinner this year?— At a restaurant near our home.A. HowB. WhatC. WhereD. When26. Betty hates playing volleyball, so she _______ plays it.A. usuallyB. oftenC. neverD. always27. — Do you like this brown shirt, Jack?— It isn’t the right _______. It is too big for me.A. priceB. sizeC. colourD. style28. Mary buys this house _______ it looks very large and beautiful.A. orB. soC. becauseD. but29. There ______ some bread in the kitchen. You can have some.A. haveB. hasC. areD. is30. Which “oo” of the following words has the different pronunciation(发音) ?A. lookB. smoothC. toothD. pool31. This pair of red boots __________ leather. May I __________?A .are made of; try them on B. is made of; try it onC. are made of; try it onD. is made of; try them on32. —Which of the two apples are you going to take?— I am going to take______. One is for my brother and the other is for myself. We can eat ______meals.A. both; betweenB. both; amongC. all; betweenD. all; among3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is pronounced /smɑːt/ ?A. smartB. startC. sweetD. soft34. — Hi, Linda. Is your mother at home?— Just a minute. She ______ with my father in the room.A. chatB. is chattingC. are chattingD. chats35. — This winter holiday I’ll go to the Palace Museum with my parents.— ______.21-25 DBABC 26-30 CBCDA 31-35 DAABB通州区21. Our School Open Day usually comes ________ October. We have shows________ that day. 【A】on; in 【B】on;on 【C】in;on 【D】in; in【答案】C【分析】in+月份;在具体的某一天用on22.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se two hair clips?--________ of them are nice. I'll take them.【A】Every 【B】Each 【C】All 【D】Both【答案】D【分析】主谓需一致,由them可知用both,all用于三者及三者以上23.--What would you like to order?--Let me have a look at the ________ , please.【A】book 【B】dish 【C】menu 【D】plate【答案】C【分析】联系句意,点菜应是看菜单,选C。

江苏省海安县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精品

江苏省海安县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精品

江苏省海安县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总分100分,答卷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均无关D .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2.如图是小雅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质不吸热B .图线可能是冰的熔化过程C .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D .图线表示某晶体的熔化过程3.“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C .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 .摄影时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4.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75cmB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1℃C .初中学生书桌高约300mmD .正常人步行速度约为6m/s 5.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6.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7.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加宏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频率 D .响度8.如图所示是有关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的示意图,其中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 )A .湖中倒影B .碗中的筷子C.世博会夜晚的灯光D.镜中的陶罐9.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禁止抽烟”、“请熄火”、“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 .液化B .升华C .凝华D .汽化10.春运期间,为了赶去乘车,大人搀着孩子一起快走了30m ,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孩子共走了110步,则速度快的是( )A .一样快B .大人C .小孩D .无法确定11.为了保证学校的安全,学校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它能为门卫提供适时监控: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输送到监控中心,从而实现监控.电子监控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A .平面镜成实像B .凸透镜成实像C .平面镜成虚像D .凸透镜成虚像12.某物体作直线运动,前三分之一的路程速度为v 1,后三分之二的路程速度为v 2,则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v 1+v 2)/2B .(v 1+2v 2)/3C .(3v 1v 2)/(2v 1+v 2)D .(3v 1v 2)/( v 1+2v 2)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3.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他将硬棒的一端咬在牙齿间,另一端顶在钢琴上,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这说明 可以传声;有的渔民利用诱鱼器(一种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把鱼吸引到网里,诱鱼器发出的声音是以 作为传声介质的;声音在这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 (选填“快”或“慢”).14.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入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折射角等于 . 15.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如图所示.由图知小车甲做 运动,速度大小为 m/s .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16.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 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 像(以上两格选填“实”或“虚”) .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 .17.烈日炎炎,上海世博园启动了雾森降温系统以缓解暂时的闷热,该系统自动向空气中喷洒水雾,水雾在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导致周围温度明显 . 18.一把普通钢尺的刻度比标准的刻度间隔大一些,那么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长度值将会比实际值 .用这把钢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夏天测得的长度值比冬天测得的长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19.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为减缓旱情某部空军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在下落过程中 成水(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20.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来测量温度的; (2)若将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 处,B 、C 是与A 点相差2摄氏度的两点,则A 处的温度是 ,B 处的温 度是 ,C 处的温度是 . 三、作图题(每图3分,共6分)2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图中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2.如图所示,—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折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这束入射光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四、实验题(共25分)23.(4分)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这时应该 (选填“增加”或“减小”)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50g 、20g 和10g 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移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向分度盘的中央的红线,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g.如图丙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 .24.(5分)小林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A、C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3)小林同学进一步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水和一滴酒精(如甲、乙两图).结果发现乙图中酒精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除水以外的液体蒸发得比水快. 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液体的 (选填“质量”或“种类”)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酒精先蒸发完,判断出除水以外的液体蒸发得比水快”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25.(6分)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A B C D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3)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5分)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的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1)水的沸点是℃.(2)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左右.(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4)水沸腾时的气泡现象如图中的(选填“a”或“b”)图所描述一样,水在沸腾时吸热,温度会(选填“继续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27.(5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15)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15)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15)试题数:21,满分:01.(填空题,3分)___ 米是25米的15,25米是___ 米的15,___ 米的12是25米的15,___ 米比25米多15,20米比___ 米少15.2.(填空题,3分)一根铁丝长48厘米,做成一个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框架,长方体的长是___ 厘米,如果在框架外糊上纸,至少需要___ 平方厘米的纸.3.(填空题,3分)把表面积是48cm2的正方体等分成两个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 cm2.4.(填空题,3分)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把它的侧面展开后,正好是一个边长8dm的正方形,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___ .5.(填空题,3分)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16,甲、乙、丙三数平均数是20,可算出丙数为___ .6.(填空题,3分)一个大于10的数被2、3、7除结果都余1,这个数最小为___ .7.(填空题,3分)两个质数的积为偶数,其中一个必定是___ .8.(填空题,3分)可以运用___ 律计算“87×25×4”比较简便.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是:___ .9.(填空题,3分)甲数比乙数的比值是2027,甲数与丙数的比值是1625,甲、乙、丙三数之比是___ .10.(填空题,3分)圆的直径和它的周长之比是___ ,半径和面积之比是___ ,一个小圆半径是3厘米,一个大圆半径是4厘米,那么小圆和大圆直径之比是___ ,周长之比是___ ,面积之比是___ .11.(单选题,0分)数一数,图中一共有()条线段.A.4B.6C.8D.1012.(单选题,3分)甲乙两股绳子,甲剪去14,乙剪去14米,余下铁丝()A.甲比乙短B.甲乙长度相等C.甲比乙长D.不能确定13.(单选题,3分)若甲数13的等于乙数的3倍,那么甲数()乙数.A.>B.=C.<14.(单选题,3分)把一根铁丝分成两段,第一段长25米,第二段占全长的25,那么()A.第一段比第二段长B.第二段比第一段长C.两段一样长15.(单选题,3分)一个长方体长9分米,宽和高都是3分米,把它横截成三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表面积增加了()A.18平方分米B.36平方分米C.54平方分米16.(问答题,0分)2004× 20022003;(115+ 217)×15×17;11×2+ 12×3+ 13×4+…+ 199×100.17.(问答题,0分)列综合算式或方程,不计算(1)9米塑料绳可做5根跳绳,照这样计算,学校买来126米塑料绳,能做多少根跳绳?(2)今年植树节,王庄栽杨树800棵,比栽的柳树的棵树的2倍少140棵,王庄栽柳树多少棵?(3)“诺基亚3310”手机原来每部售价1080元,现在每部售价700元.降价百分之几?18.(问答题,0分)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的个数与零件的总个数的比是1:3.如果再加工15个,就可以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19.(问答题,0分)一个水池,单独开甲进水管需10小时将它注满,单独开乙进水管需12小时将它注满,单独开丙放水管需30小时放完一池水,问同时开放三管,多少小时将空池注满?20.(问答题,0分)甲书架有书120本,乙书架有书70本,从甲书架上拿几本到乙书架,才能使乙书架上的书占甲的23?21.(问答题,0分)一批图书分给甲、乙、丙三位同学,甲分得总本数的15又5本,乙分得总本数的14又7本,丙分得其余本数的12,剩下图书正好占总本数的18.这批书共多少本?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15)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试题数:21,满分:01.(填空题,3分)___ 米是25米的15,25米是___ 米的15,___ 米的12是25米的15,___ 米比25米多15,20米比___ 米少15.【正确答案】:[1]5; [2]125; [3]10; [4]30; [5]25【解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25米的15是25× 15米;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25除以15即得25米是多少米的15;25米的15是25× 15米,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25× 15÷ 12就是多少米的12是25米的15;25米的15,是25× 15米,则25+25× 15米比25米多15;20米比多少米少15,即20米是这个数量的1- 15,则这个长度为:20÷(1- 15)米.【解答】:解:25× 15=5(米)25 ÷15=125(米)25× 15 ÷ 12=5÷ 12=10(米)25+25× 15 =25+5=30(米)20÷(1- 15)=20 ÷45=25(米)故答案为:5,125,10,30,25.【点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2.(填空题,3分)一根铁丝长48厘米,做成一个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框架,长方体的长是___ 厘米,如果在框架外糊上纸,至少需要___ 平方厘米的纸.【正确答案】:[1]7; [2]82【解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它的12条棱中互相平行的一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48厘米就是长方体的棱长总和,用48除以4再减去宽和高即可求出长.然后再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长:48÷4-(3+2)=12-5=7(厘米)(7×3+7×2+3×2)×2=(21+14+6)×2=41×2=82(平方厘米);答:长是7厘米,至少需要82平方厘米的纸.故答案为:7,82.【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填空题,3分)把表面积是48cm2的正方体等分成两个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 cm2.【正确答案】:[1]32【解析】:把表面积是48cm2的正方体等分成两个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都是正方体表面积的一半加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表面积是48cm2的正方体,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是48÷6=8cm2,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48÷2+48÷6=24+8=32(cm2);答: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32cm2.故答案为:32.【点评】:明确正方体等分成两个长方体后,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都是正方体表面积的一半加一个面的面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填空题,3分)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把它的侧面展开后,正好是一个边长8dm的正方形,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___ .【正确答案】:[1]32立方分米【解析】:理解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把它的侧面展开后正好成一个边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这说明长方体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都是8分米,因长方体的底面是正方形,所以能求出底面边长,进一步求出底面积,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即可列式解答.【解答】:解:底面边长:8÷4=2(分米),底面积:2×2=4(平方分米),体积:4×8=32(立方分米),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2立方分米.故答案为:32立方分米.【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和体积公式,关键是弄清侧面展开图与长方体之间的关系.5.(填空题,3分)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16,甲、乙、丙三数平均数是20,可算出丙数为___ .【正确答案】:[1]28【解析】:根据“平均数×数量=总数”算出甲、乙、丙三个数的和与甲、乙两个数的和,进而用“甲、乙、丙三个数的和-甲、乙两个数的和”解答即可.【解答】:解:20×3-16×2,=60-32,=28;故答案为:28.【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三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两个数的和,然后相减即可.6.(填空题,3分)一个大于10的数被2、3、7除结果都余1,这个数最小为___ .【正确答案】:[1]43【解析】:因为这个数除以2,除以3,除以7都余1,要求这个数最小是多少,就是用2、3、7的最小公倍数加上1即可.【解答】:解:2×3×7+1=42+1=43答:这个数最小是43.故答案为:43.【点评】:此题考查了带余除法,根据题目特点,先求3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加上余数,解决问题.7.(填空题,3分)两个质数的积为偶数,其中一个必定是___ .【正确答案】:[1]偶数【解析】:根据: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所以积为偶数的两个质数,其中一个必为偶数;故答案为:偶数.【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数相乘积的奇偶性,掌握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的规律.8.(填空题,3分)可以运用___ 律计算“87×25×4”比较简便.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是:___ .【正确答案】:[1]乘法结合; [2](a×b)×c=a×(b×c)【解析】:87×25×4,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用字母表示是:(a×b)×c=a×(b×c).【解答】:解:87×25×4,=87×(25×4),=87×100,=8700.故答案为:乘法结合,(a×b )×c=a×(b×c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能够熟练地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9.(填空题,3分)甲数比乙数的比值是 2027 ,甲数与丙数的比值是 1625 ,甲、乙、丙三数之比是___ .【正确答案】:[1]80:108:125【解析】:令甲数为1,则根据: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值,能求出乙数和丙数,进而根据题意,进行比即可.【解答】:解:令甲数为1,则乙数为:1 ÷2027 = 2720 , 丙数为:1÷ 1625= 2516,则甲、乙、丙三数之比为:1: 2720: 2516=80:108:125; 答:甲、乙、丙三数之比是80:108:125. 故答案为:80:108:125.【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用赋值法,是解答此题的一个重要方法.10.(填空题,3分)圆的直径和它的周长之比是___ ,半径和面积之比是___ ,一个小圆半径是3厘米,一个大圆半径是4厘米,那么小圆和大圆直径之比是___ ,周长之比是___ ,面积之比是___ .【正确答案】:[1]1:π; [2]1:πr; [3]3:4; [4]3:4; [5]9:16【解析】:设圆的直径为d ,则周长为πd ,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写出直径与周长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设圆的半径为r ,则面积是πr 2,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写出半径与面积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一个小圆半径是3厘米,一个大圆半径是4厘米,则小圆的直径为(3×2)厘米,大圆直径为(4×2)厘米,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写出小、大圆的直径之比,并化简;小圆周长为(2π×3)厘米,大圆周长为(2π×4)厘米,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写小、大圆的周长之比,并化简;小圆的面积为(π×32)平方厘米,大圆的面积为(π×42)平方厘米.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写出小、大圆的面积之比,并化简.【解答】:解:设圆的直径为d ,则周长为πd .直径与周长的比是d :πd=1:π; 设圆的半径为r ,则面积是πr 2.半径和面积的比是r :πr 2=1:πr ; 小圆和大圆直径之比是(3×2):(4×2)=3:4;小圆和大圆周长之比是(2π×3):(2π×4)=3:4;小圆面积和大圆面积之比是(π×32):(π×42)=9:16.故答案为:1:π,1:πr,3:4,3:4,9:16.【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比的意义及化简.关键是圆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关系.11.(单选题,0分)数一数,图中一共有()条线段.A.4B.6C.8D.10【正确答案】:D【解析】:这条线上一共有5个点,每两个点都可以组成一条线段,一共有5×4种排列情况,又由于每两个点都重复了一次,比如AB和BA就是同一条线段,所以这条线上的5个点,一共有5×4÷2种组合.【解答】:解:根据题意,这条线上的5个点,它的组合情况是:5×4÷2=20÷2=10(条);答:图中一共有10条线段.故选:D.【点评】:本题的解答可以按排列组合的方法解答,也可按顺序一条一条得数出,当直线上的点比较多时,可以用公式:线段的条数=n×(n-1)÷2,(n为点的个数)计算.12.(单选题,3分)甲乙两股绳子,甲剪去14,乙剪去14米,余下铁丝()A.甲比乙短B.甲乙长度相等C.甲比乙长D.不能确定【正确答案】:D【解析】:首先区分两个14的区别:第一个14是把把甲的绳长看作单位“1”,剪去的占总长度的14;第二个14是一个具体的数量;两个14意义不一样,且两股绳子的原长的大小关系不知道,因而无法比较大小.【解答】:解:因为两个14意义不一样,因而无法比较大小,假设两股绳子的原长相等,则:比如说两根绳子都长2米,那第一根剩下1.5米,第二根剩下的是1.75米,则乙比甲长;另外,比如说两根绳子都长1米,那第一根剩下0.75米,第二根剩下的也是0.75米,则余下的长度相等;再如两根绳子都长0.4米,那第一根剩下0.3米,第二根剩下的是0.15米,则甲比乙长;故选:D.【点评】: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有些表示是某些量的几分之几,有些就表示具体的数,要做到正确区分.13.(单选题,3分)若甲数13的等于乙数的3倍,那么甲数()乙数.A.>B.=C.<【正确答案】:A【解析】:两两相乘的积相等,与较小数相乘的那个数较大,比较13与3的大小,即可解答.【解答】:解:由甲数13的等于乙数的3倍可得:甲数× 13=乙数×3,因为13<3,所以甲数>乙数.故选:A.【点评】:此题关键明白两两相乘的积相等,与较小数相乘的那个数较大.14.(单选题,3分)把一根铁丝分成两段,第一段长25米,第二段占全长的25,那么()A.第一段比第二段长B.第二段比第一段长C.两段一样长【正确答案】:A【解析】:把全长看作单位“1”,第2段占全长的25,所以第一段占1- 25= 35,故第一段比第二段长.【解答】:解:第二段占全长的25,则第一段占全长的1- 25= 35;因为35>25,所以第一段比第二段长;故选:A.【点评】: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有些表示是某些量的几分之几,有些就表示具体的数,做到正确区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在具体的题目中,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不带单位是把某一个数量看单位“1”,是它的几分之几.15.(单选题,3分)一个长方体长9分米,宽和高都是3分米,把它横截成三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表面积增加了()A.18平方分米B.36平方分米C.54平方分米【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特点,可以沿长边切割,正好切割出3个棱长为3分米的小正方体,则表面积正好增加了4个小正方体的面的面积,由此即可解答.【解答】:解:3×3×4=36(平方分米);答:切割后表面积增加了36平方分米.故选:B.【点评】:抓住题干:长是宽和高的3倍,所以切割时,是沿长边切割,得到三个棱长3分米的小正方体,增加的面是4个小正方体的面.16.(问答题,0分)2004× 20022003;(115+ 217)×15×17;11×2+ 12×3+ 13×4+…+ 199×100.【正确答案】:【解析】:(1)先把2004分解成(2003+1),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2)先把15×17结合在一起,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3)根据 1n×(n+1) = 1n - 1n+1进行简算.【解答】:解:(1)2004× 20022003 =(2003+1)×20022003 =2003× 20022003 +1× 20022003 =2002+ 20022003 =2002 20022003 ;(2)( 115 + 217 )×15×17 =( 115 + 217 )×(15×17) = 115×15×17+ 217×17×15 =17+30 =47;(3) 11×2 + 12×3 + 13×4 +…+ 199×100 =1- 12 + 12 - 13 + 13 - 14 +…+ 199 - 1100 =1- 1100 = 99100 .【点评】:本题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7.(问答题,0分)列综合算式或方程,不计算(1)9米塑料绳可做5根跳绳,照这样计算,学校买来126米塑料绳,能做多少根跳绳? (2)今年植树节,王庄栽杨树800棵,比栽的柳树的棵树的2倍少140棵,王庄栽柳树多少棵?(3)“诺基亚3310”手机原来每部售价1080元,现在每部售价700元.降价百分之几?【正确答案】:【解析】:(1)照这样计算,说明每根跳绳用的长度相同,先求出1根跳绳用多长的绳子,再用126米除以1根跳绳的长度就是可以做跳绳的根数;(2)先用杨树的棵数加上140棵,求出柳树棵数的2倍,再除以2即可;(3)先求出降价多少钱,再用降价的钱数除以原价即可.【解答】:解:(1)126÷(9÷5)=126÷1.8=70(根)答:学校买来126米塑料绳,能做70根跳绳.(2)(800+140)÷2=940÷2=470(根)答:王庄栽柳树470棵.(3)(1080-700)÷1080=380÷1080≈35.2%答:降价35.2%.【点评】:解决实际问题先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再根据数量关系进行列式求解.18.(问答题,0分)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的个数与零件的总个数的比是1:3.如果再加工15个,就可以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正确答案】:【解析】:第一天完成的个数与零件的总个数的比是1:3,即第一天加工的个数是总个数13,再加工15个就完成总量一半,即总量的12,那么这15个零件就占这批零件的12- 13,所以这批零件的总量为15÷( 12 - 13 );计算解答即可.【解答】:解:15÷( 12- 13) =15÷ 16 =90(个);答:这批零件共有90个.【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找出15对应的分数是 12 - 13 ,求单位“1”用除法,即15÷( 12 - 13 ). 19.(问答题,0分)一个水池,单独开甲进水管需10小时将它注满,单独开乙进水管需12小时将它注满,单独开丙放水管需30小时放完一池水,问同时开放三管,多少小时将空池注满?【正确答案】:【解析】:把水池的容量看作单位“1”,那么甲水管工作效率就是 110,乙水管的工作效率就是112 ,丙水管的工作效率就是 130 ,它们同时开放的工作效率就是 110+112−130 = 320 ,它们工作时间就是工作量单位:1除以它们合作的工作效率,即1 ÷320 = 203 (小时)【解答】:解: 110+112−130 = 320 1 ÷320 = 203(小时) 答:同时开放三管, 203 小时将空池注满.【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解答时往往把工作总量看做1,再利用它们的数量关系解答.20.(问答题,0分)甲书架有书120本,乙书架有书70本,从甲书架上拿几本到乙书架,才能使乙书架上的书占甲的 23?【正确答案】:【解析】:甲书架有书120本,乙书架有书70本,则共有书120+70本,要使乙书架上的书占甲的23,则应使乙架上的书占总数的23+2,把甲乙书架上书的总数看作单位“1”,即为(120+70)× 23+2本,然后用减法求得.【解答】:解:(120+70)× 23+2-70=190× 25-70=76-70=6(本)答:从甲书架上拿6本到乙书架,才能使乙书架上的书占甲的23.【点评】:首先根据从甲书架上拿几本到乙书架,乙书架上的书占甲的23,求出此时乙架上的书占总数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21.(问答题,0分)一批图书分给甲、乙、丙三位同学,甲分得总本数的15又5本,乙分得总本数的14又7本,丙分得其余本数的12,剩下图书正好占总本数的18.这批书共多少本?【正确答案】:【解析】:根据题意知:“丙分得其余本数的12,剩下图书正好占总本数的18”,就是丙分的图书也是总数的18.则5+7=12本,对应的分率就是总本数的(1- 15−14−18−18),据此可求出这批书的本数.【解答】:解:丙分的本数是:(5+7)÷(1- 15−14−18−18),=12÷ 310,=40(本),答:这批书的本数是40本..然后再求出5+7=12对应的【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丙分的图书也是总数的18分率,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19)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19)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19)试题数:18,满分:01.(填空题,3分)三个连续的偶数,中间一个是a,前一个是___ ,后一个是___ .2.(填空题,3分)甲数是48,比乙数的3倍多6,乙数是___ .3.(填空题,3分)六(1)班有a名学生,若从一班调b人到二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六(2)班有学生___ 人.4.(填空题,3分)一个长方体长4米,宽3米,高2米,它的占地面积最大是___ 平方米,最小是___ 平方米.5.(填空题,3分)一个长方体模型,从前面看是从上面看是,长方体右面的面积是___ 平方厘米.6.(填空题,3分)某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比原数少了41.4,原来这个数是___ .7.(填空题,3分)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后是2.40,这个数最小是___ ,最大是___ .8.(填空题,3分)小强看一本卡通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又5页,第二天看了余下的一半又12页,还有8页没看,问这本卡通书共有___ 页.9.(填空题,3分)长方体的右侧面面积是12平方厘米,前面面积是8平方厘米,上面面积是6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___ 、___ 、___ .10.(填空题,3分)小圆的直径相当于大圆的半径,这两个圆的面积和是45平方厘米,大圆的面积是___ 平方厘米.11.(单选题,3分)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5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5,两段相比较()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一样长D.无法比较12.(单选题,3分)已知8x+8=24,则4x+3=()A.11B.10C.9D.813.(单选题,3分)食堂运来78吨煤,第一天用去了这堆煤的14,第二天用去了这堆煤的12,还剩这堆煤的()没有用.A. 12B. 18C. 14D. 1514.(问答题,0分)计算题:24+6x=1205.7x+x=23.1-x(7-x)×8+5=x-215.(问答题,0分)小刘和小李在5天内合作了340个零件,已知小刘平均每天作60个,小李平均每天做几个?16.(问答题,0分)小军和小明的钱相等,小军用去80元,小明用去280元.剩下的钱小军是小明的3倍,小军和小明各剩下几元?17.(问答题,0分)某城市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煤气费,每户用煤气在60立方米以内的部分按每立方米0.8元收费;超出60立方米的部分按每立方米1.2元收费.王芳家上月共交煤气费60元,她家上月用煤气多少立方米?18.(问答题,0分)学校买4张办公桌和9把椅子共用去252元,已知一把椅子的价格正好.办公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是一张办公桌子价格的13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19)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试题数:18,满分:01.(填空题,3分)三个连续的偶数,中间一个是a,前一个是___ ,后一个是___ .【正确答案】:[1]a-2; [2]a+2【解析】:根据“相邻的两个偶数相差2”可知:中间的一个偶数是a,则它前面的偶数是a-2,它后面的一个偶数是a+2;据此解答.【解答】:解:三个连续偶数,中间一个数是a,那么三个偶数可以表示为 a-2,a,a+2;所以它前面的偶数是a-2,它后面的一个偶数是a+2;故答案为:a-2,a+2.【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相邻的两个偶数相差2.2.(填空题,3分)甲数是48,比乙数的3倍多6,乙数是___ .【正确答案】:[1]14【解析】:由“比乙数的3倍多6”,如果甲数减去6正好是乙数的3倍,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48-6)÷3=42÷3=14;答:乙数是14.故答案为:14.【点评】:列式计算注意语言叙述的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列式计算即可.3.(填空题,3分)六(1)班有a名学生,若从一班调b人到二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六(2)班有学生___ 人.【正确答案】:[1]a-2b【解析】:由“从一班调b人到二班,则两班人数相等,”说明六(2)班的学生比六(1)班的学生少b×2=2b人,由此用六(1)班学生的人数减去2b就是六(2)班学生的人数.【解答】:解:a-b×2,=a-2b(人),答:六(2)班有a-2b人,故答案为:a-2b.【点评】:根据是根据题意得出六(2)班的学生比六(1)班的学生少2b人,进而解决问题.4.(填空题,3分)一个长方体长4米,宽3米,高2米,它的占地面积最大是___ 平方米,最小是___ 平方米.【正确答案】:[1]12; [2]6【解析】:它的占地面积最大是它的底面积,最小是左右面的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4×3=12(平方米),3×2=6(平方米),答:它的占地面积最大是12平方米,最小是6平方米.故答案为:12,6.【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5.(填空题,3分)一个长方体模型,从前面看是从上面看是,长方体右面的面积是___ 平方厘米.【正确答案】:[1]3【解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知:前面的长是长方体的长、前面的宽是长方体的高,上面的宽是长方体的宽,由此得:右面的长是2厘米,宽是1.5厘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由分析知:右面的长是2厘米,宽是1.5厘米,2×1.5=3(平方厘米),答:右面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明确: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各面的长和宽的关系.6.(填空题,3分)某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比原数少了41.4,原来这个数是___ .【正确答案】:[1]46【解析】:某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是缩小到原数的110,把原数看作单位“1”,则移动后的数比原数少(1- 110),已知移动后的数比原数少了41.4,就是原数的(1- 110)是41.4,求原数,用除法解答.【解答】:解:41.4÷(1- 110)=41.4÷ 910=46答:原来这个数是46.故答案为:4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注意掌握左移一位是缩小到原数的110.7.(填空题,3分)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后是2.40,这个数最小是___ ,最大是___ .【正确答案】:[1]2.395; [2]2.404【解析】:要考2.40是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2.40最大是2.404,“五入”得到的2.40最小是2.39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解答】:解: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后是2.40,这个数最小是2.395,最大是2.404;故答案为:2.395;2.404.【点评】: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8.(填空题,3分)小强看一本卡通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又5页,第二天看了余下的一半又12页,还有8页没看,问这本卡通书共有___ 页.【正确答案】:[1]90【解析】:由“第二天看了余下的一半又12页,还有8页没看”,假设第二天看了余下的一半,则还剩(8+12)页,那么第一天看完后余下(8+12)×2=40(页);由“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又5页”,此时还剩40页,假设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则还剩40+5=45(页),那么这本卡通书共有45×2=90(页).据此解答.【解答】:解:[(8+12)×2+5]×2=[20×2+5]×2=[40+5]×2=45×2=90(页)答:这本卡通书共有90页.故答案为:90.【点评】:逆推问题一般由题目所叙述的顺序倒过来思考,从最后一个已知条件出发,逆推而上,求得结果.9.(填空题,3分)长方体的右侧面面积是12平方厘米,前面面积是8平方厘米,上面面积是6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___ 、___ 、___ .【正确答案】:[1]4厘米; [2]3厘米; [3]2厘米【解析】:设长宽高分别为a,b,h则:ab=12,ah=8,bh=6;由此可知,长方体的长是12和8的最大公因数,高是8和6的最大公因数,据此求出长和高,进而求出宽,【解答】:解:12=3×48=2×46=2×3所以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2厘米.故答案为:4厘米、3厘米、2厘米.【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的特征,明确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各面的长和宽的关系.10.(填空题,3分)小圆的直径相当于大圆的半径,这两个圆的面积和是45平方厘米,大圆的面积是___ 平方厘米.【正确答案】:[1]36【解析】:由题目可知:大圆与小圆的半径比为2:1,则它们的面积比为4:1,再由它们的面积和是45平方厘米,即可求得大圆的面积.【解答】:解:设大圆的半径为R,则小圆的半径为R2,所以大圆与小圆的半径比为:R:R2=2:1,则它们的面积比为4:1,所以大圆的面积占它们的面积和的41+4,即为:45× 41+4=3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3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面积公式,关键是求得两圆的半径比.11.(单选题,3分)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5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5,两段相比较()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一样长D.无法比较【正确答案】:B【解析】:由“第一段长35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5”可知:把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段占全长的(1- 35),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第一段占全长的(1- 35)= 25,因为35>25,所以第二段的绳子长.故选:B.【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考查学生对35米和35的区别.第一段长35米是一个具体的数量,第二段占全长的35,表示全段绳子分成了5份,它占了其中的3份.12.(单选题,3分)已知8x+8=24,则4x+3=()A.11B.10C.9D.8【正确答案】:A【解析】:要求4x+3是多少,首先要求出x的值,因已知8x+8=24,可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求出x的值,把x的值代入4x+3计算即可.【解答】:解:8x+8=248x=24-8,x=16÷8,x=2.4x+3=4×2+3=11.故选:A。

2017-2018 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小学五年级(上)0

2017-2018 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小学五年级(上)0
第 6 页(共 21 页)
厘米 . 【分析】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看作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对应的高,
由此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S=ah÷2,即可求出面积. 【解答】解:2×2÷2, =4÷2, =2(平方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2 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2 平方厘米. 4.(1 分)按照下面规定的运算顺序给算式添括号: (1)先减、后除、再乘:96÷2.1﹣1.9×0.6 (2)先减、后乘、再除:96÷2.1﹣1.9×0.6. 【分析】96÷2.1﹣1.9×0.6,它的运算顺序是先算除再算乘最后算减法; (1)先减,后除,再乘,只要减法变成最先算的运算,只要把 2.1﹣1.9 括起来
(2)根据小数的性质求解;
(3)先算出后面数的运算结果,再比较大小;
(4)385200 把它化成以万做单位的数,再根据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解;
(5)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求解;
(6)先把前一个数化成整数再根据比较大小的方法求解.
37 【解答】解:(1)100○0.307, 13070=0.37, 0.37>0.307;
1.(5 分)比 0.56 多 3.5 的数是 4.06 , 3.94 比 4.5 少 0.56;5.6 里有 56 个 0.1;20.02 是由 20 个 1 和 2 个 0.01 组成的.
【分析】(1)比 0.56 多 3.5 的数是多少列式 0.56+3.5=4.06. (2)一个数比 4.5 少 0.56 列式 4.5﹣0.56=3.94. (3)5.6 里有多少个 0.1 用除法进行解答,即 5.6 除以 0.1 即可. (4)数的组成首先搞清这个数字在小数的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组成的.
2.(2 分)如果条形统计图的纵轴是用 0.5 厘米表示 40 人,那么 4 厘米应表示

江苏省海安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江苏省海安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2017 ~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高二物理(选修)注意事项考生在答■[繭谓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共6页.満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 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把答1K卡上考试证号对应数字梏涂黑,如需改动.诲用核皮擦干净后.再正确涂写.3. 答题时,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你本人的是否相符.5・作图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共3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沙子、水泥及水搅拌成沙浆是扩散现象B.物体的运动速度增加,其内能也将增加C.布朗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D.当温度计与被测系统达到热平衡时,其示数才是被测系统的温度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用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在容器中,活塞与容器间光滑接触,在图中三种稳定状态下的温度分别为右、T2. T3>则A、m T3的大小关系为A.Ti= T2= T3B. T J<T2< T3C. Tj> T2> T3D. T产T2=T33.如图所示为冶炼金属的高频感应炉的示意图,炉内放入被冶炼的金属,线圈通入高频交变电流,这时被冶炼的金属就能被熔化,这种冶炼方法速度快,温度易控制,并能避免有害杂质混入被炼金属中,因此适于冶炼特种金属.该炉的加热原理是A.利用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B・利用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焦耳热C.利用交变电流的交变磁场在炉内金属中产生的涡流D.给线圈通电的同时,给炉内金属也通了电4.某同学为了验证断电自感现線,自己找来带铁芯的线圈厶小灯泡开关S和电池组E,用导线将它们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检査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灯泡发光,再断开开关S,小灯泡仅有不显苦的延时熄灭现彖,虽经多次重复,仍未见老师演示时出现小灯泡闪亮现象,他苦思冥想找不出原因,你认为最有可能造成小灯泡未闪亮的顶因是A.线圈电阻偏大B.小灯泡电阻偏大C.电源的内阻较大D.线圈的自感系数较大5.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血.原线圈通过一理想电流表④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滑线变阻器R 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用交流电压表测得a、b端和c、d端的电压分别为%和 g则A.Uab: Ucj=m :力2B.滑线变阻器R的滑片P向下移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小C.滑线变阻器R的滑片尸向上移动时,cN间的电压%变大D.若滑线变阻器R的滑片P位于最上端时二极管发生短路,则电流表的读数变大6.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 ®,/・一P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最荷质比相等的同种粒子,在纸面内沿各个f方向以同样的速率由P点进入磁场,这些粒子射出该边界的位置均处于I 边界的某一段圆弧上,这段圆弧的弧长是圆周长的1/4.现只改变磁感应\ 强度的大小,这些粒子射出边界的位置所对应的弧长变为圆周长的1/3, '、、、p则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变为、、州A.V2TB.后C. 2TD. 3T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2017——2018上学期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计 70 分。

1、设集合}9|{},1|{2<=>=x x B x x A ,则=B A ;
2、设i R b a ,,∈为虚数单位,若i i bi a 52)(-=+,则ab 的值为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双曲线)0,0(122
22>>=-b a b
y a x 的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
x y 3=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4、已知一组数据 9.8,10.1,10,10.2,9.9,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 为
5、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6、若函数)4
cos(3)4
sin()(π
π
-
++=x x a x f 是偶函数,则实数a 的值
为 ;
7、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 2 cm ,侧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 60°,则该四棱锥的侧面积为 ;
8、将函数)0)(2sin()(πϕϕ<<+=x x f 的图像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则实数ϕ的值为 ;
9、二次函数)()(2R x c x ax x f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则关于x 的不等式0)(≤x f 的解集为 ;
10、在正五边形ABCDE 中,已知9=∙AC AB ,则该正五边形的对角线的长为 ; 11、用大小完全相同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积木拼成如图所示的图案,按此规律再拼 5 个图案,并将这 8 个图案中的所有正六边形积木充分混合后装进一个盒子中,现从盒子中随机 取出一个积木,则取出黑色积木的概率是 ;
12、若函数⎩⎨⎧>++-≤-=0
,5ln 0
,)()(2x a x x x a x x f 的最小值为)0(f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
是 ;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点 P (−1,0) ,Q (2 ,1) ,直线 l :0=++c by ax 其中实数 a ,b ,c 成等差数列,若点 P 在直线 l 上的射影为 H ,则线段 QH 的取值范围是 ;
14、在平面直角坐标xOy 中,将函数])2,0[(232∈-+=
x x x y 的图像绕坐标原点O 按
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θ,若],0[αθ∈∀,旋转后所得曲线都是某个函数的图像,则α的最大值是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计 90 分 15、(本题满分14分)
已知5
5
)4sin(),45,43(
=
-∈πθππθ。

(1)求θsin 的值;(2)求)3
22cos(π
θ+的值; 16、(本题满分14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111C B A 中,已知1,CC BC BC AC =⊥。

设1AB 的中点为
D ,
E BC C B =11 。

求证: (1)//DE 平面C C AA 11; (2)11AB BC ⊥;
17、(本题满分15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0(122
22>>=+b a b
y a x 的焦距为2;
(1)若椭圆C 经过点)1,2
6
(
,求椭圆C 的方程; (2)设A (—2,0),F 为椭圆C 的左焦点,若椭圆C 存在点P ,满足2=PF
PA
,求椭圆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18、(本题满分15分)
如图,扇形AOB 是一个植物园的平示意图,其中3

=
∠AOB ,半径OA=OB=1km ,为了方便游客观赏,拟在园内铺设一条从入口A 到出口B 的观赏道路,道路由弧AC ,线段CD ,线段DE 和弧EB 组成,且满足弧AC=弧EB ,CD//AO ,DE//OB ,]3
6
,33[∈OD (单
位:km )。

设θ=∠AOC 。

(1)用θ表示CD 的长度,并求出θ的取值范围; (2)当θ为何值时,观赏道路最长?
19、(本题满分16分)
已知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前n 项和为n S ,且数列}{n
n
a S 是等差数列。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设)(3
lg *N n a b n n
n ∈=
,问:m k b b b m k ,(,,1均为正整数,且)1m k <<能否成等比数列?若能,求出所有的k 和m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0、(本题满分16分)
设a 为正常数,函数x x g ax x f ln )(,)(==; (1)求函数)()()(x g x f x h ⋅=的极值;
(2)证明:R x ∈∃0,使得当0x x >时,)()(x g x f >恒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