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射线探伤
射线在工业探伤方面的应用
射线在工业探伤方面的应用
射线在工业探伤方面的应用广泛,常见的应用包括:
1. 射线透射探伤:射线透射探伤用于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杂等。
常用的透射探伤方法有射线透射摄影、射线透射密度计和射线透射脉冲法等。
2. 射线照相探伤:射线照相探伤主要通过射线照相机拍摄材料的透射和散射图像,以便识别和评估内部缺陷。
射线照相探伤可以实时观察材料内部结构,便于确定和定位缺陷。
3. 射线射线定量探伤:射线射线定量探伤用于测量材料中存在的缺陷尺寸和密度等关键参数,以评估材料的质量。
常用的射线射线定量探伤方法有透射射线测量法和散射射线测量法等。
4. 射线放射性检测:射线放射性检测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放射性材料的监测和检测,如核电站、放射性仪器和辐射材料等。
5. 射线断层成像:射线断层成像利用射线透射原理,通过记录和计算射线经过被测物体各个方向的吸收情况,生成三维的图像。
射线断层成像常用于工业领域中的非破坏性检测和材料分析。
总的来说,射线在工业探伤方面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透射、照相、定量测量和断层成像等方法,来检测和评估材料内部的缺陷和性能。
这些应用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材料检测,提高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工业无损探伤的方法
工业无损探伤的方法很多,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探伤方法有五种,即人们常称的五大常规探伤方法。
本文将首先介绍五大常规探伤方法及其特点,并结合汽车维修中的特定条件和需求,选出更适合于汽车维修的探伤方法。
一、五大常规探伤方法概述五大常规方法是指射线探伤法RT、超声波探伤法UT、磁粉探伤法MT、涡流探伤法ET和渗透探伤法PT。
1、射线探伤方法射线探伤是利用射线的穿透性和直线性来探伤的方法。
这些射线虽然不会像可见光那样凭肉眼就能直接察知,但它可使照相底片感光,也可用特殊的接收器来接收。
常用于探伤的射线有x光和同位素发出的γ射线,分别称为x光探伤和γ射线探伤。
当这些射线穿过(照射)物质时,该物质的密度越大,射线强度减弱得越多,即射线能穿透过该物质的强度就越小。
此时,若用照相底片接收,则底片的感光量就小;若用仪器来接收,获得的信号就弱。
因此,用射线来照射待探伤的零部件时,若其内部有气孔、夹渣等缺陷,射线穿过有缺陷的路径比没有缺陷的路径所透过的物质密度要小得多,其强度就减弱得少些,即透过的强度就大些,若用底片接收,则感光量就大些,就可以从底片上反映出缺陷垂直于射线方向的平面投影;若用其它接收器也同样可以用仪表来反映缺陷垂直于射线方向的平面投影和射线的透过量。
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射线探伤是不易发现裂纹的,或者说,射线探伤对裂纹是不敏感的。
因此,射线探伤对气孔、夹渣、未焊透等体积型缺陷最敏感。
即射线探伤适宜用于体积型缺陷探伤,而不适宜面积型缺陷探伤。
2、超声波探伤方法人们的耳朵能直接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到20kHz,即音(声)频。
频率低于20 Hz的称为次声波,高于20 kHz的称为超声波。
工业上常用数兆赫兹超声波来探伤。
超声波频率高,则传播的直线性强,又易于在固体中传播,并且遇到两种不同介质形成的界面时易于反射,这样就可以用它来探伤。
通常用超声波探头与待探工件表面良好的接触,探头则可有效地向工件发射超声波,并能接收(缺陷)界面反射来的超声波,同时转换成电信号,再传输给仪器进行处理。
射线在工业探伤方面的应用
射线在工业探伤方面的应用射线在工业探伤方面的应用1.引言工业探伤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项技术。
它能够检测材料的内部结构和缺陷,帮助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在工业探伤的方法中,射线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射线在工业探伤方面的应用,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
2.射线技术的原理和分类射线技术是利用射线(如X射线或γ射线)的特性来穿透材料并映射其内部结构的方法。
射线技术可以分为放射性射线技术和非放射性射线技术两类。
放射性射线技术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射线技术和伽马射线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射线技术利用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如钴-60、碘-131等)释放出的射线进行探测。
伽马射线技术则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放射出的γ射线探测材料。
非放射性射线技术则包括X射线技术和中子射线技术。
X射线技术是最常用的射线技术之一,它利用电子与金属靶相互作用时产生的X射线进行探测。
中子射线技术则是利用中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射线进行探测。
3.射线在金属材料探伤中的应用金属材料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在金属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射线技术可以非常有效地检测金属材料中的缺陷和内部结构。
在金属铸造过程中,射线技术可以检测到铸件中的气孔、夹杂物和裂纹等缺陷。
这些缺陷对铸件的强度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射线技术的应用,可以对铸件进行全面的评估,帮助生产企业避免质量问题。
射线技术在金属焊接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焊接是将金属材料结合在一起的过程,而焊缝中的缺陷会直接影响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
射线技术可以非常准确地检测焊缝中的缺陷,并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帮助焊接工程师进行及时修复。
4.射线在非金属材料探伤中的应用除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也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中。
射线技术在非金属材料的探伤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射线技术可以评估各层之间的粘接情况,检测到可能存在的空隙和缺陷。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和汽车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而射线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X射线探伤室探伤㊁工业X射线C T探伤与工业X射线现场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㊂本标准适用于使用500k V以下的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以下简称X射线装置或探伤机)进行探伤的工作㊂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㊂2.1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i n d u s t r i a l X-r a y r a d i o g r a p h y f a c i l i t i e s包括X射线管头组装体㊁控制箱及连接电缆在内的对物体内部结构进行X射线摄影或断层检查的设备总称㊂X射线探伤装置按照X射线发射的方向和窗口范围可分为定向式和周向式;按安装形式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㊂2.2工业X射线探伤室探伤i n d u s t r i a l X-r a y r a d i o g r a p h y i n s p e c i a l r o o m在探伤室内利用X射线探伤装置产生的X射线对被测物体内部结构进行检查的工作过程㊂2.3工业X射线现场探伤i n d u s t r i a l X-r a y r a d i o g r a p h y o n s i t e在室外㊁生产车间或安装现场使用移动式X射线探伤装置对物体内部结构进行X射线摄影检查的工作过程㊂2.4工业X射线C T探伤i n d u s t r i a l X-r a y c o m p u t e d t o m o g r a p h y使用工业X射线C T装置,以二维断层图像或三维立体图像的形式,展示被检测物体内部结构㊁组成㊁材质及缺损状况的工作过程㊂3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放射防护的性能要求3.1设备技术要求3.1.1X射线管头组装体3.1.1.1移动式或固定式的X射线装置管头组装体应能固定在任何需要的位置上并加以锁紧㊂3.1.1.2 X射线管头应设有限束装置㊂3.1.1.3 X射线管头窗口孔径不得大于额定最大有用线束射出所需尺寸㊂3.1.1.4 X射线管头应具有如下标志: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b)型号及出厂编号;1c)X射线管的额定管电压㊁额定管电流;d)焦点的位置;e)出厂日期;f)电离辐射标志㊂3.1.1.5 X射线装置在额定工作条件下,距X射线管焦点1m处的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㊂表1X射线管头组装体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管电压k V 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m G y/h<150<1150~200<2.5>200<53.1.2控制台3.1.2.1应设置有X射线管电压及高压接通或断开状态的显示,以及管电压㊁管电流和照射时间选取及设定值显示装置㊂3.1.2.2应设置有高压接通时的外部报警或指示装置㊂3.1.2.3控制台或X射线管头组装体上应设置与探伤室防护门联锁的接口,当所有能进入探伤室的门未全部关闭时不能接通X射线管管电压;已接通的X射线管管电压在任何一个探伤室门开启时能立即切断㊂3.1.2.4应设有钥匙开关,只有在打开控制台钥匙开关后,X射线管才能出束;钥匙只有在停机或待机状态时才能拔出㊂3.1.2.5应设置紧急停机开关㊂3.1.2.6应设置辐射警告㊁出束指示和禁止非授权使用的警告等标识㊂3.1.3连接电缆对于移动式X射线装置,控制器与X射线管头或高压发生器的连接电缆不应短于20m㊂3.1.4产品说明书产品说明书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a)X射线装置的型号㊁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b)距X射线管头表面5c m处和距离焦点1m处的最大泄漏辐射剂量率;c)在典型工作条件(管电压㊁管电流㊁常用探伤工件等)下,探伤装置周围等剂量曲线示意图㊂3.2X射线探伤装置的检查和维护3.2.1运营单位的日检每次工作开始前应进行检查的项目包括:a)探伤机外观是否存在可见的损坏;b)电缆是否有断裂㊁扭曲以及配件破损;c)液体制冷设备是否有渗漏;2d)安全联锁是否正常工作;e)报警设备和警示灯是否正常运行;f)螺栓等连接件是否连接良好㊂3.2.2运营单位的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的项目应包括:a)电气安全,包括接地和电缆绝缘检查;b)制冷系统过滤器的清洁或更换;c)所有的联锁和紧急停机开关的检查;d)机房内安装的固定辐射检测仪的检查;e)制造商推荐的其他常规检测项目㊂3.2.3设备维护3.2.3.1运营单位应对探伤机的设备维护负责,每年至少维护一次㊂设备维护应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或设备制造商进行㊂3.2.3.2设备维护包括探伤机的彻底检查和所有零部件的详细检测㊂3.2.3.3当设备有故障或损坏,需更换零部件时,应保证所更换的零部件都来自设备制造商㊂3.2.3.4应做好设备维护记录㊂4工业X射线探伤室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4.1防护安全要求4.1.1探伤室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周围的辐射安全,操作室应与探伤室分开并尽量避开有用线束照射的方向㊂4.1.2应对探伤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㊂一般将探伤室墙壁围成的内部区域划为控制区,与墙壁外部相邻区域划为监督区㊂4.1.3 X射线探伤室墙和入口门的辐射屏蔽应同时满足:a)人员在关注点的周剂量参考控制水平,对职业工作人员不大于100μS v/周,对公众不大于5μS v/周;b)关注点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参考控制水平不大于2.5μS v/h㊂4.1.4探伤室顶的辐射屏蔽应满足:a)探伤室上方已建㊁拟建建筑物或探伤室旁邻近建筑物在自辐射源点到探伤室顶内表面边缘所张立体角区域内时,探伤室顶的辐射屏蔽要求同4.1.3;b)对不需要人员到达的探伤室顶,探伤室顶外表面30c m处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通常可取为100μS v/h㊂4.1.5探伤室应设置门-机联锁装置,并保证在门(包括人员门和货物门)关闭后X射线装置才能进行探伤作业㊂门打开时应立即停止X射线照射,关上门不能自动开始X射线照射㊂门-机联锁装置的设置应方便探伤室内部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离开探伤室㊂4.1.6探伤室门口和内部应同时设有显示 预备 和 照射 状态的指示灯和声音提示装置㊂ 预备 信号应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以确保探伤室内人员安全离开㊂ 预备 信号和 照射 信号应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应与该工作场所内使用的其他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㊂4.1.7照射状态指示装置应与X射线探伤装置联锁㊂4.1.8探伤室内㊁外醒目位置处应有清晰的对 预备 和 照射 信号意义的说明㊂34.1.9探伤室防护门上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㊂4.1.10探伤室内应安装紧急停机按钮或拉绳,确保出现紧急事故时,能立即停止照射㊂按钮或拉绳的安装,应使人员处在探伤室内任何位置时都不需要穿过主射线束就能够使用㊂按钮或拉绳应当带有标签,标明使用方法㊂4.1.11探伤室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排风管道外口避免朝向人员活动密集区㊂每小时有效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3次㊂4.2安全操作要求4.2.1探伤工作人员进入探伤室时除佩戴常规个人剂量计外,还应配备个人剂量报警仪㊂当辐射水平达到设定的报警水平时,剂量仪报警,探伤工作人员应立即离开探伤室,同时阻止其他人进入探伤室,并立即向辐射防护负责人报告㊂4.2.2应定期测量探伤室外周围区域的辐射水平或环境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包括操作者工作位置和周围毗邻区域人员居留处㊂测量值应当与参考控制水平相比较㊂当测量值高于参考控制水平时,应终止探伤工作并向辐射防护负责人报告㊂4.2.3交接班或当班使用剂量仪前,应检查剂量仪是否正常工作㊂如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剂量仪不能正常工作,则不应开始探伤工作㊂4.2.4探伤工作人员应正确使用配备的辐射防护装置,如准直器和附加屏蔽,把潜在的辐射降到最低㊂4.2.5在每一次照射前,操作人员都应该确认探伤室内部没有人员驻留并关闭防护门㊂只有在防护门关闭㊁所有防护与安全装置系统都启动并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才能开始探伤工作㊂4.2.6开展探伤室设计时未预计到的工作,如工件过大必须开门探伤,应遵循5.1㊁5.3㊁5.4㊁5.5的要求㊂5工业X射线现场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5.1X射线现场探伤作业分区设置要求5.1.1探伤作业时,应对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并在相应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㊂5.1.2一般应将作业场所中周围剂量当量率大于15μS v/h的范围内划为控制区㊂如果每周实际开机时间明显不同于7h,控制区边界周围剂量当量率应按式(1)计算:̇K=100t (1)式中:̇K 控制区边界周围剂量当量率,单位为微希沃特每小时(μS v/h);t 每周实际开机时间,单位为小时(h);100 5m S v平均分配到每年50工作周的数值,即100μS v/周㊂5.1.3控制区边界应悬挂清晰可见的 禁止进入X射线区 警告牌,探伤作业人员在控制区边界外操作,否则应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㊂5.1.4现场探伤作业工作过程中,控制区内不应同时进行其他工作㊂为了使控制区的范围尽量小, X射线探伤机应用准直器,视情况采用局部屏蔽措施(如铅板)㊂5.1.5控制区的边界尽可能设定实体屏障,包括利用现有结构(如墙体)㊁临时屏障或临时拉起警戒线(绳)等㊂5.1.6应将控制区边界外㊁作业时周围剂量当量率大于2.5μS v/h的范围划为监督区,并在其边界上悬挂清晰可见的 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警告牌,必要时设专人警戒㊂5.1.7现场探伤工作在多楼层的工厂或工地实施时,应防止现场探伤工作区上层或下层的人员通过楼梯进入控制区㊂4。
工业探伤x射线国家标准
工业探伤x射线国家标准工业探伤x射线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对材料的内部缺陷进行检测。
为了规范和统一工业探伤x射线的应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探伤x射线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工业探伤x射线国家标准进行介绍和解读,希望能够对相关行业人士有所帮助。
首先,工业探伤x射线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对设备、操作人员、检测方法和结果评定等方面的规定。
在设备方面,标准主要对探伤x射线机的性能、精度、安全性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设备能够满足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需求。
在操作人员方面,标准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技术要求和安全防护等进行了规定,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安全地操作探伤x射线设备。
在检测方法和结果评定方面,标准对探伤x射线的检测方法、参数设置、缺陷评定等进行了规定,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工业探伤x射线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工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严格的标准规定,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的缺陷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标准的制定也可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减少工作中的安全事故发生。
此外,标准的制定还可以促进探伤x射线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推动行业的进步和提高。
最后,工业探伤x射线国家标准的执行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真正发挥标准的作用,保障工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相关企业和机构应当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标准意识和执行能力。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强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总之,工业探伤x射线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工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希望相关行业人士能够充分认识到标准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标准,共同推动工业探伤x射线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解读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解读一、标准的重要意义射线探伤(又称工业无损探伤)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冶金和造船等工业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是检查金属或非金属物体内部缺陷的主要方法之一。
X射线探伤作业方式有固定式和移动式X射线探伤。
前者是被检物体在专用探伤室内进行X 射线透照检查,探伤室的防护墙具有一定屏蔽射线的作用。
后者是用移动式或携带式X射线探伤装置在室外、生产车间或安装现场对物体进行X射线透照检查,防护条件较复杂。
使用单位视被检物体的类别、规格等工作条件选择采用固定式或移动式X射线探伤作业。
工业X射线探伤使用的曝光条件相对较高,管电压可达数百千伏、管电流一般使用5毫安,其辐射输出剂量较大,人员若接受主射线束的照射会引起急性辐射损伤,特别是移动探伤作业,由于受到现场条件的影响,可能会造成工作人员和附近公众接受较高的辐射剂量。
随着工业的发展,从事探伤的人员越来越多,涉及的探伤场所也越来越多,因此出台该标准以规范X射线探伤作业的放射防护、监督与管理,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辐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我国机械、石油、化工、冶金与造船等工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标准修订的相关背景情况本标准是为适应工业探伤技术的发展和辐射防护新要求,规范工业X射线探伤的放射防护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标准对《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7-2006)进行的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主要参考了IAEA SAFETY STANDARDS SERIES No. SSG(Specific Safety Guide)-11《Radiation Safety in Industrial Radiography》(2011)的相关内容。
同时在相关条文中也引用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02)、《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Z132-2008)的相关内容。
工业射线探伤辐射安全与防护讲义
工业射线探伤辐射安全与防护讲义工业上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是射线探伤技术,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X射线来对钢铁、铸铁、铝合金及其它金属材料等进行内部缺陷的检测。
而由于射线探伤中放射性物料的使用,使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进行辐射安全与防护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将概述工业射线探伤辐射安全与防护的相关知识。
一、射线探伤中的辐射物质射线探伤技术常用的辐射物质有两种,分别是同位素和X射线。
同位素有一定的放射性,产生伽马射线或贝塔射线,常用的有60Co、192Ir、^137Cs等。
而X射线是通过特殊的管道、发射系统产生的。
两种辐射物质的产生方式不同,但在射线探伤的实际操作中,其使用方式基本相同。
二、辐射的危害和防护在射线探伤实验中生产的辐射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损害。
因此,在进行射线探伤时要严格控制辐射出现的时间、空间和程度,确保操作人员在安全的范围内。
一旦被辐射,人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比如夏季的阳光就是一种小量辐射来源。
人体接受的辐射剂量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出现胃肠道症状、皮肤症状、消化道症状、血液系统症状等。
甚至严重时会影响人体内部器官的组织结构,到达严重影响生命安全的情况。
因此,在进行射线探伤前,需明确辐射剂量,记录好操作时间和空间,及时确定辐射区域和辐射防护措施。
1. 防护措施在射线探伤过程中,必须严格使用防护措施,以确保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1)人员防护:工作人员必须戴上防护服和防护手套,防止辐射物质通过皮肤和黏膜进入身体。
同时要在操作区域配备辐射监测器,及时发现低剂量辐射区域。
(2)区域防护:对辐射工作区域进行标记和具体防护措施。
对于不需要操作但接近辐射区域的人员进行警告,切断非必要的人员进入辐射区域。
2. 辐射剂量辐射剂量是衡量辐射量的指标。
在射线探伤操作中应该控制辐射剂量,以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但是即使在低剂量下,辐射也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3. 辐射探测为确保人员的安全,必须配置辐射探测器,对可能存在的辐射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准确掌握操作环境的辐射量,及时做出合理处理。
GBZ 117-2002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
ICS 13.100 GBZ C57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职 业 卫 生 标 准GBZ 117-2002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Radiological protection standardsfor industrial X-ray detection2002-04-08发布 2002-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目 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X射线探伤装置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5 X射线探伤作业场所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6 放射防护监测附录A(资料性附录) X射线防护材料半值层附录B(规范性附录) X射线现场作业控制区与管理区的确定前 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原标准GB16357-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第4~6章和附录B是强制性内容,其余为推荐性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丹东仪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协铭、贺国栋、邓大平、邱玉会等。
本标准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GBZ 117-2002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和探伤作业场所及有关人员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500kV以下的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以下简称X射线装置)的生产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703 辐射防护规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X射线专用探伤室探伤X-ray defect detecting in the room for special use在专用探伤室对物体内部缺陷进行X射线透照检查的工作过程。
工业x射线探伤防护标准
工业x射线探伤防护标准
工业X射线探伤防护标准。
工业X射线探伤是一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
在进行X射线探伤时,我们必须要重视防护标准,以确保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工业X射线探伤防护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工业X射线探伤防护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旨在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根据《辐射防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工业X 射线探伤必须符合一定的防护标准,包括设备防护、场所防护、个人防护等方面的要求。
其次,对于X射线探伤设备的防护,我们需要确保设备的辐射剂量符合国家标准,并且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此外,对于X射线探伤场所的防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工作场所必须设置明显的辐射警示标识,并且必须定期进行辐射环境监测。
对于工作场所的布局和防护措施也有严格的规定,以确保周围环境和其他工作人员不会受到辐射的影响。
在个人防护方面,操作人员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具,包括防护服、
手套、护目镜等。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且定期接受相关的辐射防护培训,以提高对辐射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总的来说,工业X射线探伤防护标准是确保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的防护标准和规定,才能有效地预防辐射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希望相关人员能够重视工业X射线探伤防护标准,确保工作过程中
的安全和健康。
工业射线探伤安全与防护讲义
工业射线探伤安全与防护讲义一、工业射线探伤的安全风险1. 射线辐射:工业射线探伤所使用的射线能够穿透物体并使其产生影像,但同时也会释放出辐射。
如果不加以控制,射线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 辐射源泄漏:射线探伤设备中的辐射源如出现泄漏,会导致周围环境和人员受到辐射影响。
3. 操作失误:在进行射线探伤过程中,操作人员如果不遵守规定或者疏忽大意,可能会出现意外。
二、工业射线探伤的安全管理措施1. 培训教育:对参与射线探伤的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其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 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制定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并向全体员工宣传和贯彻执行。
3. 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射线探伤作业区域的射线防护设施完善,包括辐射防护墙、防护门、防护窗等设施的安装和维护。
4. 辐射监测:定期对射线探伤作业区域进行辐射监测,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安全要求。
5. 废弃物处理:对射线探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放射源进行规范处理和储存,防止泄漏和污染。
6. 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射线探伤作业安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和救援。
三、工业射线探伤的个人防护措施1. 佩戴防护用具:操作人员在进行射线探伤作业时,应佩戴合格的防护用具,包括铅皮围裙、铅手套、防护眼镜等。
2. 最大限度减少照射时间:在进行射线探伤作业时,尽量减少辐射照射时间,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3. 限制进入区域:在进行射线探伤作业时,应限制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确保其他员工的安全。
通过以上的安全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工业射线探伤作业中的安全风险,保障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业射线探伤的检测效率和质量,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四、应急预案和培训1. 应急指导: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应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包括对辐射泄露、意外伤害等情况进行详细的处理步骤说明,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应对。
2. 培训教育:定期进行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操作培训和教育,使每位操作人员都能够熟悉安全规章制度和应对突发状况的措施。
射线探伤标准
射线探伤标准射线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对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的质量检测。
射线探伤标准是指对射线探伤方法、设备、操作和评定标准的规定,它是保证射线探伤工作质量和结果准确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射线探伤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于广大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射线探伤技术。
一、射线探伤方法。
射线探伤方法主要包括X射线探伤和γ射线探伤两种。
X射线探伤是利用X射线管产生的X射线进行探伤,适用于较薄的材料或零部件的检测;γ射线探伤则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γ射线进行探伤,适用于较厚的材料或零部件的检测。
在进行射线探伤时,应根据被检测物体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射线探伤方法。
二、射线探伤设备。
射线探伤设备主要包括射线发生器、探测器和显像设备。
射线发生器是产生X射线或γ射线的装置,探测器是用于接收和测量射线的装置,显像设备是用于显示和记录探伤结果的装置。
在选择射线探伤设备时,应根据被检测物体的材料、厚度和形状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以确保探伤效果和结果的准确性。
三、射线探伤操作。
射线探伤操作包括设备的调试、曝光参数的选择、曝光时间的控制、曝光距离的确定等步骤。
在进行射线探伤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确保曝光参数的准确选择和控制,以避免曝光不足或过度曝光导致的探伤结果不准确。
四、射线探伤评定标准。
射线探伤评定标准是指对探伤结果的判定和评定标准,主要包括缺陷的类型、尺寸、位置和数量等方面的规定。
在进行射线探伤评定时,应根据相关标准对探伤结果进行准确判定,确保对被检测物体的缺陷进行准确、全面的评定。
五、射线探伤质量保证。
射线探伤质量保证是指在射线探伤过程中对设备、操作和评定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射线探伤工作的质量和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射线探伤工作时,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加强对评定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以提高射线探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结语。
射线探伤标准是保证射线探伤工作质量和结果准确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和评定,才能确保射线探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工业X射线探伤是一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汽车制造、管道建设等领域。
然而,X射线具有一定的放射危害性,因此在进行X 射线探伤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以确保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首先,对于从事工业X射线探伤的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放射卫生防护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和防护眼镜,以减少X射线对人体的直接照射。
另外,操作人员还应定期接受放射卫生检测,确保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标准。
其次,工业X射线探伤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的安全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辐射剂量符合国家标准,并且设备本身不会存在辐射泄漏的风险。
在进行X射线探伤时,必须设置专门的辐射区域,并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以防止辐射对周围人员造成伤害。
另外,工业X射线探伤场所必须设置明显的辐射警示标识,警示周围人员注意辐射风险,并且限制未经授权人员的进入。
对于周围环境,必须进行定期的环境辐射监测,确保X射线探伤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此外,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还需要注意辐射剂量的监测和记录。
对于每次X射线探伤作业,必须记录操作人员接受的辐射剂量,以便及时评估操作人员的辐射暴露情况。
同时,还需要对探伤设备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测和记录,确保设备的辐射剂量不会超出安全标准。
总的来说,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是保障X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定,才能有效地保护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确保X射线探伤作业的顺利进行。
希望所有从事工业X射线探伤的人员都能充分认识到放射卫生防护的重要性,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共同维护好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工业射线探伤装置安全使用与辐射防护
操作前应检查 设备是否正常, 周围环境是否 符合安全要求。
操作过程中应 避免设备过载, 防止发生故障。
操作后应及时 清理现场,确
保安全。
定期检查工业射线探伤装置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每次使用后,应检查探伤装置的表面是否受损,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定期对工业射线探伤装置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PART FOUR
建立完善的辐射防护管理体 系
遵循辐射防护三原则:正当 化、最优化、剂量限值
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个人 防护用品
定期进行辐射监测和评估
选用合适的防护装备,确保有效防止辐射 定期检查防护装备的完好性,确保其性能可靠 使用前应了解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因误操作导致防护失效 穿戴防护装备时应遵循规定顺序,确保防护效果最大化
,
汇报人:
பைடு நூலகம்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01
定义:工业射线探伤装 置是一种用于检测材料 内部缺陷的设备,通过 发射射线穿透材料,然 后检测反射或透射的射 线来发现缺陷。
02
作用:工业射线探伤装 置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检 测出材料内部的裂纹、 气孔、夹杂物等缺陷, 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了解并遵守
定期进行安全 培训:提高员 工的安全意识 和操作技能, 确保安全作业
实施安全检查: 定期对工业射 线探伤装置进
行检查和维护, 确保设备安全 可靠
建立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 意外情况制定应 急预案,确保及 时有效地应对突
发情况
培训内容:了解工业射线探伤装置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资质认证:通过相关考试,取得操作工业射线探伤装置的资质证书 定期复训:按照规定进行定期复训,确保操作人员技能和知识的更新 培训管理: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确保操作人员的培训质量和效果
GBZ117-2002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Radiological protection standards for industrial X-ray detectionGBZ117-2002前言本标准第4-6章和附录B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原标准GB16357-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丹东仪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协铭、贺国栋、邓大平、邱玉会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和探伤作业场所及有关人员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500kV以下的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以下简称X射线装置)的生产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703 辐射防护规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X射线专用探伤室探伤X-ray defect detecting in the room for special use在专用探伤室对物体内部缺陷进行X射线透照检查的工作过程。
3.2 X射线现场探伤X-ray defect detecting on-the-spot在室外、生产车间或安装现场使用移动式或携带式X射线探伤装置对物体内部缺陷进行X 射线透照检查的工作过程。
3.3 探伤室defect detecting room放置X射线装置和被检物体进行X射线透照检查并具有一定屏蔽射线作用的照射室。
4 X射线探伤装置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4.1 防护技术要求4.1.1 X射线管头4.1.1.1 移动式或固定式的X射线装置管头组装体应能固定在任何需要的位置上加以锁紧。
x射线工业探伤的技术原理
x射线工业探伤的技术原理摘要:一、引言二、X射线探伤技术的基本原理1.X射线的产生2.X射线的穿透性3.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三、X射线探伤的应用领域四、X射线探伤技术的优缺点五、发展趋势和前景六、结论正文:一、引言X射线工业探伤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损检测方法,在我国工业发展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从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优缺点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X射线工业探伤技术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了解和参考。
二、X射线探伤技术的基本原理1.X射线的产生X射线是由高速电子与靶材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在X射线探伤设备中,高速电子束撞击靶材,使靶材内的原子发生激发,从而产生X射线。
2.X射线的穿透性X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穿透各种物质。
在工业探伤中,X射线可以穿透工件,使内部结构和组织显现出来。
3.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会发生吸收、散射和衍射等现象。
这些现象影响了X射线在物质中的传播和衰减程度,从而为探伤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三、X射线探伤的应用领域X射线探伤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航天、建筑等领域。
在工业领域,X射线探伤主要用于检测金属材料的内部缺陷、裂纹等;在医学领域,X 射线探伤用于诊断疾病、观察生长发育等;在航天领域,X射线探伤技术用于检测航空器零部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X射线探伤技术的优缺点优点:1.无损检测,不损害被检测物体;2.分辨率高,能够发现微小缺陷;3.检测速度快,效率高;4.检测范围广泛,适用于多种材料和结构。
缺点:1.设备成本较高;2.对环境有一定的辐射影响;3.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五、发展趋势和前景随着科技的进步,X射线探伤技术不断发展。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提高探伤分辨率,实现更高精度的检测;降低辐射剂量,减轻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探伤技术,提高检测效率和可靠性。
六、结论X射线工业探伤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损检测方法,在工业发展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工业x 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工业x 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工业X射线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
然而,X射线的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以确保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对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X射线的辐射特性、防护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的人员,才能够进行X射线探伤工作。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和防护眼镜,以减少辐射对皮肤和眼睛的伤害。
其次,工业X射线探伤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
同时,工作场所必须设置明确的辐射区域和非辐射区域,对辐射区域进行标识和隔离,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在辐射区域内,必须配备辐射剂量监测设备,对操作人员的辐射剂量进行实时监测,确保不超出安全标准。
另外,工业X射线探伤操作必须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严格控制辐射剂量和辐射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辐射下。
同时,工作场所必须配备紧急停机装置和紧急救援设备,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能够及时停止辐射源的工作并进行紧急救援。
最后,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的执行必须由专业的放射卫生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
对于违反标准的行为,必须进行严肃的处理和追责,以确保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的严格执行。
总之,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是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须严格执行。
只有通过严格的培训、设备维护、操作规范和监督检查,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X射线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确保工业X射线探伤工作的安全进行。
工业x射线探伤防护要求
工业x射线探伤防护要求
工业X射线探伤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工艺,用于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和异物。
为了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特定的防护要求必须得到满足。
安全区域应该设立在X射线设备周围,以限制无关人员的进入。
只有经过合适培训的人员,尤其是持有相关资质和执照的专业人士,才能进入这个区域进行操作。
这些人员需要了解X射线的基本原理、仪器操作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所有使用X射线设备的工作人员都应该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
这些设备可能包括铅背心、手套、护目镜和防护帽等,以减少对辐射暴露的风险。
这些防护设备应当经过定期检查和测试,确保其完好无损以保障其保护功能。
工业X射线探伤设备应该定期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只有通过验证且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才能使用。
同时,设备操作人员应当注意设备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提示,确保正确操作和避免潜在风险。
在进行X射线探伤作业时,应该限制任何人员在辐射区域的停留时间。
辐射源应根据具体情况远离人员和其他设备,并通过适当的屏蔽材料来降低辐射量。
实施严格的排风和排放措施,确保辐射物质的合理处理和废弃物的规范处置。
在工业X射线探伤作业现场应当设置警示标示和紧急应对措施。
这些标示应当清晰明确,提醒人员注意辐射风险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行事。
同时,提供紧急救援设备和联系信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总结而言,工业X射线探伤防护要求着重于人员培训、安全区域划定、防护设备使用、设备维护和校准、辐射区域管理以及紧急应对措施。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要求,我们才能安全、高效地进行工业X射线探伤作业。
x射线工业探伤的技术原理
x射线工业探伤的技术原理摘要:1.X 射线工业探伤的概述2.X 射线工业探伤的技术原理3.X 射线工业探伤的应用领域4.X 射线工业探伤的辐射安全问题5.结论正文:一、X 射线工业探伤的概述X 射线工业探伤是一种应用X 射线技术进行材料内部无损检测的方法,可以对各种材料、零部件和焊缝进行缺陷、异物、裂纹等问题的检测。
在工业生产中,X 射线工业探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损失。
二、X 射线工业探伤的技术原理X 射线工业探伤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加速电子来释放X 射线,这些X 射线会穿透样品并留下图像。
技术人员通过图像的亮度观察样品的相关细节,如缺陷、裂纹等。
X 射线探伤技术根据材料厚度对X 射线吸收程度的差异,从软片上显示出材料、零部件及焊缝的内部缺陷,从而判断材料的质量。
三、X 射线工业探伤的应用领域X 射线工业探伤技术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国防工业、锅炉、压力容器、造船、造纸、石油化工、航空及工业机械等。
在汽车工业中,X 射线探伤可用于检测发动机部件、车轮和车架的缺陷;在航空工业中,X 射线探伤可用于检测飞机部件的裂纹、毛刺、腐蚀和异物等。
四、X 射线工业探伤的辐射安全问题射线探伤产生的辐射过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轻则造成人体的免疫力下降,重则会导致没有生育能力、患白血病等。
因此,在从事射线探伤作业期间,工作人员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服、减少接触时间等。
对于探伤室内的辐射防护,可以采用辐射防护材料和设施,如铅板、防护门等,以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五、结论综上所述,X 射线工业探伤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对各种材料、零部件和焊缝进行无损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要求2008-1-14 10:54:00( 浏览次数:5294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 18465-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2001-10-22批准 2002-03-01实施前言本标准除第1章、第2章和第3章外,其余都属强制性条款。
工业丁射线探伤是一项利用放射源的γ射线对金属构件内部结构进行照相的无损检测技术,由于此项作业操作现场复杂,且应用的放射源不止一种,操作过程中射线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为了规范此类操作,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标准。
主要参考了GB/T 14058、DIN 54115第1部分及其附件和DIN 541.15第5部分的内容,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本标准从2002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邓大平、侯金鹏、朱建国、温继惠、汪春亮。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γ射线探伤机防护性能及其使用过程中的放射防护和有关监测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应用γ射线探伤机进行金属构件内部结构的无损检测实践。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075-1983 密封放射源分级(eqv ISO 2919:1980)GB11806-1989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GB/T 14058-1993 γ射线探伤机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移动式探伤 mobile defect detecting在室外、生产车间或安装现场用手提式或移动式γ射线探伤机进行探伤的工作过程。
3.2 固定式探伤 stationary defect detecting在专用γ射线探伤室内用固定安装的或可有限移动的探伤机进行γ射线探伤的工作过程。
3.3 γ射线探伤室 gamma defect detecting room放置γ射线探伤机和被检物体进行γ射线探伤并具有一定屏蔽作用的专用照射室。
4 γ射线探伤机的放射防护性能要求4.1 源容器应符合GB/T 14058-1993中5.3的试验要求,其周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超过表1所控制值。
1 源容器周围空气比释动能率控制值(mGy·h-1)4.2 使用贫化铀做源容器屏蔽材料时,其对β射线的防护应符合GB/T 14058-1993中5.3.1条的要求。
4.3 每台γ射线探伤机的源容器及其中的密封源必须有符合GB/T 14058-1993中8.1.1、8.1.2条要求的标志。
4.4 γ射线探伤机的安全锁、联锁装置、源的位置指示器、系统故障时的安全装置、防止违章操作装置等安全装置的性能按GB/T 14085-1993中5.4条要求。
4.5 源托的安全性应符合GB/T 14085-1993中5.5条要求。
4.6 根据不同需要,放射源传输装置的长度应尽可能减短,每次照相后,放射源能立即返回源容器并进入关闭状态。
4.7 产品说明书应注明型号、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及设备保养、贮存、运输方法,还应包括:所用放射源的种类、特性、源容器外表面泄露剂量水平、安全措施、自动关闭功能及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等内容。
5 固定式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5.1 γ射线探伤室的建筑(包括辐射防护墙、门、窗、辐射防护迷路)应充分考虑直射、散射和屏蔽物材料和结构等各种因素并按本标准附录A(规范性附录)的要求确定防护厚度。
5.2 辐射防护墙外5cm处剂量率应小于2.5μGy·h-1。
5.3 辐射防护门入口处必须有固定的放射性危险标志,照射期间有醒目的"禁止入内"的警示标识;探伤室入口处及被探物件出入口处必须设置声光报警装置,该装置在γ射线探伤机工作时应自动接通,并能在有人通过时自动将放射源收回源容器;辐射防护门的防护性能应与同侧墙相同,其外5cm处的剂量率应小于2.5μGy·h-1,并安装门-机联锁装置和工作指示灯;机房内适当位置安装固定式剂量仪。
6 移动式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6.1 进行探伤作业前,必须先将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
6.2 控制区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低于40μGy·h-1。
在其边界必须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放射性工作场所"警示标识。
未经许可人员不得进入该范围,可采用绳索、链条和类似的方法或安排监督人员实施人工管理。
控制区范围的计算方法见附录B(规范性附录)。
6.3 监督区位于控制区外,允许有关人员在此区活动,培训人员或探访者也可进入该区域。
其边界剂量应不大于2.5μGy·h-1,边界处应有"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识,公众不得进入该区域。
6.4 进行探伤作业时,必须考虑γ射线探伤机和被检物体的距离、照射方向、时间和屏蔽条件,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受照剂量低于年剂量限值,并应达到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7 放射源的安全要求7.1 密封源选用的级别按GB4075选定,无保护的源为43515级、装置里的源为43313级。
7.2 放射源的更换应得到当地放射卫生防护部门批准并在防护专业人员的监督下进行,在完全屏蔽的装置里,采用远距离的抓取机和支撑装置进行。
密封源从运输容器中转装入源容器或从源容器转装入运输容器必须采用便于更换操作的辅助设备和具有足够屏蔽性能的装置。
操作人员在一次更换过程中所接受的当量剂量不应超过0.5mSv。
7.3 放射源托的更换应由使用单位主管部门及当地放射卫生监督部门批准。
如果装载和卸载带有放射源和源托的源容器是通过推进器进行的,就必须利用带足够屏蔽的适当的换装容器。
7.4 废弃的放射源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或处置,并有详细的记录归档保存。
7.5 放射源的运输按GB11806-1989中第4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7.6 含源源容器或放射源应在专用放射源库内贮存。
7.7 在当地放射卫生防护主管部门指导下,使用单位应制定出合适的应急计划并作好相应的应急准备,计划内容包括:工作程序、组织机构、人员培训、应急计划演习、应急设施等。
7.8 操作现场必须配备适当的应急防护设备,如:足够屏蔽厚度的防护掩体、隧道式屏蔽块、柄长不短于1.5米的夹钳、适当长度的金属线、水池、沙袋等。
8 放射防护监测8.1 作业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8.1.1 γ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常规个人剂量监测,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健康管理档案,其个人年剂量限值如下:a)连续5年内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b)任何单一年份内有效剂量50mSv;c)一年中眼晶体所受的当量剂量150mSv;d)一年中四肢(手和脚)或皮肤所受的当量剂量500mSv。
8.1.2 对作业人员还应进行意外事故的剂量监测,并有详细的记录。
8.2 γ射线探伤机防护性能监测8.2.1 生产γ射线探伤机,应按GB/T 14058-1993中7.2和7.3的要求进行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8.2.2 由使用单位所在地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本标准第四章的放射防护性能要求对γ射线探伤机进行验收检测,其中本标准第4.1条要求的屏蔽效果试验按GB/T 14058-1993中第6.1条进行,合格后方能使用。
8.2.3 使用单位应经常对安全装置的性能进行检测,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进行一次。
8.2.4 探伤机被移动后,兼职防护人员必须用相应仪器进行安全装置的性能检测。
8.2.5 防护主管部门每年对密封放射源进行一次泄漏检验。
8.3 作业场所的防护监测8.3.1 固定式探伤作业场所的防护监测8.3.1.1 探伤室启用前必须进行验收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8.3.1.2 每天工作前,探伤作业人员应检查安全装置、联锁装置的性能及警告信号、标志的状态。
检查探伤室内是否有人员逗留。
8.3.1.3 每次探伤作业结束后,操作人员应用可靠的辐射仪器核查放射源是否回到安全位置。
源容器出入源库时应进行监测并有详细记录。
8.3.1.4 由使用单位所在地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进行一次操作场所及探伤室临近区域的辐射水平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提出评价或改进意见。
当放射源的活度增加时,应重新测量上述辐射水平,并根据测量结果做出合适的改进。
8.3.2 移动式探伤作业场所的放射防护监测8.3.2.1 每次探伤作业前应按本标准第8.3.1.2条检查探伤机,并检查控制区,确保在放射源暴露前控制区内无任何人员。
8.3.2.2 作业场所启用时,应围绕控制区边界测量辐射水平,并按不超过40μGy·h-1的要求进行调整。
8.3.2.3 建立操作现场的辐射巡测制度,定期观察放射源的位置和状态。
8.3.2.4 探伤作业结束后应进行本标准第8.3.1.3条的工作。
附录A(标准的附录)防护层的确定A.1 原则A.1.1 在确定防护层时必须考虑有用线束的方向。
如有用线束的方向没有限制,所有方向的防护层按A.2进行确定。
如有用线束仅处于有限的方向,则除此有限方向按A.2确定防护层外,其余所有方向的泄漏辐射防护层按A.3进行确定。
A.1.2 由不同的屏蔽材料构成的多层防护,其总衰减度等于各个防护层的衰减度之乘积。
A.2 防止有用辐射的防护层A.2.1 在距放射源的距离为a0时,该点的最高空气比释动能率K N,按式(A1)计算。
............(A1)式中:K N——距放射源距离为a0时该点的最高空气比释动能率;A——放射源的预期最大放射性活度,GBq;τK——空气比释动能常数,mGy.m2.h-1.GBq-1;a0——距放射源的距离,m。
A.2.2 按照式(A2)计算所要求的有用辐射的衰减度F N,·…………………………………(A.1)式中:K N——测到的或者按式(A1)计算出的在有用辐射束里距离放射源为的a0的比释动能率;(mGy/h);a——距放射源的某一点的距离;m;K G——距放射源为a的最高允许比释动能率(mGy/h)。
表A.1 比释动能常数гK,(mGy·m2)/(h·GBq)A.2.3 防止有用辐射束的防护层的厚度可从图A.1和图A.2中查得。
通过在图A.1和图A.2中给出的质量厚度除以屏蔽材料的密度(g/cm3),就可以得出以cm为单位的防护层的厚度(详见A.2.4)。
A.2.4 防护层的公式计算防护层的厚度d(cm)也可使用表A.2中的线性衰减系数μ的值,按照公式(A3)进行计算,严格用于图A.1和图A.2中曲线F N>10的线性范围。
..................(A.3)式中:d——防护层的厚度,cm;μ——线性衰减系数,cm-1;τK——空气比释动能常数;A——放射源的预期最大放射性活度,GBq;a——距放射源的某一点的距离;m;K G——距放射源为a的最高允许比释动能率(mG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