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行路难评课-word范文 (10页)
初中语文_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设想】以“诗眼”——难贯穿起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诵读中感知情感,在诵读品析中理清情感起伏变化,受到情感熏陶,感受诗人且难且行的昂扬乐观情怀。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知诗歌内容。
2.品味诗句,把握作者难中求进,跌宕起伏的情感。
3.深入体味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感受诗人难中求进,跌宕起伏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悟并践行诗人且难且行的昂扬乐观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诗化诗人形象余光中这样评价一个人物:“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他是谁呢?——李白请说说你心中的李白形象。
要求:运用李白的诗歌来表达。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一起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
二、初读,了解写作背景1. 请学生自由放声地朗读诗歌。
2. 邀请一位学生朗读诗歌。
3. 反馈预习情况。
出示预习卡:(1)塞,阻塞,冰阻塞了水的道路。
所以读“sè”。
(2)乐府古题:乐府是古代官方音乐机构的名称,从民间收集的民歌,有帝王、贵族的作品,统称为汉乐府诗,也简称汉乐府。
乐府是配曲可唱的,诗的题目对应的固定的音乐曲调,沿用汉代的曲调,就是乐府古题。
(3)介绍写作背景25岁前:蜀中学习,仗剑任侠;26岁:怀抱梦想,出蜀远游;42岁:金门传诏,供奉翰林;44岁: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朋友们为他饯行,李白满怀愤慨写下了《行路难》,这组诗有三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
三、诵读,诗眼巧妙切入在唐朝,视诗歌质量为名誉的诗人是很注重“诗眼”打造的,诗眼是诗歌中最能表现主旨或意趣的一词一字。
往往是诗人苦吟锤炼的结果,那么,本诗的诗眼是?——行路难。
难在哪里?李白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1.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金樽:饮酒器。
八年级语文《行路难》评课稿
八年级语文《行路难》评课稿八年级语文《行路难》评课稿八年级语文《行路难》评课稿谷老师在《行路难》一课中所展示的“板块式”教学模式和“重朗读,重积累”的教学理念,更是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对我的课堂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下面我就谷老师的课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想。
首先,谷老师的课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都是下文的一个铺垫。
在《行路难》一课中,谷老师以学生的齐读导入,形成了教学预设,为下文的朗读指导提供了依据。
再如谷老师设计的微型讲座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丰富了知识,而且为课外拓展设下了一个铺垫。
其次,“板块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巧妙运用。
听谷老师的课很轻松,这节课气氛亲切、生动、活泼。
谷老师针对课文设置了三个板块的内容:学习活动一(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学习活动二(说读,理解诗中的句意);学习活动三(背读,吟诵)。
这三个板块的要求明了却明确,那就是以朗读来带动对整首诗的理解。
再加上谷老师旁征博引,挥洒自如,并能用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一种轻松学习的境地。
我相信这样上语文课,一定会让学生越来越喜欢语文的。
再次,对诗歌朗读的指导准确而到位,通过读使学生感受诗的优美,感受诗的意境。
谷老师在讲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体的有关知识后马上就进入了对诗歌朗读的指导,他针对学生的第一次朗读情况,对学生提出了朗读诗歌的第一个要求:注意朗读节奏,并加以示范。
当学生朗读结束后,老师马上帮他们指出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读得还不到位。
在学生第三次齐读结束后,谷老师对他们提出了朗读诗歌的第二个要求:要读出诗歌中“抑扬”,并向学生解释了什么样的感情要用“抑”来读,什么样的感情要用“扬”来读。
如(读)“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句就应该用“抑”声调来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句就应该用“扬”声调来读。
然后学生再一次进行齐读。
在谷老师的层层指导下,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朗读指导结束后,谷老师让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并感受诗中最美好的句子及谈谈对诗中难句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行路难》评课稿(精选8篇)
八年级语文《行路难》评课稿八年级语文《行路难》评课稿(精选8篇)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
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语文《行路难》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行路难》评课稿篇1谷老师在《行路难》一课中所展示的“板块式”教学模式和“重朗读,重积累”的教学理念,更是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对我的课堂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下面我就谷老师的课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想。
首先,谷老师的课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都是下文的一个铺垫。
在《行路难》一课中,谷老师以学生的齐读导入,形成了教学预设,为下文的朗读指导提供了依据。
再如谷老师设计的微型讲座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丰富了知识,而且为课外拓展设下了一个铺垫。
其次,“板块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巧妙运用。
听谷老师的课很轻松,这节课气氛亲切、生动、活泼。
谷老师针对课文设置了三个板块的内容:学习活动一(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学习活动二(说读,理解诗中的句意);学习活动三(背读,吟诵)。
这三个板块的要求明了却明确,那就是以朗读来带动对整首诗的理解。
再加上谷老师旁征博引,挥洒自如,并能用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一种轻松学习的境地。
我相信这样上语文课,一定会让学生越来越喜欢语文的。
再次,对诗歌朗读的指导准确而到位,通过读使学生感受诗的优美,感受诗的意境。
谷老师在讲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体的有关知识后马上就进入了对诗歌朗读的指导,他针对学生的第一次朗读情况,对学生提出了朗读诗歌的第一个要求:注意朗读节奏,并加以示范。
当学生朗读结束后,老师马上帮他们指出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读得还不到位。
在学生第三次齐读结束后,谷老师对他们提出了朗读诗歌的第二个要求:要读出诗歌中“抑扬”,并向学生解释了什么样的感情要用“抑”来读,什么样的感情要用“扬”来读。
李白《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李白《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波澜,提升学生素养。
(教学重点)2、通过品读,体会诗人复杂的心境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3、通过赏读,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媒体:音频朗读、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位诗人,余光中赞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杜甫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斗酒诗百篇,自称酒中仙。
”他是谁?(学生答)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称为“诗仙”“酒仙”的伟大诗人,他的人生之路却坎坷。
今天,让我们走进李白的《行路难》,一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
二、诵读,感诗韵。
(自主学习)学习活动一:畅读诗歌,读出韵味。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重点强调如下读音:樽(zūn)羞(xiū)直(zhí)箸(zhù)塞(sè)歧(qí)2、个别学生朗读。
老师指导朗读,强调语速慢有感情才能读出诗歌的韵味。
3、听读。
4、小组读。
5、齐读,边读边感知:你从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起伏?(注意结合注释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历程)感受到诗人“苦闷——希望——迷茫——自信”的情感交织变化过程。
6、自由朗读,力求背诵。
三、品读,悟诗情。
(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二:紧扣诗眼,感悟诗情。
(一)诗题为《行路难》,一个“难”字,道尽诗人千千心结。
请同学们反复品读,说说哪些诗句体现了诗人处境和心境之艰难?(学生讨论交流)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引发想象联想,描摹出诗人食不甘味、失魂落魄的情状,形象地显示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板书:苦闷)教师指导朗读:此句妙在借用动词捕捉意象来刻画渲染,所以我们在朗读时要注意处理好这些重音,语速慢些,语调低沉些,读出诗人的苦闷、茫然之情。
九年级语文《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及反思(经典、值得收藏)
3、教师小结:在唐朝,每首诗几乎都有一个诗眼,那本诗的诗眼是——行路难。
(知识采撷:诗眼——是诗人苦吟锤炼的结果。
抓住诗眼,可以抓住人物心理,可以挖掘主题内涵,来品味诗歌艺术。
)4、品析诗情同学们,大家试想一下,李白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全班同学四人为一组,合作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同桌合作,交流文意(包括字词的理解)。
把不理解的词句拿出来在小组相互探讨,如果没有形成统一意见,小组提出来全班交流。
)(2)请找出诗中能体现李白心情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说说你的理由。
(如修辞、用词生动、写作的手法、流露的情感……)发言层次:①诗人的心情怎样?(用词语概括);②找出相关诗句或词语;③这句诗是通过(描写/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3)学生分组活动,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教师板书诗人心情变化过程)①先根据要求说话,师生评价后,再读学生说过的诗句。
(读包括一个人读,和齐读,让学生在理解中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②(知识采撷:用典,借用典故以传情达意。
典故: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
用典: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婉曲地表达“今”义。
用典的效果:精炼语言,避直就曲,生动典雅。
)③诗人心情变化过程:苦闷,悲愤——希望、憧憬——郁闷、矛盾——乐观、自信(4)名句赏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哪怕前面的道路险峻多歧,诗人却相信终有一天可以乘长风破万里浪,直达理想的彼岸。
这两句突出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5、感受诗人形象。
(四)小结李白的一生都与失败交织在一起。
我们的未来不会一帆风顺,或许当我们在成长的路上遭遇失败时,我们要学习李白的精神,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乐观积极地面对,不轻言放弃,勇敢前行!(五) 作业1、背诵并默写《行路难》。
2、课后积累李白的诗歌,并选一首你最喜欢的诗歌进行赏析。
(200字)板书设计:。
2018-201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实用word文档 (2页)
2018-201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
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
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
第14课《行路难(其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行路难(其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行路难》教学设计【课标分析】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背诵优秀诗文。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运用合作的方式,课堂上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且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5.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对唐诗的学习要点聚焦在三方面:(1)唐诗常识,注重诵读、节奏、韵律,归纳诗体特点和创作风格;(2)内容理解,品味关键语句的意蕴;(3)知人论世,从社会现实和诗人生平感受诗歌意境和诗人情怀。
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唐诗有四十首,其中盛唐诗歌有二十一首,而李白诗共六首,占近三分之一,分别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七年级上册),《春夜洛城闻笛》(七年级下册),《渡荆门送别》(八年级上册),《送友人》(八年级下册),《行路难(其一)》(九年级上册),以教读课文和课外阅读两种形式编入教科书。
从诗歌本身来看,这六首诗歌分别属于李白文学创作的不同时期。
这六首诗歌在体式上,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齐备;在内容上,基本沿其漫游行踪经历线索展开,与李白交友、社会历史背景、地点风物关联性强。
2.教学重点(1)有感情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2)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品味意境,赏析名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3.教学难点了解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色,能够赏析李白其他的诗歌。
【2018-2019】行路难评课-word范文(10页)
【2018-2019】行路难评课-word范文(10页)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行路难评课篇一:余映潮老师《行路难》评课稿余映潮老师《行路难》评课稿选修课上,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余映潮老师《行路难》的教学教学视频。
这节课,能够在如下教师语言方面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一、精致的语言教师语言干净简练,语速缓慢,一字一顿,清晰明白,句句有指向性、针对性。
从课后整理的笔录来看,我也找不出一句或一个多余的字样。
指导了五遍朗读,每次抓一个点,落到实处,一步步引导学生读出了味道。
每一次实时评价既包含赏识和尊重,又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而学生的回答也似受了老师的语言熏陶,清晰精到。
整堂课感到就是真正的语文课,“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爽素美。
二、诗意的讲析讲析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法,其意义在于深入文本,解决难点,凸显美点,解析规律,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拓展语文知识的宽度。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关键之处要有教师的讲析;疑难之处要有教师的讲析;生僻之处要有教师的讲析。
且看本课中余老师的讲析:引入背景资料时,作了必要的解释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心境;学生齐读诗歌前,指出了“羞”、“直”等关键字词的意思,为学生的齐读作了必要的铺垫;学生齐读诗歌出现明显错误时,余老师对朗读的节奏和情感的抑扬作了及时充分的点拨;对美句的分析精炼含蓄,颇有见地:乘风破浪,沧海扬帆;意境开阔,壮思飞扬;千古雄句,激荡人心。
这既是对学生发言的肯定,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
由美句到警句、由难句到用典,余老师更是用两次微型讲座作了极为巧妙的讲析。
这样的讲座既有助于学生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的掌握,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还加大了课堂容量,实属一石数鸟,匠心独运。
整节课上,充满了诗意的、简洁生动的、精美实在的讲析,显现了余老师丰厚的知识积淀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艺术。
初中语文《行路难》说课稿(通用3篇)
初中语文《行路难》说课稿(通用3篇)初中语文《行路难》篇1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我说课的题目是《行路难》。
说教材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中的一首诗,是李白在离开长安时的心情写怀。
他借乐府旧题《行路难》酣畅淋漓地抒发自己的茫然、悲愤以及仍然执着于理想的强烈自信。
这首诗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诗人的情感波澜起伏、跌宕变化。
诗人的情怀时而失落苦闷,迷惘不知所措;时而充满希望,信心倍增;继尔又彷徨无据感时伤逝;最后又能豪情万丈,豁达自信。
其中适当运用长短句、感叹词,使诗感染力倍增。
通过这首诗的教学,我准备达到以下目标:1. 抒情诵读。
《新课标》提出:7-9年级的学生“诵读古代,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体会不同情境下的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
2. 品味形象、富于变化的语言。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 体会诗人哀而不伤、悲而能壮、虽历经矛盾却仍昂扬向上的情怀。
“三分诗七分读”,所以诵读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囿于时代和年龄的限制,体会诗人矛盾的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教学思路和理念上我遵循以下几点:1.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我国的当代教育家魏书生、钱梦龙等人的教学论都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法。
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2. 语文学习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充分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查资料的能力和习惯,并且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按照以上思路,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1. 自主学习法要求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
经过自学,应基本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
2. 诵读品味法要求学生在,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能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文中的韵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
《行路难》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例如:我最喜欢的诗句是--------------------------------,这句诗运用了---------------------------,表现出----------------------------。
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场锣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很快进入佳境。
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
二、朗读,感知诗意
1、听读(听准字音、听清节奏、注意语气、语调)
2、自由朗读、个别读、小组赛读。
3、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有疑问的用红笔做标注。
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
1.增加拓展延伸
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磨难,你会怎么做?你能从哪些诗句中汲取力量?
2.朗读教学加强。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语文教学智育与德育的
完美结合。
积累相关诗词名句,增加学生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优点: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了李白在被迫离开长安时复杂的情感变化。同时,提高了诗歌的鉴赏力。
缺点:
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在朗读指导上还需下功夫。
1.教师在朗读指导上还需下功夫,如给学生具体指导愤懑之情读的语速缓慢,语调低沉。
2.诗歌赏析的方法虽交给了学生,但老师还应根据学生课堂的理解给予适
当的点拨。
2.抢答题的设置,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了诗意的理解。比单纯的翻译诗句学生更感兴趣。
“书读百遍名其义自见”,夯实基础,打牢根基是好事。但作为九年级学生,再加上本文的情感特点,我觉得背景虽然课前预习已经完成,课堂上还应再强调一下。
行路难说课
校本课程行路难说课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天林中学的校本老师。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我说科的内容是:校本八年级第七课《行路难》。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交,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
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行路难》这节课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路上的坎坷。
表现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课文以欢乐、苦闷、希望、失望、奋发描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历程,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起伏变化。
全诗语言简练、描述生动逼真,抓住了人生路上的坎坷,使学生树立信心的典范。
接下来说学情:学生经过两年的校本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学生会潜意识的应用所储备的知识。
但是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候不能熟练准确的应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对生字词、写法的训练,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联系。
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通假字羞、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
通过朗读,小组合作了解诗句意思及品析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心。
基于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翻译课文及品析语言难点:体会作者复杂的心理历程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打算本堂课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多媒体教学、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下面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首先是导入新课环节,在这一环节我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播放行路难歌曲,学生由此知道本课的作者,我会适时地引入新课,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刚才听到的行路难,,行路难共三首,今天就来学习行路难(其一)---板书。
之所以采用多媒体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热情,顺利参与到教学中来。
下面我们开始讲授新课,本节课我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指导学生学习。
找学生说本节课的写作背景,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行路难教学实录及评析-word文档资料
行路难教学实录及评析李白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今天,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行路难教学实录及评析。
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学实录情景再现,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行路难教学实录及评析,一起来看看吧!行路难教学实录及评析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师:同学们,上课。
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我们今天学习李白的《行路难》。
【开篇导入,直截了当,非常简洁。
这样的开门见山式导入,是余老师课堂一贯的导入风格。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下背景材料。
(屏显1)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受命入长安,但并没有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
这首《行路难》可能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的时候。
它表达了李白失意而又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情。
(学生朗读)师:皇帝把李白召到宫里去,只让他写写诗,过了一段时间,给了他一点钱,让他离开长安。
李白于是写了三首《行路难》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快乐。
再读背景材料。
(屏显2)“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
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学生朗读)师:把“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批在课题旁边。
“怀才不遇”是说,有才能但是无法施展。
【(讲背景) 两段屏显,两处讲解,精要得当。
这是对学生理解全诗的必要的铺垫。
这是教师给“梯子”给学生去攀登。
非常必要。
】师:看我们的学习任务: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
(屏显3)学习活动(一)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学习活动”,是余老师课堂的特色,也是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在。
】师:吟读之前,拿起笔划出这样几个地方。
勾画两个字。
“玉盘珍羞”的“羞”、“直万钱”的“直”。
历代先贤对《行路难(其一)》的评笺
历代先贤对《行路难(其一)》的评笺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历代先贤对《行路难(其一)》的评笺导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行路难(其一)》是一首被广泛传颂的名篇。
《行路难》评课稿(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行路难》评课稿(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行路难》评课稿2012年5月3日至4日,有幸参加了温州市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听了关于古诗文教学的展示课和专家即时点评,对最终荣获一等奖的温州十四中缪玉婷老师的《行路难》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缪老师的这节课以大气自然的教态、环环相扣的设计以及适当的深入剖析,获得了在场老师的好评。
缪玉婷老师通过极具诗意的礼物——一坛美酒导入,并且问了醉酒人常问的问题:今安在?如今身在何处?心在何处?心茫然!多歧路!通过几个精彩的主问题的衔接一步步带学生分析了这首千古名诗。
再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写李白的愁苦之情:长相思,在长安,觥筹交错间,玉盘珍羞前,几多惆怅,几许沧桑,禁不住叹一句:行路难!行路难!无欲________,无奈________,多歧路,今安在?通过以上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创新的、诗意的表达,语文味十足。
她在课堂朗读上有个特别出彩的设计。
生读“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两句诗后,老师结合“停杯”、“投箸”、“拔剑”等几个动词随即表演了两套与此相关的动作,动作一模一样,但速度有快慢。
然后她让学生说说:“哪个动作更符合当时情景?”有学生说:“当时的李白是愁苦的,动作应该慢一些。
”生示范读,师指导全班慢读,读出这种愁苦。
又有学生说:“当时的李白应该是气愤的,要发泄。
所以动作应该是快的。
”师指导学生快读这两句。
阅读要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这位老师很好的用动作将朗读结合起来,帮学生更好的理解李白此时的内心世界。
整堂课听下来,对学生来说是收获,对听课者来说是享受。
缪老师在古诗教学的有益尝试和做法都很值得我学习揣摩,推动我在古诗教学这条路上有新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行路难评课
篇一:余映潮老师《行路难》评课稿
余映潮老师《行路难》评课稿
选修课上,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余映潮老师《行路难》的教学教学视频。
这节课,能够在如下教师语言方面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一、精致的语言
教师语言干净简练,语速缓慢,一字一顿,清晰明白,句句有指向性、针对性。
从课后整理的笔录来看,我也找不出一句或一个多余的字样。
指导了五遍朗读,每次抓一个点,落到实处,一步步引导学生读出了味道。
每一次实时评价既包
含赏识和尊重,又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而学生的回答也似受了老师的语言熏陶,清晰精到。
整堂课感到就是真正的语文课,“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爽素美。
二、诗意的讲析
讲析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法,其意义在于深入文本,解决难点,凸显美点,解析规律,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拓展语文知识的宽度。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
导者,关键之处要有教师的讲析;疑难之处要有教师的讲析;生僻之处要有教师的讲析。
且看本课中余老师的讲析:
引入背景资料时,作了必要的解释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心境;
学生齐读诗歌前,指出了“羞”、“直”等关键字词的意思,为学生的齐读作
了必要的铺垫;
学生齐读诗歌出现明显错误时,余老师对朗读的节奏和情感的抑扬作了及时充分的点拨;对美句的分析精炼含蓄,颇有见地:乘风破浪,沧海扬帆;意境开阔,壮思
飞扬;千古雄句,激荡人心。
这既是对学生发言的肯定,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
由美句到警句、由难句到用典,余老师更是用两次微型讲座作了极为巧妙的讲析。
这样的讲座既有助于学生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的掌握,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还加大了课堂容量,实属一石数鸟,匠心独运。
整节课上,充满了诗意的、简洁生动的、精美实在的讲析,显现了余老师丰厚的
知识积淀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艺术。
三、精当的评析
语文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对话教学,对话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师主要的作用是
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每一个学生潜在的灵感。
在本节课的教学之中,余老师对学生的发言总是迅速判断,及时点评,指向明确,内涵丰富,或补充到位,或提升精准,或优化巧妙。
这一来一去的对话是
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
在教师不疾不徐的点评、引领下,学生轻松自然地完成了学习活动。
各个教学
环节平实、自然、大气,没有教师的极力表演,只有教师的应对自如。
自然流
露的“谢谢”等话语,充分表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我们真的从余老师的课堂上学得很多很多,对于师范生来说,尤其可以以余老
师的课为鉴,梳理审视我们将来的课堂。
篇二:评课主题
评课主题:教师预设资源有哪些?呈现的方式是什么?利用效果如何?
这四个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以对诗导入,由简至难,不但巩固了同学们
的课内知识,还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知识。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宽了课堂教
学资源,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了语文实践活动,创设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
课堂,微平台,微视频的呈现,再加上朱老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让整节语文课
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
让每个学生不仅成为了诗人,更有了诗人的情怀。
篇三:评课稿
课题:红领巾真好执教者:陈雅雯评课者:岑敏
课题:《望天门山》执教者:王玲湘评课者:岑敏
课题:《搭石》执教者:评课者:岑敏
课题:《孔子游村》执教者:评课者:岑敏
篇四:201X山东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观摩的感受和启示
201X年山东省初中语文
优质课观摩的感受和启示
李洪省
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初级中学教导处
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初级中学语文组
序
一堂课犹如刚刚出锅的一盘菜,菜一上桌,香气扑鼻,学生们闻之,垂涎欲滴。
然而老师却置此于不顾,喋喋不休地讲解,这盘菜的主料有哪些,分别富含怎
样的营养成份。
辅料有哪些,如此等等。
一节课的时间悄然流逝,这盘菜也渐
渐地凉了下来,香气荡然无存,学生们胃口全无。
最后在饥肠辘辘、有气无力
的“老师休息或老师再见”声中下课。
受学校委派,我于201X年10月16日至19日到曲阜参加山东省初中语文优质
课观摩活动。
本次观摩活动时间虽然短暂,但却深深的吸引了我,打动了我,
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进行了重新定位,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进
行了深刻地反思,让我查缺补漏,最终洗尽浮华展现(来自:WWw. : 行路难评
课 )清醇,下面,我把自己本次学习活动的情况作一回顾和总结:
一、基本情况:
本次活动的会期为四天,共计15节课,听课地点安排在曲阜市杏坛中学,每天安排六节课,最后一天安排了三节课和济宁市教研室马老师、省教研室张伟忠
老师的评课。
课题为古诗文。
二、课堂亮点精彩纷呈:
概括地说一个“体现”,六个“重视”。
1、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纵观课堂教学环节明显,课堂学习效果显著;
2、注重基本知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普遍重视字音的读法。
如:《夸父逐日》,指教老师设置“文言知识积累卡”。
从文字的古义、本义进行解读,如,“走”,“仁”,“相”。
3、重视文字和文本在多媒体的呈现。
4、重视文言文、古诗词的朗读教学,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去读。
5、重视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设置学习的方法,如诗歌的读法,唱着读,演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