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心理特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七章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男性更年期
1、男性在从中年到老年的转变时也会经历一段不平 常的时期, 常的时期,目前称为中老年男子雄激素部分缺乏 综合症。 综合症。 很难准确判断男性更年期 的确切时间。 2、很难准确判断男性更年期 的确切时间。 有的人对更年期毫无察觉,多能平稳度过;有的人 有的人对更年期毫无察觉,多能平稳度过; 则因为机体的调节、平衡和适应能力差, 则因为机体的调节、平衡和适应能力差,会因雄 激素减少而表现出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的 一系列症状。 一系列症状。
(二)中年期自我发展的特点
成年期自我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代表自我发展的一种水平。 成年期自我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代表自我发展的一种水平。 1、遵奉者水平:按规则行事,如果违反了规则就会产生自责,有强 、遵奉者水平:按规则行事,如果违反了规则就会产生自责, 烈的社会归属感。中年期少数人处于该水平。 烈的社会归属感。中年期少数人处于该水平。 2、公平水平:将社会的、外在的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规则、有自己确 、公平水平:将社会的、外在的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规则、 定理想和目标、形成了自我评价的标准。 定理想和目标、形成了自我评价的标准。 3、自主水平:能承认并接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 、自主水平:能承认并接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 在人际关系方面能认识到既要尊重个人的独立性, 在人际关系方面能认识到既要尊重个人的独立性,也要看到人之 间的依赖性。 间的依赖性。 4、整合水平:不仅能正视矛盾和冲突,还会积极地解决;善于放弃 、整合水平:不仅能正视矛盾和冲突,还会积极地解决; 那些不能实现的目标而进行新的选择。这是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 那些不能实现的目标而进行新的选择。这是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
第二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中年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老人心理健康 ppt课件

三是困难老人数量多。近10年来,80岁以上老 人增加了近一倍,已经超过2000万人,2010年失能、 半失能的老年人已达3300多万人。上海现在有38万夫 妻身边没有子女,有17万单身空巢老人。
4
$
四是老年化与家庭小型化相伴随。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 国平均每个家庭3.1人,家庭小型化使 家庭养老功能明显弱化。
实际上健康包括四个方面:身体健康、心 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健康。
6
$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健 康
社会健康
道德健康
7
心理健康的综合标准 $
(1)认知正常——智力健全,自我认识 力强;
(2)情感协调——情感反应适度,能与 家人和睦相处,能建立起新的交往圈 子;
(够3)较意好志地健适应全老——年意生志活力;表现较好,能 (4)个性完整——能容纳自己,心理年
老人在家,引发了一系列的空巢效应。那 么,老人该如何应付这突发的空巢危机呢?
1、做好思想准备:
2、做好生活安排:
பைடு நூலகம்
3、再就业:
4、正确认识衰老:
5、防治抑郁症与焦虑症:。
15
$
(六)莫让恐病情绪影响晚年生活
“疑病障碍”其实是属于心理疾病的一 种症状。专家指出,这种状态对患者 精神、生理和心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2
(三)增加社会交往,丰富老年$生活
人是需要交往交流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能 起到心理相容、相互吸引、相互依赖的作用 ,有益于身心健康。哲学家培根有一句名言 :“友谊使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
老年人健康长寿,心理是内在因素,社 会是外在因素。因此,老年人在不断的与人 交往中,可以更好地改善自己的性格,对身 心健康十分有利。
4
$
四是老年化与家庭小型化相伴随。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 国平均每个家庭3.1人,家庭小型化使 家庭养老功能明显弱化。
实际上健康包括四个方面:身体健康、心 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健康。
6
$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健 康
社会健康
道德健康
7
心理健康的综合标准 $
(1)认知正常——智力健全,自我认识 力强;
(2)情感协调——情感反应适度,能与 家人和睦相处,能建立起新的交往圈 子;
(够3)较意好志地健适应全老——年意生志活力;表现较好,能 (4)个性完整——能容纳自己,心理年
老人在家,引发了一系列的空巢效应。那 么,老人该如何应付这突发的空巢危机呢?
1、做好思想准备:
2、做好生活安排:
பைடு நூலகம்
3、再就业:
4、正确认识衰老:
5、防治抑郁症与焦虑症:。
15
$
(六)莫让恐病情绪影响晚年生活
“疑病障碍”其实是属于心理疾病的一 种症状。专家指出,这种状态对患者 精神、生理和心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2
(三)增加社会交往,丰富老年$生活
人是需要交往交流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能 起到心理相容、相互吸引、相互依赖的作用 ,有益于身心健康。哲学家培根有一句名言 :“友谊使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
老年人健康长寿,心理是内在因素,社 会是外在因素。因此,老年人在不断的与人 交往中,可以更好地改善自己的性格,对身 心健康十分有利。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41

第一单元 中年期的更年期
在发展心理学上所说的更年期是指个体由中年向老 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
更年期的年龄在50岁左右, 有女性更年期和男性更年期之分,女性更年期的年 龄早于男性。 可以认为更年期是人生进入老化过程的起点,同时 又称为“第二个青春期”。
一、女性更年期
女性更年期是指从妇女性腺功能开始衰退到完全消失的时期,也 就是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多数妇女的更年期发生在45~55岁, 一般延续8~l2年。
有些实证研究又表明,中年危机感只在部分人 身上出现,在身心基本健康的成人身上并不是经常 的现象,或者根本就没有。有些研究也说明,并不 是所有的中年人都会面临相同的发展任务。
第三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中年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中年期的思维发展达到了更加成熟的水平。 这表现为思维活动的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以及 辩证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中年期的新的、成熟的思维形式表现出成年人思维 的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特点。
(二)中年期辩证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在成年人的思维中,辩证逻辑思维得以进一步发展。
青少年期形式逻辑思维居主导地位,这时的思维发展达到 了注重分析和认识问题的逻辑性、客观性和确定性。这是思维 发展的重大进展。
但是,人们逐渐发现形式运算水平的思维并不是思维发展 的最高形式,只有从青年期开始发展起来的辩证逻辑思维,才 能真正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关系,如对立统一、量变与质量、 否定之否定等复杂的运动规律的思维形式。
女性更年期的特征是: 女性的第二性征逐渐退化,生殖器官慢慢萎缩,与雌性激素代谢 有关的组织渐渐退化;出现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的一些症状,往往表 现为“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其症状多种多样。这些症状由生理内分 泌改变因素引起,同时又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更年期是中年期妇女生理变化的自然现象,经过生理和心理的调 适,如果能够达到身心的平衡,便可顺利度过这一必经的转折期。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课件(林崇德版本)

场依存性
(容易受环境中其他事物的影响)
场独立性
(独立性强,不易受暗示)
* 身体顺应测验 * 棒框测验 * 镶嵌图形测验
性格与身心健康
精神 刺激 因素
特殊 性格 特征
强迫性神经症
谨小慎微 求全求美 墨守陈规 优柔寡断 敏感多疑 拘谨呆板
癔症
情绪多变 富于幻想 自我中心 易受暗示 容易激动
2、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男女同化——“完美人格” (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男性更年期:性器官开始变化,性官能从旺盛到衰 减的时期.
第二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变化 感知觉最早衰退,如视敏度,听觉阈限中年 后期随年龄增加程递减的趋势.
二、记忆的发展变化 材料不熟悉、间隔时间长、干扰都回忆那种
影响效果。 对记忆的侧重点转移,不关注表面细节,注
重实用。例如复述故事会加入很多解释。
9.9
3.6
化学奖
人 数
3
10
19
20
16
13
10
(91人) % 3.2
10.9 20.8 22.1 17.6 14.3
11
医学奖
人 数
3
6
18
34
15
13
14
(103人) % 2.9
5.8
17.5
33
14.6 12.6 13.7
总计
人 数
15
34
70
68
53
37
28
(305人) % 4.9
11.1
3、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多采用积极的防御机制
4、为人处事日趋圆通
三、职业的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此阶段要获得繁衍感,避免
第10章中年人心理特点

二、更年期
▪ (一)女性更年期 ▪ 1、含义: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即性腺
功能开始衰退直至完全消失的时期。 ▪ 发生于45—55岁(平均47岁),持续时间为8—
12年。 ▪ 2、更年期综合症 ▪ 由于性激素分泌减少,丘脑下和垂体功能亢进,
表现为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一系列身心症 状… ▪ 其他社会因素也是引起更年期综合症的原因。
实用智力
二、智力活动的性质
▪ 1、智力是一种心理机能,具有适应意义 ▪ “我应该怎样运用我所知道的东西” ▪ 2、智力的主要成分 ▪ 外显智力与内隐智力 ▪ 外显智力往往是可以测量的智力结构的成分 ▪ 内隐智力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背景下所
形成的,且以某种形式保留于个体头脑中的关于 人类智力结构及其发展的看法。 ▪ 3、创造的年华——创造活动的顶峰
理疾病。
▪是 ▪的
▪是 ▪的
三、影响中年人智力的主要因素
▪ 1、社会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因素 ▪ 2、职业 ▪ 3、健康
第三节 中年人的人格发展
▪ 一、人格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 二、发展任务 ▪ 1、埃里克森的观点 ▪ 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 2、莱文森的观点 ▪ 巩固自己的兴趣、目标及各种承诺。会出现智慧、
有见识、同情心、视野开阔等品质。
三、自我意识
▪ 1、荣格的观点:中年人日益关注自己的内 心世界
▪ 2、自我调节功能趋向整合水平 ▪ 拉文格的观点,成年期自我发展经历一下
几个阶段: ▪ 遵奉者水平(规则)——公正水平(良
心)——自主水平(多元视角)——整合 水平(最高水平)
第四节 中年人的家庭生活和职业
▪ 一、家庭 ▪ 1、代际关系——与子女的关系 、 与父母关系 ▪ 2、婚姻关系 ▪ 热烈期——矛盾期——移情期——深沉期 ▪ 3、离婚 ▪ 近年来,都市中年人的情感危机已引起社会
老年心理学课件课件【56页】

第一章:老年心理学绪论
• 欧洲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老龄化的地区, 1850年,法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成为全世 界第一个走进老龄化的国家。1950年全世 界已有15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到了 1998年先后有67个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 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达20%以上。联 合国有关部门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大多 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进入老龄化 社会状况。
• 生存的意义
• “更加充实的生活” 与“生存的意义”关 系密切,生存的意义 这一问题是以“更加 充实的生活”为目标 的老年心理学必须解 决的首要问题。
生存的意义
积极(开朗) 消极(灰暗)
客观
主观
第二章:老年社会工作背景
• 老年人群体的人口特征 • 老年社会工作的场所
老年人群体的人口特征
• 老年人口增长 截至201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
老年人群体的人口特征
• 老年人贫困问题 全国城乡贫困老年人1010万,其中860万
。云南贫困情况更为突出,有600多万贫困 人口,贫困老年人有100万,占老年人总数 的20%。
老年人群体的人口特征
• 老年人再就业
• 第一类,高薪聘请型。这一类老年人的特点是,在机 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技术类岗位多年,经验丰 富或拥有一技之长。
• 老年人恋爱、结婚的障碍 • 老年人具有的陈腐道德观念。 • 老年人孩子的反对。 • 缺乏住房和足以维持独立生活的收入。
• 缺乏为老年人恋爱、结婚服务的咨询机 构和专家。
• 老年人恋爱、结婚的效用
老年期的恋爱、结婚是打消孤独感、 满足双方情绪、情感需要,增强自信心 ,提高生存意义的“特效药”。
•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大致与世界其他国家大同小异, 即由高出生率至低出生率,同时死亡率不断降低。回 首解放初的20年里,人口数量增长很快,上世纪70年 代之后,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措施,人口出生率下降 了,另一方面科技水平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疾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人民的平均寿命延长 了,至使老年人增长速度高于总人口的增长。目前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增长速率明显快于60岁以下的人口数 量。
中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PPT课件

1 45 46 49 51 52 55 56 63 65
生活事件 财产损失 好友去世 法律纠纷 夫妻严重争执 搬家 工作显著增加 退休 工作更动 家庭成员纠纷 与上级冲突 同事纠纷 暂去外地
标准分
36 34 34 32 31 30 26 26 25 24 18
11
16
17
3.意志活动减退:
• 行为缓慢 • 活力减退,精力丧失 • 生活被动,懒散 • 不想做事 • “抑郁性木僵”(少或)不语、不动、不食 • 消极观念或行为
18
4.躯体症状:
• 睡眠障碍:失眠、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过多 • 乏力 • 躯体不适 •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 • 体重下降 • 少数食欲增体重增加 • 性欲减退 • 月经延长或闭经
4
2 记忆随年龄增长而减退
从50岁开始短时记忆有明显减退,70 岁以后 ,长时减退明显,再认
能力减退。
5
回忆能力明显减退 70岁是老年人记忆减退的关键点
(4)记忆衰退的延缓和弥补
① 抓紧时机,加强记忆锻炼,抓紧运用默读、 组织等方式重复记忆
② 主动利用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③ 提示性的备忘录,生活有序
警觉阶段
应激反应
抵抗阶段
衰竭阶段
塞利(Selye)的全身适应综合征的3个阶段
12
四,中年人的20个心理问题
(一)、与躯体有关的:
1、失眠
2、焦虑
3、抑郁
4、激惹
5、多疑
6、自尊心过强
7、记忆下降 8、失落
9、兩性问题 10、健康问题
13
(二)、与社会文化有关的:
1、与家人(配偶、子女)相处
2、兴趣培养问题 3、经济问题
标准分 110 102 96 65 62 60 50 48 48
生活事件 财产损失 好友去世 法律纠纷 夫妻严重争执 搬家 工作显著增加 退休 工作更动 家庭成员纠纷 与上级冲突 同事纠纷 暂去外地
标准分
36 34 34 32 31 30 26 26 25 24 18
11
16
17
3.意志活动减退:
• 行为缓慢 • 活力减退,精力丧失 • 生活被动,懒散 • 不想做事 • “抑郁性木僵”(少或)不语、不动、不食 • 消极观念或行为
18
4.躯体症状:
• 睡眠障碍:失眠、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过多 • 乏力 • 躯体不适 •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 • 体重下降 • 少数食欲增体重增加 • 性欲减退 • 月经延长或闭经
4
2 记忆随年龄增长而减退
从50岁开始短时记忆有明显减退,70 岁以后 ,长时减退明显,再认
能力减退。
5
回忆能力明显减退 70岁是老年人记忆减退的关键点
(4)记忆衰退的延缓和弥补
① 抓紧时机,加强记忆锻炼,抓紧运用默读、 组织等方式重复记忆
② 主动利用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③ 提示性的备忘录,生活有序
警觉阶段
应激反应
抵抗阶段
衰竭阶段
塞利(Selye)的全身适应综合征的3个阶段
12
四,中年人的20个心理问题
(一)、与躯体有关的:
1、失眠
2、焦虑
3、抑郁
4、激惹
5、多疑
6、自尊心过强
7、记忆下降 8、失落
9、兩性问题 10、健康问题
13
(二)、与社会文化有关的:
1、与家人(配偶、子女)相处
2、兴趣培养问题 3、经济问题
标准分 110 102 96 65 62 60 50 48 48
中年人的心理

自我心理卫生(心理保健)的 20条要点
1、了解自己:自己的优点、缺点、性格特点 是什么?(介绍日本的一个调查方法) 2、人生的苦难多于幸福--不必怨天尤人或 埋怨天道不公。 ①常情中,对苦难的印象远远深于幸福。 ②人的生命周期中的65个生活事件。
3、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什么?任何最难的事也 总会渡过。(森田疗法的本意) --名句“冬天已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4、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乐观地看待、 乐观地处理事物。 5、先尊重别人才能使别人尊重自己。 6、要经常想到人家对自己的关心,对他人抱 有感激之心,而自己抱有诚恳、谦虚之心。
1、良好的精神卫生工作可以创造出良好的心 理状态。 2、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创造出幸福的人生、 美丽的人生。
中年人的心理特征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曹一升
微信平台:yfykf2k
中年期年龄
45-59岁之间
中年期的认知功能退化
1 感知觉功能变化
(1)视觉退化 (2)听力下降
50-59岁被视为中国人听力老化的转折期
(3)味觉、嗅觉、皮肤觉逐渐迟钝
味觉多样性随年龄增长而减退,60岁以
后各种感觉都有明显下降
中年人的性格变化
1、充分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能力、恰如其分评价。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抱负合理。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充实精神生活。 5、保持个性完整和睦(气质、爱好、能力的 协调发展)。
6、不断学习新东西、少走弯路。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情绪表达适度。 9、在不影响团体利益情况下充分发展自 己个性。 10、在不违背伦理道德情况下个人需要 得到一定满足。
焦虑状态
表现为持续的、广泛性的焦虑反应: (1)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无固定内容的恐惧、 或提心吊胆、或精神紧张
老年人的心理与精神健康ppt课件

2
2、记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的改变是最易被发现和较敏 感的指标。记忆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是 其下降的速度和程度会因记忆过程和个体因素以及社会环 境而存在差异。老年人记忆的特点为: (1)从记忆过程来看:次级记忆随增龄而衰退,初级记 忆变化较小。 初级记忆,即对于刚听过或看过的事物的记忆,老年人 初级记忆较好,是记忆衰退较慢的一类记忆。 次级记忆,是对已听过或看过一段时间的事物的记忆, 它是将信息经过编码储存在记忆仓库,以后需要时加以提 取的记忆。 初级记忆随增龄基本上没变化,或者变化很少,而次级记 忆的衰退程度大于初级记忆,主要是由于大多数老年人对 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的能力较差所致。
5
• 4、智力方面 智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学习能力或实践经验获得的一 种能力。人智力的维持与发展和年龄并无密切的关系,而和遗传、健康 状况、营养状况、文化水平、职业,以及是否经常多方面科学用脑有关。 老年人的智力并非全面退化,而只是在某些方面有所衰退。 智力分为两类,即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 (1)晶态智力 主要是后天获得的,它与知识、文化、经验积累和领 悟能力有关,例如理解力等,由于老年人阅历广、经验多,这种智力并 不随增龄而减退,甚至还有所提高,直到70岁或80岁以后才有明显减 退。 (2)液态智力 主要与人的神经系统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例如记 忆、注意、思维敏捷性和反应速度等,这些智力减退的较早,也较快, 一般在50岁以后就开始下降,60岁以后衰退明显。 所以,老年人学习新颖而又陌生的知识远不如青年人,尤其在学习时 间限定时比较明显。
(2)疑病症 (3)各种应激事件,如离退休、丧偶、丧子、经济窘迫、家庭不和、 搬迁等 (4)某些疾病影响:抑郁症、痴呆、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体位 性低血压等 (5)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如抗胆碱能药物、咖啡因、皮质类固醇、麻 黄碱等均可引起焦虑反应。
2、记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的改变是最易被发现和较敏 感的指标。记忆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是 其下降的速度和程度会因记忆过程和个体因素以及社会环 境而存在差异。老年人记忆的特点为: (1)从记忆过程来看:次级记忆随增龄而衰退,初级记 忆变化较小。 初级记忆,即对于刚听过或看过的事物的记忆,老年人 初级记忆较好,是记忆衰退较慢的一类记忆。 次级记忆,是对已听过或看过一段时间的事物的记忆, 它是将信息经过编码储存在记忆仓库,以后需要时加以提 取的记忆。 初级记忆随增龄基本上没变化,或者变化很少,而次级记 忆的衰退程度大于初级记忆,主要是由于大多数老年人对 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的能力较差所致。
5
• 4、智力方面 智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学习能力或实践经验获得的一 种能力。人智力的维持与发展和年龄并无密切的关系,而和遗传、健康 状况、营养状况、文化水平、职业,以及是否经常多方面科学用脑有关。 老年人的智力并非全面退化,而只是在某些方面有所衰退。 智力分为两类,即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 (1)晶态智力 主要是后天获得的,它与知识、文化、经验积累和领 悟能力有关,例如理解力等,由于老年人阅历广、经验多,这种智力并 不随增龄而减退,甚至还有所提高,直到70岁或80岁以后才有明显减 退。 (2)液态智力 主要与人的神经系统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例如记 忆、注意、思维敏捷性和反应速度等,这些智力减退的较早,也较快, 一般在50岁以后就开始下降,60岁以后衰退明显。 所以,老年人学习新颖而又陌生的知识远不如青年人,尤其在学习时 间限定时比较明显。
(2)疑病症 (3)各种应激事件,如离退休、丧偶、丧子、经济窘迫、家庭不和、 搬迁等 (4)某些疾病影响:抑郁症、痴呆、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体位 性低血压等 (5)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如抗胆碱能药物、咖啡因、皮质类固醇、麻 黄碱等均可引起焦虑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年人的20个心理问题
(一)、与躯体有关的: 1、失眠 2、焦虑 3、抑郁 4、激惹 5、多疑 6、自尊心过强 7、记忆下降 8、失落 9、兩性问题 10、健康问题
11
(二)、与社会文化有关的: 1、与家人(配偶、子女)相处 2、兴趣培养问题 3、经济问题 4、烟与酒 5、饮食 6、养老问题 7、体育锻炼 8、子女教育 9、宗教与迷信 10、养宠物
12
焦虑状态
表现为持续的、广泛性的焦虑反应: (1)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无固定内容的恐惧、 或提心吊胆、或精神紧张
(2)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排除甲亢、冠心病、高血压等躯体疾病的继发焦虑; 排除兴奋药物过量,镇静催眠药物或抗焦虑药物的戒 断反应
13
抑郁状态情绪低落来自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
生活事件 财产损失 好友去世 法律纠纷 夫妻严重争执 搬家 工作显著增加 退休 工作更动 家庭成员纠纷 与上级冲突 同事纠纷 暂去外地
标准分 36 34 34 32 31 30 26 26 25 24 18 16
9
应激反应
警觉阶段 抵抗阶段 衰竭阶段
塞利(Selye)的全身适应综合征的3个阶段
10
14
焚烬综合征(Burnout
Syndrome)
国内译“职业枯竭”,又称“慢性疲劳综合征”。 1、指心、身二方面的精力过分消耗、过度疲劳的 综合征。 2、首先由H.J.Freudenberger(1974)提出, 是指医务人员过度疲劳,再扩充到其他职业中。 3、2001年,美、加、德、英、苏格兰开展调查, 有4个国家的40%的护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 1/5称要辞职。
15
4、发生原因: ①工作职业特征:工作压力、角色冲突、收 入与职业不相称等。 ②社会因素:医院改革、组织文化、激励制 度等。负性情绪性社会支持,易导致本综 合征产生。 ③个体因素:应对方式、人格类型、工作期 望等。
16
5、表现特点: 身体疲倦、情绪低落、创造力衰退、价 值感降低,人性化(同情心)淡漠、攻 击行为、服务质量下降、工作效率降低、 个人成就感下降、被动行为等。
中年人生活中的应激
生活事件测定
中国人生活事件量表(1987)(65项)
6
正常中国人生活事件量表(节选)
序号 1 2 3 4 5 6 13 16 17 生活事件
丧偶 子女死亡 父母死亡 离婚 父母离婚 夫妻感情破裂 子女行为不端 失恋 婚外两性关系
标准分 110 102 96 65 62 60 50 48 48
中年人的心理特征
1
中年期年龄
45-59岁之间
2
中年期的认知功能退化
1 感知觉功能变化
(1)视觉退化 (2)听力下降
50-59岁被视为中国人听力老化的转折期
(3)味觉、嗅觉、皮肤觉逐渐迟钝
味觉多样性随年龄增长而减退,60岁以
后各种感觉都有明显下降
3
中年人的性格变化
1 易偏执
2 多焦虑
3 易激惹
4 较多疑
22
12、不要随便议论他人的缺点,但识人要准, 注意“深刻交往”和“浅薄交往”。 13、要看到每个人的优点、缺点,要善于发 挥每个人的特长。 14、对极个别易极端处事、心胸狭隘、易产 生偏见和歪曲观念的人,最好的办法是保 持距离“距离美” 15、即使受到人家误解、受冤枉,还是应抱 着宽容之心对待人家。
5 过分自尊、自信,自评过高
6 失落与満足
4
偏执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 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 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 成为超价观念。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 正确。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 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 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8.心里存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能天下人负我”的心 5 态。
7
序号 18
21 22 24 25 26 30 31 32 33 36
生活事件 大量借贷
重病外伤 严重差错事故 行政纪律处分 复婚 子女学习困难 晋升 入党入团 子女结婚 免去职务 名誉受损
标准分 48
43 42 40 40 40 39 39 38 37 36
8
序号 38 40 41 45 46 49 51 52 55 56 63 65
21
7、批评别人时要有适当表扬,才能使别人容 易接受批评。 8、表扬可以在人多时进行,批评应在个别场 合。 9、批评错了,就及时主动道歉。 10、不要太看重物质利益。对他人的斤斤计 较也会使他人对自己斤斤计较。 11、当自己发怒、激动时刻,一定要设法稳 定自己的情绪,必要时应忍耐,切忌“对 着干”。(要冷处理)。
19
自我心理卫生(心理保健)的 20条要点
1、了解自己:自己的优点、缺点、性格特点 是什么?(介绍日本的一个调查方法) 2、人生的苦难多于幸福--不必怨天尤人或 埋怨天道不公。 ①常情中,对苦难的印象远远深于幸福。 ②人的生命周期中的65个生活事件。
20
3、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什么?任何最难的事也 总会渡过。(森田疗法的本意) --名句“冬天已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4、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乐观地看待、 乐观地处理事物。 5、先尊重别人才能使别人尊重自己。 6、要经常想到人家对自己的关心,对他人抱 有感激之心,而自己抱有诚恳、谦虚之心。
17
自我心理调节
目的是平衡心理活动,解除压力。
1、不断积累应对压力的经验、增强适应能力。 2、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同事、组织 等)。 3、熟练自己良好的应对(防御)方式。 4、培养健康的性格。 5、发展良好的体格。 6、拓展业余爱好(运动和阅读)。 7、保持良好的睡眠、饮食习惯。
18
8、完美婚姻关系。 9、克制不良情绪反应。 10、处理人际关系时要顾全大局。 11、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12、投身于公益活动。 13、量力而行,努力工作。 14、学习心理咨询知识,参加“解除压力座谈会 (stress interview)”。 15、减少使用烟、酒等依赖性物质,远离毒品。 16、有关迷信活动与参加宗教活动:以求缓解精神 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