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教案封面

合集下载

2024年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教案可打印下载

2024年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教案可打印下载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可打印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2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5.3 生活中的平行线2.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1 数据的收集6.2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6.3 概率初步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 学会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并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理解数据的整理与概率的计算2. 教学重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平行线的应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量角器、三角板数据收集表格、统计图表2. 学具:练习题、草稿纸数据收集与整理工具(如计算器、调查问卷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相交线和平行线现象,激发学生对本章学习的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配合实际例题进行分析。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引导学生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表示的实践操作,解释概率初步概念。

六、板书设计1.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2.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方法3. 概率初步概念及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题5.1、5.2、6.1、6.2各2题。

附加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整理成统计图表。

2. 答案:练习题答案将在课后统一发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探索生活中的相交线和平行线现象,以及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实际应用。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概率概念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及答案解析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确保章节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2024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2024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2024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1节几何图形一、教学目标1.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识别。

难点: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实物或图片。

2.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你们能举例说明吗?生:例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

师:很好,这些图形都属于几何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

2.讲解新课(1)几何图形的概念师:几何图形是数学中研究的一种基本对象,它包括点、线、面等元素。

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教室里的物品,哪些是几何图形?生:黑板、窗户、课桌等。

(2)几何图形的分类师:几何图形可以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大类。

平面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立体图形包括圆柱、圆锥、球等。

请大家举例说明。

生: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是平面图形,圆柱、圆锥、球是立体图形。

(3)几何图形的性质师:几何图形具有一些基本性质,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四边形的内角和等。

这些性质对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3.实例分析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实例,请大家分析这些实例中包含哪些几何图形。

(1)图片实例:展示一张包含多种几何图形的图片,如建筑、自然景观等。

(2)实物实例: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实物,如球、立方体等。

4.课堂练习师:现在请大家来做一些练习,巩固我们刚刚学习的知识。

A.篮球B.课桌C.水杯A.正方形B.圆形C.球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可以用几何图形来表示。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的几何图形。

五、课后作业1.复习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

2.完成课后练习题。

2024年七年级数学整册教案电子版教案下载

2024年七年级数学整册教案电子版教案下载

2024年七年级数学整册教案电子版教案一、教学内容1. 有理数的运算2. 代数式的简化与求值3. 方程与不等式4. 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与性质5.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6. 概率初步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学会代数式的简化与求值,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掌握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培养空间观念。

5. 学会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6. 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代数式的简化、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几何图形的性质。

2.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运算规则、代数式的求值、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概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七年级数学教案2. 内容:按照教材章节顺序,书写关键知识点、公式、例题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简答题:代数式的简化与求值。

(3)应用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作图题:几何图形的绘制。

2. 答案:详细解答每个题目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难度较大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的把握与针对性教学2.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讨论与学生的参与度3. 作业设计的分层与拓展延伸4. 课后反思的实际操作与改进措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的把握与针对性教学教学难点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代数式的简化、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几何图形的性质。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初步 课程设计 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初步 课程设计 新人教版

用心 爱心 专心
几何图形认识



















`
图 形





点线面体
















几何图形


图 多姿多彩的图形

直线与 直线的 位置关 系
线段的 中点
两点之 间线段 最短
余角、 补角 性质
方位 概念
角平分 线
余角和补 角概念
比较线段 大小
角的大小 比较
角的 度量

网址 \
用心 爱心 专心
资源类型
知识单元
活动主题
4.1- 5
制作长方体
立体图形的 对
展开图

学习模式(策略)
探究型 合作型
生 4.2-6
自 尺规作图主研究型 合作型 探 Nhomakorabea型学






资源(情境) 自制
自制
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处理较为恰当,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 情,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但忽视了学 生的个性差异的发展。 优等生没有很好的拔高,基础较差的学生没 自 能很好的照顾。
我 反 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设计者:
单位(学校):_
用心 爱心 专心
课程名称
总学时数 教 科 书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完整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有理数;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第三章几何图形初步;第四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以及几何图形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以及几何图形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以及几何图形的知识。

2.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整式的加减运算以及几何图形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解温度、身高等概念,引出有理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讲解有理数的定义、性质以及运算规则。

通过示例演示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操作,巩固知识点。

3.操练(15分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难度可分为基础、提高、挑战三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彩教案可打印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彩教案可打印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彩教案可打印一、教学内容第一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详细内容包括:整式的乘法法则、整式的除法法则、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整式的乘除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乘除运算。

2. 学会运用因式分解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3. 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整式的乘除法则、因式分解方法、概率的计算。

教学重点:整式的乘除法则、因式分解的应用、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折扣、彩票中奖的概率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整式的乘除法则、因式分解方法、概率的计算,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3. 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进行随堂练习。

4. 练习: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整式的乘除法则2. 因式分解方法3. 概率的计算公式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 (x+3)(x2) \)(2)因式分解:\( 2x^2+5x3 \)(3)已知一枚硬币投掷的概率是\(\frac{1}{2}\),求连续投掷两次硬币,出现两个正面的概率。

2. 答案:(1)\( x^2+x6 \)(2)\( (2x1)(x+3) \)(3)\(\frac{1}{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整式的乘除法则、因式分解方法,但在概率计算方面还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整式的乘除法则与小学乘法法则的联系与区别,了解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整式的乘除法则2. 因式分解方法3. 概率的计算4.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及答案解析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整式的乘除法则1.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将系数相乘,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加,其余字母保持不变。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学案设计(10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学案设计(10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学案设计(104页)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学案设计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3、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二、探究新知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练习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三、练习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2,0.6, +13, 0,—3.1415, 200,—754200, 2、举出几对(至少两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A 组为必做题)A 组1.任意写出5个正数: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出5个负数:_______________.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432-,3.14,+3065,0,-239.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向东为正,那么-50m 表示的意义是………………………()A .向东行进50m C .向北行进50m B .向南行进50mD .向西行进50m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B .O 是最小的正数C .0是最大的负数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6.给出下列各数:-3,0,+5,213-,+3.1,21-,2004,+2008.其中是负数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B 组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组1.写出比O 小4的数,比4小2的数,比-4小2的数.2.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正数和负数(2)学习目标:1、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3、通过探究,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学习重点: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习难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方法:讲练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问题1:“零”为什么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参考例子:温度表示中的零上,零下和零度.二.探究理解解决问题问题2:(教科书第4页例题)先引导学生分析,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2)2009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 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 中国增长7.5%.写出这些国家2009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0kg.(2)六个国家2009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美国-6.4%, 德国1.3%,法国-2.4%, 英国-3.5%,意大利0.2%, 中国7.5%.三、巩固练习从0表示一个也没有,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在学生的讨论中简单介绍分类的数学思想先不要给出有理数的概念.在例题中,让学生通过阅读题中的含义,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决定哪个用正数表示,哪个用负数表示.通过问题(2)提醒学生审题时要注意要求,题中求的是增长率,不是增长值.四、阅读思考(教科书第8页)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问题: 1. 直径为30.032mm和直径为29.97的零件是否合格?2. 你知道还有那些事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允许误差吗?请举例.五、小结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六、应用与拓展必做题:教科书5页习题4、5、:6、7、8题选做题1、甲冷库的温度是-12°C,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酷低5°C,则乙冷库的温度是.2、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9±0.05(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9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3、吐鲁番的海拔是-155m,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8m ,它们之间相差多少米?4、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从起点先走+40米,再走-60米到达终点,问终点在起点什么方向多少米?应怎样表示?一共走过的路程是多少米?5、10筐橘子,以每筐15㎏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

数学教案封面

数学教案封面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安排:本节课内容安排合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合并同类项的知识点。
2.教学方法:采用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氛围: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课堂提问等环节,营造了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时间分配:时间分配基本合理,但需注意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和需求,适时调整各环节的时间。
5.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但在作业难度和题量上还需进一步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改进措施:
1.在讲解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语速、语调,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技巧。
板书设计:
1.合并同类项的定义、法则。
2.合并同类项的步骤。
3.例题及解答过程。
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多项式的合并同类项:
(1) 3x + 2x - 5x
(2) 4y^2 - 3y + 2y^2 - y
数学教案封面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数学》七年级下册,具体包括第三章《代数式的简化》的第4节《合并同类项》。详细内容包括:合并同类项的定义、法则及运用;多项式的概念及其简化方法;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的定义、法则,能够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简化多项式。
3.教师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技巧。
三、随堂练习(15分钟)
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数学教案封面设计图

数学教案封面设计图

数学教案封面设计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平面几何初步”,具体内容包括:11.1节“直线、射线与线段”,11.2节“角的度量与分类”,以及11.3节“平行线与相交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区分它们。

2. 使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了解角的分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让学生掌握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和证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角的度量与分类,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

教学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角的度量方法,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三角板、直尺、圆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交叉路口的红绿灯、阳光照射下的影子等,引导学生思考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2. 基本概念学习:3. 角的度量与分类:(1)角的度量:介绍圆规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4. 平行线与相交线:(1)平行线的性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发现平行线的性质,如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

(2)相交线的性质: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相交线的性质,如对顶角、邻补角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及区别2. 角的度量方法及角的分类3.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直线、射线、线段,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2)度量下列角的度数:30°、45°、60°、90°。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对角的度量与分类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工艺品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几何审美意识。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封面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封面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封面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是围绕“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封面”展开的一堂综合性的数学探究课程。

教学内容将不局限于封面上的数学知识点,而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数学的本质,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背景,掌握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并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的对象是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可能存在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深、解题方法单一等问题。

因此,本节课将针对这些问题,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数学素养。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将注重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封面”中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2)掌握数学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等,提高解题能力;(3)学会运用数学软件或工具辅助解决数学问题,培养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4)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2)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发现数学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3)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学软件、网络资源等,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4)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总结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认识到数学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3)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4)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5)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克服困难,不断追求进步。

[指南]a4纸111页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指南]a4纸111页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总第一课时)5.1.1相交线教学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重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先请同学观察本章的章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学生活动: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教师导入: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用的,也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1.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学生活动:观察上图,同桌讨论,教师统一学生观点并板书.【板书】∠1与∠3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顶点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学生活动: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果有,是哪两个角?学生口答:∠2和∠4再也是对顶角.紧扣对顶角定义强调以下两点:(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1和∠3是对顶角.2.对顶角的性质提出问题:我们在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对顶角,那么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呢?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代表发言,井口答为什么.【板书】∵∠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l=∠3(同角的补角相等).注意:∠l与∠2互补不是给出的已知条件,而是分析图形得到的;所以括号内不填已知,而填邻补角定义.或写成:∵∠1=180°-∠2,∠3=180°Array-∠2(邻补角定义),∴∠1=∠3(等量代换).学生活动:例题比较简单,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解题过程,请一个学生板演。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2课时)第1课时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了解正数和负数的产生;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正负数表示的量的意义;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重点正、负数的意义.…难点1.负数的意义.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新课导入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投影展示教材第2页图片,让学生体验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离不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感想.二、推进新课【活动2:体验负数的引入的必要性教师出示温度计:安排三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研究手中的温度计上刻度的确切含义,一名同学手持温度计,一名同学说出其中三个刻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速记.教师根据活动情况,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也可参与活动,逐步引入负数.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活动3:分组活动,感受正负数的意义各组派一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按老师的指令表演,看哪一组获胜.1.老师说出指令:向前2步,向后3步,向前-2步,向后-3步,学生按老师的指令表演.2.各小组互相监督,派一名同学汇报完成的情况.|活动4:深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师投影展示问题,讲解课本例题.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千克,小华体重减少1千克,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德国增长%,法国减少%,英国减少%,意大利增长%,中国增长%.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学生讨论后解决.活动5:练习与小结练习:教材第3页练习.小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活动6:作业习题第4,5,6,8题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课时,引入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其实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

初中数学板书设计教案模板

初中数学板书设计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板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份清晰、美观的板书设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板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清晰、美观的板书设计。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复杂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

2. 如何在板书设计中融入创新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数学教材。

3. 板书设计参考书籍或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板书设计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课堂上看到的板书有哪些特点?它们对学习有什么帮助?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板书设计的基本原则:(1)简洁性: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2)条理性:将知识点分层次、分步骤地呈现。

(3)准确性:确保板书内容的准确无误。

(4)美观性:板书布局合理,字体工整,颜色搭配和谐。

2. 教师展示优秀板书设计案例,分析其特点和优点。

3.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设计一份板书。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份板书设计。

2. 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板书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板书设计,互相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板书设计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板书设计的关键点,强调板书设计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板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使学生掌握了板书设计的基本方法。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高了观察、分析、归纳和创新能力。

3. 教师在点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板书设计示例:课题:一元一次方程一、方程的定义1.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