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色彩与修辞

合集下载

修辞手法的比喻与夸张

修辞手法的比喻与夸张

修辞手法的比喻与夸张在文学创作中,修辞手法是一种精巧的工具,它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使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喻和夸张是常用的修辞手法,下面将对这两种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解析。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建立两个事物之间的隐含联系,来塑造形象、表达意义的修辞手法。

它可以丰富文学作品的形象描写,使之更加生动。

常见的比喻有动物比喻、植物比喻、色彩比喻等,下面将分别进行讲解。

1. 动物比喻动物比喻是将人或事物与动物进行类比,使之更具形象感。

例如,我们常说的“狡猾如狐狸”、“勇猛如狮子”等。

这些比喻使得描述更加具体,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意图。

2. 植物比喻植物比喻是将人或事物与植物进行类比,传达出相应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我们常说的“如同开在春天的花朵般美丽”、“迎风摇曳的竹子”等。

这类比喻常用于描写美好、和谐的情景,使作品更具诗意。

3. 色彩比喻色彩比喻是通过借用色彩的特性来描绘事物,以此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

例如,我们常说的“心如明镜般纯净”、“眼神如同深邃的湖水”等。

这些比喻使得情感更具有共鸣力,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二、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和放大处理,使之显得更加夸张、夺人眼球的修辞手法。

夸张常用于幽默、夸张的文学作品中,使得作品更具趣味性和表现力。

下面将分别介绍夸张的几种表现形式。

1. 夸张修饰夸张修饰是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进行放大处理,使之显得更加夸张夺目。

例如,“雷声如同炸裂的天空”,“他的笑声嘹亮如同万人合唱团”。

这些夸张修饰的描写使得作品更具戏剧性和张力。

2. 夸张对比夸张对比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的对比来突出其中一个事物的特点,使得作品更生动有趣。

例如,“他身材瘦如竹竿,而她身材胖的有如小猪一般”。

这种夸张对比的描写使得形象更加鲜明,读者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 夸张夺目夸张夺目是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使之更加突出和引人注目。

例如,“他的头发高耸入云,如同一座巨大的山峰”、“他的声音如同滚雷一般,惊天动地”。

文艺语体中象声词的修辞色彩_赵爱武

文艺语体中象声词的修辞色彩_赵爱武
浑" 刮得那 山 鸟难栖 声 硬嘎 , 海鱼 不定跳 喷 喷 " 5 ( 西
描写 中 比较 容易 得到 凸显 :
1.特定 人物 神态 ! 作 的描写 动 象 声词 的运 用对 于表 现人 物 的语 言 ! 行 为 , 揭 示 人物 的 内心活 动 , 表现 人物 的性 格 具有 显著 的表
游 记 6 三 十七 回 ) 第
走兽 , 掬 律律 行 " 然一 阵狼虫 过 , 吓得人 心跄蹬 蹬 猛 惊 " ((西游 记 6 二十 回 ) ( 第 打开 洞 门 ! 中 飞禽 飞起 的动 作 ! 中走 兽 奔 草 林 走 的情态 , 这一 系 列的 动作行 为都 用 /惚喇 喇 0 !/扑
护护 0 !/掬 律律 0等 象声词 来描 摹 , 既简炼 又生动 "
发 出来 , 往 往 带 给人 以逼 真 鲜 明 的感 受 , 令 审 美 主 体产 生 共鸣 " 从 文艺语 体 中象 声词 的具 体 运用情 况 来看 , 象 声 词 的形 象 色 彩 在 人 物 的性 格 描写 和特 定 的 情 境
动 的水声 等 , 层 次分 明 , 形 象生 动 , 使人 可感 ! 可触 !
落 声及 其状 态 , 利用 象声 词所 创造 的音 响效果 把 冤
魂 出现前 阴森恐怖 的气氛 清 晰地展 现 出来 " 正是作 者 所描绘 的整 个 画面 ! 情景 为 象声 词 的运 用提 供 了
截 " ((黑 旋 风 6 二 折 ) ( 第
/各 支 支 0一 声 , 活 活 地将 他 生 抛 做 两 三截 , 李 透孔 武有 力 的形 象 , 活脱 脱跃 然 纸 上 , 使 人 物 性格 的把 握更 加 准 确 !丰满 , 给人 带 来 强 烈 的艺 术 感 染

词语的形象色彩

词语的形象色彩

不可忽视的汉语教学——词语的色彩词语的形象色彩是指很多词语用于解释普遍存在的概念意义外,还同时具有形象感,它们通过人们的感官如视觉、听觉、味觉等诱发人们的联想,给人以生动可感的形象感。

例如:猫头鹰这个词就比较形象地反映出这种鸟头部像猫的特点;哗啦啦,是人耳边回现出流水的声音;而甜丝丝会让我们如同品尝到了甜味的食物。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例子,可见词汇的形象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的。

正由于应用广泛,有形象色彩的词很丰富,所以对这些词的分类显得有点困难。

本文将采取兰宾汉先生对具有形象色彩的词的分类,即将它们分成形感、动感、色感、声感这样四类。

下面分别加以形感:有些词的意义能给人十分具体的形象。

如佛手、木耳、浪潮,大家眼前会浮现出这种事物的整体的形状。

木耳是一种长在腐朽的木头上的一种可供食用菌类,形状像人的耳朵;浪潮顾名思义,想浪花一样的潮流;这是对事物整体情状的比喻。

又如喇叭花、鹅卵石,灯笼裤、斑马线则是在对事物的性状的比喻之后加上了一个类名。

斑马、驼背、白头翁是对描摹事物的突出的特征等等。

它们的突出的特点即是让人们很容易地联想到所指事物的外在形状,我们称之形感。

色感:有些词的意义给人以鲜明的色彩感。

如血红让人联想到血的颜色;草绿则浮现出一片青草的的画面,联想到充满生机的绿,还有鹅黄、橘红等。

具有色感的词多为形容词,比如ABB式的白茫茫,红彤彤,绿油油,金灿灿等;又如ABC式的白呲咧、血呼啦;还有A 里BC、A不BC式的,如血里呼啦,白不呲咧;还有ABCD式的如黑咕隆咚。

这些词当中的词缀部分意义很虚,但它们结合在一起具有描摹性,给人们造成一种很模糊的印象,从而给人一种形象感。

动感:有些词的意义能让人产生特殊的动感。

如席卷,会让人联想到用席子卷的这样一系列的动作,从而给人一动作快,范围大的感觉。

而蚕食则让人们想到蚕不分昼夜沙沙吃蚕叶这样的动作行为,从而给人一种连续不断地侵食这样一种动感。

这样的词还有摇曳、撞车、碰钉子、炒鱿鱼等。

浅谈比喻和借代在词的形象色彩构造中的功能

浅谈比喻和借代在词的形象色彩构造中的功能

【 摘 要】 修辞是增 强言辞 或句子表 达效果的重要 手法。修 辞方法的运用可以修 饰 句子 、 语 言和文章 , 从 而清楚地传达作者 的 意思 , 以吸引别人 的注意力 、 加深 别人 的印象和抒情 效果 , 进而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其 实, 修 辞方法除 了在修 饰 句子 , 增强表达 效果等方 面的功 能外, 在词的形象 色彩的构造方 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 本文着重分析比喻和借代这 两种修 辞方法在词的形 象 色彩构造 中的功 能。 【 关键词 】 形 象 色彩 比喻 借代 【 中图分类 号】 H 1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3 ) 1 1 — 0 0 5 1 — 0 2




有的拿 一种具体事物的 来比另一种具体事物 。例如 “ 龙 眼” , 不是 指“ 龙 的眼 睛” , 而是 作为喻体 指称“ 桂 圆” , 即“ 像龙 眼睛一样 的桂 圆” 。类似 的还有 : 鸡眼( 一种病症) 、 佛手( 一种 水 果) 、 猴 头( 一种 茵类) 、 雀斑 ( 一种皮肤 病) 、画眉( 一种 鸟) 、白头 翁( 一种 乌) 、 羊胡子( 一种草) 、 仙人 掌( 一种植物) 等等 。 有的拿具体的事物 来比喻抽 象的事物 。 例如“ 铁拳 ” 并不 是“ 铁的拳 头” , 而是指 “ 像铁拳一样 的强大的打击力量” 。 类似 的还有: 铁人 、 铁蹄 、 铁公鸡 、 铁饭碗 、 蝇头、 露馅儿等等。 还有 一种 情况是 比喻性 的转义 ,一般 具有比喻性 转义的 词语, 用在 转义上 时, 由于本 义对转 义的 比喻 , 通 常成为形 象 的烘托, 因而会 带上形 象色彩 。例如 “ 咽喉” 本义是“ 咽 头和喉 头” 。 比喻 义是 “ 形势险要 的交通孔道 ” 。当我们在说 “ 守住咽喉 要道 ” 时, 转 义“ 形势险要 的 交通 孔道 ” 便具有 了本 义“ 咽 头和 喉 头” 这 种具体形 象的特 点。类似 的还有: 沐浴 、 顶峰 、 包袱 、 辫 子、 棱角、 浪花 、 后 台、 圈子 、 后 门、 桥 梁、 堡 垒、 暗礁 、 疙瘩 、 陷 阱、 出台等等形象词。 总之 ,无论是 明喻还 是借喻 , 都是使 具体 的事物形 象化, 或者使抽 象的 东西具体化 , 所 以用比喻这 种修辞 方法构造 的 词语一般 都具有形 象色彩。大量的形 象词证明, 它们在形 象色 彩词 中的形 象化程度最 高, 也最鲜 明。 三、 借代修辞在词的形象色彩构造 中的功能 借 代 这种修 辞 方法是 指 不直接 说 出所要 表 达 的人或 事 物。 而是 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有如 下 几种 情 况 : 特征代 事 物 、 具体 代抽 象、 部 分代 全体 、 整体代 部 分。 运 用借代 这种修 辞方法可以突 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 增强语 言的形 象性 , 使文笔 简洁精 炼 , 语 言富于变化和幽默 感 ; 有时, 可以 引人联 想 , 使 表达 收到形 象 突出、 特点 鲜明 、 具体 生动的 效果 。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 关性, 也就是利用客观事物之 间的种 种 关系巧妙地形成 一种指代 。 这样 的指代可 以引人联 想, 使表 达收到形 象突 出、 特点鲜明的效果。这样形成的词语 自然产 生 强烈 的形 象色彩 。具体 来说 : 有的 以相关事物代本体事物。例如: “ 乌纱帽 ” 以官 员所 戴 的帽子来代指 官职; “ 菜篮子 ” 以盛 菜的用具代 指蔬菜 、 肉蛋 等 副食 品。 有的 以特征代本体事物。 例如 : “ 寒香” 代指“ 梅 花” , 因为梅 花在冬 天散发 清香; “ 须眉” 代指 “ 男子” , 因为胡须是 男人独有 的; “ 红领 巾” 代 指“ 少先 队员” , 因为 少先 队员经常佩戴戴红领

修辞的作用

修辞的作用

修辞的作用:
1、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2、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4、夸张: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6、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注意、思考。

7、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有音乐感;抒情酣畅;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8、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

例释词语视觉形象色彩的应用

例释词语视觉形象色彩的应用

例释词语视觉形象色彩的应用[摘要]词的视觉形象色彩的应用是不可忽视的很重要的方面,应用得好将能增加语言的形象生动性,唤起读者想象的美感,获得再创造的艺术享受。

标签:修辞词语形象色彩应用汉语里许多词,除了有抽象的概念意义外,“还使人有某种生动具体的感觉,即所谓形象感”。

并诉诸于人们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人心里的感觉等),这就是词语的形象色彩。

它是词义的一种附加意义。

在语言应用中词的理性意义固然重要,但词的附加义的应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很重要的方面。

“词语的形象色彩的应用以视觉形象色彩的居多”,这是因为我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首先是视觉方面的认知,一个事物的名称、形状、颜色、动作或状态等方面的信息也是最先被人感知的,其中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的应用当然也就多了起来。

比如“蜂窝煤”、“煤球”的理性意义虽相同,都指称同一对象,但形象色彩不同。

相比而言,前者比后者更形象;主要是它更能突出事物特征。

又比如说“这个人脸黑”、“这个人脸很黑”、“这个人脸黑极了”、“这个人脸就是黑”都比较抽象、笼统,具体怎么黑既不明确,也不生动;而老农民说的“这个人脸黑得像锅底”就是比较好的语言了,通过比喻把“黑”具体化、形象化了,所以也就生动起来了。

其原因之一是喻体(锅底)是具体可感且为人们所熟知的;二是抓住了本体、喻体的突出共同特点(黑);三是吻合了说话人的身份,显得生动贴切,若是指煤炭工人则改说:“这个人脸黑得像炭一样”会更恰当!这正如小说当中人物使用的兵器,杨排风用的是烧火棍,猪八戒用的是铁耙子,这才来得自然,不然猪八戒使起猴哥的如意金箍棒来,谁看着都别扭。

这只是两个极生活化的例子,写诗作文中也是如此。

毛主席有一首诗《长征》刚开始发表在报纸上不久,收到了山西大学历史系一位教授的来信,信上在赞誉了该诗的妙处后,又指出了值得商榷的地方:诗中“金沙浪拍悬崖暖”一句中“悬崖”无诗意,拟改作“云崖”为好。

后来,毛主席谦虚地接受了他的建议,并致信感谢这位“一字之师”。

词汇修辞

词汇修辞

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 汇聚而成的。只要计算一下我们一生 吃进去多少谷物,饮下了多少清水, 才凝聚成一具美轮美奂的躯体,我们 一定会为那数字的庞大而惊讶。平日 里,我们尚要珍惜一粒米 一叶菜,难 道可以对亿万粒菽粟亿万滴甘露濡养 出的万物之灵,掉以丝毫的轻心吗? ——(毕淑敏《我很重要》)
触觉形象词语“刺骨”“冰冷”“滑溜溜
例: 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上,挂 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 长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 甸甸的雪球儿。 ——峻青《瑞雪图》
(三)义类的使用
1.多义词的选用
多义词在具体的上下文里通常只表达 一种确定的意义。有时,在特定的语 境里,多义词也可以用来构成某种修 辞方式,以表达深刻、精辟的含义, 取得妙趣横生的效果。 例如: XX牌电风扇的名气是靠吹出来的。 (某电风扇广告) 想要皮肤好,早晚用XX
有的时候,恰当选用反义词,表面上 看来前后意义似乎矛盾,但实质上充 满辩证关系、富含哲理。例如: 乱的真整齐! (金羊网) 作为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糊涂。 (《环球时报》) 作为失败的典型,你实在太成功了。 (《广州日报》)
反义词常用来构成对偶、对比、映衬 的修辞手法,从而使所要表达的语句 具有鲜明的色彩和更强烈的说服力。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某保险公司广告) 臭名远扬,香飘万里。 (某臭豆腐广告) 关住冰冷,敞开热情。
词语修辞
一、词语的选用
词语的选用就是通过对词语的斟酌 和推敲,从众多的词语中选出一个 最恰当的词语。
(一)词语色彩的选用
1.感情色彩的选用 词语的感情色彩使人们对词语所反 映事物的一种主观评价。 褒义词:成果、温柔、荣获
贬义词:歹徒、残酷、诈骗
中性词:汽车、粗壮、学习

词语的形象色彩赏析

词语的形象色彩赏析



次序地介绍 , 文章显 得很有条理 , 让人一 目了 佛 印 的神 情 “ 与苏 、 不属 ” 舟 子 中的“ 右 黄 , 居
然。 者” 若啸呼状” “ “ ,居左者 ”若听茶声然 ”所刻 “ ,
四、 形象。 为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说明文 j之字“ 细若蚊足 , 钩画了了” ……这些语句 , 不 的语言还应具有一种形象美。 核舟这一“ 奇巧” j仅使核舟上的人物形象鲜明, 而且使核舟上的
有 的明显 的形象色彩 。 比喻 、 拟人 这两种修辞手法也能 给词语 带
来形象色彩 。如“ 远看长城 , 它就像一 条长龙 , 在崇 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 ,这个句 子用读 者
熟悉而 又喜爱 的“ 长龙” 比喻 “ 来 长城 ” 给人 以 ,
飞舞之感 , 富有气势 , 形象生动 。 又如“ 桃树 、 杏
树、 梨树 , 不让我 , 你 我不让 你 , 开 满 了花 赶 都
趟儿 ”句 中的各种果 树像 人一样 “ , 争着 、 着” 抢
开花 , 让人联想到春花烂漫 的美景 。 这也告诉我们 ,不光词 语具有形象色彩 ,
句子 同样也可 以具有形象色彩 。 将有形象 色彩
语数 外学 习 (
的本质特点 : 又如“ 猫头鹰 ” 一词就 比较 准确 地反映 出这种鸟 的面部似猫 的特 点。 色象词 和拟 声 词大都具有 形象 色
级 语 文

彩。色象词一般具有描摹的作用 , 多能
增 强色彩感和画面感 , 渲染气氛, 形 、 从
声、 、 光 色等方 面点 出对象的特点 , 传达
噎 j

我们 的脑海里 立马就会产 生对梅子 的 颜色 、 味道的联想 : 一想到梅子的酸味 ,

汉语语法与修辞知识 第一节 词汇(思维导图)

汉语语法与修辞知识 第一节 词汇(思维导图)

词汇一、词的构成词的概念,词的构成:语素词是语言里最小的有意义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以音节的多少为标准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三音词复音词(一)语素构词的类型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按照音节划分单音节语素(绝大多数):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语素举例:人、书、字双音节语素踌躇、吩咐、霹雳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因特网、巧克力、维也纳按照词语内部语素的数量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2单音节3复音节134合成词构成词根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词缀(加在词根上面)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三大类5复合式合成词由词根的相互关系看6联合型(并列式)7偏正型8补充型9动宾型(支配式)10主谓型(陈述式)11附加式合成词根据词根与词缀的位置12词缀+词根13词根+词缀14词根+叠音词缀15重叠式合成词按照语素是否能单用成词语素(单用)人、手、跑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用)们、阿16(二)汉语词汇组成基本词汇17重要意义三个特点历史悠久,具有稳固性;社会普遍使用,具有全民常用性;成为构造新词语的基本,具有能产性。

一般词汇18特点包括古语词历史词文言词方言词19概念标准语吸取方言有用成分外来词20音译词21音意兼译词22字母词行业语23隐语熟语24概念25特点包括26成语惯用语27概念28结构29歇后语谚语30概念31结构32特点33例子俗语34概念和谚语有些交叉35比较36例子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基本词汇——构成新词(基础)——扩充一般词汇一般词汇(某些词)——(转化)基本词汇二、词形、词音和词义(一)词形371.异形词分类不完全异形词(主流)38仅部分用字不同完全异形词39用字全部不同异形词的语音形式语音形式国家规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40选取范围41选取内容42适用范围《现代汉语词典》43首选词主条副条44正条452.同形词(二)词音1.多音词2.同音词46概念47复音词同音词的要求按书写形式分同形同音词异形同音词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别a: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各项意义之间存在着联系b:同音词是异词同音,词的意义间没有必然联系影响积极意义混乱,影响信息传递与交流消极谐音双关,生动、风趣、耐人寻味3.异读词48概念49限制产生原因文白异读方音影响讹读影响50异读词与异音同形词的区别规定《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三)词义51概念分类词汇意义(概念意义)实词语法意义(关系意义)实词52虚词531.词义的构成(1)词的理性义54概念55作用(2)词的色彩义①感情色彩义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褒义色彩贬义色彩②语体色彩义(文体色彩)书面语色彩口语色彩③形象色彩义56概念57形象感58包括2.单义词和多义词(所表示意义的多少)单义词概念分类常见事物的名称专有名词科学术语多义词59概念各意义间有一定的联系60基本义61派生义62引申义63比喻义具体语言环境中只能有一个意义3.同义词64等义词(绝对同义词)对同一事物、现象、关系的不同称谓,其概念意义或逻辑内容相同65近义词(相对同义词)词义大同中有小异,在概念意义方面存在某些细微的差别66重要作用差别(1)意义的轻重不同(2)词义概括的范围大小不同(3)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不同(4)词义的侧重点不同(5)搭配对象不同(6)感情色彩不同(7)67语体色彩不同4.反义词68相对反义词69就词与词的关系同一范畴音节和结构要求分类70绝对反义词71相对反义词72重要意义三、常见词语使用错误的纠正(一)准确理解词义,注意辨析词义(二)尊重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不生造乱用词语73态度查阅《现代汉语词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三)注意词义的范围大小和附加色彩词语备注:1. 从语音形式分析2. 单音节单纯词只有一个音节,如“字”、“看”、“亮”等3. 有两个或更多的音节,不能分开解释各个音节的意义4.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和语义关系组合而成的词5. 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6. 两个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例如:信息、开放、品味、反正7. 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例如:手机、电脑、特区8. 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例如:革新、盘活、理顺9. 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前一词根所支配、关涉的事物例如:上网、涉外、下海10. 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陈述前一词根例如:心疼、民主、自律11. 由一个表示具体词汇意义的词根和一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缀构成12. 例如:第一、初一、老乡、阿姨13. 例如:稿子、花儿、木头14. 例如:胖乎乎、美滋滋、喜洋洋词缀:附加成分,不表示具体词汇意义,起语法作用构成名词的标志:阿、小、子、儿、头构成动词的标志:化15. 例如:爸爸、妈妈、星星、渐渐、恰恰16. 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17. 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一般交际中必须,为一般人所共同理解,如天、地、头、心。

中职教育-现代汉语(北大第二版 下册)课件:6.3 词语修辞.ppt

中职教育-现代汉语(北大第二版 下册)课件:6.3 词语修辞.ppt

1.词语色彩的选用

词语的感情色彩体现了人们对某些人物、事物的褒贬
评价和爱憎感情。我们在运用语言时,应根据需要,认真
地区分和选择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准
确地、恰当地表达出来。如果不注意区分和选择,就容易
出现褒贬不当的问题。
1. 词语色彩的选用

如有人将持枪拒捕的歹徒写成“顽强抵抗”,把抓歹
而且还是语言交际中岔题、移花接木、双关等修辞手段构
成的重要语言因素。
2. 同义词的选用

一组同义词可以把同一概念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
所具有的不同属性的细微差别鲜明地表现出来。
2. 同义词的选用
• 如表示“看”这一动作有很多同义词: • 表示已经看到的,如“看见”“见到”等; • 表示向远处看的,如“望”“眺望”等; • 表示向上看的,如“仰视”“仰望”等; • 表示向下看的,如“鸟瞰”“俯视”; • 表示偷偷地看的,如“窥”“窥视”; • 表示专注地看的,如“盯”“注视”等; • 表示仔细地看的,如“审视”“查看”等; • 表示快速地看的,如“瞥”“扫视”等等。
2. 同义词的选用

这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同义词,有助
于人们区分客观事物或思想感情的细微差异,使人们的语
言表达更加精确、严密。
2. 同义词的选用

同义词可以满足交际上的需要,构成“委婉语”、
“禁忌语”等,如在某些场合,用“丰满”代替“肥
胖”,用“苗条”代替“瘦”,用“洗手间”代替“厕
• (孙懿华、周广然著《法律语言学》)
1. 词语色彩的选用
• 例②是个公诉词片断, 运用“惊慌失色”“终日惶惶不安 ”“罪行败露”“阴谋”“孤注一掷”“暴力”等感情色 彩鲜明的贬义词语,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被告人手段之残忍, 犯罪后果之严重。公诉人通过这些词语创造了一种令人愤 慨的氛围。这种氛围是富有感染力的,它能激起听众、法 官对被告的愤怒和谴责。所用的语句情感、语势强烈,显示 出咄咄逼人、无可辩驳的气势。

色彩、功能、语体关系

色彩、功能、语体关系

试论色彩、功能、语体的关系摘要:“色彩决定功能,功能决定语体”,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词汇的色彩意义很丰富,色彩意义即修辞意义,功能修辞学正是研究同义词色彩及其功能作用的科学,并以语体为主要研究对象。

从功能修辞学的角度来看,同义词的修辞色彩产生不同的功能,适应不同的交际领域形成不同的言语变体——语体。

色彩、功能、语体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词的色彩意义作为修辞手段的一种,产生并存在于语体中,是语体得以生成的主要物质基础,而且语体是言语行为外部因素和内部特征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体系。

关键词:色彩修辞功能功能修辞语体一、“色彩决定功能,功能决定语体”(一)词的色彩意义即修辞意义“色彩决定功能,功能决定语体”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词的色彩不同,具有的功能也不同,运用在不同的交际领域,产生适应交际领域的不同言语变体,即语体。

词的色彩意义很丰富,一般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联想色彩”“时代色彩”等。

感情色彩有褒义、贬义之分。

例如:勇敢——大胆——狂妄。

勇敢表示赞扬,带有褒义的色彩,大胆表现为中性色彩,狂妄就带上了贬义的色彩。

语体色彩是指与特定语体相适应的词语的色彩。

例如:拉倒,经常用在口语中,带有口语色彩,比较随意,通俗;作罢,一般用在书面语体中,带有明显的书面色彩,显得正式,严肃。

形象色彩是指词语内部引起人们共同的视觉、听觉联想。

例如:马尾松,把松树样子的形象刻画出来,即使未见其树,也能想象出它的样子。

联想色彩是指语义直接联想或间接联想产生的派生色彩。

例如:狐狸——狡猾,喜鹊——喜事;鱼——富裕,八——发财。

前两例属于直接联想,由属性或习惯产生的联想;后两例属于间接联想,由语音产生的联想。

郭伏良在评价《现代汉语词彩学》时说到“词的色彩,因为具有丰富的修辞效果,也被称为修辞色彩。

”因此,词的色彩意义即为修辞意义。

修辞活动中对词语的选择是在同义词中进行的,除了考虑语义的轻重、范围大小的不同,更重要的是考虑词的色彩意义。

《汉语修辞学》重点内容梳理

《汉语修辞学》重点内容梳理

《汉语修辞学》重点内容梳理第一章:概说一.修辞地性质和任务1.语言地内部规律:语音、词汇和语法地系统和规则2.修辞地性质:修辞学就是烟具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地方法和技巧地一门学科.是由语言本体地交际功能所决定地,并贯穿语言运用地全过程地一门实用性很强地学科.3.修辞地任务:学习修辞地基础知识,掌握一些修辞地方法和技巧,并注意在日常地交际活动中自觉地应用这些知识.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很有帮助,而且对提高阅读欣赏地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也很有好处.4.修辞学地主要研究对象:语言要素.从功能着眼研究这些语言要素地特点,规律经过综合作用后所能体现出来地表达效果.5.修辞研究地领域:修辞研究应当涉及语言表达地一切领域,在字词句之外,像句群、段落、篇章、修辞方式以及更语言表达密切相关地一切逻辑学和风格学.二.修辞和语言规范1.修辞地基础:把话说通,做到文从字顺.所谓把话说通就是要求用词造句必须合乎语言规范.2.语言地规范,是指语言运用中明确一致地标准.3.修辞和语言规范地关系:从整体来说修辞也应当遵循语言规范地制约.文从字顺,应当是修辞地基础.当然这也不排斥在特定地场合,由于某种特殊表达需要,故意突破规范,临时作一些创新.但这跟五十约定俗成地原则,任意破坏语言规范,或者限于表达能力而出现错误,违反了规则,是完全不同地情况.三.修辞和语言要素1.决定句子,文章正误优劣地四个方面地因素是什么?1.事理,逻辑.就是说要看他地内容和不合情理,和不合思维规律.2.规矩,习惯.就是看他合不合词汇语法地规范,合不合大家说话地习惯.3.情味,色彩.看他地玉体风格合适不合适,感情色彩对头不对头.4.声音,语气.就是看他读起来顺口不顺口,听起来悦耳不悦耳,口气合适不合适.2.修辞研究地重要课题:怎样运用这些语言材料及其规律来完美地表情达意.3.修辞同语音,语汇和语法三者地关系.1.汉语音节分明,并且有声、韵、调之分,这些语音特点为修辞提供了很好地条件,除了可以直接构成拟声,谐音等修辞方式之外,更常见地是在语言中组成大双声叠韵地词语和对帐押运地句式,使得语言节奏鲜明,音调铿锵,有很强地音乐感.2.修辞同词汇地联系也是十分密切地.需要研究词汇多方面地表达作用,如:词语同义形式,反义形式地选择运用.词语地感情色彩和风格色采,词语借用和活用地修辞等等.3.修辞同语法有更直接地联系,充分研究同义句法形式以及各种不同句式综合运用地表达效果,应当是修辞地重要任务.比如,一般叙述和论说采用陈述句和判断句必较多,但也可以夹杂一些疑问句或者反诘句.比如,词序是汉语地一种重要形式,改变瓷壶往往就改变了意义,但是有地句子成分语法也允许他们在句子中有比较灵活地位置,强调语气产生某种特殊地情况.四.修辞和逻辑1.修辞和逻辑地关系: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地逻辑学则是研究人们思维形式和规律地,两者分属不同地学科.语言是思维地表现者,两者是内容和形式地关系.修辞应当以合乎逻辑为前提,如果表达地内容连事理都不合,文辞再美,也站不住,逻辑和语言表达地关系比较复杂.1.不合乎语言习惯地话多数也是不合乎逻辑地,如“弟弟月饼吃”等.2.有些习惯地说法从形式上看不大合乎逻辑,但大家都不会误解都能听明白,而且也是正确地表达形式,如,看医生,吃大碗.3.同一种思维内容可以用多种不同地语言形式来表达,而同一种语言形式有时候也可以表达不同地思维内容.如今天天气真好和今天天气不赖.4.有时候,同一个意思设置可以用互相对立地方法来表达.如,差一点摔跤和差一点没摔跤.5.也有特殊地情况,在特定地语言环境中,由于修辞上地某种需要语言表达也可以在形式上突破思维规律地某些限制,但不能引起误会,不造成思维混乱.如“我地鞋子比你地鞋子大”可以缩写成“我地鞋子比你大”.6.也要防止歧义和误解,要防止片面地追求辞藻华丽,或者不适当地选择修辞方式二忽略了语言地准确性.要避免一组句子或者一段文章地逻辑联系失当.五.修辞和语境1.语言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本体地环境,如句子中瓷壶之间地关系,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以及篇章内部关系.第二种,是指语言地社会环境,包括时代民族地区社会地特点说话时候地具体情景,对话双方地关系和情况等.2.语言本身地环境和修辞地关系:1.语言本身地环境是语言表达地土壤无论积极修辞还是消极虚词都离不开语言本身地环境.2.词语地搭配问题,是句子每部地语言环境问题,而就句子本身来说也还有一个语言环境问题,这个语言环境就是上下文或者叫前后话.3.前言后语之间地意思衔接地合适不合适语气顺畅不顺畅,情调和谐不河西也是修辞地重要课题.3.语言地社会环境和修辞地关系:1.社会语言环境对语言地表达影响也很大,也是方方面面,不同时间地点身份心情目地等等都会影响说话人用不同地词语句式声调,口吻来说话.六.修辞地同义形式和变异形式.1.同义地语言形式:是一个相对地概念,是一些基本意思相仿而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地语言形式.挚友他地基本意思相仿,才使得“同义地语言形式”地选择和运用称为可能,只有在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才使得“同义地语言形式”地选择和运用有了必要,这也许就是修辞学和同义语言形式之间地根本出发点.2.广义地同义形式:在某一个具体地语言环境中表达基本相同地意思地语言形式都是广义地同义形式.3.狭义地同义形式:只包括一般地同义词语和句式狭义地同义形式:只包括一般地同义词语和句式.4.同义形式地选择地作用:按照表达地需要恰当地选择和安排同义词语和句式,是修辞活动地主要内容之一.1.为了避免行文呆板,在需要重复某个概念时候,往往选用同义词语.2.问精确得充分了地表现事物情态地复杂性,往往需要在同义词语地选择和连用上下功夫.3.从修辞角度看,更应充分注意地是同义词语在感情色彩和风格色彩上地细致区别,词语选用优劣得失往往在这方面体现地最突出.4.有时,句子地松散形式和紧缩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地修辞色彩.5.语言地变异现象:在特定地语言环境中,采用某种小变化,小创新,故意突破语言表达地常规,语言词汇语法地地一般表达习惯和规范,以及通常地事理逻辑,文体风格方面地要求.使得他产生某种特定地修辞效果地做法,我们称之为语言地变异现象.从修辞地角度看也可以称为语言地变异形式.6.语言变异地条件:必须在一定地语言环境,变异形式地运用必须使得他在表达基本意义地同时能额外增加某种修辞色彩.7.语言变异地形式:分为三个范畴:1.逻辑范畴地变异:有时候,为了某种修辞地需要故意说一些不和事理,不和逻辑地话,造成事理上或者逻辑上地某种变异.传统修辞格如:拟人,接待,比喻反语都是修辞地变异形式.2.风格范畴地变异:有意利用风格上地不协调来取得某种修辞效果,那就称为在风格范畴内地某种变异.主要有两种:一是句式风格地变异.一是词语风格地变异.3.语法范畴地变异:涉及词语地组合和实用等哥哥方面,最常见地是词语地活用,合理地创新.第二章词语一.丰富词汇和辨析词义1.丰富词汇地入手点:一方面是熟悉人民群众地口语.一方面是从书本上,从阅读中学习.2.辨析词义地方法:一种是把词放到具体地句子里或者词组里,从他同相关词语地搭配关系,或者从上下文来了解他地含义.另一种辨析词义地方法是把意义相通或相近地词放在一起比较.二.同义词地选择和运用1.同义词:意义绝对相通地词.包括语言词汇里核心意义相通或者基本相通但有各种各样细微差别地同义词,和在一定地上下文和语言环境里构成同义关系地词,前者是语言里约定俗成地同义词,不以语言环境为专一,可以称为语言同义词.后者离开了具体地语言环境就不一定有同义关系,可以称为言语同义词.2.同义词特点:同中有异,大同小异.3.同义词有地三种差别:意义,情味和用法.1.意义上地差别:表现在概念,内涵只有细微地差别,宝货适用情景,词义轻重,范围宽窄有所不同.如:领略,领会.逐步,逐渐.2.情味上地差别:1.主要表现在次地附加意义说带地感情色彩,形象色彩和语体风格上.例如:偏向指示正确地倾向,有贬意.倾向,泛指事物地发展趋向,是中性词.2.由单纯表示概念意义地词跟相应地带有形象色彩地词所构成.同义词之间地差别在于,前者表示抽象地概括和概念意义作用于人地理性.后者表示概念意义之外,还有关于那个概念地形象感觉,作用于人地感官.如少先队员和红领巾;再如:祖国和江山.3.同义词在语体风格上地差别主要表现在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具有个子地同义词语表达手段,他们既又共同地核心意义,又有不同地附加情味色彩,适用在不同地场合:如母亲和妈妈.3.同义词在用法上地差别:主要体现在此行,构词能力和语法功能上.如,领导,引导都是动词,但领导却有名词地意义.如生命,性命,生命可以扩充为生命线等词汇,性命却不能.4.同义词地修辞作用:就是增强语言地表现能力.1.在具体地语言环境里,着意推敲同义词细致地同中之异,挑选最适合地词汇来应用,是常用地词汇锤炼地修辞方式.语言地精确性和表现力,往往借助这种微妙而难以察觉地同中之异来表现.2.古今文章都避讳词语“重出”,在一个句子或句群里,重复用同一个词指称同一事物或者表达同一个概念就会显得呆板,单调,让人厌烦.如果在上下文里交替适用变换选用地合适地同义词,不仅可以避免文章单调重复,而且也可以使得意思地表达更加精密圆满.3.由并列地同义词语形成地联合结构,有下述修辞作用a利用同义词意义上地同中之异,互相补充,使得内容表达更加周密,更充分,更圆满.B利用同义联合形成对偶,排比地结构形式.C利用同义联合使得语句音节匀称平衡.三.反义词地选择和运用1.反义词:一种是:成对地意义相反,互相对应地词.如真假,对错,这种反义词表达地概念意义相互排斥,是客观事物矛盾对立现象地反应.另一种是:成对地经常处于并举对立位置地词,有鲜明地对比特点.如,黑白,春秋.2.反义词地特点:1.组成反义词地一对词属于同一个意义范畴.2.只有矛盾对立或者对立现象地事物才有成对地反义词,以形容词最多,其次是动词.3.多义词可以有几个跟不同意项相对地反义词,如快慢,快,钝.3.语言反义词:概念意义表示对立关系地反义词和经常用来对举地反义词是约定俗称地不受语境或者上下文为专一,称之为语言反义词.4.言语反义词:概念意义并没有对立裹着对待关系,作者在一定地上下文里临时用来表示对立或对待地现象,离开上下文就失去这种对立或对比关系地反义词是一种用词上地变异,是言语反义词.5.如何选用反义词?1.表对比关系地反义词跟同一个词相配地词可以布置一个,对举时有一定地灵活性,要根据语境和上下文来选用,入老对少,幼,小.2.在构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双音合成词是由一对反义词构成地,如日夜,买卖,方圆,天地.3.现代口语词汇和文言词汇里地反义词不尽相同.如,现代说真假,原来说真伪.6.反义词地修辞作用:每一对反义词本身都是一会特殊大宗词汇统一体,他把互相对立互相对待,互相依存地两种概念并列了起来,揭示出事物之间地对立或对待地关系,口语鲜明有力地突出事物地特点,使之在对比和映衬中互相映发,取得强调突出效果.反义词还是形成对偶,反语,警策等修辞方式地重要语言手段.四.词语地搭配1.影响词语搭配地三个因素:1.词义上地选择.词汇意义上搭配不当,一般在事理逻辑上也说不通.2.语法上地选择.往往和词性,作为述语地动词及物不及物,不同地动词要求不同地宾语有关.3.约定俗成地语言习惯.如果不合习惯,会让人感到生硬别扭.五.词语地规范化1.词语地规范化包括哪几个方面?方言词,文言词,新词和生造词.1.现代书面语里适用地文言词汇有两种.一种是现代汉语里有概念或语法功能上能与之向对应地词语.另一种是,没有对应地词语.2.适用文言词要先看有没有必要,其次要注意语言风格上协调一致.3.创造新词除了在结构上不能违反汉语构词规律之外,还要符合以下地条件:一要有必要,二要十分明确.六.词语地色彩1.感情色彩:及其作用1.人地感情从语音语调上和词语地选择上体现出来就是语言地感情色彩.2.语言里大部分地词语不带有感情色彩.3.准确地选用含义有褒贬之分地词语不仅可以鲜明地表现出爱憎好恶地感情还可以突出强调事物地特点.4.适用意含褒贬地词语要仔细分清词义和感情色彩.5.有时候词义地褒贬并不是直白地表达出来,要仔细地辨别.6.形容词和动词可以通过重叠和儿化等方法变成有感情色彩地词汇.7.有些代词可以传达比较细微地感情色彩.8.书面语地双音节词更大气文雅,口语里地单音节词更亲切自然.2.词语地形象色彩及其作用:有关那个概念地一种形象地感觉是细雨地形象色彩.1.词语地形象色彩是客观存在地现象.有感知地人对于代表感知过地对象地词语都会有共同地形象感.2.通过锤炼变异让词语产生形象色彩能达到强调和突出地作用.3.词语地形象色彩可以增强语言地鲜明性,生动性,是很有效地强调手段.4.要注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词语地不同形象色彩.七.词语地声音:1.汉语地音乐性美感包括:音节匀整平稳,声调铿锵和谐.八.骈立四字格和成语:1.四字格:四音节地格式叫做四字格.2.骈立四字格:四字格里有一种代表汉语骈体性地骈立格式,在四音节熟语,成语和四音节复合词里占有特殊地重要位置.叫做骈立四字格.包括骈立地四音节熟语,成语和复合词.3.骈立四字格地结构:1.偏正式:青山绿水,三长两短.2.述宾式:拖泥带水,标新立异.3.述补式:掰开揉碎,跌倒爬起.4.主谓式:眉开眼笑,风平浪静.5.联合式:抑扬顿挫,艰难险阻.4.骈立四字格前后两节地关系:1.同义联合:胡思乱想,心满意足.2.互相映衬:口蜜腹剑,人面兽心.3.前后相承:种瓜得瓜,否极泰来.4.因果关系:唇亡齿寒,纲举目张.5.目地关系:抛砖引玉,救亡图存.四音节重叠式骈立复合词也是一种分前后两节地骈立四字格:1.AABB:口口声声,断断续续.2.ABAC:没日没夜,有声有色.3.ABCB:张口闭口,好说歹说.6.四音节重叠式骈立复合词地特点:1.前后两节地意思浑然一体.2.这种骈立格地语法功能跟他所组成地前后两节都不一致.7.可以套用地骈立格:千~万~,一~二~.8.骈立格地作用:让汉语地音乐性明显,精炼性.9.成语地定型性:是指每个成语表示地是一个特定地整体意义,不管原来他表示什么含义,在成语里地意思由这个成语地主体意思来决定.特别要了解成语里地典故,以免错义.10.运用成语要注意地两点:1.确切掌握成语地整体意义和用法,对含有典故或者贬意地成语要慎用.2.注意成语地定型性,不随便改动成语,也不生造成语.11.词语地锤炼和变异:1.炼字:包括对词语地选择锤炼和变异创新.2.准确贴切地选词炼字.3.准确是指选用地词语完全切合所指称事物地名称,情状或者动作.贴切是说所造地词语在情味,语气,风格上要贴切,恰当.12.炼字都包括那些?1.名词地改动.2.形容词和动词地改动.3.虚词地改动等.12……炼字地目地是什么?目地是为了让概念更加准确.为了让描述地范围和描述地角度更准确,为了传递更精确地感情色彩.12.创造性地选用词语地方法:1.选用有象征意义地事物或者意向,寄情托兴,解体发挥.2.用表现动态地词语来描写静态事物,寓静于动,把静态地东西写活.3.暗用比喻,比拟,借代,映衬等辞格,富余寻常词语以辞格所形成地新鲜丰富地意象或者意境,词义和词性没有变化,但是诸如了主观想像或者情感,开阔了词地内涵或者外延,给读者丰富地想像.14.词语地变异形式有哪些?突破一般地搭配习惯,突破用词地常规,或者突破词汇规范.包括:相关词语地反常搭配,临时改变词性.临时仿造词语.15.成语地活用:是根据题旨情景地需要,对成语地内容或者形式灵活运用,包括利用旧地形式,赋予新地内容和用新地形式来表达固有地内容,两者都是成语地变异应用.16.成语地翻造:是利用成语地框架,抽换其中一辆个语素,注入崭新地内容,表达跟原来成语相反或者不相同地意思,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地变异.第三章虚词虚词特点:使用频率高,起到组织句子和组织段落结构地作用.一.虚词地作用:1.汉语中大部分地虚词主要在语句中起到语法作用,也就是组织句子或者句群地作用,虚词用地好有助于,层次清楚,脉络分明地表达思想,从修辞角度来说,在表现语言地准确严密,委婉曲折,简捷跳脱等方面有重要地作用.二.虚词和语气.语气词和语气地关系,语气词只起辅助作用,要和标点符号密切配合才能表达细致复杂地语气.语气词可附着在句子中间地某个词或词上造成短暂地语音停顿,并表现各种语气,请举例说明<简答)1.附着在列举地几项事物之后,表示带有概括以为地举例性口吻.例子:“豆子啊,大M 啊……”2.语气词附着在主语后面,造成语气停顿,引来听话人对主语地注意.例子:“我哥啊,真是个好人.”3.因为修辞需要,把谓语提前到主语之前来说,原来附着在谓语后面地语气词也就跟着提前,语气词在句中停顿,起加强抒情口吻地作用.例子:“多好啊,生活!”副词和助词也可以表达语气.例如:房间不大倒挺豁亮.这可不能怨我.三.试说明虚词和文体地关系:1.诗歌常用语气词来加强抒情效果.2.叙事为主地说唱文学常用大量陈述句,为了前后语气连贯和减缓语言地节奏加深听众地印象,也往往要添加语气词.3.法律公文,杂文政论文不需要太多地抒情,较少用语气词,但因为要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所以运用表示因果,转折,递进关系地连词比较多.四.虚词怎样调整语句地音节?有几种方法?虚词能调整语句中地音节,使句子顺畅.主要方法有:1.利用虚词本身不同地形式来调整.最简单地调整方法是:当虚词同实词结合地时候,尽量做到单音节词和单音节词相连,双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相连.2.用取舍虚词地方法来调整.因为汉语虚词比较灵活,所以有时能省略虚词.其标准取决于语气上和音节上地要求.3.用衬垫语气词地方法来调整.意合法:不用连接词二靠上下句本身地意思自然衔接地方法叫做意合法.虚词地弹性都有那些?虚词地弹性是造成汉语高度灵活性和音乐性地原因之一.1.助词,连词,副词,语气词都有可用可不用地问题,一半说,不用也可以显示上下文关系地就不用.2.习惯说法.3.虚词地谈些能够表现在用不用虚词和选用什么样地虚词上,还表现在同一个虚词在语句中地大量连用上.五.运用虚词要注意地问题:辨析意义,注意搭配,适合环境,放置准确,防止滥用,防止残缺.六.文言虚词:1.之:结构助词,常常用在书面语里.2.之地用法:1.定于和中心语之间跟助词“地”地某些用法一样.当重心语是但音节形容词而主语是双音节词地时候用来调整音节“决心之大”2.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插入之字让整个成分变成名词成分:敌人之内阴险之残酷.3.“之地”在一个偏正结构里可以避免用一连串地“地”,显示多层定语地层次.战争地威力之最深厚地根源.4.之和所以结合成为“之所以”这样地固定格式,意思和作用相当于在谓语末尾加上“地原因”.5.之也可以只作书面语中地代词使用.主要是用来直待上文提到地事物,意思相当于他或者他们在句子里作宾语:便称之为《呐喊》.3.其:严格地说其是一个代词不是纯粹地虚词4.其地用法:1.表示所属,作定语.名副其实.2.作宾语,相当于“他或者他们.要注意这时候,其前面往往就是”使,令“等词,二是其常同后面地动词形成主谓关系:向其解释.3.须知,作为动宾结构中间地衬字,起到加强语气,调整音节地作用.5.所,助词.主要用法1.所跟及物动词构成名词性成分,如“所见,所闻”.2.有+所+双音节词,表示动作,行为,有一定程度地变化.“有所发现”3.“为……所……”“被……所……”是固定格式,表示被动意义,常用在书面语.6.以地用法:1.用于书面语也用于口语.2.介词:相当于:拿,用地意思.表示动作来意进行地凭借,后面必须有另外一个动词和他配合.“以相应党地号召”3.“给……以……”有给予地意思,是书面语格式,以把远宾语介绍给了近宾语.“给我们以巨大地影响”。

第5节 修辞与语言要素

第5节 修辞与语言要素

(乔吉《天净沙》)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苏州网师园对联)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播放】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康定 情歌》 【播放】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那清清冽冽的光,秋江静水般的爽, 女子手指般的柔,田园牧歌般的淌,将 群峦环抱的村庄洗濯得冰清玉洁似的。 伍振戈《桃花江小夜曲》


如果将其中的一两个改为双音节 (光亮、清爽、温柔、流淌),就不和谐 了。
• (二)注意声调的平仄相间 李白乘舟将欲行, 仄仄平平仄仄平, 忽闻岸上踏歌声。 平平仄仄仄平平。 桃花潭水深千尺,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及汪伦送我情。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播放】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播放】
2、形象色彩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名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你曾否为土地涌现过许许多多的遐 想——想起它的过去,它的未来,想起世世 代代的劳动人民要成为土地的主人,怎样斗 争和流血,想起在绵长的历史中,我们每一 块土地上面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和事迹,他们 的痛苦、忿恨、希望、期待的心情? 秦牧《土地》

联合成分较多:
• 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 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便为一个政治上 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 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 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谈谈词语的形象色彩

谈谈词语的形象色彩

谈谈词语的形象色彩作者:惠新猛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07年第11期好多词语除了用以解释普遍存在的概念意义外,还同时具有形象感,它往往以生动、具体的形象诉诸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以引起人们对现实中某种形象的联想,这就是词语的形象色彩。

例如“金钱豹”这个词,除了代表一种“猛兽”这一理性意义以外,我们仿佛还看见了所指猛兽的钱状的黄色花纹。

“笑哈哈”让人仿佛听到人们发自内心的舒畅欢快之声。

“甜丝丝”使人如同尝到甜味的美好感觉。

“辣乎乎”叫人心头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灼热之感。

“望梅止渴”一听到梅子,我们头脑里立马就产生了对梅子颜色、味道的联想,一想到梅子的酸味,口里就立即分泌出许多口水。

在这里每一个词都会使人联想到某一事物的具体形象,这种联想就是词的形象色彩。

有些词语与生俱来带有形象色彩,它的内部结构形式生动别致。

比如“鸡眼”、“须眉”、“汗颜”、“映山红”、“凌霄花”、“猫头鹰”等,这些词生动、形象地显露出对象的本质特点。

如“猫头鹰”比较准确地反映出这种鸟面部似猫的特点。

色象词和拟声词大都具有形象色彩。

色象词在构词上具有描摹性质,尤其是描绘各种颜色的词语多能表现心情,增强描绘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传达文字代表的感情。

例如“鹅黄”、“草绿”、“银灰”、“绿油油”、“红彤彤”、“火辣辣”等等。

拟声词能惟妙惟肖地表示声音,引起人们对这类词抽象刻画的事物具有某方面特性的听感,本身有着传达意义的特性。

例如:用“轰隆隆”形容打雷时那响彻天宇的天籁之音,用“哗啦啦”形容仿佛玉珠落玉盘似的雨水落地的声音,都很好地引起人们听觉上的形象之感。

可感性的动词常常也有一定的形象色彩。

因为这种动词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例如“挤、盯、晃荡、哽咽、碰钉子、拆墙脚”等,像“晃荡”一词就有一种物体摇摇欲坠的动感;“哽咽”一词带有哭泣时声气阻塞的动感。

古人讲究炼字,在许多情况下是在讲究动词的锤炼。

浅谈比喻和借代在词的形象色彩构造中的功能

浅谈比喻和借代在词的形象色彩构造中的功能

浅谈比喻和借代在词的形象色彩构造中的功能作者:鞠伟伟徐艳华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3年第11期【摘要】修辞是增强言辞或句子表达效果的重要手法。

修辞方法的运用可以修饰句子、语言和文章,从而清楚地传达作者的意思,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加深别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进而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其实,修辞方法除了在修饰句子,增强表达效果等方面的功能外,在词的形象色彩的构造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比喻和借代这两种修辞方法在词的形象色彩构造中的功能。

【关键词】形象色彩比喻借代【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51-02一、引言所谓词语的形象色彩,是指词除了它所代表的对象及其属性这种理性意义之外,还同时含有该对象的某种形象感。

所谓该对象的某种形象感,是指词所代表的对象的种种形象在人们主观意识中的一种感性反映,它是依附于词的理性意义的一种感性上的印象。

词语的形象感以视觉形象最为常见,也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等形象感觉,这些都是词语所指的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的一种感性的具体的反映。

例如:“金丝猴”一词,使我们好像看到了这种猴肩背覆盖着的美丽的金色毛发;还有“丹顶鹤”、“珍珠鸟”、“ 梅花鹿”、“赤斑羚”等词都能给人们具体可感的形象,这种具体可感、生动鲜明的形象给人们如临其境、如见其物的真切感受。

现代汉语词语形象色彩的构造手段有很多种,比如采用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等构词方式来构造形象词,我们认为除了采用构词方式来构造形象色彩,运用比喻和借代等修辞方法也是构造词的形象色彩的重要手段。

二、比喻修辞在词的形象色彩构造中的功能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一种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词格,也叫“譬喻”。

运用比喻的修辞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以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类属作中心语,这样可以构造出一些形象色彩浓厚的词语。

浅析色彩词与修辞的关系-通感的运用

浅析色彩词与修辞的关系-通感的运用

·研究探讨·321浅析色彩词与修辞的关系——通感的运用安徽省怀远县支湖学校 宋 青【摘要】学习或欣赏艺术性的语言,除了词的理性意义、语法意义外,还要注意词的色彩义。

本文把色彩词作为切入点,借助象征、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来分析词的色彩义,探究色彩义在具体的语境中是如何将自身色彩特征和色彩氛围向四周辐射、衍生的。

【关键词】色彩意义 色彩词 修辞手法【前言】这里主要阐述通感的运用。

眼、耳、舌、鼻、身是人体的五种主要器官,分管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

人体的各种官能的单项性决定了它们是具有严格而具体分工的,正如陆机在《演连珠》中所说:“臣闻目无赏音之察,耳无照景之神。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它们却可以互相作用,互相转化。

《列子·黄帝篇》中说:“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

”这就是所谓的“通感”,即是将“彼类感觉移用到所描写的本来只产生此类感觉的事物上去,造成表达的新奇、精警”的一种修辞手法。

通感的运用,可以使作品获得新奇之美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加强美的多层次性和丰富性。

因为通感是一种“感觉挪移”现象,它不是平面直叙式的表达,而是曲径通幽式的联想的表现。

再如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云:“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白茫茫的北方原野,连朔风都被染成了白色,“风色”的寒冷,是视觉和触觉的相互沟通,从而营造出一种凛冽、清澈的奇特美感。

下面我主要从视觉和听觉以及视觉和嗅觉相通的角度具体来详细论述。

(一)视觉和听觉相通视听通感是通感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这是因为在人们的多种感官中,听觉和视觉上最灵敏,最丰富而又结合得最紧密的器官。

视觉易于引发真切的形象感,它所感受的审美对象空间性比较鲜明,往往间接地唤起美感。

听觉易于引发空灵的形象感,它所感受的审美对象的时间性比较突出,往往直接唤起美感。

视觉和听觉的换位与流通,使欣赏者从视觉中可以同时得到听觉的感受,如同听到声音;从听觉中可以同时得到视觉的感受,如同看到具象。

语文常见的24种表现手法+10种修辞方法

语文常见的24种表现手法+10种修辞方法

语文常见的24种表现手法+10种修辞方法常见的24种表现手法:1、联想、想象: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

2、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节。

它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3、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耐人寻味。

4、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

5、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作用是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

6、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作用:前后对比,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7、(前后)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

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在议论文中的作用:强化论点。

在散文中的作用: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8、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鮮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9、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以实衬虚、以虚衬实,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作用是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突出主旨。

我罗斯文学作品中人物交流的礼貌用语修辞色彩

我罗斯文学作品中人物交流的礼貌用语修辞色彩
2 0 5
见 !” 则是说话者有礼貌地表示希望 马上再次见 面。
( 一) 礼 貌用语 的形象 色彩
俄 罗斯 文学作 品中常常会 出现这些词 语 :要成 为礼貌之人 !怎么这么没礼貌 !他是个 好人 , 礼貌之
人 !这意 味着什 么呢? 为什 么必须 要成 为礼 貌之人?
礼 貌——这是 一个道德 范畴 的概念 ,哲理 性的

《 伦理 学词典 》 是这 样定义 这种 现象 的 : ……道德 品 质定 性了一个人 , 对这个人而言 , 尊敬他 人就成 了日 常行 为准则 ,同时也是他 与周围人交往 的 习惯性方 式 。这就是 说 , 礼貌用语首先体现的是形象色彩。形
象色 彩( 英 文“ I m a g e c o l o r ” ) 是 语言 中能 引起主体 对
的元素 。 《 文学报》 的读 者对简讯 作品《 迫不得 已的 愚昧》 做 出了积极的反应 。在这篇简讯 中 , 作者 讲述 了她在高峰期公 以迫不得 已的现实情况来 为 自己辩解 的 事情 , 这遭到 了许 多读者 的抗议 。回应 的简讯 有《 自 重》 《 善胜场》 《 施于人者受于人》 《 如何呼 吁……》 。 然而, 就 如何 呼 吁之事 , 众 所周知 : 如此 呼吁就 会如此反 响。因此 , 成 年人 , 也就是年轻人 的教育者 都要特别注重 自己的言行。电车上来一帮年轻人 , 他 们大声喧哗 , 甚 至有些肆 无忌惮 。 一位上 了年纪 的人 严厉地批评 了他 们中的一位 ,这位年轻人 顶撞 了这 位 长者 , 于是, 简讯作 品 中这位 “ 长者 ” 就说 出了下面 的话 。 啊, 你这个 乳臭未 干的小毛孩儿 , 让我 来教 你如何做人 ! 这位 师者犯 了一个 大错 :教 育如何做人切 不可 口出此言啊 !

修辞方法有哪几种

修辞方法有哪几种

修辞方法有哪几种修辞方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运用各种手段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感色彩。

在修辞方法中,包含了众多的手段和技巧,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修辞方法有哪几种。

首先,比喻是修辞方法中常见的一种,它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类比,来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或者表达某种含义。

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他是一只老狐狸”中的比喻“老狐狸”就是对某人机智狡诈的形象描绘。

其次,拟人是修辞方法中的一种,它通过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拟人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大地在微笑”中的拟人“大地微笑”,使得大地仿佛拥有了人的情感,更加具有感染力。

再次,排比是修辞方法中的一种,它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句式结构或者语法结构,来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语言的韵律感。

排比可以使文章更加富有节奏感,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我要快乐,我要幸福,我要自由”中的排比结构,使得表达更加有力量和感染力。

此外,比肩是修辞方法中的一种,它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并列在一起,来突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或者对比。

比肩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具有表现力。

例如,“他如同一只猛兽,奔跑在赛场上”中的比肩“一只猛兽”,使得他的奔跑更加有力量和震撼力。

最后,夸张是修辞方法中的一种,它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进行夸张处理,来达到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效果。

夸张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具有表现力。

例如,“他高兴得像个孩子”中的夸张“像个孩子”,使得他的高兴程度更加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比肩、夸张等多种手段,它们都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感色彩。

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吸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九七年第四期 形象色彩与修辞杨振兰词的形象色彩即在词的形象意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感性的联想色彩。

它作为色彩意义的一种类型蕴含在某些词的意义之中,从而使得该类词形象、生动、引人联想,令人回味,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如“马尾松”、“鸡皮疙瘩”、“蜂拥”、“林立”、“咆哮”、““摇曳”、“黄灿灿”、“香喷喷”等词即是如此。

可以说,形象色彩构成了色彩意义中最富有修辞特质的一种意义,在语言应用中,这种意义非常有益于构建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同时,我们通过分析大量的例证,同样发现,言语系统中的一些修辞手段的运用又可以反过来作用于词的形象色彩。

因而,形象色彩虽然隶属于词汇学范畴,隶属于词义系统,却与修辞现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共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下面将就该问题作一分析探讨。

一、形象色彩的修辞功能形象色彩词以其形象生动的特点经常出现于文艺语体及口语语体中,科技语体(严肃科技语体)及公文语体一般而言是排斥形象色彩词的;政论语体既不象艺语体及口语语体那样大量、普遍、高频地运用,也不象科技、公文语体那样排斥,而是处于中间状态。

可见形象色彩对词的使用域、对语体是有选择、有倾向性的。

因而我们所选取的语料也主要来自于文艺语体。

我们可以分别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形象色彩的修辞功能。

1.充当言语中形象、生动的语言材料形象、生动的言语篇章是由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多种语言材料及词类活用、词语锤炼、句式调整、辞格运用等多种修辞手段综合作用的结果,形象色彩词作为词汇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备着供词汇选择和运用的性能,而且更可以以其最现成、最普遍、最高频、最集中的使用从而构成整个语言运用的表达特点。

如: ¹再往里走,天山越来显得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象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

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

(碧野《天山景物记》)º这位小姐苗条而健美,·雪·白的紧身衬衫,·墨·绿·色哔叽的·百·褶·裙,深棕色的浓发波浪起伏,长长地披散在肩上,深深的眼眶里,有一双天真无邪而又热情大胆的蓝眼睛;她·婀·娜·多·姿,脚步清脆地跑进院来。

(刘绍棠《芳年》)¹º两段文字同属于文艺语体中的散文体,虽然一个描景状物,一个写形画像,但共同具有形象、生动的修辞效果,使人联想飞动,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而这种修辞效果的取得与较多地运用形象色彩词紧密相关。

如果说例¹中还有一个比喻辞格存在,那么例º中则并未运用其他任何修辞手法,完全是形象色彩词在独自担当重任。

当然,由于语言交际的复杂性、多样性,并非所有的言语片断都处处运用形象色彩词,但有可能仍旧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如: »枣尔汗眼珠像黑瓜子, 枣尔汗脸蛋像红瓜瓤, 两根辫子长又长, 好像瓜蔓蔓拖地上。

闻捷《吐鲁蕃情歌·种瓜姑娘》)例»很显然没有使用一个形象色彩词,但谁也不能否认整节诗充溢着鲜明、生动的形象色彩。

这是由于诗中三处运用了恰切的比喻。

这种比喻的运用事实上又自然而然地赋予了“眼珠”、“脸蛋”、“辫子”等词以临时的形象色彩,使之形成言语形象色彩词。

可见,形象、生动的言语篇章可以不借助于其他修辞手法,仅仅依赖形象色彩词也可形成;但是如果仅仅具备了某些修辞手段,而缺少了形象色彩词,那么,这些修辞手段在施展自身的个性魅力的同时,还会无形中制造某些临时形象色彩词,用以弥补由于固定形象色彩词的缺席而留下的缺撼。

总而言之,如果组句的材料不能显示形象、生动的性能,那么整个言语篇章的形象性特点则是空洞的,无所依附的。

同样一个句子或一段话语,是否运用形象色彩词,运用数量多少,将会在语言表达效果方面显示出相当大的差异。

我们可以从名家对作品的修改中很清楚地认识这一点。

如: ¼车当然是头等。

……拉开窗帷望出去,就看见·可·爱的山林,·可·爱的田野,在那里飞,飞,飞,转,转,转。

这样舒服的旅行,我想是最有意思的了。

(叶圣陶《含羞草》)后来作者将该段文字的前半部分作了一下改动:车,不用说,当然是头等。

……要是拉开窗帘,那就更好了,窗外边・清・秀的山林,・碧・绿的田野,在那里飞,……。

¹改句用“清秀”与“碧绿”两个描写山林和田野具体特征的词取代了原句中两个空泛笼统的“可爱”,事实上是以形象色彩,感情色彩兼具的多彩词取代纯粹感情色彩词,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感和形象感。

因有无形象色彩而形成的词汇意义相同的同义词的运用,对言语的表达效果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

如: ½国王听见有这样一粒种子,欢喜得只是笑;·白而浓的胡子包住他的嘴,仿佛一个树林,现在树林开了个深深的洞——因为笑得合不拢嘴。

(叶圣陶《一粒种子》)后来作者将其中的“白”改为同义的更具形象特点的,“白花花”,增加了摹状意味,使得该段文字的形象生动性更为突出。

“形象、生动”作为一种修辞境界之所以为众人所追求,是因为它是一种语言美质的表现。

古往今来,许多的作家、艺术家都在孜孜以求这种语言美质,以使自己的创作达到这种美学境界,以使读者由此获得审美的愉悦。

形象色彩词始终以自己特有的修饰性、形容性、描绘性参予创造美的活动,参予构建优美的篇章,参予形成主体的审美感受。

因而形象色彩义以其先天的优势,蕴含美学的意义和价值。

它本身即是美的,它所参予组建的言语篇章更是以形象、生动、新鲜、活泼的风格,以优美如画的意境,以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构成更为具体化、丰富化的美的作品。

2.有助于语言表达简洁、凝炼这种修辞功能主要是针对某些比喻式、比拟式、借代式等运用修辞手法创制的形象色彩词而言的。

如“扇贝”、“猴头”、“瓜子脸”、“蜂拥”、“蝶泳”、“笔直”、“挂靴”、“乌纱帽”、“爬格子”等。

因为该类词本身即含有特定的修辞手段和修辞特点,用于言语交际中,可以一步到位,省却临时的比喻、以拟、借代等修辞格,因而在使言语篇章形象、生动的同时,还可获得简洁、凝炼的表达效果。

如: ¾·画·眉便走了出来,一飞飞到屋顶。

看看四围的景物,真同仙境一般。

深蓝的天空,浮着小白帆似的云。

·葱·绿的柳梢摇曳得好可爱;几簇红杏也露出微笑。

(叶圣陶《画眉鸟》)在例中所运用的形象色彩词中,“画眉”、“葱绿”为比喻式词,一个借喻,一个明喻,它们直接、现成的运用代替了诸如“眉毛像画了一样的鸟”、“像葱的颜色的树梢”等具体的由描绘、叙述构成的比喻,因而使得该段文字在不失形象性特点的同时,以经济、明快的风格取代了繁琐、复杂的表达方式。

再如: ¿这里有·天·蓝的鳍,·金·黄的尾巴; 这里有发光的鳞片,透明的铠甲; 这里有飞鱼, 拍着·雪·白的鳍翅, 穿过海浪像锋利的剑; ……(李瑛《西沙群岛情思》)如果例¿中运用的不是三个比喻式词,而是三个比喻辞格,那么该节诗则不会将形象、生动与简洁、明快的表达效果如此和谐地统一起来。

3.有助于语言表达丰富、细腻形象色彩的内部情形并不完全相同。

某些形象色彩是借助于此事物与彼事物的相似点、相关点而形成的,表现在造词方面往往会采用某些修辞的手法,它们在语言运用中既形象、生动又简洁、凝炼是必然的,这就是我们刚刚分析的一种类型。

另有一些形象色彩是对客观存在进行直接描摹的基础上形成的,表现在造词方面主要采用说明法、摹声法、重叠法等,具有很强的摹写性或很强的动态感,在语用中除显示形象、生动的特点外,还同时具有另一种修辞功能,即有助于语言表达丰富、细腻的修辞功能。

具有描摹性质的或动态感强的形象彩词如“亮晶晶”、“星星点点”、“坑坑洼洼”、“噼哩啪啦”、“咆哮”、“欢腾”、“摇曳”、“闪烁”等在言语篇章中恰当地运用,既能创造形象鲜明的艺术境界,又能使语言表达丰富、细腻,雍容华贵。

如: À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突然是·绿·茸·茸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岩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杜鹃了。

峡急江陡,江面布满·大·大·小·小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丛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

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

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

(刘白羽《长江三日》)Á这里有·晶·莹的珍珠, 姑娘说它是大海的露水、云的眼泪; 这里有·斑·斓的贝壳, 孩子说它属于传说,属于童话; 这里有·茂·密的海草, 生来就无休止地 摇曳,飘荡; 绿的——像葡萄藤的须蔓, 紫的——像柔软的轻沙; 这里,拂晓有 火红的·朝·晖,·乳·白的雾气, 黄昏有 ·惊·心·动·魄的落日,·五·彩·的·云·霞; 而夜深,满天星星会拍着翅膀, ·纷·纷到大海沐浴, ……(李瑛《西沙群岛情思》)ÀÁ两例都大量运用了极富渲染性、描绘性的状态形象色彩词及生动、逼真的动态形象色彩词,同时作者又采用了精雕细刻的笔触,从而创造了色彩斑斓、优美如画的意境,即形成了言语形象美,又显示了言语丰厚美。

综上所析,不难发现“形象、生动”是形象色彩词最基本、最重要的修辞价值所在。

一方面形象色彩词在创造“形象、生动”的艺术境界时,同时又能使言语篇章体现出简洁、凝炼的特点;而另一方面形象色彩词在形成“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时,又可同时造就言语篇章的丰富、细腻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