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7.分析散文中的人物形象
【寒假专题】散文阅读专项(解析版)
![【寒假专题】散文阅读专项(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633b3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2.png)
专题07 散文阅读(考点剖析+对点训练)考点剖析一、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1.整体把握第一步:通读,把握全貌。
抒情散文看情感变化;叙事散文看叙述的事件;记游散文看时空的变化。
第二步:段读,概括大意。
以段为单位细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表示出来,看出文章思路。
第三步:分层,理清关系。
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2.寻找线索并分析作用①寻找线索的方法。
a.明确常见线索类型。
游踪、事物、时间、情感,事件的发展等。
b.抓住关键位置。
如文章的标题,或者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或者议论抒情部分等。
②分析线索的作用线索有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揭示主题等作用。
3.分析语段的作用①在内容主题方面。
内容角度,要考虑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作用。
主题角度,考虑对主题的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②在结构思路方面。
考虑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做铺垫、照应、过渡、总结上文等作用。
③在表达效果方面。
考虑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和表达效果,以及读者情感(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发人深思等)。
二、概括内容,分析形象1.归纳主旨“五抓手”①抓文章标题。
有的标题概括文章的中心,从而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②抓开头结尾。
有的开篇点题,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主旨,有的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③抓议论抒情。
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效果。
④抓段意层意。
有的主旨隐含在人物、景物、事件或者文章各部分之中,要做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
⑤抓写作背景。
有的文章主旨还需要了解、分析相关时代背景,了解其时代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①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
②从对人物的描写中概括分析。
③从作者的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
三、鉴赏散文的语言和手法1.理解意蕴第一步:理解字面义。
看其自身意义,看其有无修辞,看其内部结构。
第二步:看其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上下文有无提示。
第三步:含蓄的词句,可能包含多层含义,要结合情感、主旨多角度进行分析。
散文阅读复习——分析散文中的形象及作用
![散文阅读复习——分析散文中的形象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cff337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c.png)
散文阅读复习——分析散文中的形象及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鉴赏散文的形象”侧重考查对文中的形象特点、内涵和作用的分析能力。
2、侧重于对散文作品内容和形象的理解和赏析。
(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了解散文阅读形象类考点的特点。
2、思练结合,结合典型例题分析训练感悟类题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典型考点考题的筛查训练与规律总结,让同学们建立针对于“鉴赏散文形象题”的考试信心。
【学情分析】学生已具有鉴赏散文形象题的基础能力,但套路性方法多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较弱,并且考点体系不健全。
继续老师进行散文考点系统的完美构建。
【教学重点】一是概括(或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这是主要考查点;二是赏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难点】结合文本具体、全面、依分值和分析与概括要求,条目清晰作答。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步骤】一、整体感知分类导入散文是以抒情为宗旨的,但散文抒情多数不是直接抒发的,而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或是触景生情,或是托物言志,或是写人怀思等。
阅读散文,首先要感知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进而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就高考选用的文本来看,散文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写人叙事散文)和景物形象(写景状物散文)两种。
二、教学重点典题强化题型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高考散文对人物形象的考查,一般从两方面设题:一是概括(或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这是主要考查点;二是赏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有时命题者也会将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命题。
[知能构建](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母亲》何家槐★6.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两个词概括母亲劳作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散文阅读-7.分析散文中的人物形象
![散文阅读-7.分析散文中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8ec44f1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b.png)
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散文中人物形象的常见刻画方法;2、学会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
知识储备: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应重点把握:一.思想性。
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两个方面。
要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人物形象内涵:①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如:勤劳、善良、淳朴、忠厚、内向、腼腆、懒惰等;②人物形象的精神风貌:如:乐观、悲观,活泼、向上,积极、消极,乐于助人等;③人物形象的思想特征:如:爱国、守旧、反动、愚昧、自私、贪婪等;④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如:人物身份、社会地位、意义代表等。
高考文学作品的赏析主要是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赏析二.艺术性。
艺术性主要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人物形象刻画方法:①外貌描写(包括衣着),有的也涉及到精神。
读作品,看外貌,有时是有助于掌握形象特征的。
②人物的动作行为描写。
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要看人物做了些什么,是出于什么动机、目的去做的:做这事的态度是怎样,是主动、迫切地去做,还是勉强被迫去做。
因此根据行为就可以看出思想、性格来。
③人物的语言描写。
这是指作品中人物所说的话。
人物的语言是他们心灵的道白,听他们说话,读者可以了解他们的文化素养、地位、身份。
关键性的语言更是可以洞察其思想感情和性格。
所以,分析人物的语言就要透过言辞去看思想、性格。
④人物的心理描写。
有的文章直接描绘剖析人物的心理,以便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写心理,一是表明其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本是性格层面的,开朗、平和、达观、宁静,或是急躁、张狂、暴怒,甚至是反复无常、歇斯底里,心态也是变化的,从喜怒哀乐直接去找到其他原因的,这就又可看出思想境界。
二是心理活动。
想了些什么,怎么想。
有什么期待、企盼、憧憬;有什么打算、安排;有什么失落、忧伤、绝望。
散文品析形象的作用
![散文品析形象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8e7994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1.png)
散文品析形象的作用
散文品析形象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物塑造: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成为作品的灵魂,通过描绘人物的性格、情感、经历等,可以深刻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从而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 情感表达: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成为作者情感表达的载体,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可以传达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使作品具有更强的情感冲击力。
3. 主题深化: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可以将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具象化的表达,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从而深化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4. 审美体验:优秀的人物形象能够给读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
总之,在散文中品析形象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还能够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和品味,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散文的艺术魅力,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人生感悟。
散文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
![散文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cbea4e314afe04a1b171de81.png)
散文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发表时间:2020-09-02T03:44:34.110Z 来源:《教育学》2020年9月总第226期作者:杨晓芳[导读] 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
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高级中学716100摘要: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地位之重、难度之大是其他文体不可比拟的。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又是学习散文的重中之重,圈点阅读是应对高考的有效方法,本文从四个方面予以解读,帮助学生快速领悟人物形象,提高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
关键词:圈点阅读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一、散文与小说的人物不同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与其他艺术体裁,包括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方针方法上都具有艺术性,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社会意义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作者借助人物形象表达某种情感。
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
二、分析人物形象特点、作用的前提——圈点阅读圈点阅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细读圈划出正面描写的能够点明人物形象特点的形容词。
涉及人物形象的形容词,一般集中在人物眼睛、衣着、语言、形体等,例如《红楼梦》中对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的刻画描写。
二是侧面描写的文字。
侧面描写往往借助外部环境、周围人的评价议论,例如英雄人物出场前,《水浒传》英雄好汉的出场,都有其他官兵或者无赖的衬托。
三是描写人物的重点段落。
描写人物的重点段落,大部分集中在主要人物第一次出场时,散文矛盾冲突的尖锐时候。
四是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
作者对文中人物评价、议论一般集中在文章开头或结尾,例如《史记》,每篇结尾处都有太史公曰:“…”,把握住这几个原则,更容易突破文章主题。
三、散文中人物的作用散文中人物的作用要考虑一下三个方面:对表现主旨的作用;寄托情感的作用;衬托对比。
[样题示例一]要求圈划出正面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和作者抒情议论的句子。
2025散文阅读——分析形象特点及其作用
![2025散文阅读——分析形象特点及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bb82c8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9.png)
• 我很不喜人类之中有所谓战争,然于异国中古时的骑士与城堡则常起一 种浪漫的怀想,至于此垒乱石以为城,我却嫌太草率了,虽是避难也不应如 此,并且,我看你们这地方山势险恶,民风一定剽悍,令我悲哀之至。不, 这实在是一个山间的桃源,我想桃源避秦人既然娶妻生子,总不免也会有些 小小的不幸。说人生有什么巨大的悲恸大概是戏剧家的夸张,只是永远被一 些小小的不幸缠绕得苦,然而我的意思是说天上未必胜过人间,我且再指点 那岩后的山坡与你看呵,白杨多悲风,但见丘与坟,而它们一个个都绿得那 样沉默。
二、掌握解题通法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两结合”
文章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主题、
两结合
是为了表现某个主题,因此,要准确概括分析
时代背景
形象特点,还需结合主题和时代背景。
考点解读
人物形象的作用
(1)结构上:线索、伏笔、铺垫、照应等; (2)内容上:深化主旨、寄托情感等。
考点解读
物象的特点及作用
• 再答准题目
文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怎样思想性格的形象?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解析:
教考衔接
•教考衔接 【选必中第二单元《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结合文本,分析刘和珍形象特点?
• 【参考答案】
教考衔接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第六课
三§2: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 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四十三岁时,我病了,1958年春季,到青岛休养。青岛花木很多,正阳 关路的紫薇,紫荆关路的木槿,尤为壮观,但我无心观赏。经过夏天洗海 水浴,吹海风,我的病轻了一些,到了秋末冬初,才细心观察了一下病房 小院的景色。这原是什么阔人的别墅,一座三层的小楼,楼下是小花园。 花园无人收拾,花卉与野草同生。东墙下面,有几株很大的无花果,也因 为无人修剪,枝杈倾斜在地上。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形象分析类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形象分析类](https://img.taocdn.com/s3/m/e5f2d00dba0d4a7303763a12.png)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形象分析类、人称类
形象分析类
1、常见题型:
①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联系全文,
②指出某物象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解题思路:
人物形象最基本的评价方法是:首先对人物做一个总的评价,然后从不同侧面逐点说明人物具有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答题
要使用总分总结构。
物象的分析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3、答题格式:
人物形象分析:他是……的人(概述,总说),从他的……言行中(文中语句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看出他……的
性格(分说),可见他是一个……的人(总说)
物象分析:起到了线索作用;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升华了主旨
附:物象在散文中的作用
⑴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
安排;行文
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⑵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
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人称类
1、常见题型: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2、答题格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的展现丰富的生活,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文学类阅读-赏析散文形象,分析物象作用象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类阅读-赏析散文形象,分析物象作用象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dd05a4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4.png)
每年十月之后,老祖母把种公羊放进母羊群,母羊怀胎六个月,到次年四 月或者五月分娩,完成一个春天的轮回。那前一年的接下的羊羔,由于仅仅 吃过一个夏天的青草,骨头还未坚硬,头上卷曲的绒毛里才露出细小的犄角。 老祖母仍然叫它们羔子,风雪夜里把它们放进蒙古包庇护,为了它们暖和, 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牛粪。萨丽娃姐姐依偎在老祖母的怀里说,好像羔子是 你的亲孙女。
⑨水缸是父亲背了一袋地瓜干,去很远的集市上换来的。那时的父亲 正值身强力壮,一口气把水缸背回家,放在厨房。一桶一桶清粼粼的水,就 这样哗哗地倒进水缸,一口一口的人,就这样出现在低墙矮屋的庄稼院里。
⑩到老,父亲也没能赶上自来水。有时我会在宁静的夜里听见哗哗的 水响,仿佛来自远山,仿佛来自一条清澈的小溪,仿佛是大地深处一条血脉 奔涌的时光暗河,一直流进苍老的水缸里。
考查角度二 分析物象作用 [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乡野诗韵 ①水缸待在锅沿旁,水缸里不断清水。那些清粼粼的水,是活泛日子的 水,是从遥远的雪山蜿蜒千里万里,从大地的深层输送到村庄地下的水。 ②水源是一口老井,老井的青石板上爬满青苔。唯独站人的地方,踏出 两个浅浅的石窝子。村里人汲水,必要俯下身来,低下头来,如同感恩这天 地之水,以澄明,以无私,以源源不绝的爱,哺育着温暖的村庄。
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4分)
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思维流程
检索文中有关老祖母的语言、动作描写文字和叙述、议论文字,并进
行加工提炼,从不同角度概括分析老祖母的形象特点。
事件 角度
描写 角度
抒情议 论角度
“那前一年的接下的羊羔……老祖母仍然叫它们羔子,风雪夜里 把它们放进蒙古包庇护,为了它们暖和,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牛粪”, 表现了老祖母的慈爱。
散文阅读理解: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情感
![散文阅读理解: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情感](https://img.taocdn.com/s3/m/40912525fad6195f312ba6a4.png)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8课时┃ 把握形象,分析技巧
4.文章写了哪些往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作__者__回___忆__了__她__和__丈__夫__所__度__过__的__艰__难__岁__月__,__重__点__写__了__丈__夫__为__ _“__我__”___买__百__合__花__反__遭__自__己__责__骂__及__丈__夫__死__后__上__坟__等__事__件__;__表__ _达__了__作__者__对__丈__夫___深__深__的__爱__和__追__悔__莫__及__的__怀__念__之__情__。______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8课时┃ 把握形象,分析技巧
2.读下面的句子,联系前文,试揣摩此刻“丈夫”内心的 复杂情感。(2分) 他用手围着我的背,紧了一紧,我们对视,发觉丈夫的眼眶 红了。 _一__是__为__买__百__合__花__送__给__妻__子__,__反__遭__妻__子__责__骂__感__到___委__屈__;__二__是__ _为__自__己__失__业__,__不__能__让__妻__子__过__上__幸__福__生__活__而__感__到__愧__疚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考卡的点把解考点析考 考点解靠
2017年安徽中考《考试纲要》明确要求考生 能“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 的感受”,能力层级为E级“欣赏评价
一知识明确
物的思想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记叙中的人物。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多是小说的主人公。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考卡的点把解考点析考 考点解靠
散文阅读之分析人物形象-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人教版
![散文阅读之分析人物形象-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52055bf5335a8102d220bf.png)
1中考频度:★★★★★ ┇ 难易程度:★★★★★【2018年中考内蒙古呼和浩特卷】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窗牵牛花风中箫十五岁的她,叛逆、倔强,沉迷网络游戏,经常逃学去酒吧,还跟社会上一些人有了来往,不管母亲怎样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哀求打骂,都无济于事,她依然如故。
母亲毫无办法,常常暗自垂泪。
那次她逃学跟一帮朋友去爬山,偏找没路陡峭的地方走,结果摔下山来。
所幸并无大碍,只是右腿骨折。
打上石膏,医生说,需躺在床上静养三个月,右腿不能乱动,更不能下床。
病房里静悄悄的,她那些朋友早不见了。
她躺累了,挣扎着想起身,腿却钻心地疼,只能再躺下不动。
她想抬一下右腿,又是一【 】疼袭来,她心里忽然漫过无边无际的恐惧,反复纠缠着母亲问:“我的腿是不是再不能走路了?”母亲一遍遍耐心地跟她说:“会好的,你躺着别动,过几天就能下地走路了。
”她哪里受过这样的苦呢,嚷嚷着难受,发脾气,摔东西,哭闹不休。
母亲日夜守着她,像照料婴儿般呵护着她。
因为疼痛和难受,病房里的时光,慢成了黑白的长镜头,昼夜似乎都已不再分明,她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母亲把家里的君子兰搬了来,放在病房的窗台上。
母亲说,这是你十岁时从外婆家搬来的,刚开始你勤快地天天浇水,差点浇坏了……她转过头,望一眼那苍绿的君子兰,摇摇头说,不记得了。
几天后,从君子兰旁边拱出两片小小的嫩叶儿,探头探脑的。
开始让人以为是棵小草,随着叶子渐渐长大,母亲冲着她惊讶地说,原来是一棵牵牛花啊。
她侧头望过去,细细的茎蔓,嫩绿的叶子,看上去倒有些惹人喜欢。
母亲找来一根竹竿插上,纤细的茎蔓便顺着竹竿向上攀爬着。
白的墙,白的床单,那一【】新绿格外引人注意。
牵牛花的茎蔓攀着竹竿一圈一圈向上爬,她一圈一圈数着,1.2.3……她想起了蹦跳着一级级数台阶的快乐,想起了走在阳光下轻快自在的感觉。
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她曾经拥有那幺多快乐和幸福。
她渐渐安静下来,不再乱发脾气,不再吵嚷哭闹。
早上醒来,她的眼光,常不由自主地望向窗台,心里满是期待:牵牛花的蔓又长高了没有?当然每一次她都不曾失望。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散文阅读之人物形象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散文阅读之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a40330e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2.png)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散文阅读之人物形象考点梳理【题型问法】1.文中的×××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请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3.对×××的评价是×××,你是否同意?为什么?4.结合文章内容,归纳分析×××的性格特征。
5.对×××人物形象的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题型分析】人物形象的分析是散文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
所谓人物的性格特征是指在一定时代、社会、环境中人物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
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应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用赞扬(或批判)的情感,用积极向上(或贬斥)的语言概括出人物身上的优秀(或低劣)的品质或性格。
注意:人物形象这一概念的内涵要大于人物性格的内涵,人物形象特点的心是人物的性点,但还包括人物形象的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能力)、行为习惯等因素。
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则只指人物的品行、情感、精神等心理特点。
【解答步骤】(1)确定核心人物。
(2)总体把握散文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3)回归原文,逐段找与核心人物相关的内容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尤其关注动作语言描与。
(4)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之口说出的评价性语句。
若原文中有一些定性类的词语,如“刚直不阿”“乐观开朗”,那么圈画关健词直接摘抄;若原文中没有定性的词语,仅仅是一些述性语句,则厘清重点句,自行归纳。
(5)选择适当的词语表述出来,统筹整合,分条作答。
【人物形象分析方法】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物性格,通过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
记叙文(散文)阅读技巧
![记叙文(散文)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e38707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a.png)
记叙文(散文)阅读技巧
记叙文(散文)是一种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阅读记叙文(散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理清文章结构:记叙文(散文)通常会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来组织文章。
在阅读时,要注意找出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这样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分析人物形象:记叙文(散文)往往会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阅读时要关注这些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3. 把握文章主题:记叙文(散文)的主题通常是通过具体的事件、场景或人物来体现的。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体会作者对事件的态度和感受,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文章的主题。
4. 赏析语言艺术:记叙文(散文)的语言往往具有优美、生动、形象的特点。
在阅读时,要注意品味文中的好词好句,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感受语言的魅力。
5. 联系生活实际:记叙文(散文)中的很多内容都来源于生活,阅读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6. 勤做读书笔记: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等记录下来,这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印象,也方便日后复习和回顾。
总之,阅读记叙文(散文)需要我们细心品味、用心感悟,通过不断地阅读和积累,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阅读理解之分析人物形象心理情感变化景物
![阅读理解之分析人物形象心理情感变化景物](https://img.taocdn.com/s3/m/590d0fb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a.png)
阅读理解之分析人物形象/心理/情感变化/景物一、概括人物形象1.常见问法①文中的××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
②简要概括××这个人物形象。
③通过文中××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出××是个什么样的人?④文中××的……(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⑤第×段中画线的句子,刻画了××怎样的性格特征?2.解题技巧【解题思路】(1)人物形象包括:①外在形象: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
②内在形象:性格、品质。
③思想感情:喜欢……、对……的爱等。
(2)概括人物形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等。
②人物做了什么事。
③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
【方法指导】(1)仔细审题,明确方向。
首先要明确是概括还是分析。
“概括”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即可,“分析”要在概括的基础上结合选文中人物的具体言行举止进行分析,然后再概括总结。
(2)具体概括,分条作答,使答案条理化。
作答时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变性和发展性,概括尽可能全面,避免遗漏要点。
(3)总体把握,划句分析。
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文中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句子。
②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
③作品中其他人物(或作者)对其评价的句子。
【常用答题术语】人物形象的概括,都有较固定的术语。
如正面人物常用以下词语概括:公正、勤劳淳朴、仁慈善良、宽容大度、乐于助人、严于律己、聪明能干、机智勇敢、深谋远虑、有志气、有作为、有担当、深明大义、目标专一、立场坚定、乐观坚强、忠厚老实、诚实守信、忠贞不渝、谦虚谨慎、生活节俭、衣着简朴、博学多才、一视同仁、正直无私、义无反顾、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克己奉公、忍辱负重、表里如一、执着隐忍、幽默乐观、沉着镇定、尽职尽责、廉洁正直、舍己为人、行事果断、富有爱心、关爱家人、吃苦耐劳、思虑周全、教子有方、热情好客、善解人意、热爱生活、乐观自信、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细心周到、热情开朗、成熟稳重、温柔体贴、积极进取、活泼可爱、安分守己、温文尔雅、临危不惧、能说会道、聪明伶俐等等。
散文人物形象教案设计模板
![散文人物形象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f265ee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f.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散文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和塑造方法。
(2)学会分析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散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散文人物形象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背后的社会背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散文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和塑造方法。
(2)分析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2. 教学难点:(1)把握人物形象背后的社会背景,挖掘人物形象的深层内涵。
(2)将人物形象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散文人物形象的概念和重要性。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教学内容(1)阅读散文,分析人物形象。
①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情感变化,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
③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社会背景,挖掘人物形象的深层内涵。
(2)比较分析人物形象。
①将本节课的人物形象与其他作品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分析人物形象的异同。
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课堂展示。
①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本节课的人物形象。
②邀请学生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和塑造方法。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背后的社会背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作业布置(1)阅读一篇散文,分析人物形象,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高考复习系列】散文 第三讲 分析散文中的形象及作用
![【高考复习系列】散文 第三讲 分析散文中的形象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399cfdddaef5ef7ba0d3cbd.png)
④水缸里的水长年不断,二姐三姐的肩膀
能撑起一片天。棉花捉虫打叉,玉米除草打农
药,割草喂牛,捡柴做饭,里里外外收拾得井
井有条。我呢,顽皮的像一阵风在村子里跑来
跑去,下河捉鱼,上树抓鸟,后来趴在黄昏的
油灯下看书写字。我咬着铅笔头,说二姐三姐
怎么这么傻,我不总是喜欢出锤子么,为什么
你们一次包袱也不出?母亲停下手中嘤嘤的纺
(4)结尾处的对话描写,突出母亲的矛盾心情。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 止”,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既突出了母亲 为生活所迫不能远离的现实,又表达出她的一 种无奈,寄托着“我”对母亲的深切同情。
2.标题
本文以“母亲”为标题,这既是全文的线索, 也是作者着力要刻画的形象。文中正是通过对 母亲形象的描绘,表达出对母亲生活艰辛的同 情,寄寓作者深切的景仰之情。
也会立刻抛开火钳,有时忘了添柴,有时却尽
管把柴往灶门送,以致不是把饭煮得半生半熟,
就是烧焦了半锅。
“你也是坐着火车回来的吗?”
她时常问从省城回来的人。
“是的,阿南婶!”
“火车跑得很快吗?”
“一天可以跑一千多里路,我早上还在杭
州,现在却在这儿跟你讲话了。”
“那么比航船还快?”
“自然自然。”
“它是怎样跑的呢?”
(2)叙述母亲忙碌的身影,“催,催,催,催; 催,……”,写出了母亲内心的急迫,表现了 母亲劳作的忙碌;反映了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
(3)中间部分写母亲与行人的对话,既有母亲的 向往,又有一种无奈之情。“她一生很少出门, 成年累月的给钉在家里,象钉子一样”,一个 “钉”字写出了母亲生活的单调,表达她对家 庭强烈的责任意识。
用一个笨重的木槌打豆。
这几天天气很好,虽则已是十一月了,
初中散文阅读之分析形象,把握标题
![初中散文阅读之分析形象,把握标题](https://img.taocdn.com/s3/m/866386cc767f5acfa1c7cdfd.png)
对薄荷的感情,现在想来,和对故乡的感情竟有几分相似。那 时候,人是小小的,心却大得很,轻狂得不行,热热切切地要去外 面的世界。眼前的简单素朴,泥土和植物,太熟悉以至于腻烦。
有一回,在居住附近的集市上碰到卖花人,这卖花人特别,竟 只卖一种植物,是薄荷!天太热,他把一盆盆青郁郁的薄荷小心放在 刚下过雨的浅水沟里。水沟虽不太干净,可那薄荷却越发的青茂。我 站在一旁看得痴,那一盆盆薄荷,在记忆里绵延开来,延展为一条明 亮的乡路,通往那无忧无虑简单清寂的乡村岁月。
卖花人笑着告诉我,薄荷-点不娇贵,好养得很。 从乡村出来的我当然知道薄荷的脾性,薄荷是乡下人的植物,与 泥土打交道的人多半是没有矫情的习惯的。 我坚定地买了两盆薄荷抱回家,养在客厅亮亮的窗台上。而此时, 这明亮的窗台俨然已是薄荷环绕的一个清新简素的世界,没有姹紫嫣 红,只有一片令人心清心宁的青碧。 之前,家里的窗台上已养着好几盆薄荷了,还有几瓶剪下枝养在 清水里的。可是,当出门碰到薄荷,总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温暖,会 不由自主地驻足问候。不忍心擦肩而过,错过这缘分,便要带回去一 些养着。 家里那人笑我,你呀,这是要在窗台上养出一片故乡嘛。 我一愣,还真是如此,光阴流转,往时光深处,心却小了,不再 渴慕外面广阔的热闹天地,只想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素素朴朴地过 日子,像从前的故乡。也像字句简单的一首诗,像木心的《从前慢》 。
方法归纳
记忆口诀:吸读线象,概括心情。
理解标题作用的答题策略
方法归纳
1.通读全文,明确文章内容及行文线索。 2.总结主题,归纳作者\主人公情感。 3.分析题目,明确题目的基本含义。 4.联系文章题目的一般作用,结合以上信 息,具体分析文中题目的作用(好处)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d589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6.png)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在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中,散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察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下面是对2024年中考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供学生复习备考参考。
一、散文的特点和类型1.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散文是一种抒发人们真情实感的文学形式,其特点是自由、灵活、表达较为真实。
2. 散文的类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描写文等。
二、散文阅读中的基本技巧1. 主题思维:抓住散文的中心思想,找到散文的中心论点。
2. 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布局和组织方式,如开头、中间段落和结尾。
3. 词语理解: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的含义,理解作者的用词意图。
4. 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手法的使用,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三、散文阅读中的具体考点1. 故事情节的把握:理解故事的背景、人物关系和发展脉络,把握主要事件及其涵义。
2. 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散文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3. 深层含义的挖掘:理解散文的隐含意义和寓意,挖掘散文背后的深层思想。
4. 情感表达的分析:分析散文中的情感表达方式,揭示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情感体验。
5. 文化内涵的理解:掌握散文中的文化典故、历史背景等,理解文化内涵和意义。
四、例题分析以下是几道可能出现的散文阅读例题,供学生练习和思考。
例题1:字面意思,我们都会读,理解,我们也都会。
这就是无伤散文的奥秘。
问题:这篇文章是属于什么类型的散文?解析:这篇文章主要是在讲述对散文的理解,属于说明文。
例题2:走过街头屋檐下,这个同样辽阔无边的视野,神秘、深邃。
而这只是第一步。
问题:这篇散文主要想表达什么主题?解析: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对后续步骤的提及,来呼吁人们要走出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主题为“探索未知”。
例题3:博物馆中的历史文化是我们了解和认识历史的窗口,当我们站在内穿越时光。
我们更要知道:历史不应该只停在记忆中……问题:这篇文章要传递给读者什么寓意?解析:这篇文章通过强调历史的重要性,告诫人们不能只停止在历史的记忆中,而是要通过了解历史文化来认识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散文中人物形象的常见刻画方法;2、学会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
知识储备: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应重点把握:一.思想性。
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两个方面。
要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人物形象内涵:①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如:勤劳、善良、淳朴、忠厚、内向、腼腆、懒惰等;②人物形象的精神风貌:如:乐观、悲观,活泼、向上,积极、消极,乐于助人等;③人物形象的思想特征:如:爱国、守旧、反动、愚昧、自私、贪婪等;④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如:人物身份、社会地位、意义代表等。
高考文学作品的赏析主要是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赏析二.艺术性。
艺术性主要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人物形象刻画方法:①外貌描写(包括衣着),有的也涉及到精神。
读作品,看外貌,有时是有助于掌握形象特征的。
②人物的动作行为描写。
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要看人物做了些什么,是出于什么动机、目的去做的:做这事的态度是怎样,是主动、迫切地去做,还是勉强被迫去做。
因此根据行为就可以看出思想、性格来。
③人物的语言描写。
这是指作品中人物所说的话。
人物的语言是他们心灵的道白,听他们说话,读者可以了解他们的文化素养、地位、身份。
关键性的语言更是可以洞察其思想感情和性格。
所以,分析人物的语言就要透过言辞去看思想、性格。
④人物的心理描写。
有的文章直接描绘剖析人物的心理,以便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写心理,一是表明其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本是性格层面的,开朗、平和、达观、宁静,或是急躁、张狂、暴怒,甚至是反复无常、歇斯底里,心态也是变化的,从喜怒哀乐直接去找到其他原因的,这就又可看出思想境界。
二是心理活动。
想了些什么,怎么想。
有什么期待、企盼、憧憬;有什么打算、安排;有什么失落、忧伤、绝望。
看他们到底在想什么,通过这些心理活动过程,足以看出一个人的立场、观点、生活态度、性格特征。
⑤环境描写。
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展示人物性格的一个平台。
⑥侧面描写。
也叫间接描写,就是不直接描写人物或事件,而是通过对别人的描绘或对景物的描绘,对气氛的渲染,来烘托描写对象。
这也是刻画人物的一种方法,是对直接描写的一种补充。
⑦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
若干个细节描写组合起来,人物描写才能具体化。
因此,细节描写是人物描写的最小单位,细节描写也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鉴赏人物形象应注意:一是从作品实际出发,即作品中人物形象自身所具有的“东西”(人物的言行及作品对其所作的种种描写和评述)出发;二是对人物性格要有简要的分析,即联系作品内容作简要分析。
基本套路: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学习过程:一.典型例题: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1题。
(2013天津卷)胡杨人家刘之蔚分布在额济纳荒漠里的黑水城、红城还有无法考证的大同城,在国人的感情世界和历史记忆里是复杂和纠结的。
这里曾经的一切,胡人、党项人、土尔扈特人、蒙古铁骑、丝绸之路、居延海、黑水河、耶律阿保机、成吉思汗、萧太后、科兹洛夫、黑将军……如今谁又在乎过?谁又知道,额济纳就是党项语发音的“黑水城”?每年的九月下旬,黑水河的上游水闸都要放水,额济纳沿黑水河生长的胡杨林仿佛一夜间被镀上了金色。
因为得到黑水河的滋润,这里的胡杨林要比其他地方的早黄一个月左右。
日出之前赶到二道桥,当走到四道桥,已接近晌午时分,刚过了一座新修的木桥,想找个地方交个“地税”但见有一处胡杨林煞是茂密,便不及细想一溜小跑往里钻了进去。
不曾想到在这林子掩映之下居然“藏”有毗邻的两座蒙古包,心中不禁窃喜,直奔过去。
从外观上可以判断出,这两座蒙古包不是旅游区常见的忽悠游客的山寨包,而是真的有人在此居住。
此时胡杨林外飞沙走石,而林子里安静得仿佛时间都为此凝固了。
见蒙古包开着门,没敢靠近,朝里吆喝了声:“家里有人吗?”随着应答声,门里探出一张中所妇女的脸,黑里透红带着油光,乐呵呵地喊我进去喝茶。
晃悠一上午的我此时的确已是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便腆着脸不客气地问:“有吃的吗?”那中年妇女回答脆脆的:“有,跟我们一块吃羊肉饺子吧。
”“我还有朋友在林子外,能一块来吃吗?要多少钱?”我有点儿得寸进尺了。
这一问,也许有些唐突,只见对方一愣。
不知啥时她的身后又多了一张年轻姑娘的脸,有着蒙古人特的刚毅的线条,煞是好看,姑娘接过话题问道:“你们几个人,还想吃啥?”“有手抓羊肉不?”“有!”回答一们是脆脆的,伴以银铃般的笑声。
我就纳了闷了,这哪像是不期而遇,明明是到亲戚家里。
便回身招呼伙伴钻进了一座摆着一张折叠餐桌的蒙古包。
不一会,蒙古包外由远而近传来一阵摩托车的马达声,循声望去,一个男人出现在门口。
老代,这是我真真切切在额济纳近距离见到的第一位蒙古汉子,不高的个头,但十分壮实,一样的黝黑发亮得让城里人无比艳羡的肤色,健康阳光。
不曾想到的是,在后面的交谈里我才发现,之前印在我脑海里的蒙古汉子应该是端着苍鹰的姿势,个顶个儿膀大腰圆的摔跤手模样,而老代很浓缩且很腼腆。
关系就这么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就像一壶好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
但我还是心里没底,提到了餐费的问题,老代憨憨地说昨天也有人要吃手抓,给了60元。
我没说啥,心里有底了,见他们开始包饺子了,我说:“让我媳妇儿来帮忙包可以吗?”“可以啊,来吧。
”我又认真地“调侃”了一句:“俺们山东人包饺子,肉馅儿要塞得满满的。
”老代乐呵呵地回了一句:“没事啊,包成包子就行。
”饺子是用搁在外面空地上的炉子煮的,到了晚间这炉子就得抬进蒙古包生火烧水取䁔。
姑娘在煮饺子,我就开始拍照,这时才开始观察老代家周边的一切。
荒漠深处的额济纳,秋天显得十分的短促,犹如礼花般缩放的黄色叶片或繁如花海或星星点点,映衬着千年胡杨那道劲的枝干,美得让人窒息。
手抓羊肉上来了,是一整块羊胛骨肉,甘肃,在青海,在陕西,没少吃手抓羊肉,这回真长见识了。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吃到的最棒的手抓!问起老代,为啥会给我们上这块肉。
“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我们就会杀一只羊,用最好吃的肉来招待客人,你们吃完走了,这块骨头,我们洗一洗,拴上一根麻绳要挂在蒙古包上的。
”呜呜,我差点没感动得冒泡儿。
慢慢聊着,我这才知道,之前最先打招呼的那位中年妇女是老代的丈母娘,而那位年经的姑娘是老代媳妇儿,我的眼镜差点儿没掉地上,这关系一时我都没反应过来。
老实说,刚才我把老代媳妇儿当代女儿了。
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蒙古人的豪情和大度一览无余。
因为忙活我们这顿饭,等我们吃完了,人家一家才开始用餐,怪不好意思的。
又等了一袋烟工夫,才最后过去把饭钱硬塞给了老代。
之前说好了的:两盘羊肉饺子、一份手抓羊肉,共60元。
给老代一张,没让他找钱,老代有点不好意思收,这时候,我的态度有点强硬了,必须收下!见他们也喝茶,也不管他们喜不喜欢,留下我摄影包里带的所有的“大红袍”,挥一挥衣袖,与老代一家人道别,没有相约来年,轻轻地带着一份纯真,我们走了,还觉得有点豪迈。
回来的路上,在想一件事儿,如果戴望舒是蒙古族的,他还会不会潇洒地轻轻挥一挥衣袖,撑着那把油纸伞去幽会那丁香般的姑娘?扑哧。
(选文略有删改)请概括老代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
(4分)2.阅读下文,完成7—12题。
(21分)(2013上海卷)惠特曼访问记①埃德蒙·戈斯①在早年和中年的岁月里,惠特曼默默无闻,门前冷落。
年老以后,倒是有些朝拜者相当频繁地带着香袋和手杖,设法前来表示崇拜。
有关他在这些场合的仪表谈吐的几种报道已经发表过了,如果我再来添上一篇,我的理由想必是,下面记叙的这次访问不是抱着礼俗性的态度进行的。
据我所知,其他一切采访惠特曼的报道都出自追随者的手笔,他们纷纷怀着敬仰和倾倒的态度来到圣地,而我的这篇献辞——只能是献辞——是格外真诚的。
②1884年的冬天,我在波士顿,意外接到惠特曼寄来的一封便笺,要我在离开美国之前去见他一面。
我最初的反应是谢绝他的邀请,但出于好奇心和礼貌,就回信说我会去。
我提到以上这些,只是想突出这位老人特有的魔力,那不是对于一个追随者,而是对于一个倔强固执的无信仰者的魔力。
③1885年1月3日清晨我渡过了宽阔的特拉华河,在一个简陋而看上去无人落户的村庄,我被送上了岸,那种阴森可怕是只有隆冬季节的美国小镇才会显现出来的典型丑陋。
无人可以问路,正打算回去时,我发现自己就在米克尔大街328号的门口,一块小铜牌上刻着“沃·惠特曼”,我敲着这个冷清的二层楼经济公寓的大门,一个神色忧愁的女人开了门;还没等我开口,只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正摇摇晃晃地走下楼来,随之传来欢快的声音:“是我的朋友吗?”一下子,我也不知是由于什么磁性般的魅力,所有拘泥小节的文人矜持都荡然消失了,只有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
④在楼梯上寒暄了一番后,主人拄着拐杖带着我走进一楼的起居室。
那是一个大房间,擦得干干净净的地板上没有铺地毯,一张小床架,屋子中间有个带通烟管的圆形小火炉,一把椅子——这就是全部的家具。
四面墙壁和火炉上方糊着的墙纸,已经有色斑和一块块污渍了,就像在工人棚户里看到的那样。
房里没有挂画,只有满是杂物的木栓和架子。
到处放着大大小小的箱子,一堆堆东西,山一般高的报纸东一堆,西一垛;整个房间,还有老人本人,都是再干净不过的了,干净得仿佛尘垢永远都不会再落上去。
特别是惠特曼,穿的是一身粗灰呢的套服,衬衣领口拉开着,灰发和白花花的胡须飘飘荡荡的,仿佛是为了清洁当真漂白过的;全身上下沙白得一尘不染,有如一张松木台子因反复擦洗而变旧了。
⑤惠特曼在一张椅子里坐了下来,安详地微笑着。
我理清了一个箱子上的报纸,坐在他的对面。
他的谈话像他的作品一样,散发着原始的力量,毫无交谈中常见的修饰或刺激。
他提到他的贫困,这是显而易见的,还有半身不遂,它们成了压垮他的两大重负;他似乎对于两者都习以为常了,几乎不在意。
我记得当时我想挪动一下箱子,因为阳光已从不挂窗帘的大窗户倾泻进来;惠特曼便说到有人曾答应送他窗帘,但他对此并不热心,他觉得窗帘会“挡住阳光”。
而阳光和空气正是他所要的一切;一个冬季他都是耐心地坐在那儿,等待夏日的空气和阳光,原来一到夏季,他又可以一瘸一拐地走出去,全身沉浸在他熟悉的“坎登市僻静处”的一条浅溪里晒晒太阳。
⑥惠特曼宽敞的双人房里空空荡荡的,只有两件物品透出些许艺术气氛。
一件是北美印第安人的花布制品,它激发了他的灵感。
另一件是幅画像;一叶扁舟上有位相貌堂堂的青年,荡着双桨。
我问他这幅画像的由来,他谈了几件值得一提的事情。
他首先说明这是他的以为至友,来自加拿大的职业桨手,著名的运动员。
接着他又说,这些人是他最喜欢的人,在露天活动的运动员;他们是最朴素、最亲切的人,生活在阳光和空气中,非得学会保持身体干净、精神抖擞;还说他的心灵偏向这些人,而他们也莫名其妙地为他所吸引,因此就在他人生最低潮时,在世人狠狠谩骂耻笑他的时候,正是这些春风得意的体操运动员或赛跑运动员,这些幸运的人看中了他,待他很友好,“眼下呢,”他接着说,“我只等待春天到来,拄着我的家伙瘸瘸拐拐走进树林,那时我可以成天坐在一班干活的伐木工人边上,我就十分开心,因为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和砍下来的木材香味混合起来了,它进入我的血液,我再也不觉得又老又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