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今年年初,闸北区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联动调解,完善社会矛盾大调解工作格局的意见(试行)》,并在临汾路社区(街道)、大宁路社区(街道)、区卫生局三家单位先行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日前,该区召开推进大会,全面推广社会矛盾联动调解工作。
一、构建组织网络,在“联”字上求整合。该区积极发动社会力量,着力构建“1+3”社会矛盾纠纷联动调解网络,努力做到条块结合、纵横融合、全面覆盖、相互联系。“1”是1个会议,即区社会矛盾联动调解工作联席会议,统筹领导、组织和指导全区社会矛盾联动调解工作。“3”指3个调解主体,即区联合调解委员会、社区各级调解组织、行业企事业单位调解委员会。区联合调解委员会作为区社会矛盾联动调解工作联席会议的工作载体,负责对跨街镇、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矛盾以及群体性突出事件进行调处;街镇社会矛盾联动调处中心、居(村)委调解站、楼组信息员队伍等社区调解组织,负责本地区社会矛盾的预警排查、汇总报送和化解调处工作;行业性、区域性调委会和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全面提高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内部自主调解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
二、拓展工作领域,在“动”字上求突破。跳出过去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常见性和多发性纠纷的狭小领域,积极介入各类社会疑难纠纷的化解工作;摆脱由于部门限制而形成的各自为政的调解模式,由各部门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共同参与调解,把不同形式的调解机制整合在一起;主动与外省市办事处、外来商会及流动党组织加强协调沟通,从而有力推进了各种类型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如区卫生局医患纠纷调委会,在调处外地来沪人员与区中心医院的纠纷中,主动与江西省抚州市驻沪联络处联系,请该处工作人员参与调解,防止了一起可能激化的群体性事件。
三、综合多种调解手段,在“专”字上求效应。利用各方资源,把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各种手段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人民调解与法院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与劳动争议等行政调解对接联动,推行司法所、派出所和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合调处矛盾纠纷的模式,突出衔接配合、协调联动,形成维稳合力。同时,建立对应经济纠纷、消费纠纷、房地产与物业纠纷、医患纠纷的专业性调委会,以适应解决各种专业性矛盾纠纷的需要。此外,充分发挥“蔡祥云人民调解工作室”、街道“心理咨询工作室”、“首席人民调解员”的品牌效应,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具备专业知识、具体参与社会矛盾调解的专业化队伍,提高了调解的质量和效果。
四、对接“五访联动”,在“化”字上求实效。注重与信访部门“五访联动”对接,实现维稳工作效益的最大化。在化解初信、初访矛盾方面,将联动调解工作与信访代理相结合,利用大调解机制预警防范、发现问题、研判情况、解决矛盾的综合功能,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消灭在基层。联动调解化解不了的矛盾,及时进行信访代理,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化解重信、重访矛盾方面,将联动调解的责任机制与“五访联动”的领导包案相结合,矛盾调处责任部门和调解组织主动开展联动联调工作,实行“一件矛盾、一个方案、一个班子”的方法,做到有始有终、一调到底。对重大的重信、重访矛盾,落实领导包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