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及其核心概念_话语_

合集下载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摘要】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在当代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对话思想强调交流与沟通,体现了现代社会追求交流与共享的特点。

其现代性在于提倡尊重他人观点、包容不同声音,符合当代多元文化的要求。

文论则突出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与审美性,强调批评与创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其特点包括深入解读与评价文学作品,推动文学发展。

文论的现代性在于倡导批评与创作的紧密联系,引领当代文学理论发展。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丰富了文学研究的思路,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启示与借鉴,推动了文学研究的进步与深化。

【关键词】巴赫金、对话思想、文论、现代性、内涵、特点、意义、当代文学研究、重要思路1. 引言1.1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是什么意思?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是一种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解读和探讨的观念和方法。

对话思想强调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认为文学作品不是静止的物品,而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语言体系,需要读者的参与与理解。

在巴赫金看来,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读者的不同阅读角度和经验而不断变化。

对话思想关注的是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和共享,强调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共创性和互动性。

文论的现代性则是指巴赫金在文学研究和批评方面所持的新颖、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他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批评范畴,而是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结构、意义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文论观点和方法。

巴赫金所关注的不仅是文学作品的表面形式和表现手法,更注重作品背后的内涵和意义,致力于揭示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思想和情感。

通过对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当代文学作品,发掘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法论,丰富了文学理论领域的研究内容,推动了文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巴赫金的思想与观点在当代文学批评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对于促进文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巴赫金的“话语”理论与语言教学

巴赫金的“话语”理论与语言教学
和 篇 章 语 言 学 提 供 了最 初 的 理 论 营 养 ; 到 了6 年 代 末 பைடு நூலகம் 年 永 远 是 独 一 无 二 的 , 决 不 会 同他 人 话 语 雷 同 。 内容 的独 特 O 0
代初 ,话语/ 语篇研 究在 同 日常语言学派 的相互呼应 中确立 而 不 雷 同 ,是 一 块沃 土 ,能 生 长 出独 立 意 识 和 新 颖 思想 。
指导意义。
关键词:巴赫金
话语 对话
语言学
结 构 主 义 在 语 言 学 界 处 于 统 治 地 位 的鼎 盛 时 期 , 巴
现 的 话 语 是 社 会 性 的 ,而 不 是 个 人 任 意 的 ;应 动 态 地 、 历
赫 金 就 提 出 了 “ 语 ”理 论 ,历 史 证 明 了其 前 瞻 性和 超 前 史地 研 究 语 言 。 巴赫 金 曾把 他 所 主 张 的 语 言 学 称 为 “ 语 话 超 性 。 他 对 语 言 的 考 察 从 一 开 始 就 立 足 于 具 体 的 现 实 的 言 言 学 ” , 即通 常 说 的 “ 部 语 言 学 ”, 研 究 的是 超 出 索 绪 外

个 人 的 言语 行 为 ( 语 ) 。 ” 巴赫 金 说 : “ 语 言 学 不 是 话 超 在 语 言 体 系 中研 究 语 言 , 它 恰 恰 是 在 这 种 对 话 交 际 之 中 ,

话语是语言存在的实际
米 哈 依 尔 ・ 哈 依 洛 维 奇 ・巴赫 金 , 当 今 具 有 广 泛 国 亦 即在 语 言 的真 实 生 命 之 中研 究 语 言 。 ” 巴赫 金 在 研 究 语 米
二 、话 语具 有 对 话 性
“ 语 ” 是 巴赫 金 提 出 的 人 文 思 维 的 载 体 , 是 通 向 话 “ 话 ” 主题 的 门径 。通 观 巴赫 金 围绕 语 言 和 语 言 交 际 问 对

巴赫金历史诗学中的小说话语

巴赫金历史诗学中的小说话语

巴赫金历史诗学中的小说话语摘要:巴赫金的历史诗学,通过小说话语的概念,确立了文学参与现实的一元的社会学诗学观念。

小说话语,作为理解现实世界的不同形式,成为推动体裁革新的解构性力量。

关键词:巴赫金历史诗学小说话语“语言,这是世界观,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社会性的,它们决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和阶级斗争的实际,它渗透着评价的理论体系。

”①语言的意识形态性是从社会性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社会交往决定了意识形态语言符号的内容。

语言符号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具体的意义。

但是,语言符号不仅可以反映,而且可以折射出它所代表的现实。

语言等符号不仅是现实的物质材料,不仅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思想。

每个符号都在现实中蕴藏有不同的意识形态评价标准,对语言符号使用的同时,语言就实际参与到了社会的对话之中。

语言是所有文化的核心,而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小说的语言能够折射出生动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存在的不同的意义和评价内容,从而表达出不同的社会声音。

在巴赫金的理论框架中,对于小说话语的探讨是历史诗学研究的动力因素,展现出小说话语作为典型的文学意识形态符号在参与社会历史实践和推动小说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

对于小说话语的探讨体现于巴赫金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的小说理论和话语体裁理论中,同时还包括20世纪20年代有关超语言学的理论以及社会学诗学的部分内容。

小说是多样化、多语体的文学体裁,是形成和成长在外在的多语和内在的杂语现象的条件下的,而多语和杂语是小说语言在历史发展中相辅相成的概念。

所谓多语是指由于不同的文化错综交织而产生的不同话语、行话和方言之间的差异性的语言现象。

多语是在一种大的文化氛围之下存在的多重细部文化共存现象的折射,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单一民族向多民族融合的写照。

对于多语问题,巴赫金在探讨复调小说的语言特点时就提出了小说语言的多声部性的问题。

复调理论中的多声部问题直接面对生活的多样性和人类情感的多层次性,多声部涉及的是哲学人类学中的基本问题。

试析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及其核心概念_话语_

试析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及其核心概念_话语_

中国俄语教学(季刊)1999年第1期(总第80期)试析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及其核心概念“话语”(слово)凌建侯 中国人民大学 一、引言巴赫金(М.М.Б.Бахтин,1895—1975)是本世纪一位极具影响的思想家。

自60年代他的学术思想被介绍到法国开始,西方学界对他及其思想的研究热情始终有增无减。

特别是80年代初,美国也掀起了“巴赫金热”,其声势远远超过巴黎。

不仅有人为他著书立传,而且两年一度的“巴赫金学国际研讨会”已渡过8个生日,成立了“国际巴赫金学研究协会”,在白俄罗斯和英国定期出版巴赫金学专刊《Диалог・Карнавал・Хронотоп》与《Dialogue》。

至此,巴赫金学已成为一门显学,人们把它称作“特殊的人文科学”,将他本人归入下个千年思想家的行列。

勿庸置疑,巴赫金思想在本世纪最后25年里,已被推到了人文领域学术研究的中心。

二、对话精神贯穿巴赫金整个学术遗产1)提起巴赫金的思想,了解者都说博大精深,因为他涉足哲学、美学、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而且常常寥寥数语,却能引人深思、启人心智。

说有“点铁成金”①之效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正因为巴赫金视野广博,又观点新颖,所以各人文学科的学者们对之都有亲切之感,从其不同的理论中获得启发。

这一点,中外学界早已有了共识。

但巴赫金思想的过人之处,我们觉得并非仅用“博大精深”所能涵盖。

古今中外学问大而博者有之,观点见解颖异独到者有之,他们的思想并不全能“走运”,被人们称作“某某学”而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巴赫金是一部人文领域的“理论百科全书”。

然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对人的启迪毕竟有限,就象弗雷泽(Frazer)在《金枝)中为我们提供的那样。

他的魅力恰恰在于给人类学的研究拓宽了方法思路。

巴赫金同样如此。

他的著作读来震撼人心,因为他“意味着智慧而不是知识”②,意味着人文研究的对话主义视角与方法,而不仅是一整套的术语以及一些精辟的结论。

巴赫金的“话语”理论与语言教学

巴赫金的“话语”理论与语言教学

巴赫金的“话语”理论与语言教学作者:李琼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2年第08期摘要:结构主义在语言学界处于统治地位的鼎盛时期,巴赫金就提出了“话语”理论,历史证明了其前瞻性和超前性。

巴赫金对语言的考察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具体的现实的言语,把话语作为“解剖”语言文化现象的核心范畴。

从哲学角度探究巴赫金的话语思想,揭示其实质,对我们今天的语言学研究及语言教学仍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巴赫金话语对话语言学结构主义在语言学界处于统治地位的鼎盛时期,巴赫金就提出了“话语”理论,历史证明了其前瞻性和超前性。

他对语言的考察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具体的现实的言语,把话语作为“解剖”语言文化现象的核心范畴。

从哲学角度探究巴赫金的话语思想,揭示其实质,对我们今天的语言学研究及语言教学仍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话语是语言存在的实际米哈依尔·米哈依洛维奇·巴赫金,当今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俄罗斯学者,被普遍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他在文学理论、诗学、美学、哲学、历史文化学以及语言学等众多领域都卓有建树。

巴赫金的语言学思想在我国受到广泛重视和研究,总体上说,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

巴赫金的许多作品直到70年代中期才首次陆续发表。

从语言哲学史来看,20世纪前半期,欧洲大陆的语言学研究主要传承洪堡特与索绪尔两大哲学-语言学流派。

自30年代中后期,维特根斯坦抛弃逻辑原子论,把目光转向日常语言,之后形成了日常语言哲学学派,这一学派在20世纪后半期极大地推动了语言学,特别是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发展。

同样是在上世纪3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弗斯提出了在语境中研究语言形成与意义的关系,这为话语分析和篇章语言学提供了最初的理论营养;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话语/语篇研究在同日常语言学派的相互呼应中确立起来。

这样,20世纪中叶以来,对语言的研究开始从语言自治的原则中摆脱出来,语言与使用者、现实生活、社会交往之间的固有联系逐渐得到了恢复。

从《长篇小说的话语》探析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从《长篇小说的话语》探析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摘要:本文试图以《长篇小说的话语》为依据,在多元和广阔的语境内重新诠释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巴赫金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提出的对话理论至今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诗学等多重维度上仍然有积极意义,甚至对于分析现代派小说,对话理论也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

关键词:巴赫金《长篇小说的话语》对话理论话语巴赫金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最有动人魅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学术研究涉及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诗学等几乎所有的人文科学领域,而他的所有学说的核心便是话语及其对话性。

在巴赫金创作于1934年至1935年的论文《长篇小说的话语》中,同样涉及到小说话语的内在对话性问题和小说中的杂语现象。

由于多样性是巴赫金思想的特色所在,以下将试图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进行重新解剖。

首先,从哲学层面上来看,对话理论是建立在个人存在的独一无二性和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交往的哲学基础之上的。

一方面,现实中的每一个自我“在世界上的位置是唯一的和不可取代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主体,“审美观赏和伦理行为不可能脱离这种行为主体和艺术观赏主体存在中所占据的具体而唯一的位置”。

正因如此,任何话语都是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它代表着主体的态度。

另一方面,作为主体的“我”的存在又离不开“他人”,“我的生活是在时间上包容他人存在的一种东西”。

世界的关系正是由“我”和“他人”共同构建的。

“我”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只有结合“他人眼中的我”才能实现。

这样一来,话语又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必须存在于与同他人话语的相互作用之中。

巴赫金把他人视为自我存在的前提,认为自我只能存在于与他人的对话交往中,这种对话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主体自身的自我建构也正是在这种对话中得以实现。

巴氏的对话理论克服了哲学上的唯我论,得出一个本体性的二元哲学命题,他凭借对话理论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既在不丧失主体性的前提下平等独立又在广泛的社会现实中相互作用的自由关系。

其次,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巴赫金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充满对话的“杂语喧哗”的社会。

浅谈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语文教学

浅谈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语文教学

浅谈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语文教学作者:符文祥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02期摘要随着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语文课程标准》中开始引入“对话”这一理念,它呼唤着师生之间,文本之间的对话。

理解对话理论,用以指导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构建一种新型的语文教学形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任务。

关键词对话理论师生关系阅读教学写作教学20世纪末,俄罗斯思想家的理论正在成为从西方到中国很多学者谈论的热门话题——巴赫金的“对话主义”。

巴赫金认为,人类只有依托语言或话语才能生存、思考与交流。

“对话交际才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一切莫不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

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

单一的声音,什么也归结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

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

“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

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

在语文教学中,对话既包括教师与学生,同时也包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多重交叉的对话。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解释语文教学中对话理论的应用:1师生对话关系的构建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是支撑着教育大厦的基石,人类的教育活动是在师生关系中展开、完成的。

我国的传统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宣传仁义道德,强调等级次序,在师生关系中重“师承”,直接体现为“尊师重道”和“师道尊严”,教师的地位在历史上一度与“天”、“地”、“君”、“亲”并列,拥有无上的权威,由此造成学生被动、服从的权威型师生关系的出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出现教师权威型师生关系和学生中心型师生关系各自存在的极端倾向,我国教育界先后提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师生互为主客体”等有关的理论学说,体现出师生关系上追求平衡的价值取向。

对话理论的提出,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协调此种平衡的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析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析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析本文用俄国文化符号学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析美国女作家埃伦·格拉斯哥的长篇小说《生命之轮》失败的爱情故事。

认为作品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未能最终走到一起,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结于双方对话意识的缺失;双方在“所见之外”方面的障碍以及女主人公“独特自我感”的不足乃是导致恋爱失败的两大对话性因素。

标签:对话意识;缺少;所见之外;独特自我感;恋爱失败美国女作家埃伦·格拉斯哥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史上的一位先驱,出版于1906年的长篇小说《生命之轮》便是她所创作的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

小说主要讲述了青年女诗人劳拉对生活的追求及其与出版商男友坎佩尔之间失败的爱情故事。

从俄国文化符号学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看,劳拉与坎佩尔之所以未能最终走到一起,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结于他们之间对话意识的缺失和对话情境的无法建立。

一、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作为俄国文化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在当代文学批评领域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他认为对话不仅是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也是文学艺术的普遍现象。

” [1]巴赫金理论的对话性既包括外在言语行为又包括内在心理意识。

因此,文本中的人物对话除了直接引语,也包括自语、眼神、肢体动作、心理活动等同样需要或预设外界给予一定应答的“潜对话”形式。

[2]就交际模式研究而言,语境、发话人、话语、受话人等基本因素均应在考虑之列。

可见,对小说的对话研究不能仅限于解读引号之内的人物交谈,文本中的对话情景以及对话人的性格特征、对话意识与对话内容等也都值得关注。

对话意识的存在是建立积极的对话情境,保障对话成功实现的重要环节。

巴赫金认为对话意识包括“所见之外”和“独特自我感”。

[3]换言之,对话人应该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去聆听对方的话语并且相应地做出一些改变,并且要对自我的独立性和与众不同性充满自信。

二、《生命之轮》的失败爱情《生命之轮》主要讲述了青年女诗人劳拉对生活的追求及其与出版商男友坎佩尔之间失败的爱情故事。

巴赫金话语理论与元话语

巴赫金话语理论与元话语

巴赫金话语理论与元话语张玉宏巴赫金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在哲学、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文化学、文艺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颇有建树,是个多面学者,对世界各国人文学界影响深远,各国的巴赫金研究学者都能不同程度地从巴赫金的论著中吸取养分,得到启迪。

本文的理论基础便是巴赫金话语理论。

1、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巴赫金语言哲学的主要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话语理论里,巴赫金的话语理论主要是在继承和批判马克思、洪堡特和索绪尔的语言哲学基础上提出来的,主要包括了他关于话语及其特性、话语结构、话语意义和语境的思想。

1.1 话语及其特性在《巴赫金全集》中,“话语”这个术语有好几个表达法,比如话语、表述、文本、言语、言说、言谈等等,这些术语其实基本是同一意义,这点在俄罗斯学术界已得到公认,我国参与过《巴赫金全集》翻译的学者凌建侯也做过探讨,巴赫金本人也多次侧面做过说明(凌建侯,2007:64)。

要理解巴赫金关于话语的思想,还得回到巴赫金关于语言哲学的首要问题即它的研究对象上来。

巴赫金认为,语言哲学应该研究的对象只能是具体的带有社会性的言语行为,而不是抽象的语言体系。

他批判了索绪尔重语言轻言语的思想,重视言语交际行为,强调从具体的言语行为来研究语言的社会性。

在现实中,语言的具体存在形式即为话语。

巴赫金的话语包括了口语和书面语,它小到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对话,大到一篇文章、一部著作、甚至个人或团体的全部的言语成品等等。

根据凌建侯(2000:178),巴赫金的话语“指具体个人的言语成品,是言语交际的单位,是说话者(作者)的独一无二的行为,体现他(她,或群体)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价值、立场,并且始终处于与其他人话语的交往之中”。

1.1.1.话语的社会性巴赫金深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他把自己的语言哲学称为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哲学,坚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本观点。

巴赫金论语用:言语、对话、语境

巴赫金论语用:言语、对话、语境

《外语研究》,2002年第4期巴赫金论语用:言语、对话、语境辛斌(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 巴赫金在结构主义由上升到鼎盛的整个时期开创并坚持了对语言的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

如果说索绪尔主要关注的是脱离语境的抽象的语言体系,那么巴赫金关注的则是具体语境中的具有对话性质的语言运用。

在这个意义上,巴赫金堪称现代语用学、语篇分析和会话分析等侧重对语言运用进行动态分析的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先驱。

关键词:巴赫金;语用;言语;对话;语境Bakhtin’s Theory of Language Use: Utterance, Dialogue and ContextXIN BinAbstract: Bakhtin pioneered and advocated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at a time when structuralism held the sway both in literature and in linguistics. While structural linguists were almost solely concerned with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 Bakhtin devoted himself to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dialogic nature of utterance in its social context. In a sense, Bakhtin was a forerunner of the present-day pragmatics, discourse/conversation analysis and other dynamic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use.Key words: Bakhtin; language use; utterance; dialogue; context一.引言一般认为,语用学的历史并不长,真正开始认真研究语言的运用问题是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语用学是作为对乔姆斯基(Chomsky)句法中心论的一种反动而崛起的(何兆熊2000:4)。

试析巴赫金对话与狂欢化理论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内涵-论文.doc

试析巴赫金对话与狂欢化理论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内涵-论文.doc

试析巴赫金对话与狂欢化理论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内涵-论文论文关键词:巴赫金对话狂欢化人本主义思想论文摘要:巴赫金的对话与狂欢化理论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本主义思想内汤。

巴赫金对话与狂欢化理论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本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对话是巴赫金对人的生存状态及其本质的独到发现,而狂欢化则是实现对话这一本真状态的理想途径。

一、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的人本主义内涵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主要产生于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之中。

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巴赫金以其独到而敏锐的眼光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复调小说。

这种复调小说的基本特点在于它“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艺术立场,即“认真实现了的和彻底贯彻了的一种对话立场。

巴赫金通过对陀斯妥耶夫斯基作品分析总结出来的对话理论,蕴涵着他对我们人的存在的深切关怀,有着丰富的人本主义思想内涵。

首先,倡导一种平等独立的对话精神。

正如巴赫金所指出的,在复调小说中,众多不同的声音结合在一起,但不是汇成一个声音,而是汇成一种多声部的众声合唱;每个声音的个性,每个人真正的个性,都能得到完全的保留。

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情感的生命体。

他生存着就要发出声音,就渴望与他人对话。

人只有在对话中,才能交流思想感情,才能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才能显示出人之为人的本质。

但对话的双方地位应是平等的,彼此应是相互尊重的。

尊重对方的尊严和权利,尊重对方存在的价值,重视对方在不同领域的贡献和创造,尽量吸取其合理的、有用的东西,同时对话的双方要有自己的独立意识,要善于独立思考,获得自己真正独立的地位。

这才是人的平等独立的对话本质的最好体现。

它充分体现了巴赫金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对人的个性的张扬和对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尊重。

究其实质巴赫金在此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表现出他作为一个人文学者对人的对话本质的深刻认识和坚执追求。

其次,揭示了人的存在与他人的关照密不可分。

在“对话主义”中对话巴赫金-文档资料

在“对话主义”中对话巴赫金-文档资料

在“对话主义”中对话巴赫金. 复调小说和对话主义自50 年代巴赫金的手稿被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①被再版,到60、70年代,由克里斯蒂娃和托多罗夫将之译介到西方社会,80 年代在欧美学术界家喻户晓,无论在俄国还是在西方巴赫金研究都已经成为一个热点。

而巴赫金思想在中国掀起的热潮最初是由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的研究带来的额外成果,巴赫金是研究陀氏一座绕不过的山峰,人之间的联系是难以割裂的,除去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更是一场跨时空的“对话”,巴赫金对陀氏的剖析也是对自我的深度认识。

在俄国学者谈论的巴赫金既是一种在文化禁锢言论封冻之后对“发言的冲动和渴望,一种对未来的希望,也蕴含着对当下的受损的自我的修复”②,在这点上,中国的学者无疑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巴赫金在卢那察尔斯基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陀氏小说的最大创新之处,又延伸至陀氏的小说之外,将之命名为“复调小说”。

复调即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的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同时发声,相互重叠但不相融。

巴赫金将此音乐术语化用为文学的专业名词,他在《陀》中提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思,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这确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

③巴赫金的这一发现肯定了陀氏对旧有的艺术模式的突破,众声喧哗的狂欢取代了“独白型”的一言堂,而“复调”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文学之内,更在思想之上,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巴赫金“描述了文化转型时期的语言的与意识形态的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冲突、撞击,语言霸权的解体,中心论神话的崩溃”。

④在《陀》中,巴赫金多次地提出复调小说的出现是相对于传统的独白型小说而言的。

在独白型小说中,作者是全知的“上帝”,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手中的棋子,小说只有一个声音,就是作者的声音。

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属于这个类型,无论是安德烈还是聂赫留朵夫,他们虽都具有完整的人物形象,但不过是作者思想的附属品,托尔斯泰小说中的思想是统一的,主角和配角都是为了共同表达作者预设的主题而存在。

浅析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内涵

浅析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内涵

浅析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内涵作者:朱晓东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4期摘要:巴赫金用哲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语言活动,最终形成了一种超语言文学对话理论体系。

他认为话语是语言的实际交际单位,一切语言现象都要通过话语来分析。

话语理论成为了一种纯粹语言学之外的一种语言研究理论体系,超语言学。

关键词:语言;言语;超语言学[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4--02一、引言米哈依尔.巴赫金( 1895- 1975)是前苏联伟大的语言学家、哲学家和文学理论家。

六十年代初,巴赫金的“对话”思想,“狂欢化”理论震动了整个苏联文学界。

同时其思想被传播到西方后更加引起了西方美学、哲学、语言学界的轰动。

他以小说的话语为中心,对人类的历史、意识、存在与文化做全景式的宏观考察和剖析,在不同时期都撰写里一系列理论性极强的著作。

1934-1935年写的《小说的话语》和1937-1938年完成的《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型》通过对古希腊史诗、罗马小说、文艺复兴时代的各种叙事文体以及19、20世纪的欧洲小说文体的分析和解读提出了“语言杂多”的文化史观。

以其独特的视角剖析了文化转型时期的语言与意识形态的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冲突、撞击以及中心论神话的崩溃。

语言和文化的多元是巴赫金一生追求且一往情深的“爱人”。

1940-1941年,巴赫金又连续撰写了《聪小说话语之前的历史谈起》、《史诗与小说》等长篇论文,有美学、伦理学、哲学入手,大而广的探索了语言文化深层次的理论内容。

1952- 1953 年又写出了《言语体裁问题》,1959- 1961年出版《语言学、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中的文本问题》,另外巴赫金初版于1929 年的《陀思托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于1963 年修订再版, 1965 年又问世了《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一书,并被译成法文和英文出版,受到西方学术界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都在专注于研究巴赫金语言学思想的重要情以及对当代文学思想体系的影响。

巴赫金_对话_术语的内涵及现代意义

巴赫金_对话_术语的内涵及现代意义

巴赫金/对话0术语的内涵及现代意义张俊苹1998年,中国首次出版的5巴赫金全集6在中国文化界和文学理论界刮了一阵/巴赫金旋风0。

巴赫金的著作涉及到多种学科,他的学术思想体现出深邃性、复杂性和独特性。

作为其理论的核心术语, /对话0的涵义成为研究巴赫金理论的关键。

一、/对话0与独白、对白在巴赫金看来,/对话0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在狭义层面上:1.其词义指的是说话者与对话者之间言语相互作用的形式。

2.从词源学上讲,/对话0 (dialogue)与/辩证法0(d i a lecti c)同源。

它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是指一种文体类型,如/苏格拉底对话0。

巴赫金在5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的问题6专门对古希腊的对话的流传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 /苏格拉底对话0是当时古希腊写作中广为流行的体裁。

从流传下来的柏拉图对话可知,/对话0双方是平等、自由、尊重的,重在相互对话过程中逐步揭露矛盾,体现了辩证的精神。

其二是将意义延伸到为追求真理而进行的平等辩论上,指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精神。

在广义层面上:/对话0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对话0的前提是语言和话语, /对话0关系是存在的根本。

/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而话语是针对对话者而言的。

话语,是连结我和别人之间的桥梁。

如果它一头系在我这里,那么另一头就系在对话者那里。

话语是说话者与对话者之间共同的领地。

0¹在没有语言、没有话语的地方,不可能有/对话0关系;在事物之间,在概念、判断等逻辑范畴之间也不可能产生/对话0关系。

狭义层面的/对话0由具体形式到文体再积淀为一种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源于民间狂欢节的/苏格拉底对话0的狂欢化精神对欧洲对话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陀思妥耶夫斯基继承欧洲小说发展中的-对话路线.,创建了一种新的小说体裁)))复调小说0º。

复调小说是巴赫金区别于独白小说提出来的。

作为复调小说的重要标识,/对话0首先区别于独白。

此处的/独白0(独语),不是指一个人的表白或自述的状态,而强调一个人的表白或自述中只是回荡着/单一的声音0,体现着/单一的或统而摄之的意识0。

巴赫金对话理论

巴赫金对话理论

巴赫金对话理论
巴赫金对话理论源自百年前的巴赫金体系,它的核心思想是单独的想法或观点可以从一个系统中发挥作用,也可以从另一个系统中发挥作用。

巴赫金体系倡导两个截然不同的系统之间协调共存,称之为“对话”,将两个互补系统的优势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效果。

巴赫金体系曾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中。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状态一与状态二的不同并不构成对立较量,
而是彼此补充,一个互补的关系。

”巴赫金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积极的一
面和消极的一面,我们在思考时要反复用两种思维方式去解答问题,同时也要学会把两个互补的思路进行对话,从而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思想。

广义上讲,巴赫金对话理论可用于填补社会科学之间的鸿沟,跨越科学文化及意识形态的鸿沟,寻求更为完整和务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它也强调双边的尊重,及灵活性与活力,促进不同思想派别之间的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

在当今的时代,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因此,通过巴赫金对话理论,把社会科学的内容引入群体以及社会领域,既可以帮助人们拓展思维,又能促进不同社会学派别之间的沟通,使复杂社会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所以,巴赫金对话理论既有助于扩大视野,又有助于推动多重文明的和谐发展。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摘要】巴赫金作为俄罗斯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和批评家,他的对话思想和文论展现出了现代性的特点。

在对话思想方面,他注重通过对话来探讨人性和社会问题,展现出对话的力量和价值。

而在文论方面,他提倡文学要与现实相结合,反映时代特点,展现出对当代文学的关注和批判精神。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影响深远,对俄罗斯文学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对巴赫金的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的研究,我们可以获得启示,了解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对社会的反响和影响。

巴赫金的作品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关键词:巴赫金,对话思想,文论,现代性,影响,价值,启示。

1. 引言1.1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介绍巴赫金是20世纪俄国文学和文化领域的重要人物,他以其丰富的对话思想和独特的文论理念被后人称颂。

对话思想是巴赫金文学创作的核心,他通过对话的形式传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融汇了俄国文学传统和西方文学影响,展现出他对现实世界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洞察。

巴赫金的文论则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独特见解和现代性表现。

他充分发挥文学的表现力,将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体现在作品之中。

巴赫金的文论不拘泥于传统规范,敢于挑战权威,探索文学的边界,展现出独特的现代性。

巴赫金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也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论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所倡导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现代性仍然具有启示意义,为当代文学界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正是他作为文学大师的重要标志,也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

2. 正文2.1 巴赫金对话思想的内涵和特点巴赫金的对话思想是他在文学作品中表现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其内涵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巴赫金的对话思想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多样的对话形式。

他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进行对话,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碰撞,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广度。

交往和语言理论 巴赫金

交往和语言理论 巴赫金

交往和语言理论巴赫金巴赫金一辈子过得可以说是很惨了,穷困潦倒,不少著作甚至不署自己的名字,某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的巴赫金同志……为什么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呢,因为在苏联被整怕了,蹲了几年劳改营,出来还是罪犯,所以用朋友的名字发表著作。

后来法国结构主义者在整理俄国形式主义的时候把他的思想挖了出来,于是70年代他的思想风靡欧洲。

他的思想比较复杂,而且他的著作大部分都是笔记,大多处于未完成状态,因此整理起来也很困难。

根据他自己的说法,他常年写作,出版的机会却很渺茫,所以写作基本就是自娱自乐,懒得整理修改成有明确结构的著作……听上去可是太心酸了我对巴赫金的好感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不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虽然拒绝被称为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是显然的。

|伦理哲学和语言哲学巴赫金首先是一位受到新康德主义(主要是科亨)影响的哲学家,其想要建构一种以伦理学为第一哲学的哲学体系,这个哲学的核心概念是行为,人的行为确定了人的存在,存在也是一种事件,从而由此进入对主体性的阐释,最终上升到一种哲学人类学。

立足于这种伦理哲学,巴赫金将交往行为看成是最重要的,而交往行为的物化就是符号,也就是语言,这因此进入了一种语言哲学。

巴赫金在探讨语言哲学的时候,把语言的社会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研究语言要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而意识形态的交往逻辑就是集体的符号相互作用的逻辑,而个人的心理也是以符号的形式存在的。

这种语言哲学,被他称为超语言学,研究的是言语的整体,使用的基本概念是“表述”,其分为对话和独白,确证了人的具体存在方式。

巴赫金晚年则对一些更宏大的问题发表过看法,比如人文学科的方法论问题。

他认为人文学科有一个“第一性实体”,有实在的研究对象,那就是“文本”,文本就是“表述”的实体化,而研究就是理解和阐释文本。

他还认为文学理论研究要和文化史研究相结合,文学必须放在文化语境之内。

而就“文化语境”,巴赫金提出了“长远时间”概念,认为评价文学作品要看其根植的伟大传统。

巴赫金的_微型对话_和_大型对话_简评

巴赫金的_微型对话_和_大型对话_简评

巴赫金在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改写》 中 曾宣称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小说艺术有三大发现, 其中第三个发现就是对话。尽管对话作为一种文 体早已存在, 如柏拉图 《文艺对话集》 中对对话体 的运用, 苏格拉底对论辩的对话修辞术的研究。 但 是, 这种对话还停留在文学文体的表面, 还只是局 限于用引号括起来的直接引语,实际上仍是作者 借别人之口表达出来的独白。而对话作为一种崭 新而自足的理论是巴赫金上升到的一个新的高 度,用巴赫金的话说: “小说的发展在于对话性的 深入、 拓展及更加精益求精。 ” 在他的理论拓展下, 对话作为叙事文学艺术的生命所在,其不再是带 引号的标志, 而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 意义平等 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 对此, 巴赫金自 豪的宣称自己对对话的研究属于“超语言学” , 即 超出了语言学研究的范围, 而在交往中探讨语言, 因此,对话被扩展为一种文艺的思维和人类交往 互动的模式。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的基点是建立在对陀思妥 耶夫斯基的小说的研究之上的, 他通过分析, 不仅 认识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对话本质、对话的 多种艺术形态。而且探及了艺术对话的深层并且 进一步提出了 “双声语” 的研究问题。我们通过对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解读, 不难得知, 双声语即 话语的双重指向,它针对作为一般话语的言语对 象而发, 又针对别人的话语即他人言语而发。 由于
作者简介: 黄继刚 (’-!’+) , 男, 新疆塔城人, 新疆大学中文系 #" 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 %&&’
巴赫金的 “微型对话” 和 “大型对话” 简评
()$%, *)+$,-
!"
花献佛的目的。而作者不把自己的态度向人物语 言内部渗透。 如 《罪与罚》 中, 拉斯科尔尼科夫收到 母亲的来信后的一段内心对话。 “她们以为现在不 能解除了 (婚约) , 咱们倒要看看到底能不能解除! 多么堂皇的借口: ‘彼特・彼特罗维奇是个大忙人, 忙得不得了, 连婚事也非得马上办, 就差没开快车 去办了’ 。不, 杜涅奇卡, 这一切我都明白, 我知道 你有很多话要对我讲。”这类双声语中他人始终 “缺席” , 而他人话语 “在场” ,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设 想, 极度紧张的一组对话中, 两句对话—— —发话和 驳话, 本来应该是一句接着另一句, 并且 “由两张 不同的嘴说出来, 现在两者都重叠起来, 由一张嘴 融合在一个人的话语里。 ” 而仿格体特点是作者为 表现立意而利用他人话语,但同时保留了他人话 语的自身意向。 (二) 讽拟体 与仿格体不同的是,讽拟体作者要赋予这个 他人话语一种意向,并且同那人原来的意向完全 相反, 在他人话语中隐藏着另一个声音, 同原来的 声音发生了冲突,并且迫使他人话语服务于完全 相反的目的。 语言成了两种声音斗争的舞台, 所以 讽拟体中不是像仿格体那样出现不同声音最终融 为一体的现象,而是不同的声音互相独立保持距 离并且互相敌视。当这两种声音在同一篇故事中 表现出不同的意向时它们就呈现出一种对话的关 系, 如 《罪与罚》 中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这段内心对 话: “不让这门婚事成功, 你有什么办法呢? 你去阻 止吗?你有什么权利呢?要获得这样的权利, 你自 己又能应许它们什么呢? 等你从大学毕业, 有了工 作, 拿自己的整个命运和整个前途都献给她们吗? 这话我们都听到过了, 这不过是一句空话, 可是目 前怎么办? 你现在是干什么呢? 你不是在剥削她们 吗? 她们的经济来源是一百卢布, 养老金和向老爷 预支的薪水!你, 未来的百万富翁, 支配她们命运 的宙斯, 有什么办法能使她们不借钱?” 主人公的内心语言中充满了他人话语,有来 自母亲信中的、 来自信中所引的卢仁、 杜涅奇卡的 话中的、 来自马尔梅拉多夫的话中的。 并且每位人 物的话语都是某种生活目的和思想立场的象征。 是令他苦恼的那些思想问题中代表着生活中某些 解决方法的象征。 他把所有这些话语联系起来, 让 它们相互比较或相互对立,迫使它们相互回答问 题、 相互呼应、 相互揭露。结果他人对拉斯科尔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俄语教学(季刊)1999年第1期(总第80期)试析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及其核心概念“话语”(слово)凌建侯 中国人民大学 一、引言巴赫金(М.М.Б.Бахтин,1895—1975)是本世纪一位极具影响的思想家。

自60年代他的学术思想被介绍到法国开始,西方学界对他及其思想的研究热情始终有增无减。

特别是80年代初,美国也掀起了“巴赫金热”,其声势远远超过巴黎。

不仅有人为他著书立传,而且两年一度的“巴赫金学国际研讨会”已渡过8个生日,成立了“国际巴赫金学研究协会”,在白俄罗斯和英国定期出版巴赫金学专刊《Диалог・Карнавал・Хронотоп》与《Dialogue》。

至此,巴赫金学已成为一门显学,人们把它称作“特殊的人文科学”,将他本人归入下个千年思想家的行列。

勿庸置疑,巴赫金思想在本世纪最后25年里,已被推到了人文领域学术研究的中心。

二、对话精神贯穿巴赫金整个学术遗产1)提起巴赫金的思想,了解者都说博大精深,因为他涉足哲学、美学、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而且常常寥寥数语,却能引人深思、启人心智。

说有“点铁成金”①之效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正因为巴赫金视野广博,又观点新颖,所以各人文学科的学者们对之都有亲切之感,从其不同的理论中获得启发。

这一点,中外学界早已有了共识。

但巴赫金思想的过人之处,我们觉得并非仅用“博大精深”所能涵盖。

古今中外学问大而博者有之,观点见解颖异独到者有之,他们的思想并不全能“走运”,被人们称作“某某学”而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巴赫金是一部人文领域的“理论百科全书”。

然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对人的启迪毕竟有限,就象弗雷泽(Frazer)在《金枝)中为我们提供的那样。

他的魅力恰恰在于给人类学的研究拓宽了方法思路。

巴赫金同样如此。

他的著作读来震撼人心,因为他“意味着智慧而不是知识”②,意味着人文研究的对话主义视角与方法,而不仅是一整套的术语以及一些精辟的结论。

2)在最早的一篇长文《论行为哲学》中,巴赫金立足个人本位主义与个人直接面向社会的欧洲传统思想,且又有较大突破,主要表现在用动态的历史眼光看待个人,并在其身上引出道义责任,即赋予每个人的生活以道德的含义。

这里的道德不是普遍遵行的规范。

道德的普遍性只在于形式,即“我”有义务和责任积极地承认自己实有的(дан2ный)唯一性,从而实现设定的(заданный)自我,“我”的生命因此不断获得完成。

巴赫金认为,个人的生活是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起35①②白春仁:《巴赫金———求索对话思维》,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论文。

钱中文在“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此会于1998年5月11—14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上论及巴赫金符号理论时强调说,“巴赫金对符号学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他阐述符号思想出语并不多,但点铁成金;见解独到而深刻,给你启发,给你思考的余地。

”责任的生活,因此他不能自暴自弃、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能对自己唯一的生命抱漠然置之的态度。

用巴赫金的原话讲,就是“我”有义务以自己的行为积极负责地“参与自己统一而唯一的存在事件”。

但个人作为世界的价值中心,并不是独立自足的。

还有许许多多的“他人”外位于(вненаходимый)“我”,与“我”同时共存、平等相处。

实现自己存在的行为永远不会囿于自身,永远指向他人。

“世界需要我的异已性以使世界获得意义,我也需要根据他人来界定或创生我的自我。

”①这样,巴赫金的多元价值论,建立在了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巴赫金的行为论到此并未结束。

审美世界的理论建构,作为巴赫金计划中的哲学巨帙———经验世界的建构、审美行为与审美道德、政治道德以及宗教道德共四部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他揭示人与人之间对话式的存在关系,找到了一个极好的实例。

“生命……首先就体现着我与他人在价值上的对立”②。

那么价值的对立具体又是一种怎样的表现呢?寻找这个问题的解答,我们以为帮助了巴赫金发现“人身上的人”,进而发现“我与他人”之间富有平等精神的价值关系———对话的存在方式。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巴赫金明确提出:“存在,意味着对话式的交往。

”在审美活动中,这其实包含两层意思。

(1)审美主体(作家)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对话;(2)作家在艺术世界里的代言人———作者(作者形象、作者的声音)———与主人公、听者的对话。

这样,作家—创作者的存在,他的生命,就体现在由一个个活生生的话语表现出来的、作者以及人物之间的相互对话关系之中,并且通过完整作品中作者的声音即立场,最终使作家在现实的文化交际链上占得他人无法替代的一席之地。

这样,对话的存在方式便与话语直接联系了起来。

在话语中,巴赫金特别强调语调的作用。

蕴含独一无二的感情意志语调(экспрессив2но-волевойтон)的话语,是说话人用社会性符号对客观世界体验的理解,因此它本身就是负责的行为。

正是有了语调,有了包含其中的说者情志意图和价值立场,话语才获得了唯一的涵义(смысл)。

但是,独个的涵义不可能存在。

别的涵义,他人的话语,是它依托的目标。

“存在,意味着为他人和通过他人从而为我自己而存在。

”③这样,个人的存在问题也就可以转化为,如何在他人话语的世界里确立和实现自己的话语。

所以,“人的行为”就成了“潜在的文本(话语),它只有在自己时代的对话语境中得到理解(作为一方对语、一种涵义立场、一个动机体系)”④3)对人文学科来说,真理的探求与其说要获得А=А这种唯一权威的精确性,倒不如说为了达到认识的某种深度,即在与他人的对话中不断扩大和深化自己的理解。

有人也许要问,这不就成相对主义了吗?其实不然。

就经验的真实性与正确性而言,每个人都具有权威的一面。

巴赫金说,“既然我思想,那么就要思想得正确。

正确性(истин2ность)是思维的应分。

”⑤观察生活世界的方法,演绎道德事件的逻辑,它们的正确性是人类思维的要求。

但在人文领域,光有这个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文研究有其特殊的一面。

这里思考和认识的,是活生生的、有反应能力的自我与他人。

而每个人的视野都有局限性,至少不借助外力(如镜子)或他人,自己是无法看到自己的后脑勺的。

这就产生了45①②③④⑤《Кфилософиипоступка》,с.84-85.同上,с.302.Бахтин《Эстетикасловесноготворчества》,М.,Искусство,1986г.с.330.Бахтин《Кфилософиипоступка》\《философияисоциологиянаукиитехники:ежегодник》,1984/1985гг.,М.,Наука,1986г.,с.122.克拉克,霍奎斯特:《米・米・巴赫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85页。

巴赫金提出的“外位”(вненаходимость)与“超视”(избытоквидения),即“我”所处位置外在于“他人”,因此“我”从自己的角度观察道德事件(生活世界),总会觉得要比“他人”看得更清楚更全面。

自成权威的观点也就成了唯一位置即独特视角的代名词。

这样的权威当然必须考虑到“他人”的权威。

所以,人文领域的权威需要对话思维来完善,在对话中不断深化与提高,不断推陈出新、产生新的权威,如此前进以至无穷,在长远时间(боль2шоевремя)里不断接近绝对真理、接近超受话人(нададресат)。

三、对话主义的现实意义带有浓厚人道主义色彩的“对话主义”,始终是巴赫金研究“人”及其存在的有力方法。

它打破了欧洲学术界“独白”的一统天下。

人们则希图借它引导当代人文研究进入一个柳暗花明的新境地。

对话主义思想之所以备受西方和俄国的青睐,除了巴赫金逆境中积极对话的学术追求令人感佩外,我们觉得,主要还因为这一思想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其他理论,强调文化的主体———人及其生活其中又对之负责的生活世界。

以人为本、尊重他人、积极对话的人道主义精神,对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20世纪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术思想,特别是哲学思想,向来都与现实紧密联系。

哲学思想包括宗教对现实的实际影响,从美、法、俄、中等国的革命乃至人们看待自然、看待人生的态度,从未间断过。

“那种认为哲学思想脱离现实生活的观点,本身就是……反现实的。

”①当今世界多极并存,已由冷战时的紧张对立,步入了以发展经济为主导的平等对话。

对话主义恰好顺应并推动了这一潮流。

(二)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的动力,但科技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科技作为文化的三大领域(认知、艺术和伦理)之一,如果脱离我们的生活世界,就会变得孤傲不驯,“可以从恶,而不是向善,”②它的发展所引起的问题也常常会出乎人类的意料之外。

科学主义关注的是那个“不会说话的”科学世界,且把自己的理论与方法带入生活世界,出现了生活世界中的科学世界观,并以此来诠释生活的全部。

后现代主义正是在现代科技与工业强劲发展的背景中兴起的。

人们向“科学”挑战,矛头指向的是科学主义世界观,而不是科学本身。

用巴赫金的话说,就是不能把科学的小世界(мирок)当成生活的大世界。

虽然科学理论对人类具有重大意义,但它应该在自己的“领地”里发挥作用,不能越俎代庖,用理论的专门责任来取代生活的根本责任,用我们的话说,就是不要把职业道德与做人的原则混为一谈。

突出生活世界的根本性,强调把科学的专门责任纳入到生活的道德责任之中,通过对话的方式恢复人应有的尊严,这使得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对我们的时代具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对话主义的核心概念———话语1)对话理论是巴赫金人文思想的核心,而“слово”则是这一理论的核心范畴。

巴赫金正是通过“слово”的内在对话性,最终揭示出个人行为的实现方式,进而则是整个道德的存在形态———平等对话。

巴赫金爱用“слово”,这一点从他的一系列著述中可以看出。

在他的许多重要著作中都经常出现该词,而且所指意义的跨度很大。

譬如,《言语体裁问题》一文中“слово”几乎都被用于语言学的单词之义,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中,有的地方用作术语,有的地方取用其他意义。

但作为术语的“слово”,在巴赫金的著作中有着特定的含义。

循着巴赫金思想发展的轨迹,我们对术55①②《Кфилософиипоступка》,с.86.麦基:《思想家》,三联书店,1992年,52页。

语“слово”有了这样的认识:它指具体个人的讲话或文字成品(包括口头和书面的),是其主体独一无二的社会性行为,体现其主体独特的思想意识,代表其主体与众不同的观点见解和价值立场,实现其主体唯一的存在涵义。

但当我们阅读《长篇小说的话语》以及巴赫金晚年写下的一些笔记或文本时,常常能体会到,在“слово”身上还暗含着体裁和真理的意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