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三、学习古代汉语有何意义
四、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2、查检词语和典故
3、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
(1)《助字辨略》
清人刘淇著
(2)《经传释词》
清人王引之著
(3)《词诠》
近人杨树达著,
(4)《古书虚词集释》
(5)《诗词曲语辞汇释》
近人张相著。
第一章文字
第二节汉字的结构
一、关于汉字形体结构的重要理论——六书说
二、汉字的形体构造
1、象形
甲骨文“鱼”金文“鱼”
甲骨文“马”甲骨文“虎”
(2)象形字的特点
甲骨文“鹿”甲骨文“象”金文“象”
2、指事
3、会意
[甲“逐”]
[篆“戒”]
[篆“寒”]
(2)会意字的特点
4、形声
(1)许慎对“形声”的解释
许慎《说文解字·叙》: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2)形声字的特点
(3)形声字常见的结构形式
见教材P77
(4)形声字比较特殊的一些结构
穎、栽、騰、勝、穀、賴、疆、荆、佞
旌、旗、徒、聽、歸
游、隨
歸、星[]、屦
豪、雷、夜
5、转注
6、假借
(1)许慎对“假借”的解释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六书”的“假借”与通常所谓“通假”有别
第三节汉字字体的发展演变
一、甲骨文
二、金文
第四节古书中的用字
一、古今字1、什么是古今字?
2、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如上古时代,一个“共”字就兼表“共同”的“共”、“拱手”的“拱”、“供应”的“供”等词,如:
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商君书·修权》)
圣人共手,时几将矣。(《荀子·赋》)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左传·僖公四年》)
3、古今字的特点
然—燃孰—熟隊—墜縣—懸其—箕要—腰反—返
辟—避属—嘱章—彰竟—境賈—價昏—婚取—娶
解—懈
敛—殓赴—讣說—悅陳—陣
身—娠
《诗经》:“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二、异体字
1.什么是异体字?
2.异体字之间形体上的差异
三、通假字
1.什么是通假?
2.用字通假的几种类型
四、繁简字
松—鬆
干—乾—幹—榦
斗—鬥(鬭、閗)
谷—穀
里—裏(裡)
余—餘
后—後
曹植《登台赋》:“从明后之嬉游,聊登台以娱情。”
鐘—鍾
《诗经·关雎》:“窈窕淑女,鐘鼓乐之。”
發—髮
獲—穫
“獲”在古书中表示的意义较多,“猎获”、“俘获”、“获得”等意义都要写作“獲”。而“穫”在古书中一般表示“收获庄稼”或“农业收成”的意义。如《诗经·七月》:“八月剥枣,十月穫稻。”
丑—醜
第二章词汇
第一节古今词汇的继承与发展
一、词汇的继承
二、词汇的发展
1.旧词的消亡。
第二节古今词义的继承与发展
一、古今意义基本相同
二、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三、古今意义同中有异。
第二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
2、掌握词的本义有何意义?
3、探求本义的方法
二、词的引申义
1、什么是引申义
第三章语法
第一节词类的活用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将某个常属某词类的词临时灵活地用为另一词类的词,使它在句子中改变其基本的比较固定的语法功能。
二、动词的活用
三、形容词的活用
四、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作一般动词。例如:
从左右,皆肘之。(《左传》)
2.名词用作使动动词。例如:
宦士三百人于吴。(《国语·越语上》)
既臣大夏而君之。(《汉书·张骞传》)
3.名词用作意动动词。例如: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战国策·秦策一》)
4.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主要有如下几种作用:
(1)表示行为动作的方位、处所。可译为“向……”、“在……”等。例如:
(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秋水》)
郊迎三十里。(《战国策·秦策一》)
(2)表示行为动作的工具或依据。可译为“用……”、“以……”、“按照……”、“依据……”等。例如:
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三国志·华佗传》)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3)表示对人或事物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一样”,“把……当作……”等。例如:
(4)表示比拟。往往形容某些行为动作的情态、方式等。可译为“像……一样”。例如:
射之,豕人立而啼。(齐襄)公惧,坠于车,伤足,丧屦。(《左传·庄公八年》)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秦策一》)
(陈涉)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贾谊《过秦论》)
五、词类活用的语法条件(也可视为词类活用的判别方法)
六、形容词等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何异同?
七、词类活用会使词语发生哪些变化?
第二节古汉语的词序
一、宾语前置
1.什么是宾语前置?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将宾语提到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称宾语前置。
2.宾语前置的语法条件(也可视为宾语前置的类型)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前置。
(2)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
二、主谓倒置
◎子邪,言伐莒者?(《吕氏春秋·重言》)
◎悲哉,世也!(刘基《良桐为琴》)
三、定中倒置
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将定语放到中心词的后面。即通常所谓“定语后置”。例如:
第三节古汉语的判断句
判断句是用谓语之所指对主语之所指进行判断的句子,用以断定二者是否属于同一事物,或者断定主语所指的属性、类别等。
一、古汉语判断句的六种基本形式
第四节古汉语的被动句
一、意念上的被动句
二、结构上的被动句
此类被动句,有人称之为“语法被动句”或“被动句式”。
1.“于”字式。将介词“于”放在及物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主+动词+于+名词”的形式。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2.“见”字式。在动词前面加“见”表示被动,构成“主+见+动词”的形式。例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为”字式。就是在及物动词的前面用“为”表示被动,如:
4.“为……所”式。“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放在主语后;又在及物动词前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