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分析考点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

TU NAN DIAN

突 难 点

)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海洋上空的水汽――→风带(信风带、西风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陆地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在局部地区可以对地表径流施加某些影响。

(1)水利措施

①修建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大坝下游枯水期径流量。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可增加库区的蒸发量。

②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2)农林措施

①“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量,调节径流,增加蒸发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3)城市建设

①城市路面硬化,会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易造成城市内涝;

②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有利于防治城市内涝。

[知识扩展]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相关地理问题

(1)分析修水库对河流径流及库区的影响

(2)分析城市内涝的原因

(3)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的影响

WU DIAN LI

悟典例)

(2016·江苏卷)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 年、第6 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D)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B)

A.蒸发B.下渗

C.蒸腾D.地下径流

【思维过程】

文字信息:由“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

过程线图”可知,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降雨量相同。

设问信息:1.森林对河流水文特征作用,并确定其径流量的大小;2.森林影响的水循环的环节。

调动知识:水循环、影响径流的因素。

MING KAO XIANG

明考向)

考向一水循环的影响因素

(2018·泉州单科质检)下图示意在降雨强度与坡度均相同条件下,五种不同初始干密度(g/cm3)土壤模型,坡面径流的平均流速随时间的变化。干密度与孔隙率呈负相关。据此完成(1)~(2)题。

(1)坡面径流流速(C)

A.与土壤干密度呈负相关

B.与土壤孔隙率呈正相关

C.随干密度增大更早稳定

D.随时间推移而持续增大

(2)坡面径流历时10分钟内的流速变化是因为(A)

A.下渗水量减少B.降水强度增大

C.上壤孔隙变大D.土壤冲刷加剧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干密度越大,流速随时间变化曲线越缓,说明坡面径流流速更稳定;图中坡面径流流速与土壤干密度呈正相关;干密度与孔隙率呈负相关,因此坡面径流流速与土壤孔隙率呈负相关;坡面径流流速在15分钟以内随时间推移而波动增大,而非持续。第(2)题,降水量相同,下渗水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流速增大;土壤孔隙变大,下渗水量增加,地表径流量减少,流速减小。

考向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018·黄冈模拟)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式迅速向河道集中,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大,易造成洪涝灾害。下图分别为某城市附近水系分布(Ⅰ),该流域内一次局部暴雨后甲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Ⅱ)以及城市的水循环分布(Ⅲ)。读图完成(1)~(3)题。

(1)图(Ⅱ)中关于四条曲线图的描述正确的是(B)

A.①表示城市建设前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

B.②表示城市建设后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

C.③表示甲水文站的地下水补给量

D.④表示甲水文站的大气降水补给量

(2)结合图(Ⅲ)分析,②曲线流量峰值大于③曲线,主要是因为(D)

A.a增加B.b增加

C.c增加D.d增加

(3)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Ⅲ)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

A.a增加B.b减少

C.c减少D.d增加

[解析]第(1)题,图(Ⅱ)中①比较集中且出现时间较短,表示甲水文站的大气降水补给量;②峰值高且出现时间较早,表示城市建设后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③峰值较低且出现时间较晚,表示城市建设前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④数量较少且较平稳,表示甲水文站的地下水补给量。第(2)题,图(Ⅲ)中a表示下渗,b表示地下径流,c表示蒸发,d表示地表径流;城市化会使d增加,使得降水后河流下游流量峰值增大。第(3)题,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使a、b、c增加,使d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