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二节织物的热传递性能
纺织品热传递形式
纺织品热传递形式纺织品的热传递形式指的是纺织品在热传递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物理现象和机制,包括传热方式、传热介质、传热速率等方面。
在实际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了解纺织品的热传递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改进纺织品的结构、材料和工艺,从而提高纺织品的性能和效率。
纺织品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指物质内部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热的过程。
在纺织品中,传导主要通过纤维、线、布等材料的导热、热传递的形变等方面进行。
具体来说,纤维和线在传导热量时,其导热能力和纤维或线的材料质量、结构、形态、直径等有关;而在布料中,由于纤维或线的堵塞效应,会导致传热速度减小,传导能力降低。
对流是指物质间或物体表面与周围气体或液体间热量的传递。
在纺织品中,对流主要是指气流或液流通过纤维、线、布料表面形成的对流传热现象。
例如在风衣和雨衣中,若干层面料构成的夹层中形成的不同速度的空气流动可以有效地阻挡外界的寒风和雨水进入,保证穿着者的身体的保温和干燥。
辐射是指物质间或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辐射热量的传递。
在纺织品中,辐射主要是指太阳辐射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热辐射。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光中的短波辐射,其能量可以被纤维、线、布等材料吸收,转化为热能;物体表面的反射热辐射是指由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短波辐射,也能被纤维、线、布等材料吸收,转化为热能。
纺织品的传热介质主要有空气、液体和固体。
对于不同的传热介质,纺织品的传热方式和速率也会有所不同。
在空气中传热,纺织品主要依靠空气层的传热,这种传热方式比较缓慢,但可防止空气和水分的流动;在液体中传热,纺织品主要依靠液体的传热,该方式传热速度较快,能够更快地将热量传递开;在固体中传热,纺织品主要依靠材料本身的导热性,这种方式传热速度较快,但在细小的纤维或线或材料转向处会产生热阻,影响传热速率。
纺织品热传递形式
纺织品热传递形式
热传递是指物体内部或之间的热量传递。
在纺织品中,热传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纺织品的保暖性能和透气性能都与热传递有关。
本文将介绍纺织品中的主要热传递形式。
1.导热传递
导热传递是指物体内部的热量传递。
在纺织品中,导热传递是指热量在纤维或织物内部的传递。
纤维的导热系数通常很小,因此导热传递的速度也很慢。
这是纺织品保暖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
2.对流传递
对流传递是指热量在流体(如空气)中的传递。
在纺织品中,对流传递是指热量在纤维与周围空气之间的传递。
对流传递是纺织品保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纤维形状和纤维表面的微小细节会影响热量的对流传递。
3.辐射传递
辐射传递是指热量通过电磁辐射的方式传递。
在纺织品中,辐射传递是指热量通过纤维和织物表面的辐射传递。
辐射传递是纺织品保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纤维的颜色和表面的处理会影响热量的辐射传递。
综上所述,纺织品的保暖性能和透气性能受到导热传递、对流传递和辐射传递的影响。
了解这些热传递形式有助于优化纺织品的保暖性能和透气性能。
- 1 -。
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研究
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我们身上穿着的衣物到家中的床上用品,从窗帘到沙发面料,它们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而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作为其重要的物理性能之一,对于我们的舒适度、保暖性以及功能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热传导。
热传导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它是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之一,另外两种是热对流和热辐射。
对于纺织品来说,热传导性能主要取决于其纤维的种类、纺织结构、厚度、湿度等因素。
不同的纤维种类具有不同的热传导性能。
例如,天然纤维中的棉和麻,它们的热传导性能相对较好,能够较快地将人体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因此在夏季穿着时会感到较为凉爽。
而羊毛和蚕丝等天然纤维,由于其纤维结构中存在较多的空气间隙,能够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递,所以在冬季具有较好的保暖性能。
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和尼龙,其热传导性能则介于天然纤维之间。
此外,纤维的粗细和长度也会对热传导性能产生影响。
较细的纤维通常具有更好的保暖性能,因为它们能够形成更多的空气层,减少热量的散失。
纺织品的纺织结构同样对热传导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紧密的纺织结构能够减少空气的流通,从而降低热传导的速度,增强保暖效果。
相反,疏松的纺织结构则有利于热量的散发,更适合在炎热的天气中使用。
例如,针织面料通常比机织面料更为疏松,透气性更好,热传导速度也相对较快。
纺织品的厚度也是影响热传导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厚度越大,热阻越大,热量传递就越困难,保暖性能也就越好。
但这并不意味着越厚的纺织品就一定越舒适,因为过厚的纺织品可能会影响穿着的灵活性和透气性。
湿度对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当纺织品吸收水分后,其热传导性能会增强,因为水的热传导系数比空气大。
这意味着在潮湿的环境中,纺织品的保暖性能会下降。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对于选择合适的服装和家居用品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寒冷的冬季,我们会选择羊毛或羽绒制成的厚重衣物来保暖;而在炎热的夏季,则会选择轻薄、透气的棉质衣物来散热。
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影响的模拟分析
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影响的模拟分析织物结构是指织物在编织或织造过程中所具有的形成特征,它直接影响着织物的性能。
织物的热传递性能是指在热流条件下,织物传热的能力,是织物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
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对于不同用途的织物,其热传递性能要求也不同。
分析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对于织物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背景织物的热传递性能是织物功能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织物的热传递性能与织物的结构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织物的结构参数主要包括纬向密度、经向密度、纱线粗细、纱线材质等。
不同的结构参数会直接影响织物对热的传导、传热、储热和辐射等性能。
在实际生产中,通过调整织物的结构参数,可以有效地改变织物的热传递性能,进而满足不同用途的织物对于热传递性能的要求。
研究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2. 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通过模拟分析的方法,研究织物的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
将选取不同种类的织物,包括纱线粗细、纱线材质等不同的结构参数。
然后,通过建立织物结构参数与热传递性能的关系模型,对织物的热传递性能进行模拟分析。
3. 研究意义本研究还可以为织物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支持。
织物的热传递性能是织物功能性能的重要方面,通过对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可以为织物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为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指导。
4. 研究展望本研究将主要通过模拟分析的方法,探讨织物的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
未来,可以进一步开展实验验证,验证模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可以探索多种方法,综合考虑织物的不同性能指标,探讨织物结构参数对多种性能指标的综合影响规律。
通过综合考虑织物的多种性能指标,可以全面提升织物的功能性能,拓展织物的应用领域。
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研究
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研究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研究摘要:热传导性能是纺织品在热环境下对热量传递的能力,是评价纺织品保暖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综述了纺织品热传导性能的研究现状和方法,分析了纺织品热传导机理,讨论了纺织品热传导性能的影响因素,并对纺织品热传导性能的提高途径进行了展望。
1. 引言纺织品作为人类必需的日常用品之一,其热传导性能对人体的舒适感和保暖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可以为纺织品的设计、开发和制造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提高纺织品的保暖性能和舒适性。
2. 纺织品热传导性能的研究现状目前,关于纺织品热传导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方面:2.1 纺织品的热传导测试方法研究者们在研究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时,通常采用热阻测试、传热系数测定等方法。
热阻测试常用的测试仪器有热阻计,传热系数测定则需借助实验室设备对纺织品进行传热实验。
2.2 纺织品热传导机理的研究研究者们对纺织品的热传导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热传导的微观机制和宏观传热规律。
微观机制研究主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观察纺织品中纤维的排列方式和纤维间的间隙大小;宏观传热规律研究则采用连续介质理论、热传导理论等方法来描述热传导过程。
2.3 纺织品热传导性能与保暖性能的相关性研究保暖性能是纺织品的重要性能之一,而热传导性能与保暖性能具有内在的联系。
研究者们通过对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进而探索纺织品保暖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提高途径。
3. 纺织品热传导机理纺织品的热传导机理主要涉及纤维的导热性和纤维间的间隙导热性。
纤维的导热性取决于纤维材料的导热性能,而纤维间的间隙导热性则主要由空气流动效应和热辐射效应共同决定。
4. 影响纺织品热传导性能的因素纺织品热传导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主要包括纤维材料、纤维密度、纺织结构、纺织工艺等。
4.1 纤维材料的影响不同纤维材料具有不同的导热性能,如木纤维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而金属纤维则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
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影响的模拟分析
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影响的模拟分析【摘要】这篇文章研究了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模拟分析探讨了其结果。
在热传递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织物结构参数在热传递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针对织物结构参数的影响分析,文章提出了热传递性能模拟方法,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通过对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的模拟分析结果进行分析,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参数优化设计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显示,织物结构参数优化可以有效提升热传递性能,为织物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文章总结了织物结构参数优化对热传递性能的重要性,探讨了研究成果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织物结构参数、热传递性能、模拟分析、影响因素、优化设计、研究成果、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织物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可以用来制作衣物、家居用品等,还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医疗、工业等。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织物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热传递性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织物的热传递性能直接影响着人体的舒适度、工业生产的效率等方面。
织物的热传递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织物的结构参数、材料性质等。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已经通过实验和模拟等方法探讨了不同因素对织物热传递性能的影响,但对织物结构参数的影响分析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模拟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探讨如何优化织物结构参数以提升热传递性能。
这对于提高织物的功能性、舒适度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为织物热传递性能的提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推动织物科技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从而为优化织物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通过对不同织物结构参数的影响分析和热传递性能模拟方法的研究,我们旨在揭示各个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设计高性能织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研究
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研究纺织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服装、家居用品还是工业材料,都离不开纺织材料的应用。
在这些应用中,热传导性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着纺织制品的舒适性、保温性和耐用性等方面。
因此,对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纤维本身的热传导性能。
纤维作为纺织材料的基本构成单位,其热传导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
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纤维具有不同的热传导性能,比如天然纤维如棉、羊毛等通常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而合成纤维如涤纶、尼龙等则通常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
除了纤维本身的性能外,纺织结构也对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的纺织结构会对热传导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织物的密度、编织方式、加工工艺等都会对热传导性能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密度较大的织物通常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而开孔较多的织物则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
此外,纺织材料的表面处理也可以对其热传导性能进行调控。
比如通过表面涂层、功能性处理等方式可以改善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从而提高其在特定环境下的应用性能。
研究发现,一些具有热散热功能的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使其在高温环境下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
在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研究中,还可以引入一些先进的测试技术,比如红外热像仪、热流计等,来对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进行直观、精确的测量。
通过这些测试技术,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特点,为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研究涉及到纤维、结构、表面处理等多个方面,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特点,为其在服装、家居用品、工业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研究将会迎来更加丰硕的成果。
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影响的模拟分析
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影响的模拟分析
织物是一种复杂的材料,其热传递性能受到多种结构参数的影响。
模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结构参数对织物热传递性能的影响,并优化织物的设计和性能。
织物的热传递性能可以通过热传导和热对流两个过程来描述。
热传导是指热量在织物内部的传播,而热对流则是指通过织物表面和周围介质的热量交换。
不同的结构参数会对这两个过程产生影响。
织物的纺织结构参数,如纱线密度和编织密度,会直接影响织物的热传导性能。
较大的纱线密度会导致织物内部纱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增加纱线间的热传导。
而较大的编织密度则会减少织物中的孔隙空间,降低热对流传热的效果。
对于相同材料,纱线密度和编织密度越大,织物的热传导性能就越好,热对流传热性能越差。
织物的纤维材料和纤维形态参数也会对热传递性能产生影响。
不同的纤维材料具有不同的导热性能,如金属纤维的导热性能要优于普通纤维。
纤维的形态参数,如纤维直径和纤维长度,也会影响织物的热传导效果。
较大的纤维直径会增加纤维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传热效果。
而较长的纤维长度则可以提高织物的热传导路径,减少热传导阻力。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分析来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对织物的热传递性能的影响。
可以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织物的热对流传热进行模拟,并使用热传导方程对织物的热传导进行模拟。
通过对不同结构参数进行模拟分析,可以获得结构参数与热传递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指导织物的设计和优化。
可以通过模拟分析来确定最佳的纱线密度和编织密度,以及最佳的纺织工艺参数和纤维形态参数。
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影响的模拟分析
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影响的模拟分析织物结构参数是指织物本身的构造特征,通常包括线密度、织物厚度、纬线和经线的交错方式等。
这些参数对织物的力学、物理和热学性能都有影响,其中热传递性能尤其重要。
本文将对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
织物的热传递性能与其导热系数、热容、密度等有关。
其中,导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厚度的热量传导率,是热传递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织物的导热系数受织物结构参数的影响较大,这与织物内部的热传递路径和热辐射的影响有关。
首先,线密度是指纬线和经线的线数,也是织物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线密度越高,织物的导热系数越大,这是因为线密度高意味着织物内部的纺织物质成分多,热量的传导路径较短,因此热传递速度较快。
此外,线密度的变化还会影响织物的热容和密度等物理特性,进而影响织物的热传递性能。
其次,织物厚度是指指织物在纵向上的厚度,也是影响导热系数的一个重要因素。
厚度越大,热量传导越慢,因此导热系数越小。
此外,厚度的变化还会影响织物的热辐射、对流和辐射能的透过性,从而影响热传递性能。
最后,纬线和经线的交错方式也会影响织物的导热系数。
通常情况下,纬线和经线的交错方式是平行交错或斜向交错两种。
在平行交错的情况下,织物的导热系数较低;而在斜向交错的情况下,织物的导热系数较高。
这是因为斜向交错可以增加织物的纺织物质成分,从而增加热传递路径,从而增加导热系数。
综上所述,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是复杂的,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如果需要定量评估织物的热传递性能,需要综合考虑织物的线密度、厚度、纬线和经线的交错方式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通过数值模拟或实验测试等手段来确定具体的热传递系数和热传递性能表现。
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织物材料的设计和选择,提高织物在热传递方面的应用性能。
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与应用
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与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材料无处不在,从我们身上穿的衣物到家居用品,再到工业领域的各种材料,纺织材料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更是决定了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表现和效果。
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是指热量在材料内部传递的能力。
这一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材料的成分、纤维的结构、织物的组织结构以及后整理工艺等。
从材料成分来看,天然纤维如棉、麻、丝、毛等与化学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等在热传导性能上存在明显差异。
一般来说,天然纤维的热传导性能相对较好,这是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吸湿性,能够吸收和传递水分,从而促进热量的传递。
而化学纤维通常具有较低的吸湿性,热传导性能相对较差。
纤维的结构也对热传导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纤维的细度、长度和横截面形状都会改变其热传导的效率。
较细的纤维通常具有更大的表面积,有利于热量的传递。
而纤维的长度则会影响纤维之间的接触和热传递路径。
此外,不同横截面形状的纤维,如圆形、三角形、扁平形等,其热传导性能也有所不同。
织物的组织结构是另一个关键因素。
紧密的织物结构会限制空气的流动,从而降低热传导性能;而疏松的织物结构则允许更多的空气存在,有助于热量的传递。
例如,平纹织物的结构较为紧密,热传导性能相对较差;而针织织物通常较为疏松,热传导性能较好。
后整理工艺也能够显著改变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
例如,经过防水处理的织物会减少水分的吸收和传递,从而降低热传导性能;而经过柔软处理的织物则可能会增加纤维之间的接触,提高热传导性能。
了解了纺织材料热传导性能的影响因素,我们再来看看它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在服装领域,根据不同的季节和环境需求,选择具有合适热传导性能的纺织材料至关重要。
在寒冷的冬季,我们需要穿着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衣物,这就要求织物具有较低的热传导性能,能够有效地阻止热量散失。
通常会选择羊毛、羽绒等天然保暖材料,或者采用多层织物结构和特殊的后整理工艺来提高保暖效果。
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影响的模拟分析
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影响的模拟分析织物材料的热传递性能是衡量其绝热性能的重要指标。
对于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不同织物结构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程度,从而指导织物材料的设计与选择。
本文通过建立热传递数学模型,分析了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
热传递数学模型的建立是进行模拟分析的基础。
织物材料的热传递主要是通过传导和对流两种方式实现的。
传导是指热量在织物材料内部的分子间传递,对流是指热空气流动对热量的传递。
织物材料的热传递可以通过热传导方程和热对流方程来描述。
热传导方程可以用来描述织物材料内部的热传递,热对流方程可以用来描述织物材料表面的热传递。
通过对热传导方程和热对流方程进行求解,可以得到热传递的相关参数,如热传导系数和表面传热系数等。
接着,模拟分析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
织物材料的热传递性能主要受织物结构参数的影响,如织物的纱线密度、纱线材料、织物厚度等。
在模拟分析时,可以通过改变这些织物结构参数的数值来模拟不同结构的织物材料。
通过改变纱线密度,可以模拟纱线之间的间隙尺寸的变化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
通过改变纱线材料,可以模拟不同材料的热导率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
通过改变织物厚度,可以模拟织物结构对热传递路径的影响。
通过模拟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程度,从而为织物材料的设计与选择提供依据。
对模拟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模拟分析得到的结果可以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通过对模拟分析结果的验证,可以得到数学模型的误差数值,并进行优化调整。
还可以通过对模拟分析结果的验证,进一步了解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得到更为准确的数值。
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研究
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我们身上穿着的衣物到家居中的床上用品和窗帘,纺织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然而,你是否曾思考过,为什么有些纺织品在寒冷的天气中能让我们保持温暖,而有些则在炎热的季节里给我们带来凉爽的感觉?这背后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
热传导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对于纺织品来说,其热传导性能决定了热量在织物内部以及与人体之间传递的效率。
影响纺织品热传导性能的因素众多,包括纤维的种类、织物的结构、厚度、孔隙率等等。
首先,纤维的种类对热传导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天然纤维如棉和羊毛,与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和尼龙,在热传导特性上存在较大差异。
棉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够吸收人体排出的汗液并将其蒸发,从而带走热量,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体温。
羊毛则因其卷曲的纤维结构和特殊的鳞片表面,能够储存大量的静止空气,这些空气起到了良好的隔热作用,使得羊毛制品具有出色的保暖性能。
相比之下,合成纤维的热传导性能通常较为稳定,但吸湿性相对较差。
聚酯纤维的导热系数相对较高,因此在保暖性能上可能不如天然纤维。
然而,通过特殊的加工处理和纤维混纺技术,可以改善合成纤维的热传导性能,使其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织物的结构也是影响热传导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织物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平纹、斜纹和缎纹等。
平纹织物的交织点较多,结构紧密,热传导相对较快;而斜纹和缎纹织物由于纱线的交织方式不同,结构较为疏松,孔隙率较大,能够储存更多的空气,从而减缓热传导。
此外,织物的密度和紧度也会对热传导产生影响。
密度大、紧度高的织物,纱线之间的接触紧密,热传导更容易发生;而疏松的织物则能够形成更多的隔热层,降低热传递效率。
织物的厚度同样不可忽视。
一般来说,厚度越大的织物,其隔热性能越好。
这是因为较厚的织物能够储存更多的静止空气,增加了热阻,减少了热量的传递。
例如,冬季的厚棉袄能够有效地阻挡外界的寒冷空气进入,同时防止身体的热量散失。
第2节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第2节织物的热湿舒适性织物的热湿舒适性是指织物在人体与环境的热湿传递间维持和调节人体体温稳定,微环境湿度适宜的性能(1)决定因素人体—织物—环境三者间所形成的微气候(2)环境条件温度32±l℃,相对湿度50%±10%,气流速度25±l5 cm/s织物进行热湿传递、调节。
1.物理指标评价法1.1 热舒适性物理指标(1)绝热率:热体被织物包覆前后散热量(Q0、Q1)之差对无包覆时热体散热量Q0之比的百分率。
(2)热阻:温差为1 ℃时,热能以1W/m2的速率通过,为一个热阻单位。
(m2·℃/W )习惯称为热欧姆,T-Ω导热系数:织物表面温差为1℃时,通过单位面积织物的热流量。
与热阻含义相反(3)克罗:在室温21℃,相对湿度小于50%,气流为10cm/s(无风)的条件下,一个人静坐不动,能保持舒适状态,此时所穿衣服的热阻为1克罗值。
clo越大,则隔热保暖性越好。
测定方法:恒温法、冷却速率法、热流计法静坐时人体新陈代谢209.14J/m2·h24%无感排汗散失1clo=0.155 ℃·m2·h/W=0.155T-Ω估算:1cm=1.6clo=0.25T-Ω1.2 湿舒适性物理指标放湿干燥率保水率毛细高度湿阻1.3 热湿综合评价指标单纯性热传递和湿传递的指标的缺陷:温差、湿差同时存在透湿指数-透湿和传热联合起来分析im:0-1,无量纲0——完全不透湿1——完全透湿2.微气候参数评价微环境:环境-衣服-人体参数:微气候区内外空气层的温度场和湿度场,织物的热阻和湿阻特点:接近于人体的生理感觉3.暖体假人法模拟真人与环境间热湿交换的过程1964年发明测量参数:散热量、假人皮温、环境温度等特点:接近穿着实际情况,不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4.生理学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核温度、皮肤温度、代谢热量、热损失、出汗量、心率和学压等问题:结果离散、无法解释5.心理学评价方法——主观感觉评分法问卷调查表6. 服装面料的选择1.夏季服装面料的选择2.冬季面料的选择。
织物的热传导性能与舒适性优化
织物的热传导性能与舒适性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衣物、床上用品和各种纺织品无处不在。
而这些织物的热传导性能对于我们的舒适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在寒冷的冬天里希望衣物能有效地保暖,或是在炎热的夏天期待穿着凉爽透气,这都与织物的热传导性能息息相关。
那么,究竟什么是织物的热传导性能?又如何对其进行优化以提升舒适性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织物热传导性能的基本概念。
简单来说,热传导就是热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的过程。
对于织物而言,热传导性能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纤维的种类、织物的组织结构、厚度、孔隙率等等。
不同的纤维材料具有不同的热传导系数。
例如,天然纤维中的棉和羊毛,其热传导性能相对较低,因此在保暖方面表现较好;而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热传导性能可能会相对较高。
织物的组织结构也会显著影响热传导性能。
紧密编织的织物通常会阻碍热量的传递,而疏松的结构则更容易让热量通过。
这就好比一堵密不透风的墙和一个有许多缝隙的篱笆,前者能更好地阻挡外界的寒冷或炎热,后者则相对较弱。
厚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较厚的织物能够提供更好的隔热效果,就像冬天我们穿厚棉袄会比薄外套更暖和。
孔隙率则决定了空气在织物中的留存程度。
孔隙多的织物能容纳更多的静止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从而有助于保暖或隔热。
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后,我们来看看如何优化织物的热传导性能以提高舒适性。
在纤维选择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使用场景来挑选合适的纤维。
在冬季,选用保暖性能好的纤维,如羊毛、羊绒等。
这些纤维不仅热传导系数低,还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可以在保持温暖的同时避免因湿气导致的不适感。
夏季则可以选择透气性好、热传导性能较高的纤维,如麻纤维或一些经过特殊处理的合成纤维,以促进热量的散发,让人感到凉爽舒适。
织物的组织结构设计也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对于保暖需求较高的产品,可以采用双层或多层结构,增加空气层,提高隔热效果。
同时,通过特殊的编织方法,如针织中的罗纹组织或梭织中的斜纹组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织物的紧密度和孔隙分布,从而调节热传导性能。
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研究
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研究纺织材料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衣服、家具还是建筑材料,都离不开纺织品的应用。
而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对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纺织品的特性和性能,也可以指导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取合适的材料。
本文将从热传导性能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入手,深入探讨。
首先,热传导性能指的是材料在温度梯度下传递热量的能力。
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的成分、纤维结构、纺织工艺等。
不同种类的纺织材料具有不同的热传导性能,这也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纺织材料的成分是影响其热传导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纤维的热传导性能较好的纺织品会更适合在较寒冷的环境下使用,因为它们可以有效地保持体温。
而在炎热的环境下,我们则需要选择热传导性能较差的纺织材料,以便更好地散热。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环境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纺织材料。
另外,纺织品的纤维结构也会影响其热传导性能。
一般来说,织物的密度越大,其热传导性能就会越好。
这是因为密度大的织物可以更好地传递热量,从而起到一定的保暖效果。
而在一些需要透气性的场合,我们则需要选择结构较为松散的纺织品,以便更好地散热。
此外,纺织工艺也对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纺织工艺会导致纺织品的纤维排列方式和纤维之间的连接形式不同,从而影响热传导性能。
因此,在选择纺织品时,我们不仅需要考虑其成分和结构,还需要考虑其生产工艺。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研究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对我们更好地选择和应用纺织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纺织品的特性和性能,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希望本文的讨论对读者有所启发,也希望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能够继续深入探索纺织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为纺织品的应用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与舒适性研究
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与舒适性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我们贴身穿着的衣物到家居装饰中的窗帘、床上用品等。
而在选择这些纺织品时,除了考虑外观、款式和价格等因素外,其热传导性能和舒适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热传导性能直接影响着我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冷暖感受,而舒适性则关系到我们穿着和使用这些纺织品时的整体体验。
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是指热量在纺织品中传递的能力。
这一性能主要取决于纺织品的纤维成分、织物结构和后整理工艺等因素。
纤维成分是影响热传导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天然纤维如棉、麻、羊毛和蚕丝等,由于其分子结构和物理特性的不同,热传导性能也有所差异。
例如,棉纤维的吸湿性较好,能够吸收人体排出的汗液并将其蒸发,从而带走热量,具有一定的散热性能。
羊毛纤维则具有较好的保暖性能,因为其卷曲的纤维结构能够储存大量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
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锦纶等,在热传导性能方面也有各自的特点。
聚酯纤维的热传导性能相对较好,但其吸湿性较差,穿着时可能会感到闷热。
锦纶的耐磨性较好,但保暖性能一般。
织物结构对热传导性能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织物的紧密度、厚度和孔隙率等都会影响热量的传递。
一般来说,织物越紧密、厚度越大,热传导性能越差,保暖性能越好;反之,织物越疏松、孔隙率越高,热传导性能越好,散热性能越强。
例如,厚重的毛织物通常用于冬季保暖,而轻薄的棉质或麻质织物则更适合夏季穿着。
后整理工艺也可以改变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
例如,经过防水处理的织物,其表面的孔隙会被封闭,导致热传导性能下降,保暖性能提高。
而经过透气处理的织物,则能够增加空气的流通,提高热传导性能,增强散热效果。
除了热传导性能,舒适性也是我们在选择纺织品时关注的重点。
舒适性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触感舒适、吸湿排汗、透气性、柔软度等多个方面。
触感舒适主要取决于纺织品与皮肤接触时的感觉。
柔软光滑的纺织品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触感,而粗糙坚硬的纺织品则可能会引起皮肤不适。
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热传导性能评价
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热传导性能评价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品,广泛应用于衣物、家居用品等领域。
对于这类材料,评估其热传导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热传导性能是指材料对热量的传递能力,对于保持人体舒适、节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热传导性能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相关因素对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热传导性能进行评价和分析。
首先,热传导性能是指物体在温度梯度下,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热量的能力。
测量热传导性能的常用方法是通过热传导系数(热导率)来评估。
热导率的测量常采用热导率计等仪器,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材料传导热量来计算。
热导率越大,材料的热传导性能越好。
其次,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热传导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材料的成分和结构。
不同种类的合成纤维具有不同的热传导性能,如涤纶、尼龙等纤维的热传导性能相对较差,而聚酯纤维则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能。
此外,经编织物的结构也会影响热传导性能,如纱线的密度、织物的厚度等。
同时,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热传导性能还受到印花和染色等工艺的影响。
印花和染色过程中,常会涂覆一层颜料在织物表面,这会增加材料的热传导阻力,导致热传导性能降低。
因此,在评价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热传导性能时,需要考虑印花工艺对热传导性能的影响。
此外,环境条件也会对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热传导性能产生影响。
例如,湿度和温度的变化会改变织物内部的气体含湿量,从而影响热传导性能。
研究表明,在相同温度下,湿度较高时织物的热传导性能较低,这是由于湿度增加导致纤维间更多的气体存在。
综上所述,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热传导性能评价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测量热导率、考虑材料成分、结构、工艺以及环境影响等因素,我们可以全面评估纤维材料的热传导性能。
这对于开发具有优良热传导性能的合成纤维材料、优化纺织品设计以提高舒适性和节能性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热传导性能评价将有助于纺织工业的发展和创新。
织物热传递性能的影响因素
织物热传递性能的影响因素作者:庞方丽,刘星,王瑞来源:《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3年第2期庞方丽,刘星,王瑞(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300387)【摘要】在分析织物热传递机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影响织物热传递性能的主要因素。
织物的热传递机理,以纺织品为研究对象,其传热方式包括传导、对流、辐射和伴随着水汽传输而发生的潜热传递;影响织物热传递性能的因素主要有:纤维导热系数、织物结构、织物结构参数和环境温度,现从这四个方面研究了其对织物热传递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热传递;导热系数;织物结构;厚度;环境温度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3.02.008中图分类号:TS101.92+3.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101(2013)02-0021-04近年来,随着纺织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材料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纺织品的热传递性能是关系到纺织品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一直受到科技人员的关注[1-3]。
对纺织品热传递性能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分支:一是关于测试原理[4,5]、测试方法的研究[6-8];二是关于织物热传递机理的研究,既包括热传递模型[9,10]、影响因素的研究[11,12],也包括模拟服用条件进行的测试分析和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13]。
现综合这两个方面,立足于织物的热传递机理,重点分析影响织物热传递性能的因素。
纺织品的热传递理论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分析纺织品的导热、隔热、阻燃等诸多热学性质的基础。
对纺织品热传递理论的研究,一直是纺织、材料与热学相关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有助于解释纺织品的热学现象,也对纺织品的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纺织品热传递理论热传递又称为传热,它是指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其传热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导热、对流和辐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
2.织物间的辐射 单位时间内热体和环境间辐射传递热量H为 4 4 Η σ ε1 ε ( Τ Τ Α 2 1 2) (12-2)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对流传热 • 对流散热系数ψ与对流性质有关 自然对流时(v<0.1m/s)
2.05 (ts ta)
10.4 v
0.25
1clo 0.155 T G
(12-7)
7
三、影响服装、织物热传递性能的因素
(1)服装材料本身的性能 (2)服装层数 (3)空气湿度 (4)衣服脏污的影响 (5)风的影响 (6)气压 (7)运动的影响 (8)服装尺寸的影响
8
四、服装热、湿传递性能的测试方法
微气候仪法 暖体假人法 暖体假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单段到多段、 单姿到多姿、静态到动态、恒温到变温及干态到湿 态(出汗)的过程,至今已发展到第三代假人。 第一代假人:可以满足服装热阻的一般测试,并得 出静态服装热阻; 第二代假人:可模拟人体不同姿势,还可模拟一些 简单动作,可进行服装热阻的静态与动态测试; 第三代假人:能模拟人体出汗,从而拓宽了人们对 人体、服装和环境三者之间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9
第二节 织物的热传递性能
1
一、织物热传递的基本方式与理论
织物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传导 对流 辐射 蒸发散热
2
1.织物的热传导 热流量q为
Q T T q At d d
R=d/λ----热阻[(℃·㎡·h)/J或(℃·㎡)/W] λ----导热系数[J/(m·h·℃)]
(12-6)
(2)导热系数和热阻 热阻R的米制单位为热欧姆,它表示温差为1℃ 时,热能以每平方米1瓦特的速率通过织物时,织 物的热阻即为1热欧姆,记作T-Ω。
6
(3)克罗(clo): 一个静坐着或从事轻度劳动的人,其代 谢作用产生的热量约为210kj/(m2·h),在室温 为20~21℃,相对湿度小于50%,风速不超 过0.1m/s的环境中感觉舒适时穿着服装的隔 热值定义为1clo。
10
(12-3)
强迫对流式(v=0.1-2.7m/s)
(12-4)
4.蒸发散热 单位时间内蒸发水分所吸收的热量为 q p hp mw (12-5)
4
二、织物隔热性能的测试方法与指标
测试方法: 1.恒温法 2.冷却速率法 3.平板法
5
指标:
(1)绝热率
Q0 - Q1 100 (%) 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