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和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部分生态学基础

第37讲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和结构

一、考点内容全解

(一)本讲考什么

1.概念

2.类型

(1)森林生态系统

特点:以乔木为主,动物的生活习性大多以树栖、攀缘。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能长期处于较稳定状态。

(2)草原生态系统

特点:以草本植物为主,啮齿目和适于奔跑的动物较多。但动植物种类较少,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

(3)农田生态系统

特点:人的作用很突出,群落结构单一,主要成分是农作物。

(4)海洋生态系统

特点:生物数量和种类繁多。以浮游植物为主,是植食性动物的主要饵料,一般都分布在200米以内的海域中。

(5)淡水生态系统

特点:浅水区以挺水、浮水植物为主,深水区分布大量的浮游植物,是浮游动物和鱼类的饵料。

(6)苔原(冻原)生态系统

特点:主要是分布在北纬60O以北,北极圈以南的永久冻土带,土壤几厘米以下终年结冰,有机物不能彻底分解。其中地衣是极地苔原的典型植物。

(7)城市生态系统

特点: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它所需求的物质和能量,大多从其

他生态系统人为地输入。它所产生的废物大多输送到其他生态系统

中分解和再利用。对其他生态系统中会造成冲击和干扰。

(8)深海热泉口生态系统

特点:无光、高温、高压。生产者是硫细菌等化能合成作用的

细菌。消费者是一些高等无脊椎动物。

3.生态系统的结构

组成:(见右图)

结构

食物链

营养结构↓

食物网

(二)考点例析

[例1]据图回答,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细菌属于消费者

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知识。图所示一个生态系统,由生

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分解者(细

菌)和消费者(动物)组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关系,

蛇属于四级消费者。

[答案] A

[例2]1977年,科学家在深海中的火山口周围发现热泉。热泉喷出的海水温度超过300摄氏度,并且富含硫化氢和硫酸盐。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样的海水中,竟发现大量的硫细菌。这些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来制造有机物,在热泉口周围还发现多种无脊椎动物,如大海蛤、蟹、管水母、没有口也没有消化道的管居环节动物等。近20年来,人们不断在深海发现这样的热泉生态系统。有些科学家认为热泉口的环境与地球上早期生命所处的环境类似。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上述硫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2)与一般生态系统相比,深海热泉口生态系统有何特殊之处?

(3)研究深海热泉口生态系统有什么意义?

[解析]该题是一个开放型试题,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它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代表了今后试题的一种取向,并将逐渐增多。回答时,可以从生物的多样性、科学研究的价值、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等方面进行。深海中没有阳光,自然也就没有绿色植物的生存。从题目所给出的情景看,深海中的热泉生态系统,其生产者是硫细菌,消费者是多种无脊椎动物,某些生物生活在高温(海水温度超过300℃)、高压(海水的静压)、无光照的环境中,所有的这一切都与我们平常所见的生态系统不一样。在无阳光条件下生存的硫细菌是化能自养型生物,它利用氧化硫化物获得的能量,还原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同常见的生态系统相比,热泉生态系统的特点是:生产者是化能自养型细菌,不是绿色植物;无机环境是高温、高压、无光环境,不是常温、常压、有光环境。

[答案](1)化能自养型 (2)a.能源是化学能,不是太阳能;b.生产者是化能自养细菌,不是绿色植物;c.无机环境是高温、高压、无光环境,不是常温、常压、有光的环境。(3)a.丰富了人们对生物适应性和多样性的认识;b.对研究生物抗高温、抗高压的机理有重要作用;c.对研究生命的起源与生命的进化有一定的意义。

[例3]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

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如右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关系的了解程

度。在本题的生态系统中这四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丙→甲→乙→丁。

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答案]D

二、能力提升技巧

1.理解“菌”所包含的两种含义。一种指结构较小的真核微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它们都是异养型的,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另一种指结构简单、极微小的原核生物如细菌、放线菌、蓝藻等,它们既有自养型的如光合细菌、蓝藻、硝化细菌等,也有异养型的如乳酸菌、大肠杆菌等,两者分别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数量的多少、环境温度的高低与腐殖质的积累量有密切关系。

2.理解食物链与生物富集的关系。某些元素(如汞)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如DDT)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排出,并通过食物链而逐级浓缩,常可积累到毒害的程度。因此,营养级越高,生物富集越明显,富集物浓度越高。通过测定环境及各生物体内富集物如DDT的浓度,可大致确定各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及营养关系。

[例4]右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

用强弱依次是( )

A. a>b>c B c>b>a C c=b>a D a>c=b

[解析]从图可知,a、b、c三地区的落叶量是a>b>c,而土壤有机物

量却是a< b< c,说明分解者分解能力由强到弱是:a>b>c。

[答案] A

[解题技巧]要看清图中a、b、c三点所对应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

土壤中有机物量在减少是因为被分解者分解所致。

[例5]将煮稻草所得的液汁放人大果酱瓶A中,放于野外

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出现细菌、绿藻、丝状蓝藻、原生动物

和一种小虫。持续观察二个月,发现瓶中的这些生物个体数几

乎没有变化。另取一只大果酱瓶B,内含有多种无机盐和蛋白

质水解物的溶液,从A瓶中吸取数滴液体加人B瓶中,定期在

显微镜下检查B瓶内生物数量变化,结果如图。在第50天时滴

人数滴一定浓度的DDT,继续观察,发现生物个体数开始变化。

开始小虫死亡,继而原生动物死亡,不久蓝藻和绿藻开始减少。请分析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