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选择题1.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其主要用于()①饮食②祭祀③军事④记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
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A.商朝B.西周C.秦朝D.汉朝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下列中华文化符号中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是()A.青铜器B.瓷器C.丝绸D.甲骨文4.从简单的刻画符号到发明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5.欣赏如图几个甲骨文,说说应用了哪种造字方法()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6.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7.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8.下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
它属于()A.酒器B.食器C.乐器D.礼器9.如图是出土于湖南宁乡炭河里的商代青铜器精品,它是()A.司母戊鼎B.人面纹方鼎C.四羊方尊D.大盂鼎10.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两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四足带盖方鼎”和“商鸮卣”被戏称为中国版的“安卓小机器人”和“愤怒的小鸟”。
这些精美的青铜器是采用什么方法制造出来的()A.高温锻打法B.泥范铸造法C.人工合成法D.蒸煮法11.如图中的文字,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测试题

第5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测试时间:20 分钟一、选择题1.世界上的青铜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相比拟。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完全是手工制造,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它主要的原料是( )①铜②铅③锡④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如图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的名称是( )A.四羊方尊B.青铜利簋C.司母戊鼎D.毛公鼎3.绝世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体现了哪个朝代的成就(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4.北京的“簋街”得名和古代青铜器“簋”的用途有关,据此判断“簋街”最有可能是( )A.美食一条街B.古玩一条街C.土特产一条街D.小商品批发一条街5.青铜工艺是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成就之一,下列关于青铜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时期已经出现了“泥范铸造法”B.夏朝是我国青铜器的鼎盛灿烂时期C.四羊方尊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D.商朝以后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 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7.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目前所知,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8.“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这里的“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隶书9.考古发现是了解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甲骨文是在殷墟等地发现的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它是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C.它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D.它记载了一些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10.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B.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C.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D.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11.我们现在对商朝的了解远远超过对夏朝的了解,这主要是因为( )A.夏朝距离现在比商朝更久远B.商代有比较成熟的文字记载C.迄今商代的遗址发现比较多D.人们对商朝的研究力度更大12.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下列属于甲骨文造字法的有( )①象形②会意③指事④形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3.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选择题 1.酒器在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占较大比例,用于饮酒的有爵、觚、觯,温酒的有斝、觥,盛酒的有卣、壶、尊、彝,贮酒的有罍、瓿等。
这说明商代 ( )A.青铜文化灿烂B.阶级矛盾尖锐C.手工业种类单一D.君主专制加强2.《国语》中写道:“夫祀,国之大节也。
”西周对青铜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
这一制度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西周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B.西周王公贵族之间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C.西周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分工细致D.西周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3.七年级历史课上,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张介绍司母戊鼎的资料卡片(如下图),卡片上省略号处的内容不可能是( )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因宽大似马槽,当时人叫它马槽鼎。
鼎内壁有铭文“司母戊”,考古学家因此叫它“司母戊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A.反映了周朝工匠的聪明才智B.此鼎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C.折射出当时较为强盛的国力D.司母戊鼎重达832.84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第4题图4.上图所示的利簋,最为重要也最有价值的是该器腹内底部所铸4行32个文字,虽很简略,却记录了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即武王伐商的“牧野大战”。
下列关于利簋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它所处的时代实行禅让制B.它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C.利簋上所铸的文字是甲骨文D.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5.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当作“龙骨”卖给中药店作药材。
这些“龙骨”上面刻写的符号,被称为()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6.甲骨文又称“契文”“殷墟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下列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商朝时期一直被使用到今天B.直到清代才被人们发现和识别C.记载的内容只涉及祭祀与战争D.是中国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7.下图为一组商王占卜的关于受年(收成)的甲骨文记录,这可以用来佐证商代()【年】……王占曰: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5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铜器。
距今4 000 多年的甘肃出土了铜镜( )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二里头遗址D.齐家文化遗址2.“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司母戊鼎这一青铜精品。
它铸造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3.我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大篆4.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5.甲骨文的主要造字方法是( )A.会意B.象形C.形声D.假借6.识读以下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考古界以人们普遍使用的工具为特征,把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据此,请把以上三幅图分类。
(2)青铜时代我国主要处于哪些王朝统治下?其杰出的青铜器代表作有哪些?1.约公元前1600 年,商朝建立,历经数百年。
为了寻觅铜矿,商王朝至少六次迁都,其中的三处都城——郑州、二里头和安阳已经得到考古发掘印证。
商朝青铜器匠的作坊设在宫廷里,他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祭祀用具。
上述材料说明( )A.商朝将文字刻在青铜器上B.商朝能制作青铜器C.商朝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D.商朝因水灾多次迁都2.《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
”这反映了(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3.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
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4.“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隶书5.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我们把这种造字方法称为(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6.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测试(六)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测试(六)一、选择题1、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文件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A. ①①①B. 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灿烂时期。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A. 四羊方尊B. 司母戊鼎C. 青铜立人像D. 周公鼎3、我们汉字又被称为“方块字”,它来源于甲骨文,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其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A. 象形B. 会意C. 形声D. 假借4、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
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 B.C. D.5、19世纪末,著名学者王懿荣在买回来的药材里,发现龟甲和兽骨上有许多刻画的符号,经研究原来是一种象形、表意的古老文字。
这种文字主要使用于()A. 夏朝B. 商朝C. 春秋D. 战国6、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下列两件绝世青铜器体现了哪一朝代的成就?()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7、文物是文明的密码。
下列文物留存了商朝文明密码的是( )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8、如用中国已知最早的汉字将下面春联括号中▲补充完整,则应选择()A. 甲骨文猪B. 小篆猪C. 隶书猪D. 行书猪9、下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
它属于()A. 酒器B. 食器C. 乐器D. 礼器10、汉字字体不仅能满足书写的需要,也是时代审美的体现。
下列图片反映的汉字字体演变顺序正确的是()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11、文字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是:()A. 甲骨文B. 小篆C. 楷书D. 行书12、水王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A. 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B. 商代的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C. 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D. 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与考古学上“青铜时代”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史前时代B.夏、商、西周时代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2.《国家宝藏》于2017年12月3日19:30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让“文物活起来”,下列古代器物中,出土于湖南境内且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23.《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可见鼎( )A.在商朝开始出现B.成为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C.只能由国家最高统治者使用D.制作工艺十分精湛4.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
这种文字被称为( )A.金文 B.拉丁文 C.小篆 D.甲骨文5.学了本课后,小明想亲自参观一下出土甲骨文的遗址,他应该去河南的哪个地方( ) A.南阳 B.安阳 C.洛阳 D.濮阳6.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 B.青铜或铁器上 C.竹简或木犊上 D.丝帛或麻布上7.“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这里的“典册”中的文字应该是()A.金文 B.大篆 C.小篆 D.甲骨文8.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法。
其中,使用“最多”和“最进步”的分别是( )A.形声、会意B.假借、象形C.象形、形声D.指事、会意9.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10.夏、商、周三个朝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为后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列文明成就属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是()①早期国家的产生②出现了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③出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④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精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解析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共6题;)1.“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图1这件绝世青铜精品。
它铸造于( )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图12.实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图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可以佐证的是()A. 第一个国家政权的产生B. 商周青铜器水平的发达C. 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3.小明从网上收集到了一些以青铜器为题材的邮票,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A. B. C. D.4.《周礼》记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映了()A.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B. 金属乐器的制作技巧C. 铁农具的制造技巧D. 金文的形成与发展5.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器鸮卣(xiāo yǒu)西周叔夨(yú)方鼎内铭文西周乐器曹侯酥钟春秋舀水器A. 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B. 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C. 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D. 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6.稀世珍宝四羊方的发现地是()A. 宁乡B. 澧县C. 龙山D. 慈利二、甲骨文记事(共3题;)7.有一种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记载了商朝的史事,这种文字是()A. 隶书B. 小篆C. 金文D. 甲骨文8.从简单的刻画符号到发明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9.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列图片中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基本结构的文字是()A. 澄湖陶罐符号B. 甲骨文C. 利簋金文D. 居延汉简文字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共4题;)10.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堂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堂同步练习【答案】A5.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
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A B CD【答案】C6.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答案】B7.观察下面的甲骨文字,你认为这些文字使用的是哪一造字方法A.指事B.会意C.形声D.象形【答案】D8.考古挖掘出来的历史文物对历史研究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对殷墟遗址加大考古力度,发掘出来最多的应该是A.石器B.青铜器C.铁器D.瓷器【答案】B9.青铜时代,因青铜器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重要而得名。
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不包括以下哪一时期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答案】D10.文物是活着的历史。
下列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且是湖南境内出土的文物的是A.四羊方尊 B.司(后)母戊鼎C.兵马俑 D.三彩骆驼载乐俑【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卷共1小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图二(1)请写出图一和图二所示物品的名称。
材料一中的这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商周时期哪一手工业部门的发达?材料二图三图四(2)甲骨文中40%都是象形字,你能猜出图三所示甲骨文是什么字吗?观察图四,说说甲骨文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之间有何关系。
【答案】(1)图一:四羊方尊。
图二:司母戊鼎。
青铜铸造业。
(2)蛇。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演变而来的。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含答案)

2.5 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选择题1.如图是西周青铜器伯卣(yǒu)。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A.铸造业方面B.制瓷业方面C.造船业方面D.纺织业方面2.考古学研究不仅在补史、证史方面具有功用,而且在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时,也具有它的特殊作用和意义。
观察下列考古图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A.礼器印证了青铜器有维护等级的作用B.铭文印证了青铜器是承载文字的工具C.编铙印证了商代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D.兵器印证了商代战争规模大且次数多3.如图图片具有的共同历史价值是()A.研究青铜文明时期的青铜器特征B.研究古代花鸟虫鱼的生物进化过程C.研究古代历史文物所蕴含的艺术价值D.研究二里头遗址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4.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而作。
重832.84千克,至少需要1000千克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
这反映出商代青铜铸造业()①规模宏大②组织严密③分工细致④种类单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如图为青铜器“卫盉”。
其铭文记载了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裘卫用礼器和礼服换取了矩伯大片耕地。
裘卫把这件事情报告了执政大臣,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还进行了授田仪式。
材料说明当时的西周()A.青铜铸造技术高超B.自然经济开始形成C.出现了土地转让情况D.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6.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0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展览。
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
由此可以推论出殷商时期()A.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B.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C.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D.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7.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数量众多,但对各级王公贵族在祭祀时使用青铜器的规则非常严格,史书记载:“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
(部编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时同步练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含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基础巩固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2.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
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3.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品有严格的规定,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B.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C.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D.西周青铜铸造业落后4.下列对下图实物表述不正确的是A.多为占卜记录B.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C.反映了夏朝的历史D.河南安阳大量出土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人面鱼纹盆B.司母戊鼎C.毛公鼎D.兵马俑6.“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分封诸侯众多,离心离德 B.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C.霸主尊王攘夷,辅助弱小 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7.《尚书•多士》中说“先人有册有典”。
这个说法依据甲骨文,甲骨文“册”字,作绳索穿绕竹木简之形,而“典”字作双手捧册之形。
请你判断,这里所说的“先人”所处朝代最早应是A.原始社会后期B.商朝时期C.西周晚期D.春秋时期8.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青铜器 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 ③四羊方尊是世界上已知的最重青铜器 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
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A.B.C.D.10.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下图所示文物的发现,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A.商朝 B.西周C.春秋 D.战国1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日前提出了“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汉字(汉语)排名第一.请说出与汉字一脉相承的最早的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12.下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点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 (2022年四川达州)2022年春晚舞台上亮相的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青铜面具,让国人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夺目璀璨。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铜器中最重的是A. 四羊方尊B. 利簋C. 司母戊鼎D. 青铜面具2.(2022年内蒙古包头)实物史料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图1和图2集中展示了A .铸造工艺的高超B .早期文明的成就C .石器时代的风貌D .文字演变的历程3.(2020·山东省初三三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B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C .老子的思想在战国时期被韩非子发扬光大D .西晋时期,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4.(2022年广西梧州)三星堆青铜大面具是文化典型器物,让人们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文明的绚烂多彩。
这主要反映的是A.山顶洞人的集体生活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C.东周时期的诸侯争霸D.东汉时期的光武中兴5.(2020·山西省山西大附中初三其他)下图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
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在目前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
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由此可知毛公鼎属于A.酒器 B.食器 C.乐器D.礼器6.(2022·河南驻马店·三模)“失蜡法”是一种铸造工艺,学界长期认为其源于国外。
直到“云纹铜禁”出土,才将我国的“失蜡法”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从而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失蜡法”的文明。
据此可知云纹铜禁(现藏于河南博物院)A.只有考古证实才是真实的历史B.文献不能作为了解历史的依据C.考古发现有助于探究历史真相D.青铜铸造工艺是首创于中国的7.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
2016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解析版)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选题1.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 人面鱼纹盆B. 司母戊鼎C. 毛公鼎D. 兵马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的“商朝青铜器”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ACD都不是商朝时期的青铜器,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
2. 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
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A. 黄帝时期B. 夏朝C. 商朝D. 西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西周政权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在牧野击败了商朝军队。
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历史上叫做西周。
故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最有可能铸造于西周。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3.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下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
它们铸造于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可知,图片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这都是我国商朝时期青铜器的精品,体现了我国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
故选B。
4.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答案】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的展品出自中国古代的()A.商周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2.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A.周王使用青铜器祭祀B.奴隶使用铁农具劳动生产C.王宫中摆放着一玉器D.都城镐京商业繁荣3.《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映了()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铁农具的制造技术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D.青铜器的铸造工艺4.下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
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是()A.司母戊鼎B.青铜立人C.青铜神树D.四羊方尊5.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当作“龙骨”卖给中药店作药材。
这些龙骨上面刻写的符号,被称为()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6.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7.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它是指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会状况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的历史有了确切纪年8.《史记》记载黄帝采首阳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
”这表明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A.原始社会后期B.夏朝C.商朝D.西周9.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A.夏朝 B.商朝 C.西周D.春秋10.著名学者夏鼐说:“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①青铜制作工艺高②创造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1.商周时期,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其目的是()A.记录历史B.占卜吉凶C.传达命令D.礼仪教化12.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器与甲骨文》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下图是1964年发行的邮票,邮票中的古代器物属于()A. 青铜器B. 铁器C. 陶器D. 瓷器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A. 司母戊鼎B. 鱼纹彩陶盆C. 甲骨文D. 冰裂纹瓷器3.如图是我国一项出土文物的拓本,这一文物的材质是龟甲,其中的文字被称为()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4.如图器物在湖南宁乡出土,造型奇特,花纹华丽,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酒樽,它是()A. 司母戊鼎B. 四羊方尊C. 大盂鼎D. 铜象尊.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 人面鱼纹盆B. 司母戊鼎C. 毛公鼎D. 兵马俑6.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列文字出现最早的是()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行书7.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B. 磨制石器—打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C. 青铜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D. 铁制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8.我们说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文字的主要原因是()A.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B. 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C. 基本都能认识D. 商朝时出现9.历史文物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了鲜活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司母戊鼎,我们可以了解的历史是()A. 商朝的青铜工艺B. 夏朝的文字C. 秦朝的农具D. 东汉的兵器10.至今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6万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这说明甲骨文()A. 年代最早B. 内容丰富C. 影响深远D. 造字成熟11.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A. 竹简或木牍B. 龟甲或兽骨C. 丝帛或麻布D. 宣纸12.“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访华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
它们铸造于()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13.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工艺精湛。
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产生于我国哪个朝代?()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二、材料题1、在古老中华大地上,我们的先祖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 图2材料二:图3 图4材料三:图5 图6(1)图1和图2中的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2)根据图3和图4出土的农作物,反映了我国哪一原始行业的发展?(3)图5和图6这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商周时期哪一手工业部门的发达?(4)综合以上材料,我们研究和了解真实历史的可靠来源或途径是什么?2、读下图,完成问题:(1)如图是什么朝代的青铜器?叫什么?(2)此青铜器有什么特点?(3)从考古的角度来看,它的发现说明了什么?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
由所学知识可知,商朝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等。
经分析选项BCD 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2.【答案】A【解析】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
故选A。
本题考查商朝的青铜文明。
准确识别图片信息,把握图片反映的历史史实是作答此题的关键。
3.【答案】A【解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故文物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故选A。
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
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4.【答案】B【解析】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题目给出的这张图片是商朝四羊方尊,它的出土地点在湖南省宁乡市。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四羊方尊。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四羊方尊的造型。
5.【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图片B是司母戊鼎。
故选B。
本题以“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为切入点,考查司母戊鼎的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夏商西周青铜器的制造。
6.【答案】A【解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也是出现最早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选A。
本题考查甲骨文,知道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商朝甲骨文的地位与影响。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工具的发展过程。
打制石器是北京人属于的工具,磨制石器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时期使用的工具,青铜农具是商周时期的工具,铁制农具是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的工具。
所以,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故选A。
8.【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相关知识。
甲骨文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从殷墟出土的大量刻有卜辞的甲骨,这些字都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从甲骨已被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示、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很多字都是汉字的雏形。
这些都是说明了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综上所述,故选B。
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商朝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依据所学知识,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所以反映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司母戊鼎。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BC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答案】D【解析】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中国发现年代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文字,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至今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6万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说明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对甲骨文的说法。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文字的演变的相关史实。
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相关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甲骨文是中国已经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所以,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龟甲或兽骨上。
综合分析,B符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B【解析】青铜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商朝的青铜器制造规模大,技艺精湛,品种多,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造型奇特,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青铜器。
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意掌握夏商西周的青铜业。
13.【答案】B【解析】司母戊鼎出土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安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泥范铸造,鼎体浑铸,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
故选B。
本题以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工艺精湛为依托,考查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先秦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二、材料分析题1、【答案】(1)图9打制;图10磨制。
(2)原始农业。
(3)青铜器制造。
(4)考古发掘。
【解析】(1)本题考查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的相关知识。
阅读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
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的骨骼制作工具,他们在这些工具上凿出几个孔,用来捆绑木柄,这是工具制作技术的又一大进步。
(2)本题考查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根据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位于长江流域,体现的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
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位于黄河流域,体现的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
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它们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开始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兴起。
(3)本题考查商朝青铜器制造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4)本题考查学生对研究和了解真实历史的可靠来源或途径的认识。
综合以上材料可知,考古发掘是我们研究和了解真实历史的可靠来源或途径。
2、【答案】(1)它是商朝的青铜器。
叫司母戊鼎。
(2)它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它的发现,表明我国商朝青铜器的生产规模大,工艺精美。
【解析】本题考查商朝的青铜器。
知道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商朝.图片考查题要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教材所学内容进行再认再现.图片为司母戊大方鼎,然后对应回答它的特点和影响。
(1)根据图片内容可知这一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它是商朝时期铸造的。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千克.商朝的青铜器铸造业高度发展,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就是制造于商朝.它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这一时期的著名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等,司母戊鼎的发现,表明了我国商朝青铜器的生产规模大,工艺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