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民营企业发展与政府间的关系
民营经济发展与政府行为的互动关系
种变 通 手段 存在 的企业 数 目比实 际注 册 的私 人 企业 要 多3 倍到 1 倍 。总 体而言 , 该时段 的 民营经济 处于 探索发 展 、 0 曲折上 升期 , 出现 了大量 的 “ 假 ”企业 ( 国营 、假集 六 假 体 、假 外资 、假残 病 、假 知青 ) 。由于 民营企业 依然 没有
营 经 济 的 合 法 地 位 , 大 约 经 过 了 1 年 时 间 。 这 一 时 期 官 方 0 还 没 有 出 现 “民营 经 济 ” 的 提 法 , 在 政 策 上 出 现 了 “自营 专 业 户 、个 体 经 营 者 、 私 人 企 业 、 个 体 经 济 ” 等 提 法 。 时
是 ,由于湖南省的地理位 置和 民营企业发展前期积 累不足 。
快 发 展 民 营 经 济 的 决 定 》 , 这 对 湖 南 省 的 民营 经 济 发 展 的 推 动 作 用 是 不 言 而 喻 的 。 在 政 策 的 强 力 推 动 下 , 湖 南 全 省
从法 律的高 度 明确其 合法 地位 。作 为 中国中 部 内陆省湖 南
的 民营经济 起步 与周 边地 区相 比较 晚。在 这一 阶段 ,沿海
维普资讯
民 营经 济 发 展 与 政 府 行 为 的 互 动 关 系
从政府 引导 角度分析湖 南民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1 萌 芽期 ( 9 8 1 8 年 )。 中 国民营 企业 发 展 第 . 17— 9 7
一
■ 文 / 福 华 文
十六大更 前进一步 ,将 民营企业主在 内的六 类人定位为 “ 有 中国特色 的 社会主 义事 业 的建设 者 ”,在 政 治上应 该一视 同仁 ,平 等对 待 。这十年 是 民营 经济增 长 的黄金 期 ,各项
联系服务重点民营企业工作制度
联系服务重点民营企业工作制度(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背景和意义二、工作制度的目标和原则三、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四、实施和监督五、总结正文(篇1)一、背景和意义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服务重点民营企业,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我们制定了“联系服务重点民营企业工作制度”。
这一制度旨在加强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的联系,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制度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常态化联系机制,及时了解和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2)原则:坚持依法依规、诚信公正、高效便捷、主动服务、协同发力。
三、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1)建立联系服务机制:政府部门与重点民营企业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联系服务关系,明确联系人,定期开展走访、座谈等活动,了解企业需求,解答企业疑问。
(2)政策宣传和解读:政府部门要主动向民营企业宣传国家和地方政策,及时解答企业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政策执行效果。
(3)问题解决和协调: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指导和帮助,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确保企业权益。
(4)优化服务和监督:政府部门要持续优化服务质量,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和监督,提高服务水平,确保企业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得到公平待遇。
四、实施和监督(1)实施:各级政府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联系服务重点民营企业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地生根。
(2)监督:政府部门要加强对联系服务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进行,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要严肃处理。
目录(篇2)一、背景与目的二、工作制度内容1.民营企业信息收集与分析2.政策宣传与解读3.民营企业需求对接与解决4.跟踪服务与评估三、工作制度实施与保障1.组织结构与职责划分2.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3.资源整合与利用4.监督考核与奖惩机制正文(篇2)【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
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过去几十年的开放中,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融资难、准入门槛高、市场竞争不公平等。
为了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可采取以下若干措施:首先,加强金融支持。
在融资方面,政府应建立更加便利、灵活的融资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信贷资源。
同时,加大金融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给予更多的信用贷款。
此外,政府还可以积极推动银行与民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降低金融风险,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
其次,改善营商环境。
政府应加强监管,打击市场垄断行为,保障市场公平竞争,为民营企业营造公正的竞争环境。
另外,还应加快行政审批的流程和透明度,减少不必要的手续和限制,降低准入门槛,让民营企业更容易进入市场。
此外,政府还应优化法治环境,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第三,加大科技创新支持。
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政府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为此,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科技研发和创新,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此外,政府还可以简化科技成果转化的程序,降低知识产权保护和转让成本,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第四,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是民营企业的重要需求,政府应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基地,举办各类培训班和讲座,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使劳动者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劳动生产力和企业竞争力。
最后,政府应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协调合作,形成共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合力。
可以通过政府间协商和合作机制,制定和推动相关政策,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政府继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打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与发展
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与发展第一章: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合作。
其中,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二者互利共赢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方政府通过对民营企业投资、优惠政策等方式,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的发展也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第二章: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合作方式1. 投资合作地方政府积极招引民营企业入驻或者建立工厂、生产基地等,提供相应的土地、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
因此,这种投资合作模式是最常见的一种合作方式。
通过政府提供的投资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在当地的稳定发展。
2. 项目合作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在特定的项目上合作,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
政府经费的限制,往往需要民营企业的投入,因此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形成以项目为载体的合作模式。
政府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设施建设的土地、资金、技术支持等,民营企业则承担产品研发、制造、销售等任务。
3. 建议合作地方政府通过建议的方式向民营企业推荐经济合作项目,或者鼓励企业参与当地的经济发展规划。
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政策的引导性,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合作。
第三章: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优势1. 带动经济发展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当地的经济产值和发展。
在合作过程中,政府通过政策、投资等方式,支持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效率,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2. 优化资源配置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有效地优化当地的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现象频发,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建立合理的资源共享机制,利用优势资源,解决短缺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提升企业竞争力依靠政府的支持,民营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政府能够对企业进行引导和监管,帮助企业更快地适应市场,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而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
如何处理民营企业发展与政府间的关系
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如何强化和改善公共关系目前,中国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开始关注民营企业家的生存环境及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任何政策及理念的实施落实都需要一个过程。
面对一个法制环境尚需进一步完善的中国市场环境,企业家们该如何把握新时代的政商关系,仍是很多人的困惑。
民营企业家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同时也是最为脆弱的一个群体。
来自各方面的危机都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甚至企业家的存亡。
在目睹了许多民营企业的兴衰之后体会到民营企业家的坚强与脆弱也感受到了坚定与困惑。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场不相信眼泪”是永恒的定律。
作为一个企业的总舵手,他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随时应对市场变幻。
但在企业的“改革、转型、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处理公共关系的尴尬。
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要注意处理好的几大关系中,“政商关系”也就是如何处理企业发展与政府间的关系是众所熟知,但也却是最难把握,所有的商业关系无不涉及政府,“政商关系”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
谈到政商关系,很多企业家都会滔滔不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经验。
“政商关系”究竟是什么,不是简单的“拉关系、跑路子”,而是如何真正在企业与政府间搭建一个沟通桥梁,使企业与政府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一、如何掌握企业家与政府有关领导的关系中国以促进经济增长为出发点的变革,让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公民意识也在逐步觉醒。
当然,中国的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
由于政府的资源是逐渐“漏出”,很多政府垄断的领域是逐渐对民间资本开放,因此在经济改革初期,谁先掌握了这些资源,谁就有机会获取财富,造成的结果是,很多与政府官员靠的很近的人,或者善于政府公关的人先富了起来,只因为“中国人最喜欢也最擅长搞关系,有了关系一切都没有关系。
没有关系什么事情都有可能有关系。
”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每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关系经”。
谈到如何“与各级政府及领导搞好关系”民营企业并不陌生,每个人在处理这个关系时,都有自己的一套“关系经”。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与竞争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与竞争近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进行讨论。
一、合作的背景和意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合作旨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有企业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储备,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而民营企业则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灵活性,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较强。
两者之间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合作模式的多样性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股权合作、项目合作、产业联盟等形式展开合作。
股权合作是企业之间共同投资、共同持股的一种合作方式,通过共同出资实现企业间的互利共赢;项目合作是指企业在具体项目中进行合作,共同出资、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项目成功带来的利益;产业联盟则是企业对于某一产业形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并分享资源。
三、市场竞争中的合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存在合作关系。
市场竞争可以使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会面临来自民营企业的竞争压力,这种竞争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一种刺激和促进。
同时,国有企业也可以通过与民营企业开展合作,借鉴其灵活性和创新能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四、合作与竞争的挑战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与竞争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合作的平等性和互信是关键。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合作中需要建立平等、互利、互信的合作关系,才能达到双方共赢的目标。
其次,合作中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也是一个难题。
双方需要合理分配风险和利益,在合作中达成一致意见,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五、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与竞争中,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为合作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法律保障,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交流。
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发展
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密。
地方政府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民营企业也为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然而,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政府干预过度、资源配置不公等问题。
本文将对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地方政府通过提供土地、资金、税收等各种资源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例如,通过减免税收、提供贷款担保等方式,地方政府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
同时,地方政府还鼓励企业开展科研创新,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这样的合作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然而,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发展之间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政府对民营企业的过度干预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常常给予国有企业优惠政策,而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不足,导致民营企业难以获得公平的竞争环境。
其次,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也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一些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偏向国有企业,给予国有企业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对民营企业提供的资源有限。
这样的不公平现象阻碍了民营企业的成长。
为解决上述问题,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
首先,地方政府应当改变对民营企业的态度,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政府应该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取消对国有企业的过度优惠政策,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
其次,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资源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基金,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支持,同时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
最后,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应该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
政府可以组织企业家座谈会、企业家培训班等活动,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并积极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调整政企关系政府应做好四项工作
现代商业MOD RN BUS IN S S Public Administration公共管理[内容摘要]政企关系的调整涉及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
按照我国国情应该首先强调政府的作用。
在调整政企关系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转变自身职能,健全法律体系,加强宏观调控,扶持中小企业。
[关键词]政企关系;转变职能;宏观调控政府与企业关系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实行政企分开。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自由度和活力。
但是政企应该如何分开呢?笔者认为,就我国而言,由于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几乎处于强势的地位,因此首先应该强调政府的作用。
要调整好政企关系,政府首先必须做好四项工作。
一、政府必须深刻认识和明确界定自己的职责权限,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我们讲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首要的就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这就要求政府也要面向市场,既要不干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又要引导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是政府必须敢于向自己开刀,厘清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应该明白:政府与企业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对等关系,为企业服务应该成为政府的根本目的。
政府不仅不能做运动员,避免政府直接经营企业;甚至也不能做裁判,过多地介入市场运作。
政府主要是集中精力抓好“必须管”、“管得了”、“管得好”的事情,下决心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交给企业、中介组织和市场。
按照建立服务型、效能型、责任型政府的要求,努力做到:第一,削弱政府过多参与资源配置的功能,限制和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力,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第二,对市场失灵的领域,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管,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优质的政策服务;第三,增强服务意识,加速将政府所承担的技术性、服务性、协调性等工作向社会中介机构或社会公共服务组织转移。
国家政策支持与民营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国家政策支持与民营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1. 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体系中,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营经济是指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依法设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政策支持成为了民营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 国家政策支持对民营经济的积极影响国家政策支持对民营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国家政策支持可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发放专项贷款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和业务拓展,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瓶颈问题,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另国家政策支持可以提供市场准入的便利。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简化企业注册流程,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准入门槛,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3. 国家政策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挑战国家政策支持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国家政策支持加大了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了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让其在市场中更具优势。
然而,民营企业发展过快也带来了管理问题,一些企业在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管理体系不健全、风险控制不到位等问题。
另国家政策支持也带来了政策执行的难题。
政策的具体执行需要面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差异性,而政府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政策执行上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挑战。
4. 如何更好地实现国家政策支持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政策支持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科学合理地制定、调整相关政策,做到激励有为者、约束无为者,在扶持民营企业的注重政策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
另企业也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升自身竞争力,做到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从政企关系看政府在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政企关系看政府在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强调企业的微观决策主体,但政府的宏观调控仍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更应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协调、服务、管理的作用,努力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解决瓶颈问题,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标签:民营科技企业;管理一、市场经济中政府与企业的一般关系政府、市场与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赖以运行的三大支柱,三者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依存。
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协调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转本身的客观要求。
由此可以得出关于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几点基本认识:1.企业是市场经济中微观决策主体。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性要求企业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通过市场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
市场机制是以供求规律为内在依据,以价格变动为其外在指标,通过市场供求变动,使稀缺资源合理流动与配置,从而最大程度满足社会需求并实现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运行体制。
因此,市场机制也就是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发挥正常功能的基础,则是市场主体——企业必须作为独立的实体存在,拥有自己的微观经济决策自主权。
2.政府对企业的宏观调控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不能代替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但政府对市场经济的适度干预却是必不可少的。
现实生活中,人们找不到实行纯而又纯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因为市场经济的实践常常不如自由市场所描述的单靠市场就能够完全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市场本身就存在许多“天生”的缺陷,如不完全竞争、外部经济效果、高昂的交易费用、有限知识和理性、行为短期化等。
单靠市场机制并不能实现社会资源在企业间的最佳配置,得寻找其他的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这就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和思想准备。
3.政府宏观调控必须以不侵犯企业的微观决策权为前提。
政府干预是通过政策与计划指导、经济协调以及通过市场参数的改变和经济杠杆的调整等各种因素来实现的。
因此,政府调控经济的职能不能过分夸大,即政府不要包揽一切,不要去做本来应当由市场去做并且已经证明市场能够做好的事情。
论我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却没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双方的能力没有得到全方位的发挥,使双方的发展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政企关系是经济发展良好的标志,政企关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所以建立良好的政府和企业关系是我国企业和政府今后的重要工作之一。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否正常,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自由度和活力。
本文对我国的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世界政企关系发展的历程,提出了一些改革的观点。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最好的结果就是政府达到自己的管理目的,而企业也取得了自己的发展目标,从而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政企关系政治企业经济目录1 前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国外政企关系对国内政企关系的影响 (2)2.1从世界各国当前的发展来看,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的类型 (2)2.2 目前来看,我国几种典型的政企关系模式同时并存 (2)2.3 结合世界政企关系的发展启示,我国政企改革之路还很长 (3)3 政企关系新变化产生的原因 (3)3.1 为建立新型政企关系需要多方面通力协商 (3)3.2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应进行转变 (3)3.3.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4)4 结论与建议后记参考文献附录1 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政府和企业关系的不明确成了我国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政府对其关系有了一个明确的指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我国今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
企业管理企业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企业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说到企业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人们很自然的就会与行贿受贿联系在一起。
这也很正常,因为现实当中有大多的案例可以佐证这一现象。
单以2009年“落马”的高官为例,比如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米凤君、广东省政协原主席陈绍基、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副主席李堂堂、贵州省政协原主席黄瑶,都或多或少涉及到来自企业的行贿问题。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件,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企业会与政府形成这一畸形关系呢?客观地讲,在形成这一关系的过程中,既有可能源自企业的“投怀送抱”,同样也可能来自政府的“主动要求”,本文将侧重从企业的视角去分析企业“投怀送抱”背后的逻辑。
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考虑,即决定政企关系的核心命题、影响企业资源获取的关键要素、企业获取资源的主要方式。
第一层面:决定政企关系的核心命题影响企业与政府关系的核心命题,毫无疑问是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市场等要素。
在这些资源中,有些是可以通过公开市场获得,但有些则与政府关系紧密。
其中,与政府关系紧密,同时又是企业最为需要的资源,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进入权(或机会),包括行业进入权和市场进入权。
行业进入权,是企业进入某一行业的“牌照”,是企业生存最基础的资源之一,在中国现行的制度下,部分行业的经营权(比如3G牌照、第三方支付、网吧连锁)、产品的生产权(比如汽车、医药)、产品的销售权(比如天然气进出口)等都需要获得政府的许可。
市场进入权,主要针对地方保护主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市场进入上的限制也逐渐放开,但在关乎地方政府主要财税的领域,仍旧存在着隐形的保护主义影子,比如说房地产市场上的土地资源供给。
第二类,融资,主要涉及到融资渠道、融资成本、融资额度等方面。
在融资方面,一直存在着因企业性质差异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一般来讲,国有企业相对民营企业,在融资上存在先天的优势,国有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多、融资成本更低、融资额度更大。
正确处理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几个关系
堆 政 界头 衔 , 长远 来 说 这肯 定 是 弊 大 于利 的 。 从 在 你经 营红火 的时 候 ,政 府 ” 你 一个 职 务 , “ 封 一 旦 你 的企 业垮 了 , 政 府 可能 就 不管 你 了 或根 本 “
管 不 了你 了 。 以在 成 为 典型 的 时期 , 所 民营 企 业 家 的 头脑 要 清醒 。二 是把 企 业 当成 靠 近政 府 以 捞 取个 人 政 治 资本 的 实体 。 当企 业 不 办企 业 , 把
在安 排 劳 动 力就 业 , 活 不 良资产 , 化 经 济结 盘 优 构 , 动 国有 企 业改 革 等方 面 发挥 了重要 作 用 。 推 但 据 可 考 资 料 表 明 : 国 民 营企 业 平 均 寿命 只 我 有 2 9年 。北京 中关 村“ . 电子 一条 街 ” 0 0家 民 50 营企 业 , 存 时 间超 过 5年的 只有 4 0家 , 生 3 其余
种 不 足甚 至 误 区 。 了大 力发 展 民 营经 济 , 使 为 促
民营企 业 尽 快 成熟 , 动 民营 企业 的“ 三 次 创 推 第 业 ” 本文 对 民营企 业发 展 中必 须 处 理好 的几个 , 关 系 作 了一 些分 析 。
一
、
民 营企 业 与政 府 的关 系
近 年来 , 企 业 界 曾就 企 业 与 政 府 的 关 系 在 有 过 这 样 的讨 论 即企 业 离 政 府 远 一 些 好 , 是 还 近 一 些好 , 引起 了热烈 的讨 论 。结 果 , 多 人 士 很 认 为 , 业 离 政 府 近一 些好 。 个 观 点应 是 比较 企 这
9 . 的企 业 已 烟 消 云散 , 存 超 过 8年 的 企 14 生
密 切交 往 中 , 及时 捕 获政 策 信息 , 能 了解 政 策 走
如何与政府打交道
如何与政府打交道与政府关系的远近,与具体官员的亲疏,常常可以决定中国民企的生死。
因此与政府和官员打交道成为民企老板们的主要职责。
如何与政府打交道,具体点就是如何与官员打交道,成了所有中国企业的必答题,更是中国企业老板们的主要职责之一,即使是联想柳传志也曾经说过:“我把70%的时间用在了企业的外部环境上。
”这包括首先要从思路上理清政企关系,还包括三个层次的决策:一是与个体官员和部门官员的关系,这是最直接和常见的;二是要处理与一级政府的关系,这相对宏观,略具战略意味;三是参与公共决策,谋求立法优势,这是与政府打交道的最高境界。
三大关系官员与商人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怎样把握这之间微妙的度呢?对此,也许是人人感同身受,但却都是心中皆有而口中皆无,唯独清末民初一名实业家以六字箴言一语道破个中奥秘,那就是:离不开,靠不住。
的确,“离不开”是现实,而“靠不住是一种超越,是一份清醒。
“离不开”是因为虽然市场经济转轨这么多年,政府向“服务型政府”和“小政府”转变也开始一段时间了,但政府权力在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政府所掌控的大量资源并没有发生实质的改变,这才使得官员常常有“越位”的权限。
“靠不住则是政企分开已经成为现实,要想完全依靠政府已是不可能,而且有时候本该政府提供的服务都不一定能兑现,所以企业的发展不能把希望过多寄托于政府,这就是常说的政府“缺位”。
具体到政企关系的类型,有人将其归为三种:第一种是“交警与司机关系”,政府与企业没有隶属关系,政府只需要告诉企业什么是不该做的,其余事情政府一律不过问不干涉,这在欧美发达国家比较普遍。
第二种是“手足关系”,即政府与企业之间相互依赖,官商一体。
日本的政企关系就如此。
第三种是“父子关系”,企业隶属于政府,不是独立的市场主体,政府对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拥有决定权。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政企关系大致就这种类型。
但随着政企分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地方政府行为对企业发展的思考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以平均每年超过10%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
而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发展是首要目标。
政府在企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怎样建立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我们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为了在深层次的分析和挖掘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效能最大化,也就是政府如何为企业发展创造环境,企业如何创造更大价值回馈社会。
当前各地都在强调更快更好发展经济,从操作的层面来讲,就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通过转变职能,理顺政企关系;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社会法治;完善监管规则,强化执行机制;完善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手段,大力提升行政服务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实现经济腾飞。
一、地方政府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
它直接关系到我国企业能否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完善,经济能否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等。
因此,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透明高效的政企关系,是我国必须重视和尽快解决的重大课题。
政府与企业关系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实行政企分开。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政府权力的影响无孔不入,整个社会生活高度政治化,政府与社会关系开始进行根本性的重组。
政府与社会高度合一,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三个中心高度重叠。
政府逐渐建立起了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将社会纳入到政府的权力体系之下,政府的权力空前扩张,社会权力萎缩。
在建国初期,这一权力格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巩固了新政权,也很快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改革开放不仅仅给中国带来了持续30年的繁荣,也给中国带来了深层次的变革,它从根本上改革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基本关系,从本质上变革了中国社会的权力格局。
中国的政府与社会关系逐渐从国家主义模式中走了出来,政府开始还权于社会,政府的权力渐渐从部分社会领域退出,而社会的力量开始积聚与壮大起来。
企业与政府如何良性互动
企业与政府如何良性互动?主持人:《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杨沛霆嘉宾:海南航空集团董事长陈峰慧聪集团董事长、CEO 郭凡生上海外贸学院副院长、前中国入世谈判代表刘光溪引言:从纵向看,中国官商的关系历来就是紧密相连的;从横向看,在各国政府政策的背后,都会有企业的影子。
因此,政企关系永远需要不断调整、不断理顺,是一个永远完不成的任务。
那么,在当今中国这样一个转折与多变的特殊时期,政府与企业各自应为政企的良性互动做出什么努力呢?正文:杨沛霆:当前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企业跟政府的关系,如何能够做到配合默契,达到我们国家繁荣的目的?刘光溪院长在政府应如何规范自己行为的问题上,特别是在WTO问题上有非常独到的见解,我们先请他来谈一谈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让我们企业界了解一下,然后我们配合政府,把自己的企业办得更好。
〖为官者急需“开窍”过河〗刘光溪:谢谢主持人。
说到政府与企业的良性互动问题,可能我感触最深。
因为我在中国驻美国使馆、联合国代表团和中央机关都工作过,也在世贸第一线谈判不少年,然后又回到了上海三年。
官员、谈判者和大学的校长,以及做企业,我基本上都干过了。
尤其是一线谈判工作,既要跟美国和其它各个国家谈判,又要跟我们的各个部委谈判,我在六年前给这样的谈判提了一个叫法,叫“双重谈判”。
在双重谈判中,我们这些贸易谈判者往往被两面夹击。
夹来夹去时间长了,对于我这个比较年轻的学者产生了一些比较巨大的触动。
回到上海以后,我在一些党政机关讲政府职能怎么转变的时候,总结了两句话:第一,有的干部听了我的课以后,说你的课听起来非常生动,我们也很受感动,但我们就是不动。
第二,你天天谈政府职能的转变,我们只转不变。
大家看我们25年的改革改了什么?我后来给改革上了一个非常通俗易懂的定义,改革就是把几千年来和29年计划经济扭曲的东西指给我们,就是这么简单。
有些党政干部听过课以后,或者受到教育以后,常常受到触动,但就是不触及自己本身;常常受到鼓舞,但自己就是不觉悟。
关于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建议
关于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建议1. 加强政府与民营企业的沟通渠道,设立专门的联系窗口或联系人,及时了解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
2. 简化大中型企业的审批程序,减少繁琐的手续和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为企业提供便利。
3. 提供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和公正。
4. 鼓励政府部门优先采购民营企业产品和服务,增加民营企业的市场份额,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5. 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
建立政府与银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困难。
6. 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法律的透明度和稳定性,提高企业的法律保障。
7. 加强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8. 鼓励企业和政府合作进行科研创新。
通过资金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促进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并借助政府资源提供的支持,实现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9. 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合法权益。
10. 鼓励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项目扶持等方式,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11. 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宣传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宣传民营企业的发展成果和社会贡献,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12. 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估体系。
政府可以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建立信用评估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信用评级和借贷便利,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融资能力。
以上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的一些建议。
不同的建议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
政府管理与民营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政府管理与民营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政府的角色不仅仅是管理和监督,更涉及到与民营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本文将探讨政府管理与民营企业发展的关系,并从政策引导、服务支持以及监管保障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政策引导政府在管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在新形势下,政府应尽早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创新。
例如,可以通过减少税收负担、提供贷款支持、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意识的普及和执法力度的加大,为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
政府还可以通过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园区等措施来引导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二、服务支持政府在管理中的另一重要职责是为民营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持,为其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首先,政府应健全和完善企业登记注册、行政审批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发展的成本和门槛。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建设创业孵化中心、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为民营企业提供更便捷的创业资源和服务。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培训指导,提供专业的管理培训、市场营销培训、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帮助民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管理水平。
政府还可以通过组织专业展览会、洽谈会等活动,搭建平台,促进民营企业与大型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
三、监管保障政府在管理中的第三个方面是对民营企业进行监管和保障,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环境。
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商业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政府还应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价机制,加大对企业的信用信息收集和监管力度,提高违规企业的失信成本。
另外,政府还要加大对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确保民营企业的合规运营,维护社会的稳定。
政府可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通过定期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危险化学品管理等工作,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监管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如何促进民营中小型企业发展政府如何促进民营中小型企业发展林建南发展民营中小型企业,对经济的全面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民营中小型企业的深远影响,研究对策,采取措施,从政策环境的角度,促进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
一、民营中小型企业的政策环境要求考察全国各地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较早、较成功的浙江省、广东珠江三角州等地发展民营经济的历程,民营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有如下六方面的政策环境要求:(一)设施环境要求民营企业一般资金较紧、规模不大,在设施环境投入方面在客观的困难,这是我们政府扶持的重要内容。
设施环境的支持,主要是交通、电力、用水、通讯等方面的配套建设。
政府要通过在这方面的前期建设,适当投入,做到“筑巢引凤”、“以园引资”。
在新形势下,设施环境要求还有同类企业集中、整合的需求。
民营企业的活力不仅来自企业内部的微观所有制结构,而且来源于民营企业之间相互协同;相互增益的群落效应。
众多中小型民营企业组合成一个庞大的“企业军团”,联手走向市场,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政府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注意引导企业的合理集中整合,为企业创造形成群落效应的条件。
建立私营工业园,是目前我们加快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为企业创造形成群落效应条件的重点。
建立私营工业园,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私营企业发展环境,在土地政策、减负政策等权益面前,更好地获得待遇;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于带动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还有利于实现社区政府职能的转变。
(二)资源环境要求资源环境要求主要包括物质资源要求和人力资源要求。
轻工类产品为主的企业对物质资源环境要求比较突出。
如果当地有这些厂家需求的原材料资源,可以减少采购费用、运输费用,减少原料不济的忧虑,这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人力资源的需求在当前是新热点。
一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
据调查,当前中小型企业最需要的是有专业特长的高级技术工人。
二是科技开发人才。
企业需要创新、需要发展,离不开科技开发人才。
但是,中小型企业对科技开发人才是“请得起,养不起”,于是希望政府重视科研院所的建设,采用合作方式,来补充满足企业技术开发的需要。
(三)社会环境要求企业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包括良好的社会治安、良好的社会道德、廉洁公正的政务环境、公平法治的竞争环境。
在对政府的影响的要求方面,企业需要准入、稳定、发展的一致性。
过去,一些地方对某些行业,本来一家家都是手续完备才创办的,但一旦上级有个什么文件精神,有关部门就有管当地的实际,联合行个文件,搞全行业的清理整顿。
清理整顿,对于手续不完善、经营不规范的企业来说,是理所当然的。
但个别地方往往在集中清理期间,未能分别对待,随意地让一些企业关停整顿,这就导致了准入、稳定、发展之间的矛盾,使企业受到人为挫折。
政策稳定、分别对待、多扶持少干扰,是民营中小企业对政务环境的愿望。
(四)融资环境要求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民营中小型企业的问题。
在完成初期创业开始步入追求技术进步与资本支持的发展阶段后,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着重重阻力。
其中融资难是制约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是融资渠道单一。
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依赖民间借贷资金、职工保险金、社会集资等有限形式筹集发展资金,只有少之又少的民营企业能够从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县级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融资。
他们很难通过风险投资基金、资本市场等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二是贷款困难。
中小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较,在贷款资质方面具有明显的劣势。
有资料显示,我国民营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获得的资金仅占其发展资金的15%,这与其对国民经济发展高达60%的贡献率是极不相称的。
担保难、抵押难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贷款难的主要表现。
在当前,还存在一种倾向,就是有些金融部门在局部金融事故发生之后,在放贷上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存在偏见,导致另一种情况的贷款困难。
(五)市场环境要求要发展主导产业,就必须有服务于主导产业的专业市场。
浙江是民营经济发展较早的地方,他们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为民营企业群落创造相应配套的专业市场。
这个专业市场不仅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产物,也是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依托。
(六)服务环境要求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水平的提高,影响企业再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逐渐凸现出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使民营企业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表现有以政府支持的期望上,就是服务环境要求。
在目前,突出的表现有三点:一是企业经营资质方面的服务。
企业的创办,要涉及多种证件,关联多个部门,如国土、工商、税务、审计、银行、质监、劳动、消防等。
这些部门要主动抓好政务公开,提高服务意识,努力为农民创办企业提供方便。
二是企业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方面的服务。
如企业内部的家族式管理如何向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转变?企业制度如何完善和落实?奖惩制度如何更好执行,使员工的主体意增强、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面对加入WTO,企业如何掌握运用规则,提高对外竞争力?这需要我们提供咨询服务。
三是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服务。
随着市场秩序的逐步规范,以及民营企业自身条件的改善和素质的提高,民营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特别是创名牌上都需要进行的创新。
特别是加快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成为企业创新的关键内容。
政府可以通过扶持建立技术研究所,引导成立技术协会等来为企业创新服务。
二、落实六项措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针对民营企业六个方面的政策环境要求,各级政府重点要落实六项服务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以促进经济发展。
(一)建设工业园区一是要加强经济开发试验区工业园建设,形成工业园区龙头,为其他工业园区建设起了示范带头作用。
二是区要规划片区工业园建设,引导中小型企业到这些工业园区中安家落户。
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同类产业集中到同一工业园中来,逐步形成有凝聚力、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促进整体竞争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是要抓住新办民营企业的契机,依靠农民自身资金积累建设私营企业园。
目前,可以采取“规划超前,建设渐进”的方式,一步一个印地建设私营企业园。
对于老企业,由于搬迁厂房、改变设备有困难的,可以暂慢进入,在企业有扩大规模需要时,一并完成入园的工作。
(二)协调资源开发首先是要加强资源调查和推介。
要组织有政府有关部门、地方人大和政协、专业研究人员,深入全市各地,进行资源开发调研活动。
特别要组织对轻工类生产资源的调查,并向我市轻工类民营企业推介,促进资源利用。
在此基础上,各级向外推介,吸引外来投资。
其次是要协调开发资源,做到依法、合理、可持续发展地开发利用当地物质资源。
再次是注重人才培养,加快人才市场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
要调整培养策略,有针对性地培养输送轻工类人才。
要以重视民营企业的需求,注重培养思想素质好、吃苦耐劳、专业技能良好的高级技术工人。
要鼓励民间发展职业技术培训,服务当地人才需要。
要加快人才市场建设,使人才集市成为常规活动,使人才交流和人才利用效益更高。
(三)优化社会环境一方面,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安全防患工作,保持社会的安全、稳定、团结和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创造文明的人文氛围。
要以《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广东省关于〈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为重点,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树立文明新风,为企业发展创造文明、舒适的家园。
此外,要加强政务公开,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与企业关系密切的部门,要自觉优化服务。
要坚持“严格准入,入则扶持,保持稳定”,一旦企业具备了条件,被批准创办,我们的有关部门就要主动服务,而不要随意干预。
前面提到的以前出现过的大面积要求停业整顿的事情,应该少发生或不发生。
要建立民营企业参与的政务监督制度,及时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作风,保证民营企业更多受惠于政府的服务。
(四)拓宽融资渠道融资的问题是需要逐步探索、逐步解决的。
一是要进一步提供金融优惠政策。
要以农行、信用社等为主体,加强服务,让中小型民营企业能及时获得贷款,灵活运营资本。
要加强信贷宣传。
针对当前多数民营企业以厂房、租用土地抵押贷款的情况,银行要主动协调有关方面,如需要出具证明的出租土地的村委会,与厂房产权有交割的合资者等等,加快促成贷款业务完成。
二是要逐步建立中小企业金融体系。
比如建立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信用社,通过商会、行业公会、行业协会,建立中小企业基金等等,促进中小企业群落内部融资。
三是发展风险投资,完善投资退出机制。
要开辟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资金的筹资渠道,建立风险投资公司,建立产权交易市场,为风险投资提供畅通的退出渠道,促进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方面风险投资。
四是利用和创建二板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新路。
中小企业一般高风险、小规模、建立时间短,一般难以进入证券“主板”市场。
为便于他们上市融资,同时为风险投资退出提供“出口”,就要积极创建二板市场。
二板市场上市标准较宽松,公众持股量底线低,股东售股限制时间较长,为有希望的新兴中小型民营企业提供了融资发展的新机会。
(五)建设专业市场一是要建设上规模的专业市场,为民营中小型企业提供核心市场环境。
二是要在各地建设一批专业集贸市场,为各地民营企业提供可开发的市场环境。
三是要努力向外开拓,在可能情况下,组建一些驻外代理机构,为民营企业向外开拓市场创造条件。
(六)增强服务职能政府要改变对民企管理上存在的误区,明确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民企的引导和管理,重视增强服务职能。
要做到四个服务:一是政策指导的服务。
要经常研究民企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加强对民企的政策、法律的指导。
要平等地对待民营企业,主动地、积极地为各类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要积极引导民企加强法制法规教育,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经营、照章纳税。
在当前,要加强入世规则的介绍,帮助企业寻求入世的应对策略。
二是优化管理的服务。
要组织民企从传统的工业型向现代化型转移,尽快提高民企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要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从传统的家庭式管理向现代公司管理转变,使企业管理水平有显著的提高。
三是科技开发的服务。
要加强科技研究部门的建设,组建科技开发应用推广服务公司,促进科技项目向生产项目转化,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产品开发提供新的服务。
四是形象宣传服务。
要调动一切可用的宣传工具,抓住一切机会,加强民营企业的形象宣传,特别是加强名牌产品的宣传。
各工业园区要把加强民营企业形象宣传作为己任,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园区内企业形象宣传,在提高园区知名度的同时,提高园区内企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