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参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建筑史
一、简答及绘图题
1.石窟的主要类型及其平面图: (1)塔院型(2)佛殿型(3)僧院型
2.南禅寺大殿正立面图
3.试简述春秋时期编写成书的《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一段话的基本含义。
建筑师营建都城时,城市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面各大小三个
城门(设立两个侧门)。城内有九纵九横的十八条大街道。街道宽度皆为能
同时行驶九辆马车(七十二尺)。王宫的左边(东)是宗庙,右边(西)是
社禝。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
(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
注:经涂,不是指纵向的路。
一夫,是指一夫之地,夫是农夫,一个农夫有百步之地来耕种。
4.写出中国塔五种主要类型,并各举一实例
(1)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代
(2)密檐式塔:河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
(3)单层塔: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隋代
(4)喇[度]嘛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元代
(5)金刚宝座塔:北京大正觉寺塔,明代
5.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1)取材方便。我国古代森林茂密,加之木材易于加工,以及青铜工具及后来铁制工具的使用。
(2)适应性强。中国古典木构建筑属框架结构体系,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离且适应于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条件。
(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榫卯节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具备很大的消减地震力的潜力。
(4)施工速度快。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且唐宋后采用类似于今天的“模数制”,可同时加工后组合拼装
(5)便于修缮和搬迁。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易于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迁。缺陷:(1)木材越来越稀少。森林大量砍伐,使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也使木架建筑失去发展前提。
(2)木架建筑易遭火灾。南方,白蚁对木架建筑严重威胁。木材受潮后易于朽坏。
(3)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从而限制了它继续发展的前景。
6.清式彩画的种类及其特点
清式彩画主要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三种
(1)和玺彩画:清代彩画制度中等级最高的形式,仅用于宫殿、皇家坛庙的主殿、堂、门等主体建筑上。该彩画用金量较大,各主要线条均沥金粉,金线一侧衬白粉线或加晕。(2)旋子彩画:等级上仅次于和玺彩画,明清时期常用的一种彩画类型,以旋花为主体进行构图。旋花纹饰为旋纹。
(3)苏式彩画:起源于清代早期,因苏州始用而得名。一般用于住宅、园林。常以人物故事、山水、花鸟、虫鱼、异兽、流云、博古等绘画及各种万字、回纹、夔纹、锦纹等为图案为画题。
7.《营造法式》及其成就
《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是北宋后期主管工程的将作监李诫在继承和总结了古代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熟练工匠的经验编订的。不仅对北宋末年京城宫廷的宫廷建筑有直接影响,南宋时还因在苏州重刊而影响江南一带。
书中分为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五个部分,共34卷,记载了北宋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木构建筑的建造中,模数的制定和运用,设计、技术、装饰、管理等方方面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这本书对于研究宋朝建筑乃至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是人类建筑遗产中珍贵的文献。
9.简述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特征
布局仿北魏洛阳城,方整对称,沿南北轴线将宫城、皇城置于全城最主要位置;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因此朝臣权贵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交通呈棋盘式布局,将城市划分为108个里坊,分区明确整齐,实行夜禁制度;长安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城市道路宽阔,御道两旁种有成行槐柳,又称为“槐衙”;路面土路,两边设明沟排水。10.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屋顶类型及图释
庑殿、歇山、硬山、悬山、攒尖、单坡、平顶……(书P7-P8)
11.简述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形式
我国木构建筑主要有穿斗式与抬梁式两种,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变体和局部利用斜杆组成三角形稳定构架的做法。
(1)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广泛用于南方地区。
(2)抬梁式:柱头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住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穿斗式与抬梁式对比: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因此,南方的一些庙宇、厅堂也多混合使用这二者。
(3)井干式: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榫,组合成矩形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木承重结构墙。用于林区,费木材,冬暖夏凉,进深受木材长度限制。
12.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特点是什么
平面:金厢斗底槽
立面:外观2层,有腰檐、平坐;内部3层,屋顶九脊殿
柱子:仅端部有卷杀、侧脚。上下柱交接采用叉柱造。
夹层:在柱间施以斜撑,加强刚度。
剖面:(1)典型的殿阁型构架
(2)水平分层(外观两层,内部三层)
(3)内、外槽柱子处理不同
(4)叉手、蜀柱并存
剖面:(1)空井处理:
(2)从上到下依次为八边形、六边形、四边形
抗震处理:(1)整体构架浮摆在石柱础上
(2)三个铺作层形成三道水平刚性环
(3)采用多种斜向构件
(4)“柔性构造”的斗栱
二、论述题
1.试述中国古代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古代两大主流哲学派别——儒家和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与融合,从而使中国建筑有一种和环境融为一体的、如同从地中生长出一般的气质。历史上处理建筑与环境的手法主要有:
(1)善择基址——注重对建造地点的选择;通过“卜宅”、“相地”来对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小气候、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勘查,究其利弊而后抉择建造地点。
(2)因地制宜——善于利用和结合地形设计建筑;即随地势高下、基址广狭以及河流、山丘、道路的形势,随宜布置建筑与村落城镇。
(3)整治环境——不一味顺从环境,而是能动的改造;即对环境的不足之处作补充与调整,以保障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4)心理补偿——采用风水的和文学的手段进行补偿,满足心理平衡需求。
2.论述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艺术成就
总体布局:宫殿所在地区称皇城,位于北京内城中心偏南,呈不规则形状。宫城之内,大致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为主;内廷以乾清门为界,其北属帝王生活区。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位中轴线上。其东西两侧为东六宫、西六宫,嫔妃居住处。
建筑特点:(1)宫殿和城市中轴线重合
(2)采用千步廊在序曲部分做文章
(3)采用三朝五门制
(4)采用前朝后寝制
(5)园林置于三朝两宫之后
(6)午门采用宫阙制
故宫宫殿的艺术成就是创造至高无尚的皇权气氛,手法有:
(1)强调中轴线和对称布局:故宫中轴线与城市中轴线和二为一,形成一种突出秩序。这种秩序是以组织人活动的主干线路为基础。在轴线上的建筑及其附属部分采取严格对称的手法,主轴线两侧次要轴线上各建筑采取大致对称而灵活变通的手法。这是居中为美这一构图思想的必然性结果。
(2)院落运用与空间变化:故宫在1.6公里轴线上,用连续的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有节奏的建筑序列,使人渐入佳境,产生精神的升华,衬托出三大殿的庄严、崇高、宏伟。院落的组织通过以门、廊庑、屋顶为中介,用两极渗透机理,进行转换、限定对比、反衬,体现了中国建筑群空间与失健叠加的特色。
(3)建筑形尺度的对比:故宫的主要建筑尺度高大,次要建筑则台基高度按等级降低,尺度缩小,尺度表现等级,目的是突出主体,主要通过屋顶形式,开间数的对比。
(4)富丽的色彩和装饰:建筑采用强烈的对比色调,白色台基、土色墙面、朱色门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