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格尔悲剧理论的历史意义
浅谈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的悲剧论
152浅谈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的悲剧论简盼盼(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3)摘 要:悲剧美学从古希腊罗马开始就一直被人们所提及,是一种感性冲动,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的更迭。
在戏剧中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是人在面对死亡、苦难和外界压力时表现出一种超常的抗争意识和坚毅的行动意志,它是艺术中所不可或缺的材料,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体裁形式,来表达人们的生活情感经历。
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又指的是其中的审美意味。
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在悲剧美学中都谈到了自己独特的认识,他们之间有相似也有不同之处,但更多的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在学习前人有关悲剧的讨论下,也给出了自己对于悲剧的理解,他的悲剧理论可以称得上是比较经典的,打下了非常坚固的基础。
到了德国古典时期,黑格尔又做出了具有独创性意义的理论突破。
关键词:悲剧;冲突;审美一、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亚里士多德说:悲剧之所以为悲剧,往往是诱发了人们的一种怜悯与恐惧心理,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肢体交流等,加深了这一完整事情的戏剧性,逐渐成为一种行动模仿。
只是在这个行动模仿中,整个基调氛围不是那么的轻松,而是处在比较严格、肃穆的一种环境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一连串行动的模仿。
悲剧就两个方面来说是严肃的:一方面,它的人物是高尚的人,比一般人好的人;另一方面,它的动作是可怕和可怜的。
这两方面相互关联,不可分割。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件事情可怕或可怜并不能构成悲剧,构成悲剧这种超乎人想象的效果是因为在可怜的基础上发生了更为可怕的事情,而且他还说到亲属之间的凶杀是最可怕、最可怜、最泯灭人心的。
在当今这个网络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我们知道这种亲属间凶杀的事件有很多,有儿子弑母、夫妻情侣之间残害、大人的痛苦施加在自己孩子身上的这些屡被曝出,这些往往都是最亲近的人,朝夕相处多年的人,往往也是矛盾最深,最不可调和的,这种恩怨一旦用行动暴力解决就是致命的。
当然人们对这些事件也是极其关注和反思总结的,引起了社会各个群体的关心、怜悯、恐惧。
浅析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浅析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摘要: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是他关于对立面的统一或否定之否定的更为广泛的哲学原理一个特殊的应用。
“伦理实体冲突论”和“永恒正义”是黑格尔悲剧理论的两个重要观点。
本文以英国著名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1]为例,浅析黑格尔悲剧理论在小说主人翁身上的应用与表现。
关键词:黑格尔悲剧理论《呼啸山庄》悲剧人物引言在西方美学史上,亚理士多德奠定了经典的悲剧理论,对悲剧的情节,人物,效果等方面作出了相对准确和完整的解释。
在他之后,虽然有很多学者也对悲剧理论作出过某一方面的阐述,但大多没有突破亚理士多德的理论框架。
直到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出现,他对悲剧理论运用辨证的方面加以阐述,强调了“冲突论”和“永恒正义”的观点,对悲剧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突破。
1、黑格尔悲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主要体现在:他提出悲剧本质的“冲突说”,黑格尔第一个将辨证法应用于悲剧批评,把悲剧看成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辨证过程。
他认为矛盾冲突是悲剧的基础,是悲剧的推动力量[2]。
他接着提出了悲剧冲突的类型,一种是由于客观条件产生的冲突,如自然原因,亲属关系,阶级地位等外在因素的冲突;另一种是心灵的冲突,黑格尔认为是理想的冲突[3]。
黑格尔在他的悲剧理论中还提出,悲剧的结局是“永恒的正义”或“永恒的公理”取得的胜利。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悲剧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不只是亚理士多德所说的“怜悯和恐惧”,而是愉快和振奋[4]。
2、《呼啸山庄》主要人物情节《呼啸山庄》是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著名的一部小说,故事发生在英国北部约克郡偏僻荒原上的一座终日狂风呼啸的山庄。
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从利物浦领回一个无家可归的弃儿,给他取名希斯克利夫,并待他如同亲生,却引起了儿子辛德雷的强烈不满和嫉妒,而女儿凯瑟琳与这个皮肤黝黑一身野气的孩子很快成了形影相随的伙伴。
恩肖先生死后,希斯克利夫失去了保护,辛德雷少爷待他如同奴仆,并禁止妹妹与其玩耍。
西方悲剧理论视野中的黑格尔悲剧理论研究
西方悲剧理论视野中的黑格尔悲剧理论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黑格尔悲剧理论在西方悲剧理论视野中的地位和影响。
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其悲剧理论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独特的理论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悲剧艺术的本质和发展脉络,同时也能够为当代戏剧创作和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本文首先对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以揭示黑格尔悲剧理论在西方悲剧理论传统中的位置。
接着,本文将详细介绍黑格尔悲剧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悲剧冲突、悲剧人物、悲剧精神等方面,以展现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黑格尔悲剧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探讨其对后世戏剧理论研究和戏剧创作的影响。
本文还将对黑格尔悲剧理论在当代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探讨,以揭示其在当代戏剧理论和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黑格尔悲剧理论的理解,推动西方悲剧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并为当代戏剧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黑格尔悲剧理论的核心内容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其悲剧理论在西方悲剧理论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站在哲学的高度,通过辩证法的思维,对悲剧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悲剧观。
在黑格尔看来,悲剧的实质是两种伦理力量的冲突和调和。
这两种力量各自坚持自己的正义性,但又不能完全实现自己的要求,最终必然导致冲突和毁灭。
这种冲突和毁灭并不是悲剧的终点,而是悲剧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起点。
通过这种冲突和毁灭,两种伦理力量都得到了净化和提升,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和谐统一。
黑格尔进一步指出,悲剧人物在悲剧冲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是冲突的制造者,更是冲突的解决者。
悲剧人物往往具有深刻的内在矛盾,这种矛盾不仅体现在他们的性格中,也体现在他们的行动和命运中。
正是这种内在矛盾的存在,使得悲剧人物在冲突中表现出复杂性和多面性,成为了悲剧冲突的核心。
在悲剧冲突的解决方式上,黑格尔提出了著名的“永恒正义”原则。
比较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悲剧论
粗辨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悲剧论内容摘要:黑格尔与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悲剧理论史上的两位巨人,梳理他们理论上的异同自然意义重大。
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是西方悲剧理论史上的两座高峰,他们的悲剧理论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可比性。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黑格尔、悲剧论、过失说、冲突论正文:要对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悲剧论进行比较,首先就要比较二者对于悲剧形成的原因的理论。
他们都认为悲剧的产生是由于冲突的出现。
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形成的原因持“过失说”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一方面认为悲剧是由悲剧人物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而引起的。
另一方面又认为悲剧人物遭受厄运是由自己的某种过失或人性弱点造成的,悲剧人物并非完美无缺,而是与我们相似。
因此,遭殃是必不可免的。
亚里士多德这种祸不完全自取,又有几分自取的所谓“过失说”。
“过失说”道出了悲剧的本质就是好人犯了错误,亚里士多德理想的悲剧人物在道德品质和正义上并不是好到极点,但是他的遭殃并不是由于罪恶,而是由于某种过失或弱点。
而黑格尔则将悲剧的发生归结于伦理冲突,提出了“悲剧冲突论”。
伦理实体通过情致作用于悲剧人物.于是人物之间,不同的人物性格之间,不同人物所代表的伦理力量之间发生冲突。
黑格尔认为悲剧冲突有三种最常见的类型,第一种是由物理的或自然的情况导致的冲突。
但他认为这种悲剧冲突还只是外在的自然力量,是一些偶然事件,本身没有什么悲剧意义,还构不成真正有价值的悲剧冲突。
第二种是有自然条件产生的心灵冲突。
但这种冲突又只是天生情欲,仍属外在的自然力量,在心灵的旨趣和矛盾中仍不是本质的东西,故而只能构成悲剧冲突的基础和背景,不能构成本质性的悲剧冲突。
第三种是由心灵性的差异产生的分裂。
黑格尔认为“这才是真正重要的矛盾”,这才是最理想的悲剧冲突。
黑格尔认为,“在这些事例的冲突中,要点在于当事人所征求的对象本身是道德的,真实的,神圣的”。
也就是说,就人物各自的立场来看,都带有理性或伦理上的普遍性,其行动都有正确的理由,但在现实生活中,某一理想的实现,又必然会破坏或损害其对立面,因而它们又是片面的,抽象的,不完全符合理性的,因此这样的冲突也就最能表现悲剧。
美学 练习3
作业1.第3题美的最高形态是()。
A.人的美B.自然美C.社会美D.艺术美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第8题第一篇专门讨论美的本质的文章是()。
A.《乐记》B.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C.亚里斯多德的《诗学》D.黑格尔的《美学》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3.第9题“采采流水,蓬蓬远春”是()。
A.崇高B.悲剧C.优美D.壮美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4.第14题“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的本质C.艺术的功能D.艺术的内容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5.第16题原始时代的狩猎民族虽然住在花卉极其丰富的土地上,却决不用花做装饰。
这一现象说明( )。
A.美取决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B.美依存于人们的生活实践C.美在于移情D.美取决于距离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6.第19题“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一说是()提出来的。
A.柏拉图B.康德C.歌德D.黑格尔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7.第21题中国古代说“天地有大美”的人是()。
A.孔子B.刘勰C.老子D.朱光潜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8.第30题中国古代最早提出“诗教”的人是()。
A.老子B.孟子C.孔子D.庄子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9.第34题人类最早的美学思想产生于()时代。
A.原始社会B.文明社会之初C.18世纪D.古罗马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0.第39题提出”美是生活”的美学家是()。
A.亚里斯多德 B.别林斯基 C.狄德罗D.车尔尼雪夫斯基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1.第41题()指的是在舞台(或银幕)上通过演员的语言和行动表演故事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
《美学十五讲》课堂笔记整理八九两章
《画山水序》宗炳,南朝宋画家。
他首先是一位高明的山水画家,然后才是一位山水画理论家,也是我国的神游山水第一人。
1主张“畅神” 说,强调山水画创作是画家借助自然形象抒写意境的一个过程,使中国画“以形写神” 的理论,又前进了一步。
力求将“万趣”与神志融合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
2“澄怀”一审美主体,在自然美的欣赏中审美主体应该具有澄清、空明的胸怀,无杂念。
同于康德所说的审美不涉利害。
3“味象”一审美客体,指既要欣赏山水的形象,又要体味它们的灵趣。
“澄怀”是审美欣赏的前提,要做到“味象”,主体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
地位:标志着山水画已经从对人物画的依附中解脱了出来。
它涉及到了山水画美学的本体、创作、鉴赏、技法、传达等一系列问题,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意义:作为我国绘画理论史上第一篇山水画论,为中国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山水画的创作和美学特征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然美的欣赏主要是满足两种契合:一、人和宇宙生命的契合二、自然现象和人的情调的契合第八讲《奥德赛》和“退潮的沧海”美依据存在领域来分类,可以分为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
而如果依据美的表现形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来分类,则可以分为优美、崇高、悲和喜等。
优美、崇高、悲和喜等也被称作美学的基本范畴。
“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的最一般和最本质的特征、方面和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一、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朗吉弩斯在西方美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把崇高作为审美范畴提出来。
现代美学中的崇高理论是以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为起点而逐步走向完善的。
1崇高的特征崇高,是一种庄严、雄伟的美,具有巨大的力量和慑人的气势。
崇高,是惊心动魄而不是玲珑雅致。
按照朗吉弩斯的理解,崇高首先存在于自然界,存在于某些自然事物中。
他在《论崇高》中写的一段话表达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环视四周的生活,我们会发现,万物的丰富、雄伟、美丽是惊人的。
朗吉弩斯通过列举这些对象显示出自然界崇高的美学特征:数量的巨大和力量的强大,威严可怕,令人惊叹,人的实践尚未征服的奇异。
从黑格尔的悲剧理论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从黑格尔的悲剧理论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西方悲剧美学史上,自亚里士多德第一次系统阐述了悲剧理论以来,悲剧美学理论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是唯一能与之并肩的理论巨擘。
黑格尔的悲剧美学有其深厚的哲学基础,深刻体现了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合理内核”——强调事物的矛盾发展的辩证法思想。
“他第一个把矛盾冲突的学说真正运用于悲剧理论,第一次自觉地把悲剧看成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过程。
”黑格尔把冲突看作最高的情境,只有在这种情境下行为和动作才能见出严肃性。
他把可能导致悲剧的冲突分为三类,其中第三类冲突是“由精神的差异面产生的分裂”,由此提出了两难结构理论——通过古希腊神话中人物的悲剧,得出两难结构为“两个片面都有充足理由,相持不下又相辅相成的悖论”。
黑格尔认为两难之所以难,是因为两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是“两种合理性的冲撞”,由此产生的悲剧能够更好的将读者带人故事,提高作者、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亲密性。
朱光潜先生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悲剧所表现的正是两种对立的理想的冲突和调解。
就各自的立场来看,互相冲突的理想既是理想,就都带有理性或伦理上的普遍性,都是正确的,代表这些理想的人物都有理由把它们实现于行动。
但是就当时世界整体情况来看,某一理想的实现就要和它的对立理想发生冲突,破坏它或损害它,那个对立理想的实现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所以它们又都是片面的,抽象的,不完全符合理性的。
这是成全某一方面就必牺牲其对立面的两难之境。
”在黑格尔之后,叔本华“第三种悲剧”的理论也有相关论述:“第三种悲剧最好,因为这种悲剧既不需要一个巨大的谬误,或者闻所未闻的偶然事件;也不需要一种人物,其邪恶达到了人类所能达到的极限;而只是些具有普通品德的人物,在普通的环境中,彼此处于对立的地位,他们的地位逼使他们明知故犯地,睁着眼睛地互相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而他们当中,没有一方是完全错误的。
”王国维先生在《红楼梦评论》中即用该理论分析《红楼梦》的悲剧性:“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及对其的一些思考
一 黑格尔简介
黑格尔(1770—1831) • 背景:十八世纪后半期至十九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的时代,各种思 潮汹涌澎湃。在这些思潮中,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是这一时期遍及欧洲的最强劲 的政治思想运动;与此同时,作为与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相抗衡的一种思潮,保 守主义在这一时期也表现得较为突出。在德国,由于特殊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自 由主义、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三大思潮呈现独特的发展趋势,分别形成了温和的 自由主义思潮、浪漫主义化的民族主义思潮以及浪漫主义化的保守主义思潮,深 刻影响了德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深深植根于十八世纪后期、 十九世纪前半期的德国乃至欧洲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和这三股思潮的发展紧 密联系在一起。 • 经历:出生于公务员家庭,一生经历丰富,主要是那个时代的原因,看到了许多大的 政治变动,他一生主要是教书和做学问,性格比较妥协,保守,但那个时代背景是浪 漫的自由的,所以可以说他是个浪漫的妥协派。他热情的赞扬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但是到了雅各宾专政时期他就忍不住了,表现出绝望和彷徨。这个事实就足以说明他 的市民阶级的摇摆性和不彻底性。象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歌德所说的一样,黑格尔还 没有摆脱当时德国“庸俗的市民”的习气。
• 情致就是悲剧人物静态的性格,当悲剧人 物行动时情致就转化为悲剧人物的性格 。
• 情境:一般世界情况规定了悲剧人物活动的大致时空, 情境则把这一模糊的时空具体化到人物的日常活动中来 了。情境包括三种或三个阶段,即无定性的情境、处在 平板状态的情境和冲突的情境。其中只有冲突的情境适 合于悲剧情节的展开与悲剧人物的塑造。无定性的情境: 自足的艺术形象还没有和周围世界发生联系,而只是处 于一般世界情况之中的时候,这种艺术形象还处于白闭 状态,表现出的是一种静穆或泰然自足的艺术特色。处 于平板状态的情境:它和周围世界的联系不具有重大的 意义,不产生矛盾冲突,而只是一些独立的行动。人物 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或者即使建立起来了也只 是些无关紧要的关系,见不出对立斗争。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精选10篇)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悲剧的诞生》是一本由黑格尔所著的哲学文献。
它的诞生标志着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的古典哲学时代的开启。
黑格尔在其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作为一种哲学形式信息融入了他的哲学体系中。
悲剧在他的哲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人类本性和历史意义的思考。
阅读这本书,我的第一感受是它的深度和广度。
黑格尔既对古希腊悲剧的起源进行了考证和探究,并对其内涵和形式进行了剖析和评价,同时还对当时的哲学、艺术和社会风貌进行了精准的描述和分析。
在他看来,悲剧不仅是宗教的替代品,它更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诠释和思考。
黑格尔在书中运用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将古希腊悲剧与他的哲学理论相结合,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关于人类群像和社会矛盾的壮丽画卷。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它的重要性。
对于哲学和文学爱好者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作。
黑格尔在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尤其是在对对立面的处理上,在现代思想和语言学中仍然具有广泛的启示性和指导价值。
同时,通过对悲剧的分析和诠释,黑格尔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深刻、更加复杂的人性世界,这对于我们理解和思考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的历史和未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为一名AI语言模型,我认为,我们可以将悲剧的观念运用到人工智能领域中。
尤其是在处理数据分析等方面,我们可以使用黑格尔确立的对立面分析方法,来对数据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评估。
在开发智能系统的时候,运用这种哲学思维方式,更能体现人性化和哲学性。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也许会被实践所否决,但至少它给了我们一个创新的方向和思考的契机。
总之,我认为,阅读《悲剧的诞生》是一次重要的思维之旅,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人类本性、社会历史和哲学思维等视野的大门。
通过这本书的启示,我们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人类的本质、社会的矛盾和未来的方向,更好地驾驭自己走向成功的道路。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悲剧的诞生》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文学价值的书籍,作者尼采以对古希腊悲剧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揭示了古希腊悲剧的本质和人类文化精神的内涵。
浅析黑格尔的悲剧冲突理论
浅析黑格尔的悲剧冲突理论摘要:黑格尔的美学理论是其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本文重点论述了黑格尔的悲剧冲突理论及其在悲剧史上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黑格尔强调悲剧的结局是局部善的、合理的东西的毁灭,而全面、正确、进步的伦理观念——“永恒正义”则在悲剧所认为的痛苦和毁灭中得到保存和升华。
黑格尔悲剧冲突理论是一种有冲突无是非理论,并且有其积极意义。
关键词:辩证法;悲剧冲突;“有冲突无是非”说尔是十九世纪德国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和美学家,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其哲学理论的重要来源,而最能体现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则是他的悲剧冲突理论。
黑格尔是第一个把矛盾冲突学说真正应用于悲剧理论的哲学家,他认为“悲剧是一切艺术形式中最适合于表现辩证法规律的艺术。
”如果我们研读黑格尔的悲剧学说,就会发现,黑格尔正是在用悲剧来实践他的辩证法理论。
一黑格尔通过矛盾法则来说明悲剧冲突的性质,认为悲剧不是因为个人的偶然原因造成的,那只是表面的现象,悲剧冲突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实体性伦理力量”的冲突,由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认为,人类的意志理念具有能动作用,是绝对理念分化出来即对立统一体,因而冲突双方所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相对于绝对正确的“永恒正义”来说,同时都有道德上的片面性。
在冲突当中,各自坚持自己的片面性,而损害对方的合理性,这两种善的斗争,必然引起悲剧性的冲突。
黑格尔借用索福克勒斯的作品《安提戈涅》来说明自己的理论。
剧中,国王克瑞翁代表的是第二种伦理力量,即国家的安全荣誉;安提戈涅则代表第一种伦理力量即家庭伦理道德。
在黑格尔看来,这两种理念都是合乎理性的,是善的。
但由于片面维护和坚持自己所代表的那部分力量,互相损害,因而又都有不合理的因素。
他们产生矛盾,进行斗争,导致不可避免的悲剧性结局。
假若安提戈涅让哥哥暴尸荒野则违背了她所代表的家庭伦理道德,从而否定了自己;假如埋葬了哥哥则违反了国家的法律与父亲克瑞翁发生冲突。
黑格尔悲剧理论在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的体现
黑格尔悲剧理论在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的体现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国戏剧家之一,他的剧作多以家庭关系和人的内心冲突为主题,揭示了社会和文化对个人的压抑和破坏。
在他的剧作中,可以看到黑格尔悲剧理论的体现。
黑格尔悲剧理论主要包括四个要素:主人公的具体形象、悲剧的冲突、命运的妒忌和意识的斗争。
在威廉斯的剧作中,这些要素都有所体现,以《欲望号街车》、《猫上屋后顶》和《欢场之狼》为例进行分析。
在主人公的具体形象上,黑格尔认为主人公是悲剧的核心,他们具有卓越的品质和高尚的品格,但却因为某种原因而遭受悲剧的命运。
在《欲望号街车》中,主人公布兰奇·杜波上尉曾是英雄,后来却因为战争创伤和家庭破裂而沦为废人。
他的悲剧在于他无法恢复自己的尊严和自尊,最终堕落为一个追求肉体欲望的野兽。
同样,在《猫上屋后顶》中,主人公布里克是一个有才华的诗人,但他因为自己的性取向和婚姻的矛盾而陷入了孤独和绝望的境地。
在悲剧的冲突上,黑格尔认为悲剧是由于人性的矛盾和社会的冲突而产生的。
在《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杜波上尉与他的妹妹布兰奇·杜波一起生活,他们的关系既是兄妹的亲情,又是情人之间的激情。
这种禁忌的关系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冲突和悲剧。
同样,在《猫上屋后顶》中,布里克和他的妻子玛吉的婚姻关系也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虚假的表象,背后隐藏着深深的不信任和孤独。
这种婚姻关系最终导致了布里克的精神崩溃和死亡。
在命运的妒忌上,黑格尔认为悲剧是命运对主人公的嫉妒和报复。
在《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杜波上尉被战争创伤和家庭破裂所困扰,他的命运似乎无法逃避。
无论是战争的阴影还是家庭的摧毁都让他感到了绝望和恐惧,最终导致了他的崩溃。
同样,在《欢场之狼》中,欧罗·哈尔德是一个年过四十的男人,他深受年龄和生活的折磨,无法逃离冷酷的现实。
他的命运是一个残酷的嘲笑,使他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2024年汉语言本科-美学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住在富人区的她2024年汉语言本科-美学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试以这段话为例,说明审美经验中评价活动的特点。
2.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审美形态具有()。
A.民族性与世界性B.生成性与历史性C.稳定性与当代性D.连续性与阶段性3.简述作为审美形态的喜剧的特征。
4.“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句话揭示了审美对象的()。
A.确定性B.特殊性C.实体性D.开放性5.在艺术意象的创造、凝定和重建这一中心线索中,“凝定”涉及的是()。
A.艺术创作B.艺术品C.艺术接受D.艺术鉴赏6.艺术接受中的意象是()。
住在富人区的她A.再生成的B.直接传递的C.作品中固有的D.艺术家规定的7.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象征型、古典型和()。
A.抽象型B.原始型C.写实型D.浪漫型8.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A.审美形态B.审美经验C.审美关系D.审美活动9.首先把辩证思维的方法引进悲剧理论的美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尼采D.马克思10.能够直接引导听众的感觉和想象的音乐作品的标题是()。
A.《作品128号》B.《b小调咏叹调》C.《月光曲》D.《A大调练习曲》11.在意象的各种类型中,通过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是()。
A.抽象B.喻象C.兴象D.仿象12.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类型,既()。
A.数量的崇高与体积的崇高B.自然的崇高与人性的崇高C.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D.静态的崇高与动态的崇高13.1883年从西文翻译《维氏美学》的日本学者是()。
A.中江肇民B.花之安C.今道友信D.小尾郊一14.简述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15.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
A.认为美育是一种“人格教育”B.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C.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称四育D.提出“寓教于乐”16.从历史事实上看,艺术天才是()。
A.普遍存在的B.先天注定的C.客观存在的D.根本不存在的17.对“以道制欲”表述正确的是()。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研究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研究浮士德博士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学者,他的生涯充满了无数的研究和探索。
然而,这位博学之士却陷入了一种深刻的悲剧之中,这使得他的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故事,并从中提取出关键的主题和要素。
浮士德博士是一位勤奋且富有才华的学者。
他对科学、哲学、神学等多个领域均有深入的研究。
然而,他所在的时代却充满了黑暗和蒙昧。
科学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神学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浮士德博士的研究成果虽然卓越,但在一些人看来,却是离经叛道的。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主要来自于他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同和理解。
他的思想和研究成果远远超出了他所在的时代,因此,他常常被人们视为怪人和疯子。
此外,他对知识和科学的追求也给他带来了很多敌人,这些人试图阻挠他的研究,甚至对他进行了迫害。
然而,尽管遭受了种种挫折,浮士德博士却并未放弃他的追求。
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使得他不断克服困难,继续前行。
他的勇气和决心不仅体现在他的研究中,也展现在他与敌人的斗争中。
这种坚定的信念,使得浮士德博士在面对悲剧时,仍然能够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研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首先,知识的探索和发展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
只有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我们才能逐渐摆脱蒙昧和无知。
其次,科学的进步需要敢于挑战旧有的思想和观念。
只有敢于质疑和挑战,才能够推动科学的不断发展。
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我们需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勇气。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在逆境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研究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追求知识和科学不仅需要勇气和决心,也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
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去挑战既定的观念,去克服前方的困难。
作为未来的学者和探索者,我们应该铭记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将其作为我们前行的动力和指引,不断推动知识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曹雪芹的人生悲剧与《红楼梦》作品悲剧历来为世人所感慨。
从黑格尔的悲剧冲突论解读悲剧《莎乐美》
100从黑格尔的悲剧冲突论解读悲剧《莎乐美》王云云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语系摘要:从黑格尔的戏剧冲突理论出发,王尔德的独幕悲剧《莎乐美》呈现了近代悲剧特有的冲突与和解方式。
当莎乐美对约翰的主观情欲之爱和约翰代表的坚定维护的基督教伦理力量之间产生冲突时,冲突双方由于坚定的性格选择以破坏的方式来否定对方肯定自己,冲突的结局是莎乐美的主体性原则获得阶段性胜利。
莎乐美作为唯美主义的化身为了得到一瞬间的爱情引发了戏剧中的第二个冲突戏剧,即希律王的精神力量的差异对立所引发的冲突。
在意识到莎乐美的行为会亵渎上帝,为了维护宗教的伦理力量,他采取行动将莎乐美杀死,以毁灭的方式再次否定了主体性原则,冲突的结局最终还是以宗教的普遍的伦理力量胜利实现和解。
关键词:悲剧冲突;和解;黑格尔;王尔德《莎乐美》是王尔德所有作品中唯一的一部独幕悲剧。
作为一部成功的由圣经故事改编而来的戏剧,这部悲剧讲述了犹太国的公主莎乐美爱上先知约翰又遭到坚定拒绝之后,在为希律王跳七层纱舞时乘机索要先知的首级,最后亲吻其头颅,莎乐美最终也被希律王处死。
由于王尔德的唯美主义主张,这部悲剧的解读大多被赋予颓废色彩和唯美主义的视角,即强调强烈的感官刺激和瞬间享受。
但是文艺作品的解读应该是多视角、多层次的。
作为一部浪漫悲剧,《莎乐美》的解读应该回到它作为悲剧作品的定位。
本文将从黑格尔的悲剧冲突理论出发,通过对《莎乐美》中矛盾冲突和和解的分析,旨在为这部戏剧作品的解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哲学体系在西方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其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他的悲剧理论则最能体现他的核心的美学观点“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
作为辩证法的大师,他将辩证法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到他的戏剧理论,提出悲剧理论的矛盾冲突学说。
他的悲剧冲突理论成为继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论以来西方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戏剧理论。
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分析与探究
184艺术家The artists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的悲剧艺术面临的一系列关乎存亡的问题逐渐进入学界的视野,并且围绕着这些问题的讨论也大量出现。
不过因为参与讨论的基本都是话剧或者是戏曲研究理论专家,所以在艺术和哲学理论层面上的分析相对较少,因此虽然问题解决方案有很多,但大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发展至新世纪,学界的眼光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逐渐上升至方法论等层面。
就这一方面来说,加强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分析探究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因为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不仅在悲剧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在方法论上也更为先进。
一、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概述(一)悲剧情节就悲剧情节而言,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整一说”,其认为所有悲剧都得具备情节、形象、性格、歌曲、言词及思想这六要素[1]。
在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情节。
因为悲剧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模拟某一种性格,而是侧重于行为,并通过行为体现性格。
除此之外,悲剧依靠的主要因素是“认识”与“逆转”,这两种都属于情节领域。
所以,情节占据着首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等同于悲剧的灵魂。
其次重要是性格。
亚里士多德要求戏剧情节应该完整和统一。
悲剧是对一件规模、圆满及完整的行为进行模拟的,所以对于情节要求有着显著的要求,不过这些都要求遵循必然律、或然律这两大原则。
(二)悲剧人物就悲剧人物来说,亚里士多德提出了“错误说”,主要是探讨悲剧人物品质的遭遇,也可以说是悲剧作品的情节安排与性格描写,以便揭示悲剧形成的原因,有效凸显悲剧独特艺术性,进而给予观众不一样的审美感受和道德教训[2]。
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还提出,悲剧中的理想人物是既不大德至善,也不是穷凶极恶,而是在这两者之间。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说”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辩证因素,而且打破了传统命运观念束缚,还让我们明白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应该只简单地归结于人为不能驾驭的命运,而是应该从人的行为、性格等中努力寻找。
所以,其侧重悲剧教育功能的体现,并且推动了文化观念进一步的转变。
简论黑格尔的悲剧冲突理论
黑格尔是德国哲学家,他的悲剧冲突理论是他在《自然哲学批判》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悲剧是由人类自己内心的冲突造成的,这种冲突是人类无法解决的。
黑格尔认为,人类的意识是一种自我意识,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
但是,人类的意识也有限制,无法完全理解世界的真相。
因此,人类的意识会产生冲突,这就是悲剧的根源。
黑格尔认为,人类的意识会产生两种冲突:一种是理性冲突,即人类的意识和实际相冲突;另一种是情感冲突,即人类的意识和情感相冲突。
这两种冲突都是人类无法解决的,因此会造成悲剧。
黑格尔的悲剧冲突理论认为,人类的意识是悲剧的根源,而人类无法解决的冲突是悲剧的本质。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悲剧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浅谈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浅谈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摘要]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从三方面分析了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即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悲剧理论的主要内容和问题。
通过分析发现,黑格尔悲剧理论中的永恒正义不是一种寂然不动的实体,而应该是在悲剧冲突中不断地得到彰显,得到超越。
[关键词]黑格尔悲剧理论哲学思想永恒正义我国著名学者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论及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时,曾说过:“哲学家谈悲剧总是不那么在行。
在悲剧问题上求教于哲学家往往是越说越糊涂。
”然而,事实当真如此还是别有深意?显然,我们不能武断地下结论。
本文就来谈谈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研究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必须先了解其哲学思想。
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
”主张思维与存在的统一。
他认为逻辑推演的过程就是思想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客观世界发展的过程。
黑格尔反对康德的“自在之物’’不可知的观点,他认为思想是“客观的”,是事物的本质。
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这就是黑格尔所谓的“绝对精神”,由此建立起了其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辩证发展的,他反对“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认为正反两面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不把反面看作对正面的简单否定,而把它看作构成正面的内部环节,正如黑格尔所说“纯粹的光明就是纯粹的黑暗”。
嘿格尔把“绝对精神”分为三个基本阶段:逻辑、自然和精神。
黑格尔的全部哲学主要就是对这三个阶段的描述。
“绝对精神”通过艺术、宗教和哲学三种形式来认识自己,哲学是“绝对精神”的完成形式,宗教介乎哲学和艺术之间,而艺术只是精神对自身的一种感性的、直观的认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悲剧理论的主要内容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是他关于对立面统一的辩证法思想的一个特殊应用,悲剧中,相互对立的双方构成“冲突”,而对立上面的统一,即是通过“和解”的方式。
悲剧的产生:冲突说。
黑格尔所谓的冲突,是指人物性格在某种具体情境中所遭受到的两种普遍力量(人生理想)的分裂和对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黑格尔悲剧理论的历史意义
黑格尔关于悲剧理论的论述虽然不多,但是悲剧理论在他的的美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黑格尔对于悲剧的解释上承亚里士多德,下启马克思恩格斯,具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
在西方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对悲剧理论进行了研究。
在《诗学》第六章中,他第一次对悲剧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些情绪得到净化。
”[1]这个定义涉及到悲剧摹仿的对象、媒介、方式和悲剧的效果。
亚里士多德认识到了悲剧的一些特征,但他并没有真正涉及到悲剧的内在机制,这样便不能具体地解释悲剧效果产生的原因,于是遭到了黑格尔的严厉斥责。
黑格尔指出,“亚里士多德曾认为悲剧的真正作用在于引起哀怜和恐惧而加以净化。
他所指的并不是对自我主体性格协调或不协调的那种单纯的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即好感和反感。
”[2](P287-288) 黑格尔认为这是一种最肤浅的看法,“艺术作品的任务只是把精神的理性和真理表现出来。
”[3]黑格尔要求“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我们必不能死守着恐惧和哀怜这两种单纯的情感,而是要站在内容原则的立场上,要注意内容的艺术表现才能净化这些情感。
”[4]对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这两种情感,黑格尔作了不同的解释。
他说: “人感到恐惧不外两种原因,一是碰到外界有限事物的威力,一是认识到自在自为的绝对真理的威力。
人应该感到恐惧的并不是外界的威力及其压迫,而是伦理的力量,这是人自己的自由理性中的一种规定,同时也是永恒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人要违反它,那就无异于违反他自己。
像恐惧一样,哀怜也有两种对象。
一种就是对于旁人的灾祸和苦痛的同情,这是一种有限的消极的平凡感情。
这种怜悯是小乡镇妇女们特别容易感觉到的。
高尚伟大的人的同情和怜悯却不应采取这种方式。
因为就只突出灾祸的空虚的消极方式,其中就含有贬低受灾祸者的意味。
另一种是真正的哀怜,这就是对受灾祸者所持的伦理理由的同情,也就是对他所必然显现的那种正面的有实体性的因素的同情。
这种哀怜当然不是流氓恶棍所能引起的。
所以悲剧人物的灾祸如果要引起同情,他就必须本身具有丰富内容意蕴和美好品质,正如他的遭到破坏的伦理理想的力量使我们感到恐惧一样,只有真实的内容意蕴才能打动高尚心灵的深处。
因此,对于悲剧结局所感到的
兴趣是一回事,对于一种单纯灾祸或一个悲惨故事所引起的同情时那种单调的满足感却另是一回事,不应把这二者混淆起来。
”[5]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人公既不是好到极点,也不是坏到极点,而是一些和我们们相似的人,他们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由于为非作歹,而是由于犯了过失。
此即亚里士多德著名的悲剧人物“过失说”,这种理论倾向于从人的自身内部去寻找悲剧的根源,悲剧人物的命运实际上就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应而已。
黑格尔对此进行了批判:“这种单纯灾祸不是由受害人招致的或应负责的,而是外在的偶然事故与环境的凑合,例如疾病,财产损失,死亡等等,无辜地碰到他身上的,这种场合所应引起的兴趣只是一种设法营救和援助的迫切愿望。
如果救援不可能,那种苦痛和灾难的情景只能使人痛心。
真正的悲剧苦难却不然,它落到剧中人物身上,只是作为他们自己所作所为的后果,他们是全心全意投入这种动作的,既有辩护的理由,又由于导致冲突而有罪过。
”[6]可以看出,黑格尔仍然在悲剧人物身上寻找悲剧产生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黑格尔引入了冲突论,来解释悲剧形成的原因。
黑格尔以其哲学上的矛盾学说(对立统一说) 为基础,创立了悲剧冲突说。
在整个西方戏剧理论史上,黑格尔第一个用辩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去揭示悲剧的本质。
自黑格尔之后,人们谈悲剧必言悲剧冲突。
黑格尔认为,冲突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这三种冲突都可以导致悲剧的产生。
第一种是由物理的或自然的情况所产生的冲突。
它们涉及的只是外在的自然以及自然所带来的疾病、罪孽和灾害,它们破坏了原先生活的和谐,造成矛盾对立。
黑氏认为,这种冲突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艺术之所以取它为题材,只是因为自然灾害可以发展出精神性的分裂。
第二种是由自然条件产生的心灵冲突。
凡是以自然或家庭出身为基础的冲突都属于这一类。
具体又分为三类:(1) 和自然密切联系的权利,如亲属关系、继承权之类引起的冲突。
《俄狄浦斯》与《麦克白》反映的冲突即属此类。
(2) 由于习俗和法律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但并不公平的习惯而形成的冲突。
(3) 由于天生性情所造成的主体情欲而引起的冲突。
第三种冲突是由心灵的分裂而产生的冲突。
黑格尔认为,前两种冲突的作用只在形成更进一步的冲突枢纽,只有这第三种冲突才是真正的冲突,因为其根源在于“精神方面的一些生命力量在它们的差异中互相对立、相互斗争”。
黑格尔把此类冲突也分为三种:(1) 冲突起于主观意图与客观结果的深刻的二律背反之中。
例如俄狄浦斯为了逃避杀父娶母的命运远走他乡,此行动反而促成了他千方百计要逃避的厄运的发生。
(2) 起因于自我意识到的而且由于这种认识和意图产生的破坏。
如哈姆雷特受鬼魂的暗示并经长期的探察终于发现他的叔父正是杀害他父亲的凶手,于是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复仇。
(3) 行动并不引起冲突,只是行动产生的关系
和情境是与之矛盾对立的,才成为引起冲突的行动。
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并没有伤害谁,但是他们认识到双方的家庭因世仇而不允许他们结合,于是他们便陷入不可避免的冲突之中。
黑格尔把所有冲突划分为自然的冲突、人与外界的冲突、心灵的自我冲突三类,并把心灵的自我冲突视为最高的冲突,这种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几成定论。
悲剧冲突表面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实际上是内化为他们情致的特定伦理实体之间的冲突。
因为伦理实体在黑格尔那里是包含了宗教、祖国、家庭、名誉、社会地位等在内的统一体,因而悲剧冲突便带有一定的社会性。
黑格尔对于悲剧冲突的社会性的提示使他超越了他之前的许多悲剧理论家和美学家,并为马克思恩格斯最终揭示悲剧冲突产生的社会根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但是,由于他把悲剧冲突的基础建立在某种纯粹的实在的精神力量上(如在某个悲剧人物身上发生家庭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等),而忽视了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冲突才是产生悲剧冲突的真正根源这一事实,因此,就根本看不到形成悲剧冲突的社会阶级基础。
由于黑格尔把悲剧冲突的方式都看成是善的、合理的和正义的,只是由于偏执于一端的片面性而犯了罪、导致了不正义,便从根本上抹煞了悲剧冲突双方的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有罪与无罪之间的原则界限。
此外,在对悲剧结局的解释上,黑格尔提出了“和解说”和“永恒正义胜利说”,体现了庸人的折衷主义。
马克思、思格斯从社会政治学、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扬弃了黑格尔悲剧理论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将人物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现实不允许实现的矛盾之中,深刻地揭示了悲剧的社会历史及阶级涵义。
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指出,悲剧的本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7]所造成的。
在这封信中,马恩指出,此处“历史的必然要求”指济金根的起义必须和广大农民结盟才能取胜。
然而,骑士的阶级性质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这样做,这就是“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由此而决定了济金根失败的悲剧。
那么,悲剧人物在哪些方面的欠缺使他“实际上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呢?马克思认为悲剧人物在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方面有严重的过失,即悲剧人物缺乏知性是形成悲剧的决定性因素。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当旧制度本身还相信而且也应当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
当旧制度作为现存的世界制度同新生的世界进行斗争的时候,旧制度犯的就不是个人的谬误,而是世界性的历史谬误。
因而旧制度的灭亡也是悲剧性的。
”[8]旧制度作为悲剧主体并没有认识到其已失去存在的合理性,反而想继续在历史的舞台上唱主角,因而产生了悲剧。
人物同样如此。
在分析济金根的悲剧成因时,马恩指出,济金根最大的过失在于没有弄清楚他所处的立场,
他所代表的阶级究竟是什么,他在农民起义和封建骑士制度之间摇摆不定,没有明确其奋斗的方向,不能抛弃其与生俱来的阶层的束缚,终于采取了错误的行动,导致了失败。
总之,黑格尔在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基础上,自觉地运用对立统一的矛盾法则来解释悲剧冲突,揭示了悲剧的本质,体现了他在悲剧理论方面的独创性,他的悲剧冲突说又向下开启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理论。
可以说,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在西方悲剧学说史上,有着从亚里士多德到马恩的桥梁作用。
注释:
[1] 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第19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2] [3][4][5][6]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第287—288
页,288页,288页,288-289页,289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46页。
[8]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5
年版,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