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未来》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宇宙的未来》是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的-篇自读课文,该单元以“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和科学美感的陶冶”为主题展开。
《宇宙的未来》是自然科学论文,主要写霍金对宇宙未来所作的科学预测,得出宇宙或膨胀或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的结论,“幽默的语言风格”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要点,理解文中重要信息的内涵。
2、学习、欣赏本文严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能够加以灵活运用。
3、了解关于宇宙学的基本知识,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思辨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难点: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四、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
投影幻灯1:尸佼《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屈原《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行,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板书课题:宇宙的未来学生简介霍金,老师适当补充、强调:人类自古而今对宇宙的不断追问与求索。
问题1:如果选择注释①霍金简介中的两个词或短语来描述你所知道的霍金你会选择哪两个?投影幻灯2:当代的爱因斯坦身残志坚要点:霍金辉煌的科学成就与坚强的意志品质。
设计意图:激趣,培养准确整合信息能力。
(二)、自主学习。
学生速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1、投影幻灯3:根据课文有关内容将下列空缺处补充完整。
本文是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
这篇演讲从和的预言说起,然后过渡到自己对的科学预言,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作者预测宇宙或将,或将,这取决于,而现在,所以两种结果都可能发生。
2、投影幻灯4:思考:(1)作者认为“科学预言也许并不比那些巫师或预言家更可靠些”,又说“我们认为可以做可靠的预言”,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2)作者最后说“两方下赌注,以确保万无一失”,这和巫师、宗教预言有何不同?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不同理解可以讨论。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设计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起源、结构、组成和演化过程。
2. 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认识现代天文学和宇宙学的主要成就。
3. 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宇宙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2. 宇宙的结构和组成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4. 现代天文学和宇宙学的主要成就5. 宇宙的未来展望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2. 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宇宙的美丽图片和壮观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宇宙的理解和感悟。
4. 开展实践活动,如观测星空、制作宇宙模型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案,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 准备宇宙相关的图片、视频和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3. 准备观测星空的设备,如望远镜等,以便进行实践活动。
4. 准备宇宙模型制作材料,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宇宙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考能力。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协作能力。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宇宙知识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2. 第3-4课时:宇宙的结构和组成3. 第5-6课时: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4. 第7-8课时:现代天文学和宇宙学的主要成就5. 第9-10课时:宇宙的未来展望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宇宙的结构和组成、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现代天文学和宇宙学的主要成就、宇宙的未来展望。
2. 教学难点:宇宙的演化过程、宇宙的结构和组成、现代天文学和宇宙学的主要成就。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宇宙的未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宇宙的未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宇宙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观测事实,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未来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宇宙的未来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究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宇宙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观测事实,以及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未来发展趋势。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对宇宙的未来进行预测和分析,以及让学生理解宇宙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宇宙的趣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介绍宇宙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观测事实,包括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浩瀚与人类的探索之间的关系。
3.举例:列举一些实际案例,如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4.对比:对比地球和宇宙中的生命,引导学生思考两者的异同,让他们深刻理解宇宙的广袤和复杂性。
5.总结:总结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宇宙的奥秘。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问答、案例分析、多媒体演示。
2.教学手段:课堂练习、家庭作业、评价方式多样化。
五、课堂练习与家庭作业1.课堂练习:通过问答、选择题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家庭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材:《宇宙的未来》。
2.教辅:参考书、题库等。
3.技术工具:电脑、投影仪、图片资料等。
七、结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宇宙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观测事实,了解了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未来发展趋势,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宇宙的未来进行预测和分析。
同时,学生们也激发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究热情,培养了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2)掌握宇宙膨胀、黑洞、暗物质等基本概念;(3)推测宇宙未来的发展趋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宇宙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2)运用科学推理和想象,探讨宇宙的未知领域;(3)学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取和处理宇宙信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关注人类和地球的未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2)宇宙膨胀、黑洞、暗物质等基本概念;(3)宇宙未来的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1)宇宙的演化过程;(2)黑洞和暗物质的本质;(3)宇宙未来的预测方法。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宇宙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宇宙的未知领域;4. 科技辅助: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天文望远镜、宇宙模拟软件等,增强学生对宇宙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掌握宇宙的相关知识,搜集相关教学资源;2. 学生准备:预习宇宙相关知识,准备参与课堂讨论;3. 教学器材:天文望远镜、宇宙模拟软件、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宇宙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2)简要介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课堂讲解:(1)讲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如大爆炸理论;(2)介绍宇宙膨胀、黑洞、暗物质等基本概念;(3)探讨宇宙未来的发展趋势,如宇宙大坍缩、多宇宙理论等。
3. 案例分析:(1)分析典型的宇宙现象,如星系碰撞、黑洞吞噬星体等;(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推理和想象,探讨宇宙的未知领域。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宇宙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各自的观点;(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3)全班交流,总结宇宙未来的可能发展趋势。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掌握文章的主要论据。
(2)能够运用文章中的科学知识,解释一些宇宙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对宇宙未来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基本观点和主要论据。
2. 文章的论证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2. 宇宙未来的预测和设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未来。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宇宙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宇宙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和主要论据。
(2)让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概括文章的论证过程。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宇宙的未来,结合文章的论据,提出自己的观点。
(2)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整理课堂笔记,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布置一道关于宇宙未来的研究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作业设计与评价1. 作业设计:(2)让学生收集有关宇宙未来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2. 作业评价:(1)评价学生的作业内容,看是否能够紧扣文章观点,提出有见地的看法。
(2)评价学生的作业结构,看是否条理清晰,论述有力。
八、课程拓展1. 组织一次关于宇宙未来的科普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讲座。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宇宙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科学家对宇宙未来的预测。
学习课文中科学性的说明文写作方法。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概念和术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宇宙未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宇宙科学的热爱,激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敬畏之心,认识到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宇宙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科学家对宇宙未来的预测。
课文中科学性的说明文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宇宙学概念的理解。
课文中的科学论证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宇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的浩瀚与神秘。
(2)提问:“你们对宇宙的未来有什么想象?”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自主阅读(1)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2)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概念和术语,如“暗物质”、“暗能量”等。
3.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课文中的宇宙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讨论,交流彼此的看法。
(2)全班分享: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
4.精讲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介绍课文的开头、结尾以及部分。
(2)讲解关键概念:解释“暗物质”、“暗能量”等概念,帮助学生理解。
(3)论证方法解析:分析课文中的科学论证方法,如比较、归纳等。
5.拓展延伸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人类有什么影响?面对宇宙的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
6.课堂小结(2)提醒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科学论证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7.作业布置(1)课下阅读《宇宙的未来》全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激发了学生对宇宙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3《宇宙的未来》 教案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和作者霍金的科学贡献。
二、能力培养目标1.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辨能力和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2.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科技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准确地感知和理解文中重要语句。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科技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今天的课正是开始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观看一部短片。
(播放短片209秒带你领略地球的渺小)前几年有一句流行语,叫做: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然而比我们的地球更广的宇宙充满了神秘的色彩,难道不值得我们去看看么?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任务让大家去查宇宙真正的起源,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为大家讲解宇宙的起源(此处学生讲解自备PPT)通过XX的讲解我们了解了宇宙的起源,那么宇宙又将走向何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在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先生的带领下走进《宇宙的未来》(板书)二、作者介绍斯蒂芬·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
1963年,霍金经诊断得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严重的肌肉萎缩使他不得不瘫痪在床上,仅三根手指可以活动。
那年他只有21岁。
而在他43岁这年,他又因为肺炎做手术丧失了语言功能。
医生告诉霍金他最多只能活两年。
霍金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
霍金1988年出版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白板展示部分)(讲解部分)在他开始患病时,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行将结束,于是抓紧时间,全身心投入,谁也没想到他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成果累累.他的成功,当然离不开他的天才,但那种不向厄运低头的精神,是没有人不敬佩的.由此可见,人的精神力量是难以想象的,一个人要有精神,一个民族也要依靠精神,精神的力量往往可以超越世上难以逾越的障碍。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宇宙的基本概念,包括宇宙的起源、组成和结构。
2. 使学生了解宇宙的演化过程,包括大爆炸理论、恒星演化、星系形成等。
3. 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包括地面观测、航天探测、暗物质与暗能量的研究等。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宇宙的基本概念:宇宙的起源、组成和结构。
2. 宇宙的演化过程:大爆炸理论、恒星演化、星系形成等。
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地面观测、航天探测、暗物质与暗能量的研究等。
4. 宇宙的未来:宇宙膨胀、宇宙大撕裂、宇宙热寂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宇宙的基本概念、演化过程和人类探索历程。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宇宙的未来可能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3. 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演示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宇宙的复杂现象。
4.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宇宙相关的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宇宙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未来。
2. 讲解:讲解宇宙的基本概念、演化过程和人类探索历程。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宇宙的未来可能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4. 演示:展示宇宙相关的演示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宇宙的现象。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宇宙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创新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宇宙的考题,评估学生对宇宙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宇宙的未来》教材,用于提供理论知识和学习指导。
2. 图片素材:宇宙相关的图片,用于辅助教学和激发学生兴趣。
3. 视频资料:宇宙探索相关的视频,用于展示宇宙现象和科学实践。
4.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在线学习资源和最新的宇宙研究资讯,供学生自主学习。
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提供宽敞的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白板。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学教案第四单元13宇宙的未来(5)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阅读感知,整体把握文章结构与思路,并筛选出主要信息。
2、精读品析,加强归纳与整理,概括并表述作者的基本观点,培养准确捕捉、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3、赏析探究,形成自我推理判断和阅读评价,体会并把握讲演类文章的语言风格。
情感目标1、品读文中描述的有关宇宙未来的预测,从而引发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2、培养科学思辨能力和爱科学、论科学的热情。
3、学习并培养勇于面对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
【重点、难点】1、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概括能力。
2、准确地理解和赏析文中重要语句。
3.探究本文的内涵,提高分析能力。
【教材分析】全文说明科学家对宇宙未来的推测,闪烁着宇宙可预知且宇宙不可确知的辩证思维之光。
文章从人们孰知的历史预言说起,引领听众(读者)逐步深入广袤的宇宙世界,既对宇宙未来作了预言,又指出作预言的根据,一切都以科学已知定律为据,作大胆的推测和生动的描绘,调动各种说明方法,使阐释通俗易懂。
阅读时要准确地筛选出这些预言的观点和支撑这些观点的材料。
同时,还应该体会这篇讲演在语言上的幽默特点。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对大自然,对宇宙的奥秘充满了好奇。
本文属于我校高中一年级的教学范围,高一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的科普类文章的阅读,而且,也积累了一些阅读方法,只是多数学生缺乏系统性地归纳与总结。
相较于之前所学的同类文章,本文篇幅太长,专业性太强,阅读难度过高。
为此,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结合教材寻找最简单、最快捷、最高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在课堂形成阅读三步走:粗读——精读——品读,逐层递进,环环相扣。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课前自学与课堂探究学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上课之前,我想请大家看一组图片)多媒体播放:关于宇宙爆炸和地球灾难的组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话题——宇宙的未来二、课前知识链接(课前发放资料:现代宇宙理论)课堂师生合作,筛选主要信息:大约在距今200亿年前,早期宇宙发生“爆炸”大约在距今150亿年前,宇宙形成大约在距今50亿年前,太阳形成大约在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点拨:在这种大背景下,霍金于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做了一次讲演。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未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科学思维。
1.2 教学内容宇宙的定义与组成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人类探索历程。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未来,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第二章:宇宙的起源与演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
培养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2 教学内容宇宙的起源:奇点理论、大爆炸理论宇宙的演化:恒星形成、星系演化、宇宙膨胀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图像展示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宇宙的演化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三章:人类对宇宙的探索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掌握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培养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科学思维。
3.2 教学内容古代宇宙观:地心说、日心说现代宇宙探索:伽利略、开普勒、哈勃、哥白尼等重要人物及其贡献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代宇宙观和现代宇宙探索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宇宙探索的看法和疑问。
第四章: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科学思维。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未来发展方向。
4.2 教学内容宇宙的未来:宇宙膨胀、暗物质、暗能量、多宇宙理论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外星生命、宇宙殖民、星际旅行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宇宙的基本概念、起源与演化、人类探索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人教版高中必修五《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必修五《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必修五《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目标点击1.知识目标(1)掌握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基础知识。
(2)了解本单元四篇课文的有关内容。
2.能力目标(1)学习鉴赏科技说明文、科技论文的一些方法。
(2)学习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写作特色。
二.要点回放1.有关作者(1)《数学与文化》齐民友,1930年生,安徽芜湖人,数学教授,曾任武汉大学校长。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里夫金和霍华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
(3)《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梁思成(1901—1972),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
广东省新会县人。
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获学士和硕士学位。
1927—192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回国后从事建筑教育研究工作,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直到逝世,1940年10月至1947年,美国耶鲁大学兼任教授、联合国总部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
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为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1943年写成《中国建筑史》一书。
他是“人民英雄纪念碑”重要建筑的设计的领导人之一。
著作《梁思成文集》。
(4)《宇宙的未来》斯蒂芬·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自从患了侧索硬化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失望和沮丧,开始了他的宇宙学研究。
他后来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1988年出版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在30多年中,他一直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研究。
现任牛顿曾经担任过的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
2.常见生字词生字:熵罄庑膨胀睇词语或成语:泽被呕心沥血绞尽脑汁深不可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夷为平地告罄无济于事万变不离其宗悠然自得千篇一律左睇右盼荒谬绝伦欲扬先抑杂乱无章尴尬膨胀……3.课文内容(1)《数学与文化》:本文论述了数学作为科学语言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数学能够影响人类精神生活的几个特点,即数学的确定性、简单性、抽象性和自我完善性,高度评价了数学在促进人类思想解放、使人类摆脱宗教迷信、不断创新的历史功绩,把数学提到文化兴亡、民族盛衰的高度来认识。
《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
《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本文为教案设计,旨在探讨宇宙的未来发展。
以下为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2.了解当前宇宙科学的最新研究和发现;3.探讨未来宇宙的可能性和挑战;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宇宙的起源和演化;2.当前宇宙科学的最新研究和发现。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引入用航天发射场的影像或宇宙空间的图片作为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宇宙的起源与演化通过讲解大爆炸理论和宇宙演化模型,让学生了解宇宙是如何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
3.宇宙科学的最新研究和发现介绍目前宇宙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例如黑洞的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探索等。
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图片或视频展示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索欲望。
4.未来宇宙的可能性和挑战讨论未来探索宇宙的可能性和挑战,例如人类登陆火星、建立太空殖民地、探索太阳系外的行星等。
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和表达对未来宇宙发展的想法。
5.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研究,选择一个关于宇宙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展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创新想法,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展示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最新研究成果,传授知识点。
2.讨论互动法: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加深理解。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研究相关课题,促进合作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对宇宙发展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评价学生对宇宙科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3.评价学生的创新想法和科学思维能力。
六、教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欲望。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能够让学生全面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以及当前宇宙科学的最新研究和发现。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引导他们思考未来宇宙的可能性和挑战。
通过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宇宙的未来》 教案教学设计
《宇宙的未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和结构,掌握宇宙的基本知识。
2. 使学生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3. 提高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宇宙的起源:介绍大爆炸理论,让学生了解宇宙从何处来。
2. 宇宙的结构:讲解星系、黑洞、暗物质等概念,让学生认识宇宙的层次结构。
3. 宇宙的未来:探讨宇宙的膨胀、暗能量、大撕裂等现象,预测宇宙的命运。
4.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介绍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宇宙探索历程,展示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成果。
5. 宇宙与环保:阐述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宇宙的起源、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实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宇宙的未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宇宙景观,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宇宙起源、结构和未来的多媒体课件。
2. 教学素材:收集有关宇宙探索的案例和资料。
3. 实验室设备:准备天文望远镜等观测设备,方便学生实地观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宇宙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和对宇宙未来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宇宙探索的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表现、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宇宙的起源:详细介绍大爆炸理论,让学生了解宇宙从何处来。
3. 讲解宇宙的结构:讲解星系、黑洞、暗物质等概念,让学生认识宇宙的层次结构。
4. 讲解宇宙的未来:探讨宇宙的膨胀、暗能量、大撕裂等现象,预测宇宙的命运。
5. 讲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介绍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宇宙探索历程,展示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成果。
《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教学对象: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2. 掌握宇宙的大爆炸理论和暗物质、暗能量的概念。
3. 探讨宇宙的未来发展,如宇宙膨胀、黑洞合并等现象。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1. 宇宙大爆炸理论: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基本内容,如宇宙的膨胀、宇宙背景辐射等。
2. 宇宙的演化过程:介绍宇宙从大爆炸至今的演化过程,如恒星形成、星系形成等。
二、暗物质和暗能量1. 暗物质:介绍暗物质的概念、性质和探测方法,如卫星测量、地下实验等。
2. 暗能量:介绍暗能量的概念、性质和宇宙加速膨胀现象,如超新星爆发、宇宙背景辐射等。
三、宇宙的未来发展1. 宇宙膨胀:介绍宇宙膨胀的证据和膨胀速度的变化,如宇宙背景辐射、宇宙大尺度结构等。
2. 黑洞合并:介绍黑洞的概念、性质和黑洞合并的信号,如引力波、电磁辐射等。
3. 宇宙的未来场景:探讨宇宙可能的未来发展,如宇宙热寂、宇宙大撕裂等。
四、宇宙探索和技术发展1. 宇宙探测器:介绍当前宇宙探测的主要任务和探测器,如火星探测器、宇宙背景辐射探测器等。
2. 空间技术:介绍空间技术在宇宙探索中的应用,如卫星发射、空间望远镜等。
3. 未来技术展望:探讨未来宇宙探索的技术发展趋势,如量子通信、暗物质探测技术等。
五、宇宙与人类1. 宇宙与人类文明:介绍宇宙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如天文学、哲学等。
2. 宇宙探索的意义:探讨宇宙探索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如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
3. 人类未来发展:展望人类在未来宇宙探索中的发展前景,如星际旅行、外星生命搜索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宇宙的起源、演化、暗物质、暗能量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宇宙的未来发展、宇宙探索技术等热点问题。
3. 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宇宙探索相关的实验或实践活动,如天文观测、引力波模拟实验等。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宇宙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程度。
宇宙的未来-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
宇宙的未来-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
2.探究人类在未来宇宙探索中可能的角色和作用。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
1.宇宙探索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2.发掘人类在宇宙中可能的角色和发展。
教学难点
1.了解宇宙的演化和发展。
2.思考人类在宇宙探索中的重要角色和作用。
教学内容
阅读课文
《宇宙的未来》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宇宙(指人类知晓的宇宙)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从宇宙起源、发展、结构和属性四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了宇宙的奥秘。
文章提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不断深入研究宇宙,探索宇宙的未来,可能的探索方式和实现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阅读扩展
《太空探险中的应用技术》
这篇文章介绍了太空探险中常用的技术,如航天器、火箭、卫星等等。
文章还介绍了太空探险对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巨大影响,对未来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与学生阅读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分组或个人讨论,探究人类在宇宙探索中可能的角色和作用。
3.阅读扩展文章,扩宽学生视野,了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宇宙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也能够了解人类在宇宙探索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通过讨论和探究,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同时,阅读扩展文章也能够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宇宙的未来》 教案教学设计
《宇宙的未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起源、结构和组成。
2. 使学生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宇宙的膨胀、黑洞和暗物质等。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宇宙的起源和结构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膨胀星系的形成和演化2. 宇宙的组成普通物质和暗物质恒星和行星黑洞和虫洞3. 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宇宙的膨胀和暗能量星系和恒星的演化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移民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宇宙的图像、视频和模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宇宙的理解和观点,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 设置问题和思考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宇宙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沟通和合作能力。
3. 作业和思考题:评估学生对宇宙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宇宙的图像、视频和模型等。
2. 教学指导书和参考资料:提供宇宙知识的相关内容和案例。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阅和收集关于宇宙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资讯。
六、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宇宙的起源和结构,解释宇宙大爆炸理论、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等基本概念。
3. 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组成,探讨普通物质、暗物质、恒星、行星等之间的关系。
4. 探索:讲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如宇宙膨胀、暗能量、星系和恒星的演化等。
5.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宇宙未来发展的看法,引导学生提出创新性想法。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和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宇宙的未来-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
宇宙的未来-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宇宙的未来发展方向。
2.学生将能够分析未来人类和宇宙的关系,明确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性并提升科学素养。
3.学生将能够借助语文素养深入思考科技和人文精神在宇宙探索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介绍未来宇宙探索的发展方向和科技的进步对未来的影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文化在宇宙探索中的价值。
三、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必修5》第5单元。
2.PPT策划和制作。
3.一些背景知识的收集等。
四、教学步骤1. 教师引入通过问答等形式引入本节课主题“宇宙的未来”,拓展学生对“未来”和“宇宙”的认知。
引导学生反思“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宇宙?”2. 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先到第五单元相关部分阅读过后,记录下自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为课堂讨论做好铺垫。
3. PPT课堂展示•PPT课堂展示一:宇宙探索–介绍人类早期的宇宙观–分析宇宙探索中的飞行器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PPT课堂展示二:宇宙科技未来–介绍“瑞典餐厅”在太空工业中的应用–分析最新的宇宙技术研究方向和未来可能实现的技术•PPT课堂展示三:人文价值–分析文化和人文价值在宇宙探索中的重要性–通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和宗教的关系4. 课堂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根据PPT所展示的未来宇宙技术和人文精神,组成小组展开讨论: - 对未来的宇宙探索有哪些根本性的影响? - 除了科技,还有什么可以推进人类在未来的宇宙探索中的求知和求真? - 人类有没有道德“底线”在开拓宇宙中?5. 语文课堂实践结合未来宇宙的探索和发展,引导学生理解语文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精神上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 学生在阅读相关科技文章后,组成小组讨论文章信息和语言表达的情景。
- 小组讨论完毕后,通过全班演讲,深化学生对文章和语文艺术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从未来的角度出发,关注人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思考真正重要的问题。
高中语文 第13课宇宙的未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教案
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第13课宇宙的未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就作者所阐发的观点作广泛深入的研讨,以提高探究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像作者一样,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来审视数学文化,激发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目标启发学生具有宏观的文化视野,以科学精神励志,以人文精神向学,开辟出一个语文学习的新境界。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
难点:1.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就作者所阐发的观点作广泛深入的研讨,以提高探究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3.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屈指可数”“弹指一挥见”,手指在生活中的计数功能,直接催生了数学这门科学,丹齐克的《指印》为我们揭开了这二者的关系(板书课题)。
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丹齐克(1884—1956),原籍立陶宛,曾在巴黎大学求学。
1910年去美国,入美国国籍,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马里兰大学讲授数学。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数学作为科学的语言,在当代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掌握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思路。
(2)学会从文中获取相关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
(2)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文章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未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基本观点和论证方法。
2. 学生对宇宙未来的认识和思考。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2. 如何引导学生对宇宙未来进行深入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宇宙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标记出不理解的地方。
3. 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的基本观点,阐述作者的论证思路。
(2)分析文章中的专业术语,帮助学生理解。
4.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宇宙的未来可能性,并对文章观点进行评价。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五、课后作业2. 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策略调整1.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模型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天文馆、观测星空等,增强学生对宇宙的认识。
2. 邀请天文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最新的宇宙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反思1. 在课后及时总结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宙的未来》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能读懂本演讲录的内容.。
二能力目标1.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2.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介绍霍金的感人事迹,感受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知识。
2、引导学生体会这篇演讲幽默的语言风格。
难点:能读懂本演讲录的内容。
教学步骤趣味导入:同学们都很喜欢看穿越小说,那谁来给我们说说你看了哪些穿越小说、电影、电视剧呢?你们看的穿越小说,有穿越地球看到宇宙世界的吗?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讲说宇宙未来会怎样的文章。
作者简介(展示图片)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1942年1月8日生于牛津,那一天刚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
可能因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着迷。
他十几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
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
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
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
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
1963年,霍金经诊断得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这种病会引起肌肉萎缩,导致瘫痪;说话会越来越困难,直至完全丧失语言能力;患者通常因并发肺炎或窒息而死亡。
不过,患者的思维能力包括记忆能力不受影响。
医生告诉霍金他最多只能活两年。
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失望和沮丧后,霍金又开始了他的宇宙学研究。
霍金后来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
霍金1988年出版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畅销书。
霍金被确诊患病已三十多年,但他仍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理论研究,仍在为大统一理论而耕耘不已。
霍金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也是牛顿爵士曾担任过的职位。
(提醒学生:可积累很好的作文素材或论据。
如——斯蒂芬•霍金的工作是令人惊叹的,可是有着如此伟大发现的人,却是一个身患肌萎缩症的病人,除了思想,他几乎全身不能动弹,不能说话,头向前垂落。
正因为这点,他更加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和尊敬。
在他开始患病时,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行将结束,于是抓紧时间,全心投入,谁也没想到他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成果累累。
他的成功,当然离不开他的天才,但那种不向厄运低头的精神,是没有人不敬佩的。
由此可见,人的精神力量是难以想象的,一个人要有精神,一个民族也要依靠精神,精神的力量往往可以超越世上难以逾越的障碍。
)关于宇宙的未来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有趣的话题——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从何而来?又向哪里去?斯蒂芬•霍金教授写的《时间简史》给了我们这样的回答:我们现在生活的宇宙有自己的历史起点,它大约诞生于150亿年前,那时,宇宙只是一个点,不占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概念。
在这一点发生了大爆炸,时间和空间从此开始,物质开始形成。
最初,宇宙的温度极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宇宙中的能量与物质不断发生复杂的反应,逐渐形成星系。
空间继续扩大、膨胀,直到今天,宇宙仍然在膨胀之中。
大约在距今50亿年前,太阳形成。
大约在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
宇宙继续膨胀,将来也会膨胀,也许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宇宙开始收缩,可能会收缩成一个点,一个不占有空间的点。
到那时,时间结束。
到底会不会这样,现在还说不定。
大爆炸之前是怎么回事,不知道。
永远也无法知道。
这就是大爆炸宇宙的基本理论。
文体了解本文是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讲演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的内容和形式。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题解:在中文里,“宇”是“上下四方”的意思,表示空间;“宙”是“古往今来”的意思,表示时间。
宇宙的历史,就是空间在时间上发展的过程,斯蒂芬•霍金以时间为序,研究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诞生、发展,以及它将来可能的状况,因此,他把自己的书称作《时间简史》,实际上就是《宇宙简史》。
整体感知预习了本篇文章,用一句话简要地说出本文讲了什么。
本文讲的是宇宙的未来问题,预测了两种结局:或膨胀,或收缩。
(只要是文中提到的都算对)研读文章这篇文章读起来虽然有点困难,但我们还是知道它在说什么。
看来同学们的领悟能力还不错。
那下面我们来分析文章。
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然后逐一进行分析。
阅读1——6段,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作者讲演的题目是“宇宙的未来”,却先讲了许多历史故事,这起到了什么作用?你认为这是跑题了还是还是与话题有关联?答:如同中国古代说书人先讲一段别的故事以引出正题一样,属于反面落笔,这篇讲演先从古代的先知和女巫谈起,以引起听众的兴趣,起到了引出话题的作用。
作者敢于讽刺那些古代预言家,正是代表科学界表明了一种自信,因为科学的预言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
是可以用科学原理加以说明的。
所以说,“讲史”是为了“衬今”,不是“跑题”,而是与话题相关的。
(2)作者对宇宙的未来的预言与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未来的预言有何不同?明确:前者是有科学根据的,是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进行的科学推测,科学预言;而后者是没有科学根据可言的。
——其实,从上面的题目就可知道,人类社会的未来根本就是无法预言的,因为方程是混沌的,所以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的预言注定就是荒唐的。
2.阅读7——10自然段,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在第八自然段中为什么说“即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为什么第十自然段又说“尽管我们知道制约人类行为的方程,但在实际上我们不能预言它”?答:“因为物理方程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同样,“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初始态的非常小的改变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
3.阅读第11——13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科学不能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却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答:人类社会的未来是混沌的,不确定的;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
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4.阅读14——25段,思考一下三个问题。
(1)预言宇宙未来的关键是什么?答:关键在于宇宙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2)根据作者的论述,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宇宙物质最多是“临界值”的百分之一,似乎不足以使宇宙坍缩。
然而作者又指出,“也许存在足够的暗物质,使宇宙最终坍缩”呢。
宇宙中存在暗物质的证据是什么?答:“一个证据来自于螺旋星系”,“必须存在某种看不见的物质形式,其引力吸引足以把这些旋转的星系牢牢抓住”。
“另一个证据来自于星系团”,“要不是引力吸引把星系抓到一起,这些星系团就会飞散开去……所以,在星系团中我们观测到的星系以外必须存在额外的暗物质”。
(3)作者又举了哪两种假说,说明现在的宇宙密度可能就在临界状态?作者为了说明现在的宇宙密度可能就在临界状态,列举了两种假说,“一种是所谓的人择原理”,另一种是“极早期的暴涨理论”.5.最后一段是总结。
文中最后一句:“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语言风格?文章中类似的语句还有哪些?答:表现了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也表明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总体感知体会这篇演讲词幽默风趣的预言特点。
作为一篇关于宇宙未来的演讲词,本文的大量篇幅是较为严肃的科学话题,运用了好多专业术语,容易使人感到沉闷。
但是霍金的聪明之处在于他运用了许多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得这样一篇旨在说明科学道理的学术演讲,让人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真听下去。
这样的语言是很多的。
文中表现作者幽默风格的句子还有哪些?(1)第四段:虽然它使我百思不解,为何世界的终结会使人愿意用股票来换钱,假定你在世界末日什么也带不走的话。
(将假设的情景置于句末,起强调作用。
这句话让人在笑声悟到人类自身的某些缺陷和某些思想误区。
)(2)第五段:据说,1844年是第二次回归的开始,但是首先要数出获救者名单。
只有数完了名单,审判日才降临到那些不列在名单上的人.幸运的是,数人名看来要花很长的时间。
(“幸运的是”四字,极尽讽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宗教预言屡屡失败,不断另立新说,以摆脱尴尬局面。
这样说,有利于创设愉快轻松的氛围,更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抓住听众的心。
)(3)第八段: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
(用比喻说明了我们目前还不知道“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
即便知道了,它的“物理方程的解”也会出现混沌的性质,不可能有确解。
作者之所以这么说,一是说明自己恰好也有两种预测,二是对文中提到的巫师等的讽刺。
)(4)第十段:其危险在于,我们毁坏或消灭环境的能力的增长比利用这种能力的智慧的增长快得太多了。
(作者用诙谐的语言指出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和速度。
)(5)第十二段:它只能把食物加热到绝对温度的2.7度,所以不能用来温热你的外卖比萨。
(说理时不忘调侃,使行文生动活泼。
)(6)十六段:然而,我比其他预言者更占便宜。
即便宇宙将要坍缩,我可以满怀信心地预言,它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
我预言那时自己不会留在世上被证明是错的。
(再次显示了诙谐的语言风格,同时也表明作者对自己的预言是满怀信心的。
这句话传达出重要的信息:宇宙“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同时也以幽默的语气说明宇宙坍塌时间远在人类灭绝之后,不必为此恐慌。
)(7)最后一段:“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
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明确:听众明知作者做的是科学的预言,和巫师他们完全不同,可作者却有意将自己降为他们的同类,一是说明自己恰好也有两种预测,二是顺势又对他们进行嘲讽。
这种智慧的表达既带来了轻松愉悦的气氛,又大大增加了自己与听众的亲和力。
疑难探究1.作者关于宇宙的未来的主要观点有哪些?(1)宇宙的膨胀和坍缩与宇宙的平均密度有关,如果平均密度小于某个临界值,它就会永远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