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导论 翻译史佛经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安在长安主要所从事的是译经事业,在佛典的翻译
支娄迦谶是最早将大乘佛教传入中国的西域高僧。安
世高所译的佛经是小乘经典,而支娄迦谶所译的是对 中国后世影响最大的大乘佛经,后来“般若”学说不 但为统治者所接受,而且深入平民中间,成为汉晋南 北朝时的显学。
在前期译经事业中,除安、支二公外,尚有支谦及竺
法护者,贡献亦多,支谦本月支人,从支娄迦谶弟子 支亮受业,汉献帝末年,避乱入吴,孙权拜为博士, 自吴黄武初至建兴中,译出维摩,大般泥洹,法句等 经数十种,江左译经风气,实由谦启之。
师从竺佛图澄
道安法师的游学,首先到达邺中,向北方的佛教大师
竺佛图澄求学。当时,竺佛图澄一见道安便嗟叹不已 ,乃至与语终日,但竺佛图澄的门下见道安“形貌不 称,咸共轻怪”。但竺佛图澄却不然,他在讲经时让 道安为他覆述,众人在道安覆讲时便“疑难锋起”, 而道安则“挫锐解纷,行有余力”,时人因而相与语 曰:“漆道人,惊四邻”。
长安弘法
《高僧传》载:苻坚在俘获了道安之后说:“朕以十
万之师取襄阳,唯得一人半”,“安公一人,习凿齿 半人”。苻坚将道安视为“神器”,安排他住持长安 五重寺,门下僧众达数千,从而得以大弘法教。后秦 建元二十一年(385年)二月八日,道安斋毕,“无疾 而卒”,走完了他献深佛教的人生最后历程。
「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当
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座中咸曰:「老子 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书不尽 言,言不尽意。』明圣人意,深邃无极。今传胡义, 实宜经达。」 是以自竭,受译人口,因循本旨,不加文饰。译 所不解,则阙不傅,故有脱失,多不出者。然此虽辞 朴而旨深,文约而义博,事钩众经,章有本故,句有 义说。其在天竺,始进业者,不学《法句》,谓之越 叙⒀。此乃始进者之鸿渐,深入者之奥藏也。可以启 蒙辩惑,诱人自立,学之功微而所苞者广,实可谓妙
“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当令
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座中咸曰:“老氏称 ‘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明圣人意深邃无极。今传胡义,实宜经 达。” 作于“黄武三年”(公元224年),距今1700多年前的 《法句经序》是我国现存古籍中第一篇涉足翻译理论 的文献,是我国翻译思想的开山之作。
(宋朝高僧)《译经篇》:
译之言易也,谓以所有易所无也。譬诸枳橘焉,由易
土而殖,橘化为枳。枳橘之呼虽殊,而辛芳干叶无异 常。又如西域尼拘律陀树,即东夏之杨柳,名虽不同, 树体是一。 翻也者,如翻锦绮,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
是故周礼有象胥氏通六蛮语,狄鞮主七戎,寄司九夷,
译知八狄。今四方之民,译官显著者何也?疑汉以来 多事北方,故译名烂熟矣。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支娄迦谶(Lokakṣema)
月支人,汉桓帝末抵洛阳,于灵帝光和二年(179年)
译出《般若道行经》十卷、《般若三昧经》二卷,中 平二年(185年)译《首楞严经》二卷,等十四部。其 所译经文尽量保全原意,故多用音译。后人谓其译文 特点是辞质多胡音。支敏度则称:凡所出经,类多深 玄,贵尚实中,不存文饰。所译《道行般若经》对后 来义学影响很大;《般舟三昧经》阐述大乘观想方法, 对后世亦有影响。其弟子有月氏的支亮,再传支谦, 继承和发扬其学风,世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法句经序

昙钵偈者,众经之要义,昙之言法,钵者句也, 而《法句经》别有数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 偈。偈者结语,犹诗颂也。是佛见事而作,非一时言, 各有本末,布在众经。 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愍伤天下,出兴于世。开 现道义,所以解人,凡十二部经总括其要。别有四部 阿含,至去世后,阿难所传。卷无大小,皆称「闻如 是处佛所」,究畅其说。是后五部沙门,各自钞采经 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义,条别为品,于十二部经, 靡不斟酌,无所适名,故曰《法句》。夫诸经
支谦与文质之争
三国时期佛经翻译家。一名越,字恭明。月氏族后裔,
其祖先于东汉灵帝时入籍中国。他自幼学习中外典籍, 精通六种语言,曾受业于大乘学者支娄迦谶的弟子支 亮。后避乱迁东吴,拜为博士。其间,潜心翻译佛典, 深受吴主孙权的信任,曾辅佐太子登。太子逝世后, 隐居穹隆山,传60岁卒于山中。
支谦反对前人译经过于质朴而使义理隐晦难明,主张
《吕氏春秋 •功名》提到“蛮夷反舌”。东汉高诱注:
“戎狄言语与中国相反,故曰反舌”。三国韦昭注: “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职也。
佛经翻译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
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 北宋已经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佛经的翻译,可 略分为三个时期;自东汉至西晋可称为前期;自东晋 至南北朝可称中期;自隋统一至唐中叶可称为后期。 宋元以降,虽亦偶有译者,然不过补苴而已。
要者哉!
昔传此时,有所不出,会将炎来,更从谘问受此 偈等,重得十三品。并校往故,有所增定,第其品目, 合为一部,三十九篇,大凡偈七百五十二章。庶有补 益,共广闻焉。
佛经翻译前期的特点:
翻译的主要力量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汉族知
识分子信徒为辅助力量。
翻译往往全凭口授,即由外僧背诵经文,一人译成汉
“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道安为了使佛教在能够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找到生存
空间,不得而已提出了依附人主来弘法的权宜之计, 这在道安当年应当纯属一种善巧方便。但这一主张的 提出,似乎也为后世的佛教确定了一个生存发展的原 则,在历史上多数时候,中国的佛教一直充当了统治 阶级上层建筑领域里的附庸品,这也不能不说是中国 佛教的一大悲哀。
语,称为“传言”或“度语”,另一人或众人笔录成 汉文再进行修饰,称为“笔受”。
一般采用直译,一是因为译经僧侣对佛教经典态度虔
诚,唯恐违背经旨,二是由于翻译经验不足,同时又 缺乏语言学知识。
中期:东晋至南北朝(317-617)
佛经翻译的前期,译出的佛经数量上虽颇可观,但多
是零品断简,少有整部全品的。因之所译的经典,文 体既未能确立,内容亦不成系统。最早详细提出这一 问题,并从理论上加以探讨的是东晋•前秦高僧释道安 。“安为中国佛教界第一建设者,虽未尝自有所译述 ,然苻秦时代之译业,实由彼主持;苻坚之迎鸠摩罗 什,由安建议;四《阿含》、《阿毗昙》之创译,由 安组织;翻译文体,由安厘正,故安实译界之大恩人 也” 。(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而译经事业真 正大规模的开始,乃在鸠摩罗什大师来华之后。
文质调和,畅达经意,使人易于理解,并努力把这种 观点运用于实践,开创了一代新的译风,深得好评。 但也有人对他的翻译提出批评,认为不尽符合原文。 黄武三年(224年),维袛难带来胡本《法句经》至武 昌,与竺将炎共译,其后支谦又从竺将炎重受《法句 经》,并重行校译。支谦批评竺将炎所译“其辞不 雅”,“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 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由此引起文、质两派 的争论。维袛难反驳说:
“襄阳分众”
道安在去襄阳的路上(新野),曾经遣徒分化,加上
他住持襄阳以后的再次遣徒分化,便使他的法脉遍布 了大江南北。道安从师法竺佛图澄到襄阳避难,前后 历将近十七年,辗转流亡,备受战乱的艰辛。但道安 所到一处,总是以研习佛理、教授徒众为务,聚集在 他身边的弟子也日益增多,使他的声望逐渐地达到了 东晋佛教领袖的地位。道安当时名振天下,引起了前 秦苻坚的注意,378年,他派兵围攻襄阳,道安再次遣 徒分化,次年二月道安被俘,被送往长安。
当时佛教于东土鲜为人知,信者甚少,“大法初传,
未有归信。故蕴其深解,无所宣述”。而佛教史上最 早的译经事业,当以安世高,支娄迦谶来华为始。
“佛”是什么?
东汉《牟子理惑论》在解释佛时说:“佛者,谥号也。
犹名三皇神,五帝圣也。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 绪。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 能小能大,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 烧,履刃不伤,在污不染,在祸无殃,欲行则飞,生 则扬光,故号为佛也。”(牟子,东汉时期著名的佛学 家。三国初,牟子著《理惑论》成书,是中国第一部 佛学专著,用问答体解答人们对佛教的疑惑。20世纪 初,该书曾被翻译成法、日文,中外学者对此书给予 较高的评价。)
道安在襄阳期间,还为僧团制定了戒规。据《高僧传
》所载,“安既德为物宗,学兼三藏,所制僧尼轨范 、佛法宪章,条例为三:一曰行香、定座、上讲之法 ,二曰常日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 后夜)行道饮食唱时法,三曰布萨差使悔过等法。天 下寺舍,遂则而从之。”(参见《高僧传》卷五《道 安传》)
佛经翻译的力量主要是两部分人:西方来中国的僧侣;
西行求经求法的中国僧侣。
前期:自东汉至西晋(148-316)
国人知有佛经,早在公元纪元之前(公元前2世纪)。
《魏书•释老志》载:“即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 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有浮屠之教” 。东 汉永平10年(67年)孝明帝遣中郎将蔡愔、博士王遵 等18人出使天竺求法,路遇天竺沙门迦叶摩腾(摄摩腾) 和竺法兰,遂邀其东土弘法。后蔡愔一行与摄摩腾和 竺法兰以白马负经东还洛阳,立白马寺译经。中原建 佛寺始于此,佛经翻译亦始于此(《高僧传》称“汉 地有沙门之始也”。)。然我国最早的译经,相传为 摄摩腾译的《四十二章经》。
翻译史:佛经翻译
什么是翻译?
《周礼· 秋官》:“象胥,每翟上士一人,中士二人,
下士八人,徒十二人。”“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 国使,掌传王之言而喻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入宾, 则协其礼与其言辞传之。”
《礼记· 王制》: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
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唐朝)孔颖达 疏:“‘达其志,通其欲’者,谓帝王立 此传语之人,晓达五方之志,通达五方之欲,使相领 解。其通传东方之语官谓之曰寄,言传寄外内言语; 通传南方语官谓之曰象者,言放象外内之言。”“鞮, 知也,谓通传夷狄之语,与中国相知”。“译,陈也, 谓陈说外内之言”。
安世高
安息国(今波斯地)人,据说是安息国太子,自由刻
意好学,“外国典籍,莫不该贯”。继承王位后, “乃深悟苦、空,厌离名器”,于是出家修道,遍历 诸国。于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来华,至洛阳, “至止未久,即通华言”,宣译众经,改梵本为汉语。 其后二十余年间,译出安息守意经等三十九部。高僧 传称其所译之经:‘义理明析,文字允正,辩而不华, 质而不野。’时值东汉末年,中原动荡不安,安世高 避祸江南,历经沙山、南昌、广州,最后卒于会稽 (绍兴)。
为法言,《法句》者犹法言也。
近世葛氏传七百偈,偈义致深,译人出之,顿使 其浑漫。惟佛难值,其文难闻。又诸佛兴,皆在天竺, 天竺言语,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书,语为天语,名 物不同,传实不易。唯昔兰调、安侯世高、都尉、弗 调译胡为汉,审得其体,斯以难继。后之传者,虽不 能密,犹尚贵其实,粗得大趣。 始者,维祇难出自天竺,以黄武三年,来适武昌, 仆从受此五百偈本,请其同道竺将炎为译。将炎虽善 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 音,近于质直。仆初嫌其辞不雅,维祇难曰:
公元四、五世纪之交是中国佛教发展中的重大转折时
期。这一转折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佛教由外来佛教输入 、接受、扎根的阶段迈入独立发展的阶段,也可以说 是由主要是移植印度佛教进展到建设“中国化”佛教 的阶段。
释道安(314-385)
道安法师(西元312年 ̄西元385年)俗姓卫,常山扶
柳人(河北省正定南)人,其家族原来世代业儒。及 道安出世时,他幼年而孤,家道中落,为外兄孔氏所 收养,因而道安至十二岁时便出家,迈上了他奉献于 佛教事业的人生旅途。据《高僧传》卷五所载,道安 “神智聪敏,而形貌甚陋,不为师之所重”,因而在 他出家之后,“驱役田舍,至于三年”,而道安却“ 执勤就劳,曾无怨色,笃性精进,斋戒无阙”。此后 ,道安法师才敢向他的师傅提出阅经的要求,而道安 当年的读经,只能“赍经于田,因息就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