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原理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平均指示压力pmi:单位气缸工作容积一个循环所作的指示功

2、指示功率Pi:内燃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指示功

3、指示热效率ηit:发动机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的比值

4、指示燃油消耗率bi:单位指示功的耗油量

5、有效功率Pe、机械损失功率Pm

6、机械效率ηm: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之比/

7、平均有效压力pme:一个假想的平均不变的压力,如果这个压力作用在活塞上,使活塞移动一个行程所作的功等于循环有效功,该压力称为平均有效压力

8、升功率PL(kW/L):在标定工况下,每升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

/9、充量系数φc:每循环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空气量m1与以进气管状态(ps , Ts , ρs)占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理论空气量msh之比

10、过量空气系数φa:燃烧1kg 燃料的实际空气量和理论空气量之比

11、空燃比α和燃空比1/α:

12、有效热效率ηet:实际循环有效功与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

13、有效燃油消耗率be: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通常用每千瓦小时所消耗的燃料克数

[ g/(kW.h) ]表示

14、机械损失功率Pm(kW)、平均机械损失压力pmm(MPa):

15、机械损失的测定:示功图法、倒拖法(偏大)、灭缸法、油耗线法

16、提高内燃机动力性能与经济性能的途径:1、采用增压技术2、合理组织燃烧,提高指

示效率ηit 4、提高发动机转速n5、提高内燃机的机械效率ηm 6、采用二冲程提高升功率PL

17、1、发动机的转矩分为指示转矩和有效转矩。(2)2、发动机的额定转速属于动力

性能指标。(1)3、指示热效率和机械效率的乘积等于有效热效率。(1)4、发动机转速不变时,负荷越大则循环供油量越大。(1)5、通过分析实测发动机的示功图,可以得到发动机的平均有效压力。(2)6、用示功图法测取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功率时,若测量时的上止点比实际上止点位置靠前,则计算所得的机械损失功率比实际工况的小。

(2)7、用倒拖法测量机械效率时,由于没有负荷,缸内压力低,摩擦损失小,测得的机械损失较小。(2)8、油耗线法的前提是近似假定有效热效率为常数,使得小时耗油量与平均有效压力成正比,从而算得机械效率。(2)电喷汽油机中等负荷时过量空气系数等于1。(1)

第三章内燃机的工作循环

1、①压缩比εc 越大,ηt 越大②压力升高比λp 越大,ηt 越大③初期膨胀比ρ0 越大,ηt 越小④提高ηt 的措施,均能提高循环平均压力pt

2、柴油自燃性用十六烷值表示:用两种燃料配制成不同比例的标准燃料:正十六烷C16H34,自燃性好,规定十六烷值为100,α-甲基萘C11H10,自燃性差,规定十六烷值为0

3、汽油抗爆性用辛烷值表示:也是用两种标准燃料配制混合燃料异辛烷C8H18 ,抗爆性好,规定为100,正庚烷C7H16 ,抗爆性差,规定为0

4、抗爆指数:研究法辛烷值和马达法辛烷值的平均值

5、低热值:1kg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计水蒸气的汽化潜热的热值称为低热值

6、残余废气系数φr:上循环的残余废气量与本循环进气终了缸内的工质总量之比

7、排气再循环率:再循环废气量与新鲜充量之比

分析题

1、画图分析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的区别

一、工质的影响:使比热容增大、燃烧产物还存在高温分解和膨胀过程的复合换热、燃烧

温度和压力低,做功减少,热效率降低二、传热损失。理论循环:缸内工质和壁面是绝热的,没有传热损失。实际循环:缸内工质和壁面有热交换、压缩过程前期,工质温度低,被壁面加热、压缩后期,工质向壁面放热、燃烧和膨胀过程,工质向壁面大量放热、造成循环指示功和热效率下降三、换气损失。理论循环:无换气过程,仅将排气简化为定容放热。实际循环:存在着多种换气损失:①膨胀损失②活塞推出功损失③吸气损失四、燃烧损失。理论循环:将燃烧过程简化为定容或混合加热过程,并认为全部燃料均完全燃烧释放出热量。实际循环:燃烧时活塞不断在运动,不可能做到定容和定压,总有一部分燃料不能完全燃烧,因此,存在着时间损失和不完全燃烧损失

2、理论上进一步提高动力性和经济性的限制

①结构强度的限制:ε c 和λp 增大,pz和dp/dφ增大,机械负荷增大。②机械效率的限制:pz增大,活塞等运动件摩擦损失增大,ηm降低。③燃烧方面的限制:ε c 增大,汽油机易爆震,柴油机燃烧室设计、制造困难。④排放方面的限制:ε c 增大,燃烧温度升高,NOx增加,振动噪声增加。

第四章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1、超临界排气:排气管压力与缸内压力之比小于临界值

2、亚临界排气:排气管压力与缸内压力之比大于临界值

3、排气提前角、排气迟闭角、进气提前角、进气迟闭角统称为配气定时

4、排气损失:膨胀损失和推出功损失之和

5、活塞强制排气的推出功损失与进气时进气阻力造成的吸气功损失之和称为泵气损失

6、泵气功:活塞在强制排气和吸气过程中所做的功Wpw对于自然吸气内燃机:泵气功就是泵气损失:Wp=Wpw=X+Y。对于增压内燃机:泵气功为换气过程中活塞所做的正功,不是损失,泵气损失为实际泵气功比理论泵气功的减少量

7

m1与以进气管状态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理

论充量msh之比

8、(一)降低进气系统的流动阻力(二)采用可变配气系统技术(三)合理利用进气谐振(四)降低排气系统的流动阻力(五)减少对进气充量的加热

第五章内燃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

1、进气涡流:进气过程中形成的绕气缸轴线有规则的气流运动

2、挤流:在压缩过程后期,活塞顶面和气缸盖之间由于气体被压缩而产生的径向或横向气流运动

3、滚流(也称横轴涡流):进气过程中形成的绕垂直于气缸轴线的空气旋流

4、斜轴涡流:滚流和涡流结合形成的与气缸轴线成一定角度的旋流

5、湍流(乱流):无规则的气流运动。、一种为气流和固体表面之间的壁面湍流、另一种为流体内不同流速层之间的自由湍流。

6、热力混合:由于气流的离心力、密度差和压差等原因,形成气流运动,促进油气混合的作用

7、着火界限:能够正常着火的混合气浓度的上下限

8、燃烧循环变动现象:当发动机在某一工况下稳定运行时,每一循环燃烧过程的进行情况不断变化

9、爆燃(爆震燃烧):在火焰传播过程中,末端混合气的自燃现象

10、表面点火:不是依靠电火花点火,而是由于炽热表面,点燃混合气而引起的不正常燃烧现象。后火:电火花点燃混合气后,在火焰传播的过程中,炽热点点燃其余混合气,但这时火焰前锋仍以正常速度传播。早火:在电火花正常点燃以前,炽热点就点燃混合气。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