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的分类及国产原油的性质汇总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6920054b284ac850ac0242d4.png)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一、国内外原油市场分析(一)原油的根本描述石油工业一般以比重和硫含量或者出产地等来区分不同的原油,原油比重一般采用美国石油协会的API度测定〔根据 API 值分轻质、中质、重质〕。
世界主要原油种类及其特点见下表。
世界主要原油种类及其特点种类分布地区特点包括所有北美洲的原油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布伦特原油〔BRENT〕由欧洲北海东设得兰盆地15个油田的原油组成阿拉伯轻质原油〔ARABIAN LIGHT〕指沙特阿拉伯产轻质原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将此原油作为其制定价格的基准原油之一。
API度密度³,20℃粘度²/s,50℃凝点<-37℃硫含量2.07%康氏残碳4.65%氮含量0.11%酸值胶质6.1%沥青质1.5%蜡含量4.5%钒含量镍含量迪拜原油〔费佳原油,Dubai〕阿联酋迪拜产高硫重质原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将此原油作为其制定价格的基准原油之一,是品质差的高硫重质原油的价格标杆杜里原油〔Duri〕一种印度尼西亚产高含蜡量、低硫重质原油。
印尼米纳斯原油〔Minas〕一种印度尼西亚产低硫重质原油,远东重质原油的价格参考标准API 34含硫量 0.09%TAPIS 一种马来西亚产低硫重质原油,是远东轻质原油的价格参考标准含硫量 0.04% 不同地区原油的API和含硫量情况见下表:假设干典型油田的API和含硫量〔二〕国外1、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及分布据BP全球能源展望,2021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13832亿桶,其中已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在中东波斯湾地区,中东地区占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的54.4%,中南美洲占17.3%,欧洲及欧亚大陆占10.1%,北美占9.5%。
全球石油已探明储量及分布数据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全球原油产量、消费量及贸易情况总体来看,国际原油供需形势紧张形式进一步加剧。
原油需求方面,在经历连续两年下跌后,2021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增长3.1%,到达创纪录的8740万桶/日。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原油的分类与原油的评价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原油的分类与原油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9bde8df915f804d2a16c172.png)
低硫石蜡基 低硫石蜡基 低硫中间基 含硫中间基 低硫环烷-中间基
含硫环烷基
二、原油的评价
原油评价:对于新开采的原油,必须先在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试验 (一)原油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性质分原油析。 简单评价。 常规评价。 综合评价。
原油综合评价的流程
三、我国主要原油性质及加工方向简介
(一)原油的加工方案概述
原 油 加 工 方 案 的 确 定 取 决 于 诸 多 因 素 , 例 如 市 场 需 要 、 经 济 效 益 、 投资力度、原油的特性等。通常主要从原油特性的角度来讨论如何 选择原油加工方案。
根据目的产品的不同,原油加工方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燃料型 :主要产品是用作燃料的石油产品。
K=11.5~ 12.1
中间基原 性质介于石蜡基原油和环烷基原油之间。 油
K=10.5~ 11.5
环烷基原 油
环烷和芳香烃的含量较多,密度较大,凝点较低,
一般含硫、含胶质、含沥青质较多,所以又叫沥 青基原油。孤岛原油和单家寺(胜利油区)原油等 都属于环烷基原油。
2.关键馏分分类法 关键馏分的分类标准
d420>0.8562 API0<33 (K<11.5)
d420>0.9305 API0<20 (K=11.5)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
编号
1 2 3 4 5 6 7
第一关键馏分 类别
石蜡 石蜡 中间 中间 中间 环烷 环烷
第二关键馏分 类别
石蜡 中间 石蜡 中间 环烷 中间 环烷
原油类型
石蜡 石蜡—中间 中间—石蜡
原油名称
含硫% (质量)
相对 密度
特性因素
特性因 第一关 第二关 关键馏分
原油的分类和加工方案
![原油的分类和加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a211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b.png)
原油的分类和加工方案原油是地球上的一种天然资源,是石油的主要成分。
根据其化学和物理性质的不同,原油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在加工方面,原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处理和提炼,以获得各种燃料和化工产品。
关于原油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2.按照原油中的硫含量进行分类:根据原油中的硫含量,可以将原油分为低硫原油和高硫原油。
低硫原油指硫含量低于0.5%的原油,而高硫原油则指硫含量高于0.5%的原油。
3.按照原油中的密度进行分类:根据原油中的密度,可以将原油分为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
轻质原油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API重度,可以被直接用作汽车燃料。
而重质原油则较密度较高,需要通过更复杂的加工工艺才能获得可用的燃料。
在加工方案方面,原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处理和提炼,以获得各种燃料和化工产品:1.原油提纯:原油提纯是指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原油中的杂质和不纯物质分离出来,使原油达到特定的纯净度要求。
常见的提纯方法包括蒸馏、提馏和重整等。
2.原油加氢:原油加氢是指将原油中的硫、氮和重金属等杂质物质通过加氢反应转化为较为稳定和无害的化合物。
这样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燃料的热值和质量。
3.原油裂化:原油裂化是指将较重的原油分子通过加热和催化作用分解为较轻的分子。
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汽油和燃料油,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4.原油重整:原油重整是指将原油中较为复杂的分子重新排列和重组,以获得较高的辛烷值和较低的燃油沉积。
这样可以提高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烧效率。
5.原油催化:原油催化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原油中较重的分子转化为较轻的分子。
这样可以增加汽油和润滑油的产量,并提高其品质。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2a908c0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f.png)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杂质含量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氧化、燃烧等。
颜色:原油的色泽按产地和成分不同,一般有褐色、黄褐色、深棕色和黑色。
通常颜色越深则比重越大,同时含沸点成分就越少,反之亦然。
然而原油中纯粹烃类为无色物质,原油的颜色是由石油中含有的其它物质所形成的。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溶解性:原油很难溶于水中,但却能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如苯、氯仿、酒精、乙醚、四氯化碳等。
虽然原油几乎完全不能和水相溶解,但仍有少量水分会“包溶”于原油中,一定条件下可自然析出。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解读我国主要原油的性质及类型
![解读我国主要原油的性质及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fa0ad414cc17552706220803.png)
/解读我国主要原油的性质及类型摘要:原油的理化性质因产地而异,如按密度分为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按化学组成分为石蜡基、环烷基和中间基;按含硫量分为低硫、含硫和高硫三类。
原油的理化性质因产地而异,如按密度分为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按化学组成分为石蜡基、环烷基和中间基;按含硫量分为低硫、含硫和高硫三类。
目前国产原油除胜利油田和南疆油田为含硫原油外,其他都属于低硫原油。
我国主要油田原油的共同特点是API度小、密度较大、含蜡量高、轻馏分含量较少等。
我国有十几个油区,其中大庆、胜利、辽河、新疆等油区的产量最大。
这些油区的原油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石蜡基原油/我国此类原油的产量最多。
大庆、中原、吉林、新疆油田所产的原油都属于石蜡基原油。
它们一般具有含硫低、镍和钒含量不高、残炭低、无庚烷沥青质、蜡含量高、凝点高等特点。
2、中间基与石蜡、中间基原油该类原油包括胜利、辽河和大港等原油。
与石蜡基原油相比,这类原油的蜡含量较低,镍含量一般较高。
3、环烷基与环烷、中间基原油属于此类原油的有孤岛、单家寺(胜利油区)、羊三木(大港油区)、高升(辽河油区)等原油。
该类原油的产量较少,含蜡不多,凝点较低,而胶质、残炭、酸值和镍含量较高。
尽管不同地区的油田所产的原油性质千差万别,但其元素组成却基本一致,主要由碳、氢、硫、氮、氧5种元素组成。
其中主要是碳和氢,这两种元素在原油中含量一般占95%以上。
原油的氢碳比是反映原油化学组成的一个重要参数。
对于烃类化合物来说,氢碳比是一个与其化学结构和分子量大小有关的参数,随着石油及其产品中环状结构的增加,其氢碳比下降,尤其是随芳香环结构的增加,其氢碳比显著减小。
硫、氮、氧一般称为石油的杂原子,它们在原油中的含量只有百分之几,但是含有这些杂原子的非烃化合物的含量却非常高。
我国主要原油的硫含量一般都较低,而氮含量相对较高。
除碳、氢、硫、氮、氧外,原油中还含有微量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原油中的微量元素有几十种,目前已经检测出59种,其中金属微量元素45种。
原油的分类
![原油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0f07d65f844769eae109ed2d.png)
能知道这种原油是含烷烃多还是含环烷烃多。
2021/5/10
6
K
3
TR
/
d15.6 15.6
1.2163
TK
/ d15.6 15.6
缺 点:
① 不能表明原油中低沸点馏分和高沸点馏分中烃类 的分布规律,因此它不能反映原油中轻、重组分 的化学特性。
② 由于原油的特性因数 K 难以准确求定,用其他参
数计算或查特性因数K容易造成误差,因此这一
➢ 同一类原油的性质具有明显的共同特点 ➢ 大庆原油属于低硫石蜡基原油;胜利原油属于含硫中
间基原油
➢ 石蜡基原油一般含烷烃量超过50%,其特点是密度小,
含蜡量较高,凝点高,含硫、胶质较少,属于地质年 代古老的原油
➢ 环烷基原油的特点是含环烷烃和芳烃较多,密度大,
凝点低,一般含硫、胶质沥青质较多,是地质年代较 年轻的原油
直馏汽油的收率和辛烷值都较低(ON=37左 右),但汽油的感铅性好,应通过催化重整来提 高汽油的辛烷值或生产芳烃,但芳潜量低。也可 以将直馏汽油用来生产溶剂油,或作为制取乙烯 的原料。
2021/5/10
17
煤柴油馏分(200~300℃),收率为20%(w)左右
航空煤油密度小,结晶点高,通过精制只能符合2# 喷气燃料的规格要求;另外,直馏180~300℃馏分芳烃 少,无烟火焰高度大,含硫少,精制后可以生产高质量 灯用煤油;
2021/5/10
5
1.特性因数分类
根据原油特性因数K值大小分为石蜡基、中间基和环烷 基三类原油,分类标准见表
特性因数,K >12.1 原油类别 石蜡基
11.5~12.1 中间基
10.5~11.5 环烷基
特性因数分类法多年来为欧美各国普遍采用,它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原油的组成特性。例如通过这一方法分类我们
原油的分类及国产原油的性质原油的分类方法石油产品分类国产原油的性质
![原油的分类及国产原油的性质原油的分类方法石油产品分类国产原油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bdfd94a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9.png)
第二节 国产原油的性质
6、青海冷湖原油
1958年,青海石油勘探局在地质部发现冷湖构造带的基 础上,在冷湖5号构造上打出了日产800吨的高产油井,并相 继探明了冷湖5号,4号,3号油田。
青海冷潮原油是一种少见的特殊轻质原油。只需要经过 简单加工,就可以得到收率很高的直馏油品。其汽油、煤油 和柴油的安定性很好,质量高,不必要经过精制就可以直接 使用。由于含蜡量不多,柴油的凝点较低。
第22页/共27页
第二节 国产原油的性质
5、中原原油
中原原由密度中等、凝点较高。含硫量达0.62%(质量分数),胶质、沥青质含 量不高,属含硫石蜡基原油。含轻馏分较多,小于300℃的馏分含量达31.1%(质量分 数),是国内少有的。汽油馏分辛烷值较高。初馏点~180℃馏分中芳香烃含量、烷烃含 量较低,环烷烃含量较高,是理想的催化重整原料。
第7页/共27页
第一节 原油的分类方法
2.3 原油性状指数分类法(补充) 此方法的特点是将原油蒸馏获得的汽油、煤油、柴油、瓦斯
油、润滑油馏分的主要特性(如:汽油的辛烷值、煤油的烟 点、柴油的十六烷值、瓦斯油的特性因素、润滑油的粘度指 数及各馏分的API度)及各馏分的收率数据,经过规定的数 学处理后,得到一个综合指数QI,并以QI值表示原油综合性 质的好坏。 该分类方法将原油的品质好坏,按QI值的高低顺序划分为十 个等级,如阿拉伯原油QI值为13,属E级;科威特原油QI值 为3,属F级;科威特原油较差者QI值为-1,属G级。
第11页/共27页
第二节 国产原油的性质 大庆原油是我国产量最高的原油。 大庆原油的性质主要特点是含蜡多、凝点高、含硫少、汽
油馏分较少。接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分类,属于低硫石蜡 基原油。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680826a7f524ccbff1218414.png)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杂质含量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氧化、燃烧等。
颜色:原油的色泽按产地和成分不同,一般有褐色、黄褐色、深棕色和黑色。
通常颜色越深则比重越大,同时含沸点成分就越少,反之亦然。
然而原油中纯粹烃类为无色物质,原油的颜色是由石油中含有的其它物质所形成的。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溶解性:原油很难溶于水中,但却能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如苯、氯仿、酒精、乙醚、四氯化碳等。
虽然原油几乎完全不能和水相溶解,但仍有少量水分会“包溶”于原油中,一定条件下可自然析出。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
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
原油化学组成分类
![原油化学组成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15f266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7.png)
原油化学组成分类原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它由各种不同的化合物组成。
根据化学组成的不同,可以将原油分为几个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以原油化学组成分类为标题,介绍不同类型的原油及其特点。
一、烷烃型原油烷烃型原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其中主要成分是烷烃。
烷烃是一类只含有碳和氢的化合物,分子结构为直链、支链或环状。
这类原油通常具有低黏度、低密度和较低的燃烧温度,易于提炼和使用。
烷烃型原油在炼油过程中产生的产品主要是汽油和柴油。
二、烯烃型原油烯烃型原油的主要成分是烯烃,即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化合物。
这类原油相对于烷烃型原油来说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粘度,燃烧温度也较高。
烯烃型原油在炼油过程中产生的产品主要是润滑油和石蜡。
三、芳香烃型原油芳香烃型原油的主要成分是芳香烃,即含有苯环结构的烃类化合物。
这类原油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粘度,燃烧温度较高。
芳香烃型原油在炼油过程中产生的产品主要是重油和沥青。
四、脂肪酸型原油脂肪酸型原油主要由脂肪酸和甘油等化合物组成。
这类原油通常具有较高的黏度和密度,燃烧温度也较高。
脂肪酸型原油在炼油过程中产生的产品主要是脂肪酸和甘油的衍生物,可用于制造肥皂和化妆品。
五、硫化物型原油硫化物型原油的主要成分是含有硫的化合物,如硫化氢和硫醇等。
这类原油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粘度,燃烧温度较高。
硫化物型原油在炼油过程中产生的产品主要是硫化氢和硫醇的衍生物,可用于制造肥皂和化肥。
六、杂原油杂原油是指化学组成中不属于上述几种类型的原油。
这类原油的化学组成复杂多样,性质各异。
杂原油在炼油过程中产生的产品种类繁多,涵盖了各种石化产品。
以上是根据原油的化学组成将其分类的一个简要介绍。
实际上,原油的化学组成非常复杂,其中的成分和比例因地理位置和沉积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炼油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原油性质和需求,采取相应的炼油工艺和措施,以获得最合适的产品。
原油评价
![原油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b937a0a844769eae009ed42.png)
如我国大庆、南阳、任丘原油含蜡多。 如我国大庆、南阳、任丘原油含蜡多。
9
1 原油分类
10
2 原油评价方法概述
原油评价:根据加工需要,对原油进行全面地分析。 原油评价:根据加工需要,对原油进行全面地分析。 原油评价的目:确定加工方案、提供基本数据, 原油评价的目:确定加工方案、提供基本数据,提供 改进生产的方向。 改进生产的方向。 一、原油评价分类 一般对原油的分析评价有下列四类: 一般对原油的分析评价有下列四类: ①原油性质分析 ②简单评价 ③常规评价 ④综合评价
d420<0.8723 d420=0.8723~0.9305 d420>0.9305 ~ 第二关键馏分 (重油部分 重油部分) 重油部分 API度>30 度 (K>12.2) > API度=20~30 度 ~ (K=11.5~12.2) = ~ API度<20 度 (K<11.5) <
6
1 原油分类Biblioteka 142 原油评价方法概述
①原油性质除“一”项分析外,还包括蜡含量、胶质、 原油性质除“ 项分析外,还包括蜡含量、胶质、 沥青质含量及原油基属的确定。 沥青质含量及原油基属的确定。 ②原油实沸点蒸馏 按温度切取每20~ ℃间隔的馏分、> ℃的渣油。 、>500℃的渣油。 按温度切取每 ~30℃间隔的馏分、> ③馏分性质分析与计算 密度、运动粘度、凝点、苯胺点、酸度或酸值、硫含 密度、运动粘度、凝点、苯胺点、酸度或酸值、 量、折光指数,特性因数、相关指数等。 折光指数,特性因数、相关指数等。 ④由实沸点蒸馏曲线查出每10℃馏分的收率列表。 由实沸点蒸馏曲线查出每 ℃馏分的收率列表。 ⑤宽、窄馏分的性质分析。 窄馏分的性质分析。
12
2 原油评价方法概述
2、简单评价 、 (1)目的 目的 初步确定原油类别和特征,为不同类型原油分开输送、 初步确定原油类别和特征,为不同类型原油分开输送、 分开炼制及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分开炼制及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2)内容 内容 ①原油性质分析见“一”;②原油简易蒸馏 原油性质分析见“ 的样品, 以300 mL的样品,一般切取相隔 ℃或50℃的馏分。 的样品 一般切取相隔25℃ ℃的馏分。 计算收率,测定密度、粘度、凝点、苯胺点, 计算收率,测定密度、粘度、凝点、苯胺点,计算特 性因数、相关指数。 性因数、相关指数。
原油的类别
![原油的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0e571cc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f.png)
原油的类别
原油是一种天然的矿物油,是地球上的一种化石燃料。
它是由生物残骸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原油的类别主要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来区分,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1.轻质原油
轻质原油是指密度较小、粘度较低、易于提炼的原油。
它的主要成分是烷烃类化合物,含硫量较低,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也较少。
轻质原油的产地主要在中东地区,如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
2.重质原油
重质原油是指密度较大、粘度较高、难以提炼的原油。
它的主要成分是芳香烃和脂肪烃,含硫量较高,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也较多。
重质原油的产地主要在南美洲、非洲等地区。
3.酸性原油
酸性原油是指含有较高酸值的原油。
它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盐和酚类化合物,含硫量较高,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也较多。
酸性原油的产地主要在南美洲、非洲等地区。
4.甜原油
甜原油是指含硫量较低的原油。
它的主要成分是烷烃类化合物,燃
烧时产生的污染物较少。
甜原油的产地主要在中东地区、北海等地区。
5.酸性甜原油
酸性甜原油是指含有较高酸值但含硫量较低的原油。
它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盐和烷烃类化合物,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较少。
酸性甜原油的产地主要在北海等地区。
总的来说,原油的类别主要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来区分。
不同的原油类别在提炼和使用过程中都有其特点和优缺点,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利用。
原油的性质分类
![原油的性质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e11fc01e45c3b3567ec8bcc.png)
原油可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按组成分类;按硫含量分类;按比重分类。
原油可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发热量、荧光性、旋光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组分组成和杂质含量等。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
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
析蜡温度高,油井容易结蜡,对油井管理不利。
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
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胶量:含胶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
原油的含胶量一般在5%~20%之间。
原油性质
![原油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e6caa4908bd63186bcebbc60.png)
石油原油定义1.原油的定义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呈淡黄色到黑色、流动或半流动的可燃粘稠液体。
它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原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
2.原油的化学组成组成原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硫、氮、氧。
通常碳的含量占83~87%,氢含量占11~14%,两者合计达96~99%,其余的硫、氮、氧及微量元素总共不过1~4%。
但是,有的原油例如墨西哥原油仅硫含量就高达3.6~5.3%。
大多数原油含氮量甚少,约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也有个别原油如阿尔及利牙原油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原油含氮量可达1.4~2.2%左右。
除上述五种主要元素以外,在原油中还发现微量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
在金属元素中最重要的是钒(V)、镍(Ni)、铁(Fe)、铜(Cu)、铅(Pb),此外还发现有钙(Ca)、钛(Ti)、镁(Mg)、钠(Na)、钴(Co)、锌(Zn)等。
在非金属元素中主要有氯(Cl)、硅(Si)、磷(P)、砷(As)等,它们的含量都很少。
从元素组成可以看出,组成原油的化合物主要是烃类。
现已确定,原油中的烃类主要是烷、环烷、芳香这三族烃类。
至于不饱和烃,在天然原油中一般是不存在的。
硫、氮、氧这些元素则以各种含硫、含氧、含氮化合物以及兼含有硫、氮、氧的胶状和沥青状物质的形态存在于原油中,它们统称为非烃类。
3.原油的物理性质世界各地所产原油在性质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从颜色上看,绝大多数原油都是黑色的,但也有暗黑、暗绿、暗褐的不同;更有一些原油是呈赤褐、浅黄,乃至无色的。
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含量的体现,含的越高颜色越深。
以比重论,绝大多数原油的比重介于0.8~0.98之间,但也有个别例外,如伊朗某原油比重高达1.016,美国加利福尼亚原油比重有低到0.707的。
原油在一定试验条件下开始失去流动性的温度称为凝点。
各种原油的凝点差异很大。
我国有的原油凝点高达36℃,而新疆克拉玛依原油凝点则低到-50℃。
6、原油分类
![6、原油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e5d8953ad02de80d4d8401f.png)
表 3-4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
编号 第一关键馏分 第二关键馏分 原油类别 1 2 3 4 5 6 7 石蜡 石蜡 中间 中间 中间 环烷 环烷 石蜡 中间 石蜡 中间 环烷 中间 环烷 石蜡 石蜡-中间 中间-石蜡 中间 中间-环烷 环烷-中间 环烷
我国目前采用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和含硫量 分类法相结合的分类法效果不错,见表3-5。
特点:
石蜡基原油:含蜡量高,密度小,凝点高, 含硫、氮、胶质量较低。如大庆、克拉玛依 原油。 环烷基原油:密度较大,凝点较低,环烷基 中的重质原油含大量的胶质和沥青质,又称 为沥青基原油,如孤岛原油等。 中间基原油:性质介于二者之间,例如大港 油、胜利混合油等。
2、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
此法是把原油置于特定的简易蒸馏设备 中,在规定条件下进行蒸馏,常压取得 250~275℃和395~425℃(5.33KPa, 275~300℃)两个关键馏分,分别测定两 个关键馏分的密度,并对照分类标准 (表3-3)确定两个关键馏分的基属,最 后参照关键馏分特性分类表3-4确定原油 的类别。
(V)10、爆炸区间范围越大,发生爆炸的 机会就越多,着火的危险性也就越大。 (X)11、油品蒸气和空气混合形成混合物, 遇明火时,就会发生爆炸。 (X)12、助燃物就是能帮助燃烧,但本身 并不燃烧的物质。 (V)13、油品含水分会使油品易变质,降 低油品的质量,也会引起腐蚀。 (V)14、酸值用中和100ml油品中的酸性 物质所消耗的KOH的mg数表示,单位是 mgKOH/100ml。
思考题 1、爆炸期限、闪点、燃点和自然点的概 念? 2、原油分类方法有那些?是如何分类的?
作业题
原油的性质分类
![原油的性质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e935ebe9998fcc22bcd10d1f.png)
原油的性质分类原油可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按组成分类;按硫含量分类;按比重分类。
原油可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发热量、荧光性、旋光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组分组成和杂质含量等。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
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
析蜡温度高,油井容易结蜡,对油井管理不利。
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
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胶量:含胶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
中国进口原油性质比较
![中国进口原油性质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65d55c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3.png)
世界原油性质比较简述目前运往中国的原油按照产地大致可以分为远东原油、中东原油、西非原油和南美原油。
其中除远东原油产量较小用阿芙拉级船舶运输外,其他地区的原油均可以大量出货,用VLCC运抵中国。
下面从原油性质方面对原油的适输性进行简要分析。
1. 远东原油越南远东原油,密度0.8265g/cm3;50℃时运动粘度为5.693mm2/s,含蜡量较高,为31.99%;凝点较高,为24℃;因此输送时要用有伴热的管道,尤其是在冬天时输送要防止凝线事故。
含盐较高,为23mg/L,对常减压电脱盐的要求较高。
综合看该原油属低硫石蜡基轻质原油。
越南白虎原油,密度0.8140g/cm3;50℃时粘度为4.265mm2/s;但含蜡量高,为39.26%;凝点达到30℃。
输送时需要伴热管道并适当加大泵送压力,如果冬天或春秋季节输送风险较高。
该原油属于低硫石蜡基轻质原油。
印尼拉朗原油密度0.8432g/cm3,50℃粘度较小,为8.076mm2/s,含蜡量高,为27.11%,凝点较高,为26.0℃,不适合单独管输,硫含量低,仅为0.070%,对加工有利,酸值较高,为0.566mgKOH/g,属低硫石蜡基轻质原油。
泰国松卡原油密度为0.8712g/cm3,50℃粘度为35.22mm2/s,含蜡量高,为43.3%,凝点较高,为45.2℃,不适合单独管输;残炭值小,为3.86%,硫含量0.090%,酸值低,为0.132mgKOH/g,属低硫石蜡基轻质原油。
俄罗斯乌拉尔原油,密度为0.8607g/cm3,较轻质,50℃粘度为5.896mm2/s,凝点为-6.3℃,冬季无伴热管输风险较大,含盐为24.0mg/L,加工时需要脱盐处理,含蜡量为6.74%,胶质为6.78%,沥青质为0.82%,硫含量为0.984%,属含硫中间基轻质原油。
澳大利亚梵高原油密度为0.9482g/cm3,50℃粘度较大,为75.71mm2/s,凝点为-17.4℃,残炭为2.69%,从以上的性质表明,该原油属重质原油,密度大、粘度大,虽然凝点低,但仍然会给管输带来较大的风险。
原油的分类及国产原油的性质汇总
![原油的分类及国产原油的性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a0fd15b5022aaea988f0f43.png)
即在残压40mmHg 下取得的275~300℃的馏分
2018/10/12
储运油料学
8
关键馏分分类标准
基属 关键馏分
石蜡基
中间基
环烷基
第一 关键馏分
d420<0.8210 APIo>40 (K>11.9)
我国则采用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 和按硫含量分类 相结合 的原油分类方法。
2018/10/12
储运油料学
5
1.特性因数分类法
根据原油特性因数 K值大小可将原油分为石蜡基、 中间基和环烷基三类原油,分类标准见表
特性因数, K >12.1 原油类别 石蜡基
11.5~12.1 10.5~11.5
中间基
环烷基
2018/10/12
储运油料学
14
2018/10/12
储运油料学
15
? 我国原油的 50℃运动粘度一般在 20~100mm 2/s之间。由
于组成不同,特别是胶质沥青质含量和轻组分含量的影 响,粘度的差别也十分悬殊。例如含轻组分多、胶质沥 青质少的南海惠州原油, 其50℃运动粘度为6.44mm 2/s, 而重质的乌尔禾稠油其粘度竟高达20391mm 2/s。
国际石油市场常用计价的标准是按 比重指数API 度分类和 含硫量分类。第十二届世界石油会议规定的原油分类标准。
类别 轻质原油 中质原油 重质原油 特重原油
2018/10/12
APIo >31.1 31.1~22.3 22.3~10 <10
储运油料学
20℃相对密度 <0.866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胜利 混合
0.83
0.832
0.881 中间基 含硫中间基
(K=11.8) (K=12.0)
大港 混合
0.14
0.860
0.887 环烷中间 低硫环烷中
(K=11.4) (K=12.0)
基
间基
孤岛
2019/5/3
2.03
0.891
0.935
(K=10.7) (K=11.4)
储运油料学
环烷基 含硫环烷基
右,但也有个别原油如青海冷湖原油小到只有0.8042g/ cm3。原油 的密度大小反映了原油化学组成上的差别,一般密度小的轻质原 油,其含硫、含氮量少,胶质、沥青质含量也少,原油中轻组分 含量多;密度大的原油正好相反。乌尔禾稠油的轻组分极少,初 馏点高达212℃,300℃以前的轻组分只有3.24%。
第一关键馏分 第二关键馏分
石蜡基 石蜡基 中间基 中间基 中间基 环烷基 环烷基
石蜡基 中间基 石蜡基 中间基 环烷基 中间基 环烷基
储运油料学
原油类别 石蜡基
石蜡-中间基 中间-石蜡基
中间基 中间-环烷基 环烷-中间基
环烷基
10
★我国现采用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和硫含 量分类法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把硫含量分 类作为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的补充。
即在残压40mmHg下取得的275~300℃的馏分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9/5/3
储运油料学
8
关键馏分分类标准
基属 关键馏分
石蜡基
中间基
环烷基
第一 关键馏分
d420<0.8210 APIº>40 (K>11.9)
d420=0.8210~0.8562 APIº=33~40
(K=11.5~11.9)
d420>0.8562 APIº<33 (K<11.5)
原油的组成十分复杂,对其确切分类很困难。原油的分 类方法有许多种,通常从工业、地质、化学或物理等不同角 度进行分类。本节只讨论广为应用的原油工业分类法、化学 分类法和我国采用的分类方法。
2019/5/3
储运油料学
2
一、工业(商品)分类法
原油的商品分类法又称工业分类法,是化学分类方法的 补充。工业分类的根据很多,如分别按原油的密度、硫含量、 氮含量、含蜡量和胶质含量分类等等。
>0.9968
3
分类标准, w%
原油类别
≤0.5 低含硫
0.5~2.0 含硫
分类标准, w%
原油类别
0.5~2.5 低含蜡
2.5~10.0 含蜡
分类标准, w%
原油类别
<5 低含胶
5~15 含胶
>2.0 高含硫
>10.0 高含蜡
>15 多胶
2019/5/3
储运油料学
4
二、原油的化学分类法
原油的化学分类以原油的化学组成为基础,通常用与 原油化学组成直接有关的参数作为分类依据,如特性因数 分类、美国矿务局关键馏分特性分类、相关指数分类、石 油指数和结构族组成分类等。其中以前两种应用最广。通 常认为,按这两种方法分类,对原油特性可得到一个概括 认识,不同原油间可作粗略对比。
2019/5/3
储运油料学
6
K
1.2163
T
/
d 15.6 15.6
缺 点:
① 不能表明原油中低沸点馏分和高沸点馏分中烃 类的分布规律,因此它不能反映原油中轻、重 组分的化学特性。
② 由于原油的特性因数K难以准确求定,用其他 参数计算或查特性因数K容易造成误差,因此 这一方法并不完全符合原油组成的实际情况。
2019/5/3
储运油料学
11
原油 名称
含硫量 第一关键 m % 馏分d420
第二关键 馏分d420
原油的关 键馏分特 性分类
建议原油 分类命名
大庆 混合
0.11
0.814
0.850 石蜡基 低硫石蜡基
(K=12.0) (K=12.5)
克拉 玛依
0.04
0.828
0.895 中间基 低硫中间基
(K=11.9) (K=11.5)
国际石油市场常用计价的标准是按比重指数API度分类和 含硫量分类。第十二届世界石油会议规定的原油分类标准。
类别 轻质原油 中质原油 重质原油 特重原油
2019/5/3
APIº >31.1 31.1~22.3 22.3~10 <10
储运油料学
20℃相对密度 <0.8661
0.8661~0.9162 0.9162~0.9968
我国则采用关键馏分特性分类和按硫含量分类相结合 的原油分类方法。
2019/5/3
储运油料学
5
1.特性因数分类法
根据原油特性因数K值大小可将原油分为石蜡基、 中间基和环烷基三类原油,分类标准见表
特性因数,K >12.1 原油类别 石蜡基
11.5~12.1 中间基
10.5~11.5 环烷基
特性因数分类法多年来为欧美各国普遍采用,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油的组成特性。例如通过 这一方法分类我们能知道这种原油是含烷烃多还是 含环烷烃多。
年轻的原油
2019/5/3
储运油料学
13
第二节 国产原油的性质
我国的主要油田有大庆、胜利、华北(任丘)、中原、大港、辽河、
南阳、江汉、玉门、克拉玛依等,目前产量最大的是大庆油田, 其次为胜利油田。几种主要原油的一般性质列于表3-6中。
从原油密度来看,国产原油的标准密度大多数在0.86~0.98g/cm3左
第二 关键馏分
d420<0.8723 APIº>30 (K>12.2)
d420=0.8723~0.9035 APIº=20~30
(K=11.5~12.2)
d420>0.9305 APIº<20 (K<11.5)
2019/5/3
储运油料学
9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2019/5/3
2019/5/3
储运油料学
7
2.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是将原油用Hempel简易蒸馏装 置取得250~275℃和395~425℃两个轻重关键馏分,分 别测定其密度,对照分类标准表确定两个关键馏分的基 属,然后根据关键馏分特性分类表确定原油的类别。
第一关键馏分指原油常压蒸馏250~275℃的馏分; 第二关键馏分相当于原油常压蒸馏395~425℃的馏分,
2019/5/3
1
第一节 原油的分类方法
由于地质构造、生油条件和年代的不同,世界各地区所 产原油的性质和组成有的差别很大,有的却十分相似;同一 地区的原油,由于采油层位不同,性质也可能出现差别。性 质和组成相似的原油,其加工、储运等方案也相近。因此根 据原油特性进行分类,对制定原油加工方案和储运、销售都 是十分必要的。
12
同一类原油的性质具有明显的共同特点
大庆原油属于低硫石蜡基原油;胜利原油属于含硫中
间基原油
石蜡基原油一般含烷烃量超过50%,其特点是密度小,
含蜡量较高,凝点高,含硫、胶质较少,属于地质年
代古老的原油
环烷基原油的特点是含环烷烃和芳烃较多,密度大,
凝点低,一般含硫、胶质沥青质较多,是地质年代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