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

合集下载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与治疗方法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与治疗方法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与治疗方法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体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

患者常常表现出漠视他人权益、缺乏同情心和对罪行的后悔感,甚至表现出操纵、欺骗和冷血等行为。

本文将探讨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以及常用的治疗方法。

一、特征1. 缺乏情感共鸣: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患者对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缺乏关注和认同,常常无动于衷甚至对他人的痛苦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2. 违法犯罪: 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常常有违法犯罪的倾向,经常违反社会规范,表现出欺骗、操纵、盗窃、斗殴等行为。

3. 缺乏责任感: 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往往不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不感到内疚、后悔或自责。

4. 冲动和攻击性: 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常常具有冲动和攻击性,容易爆发脾气、暴力倾向或对他人采取威胁行为。

5. 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难以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常常以欺骗和操纵为手段,利用他人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二、治疗方法1.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治疗和社交技能训练等。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其扭曲的思维方式、培养其情感共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 药物治疗: 在治疗反社会人格障碍时,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患者的冲动行为和攻击行为。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等,但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治该障碍,主要是为了控制症状。

3. 社区干预: 社区干预是反社会人格障碍治疗的重要环节。

通过社区治疗小组、职业指导和社会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并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和社会融入支持。

4. 家庭治疗: 对于未成年或青少年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家庭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治疗目的在于改变其家庭环境,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和教育方式,以规范患者的行为。

5. 环境调节: 在治疗过程中,对于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来说,提供一个健康且正向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笔名:省略号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曾被称为无情形人格障碍、违纪性人格障碍、社会精神病态和悖德狂等,“最新的调查显示,罪犯中的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比例高达45.8%,其中男性更多,占48.3%,女性占19.6%。

”1可见,罪犯中的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的比例非常之高,研究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和责任的大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慎重。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通常无视社会规范、缺乏责任感和公德心;经常做出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对人冷酷无情;缺乏自制力,遇事易推卸责任。

这种人格的形成主要源于体质因素和心理习得两个方面。

体质因素包括遗传、染色体异常以及脑部的器质性障碍。

“有不少学者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人格异常者,其家属同样具有人格异常的比率颇高。

另有学者发现,XYY及XXY性染色体异常,与人格违常的关系密切。

……精神医学家认为,有一部分人格违常者,是由于早年的脑障碍所造成的。

”2心理习得主要源于后天的教育,不同家庭的教育模式会对儿童的心理成长带来不同的影响,有些源于家庭教育的过于严厉导致成长中心理形成反抗的意识,有些则由于父母过分溺爱缺乏对社会规范的正确认识。

人格障碍不同于精神障碍,人格障碍者智能良好,对事物和环境以及行为性质有清晰的认识,能够正常地从事学习和工作。

“但他们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始终用理智驾驭自己的行为,合乎情理地处理日常事务,甚至有时在很少诱因或偶然动机驱使下就可实施后果严重的犯罪行为。

”3人格障碍者在实施犯罪行为之时,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性质。

关于人格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德国学者认为,认定无责任能力的前提是,第一,必须存在法律列举的心理障碍之一,第二,该障碍必须对行为人的认识能力或者控制能力有重大影响。

”4日本有部分学者认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即使不属于精神疾病,至少也可以归入精神病质。

所谓精神病质,是指由于性格的异常欠缺社会生活能力的状态,它不是精神病的前阶段,也不是精神病。

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对他人权益的漠视、冷酷无情以及违法行为。

这种人格障碍不仅对个人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也对社会秩序和安全构成威胁。

了解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的原因以及有效的处理方法,对于预防和减少此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一、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的原因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的出现通常源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1.社会环境因素:不稳定的家庭环境、暴力和犯罪的社区环境、缺乏道德教育和良好榜样等因素,容易使个体受到不良影响,培养出冷漠和违法行为的倾向。

2.遗传基因因素:研究表明,反社会人格障碍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

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递质的异常分泌,从而增加了个体表现出反社会行为的可能性。

3.个体心理因素:自尊心过低、缺乏同理心、控制冲动能力差等个体心理特点,容易使个体产生对他人权益冷漠的态度,从而促使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处理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的方法针对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以下方法旨在促进其行为的转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愈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治疗和心理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调整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其情绪管理能力和冲突解决能力。

2.社会支持: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于帮助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改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社会庇护所、开设康复中心等,提供心理、物质和职业等多方面的支持,鼓励患者逐渐融入社会并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3.法律制度:完善法律制度和刑事司法体系,对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打击和制裁。

同时,在监狱和社区矫正场所加强心理矫正和教育,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提供改造机会。

4.公众教育:通过开展相关的公众教育活动,加强社会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认知和了解,减少对患者的歧视和排斥,树立包容和关爱的社会氛围,为其恢复和融入社会提供更好的环境。

结论: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社会环境、遗传基因和个体心理因素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反社会人格的概念

反社会人格的概念

反社会人格的概念反社会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APD)是一种心理障碍,其特征为持续的违法行为、忽视他人权利和社会规则、缺乏良心和同情心,以及表现出冷漠和无情的行为。

下面将对反社会人格的概念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反社会人格是一种心理障碍,被定义为一种以违法犯罪行为为特征的人格障碍。

该障碍多发于成年人,通常开始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患有反社会人格的个体常常表现出重复的违反社会规则和他人权利的行为,如虐待动物、欺骗、偷窃、性侵犯以及其他形式的暴力犯罪。

其次,反社会人格的特征包括行为冷酷无情、缺乏责任感、常常欺骗和忽视他人的需求和权利。

这些人常常不在乎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并且缺乏内疚和悔过之心。

他们通常表现出对他人的漠视和轻蔑,缺乏同情心和思考他人感受的能力。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反社会人格的形成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遗传因素可能对心理形成发挥一定影响,如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易感性。

而环境因素,如不良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童年虐待等也被认为是患有反社会人格的危险因素。

此外,不良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也可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发展。

由于反社会人格对个体本身、家庭和社会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治疗和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常见的反社会人格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以控制症状和减少冲动行为为目标。

心理治疗则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危机干预、急性治疗等手段来培养患者的认知和情感调节能力,增强其自我控制和同理心,以促进行为的改变。

最后,反社会人格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患有反社会人格的个体常常对他人造成伤害,社会安全和秩序也可能因其行为而受到威胁。

因此,预防和识别患有反社会人格的个体显得尤为重要。

早期干预、家庭教育、建立发展性心理健康服务等是预防和干预反社会人格的关键措施。

总结起来,反社会人格是一种心理障碍,其特征为持续的违法行为、忽视他人权利和社会规则、缺乏良心和同情心,以及表现出冷漠和无情的行为。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漠不关心和违法犯罪症状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漠不关心和违法犯罪症状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漠不关心和违法犯罪症状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其特征包括对他人权利的漠不关心和频繁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本文将探讨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所表现出的漠不关心和违法犯罪症状,并分析其可能的成因。

一、漠不关心症状1. 缺乏同理心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常常缺乏同理心,无法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和需求。

他们对他人的困境或挫折常常漠不关心,甚至对其感到愉快。

这种缺乏同理心使得他们能够无动于衷地伤害他人,对别人的感受置之不理。

2. 冷漠和冷血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冷漠和冷血的态度。

他们对他人的需求或请求不显示出任何的关心或理解。

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他们对待每个人都一样冷漠,从不表露出温暖的情感。

3. 自私和利己主义漠不关心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自私和利己主义。

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常常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权益和福祉。

他们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以至于经常以他人的痛苦为乐。

二、违法犯罪症状1. 冷酷无情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冷漠和冷酷无情常常表现在他们的犯罪行为上。

他们可以毫无怜悯地伤害他人,无论是物质损失还是身体伤害。

他们常常以自己的欲望为中心,不管付出何种后果,不择手段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2. 缺乏责任心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缺乏责任心,对自己的行为不感到内疚或后悔。

无论是小偷小摸还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他们都不会对自己说出此事感到愧疚,也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他们常常能够逃避法律的制裁,不顾他人的权益和社会的法规。

3. 破坏性行为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违法犯罪行为常常表现为破坏性的行为。

他们可能会故意破坏他人的财物、生活和人际关系,以满足自己的虐待需求。

这种破坏性的行为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对受害者和社会带来了持久的痛苦。

三、可能的成因1. 生物因素反社会人格障碍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某些基因变异可以增加一个人患此障碍的风险。

此外,神经递质的异常活动也可能与漠不关心和违法犯罪症状有关。

人格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人格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人格与犯罪行为的关系犯罪行为是社会治安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格则是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决策的核心因素。

因此,人格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人格与犯罪行为的关系,并进一步讨论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一、人格类型对犯罪行为的影响人格是指个体在面对环境刺激时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行为风格。

根据心理学研究,不同的人格类型会影响一个人对于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理解和遵守程度,从而影响其犯罪行为的倾向性。

1. 外向型人格与犯罪行为外向型人格的人通常具有冒险、兴奋寻求和刺激寻求的性格特点。

这种人格类型的人更容易冲动,寻求刺激的方式可能会导致他们参与危险的行为,如拳斗、赌博和毒品滥用等。

此外,他们通常更容易受到同伴影响,从而参与犯罪团伙或不良社交网络。

2. 内向型人格与犯罪行为相比之下,内向型人格的人通常更加内向、谨慎和保守。

他们更注重内心体验和个人感受,不喜欢冒险和刺激。

因此,内向型人格的人相对而言更加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犯罪行为的倾向性较低。

3. 反社会型人格与犯罪行为反社会型人格是指具有冷漠、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容易冲动等特点的人。

这种人格类型的个体通常对他人的感受不关心,不遵守社会规范,追求个人的私利和满足。

因此,反社会型人格是犯罪行为的高风险因素,常常与暴力犯罪、欺诈等行为相关联。

二、环境因素对人格形成与犯罪行为的影响除了个体的人格特征之外,环境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格的形成和犯罪行为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环境因素与人格形成及犯罪倾向的关系。

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个体形成人格的重要场所之一。

家庭中的教育方式、亲子关系质量以及父母的行为模式都会对个体的人格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那些在没有健康家庭环境下成长的个体来说,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可能会导致他们形成问题行为和暴力行为的倾向。

2. 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会影响到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社会资源的获取。

反社会人格真实案例

反社会人格真实案例

反社会人格真实案例反社会人格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征表现为无视他人权益、缺乏同理心、对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无视等。

下面将介绍一个真实的反社会人格案例。

某市发生了一起持刀抢劫案件。

犯罪嫌疑人李某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没有固定职业,经常游手好闲。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此案件是李某反复斟酌多日后精心策划的。

据李某的供述,他发现当地某银行网点每天下午四点左右有现金配送。

于是,他决定趁机实施抢劫。

李某事先预谋了逃跑路线,并购买了一把冷兵器作为武器。

在作案当天,他冷静地等待现金送货车抵达,并趁送钱的人员不备时,突然出现并使用武器威胁,成功抢劫了数万元现金。

警方通过对案发地周围监控视频的回放和现场勘查,锁定了嫌疑人李某。

经过一段时间的搜捕,警方最终在李某朋友家中将其抓获。

李某案件经过审讯时,他毫不后悔地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他表示自己并不在意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只想通过抢劫来获取金钱满足自己的欲望。

在与他人接触时,他总是表现出冷漠和轻蔑,对别人的困境从不同情。

这种冷酷无情的行为让李某的家人和朋友都感到震惊。

在经济方面,李某从不努力工作,他相信通过非法手段获取金钱是最快捷的方式。

尽管他曾有一些合法工作机会,但他总是消极应对或者表现出不配合的态度,最终使得这些机会消失殆尽。

李某案件的审判过程中,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心理专家评估了李某的心理状态,确认他具有反社会人格特征。

这种特征使得李某对于别人的感受和社会规范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导致他可以无视他人权益和法律调整。

这个真实案例展现了一个反社会人格的典型特点,包括冷漠无情、利己主义、不遵守法律规范等。

这样的人在社会中对他人构成了威胁,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反社会人格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此类案件。

反社会型人格深度解析

反社会型人格深度解析

反社会型人格深度解析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以不遵守社会规范和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现认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是在大脑先天性缺陷的基础上,遭受社会环境不利或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家庭教育、心理发育、重大事件等均是发病因素。

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缺乏社会责任感,不能长久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微小刺激就容易引发攻击行为,对错误行为缺乏内疚感等。

该型人格障碍与违法犯罪具有较密切的关系。

罪行特别严重、作案手段残酷、犯罪情节恶劣的犯人中有相当比例属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常见的特征是低神经质,主要是缺乏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潜在的适度关心情绪空虚,而且常会出现社交孤立,缺乏情感,愤世嫉俗、思想偏执等这些特征。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行为特征和社会后果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行为特征和社会后果

μ mol/(m2s) ppm mmol/(m2s) mmol/(m2s) ppm CO2out= 355.50 ppm
讨论:早上 9:00-11:30 是光合作用的测量最佳时间。此时光合作用最强,光合速率最稳定, 有利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早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 380ppm 左右,结果中的数据偏低, 可能与阴天室内光照温度不佳,以及实验仪器的好坏有关。可以通过维修好实验仪器,以及 选好外界环境测量,以提高实验结果的精准性。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之前仪器一定要先进行预热,以使仪器性能稳定。 2、没有稳定的参考气源时,可用一个大的缓冲瓶代替,比如一个装过纯净水的大塑料 桶,但其内部一定要干燥,在桶的细颈上罩一个纸杯,杯底捅一个小洞,这样就做成一个很 好的缓冲瓶,但在罩纸杯之前要摇晃桶防止其内部 CO2 浓度与外界相差太大。另外 3 米以上 高度的空气也比较恒定,因此可以用一根管子将 3 米以上高度的空气与仪器面板上的“IN” ⑦接气嘴相连。 3、试验时间最好在早上 9:00-11:30 进行, 。此时光合作用最强,光合速率最稳定。 4、数据线的联接和拆除必须在关机状态下进行。 5、如果仪器内部保存数据个数的字节受到未知干扰的破坏(出现机会很少) ,仪器会将 它内部数据存储器里的内容全部传上来,以便有选择的挽救正确数据。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
2
2
CO2out=
358.30
ppm
0.24 358.20 0.00 0.00 0.00
μ mol/(m s) ppm mmol/(m2s) mmol/(m2s) ppm CO2out= 357.60 ppm
2
E= CI= CO2int= 第五组数据 Pn= CO2in= E= CI= CO2int= 第六组数据 Pn= CO2in= E= CI= CO2int=

反社会人格障碍引发犯罪问题论文

反社会人格障碍引发犯罪问题论文

反社会人格障碍引发的犯罪问题探析摘要:反社会人格障碍极易引发暴力犯罪,我国没有对人格障碍犯罪的犯罪心理研究给予足够重视,因此难以从根本上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

根据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针对该种人格障碍预防和矫治的方法:一是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的引导作用;二是重视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研究。

关键词: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犯罪预防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143-02一、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概述(一)概念的沿革有关反社会人格的研究最初是从1806年法国精神病学家p.pinel 的报告开始的,而在此之前,所有反社会行为的人都被普遍认为是罪犯,而非一种心理学现象。

pinel记录了一名男子“因为一女子的过激言语而倍感愤怒,将该女子扔入井中”的案例。

他把这种行为归入当时的精神病学分类之中,称为“不伴妄想的躁狂症”。

1835年,英国精神病学家prichard将这一行为命名为“悖德狂”(moral insanity),他把这种现象描述为“一种心理错乱的形式,其中智力功能似乎很少或没有形成伤害,而……内心的道德或行为准则很奇怪的变得不正常或堕落了”。

在19世纪晚期,这种人开始被称作为“心理病态者”,而且他们的问题都被假定为是一种遗传性缺陷。

然后随着20世纪社会学的兴起,研究者们开始强调社会条件的影响。

因此,“心理病态者”又被“社会病态者”所取代,这表示研究者意识到问题不仅仅在于行为人本身,还在于他与社会的关系。

1968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一次提出了“反社会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同时抛弃了“社会变态人格”等概念。

在这本手册中,反社会人格被列入了“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中。

虽然目前反社会人格的概念依然存在一些混用的情形,但是在后来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的各个版本中“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概念被继续沿用下来。

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犯罪行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和社会支持策略

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犯罪行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和社会支持策略

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犯罪行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和社会支持策略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犯罪行为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APD)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它常常与犯罪行为紧密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反社会人格障碍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社会支持策略以应对这一问题。

一、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犯罪行为的关系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个体性格和行为模式的紊乱,表现出冷漠、缺乏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行为特征。

这些人常常违法犯罪,如偷窃、携带武器、寻衅滋事等。

许多研究表明,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犯罪行为有着密切的关联。

首先,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常常表现出缺乏道德约束的行为。

他们缺乏内疚感和同理心,对于他人的权益漠不关心。

这使得他们更容易违法犯罪,无视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

其次,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具有冲动性和冷酷无情的特征。

他们缺乏远见和情绪调控能力,常常倾向于采取暴力行为解决问题。

这种行为倾向使得他们更容易陷入犯罪行为,并对他人造成伤害。

最后,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常常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

他们往往缺乏稳定的工作和人际关系,丧失了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和努力。

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让他们更有可能选择犯罪行为来获得利益或满足欲望。

综上所述,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

对于社会来说,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至关重要。

二、社会支持策略1. 提供早期预防和干预措施:早期发现并干预反社会人格障碍者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渠道,对潜在的APD患者进行筛查和干预。

要提供心理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问题,并提供适当的心理治疗。

2. 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通过媒体、社区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反社会人格障碍和犯罪行为的认识。

加强对于人格障碍者的关爱和理解,避免歧视和排斥。

3. 加强社会治安力量:加强警察和相关执法机构的力量和能力,加大对于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提高社会治安水平,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为大众提供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心理学对犯罪行为的解读

心理学对犯罪行为的解读

心理学对犯罪行为的解读人类的行为和思维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犯罪行为作为一种极端的人类行为,一直备受关注。

心理学家通过对犯罪行为的深入研究,试图解读和理解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和原因。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犯罪行为进行解读。

一、人格特质与犯罪倾向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人格特质与其犯罪倾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例如,具有较低的自控能力、情绪不稳定、冲动性、依赖他人等特质的人更容易表现出犯罪行为。

此外,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变态、反社会人格障碍等人格异常也可能增加一个人参与犯罪的风险。

二、社会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社会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发生起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学家在心理学领域进行的犯罪研究中发现,贫困、失业、家庭不和谐等不良社会环境是犯罪的重要因素。

相反,一个有秩序、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有助于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心理变态与犯罪行为心理变态是指因为心理异常导致的行为异常。

有些犯罪行为的背后是由于施暴者具有某种心理变态。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心理变态个体往往有嗜虐倾向、幻想犯罪行为等心理特征,导致他们更容易与犯罪行为发生关联。

心理变态是犯罪行为的一个重要解释因素。

四、认知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认知是指个体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解释来理解世界。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认知因素对个体是否参与犯罪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可能对于所犯下的犯罪行为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自己是正当的、合理的。

这种认知偏差使得他们更容易参与犯罪行为。

五、心理治疗对犯罪行为的应用除了理解和解读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外,心理学还可以发挥更为实际的作用。

心理治疗是一种帮助人们改变不良心理状况、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的方法。

心理学家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犯罪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改变其犯罪行为产生的心理因素。

心理治疗在预防和减少犯罪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结:心理学对犯罪行为进行解读,可以帮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犯罪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反社会人格犯罪研究

反社会人格犯罪研究

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反社会人格者有很强的致罪倾向。

反社会人格者由于其易于冲动、不吸取经验教训、不能爱别人和缺乏内化了的社会价值系统或良心的特点,非常容易触犯社会规范和法律。

在违法犯罪人群中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的数量较多,可达30%以上,远高于一般人群的患病率(1%以下)。

而且,在所有的变态人格中,反社会人格引起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多,同一性质的屡次犯罪以及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犯罪人中,大约1/3至213的人都属于此类型变态人格。

因此,对反社会人格者进行特殊的犯罪预防,应该成为犯罪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反社会人格的概念和特征反社会人格是指个体在社会行为上具有违反社会规范的倾向,具有为利己目的而伤害别人时永不感到愧疚的异常性格,是变态人格的一种,又称反社会型变态人格、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悖德性人格等。

狭义的变态人格,即指反社会人格。

与其他类型的变态人格相比,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个体的突出点是其行为具有悖离社会规范的倾向,且在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后,没有愧疚之心。

反社会人格易导致反社会行为(违法或犯罪行为),但反社会行为者未必有反社会人格。

例如黑社会分子常作出反社会行为,但黑社会分子中的许多人人格正常,对亲人、朋友仍有同情爱护之心,甚至对同道,反社会行为者也未必不重视感情,所谓“盗亦有道”,他们可能会为同伙安全而牺牲自己。

而反社会人格者则不然,除关心自己之外,从不考虑别人。

他们以满足个人欲望为唯一的考虑,从不知顾及他人。

反社会人格一般在lO岁左右便可出现某些迹象,男性可以更早发生。

通常反社会人格者在童年、少年时期就有了比较明显的越轨倾向,有品行问题如偷窃、斗殴、吸毒、逃学、性罪错的记录;常有酗酒和破坏公物、不遵守规章制度等不良习惯;到青春期人格缺陷表现明显化;成年后工作表现差,常旷工,对家庭不负责任,在外欠款不还,常犯规违法;30岁以后,由于阅历丰富、精力下降,大约有30—40%的患者有缓解或明显的改善。

但有的在变为正常后,仍遗迹难消,紧张时又会暴露,有病时又易加重,患者在不顺利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反应状态和疾病发作。

动机不足的反社会行为,犯罪后无羞耻感

动机不足的反社会行为,犯罪后无羞耻感

动机不足的反社会行为,犯罪后无羞耻感反社会型人格就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被称为精神病态、社会病态、悖德型人格等等,严重影响社会。

反社会型人格具有高度的攻击性,对于坏人的诱惑缺乏抵抗力,对于过错没有内在的道德谴责,行动冲动,做事毫无原则等等。

反社会型人格的特征主要有智力水平中等,刚开始和人相处融洽。

没有常见的精神病的症状、幻觉、妄想和非理性思维。

对亲朋好友没有基本的信义。

没有责任感和羞耻心。

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爱和依恋。

麻木不仁,情感淡泊,对情绪感觉迟钝,对于他人的善意无动于衷。

生活没有计划、规律和目的,犯罪行为突发,没有严密的计划和准备等等。

反社会型人格存在和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即遗传因素、大脑发育不良、家庭教育、社会文化因素等等。

遗传因素,反社会型人格的发生率和遗传有关,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就越高。

如果双亲是反社会型人格,那么子女发生反社会型人格的概率相对来说比较高。

家庭教育,大多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都经历过童年的精神创伤、家庭关系不和睦、家庭教育方式差等等。

社会文化因素,一些经常遭受歧视、受教育机会少、居住环境差的人容易发生反社会型人格。

反社会人格障碍对社会的影响和行为

反社会人格障碍对社会的影响和行为

反社会人格障碍对社会的影响和行为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SPD)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不尊重他人权利、缺乏责任感、欺骗行为以及缺乏同情心等特征。

这种障碍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负面影响,也对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探讨反社会人格障碍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相关的行为表现。

影响一:社会犯罪率上升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患者往往对社会法律规定和道德准则缺乏尊重,容易从事犯罪活动。

他们常常以违法犯罪的方式满足自身的欲望和利益,对他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社会犯罪率的上升是反社会人格障碍对社会的直接影响之一。

行为一:常常涉及暴力犯罪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患者常常表现出攻击性和暴力倾向。

他们可能对他人实施身体上的暴力行为,威胁和恐吓他人,甚至参与组织犯罪活动。

这些行为给社会的安全与稳定造成重大威胁,社会正常秩序受到破坏。

影响二:破坏人际关系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患者通常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关心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他们常常欺骗、利用他人,对亲密关系缺乏忠诚和信任。

因此,这种障碍极大地破坏了患者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使社会整体的人际互动质量下降。

行为二:操纵和欺骗行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患者具有操纵他人的能力,并经常通过欺骗和操控他人来达到个人目的。

他们可能以谎言和欺骗手段获得他人的信任和财物,对他人的感情进行操纵和控制,长期下来会造成社会信任度的下降和人们对陌生人的警惕性增加。

影响三:经济和社会成本增加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常常导致经济和社会成本的增加。

他们可能以欺诈和非法手段获取他人财产,给受害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另外,这些患者可能由于犯罪活动而被判刑,导致司法系统的负担加重。

这些额外的成本对整个社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行为三:缺乏责任感和长期规划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通常缺乏责任感和长期规划能力。

他们可能不履行社会角色和义务,经常随心所欲地行事,缺乏对自身行为后果的考虑。

反社会人格障碍与暴力犯罪对校园杀凶案件心理分析

反社会人格障碍与暴力犯罪对校园杀凶案件心理分析

反社会人格障碍与暴力犯罪对校园杀凶案件心理分析I. 内容概要校园杀凶案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反社会人格障碍与暴力犯罪在这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我们预防和减少此类事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我们要明白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攻击性、冲动性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模式。

这样的人往往难以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他们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甚至犯罪。

然后我们来看暴力犯罪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暴力犯罪是反社会行为的一种极端表现,它不仅直接导致了他人的伤害,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对于这种行为,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警惕和防范。

我们要探讨的是反社会人格障碍与暴力犯罪如何影响校园杀凶案件。

这里的“校园杀凶案件”并不仅仅指学生之间的暴力冲突,还包括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受到的伤害。

这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在校园环境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其本质都是对社会的不尊重和破坏。

我们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反社会人格障碍与暴力犯罪的关系,来更好地理解和预防校园杀凶案件的发生。

这不仅需要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和努力。

A. 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当今社会,校园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给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其中校园杀凶案件更是让人们心惊胆战,对社会治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而在这其中,反社会人格障碍与暴力犯罪的关联性也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反社会人格障碍与暴力犯罪对校园杀凶案件的心理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以期为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以对他人、社会规范缺乏尊重和遵守为特征的心理障碍。

这类人往往表现出冷漠、攻击性、冲动、不负责任等行为特点,容易产生暴力行为。

而暴力犯罪则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采用暴力手段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

校园杀凶案件的发生,往往与施暴者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密切相关。

社会学中的反社会行为与犯罪理论

社会学中的反社会行为与犯罪理论

社会学中的反社会行为与犯罪理论在社会学领域中,反社会行为和犯罪成为了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完善。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反社会行为和犯罪的概念、其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犯罪理论,进一步探讨如何预防和减少反社会行为和犯罪的发生。

一、反社会行为和犯罪的概念反社会行为和犯罪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时,对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的暴力冲击。

两者之间本质的区别在于:反社会行为破坏了生活和社会秩序,但行为本身并不违反法律;而犯罪则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例如在公共场所,当出现人群聚集,某些人会使用粗话或吵闹行为来打扰他人的正常活动,这被认为是一种反社会行为。

而若某人在公共场所偷窃或伤害他人,这则属于犯罪行为。

二、反社会行为和犯罪的表现形式1. 不顾社会公德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自己行为的规范,如守规矩、守法律等。

而反社会行为和犯罪往往违反了这些行为规范,例如无视红绿灯、殴打他人、吸毒等。

2. 社会道德败坏的行为社会道德规范对社会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而一些人可能会违反这些规范,导致社会道德的崩溃,例如道德沦丧的商业违法行为、假冒伪劣、盗版、色情等。

3. 违反法律的行为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而反社会行为和犯罪大多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如偷窃、抢劫、杀人、强奸等。

这些行为对受害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

三、反社会行为和犯罪的产生原因1. 个人的原因个人的原因往往是反社会行为和犯罪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主要包括人格缺陷、心理障碍和社会交往不良等。

那些行为偏差严重的人往往表现出逆反、敌对和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2. 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原因青少年的成长经历中家庭和社会环境不良的影响往往会引发他们的反社会行为。

在一个不稳定、家庭关系不和谐的环境中长大,许多青少年更容易走向不良的道路。

3. 组织和环境因素的原因许多反社会行为和犯罪往往是发生在一些特定的组织和环境下。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行为特征和犯罪倾向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行为特征和犯罪倾向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行为特征和犯罪倾向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APD)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表现为对他人权利和社会规范的持续无视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此类障碍者常常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特征和犯罪倾向。

本文将探讨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行为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犯罪倾向。

行为特征:1. 缺乏责任感和行动后果意识: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常常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漠不关心,缺乏负责任的态度。

他们可能无视法律、规章制度,并以此为借口进行犯罪活动。

2. 冷漠和无情:这类人往往缺乏对他人情感的共鸣和同理心,不会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伤害和痛苦感到内疚。

他们可能对他人的苦难毫不关心,甚至以此为乐。

3. 虚伪和欺骗: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具有极强的欺骗性,他们常常以虚伪的形象来迷惑他人,自己的目的可以是为了获取个人利益或满足自己的欲望。

这些特点使得其高潜力成为犯罪的候选人。

4. 冲动和轻率:他们常常对即刻满足自己的欲望冲动,缺乏计划和思考的能力。

这种行为倾向可能导致他们在冲动之下犯下犯罪行为。

5. 缺乏自我控制和易激动: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往往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缺乏自我调节能力,他们容易变得易怒和暴力,易激动的情绪状态可能引导他们向犯罪行为倾斜。

犯罪倾向:1. 强迫性盗窃: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常常因为内心的贪婪和对他人财物的漠视而有强迫性的盗窃行为。

他们可能频繁进行小偷小摸,乃至尝试实施更大规模的盗窃活动。

2. 偷窃、侵占他人的权益:这类人常常无视他人的正当权益,以自己的利益为重,盗窃、骗取财产、雇佣奴役等行为屡见不鲜。

3. 极端暴力和嗜杀: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往往具有极端的暴力倾向,无论是对人或动物。

他们可能会抱有满足杀戮欲望的冲动,常常表现出对他人的身体伤害和心理虐待的行为。

4. 诈骗和欺诈:虚伪和欺骗是APD的明显特征。

这些人可能通过诈骗和欺诈行为来获取他人的财物、信息和资源。

5. 侵犯他人人身自由: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可能针对他人实施绑架、拐卖、人质劫持等行为,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

反社会人格障碍辨认和处理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迹象

反社会人格障碍辨认和处理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迹象

反社会人格障碍辨认和处理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迹象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表现为对他人权益的漠视、违反社会规范和法律纪律,缺乏责任感和内疚感。

在社会中,辨认反社会人格障碍并处理其迹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辨认方法以及处理该障碍的迹象。

一、辨认反社会人格障碍辨认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为了保护社会和个体的利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辨认迹象:1. 滥用他人权益: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常常滥用他人的权益,包括物质财产、知识产权等。

他们没有道德约束,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从他人那里获取利益而不顾他人的感受和权益。

2. 违反社会规范和法律纪律: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倾向于违反社会规范和法律纪律。

他们可能从事违法犯罪行为,如偷窃、欺骗、伤害他人等,而且对此没有内疚感或反省能力。

3. 缺乏责任感和内疚感:反社会人格障碍者通常缺乏责任感和内疚感。

他们可能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视而不见,对自己的过错不承担责任,也不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

4. 欺骗和骗术: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经常采用欺骗和骗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们可能撒谎、欺诈、利用他人等手段,以获得个人利益,而不考虑他人的权益和后果。

二、处理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迹象处理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迹象需要综合运用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方法。

以下是一些处理迹象的方法:1. 专业心理治疗:反社会人格障碍者需要接受专业心理治疗,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

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等方法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认识和处理他人权益,并培养责任感和内疚感。

2. 社会支持:提供社会支持对于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改变也很重要。

社会支持可以来自家人、朋友、同事等,他们通过理解和接纳,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 法律教育和监管:对于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合理的法律教育和监管也是重要的处理手段。

通过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增加患者对法律纪律的认识和尊重,以及加强监管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他们的违法行为。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症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症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症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对个体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该疾病的症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治疗方法。

1. 症状描述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以下症状:(1) 缺乏同理心:他们对他人的情感和感受缺乏基本认知,缺乏对他人困境的同情和理解。

(2) 常常违法犯罪: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经常从事违法行为,如盗窃、欺骗、暴力等,他们无视他人权益,完全不顾及后果。

(3) 欺骗性:患者常常具有很强的说服能力和欺骗性,他们能够轻松地说些虚假的话,从而获得个人利益,甚至伤害他人。

(4) 冷漠无情:患者对他人的痛苦和困境漠不关心,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不会表现出正常的情感反应。

2. 对社会的影响反社会人格障碍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犯罪活动增加:患者常常从事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如抢劫、杀人等。

这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人民的不安全感。

(2) 社会信任破裂: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社会交往中常常欺骗和背叛他人,这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使社会失去凝聚力。

(3) 社会资源浪费:患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常常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资源,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分配现象。

(4) 对家庭的伤害: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家庭中常常表现出暴力和虐待行为,使得家庭成员生活在恐惧和痛苦之中,伤害了家庭和谐。

3. 治疗方法针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目前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缓解其症状:(1)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来帮助患者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2) 药物治疗:在一些病例中,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或抗焦虑药物来控制其症状的表现。

(3) 社会支持:提供患者所需的社会支持,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和相关社会机构的帮助与关爱,以促进其社会适应和康复。

综上所述,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症状严重且危害巨大,对个体和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研究《犯罪研究》2005年第1期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陈和华内容提要:反社会人格有很强的致罪倾向。

在违法犯罪人群中反社会人格者可达30%以上,且屡次犯罪以及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现象非常严重。

反社会人格的形成原因,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有不同的解释,但在早期经验和家庭因素对反社会人格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

反社会人格者的犯罪行为有着与一般人不同的特点。

预防和矫正反社会人格对犯罪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对轻度的反社会人格者采取认知领悟疗法有一定成效,而对反社会人格的罪犯更多地应该通过行为疗法e.,/-i-矫治。

关键词:反社会人格犯罪预防矫治行为疗法反社会人格者有很强的致罪倾向。

反社会人格者由于其易于冲动、不吸取经验教-,71j、不能爱别人和缺乏内化了的社会价值系统或良心的特点,非常容易触犯社会规范和法律。

在违法犯罪人群中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的数量较多,可达30%以上,远高于一般人群的患病率(1%以下)09.而且,在所有的变态人格中,反社会人格引起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多,同一性质的屡次犯罪以及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犯罪人中,大约l/3至2/3的人都属于此类型变态人格。

因此,对反社会人格者进行特殊的犯罪预防,应该成为犯罪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犯罪学界以及司法界对此类人的犯罪预防尚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在犯罪矫正方面也尚未建立起相应的工作规范和工作体系。

本文将对反社会人格的特征、致罪倾向、原因以及预防和矫正措施进行阐述,以期抛砖引玉。

一、反社会人格的概念和特征反社会人格是指个体在社会行为上具有违反社会规范的倾向,具有为利己目的而伤害别人时永不感到愧疚的异常性格,是变态人格的一种,又称反社会型变态人格、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悖德性人格等。

狭义的变态人格,即指反社会人格。

与其他类型的变态人格相比,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个体的突出点是其行为具有悖离社会规范的倾向,且在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后,没有愧疚之心。

反社会人格易导致反社会行为(违法或犯罪行为),但反社会行为者未必有反社会人格。

例如黑社会分子常作出反社会行为,但黑社会分子中的许多人人格正常,对亲人、朋友仍有同情爱护之心,甚至对同道,反社会行为者也未必不重视感情,所谓“盗亦有道”,他们可能会为同伙安全而牺牲自己。

而反社会人格者则不然,除关心自己之外,从不考虑别人。

他们以满足个人欲望为唯一的考虑,从不知顾及他人。

反社会人格一般在10岁左右便可出现某些迹象,男性可以更早发生”。

通常反社会人格者在童年、少年时期就有了比较明显的越轨倾向,有品行闯题如偷窃、斗殴、吸毒、逃学、性罪错的记录;常有酗酒和破坏公物、不遵守规章制度等不良习惯;到青春期人格缺陷表现明显化;成年后工作表现差,常旷工,对家庭不负责任,在外欠款不还,常犯规违法;30岁以后,由于阅历丰富、精力下降,大约有30__40%的①田寿章等主编:(n--]法精神病学》,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第59-62页·②陈和华、邬庆祥:《刑事心理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73页。

·30·《犯罪研究》2005年第1期理论研究患者有缓解或明显的改善。

但有的在变为正常后,仍遗迹难消,紧张时又会暴露,有病时又易加重,患者在不顺利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反应状态和疾病发作。

反社会人格并非精神病,因为它不符合精神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只是人格表现超越正常范围,反社会人格者没有完全丧失辨认事物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反社会人格不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器官的功能障碍,无疼痛或不适,也不是精神病或神经症造成的后果;反社会人格既无疯癫也无智力缺陷。

但是,从反社会人格的特征看,它也不是精神健全的正常人,反社会人格者具有不同于常人的特殊性,他们虽然智能良好,思维联想过程无异常,能料理自己的生活,一般情况下没有完全丧失辨认事物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表面上看也能正常地从事一些学习、工作,但是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经常或始终用理智驾御自己的行为和合情合理地处理生活中的日常事务。

因此,可以说反社会人格是介于精神病和正常人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并非轻度的精神病或精神病的早期表现,但精神病愈后可留有人格变态。

反社会人格者具有下列共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l、相貌与智力均在中等以上,给人的第一印象较好。

2、没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思想并不紊乱,也没有幻觉与妄想等现象。

3、没有神经症的症状,情绪上既少焦虑,也少激动。

4、对人对事,不分轻重缓急,既无责任心,也无义务感,因此在言行上无法取信于人。

5、缺乏坦诚的气质,给人以虚伪的印象。

6、知过而不悔改,且无羞耻之心。

7、所表现的侵犯别人的行为,事先并无明确的动机或计划,多系起子隐藏性的冲动。

8、缺乏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不能从失败经历中获取教训。

9、极端自我中心,在剥夺别人权利以满足自己私欲之后,不肯对人回报,甚至不愿付出应有的亲情与爱意。

10、情绪冷漠而缺少变化,不像常人受外因感动而有喜怒哀乐的表情。

11、缺乏领悟能力,不能见贤思齐,不能从别人的楷模行为中学到东西而改变自己。

12、虽不关心别人,但却强烈需求别人的关注与信赖。

13、常在幻想状态下对人表现恶作剧行为,以粗鄙丑陋的言行惹人厌恶。

这种行为表现在酒后尤为明显。

14、不显示自杀倾向。

15、在两性关系上,纯以自我满足为出发点,与异性交往从不认真,从不向对方付出真心与爱情。

16、生活无目标、无计划、也无方向。

就其自身幸福而言,生活中一切活动都可说是自毁行为。

一个人被认定为反社会人格者并不需要具备以上所有特征。

如果一个人长期表现出以上几种主要的特征,那么反社会人格可能确实存在于他身上4二、反社会人格形成的原因对反社会人格的成因,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有不同的解释。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切心理异常都源于童年生活经验,反社会人格的形成也不例外。

反社会人格之所以形成、反社会人格者之所以在行为上损人利己,缺道德感,无羞愧心,乃是由于幼年时期的人格结构上,未能发展到超我的层面使然。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遵循至善原则对本我与自我的监督与管理者,是在①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63页a②俞亮等:《反社会病态人格理论浅析》。

载《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5期··3l·理论研究《犯罪研究》2005年第1期向父母认同的过程中,以父母行为作楷模,间接学得的道德规范与社会良心,它是在“童年早期发展起来的””,儿童之所以向父母认同,主要是因为儿童需要父母的关爱,能在向父母行为认同后获得需求的满足。

假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从一开始就不正常,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甚至遭到遗弃或虐待,儿童人格中的超我层面就无从得以形成。

照此推论,个体幼年生活不能在亲情爱意中获得人格的健全发展,是形成以后反社会人格的主要原因。

行为主义认为,反社会人格之所以形成,乃是由于社会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中个体获得奖励的机会少,遭受惩罚的机会多,父母过于苛刻或不知正确强化儿童的行为,使个体只学到如何逃避惩罚,未学到如何争取荣誉,终于自甘堕落。

另外,父母对子女过度保护或溺爱,使儿童自幼养成有所需求时,非立即满足不可的不体谅别人的性格。

这也是反社会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认知理论认为,反社会人格的形成与个体的认知结构缺陷有关留,这种缺陷表现为极度自我中心,对人对事缺乏责任感与羞耻心,缺乏正常的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态度,将自己的过失解释为正确,将别人正常行为解释为错误,因而对自己的损人利己行为视为理所当然。

而所有这一切都是自幼在家庭环境中养成的。

如父母对子女的管教过于放纵、没有教给子女是非善恶的标准、无条件满足子女的不合理要求等,从而使子女的认知能力窄化,社会态度自我中心,在遭遇挫折时缺乏容忍力,不能以耐心与毅力去克服困难。

此外,在社会生活情境中,也无从学到延后享乐,只知每有所需就须立即满足。

这都是反社会人格者的典型性格。

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对反社会人格的成因解释虽有所不同,但其中实质性的内容有许多相通之处。

概括如下:l、反社会人格并非由于生活压力过大、或遭遇严重情绪打击后所形成的心理疾病,而是自幼在心理发展上,因长期适应不良而形成的一种反常性格。

2、反社会人格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影响过程中形成的。

童年时期的经验对反社会人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3、对反社会人格的形成应负主要责任的是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亲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及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

4、父母对子女行为的不正确强化、对子女过于严厉苛刻或过于放纵溺爱,导致孩子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他人和自己,不能养成规范意识,不能建立起良好的社会行为模式的,是他们反社会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反社会人格者的犯罪倾向与犯罪行为特点在异常人格的影响下,有些严重的反社会人格者在很少诱因或在不明确的、偶然的犯罪动机的支配下,就可实施后果严重的犯罪行为。

他们这时的精神状态、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都不是健全的,而是弱化的。

加上这类人自私、好记仇、报复心强且残忍,故常引起伤害抢劫、凶杀等刑事犯罪。

在世界各国,反社会人格者犯罪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目前,西方~些学者往往把犯罪与反社会人格联系起来研究,甚至把小偷、流氓、盗匪、妓女以及吸毒、酗酒等行为都视为反社会人格所致,这是不适当的。

应该说,犯罪人中有反社会人格者,但并非所有的犯罪人都是反社会人格者;也不是所有的反社会人格者都一定会犯罪,一般人群中也有许多反社会人格者。

①【美】舒尔茨著,杨立能等译:《现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343页。

②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66页。

《犯罪研究》2005年第l期理论研究反社会人格者受人格缺陷的影响,在激发犯罪的动因上与正常人有区别,在犯罪行为特点上也与正常人有区别。

具体来说,反社会人格者有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于正常人的犯罪特点:l、犯罪行为的发生一般带有偶然性,较少事先详细预谋,多受情感冲动或本能欲望所驱使,犯罪动机较模糊。

2、犯罪目的不明确,常常不是有目的地选择好目标,且侵犯目标大多数是行为人身体所处相近的人或物体。

作案对象绝大多数为非直系亲属4’,往往重在眼前的过程,而不计后果。

如偷窃狂的偷窃往往只是从偷窃行为本身来获取心理上的满足和乐趣,经济目的则是次要的。

3、犯罪行为的后果往往损人不利己或害人又害己,甚至对自己的损害更大。

4、犯罪时缺乏自我保护性,犯罪手法不甚隐蔽,作案手段原始、简单;被抓获后往往供认不讳,毫不掩盖,如竹筒倒豆子,但又不承认是犯罪行为;有些甚至不怕被捕,不惧刑罚。

5、多次作案,虽经惩罚也难以改变,往往是一犯再犯。

6、一般是单独作案。

反社会人格者的自私偏执使他们难以与人相处;加之思维怪异,犯罪少预谋,使他们难以与其他犯罪人合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