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某一节课谈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精神与的有效教学结合某一节课谈课堂教学三维目标
(点击进入见具体要求
结合某一节课的教学,谈谈你对“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这一关于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认识。可谈成功的事例,也可结合课堂
教学的不足进行反思。
结合某一节课谈课堂教学三维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许多新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什么是整体发展?即人的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和谐、协调统一的发展。为此,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仍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放在了突出地位,后面两个目标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特征。三维目标的确立为基础教育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科学的目标定位。
目前,我对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设置,在备课上能够较好地体现出来,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却不如人意。大多数的课堂仍是只关注知识目标的落实,即使是对其它方面有所关注,大多也仅是停留在浅层面上,整个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达成率均不如人意。为此,我从日常课堂教学中的经历出发,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理解和落实三维目标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1.如何理解“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上的目标要求。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互相融合的一个整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指向学生的发展。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
乐学。具体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首先应明确一节课的知识目标,即这节课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然后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
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即过程性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两者均不可偏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过程与方法”既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其他目标达成的媒介。知识是载体,过程是核心,没有过程,就无法训练学生的能力,更谈不上思想方法的学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知识的本来面目,这样做是为了使学生深化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同时使他们积累活动的经验,掌握有效的学习途径,感受成功的愉悦,从而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对学习数学的态度朝主动、积极方面变化。可见三者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因此,我们应该牢固树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意识,并在教学活动中努力促成各个教学目标之间的协调统一和相互促进。
2.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重视创设交谈、问题情境。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场所,也是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生动活泼的环境。学生只有在轻松愉快、和谐民主、毫无压力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敢于自由地想,大胆地说,积极地问,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热情才会高涨。而害怕、恐惧等消极情绪的效果则正好相反。因此,我们在课前针对每一课时内容创设一个交谈情境,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把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并用富有情感、生动、风趣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堂教学的氛围中去,以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达到师生情感交融,为落实三维目标做准备。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的必要环节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由纯知识问题入手复习旧知,引出新知,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也可由生活实际问题入手,激活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心理,感受知识的价值。
重视知识形成过程。新课程标准设定过程性目标的意义在于把教学过程的运作结构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突显出来,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把握好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就必须坚持有经历、有体验、有探索,确保获得经验、获得知识、获得能力。
重视隐性知识的教学。隐性知识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许多技能、方法、态度、情感等方面的知识都属于隐性知识,新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三个维度,表明把隐性知识的学习提到了重要地位,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略的。隐性知识无法完整表述,加强隐性知识的教学只能通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应加强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和反思。不仅有利于深化基础知识的理解、认识,而且能提升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朝积极、主动方面变化。
重视评价语言的激励性和导向性。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驱力,而学生的成功体验主要来自教师和同学的认定、激励,尤其是教师充满亲情的激励,对促进学生兴趣、爱好、价值观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评价语言的激励性和导向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在我的课堂教学中,评价表现突出、富有创意的学生时,突出肯定了他的过人之处,并予以激励,促进其产生更高的需求;评价需要改进的学生,在表扬的同时委婉地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学生在被充分肯定的同时轻松愉快地接受改进的建议;评价失败的学生时,设法予以了宽松的心态,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让他们悟出自己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使他们乐于改进。教师善于运用恰当而充满激情的评价语言,能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同时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三维一体。在这三维中,知识不是中心,而是载体;能力、情感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的,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能力、情感不能像知识那样搞课堂达标,它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通过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由学生去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