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国: 35-48岁,男∶女=3.6-8∶1,占内科总住院人数的4.3-
14.2%。
7
预后:
▪ 隐原性肝硬化:五年生存率为93%。 ▪ 酒精性肝硬化:五年生存率为36%。 ▪ 病毒性肝硬化:介于前两者之间。 ▪ 同一种类型的肝硬化在寒冷和潮湿型国家(平均气温0-9C,湿度70%,
如加拿大、挪威),比温和中间型国家(平均气温10-19C,湿度65-70%, 如中国、美国)死亡率低,原因不明。
15
7 营养障碍:
慢性炎症性肠病,长期营养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抗脂肪肝物质 等,可引起吸收不良和营养失调,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以及降低 肝对其他致病因素的抵抗力。
8 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肝炎可逐渐形成肝硬化。
16
9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肝纤维化): 虫卵及其毒性产物沉积于汇管区,可致大量结缔组织增生,
▪ 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约70%肝硬化病人HBsAg阳性,82%的病人以 前有过乙肝病毒(HBV)感染,仅10-19%的病人与酒精性肝炎有关。乙 肝约10-15%在5-10年内发展为肝硬化。
4
▪ 丙肝和丁肝病毒(HCV,HDV)也与肝硬化有关,输血后 丙肝约为10%,其中5-10%发展为肝硬化。随着HCV血清标志 的开展,其发病率还不断增加。乙肝并HDV感染的发展为肝 硬化者远高于无HDV感染者。
但再生结节不明显, 故称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此类病人门脉高 压明显,肝功能损伤较轻.
主要分布在南方多水地区,特别是洞庭湖附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7
10 原因不明(隐原性肝硬化):
流行病学和血清调查研究表明发 病原因不明确或难确定。
18
课 间休息
19
发病机制
20
肝硬化的发展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 2 再生肝细胞不沿原支架排列再生, 形成不规则结节状细
四氯化碳、磷、砷等毒物或双醋酚丁、甲基多 巴、四环素、辛可芬、消炎痛、异烟肼等药物, 引起中毒性肝炎,最后演变为肝硬化。
14
6 代谢障碍: 由于遗传或先天性酶缺乏致代谢产物沉积在 肝脏, 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 逐渐形成肝硬化。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因缺乏铜氧 化酶致铜代谢障碍,大量铜离子沉积在肝脏, 引起小结节性肝硬化。 血色病(铁代谢障碍):铁沉积在肝内, 导致进行性肝损伤。
68% 丙肝呈慢性经过,国外肝硬化抗-HCV阳性 率为70-80%,HBsAg阳性与抗-HCV阳性率之比为1∶2。
10
▪ 有人对155例慢性丙肝随访8年,30% 的病人进展为肝硬化,而同期 137例HBsAg阳性的慢性乙肝只有17%进展为肝硬化。因此,很多作者认 为HCV感染是持续性的,虽然HBV比HCV感染者多,但HCV引起肝硬化的 危险性较大。
▪ HDV为一缺陷性病毒,依附HBV抗原进行复制,可与HBV同时或重叠 感染。HDV感染能减慢HBV的复制,病人的HBsAg和HBV-DNA常阴性,但 常能加剧病变的活动及加速肝硬化的发生。
11
2 酒精中毒--酒精性肝硬化: 长期大量饮酒( 80g/d,10年以上),乙醇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乙
醛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和降低肝细胞对某些毒性物质的抵 抗力是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因酗酒所致的长期 营养不良也起一定作用。
23
一旦形成假小叶,标志病变已进展至肝硬化。假小叶内的肝细胞 由于没有正常肝小叶的血液循环供应系统,故在炎症反复持续刺激下, 或在应激状态下又可出现肝细胞再变性、坏死及胶原增生,这样反复 发展,假小叶越来越多,病变不断加重,导致肝内外血液动力学障碍 及肝功能损害,最终发展至晚期肝硬化。不管病因如何,肝硬化典型 病理解剖学和逐渐演变进展的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
肝硬化的特点、临床表现 和治疗措施
(hepafic cirrhosis)
1
定义: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 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
由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引 起肝脏弥漫性损伤。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残 存的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网状蛋白支撑结构 塌陷,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膈,最终导致肝 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在此基础上出现 一系列肝功能损害与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12
3 胆汁淤积--胆汁性肝硬化: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持续肝内、 外胆汁淤积可致肝硬 化。高浓度和高压力的胆汁酸及胆红素的毒性作用,引起肝 细胞羽毛变性,坏死和纤维增生,久之发展为肝硬化。
13
4 循环障碍--心源性肝硬化: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V阻
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可致肝脏长期充 血,肝窦内压增加,肝细胞缺氧、变性、坏死, 逐步发展为肝硬化。 5 工业毒物或药物:
2
发病率:
▪ 全世界肝硬化人群平均发病率为17.1/10万。在美国、西欧、由肝硬 化引起死亡者仅次于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占死亡原 因的第5位,且近10年来其死亡率还在不断提高。
▪ 我国尚无准确统计资料,但有资料表明肝硬化也是我国人群死亡的 主要原因。
3
临床流行病学:
病因:
▪ 国外以酒精性肝硬化为主,占2/3以上,酗酒者增加是发病率不断增 加的主要原因,且酒精消耗量与肝硬化发病人数呈正相关。
8
病因
9
1 病毒性肝炎: 占68% 主要由乙肝、丙肝和丁肝混合感染所致的肝硬
化称肝炎后肝硬化。 目前发现肝炎病毒的种类有:HAV、HBV、HCV、
HDV、HEV等,新发现的病毒有TTV、SEN-V、HSV(疱 疹病毒)、CMV(巨细胞病毒)、EBV(EB病毒)。 其中,HAV、HEV一般不易导致肝硬化。
5
▪ 隐源性肝硬化: 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监测提示,约1/4有病毒性肝炎依
据。一部分可能系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而成。 热带地区有一种特殊类型的肝硬化(巨脾性肝硬化),
其病因不清。 印度有一种婴幼儿肝硬化(印度儿童肝硬化),可能与
遗传基因缺陷有关。
6
高发年龄:
▪ 西方: 男 53-61岁,女 55.2-60岁, 男∶女=1.1∶1
胞团(实质结节或再生结节)。
21
22
3 在炎症的刺激下,汇管区和损伤的肝细胞周围, 增生的小胆管及吞噬细胞周围成纤维母细胞增生, 合成大量胶原纤维导致广泛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纤 维束, 自汇管区--汇管区或肝小叶中央静脉延伸、 扩展形成纤维膈;另外肝小叶内的网状支架塌陷也可 形成纤维束向小叶外伸展,两种纤维膈互相连接, 包 绕再生结节或将残留肝小叶重新改建分割,形成假小 叶----肝硬化的典型形态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