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检查操作规范(试行)(4)
产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一、妇科检查妇科检查(盆腔检查)的范围包括外阴、阴道、子宫颈、子宫体、子宫附件及其他官旁组织。
其检查方法主要借助于阴道窥器、双合诊、三合诊及直肠一腹部诊行女性生殖器官的视诊、触诊检查。
【适应证】疑为妇产科疾病或须排除妇产科疾病的患者及体检中妇科盆腔检查者。
【禁忌证】1.无性生活史患者禁做双合诊、三合诊及阴道窥器检查;若病情需要必须施行者,须经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
2.危重患者若非必须立即行妇科检查者,可待病情稳定后再施行。
【操作方法及程序】1.器械准备一次性臀部垫单、无菌手套、阴道窥器、鼠齿钳、长镊、子宫探针、宫颈刮板、玻片、棉拭子、棉球、消毒液、液状石蜡或肥皂水、生理盐水、涂片固定液等。
2.基本要求(1)应关心体贴患者,态度严肃、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对精神紧张的患者更要耐心指导,使其配合。
还要注意保持环境安静,保持室温和器械温度适宜。
(2)男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需有其他医护人员在场,以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和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3)除尿失禁患者外,检查前应排净小便,必要时导尿排空膀胱;若须行尿液检查者应先留尿标本送检。
大便充盈者应在排便或灌肠后检查。
(4)每检查完一人后应更换置于臀都下面的垫单或纸单,以防交叉感染口(5)检查时常取膀胱截石位。
患者臀部置于台缘,头部略抬高,两手平放于身旁,以使腹肌松弛。
检查者面向患者,立在患者两腿之间巳尿屡患者有时须取膝胸位。
危重患者不宜搬动时可在病床上检查。
(6)尽量避免在经期做盆腔检企。
但若为异常出血者则必须检查。
为防止感染,检查前应消毒外阴,并使用无菌手套和器械。
(7)无性生活史患者禁做般合诊及阴道窥器检查,可用示指放人直肠内行直肠一腹部诊。
菪确有检企必要时,必须先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方可以示指缓慢放入阴道扪诊或行前述检查。
(8)对疑有盆腔内病变的腹壁肥厚、高度紧张不合作或未婚患者,若盆腔检查不满意时,可在肌内注射哌替啶后,甚至必要时在麻醉下进行彻底的盆腔检查,以期作出较正确的诊断。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1.妇科检查前准备a)预约:患者应提前预约妇科检查,避免等待时间过长。
b)个人卫生:患者需提前清洁外阴区域,尽量避免使用阴道洗液。
c)输尿:患者应及时排尿,以减少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
d)告知:患者应了解妇科检查的目的和操作过程,签署知情同意书。
2.妇科检查器械准备a)手套:医护人员需佩戴清洁的一次性手套。
b)器械:准备好镊子、宫颈镜、阴道镜等常用的妇科检查器械。
c)润滑剂:准备适量的润滑剂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3.妇科检查操作步骤a)体格检查:医护人员应先进行外阴和会阴区域的观察,检查外阴是否有异常的肿块、破损等。
b)宫颈检查:医护人员戴上检查手套,用器械轻轻地将外阴撑开,用镊子、宫颈镜等器械慢慢进入阴道,观察和检查宫颈的大小、形态、颜色等是否正常。
c)阴道检查:如需要进一步检查内阴道和子宫等器官,医护人员可使用阴道镜等器械进行检查,观察和检查阴道壁的颜色、湿润度、有无异常分泌物等。
d)必要时,医护人员可进行常规的妇科细胞学检查或送检实验室进一步鉴别细菌、病毒感染等。
4.妇科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患者安全:医护人员应保证患者的隐私和安全,尽量减少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
b)患者沟通: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虑和不安。
c)检查标本保存:如需要采集标本送检实验室,医护人员应妥善保存并正确标注样本信息。
d)检查结果告知:医护人员应及时告知患者检查结果,并进行适当的解释和建议。
5.妇科检查后的护理措施a)清洁卫生:检查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清洁外阴区域,避免感染的发生。
b)患者指导: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提供适当的护理指导,如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性生活等。
总结:妇科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
医护人员在进行妇科检查时,需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隐私,提供专业的护理和建议。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一、引言妇科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妇科检查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术语定义1. 妇科检查:通过观察、触诊、检查器械等手段对女性生殖系统进行检查。
2. 妇科检查器械:包括阴道镜、宫颈镜、子宫内膜活检器、阴道扩张器等器械。
3. 妇科检查室:配备必要设备和器械,用于进行妇科检查的专用房间。
三、准备工作1. 检查室准备:a. 确保妇科检查室的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b. 检查床或椅子应具备舒适性和可调节高度的功能。
c. 检查室内应配备充足的光源和必要的器械。
d. 检查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隐私性,确保患者的尊重和安全。
2. 患者准备:a. 在检查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b. 建立患者信任关系,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个人权益。
c. 提供舒适的环境,让患者放松并采取合适的体位。
四、操作步骤1. 患者体格检查:a. 询问患者相关病史,包括月经史、生育史、手术史等。
b. 测量患者身高、体重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c. 检查外阴、阴道和宫颈外观,观察有无异常分泌物、溃疡或肿块等。
2. 阴道检查:a. 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b. 让患者取仰卧位,将膝盖弯曲并分开。
c. 检查阴道壁、宫颈和子宫等内部器官,使用润滑剂和宫颈扩张器辅助检查。
d. 触诊子宫和附件,评估其大小、形态和触痛等情况。
3. 宫颈涂片采集:a. 使用无菌棉签或刷子采集宫颈表面细胞,涂抹在玻璃片上。
b. 将玻璃片固定并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胞学检查,以筛查宫颈癌前病变。
4. 盆腔超声检查:a. 在腹部涂上适量的凝胶,使用超声探头进行盆腔器官的检查。
b. 观察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等器官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5. 其他辅助检查:a. 根据需要,进行宫颈活检、子宫腔镜检查等特殊检查。
五、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医学知识和技能,熟悉妇科检查的操作规程。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一、引言妇科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女性繁殖系统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妇科检查的操作规程,包括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检查后的处理措施。
二、检查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设备准备:确保妇科检查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完好,并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交叉感染。
2. 病历记录: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和过敏史等,确保准确记录在案。
3. 术前指导:向患者详细解释妇科检查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以获得患者的理解和合作。
三、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隐私保护:在进行妇科检查时,应确保患者的隐私得到充分保护,提供安全、舒适的检查环境。
2. 体位选择:根据具体检查项目的要求,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如仰卧位、膝胸位等。
3. 子细观察:通过外阴、阴道和宫颈的观察,评估其外观、颜色、形态等,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4. 专业操作:根据检查项目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操作,如使用宫颈镜、阴道镜等器械进行内窥检查。
5. 采集标本:根据需要,采集必要的标本,如宫颈细胞涂片、阴道分泌物等,进行实验室检测。
6. 患者安全: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伤害患者,尽量减少不适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四、检查后的处理措施1. 结果解读: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2. 咨询与解答: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回答其相关问题,提供必要的健康咨询和指导。
3. 病历记录:将检查结果和相关信息准确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以便于后续的随访和治疗。
4. 随访安排: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的需求,安排适当的随访时间和方式,跟踪观察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五、总结妇科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对于女性繁殖系统的健康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妇科检查的操作规程,包括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检查后的处理措施。
通过遵循标准的操作规程,可以确保妇科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宫腔镜检查操作规范
宫腔镜检查操作规范1.预检查准备:在进行宫腔镜检查之前,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并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宫腔镜检查对于有子宫颈炎、宫颈癌、严重的宫腔粘连、怀孕等情况的患者是禁忌的。
2.术前准备:3.器械准备:4.麻醉和镇痛: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检查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麻醉和镇痛方式。
常用的包括局部麻醉、静脉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评估风险和效果之后给予最适合的麻醉和镇痛。
5.操作步骤:(1)患者平卧,膝关节微弯,控制好患者的体位。
(2)用生理盐水冲洗外阴部,净化外阴,然后进行普通妇科检查,确保没有阴道炎等普通性疾病。
(3)用伸直器伸直颈管,清洗颈管外口,外口爬行前壁粘连,存入极行宫颈管,存到外颈管至宫颈管交界处。
按体位的不同,可采用绳手或者盆手单独置入颈管。
(4)普通人可以用极行宫腔镜册进宫腔,在直视下可观察到宫腔内的情况,进行结构、形态及含量方面的观察。
但有些患者由于病变和解剖的影响,需要选择其他梗阻或者扩张技术,如气囊扩张等。
6.注意事项:(1)注重术前术后护理,宫腔镜检查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但也有一定的术后不适感,需要合理安排护理措施,包括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等。
(2)医生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器械、设备的无菌。
(3)医生应注意操作技巧,尽量减小患者的疼痛感。
(4)操作过程中,医生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和疼痛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综上所述,宫腔镜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检查方法,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对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麻醉和镇痛方式,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注重操作技巧和术后护理,以提高检查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医院妇产科阴道后穹窿穿刺检查操作规范
医院妇产科阴道后穹窿穿刺检查
操作规范
【适应证】
1. 确定子宫直肠陷窝内积液性质。
2.注射药物。
3.对盆腔内实性肿物可穿刺活检,吸出物涂片查癌细胞。
【方法】
1.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
2.用窥阴器暴露消毒宫颈,以宫颈钳钳住宫颈后唇,向前上方牵拉,暴露后穹窿,再镒消毒。
3.以注射器接上穿刺针,于宫颈、阴道粘膜交界下方1cm的后穹窿正中,与宫颈管平行方向刺入,当有落空感时,表示进入子宫直肠陷窝,便可进行抽吸或注射。
【注意事项】
1.要掌握好深度及方向,避免损伤直肠、子宫。
2.如抽出暗红色不凝血液,应考虑宫外孕,结合病情给予恰当处理。
3.如抽出脓液,应做细菌涂片检查及培养;抽出腹水,按腹水常规送检。
④子宫后壁有粘连者慎用,与肠管有粘连者禁用。
妇科输卵管通畅性检查操作规范
妇科输卵管通畅性检查操作规范一、输卵管通液【适应证】1. 对不孕症患者明确输卵管是否通畅。
2. 输卵管成形或再通术后观察。
3. 治疗输卵管轻度闭塞。
【禁忌症】1. 阴道流血者;2. 急性盆腔炎;3. 各种阴道炎;4. 阴道清洁度3度以上或重度宫颈糜烂者;5. 月经干净后有性生活史者。
6. 检查前体温超过37.5℃;7. 有严重脏器疾患、糖尿病、癌症等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 向受术者讲明术中可能有的不适,病人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
2. 常规外阴阴道消毒,铺巾。
3. 术者带无菌手套,做双合诊查清子宫位置及大小。
4. 扩开阴道并重新消毒阴道及颈管。
5. 轻牵宫颈,将通液头送入颈管内并使锥形橡皮或气束紧贴宫颈,以免漏液,由导管缓慢注入生理盐水,在生理盐水中可加入抗生素及地塞米松等药物,以预防感染及防止过敏反应。
液体不宜太冷,以免引起输卵管痉挛。
注液速度宜慢,以每分钟进入5ml 为宜。
如注入液体20ml无阻力,病人也无不适感,示双侧输卵管通畅,如注入液体5~8ml后有阻力感,且有液体自注射器回流或自宫颈口外溢,同时病人诉下腹部疼痛,示双侧输卵管阻塞;如加压推注液体进入10ml以上,则示输卵管部分阻塞。
如病人紧张,术前半小时可肌注阿托品0.5~1mg,避免输卵管痉挛造成的阻力。
由于输卵管通液较安全,且在一定压力下注入液体有分离轻度粘连作用,故目前使用较广泛。
【注意事项】1. 术后1周禁性交。
2. 手术应在月经净后3~7天内,月经后无性交者。
3. 输卵管通液通气通畅者也可只是一侧通畅,梗阻部位不够明确。
4. 如输卵管痉挛,可出现假阳性。
5. 注射时要缓慢,动作要轻柔。
二、输卵管碘油造影【适应症】1. 原发不孕或继发不育要求检查输卵管是否通畅者。
2. 曾行输卵管通液术,结果通常,但半年以上仍未妊娠者。
3. 曾行输卵管通液术,结果不通或通而不畅者。
4. 习惯性流产,了解有无宫颈内口松弛或子宫畸形。
5. 确定生殖道畸形的类别。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一、引言妇科检查是对女性生殖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的重要步骤。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妇科检查的流程和操作步骤,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准确、安全地进行妇科检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术语定义1. 妇科检查:通过观察、触诊、取样等手段对女性生殖系统进行评估和诊断的医学检查。
2. 医务人员:指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的医生、护士等从事妇科检查工作的人员。
三、检查前准备1. 确认患者身份:医务人员应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病历号等,以确保检查对象正确。
2. 与患者沟通:医务人员应与患者进行简要的沟通,了解患者的主诉、病史等重要信息,并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3. 保护患者隐私:医务人员应为患者提供私密的检查环境,并确保患者的隐私得到尊重和保护。
四、检查流程1. 体格检查:a. 外阴检查:医务人员应观察外阴的外观,包括阴毛、阴唇、阴蒂等,检查是否有异常病变或分泌物。
b. 阴道检查:医务人员应使用无菌手套和润滑剂,通过触诊检查阴道的大小、形态、紧张度等,并观察阴道壁、宫颈等是否有异常。
c. 子宫检查:医务人员应通过腹部触诊或阴道触诊检查子宫的大小、位置、形态等,并观察子宫是否有异常。
d. 附件检查:医务人员应通过腹部触诊或阴道触诊检查附件的大小、形态、敏感度等,并观察附件是否有异常。
2. 取样检查:a. 阴道分泌物检查:医务人员应使用无菌棉签或刮片取阴道分泌物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真菌检测等。
b. 宫颈细胞学检查(涂片):医务人员应使用无菌刷子采集宫颈细胞样本,制作涂片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胞学检查。
c. 子宫内膜活检:医务人员应使用无菌取样器或活检钳取子宫内膜组织样本,送往病理科进行组织学检查。
3. 其他检查:a. 腹部超声检查:医务人员可根据需要使用超声仪器对盆腔进行超声检查,以评估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b. 宫腔镜检查:医务人员可通过宫腔镜将显微摄像头插入子宫内腔,观察和评估子宫内膜、子宫腔等结构。
妇科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
妇科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
妇科检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检查,用于检测女性生殖系统
的健康状况。
标准的妇科检查操作规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医生会首先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月
经情况、生育史、性生活史、以往妇科疾病史等。
随后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外貌特征。
2. 外阴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外阴部,观察外阴的形态、皮
肤颜色、有无炎症、溃疡、肿块等异常情况。
3. 阴道检查,医生会进行阴道检查,包括使用阴道镜检查阴道壁、宫颈和子宫内膜的情况,观察有无异常分泌物、溃疡、肿块等。
4. 宫颈涂片检查,医生会进行宫颈涂片检查,采集宫颈细胞进
行细胞学检查,以筛查宫颈疾病和宫颈癌。
5. 子宫和附件检查,医生会进行子宫和附件的触诊检查,以了
解子宫和附件的大小、形态、有无压痛、包块等情况。
6. B超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盆腔B超检查,以更清楚地了解盆腔内脏器的情况。
在进行妇科检查时,医生需要尊重患者的隐私,保持温和和耐心,详细告知患者检查过程和结果,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医生还应遵守医疗器械操作规程,确保检查过程的安全和准确性。
总之,标准的妇科检查操作规程涵盖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外阴检查、阴道检查、宫颈涂片检查、子宫和附件检查以及B超检查等内容,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需尊重患者隐私,耐心细致地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一、引言妇科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妇科检查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检查步骤、仪器设备、注意事项等内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准备工作1. 确保检查室环境整洁、温暖,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2. 确保医生和护士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妇科检查的操作流程。
3. 检查前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检查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获得患者的理解和同意。
4. 确保妇科检查所需的仪器设备齐全、无损坏,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清洁。
三、检查步骤1. 患者准备:a. 患者脱掉下身的衣物,保持躺下或半躺半坐的姿势。
b. 提供一条遮盖物,以保护患者的隐私。
2. 外阴检查:a. 医生佩戴无菌手套,用肥皂和温水洗手,并进行消毒。
b. 医生用裸眼或放大镜观察外阴区域,检查有无异常病变、炎症或肿块。
c. 医生用无菌棉签取外阴分泌物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3. 阴道检查:a. 医生戴上无菌手套,涂抹适量的润滑剂。
b. 医生用一根无菌的宫颈扩张器轻轻打开阴道,观察阴道壁、宫颈和阴道分泌物的情况。
c. 医生用无菌棉签取阴道分泌物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4. 宫颈检查:a. 医生用无菌镊子夹取宫颈组织,进行细胞学检查,以筛查宫颈癌等疾病。
b. 医生观察宫颈的大小、形态和颜色,检查有无异常病变。
5. 子宫附件检查:a. 医生用双手进行腹部检查,触诊子宫和附件区域,检查有无肿块、囊肿等异常。
b. 医生可能会进行B超检查,以获得更详细的子宫和附件结构信息。
6. 结束检查:a. 检查结束后,医生和护士应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检查结果,并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b. 清洁和消毒检查所用的仪器设备,确保下一位患者的安全。
四、仪器设备1. 无菌手套:用于医生和护士的手部消毒和保护。
2. 放大镜:用于观察外阴区域的细微病变。
3. 无菌棉签:用于取样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一、引言妇科检查是对女性繁殖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的一项重要临床操作。
本文旨在规范妇科检查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结果记录,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检查准备1. 检查前的准备工作:a.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基本信息。
b. 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c. 获得患者的知情允许书,并记录在病历中。
d. 问询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和相关症状,以便评估风险。
e. 提醒患者在检查前排空膀胱,以便进行相关检查。
f. 准备必要的器械和检查用品,确保其洁净和完好。
2. 患者隐私保护:a. 提供私密的环境,确保患者的隐私得到尊重。
b. 提供适当的隐私保护措施,如提供隐私帘或者提供专用更衣室。
c. 主动问询患者是否需要有陪同人员在场。
三、检查步骤1. 体格检查:a. 观察患者的普通情况,包括面色、精神状态和营养状况等。
b. 量测患者的身高、体重和体温等基本生理指标。
c. 检查乳房,包括观察乳房外形、皮肤变化和乳头溢液等。
d. 检查腹部,包括观察腹部外形、压痛和包块等。
2. 外阴检查:a. 患者取侧卧位,将双腿屈曲并分开。
b. 观察外阴部的普通情况,包括外阴肿胀、红斑和溃疡等。
c. 使用无菌手套,检查外阴部的皮肤、黏膜和阴道开口。
3. 阴道检查:a. 患者取背卧位,将双腿屈曲并分开,使用无菌手套。
b. 检查阴道壁的颜色、湿润度和异常分泌物等。
c. 使用宫颈镜检查宫颈的外观、形态和颜色等。
d. 进行宫颈涂片检查,采集细胞标本进行细胞学分析。
4. 子宫和附件检查:a. 使用无菌手套,进行子宫和附件的触诊检查。
b. 检查子宫的大小、形态和位置等。
c. 检查附件的肿大、压痛和包块等。
四、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中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解释每一个步骤的目的和可能的不适感。
2.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器械和检查用品的洁净和完整。
3. 检查先后,及时清洁和消毒检查器械,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4. 对于未成年女性或者心理压力较大的患者,应特殊关注其心理需求,提供情感支持。
妇产科技术操作规范
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此项检查是取病灶的小部分组织作病理检查,以确诊某些疾病,是可疑病变的重要诊断方法。
[适应症]:1.宫颈糜烂易出血,临产有宫颈癌可疑者。
2.宫颈炎久治不愈者。
3.宫颈刮片阳性者。
4.宫颈有其它病变或赘生物,须进一步诊断者。
[方法]:1.暴露宫颈,用干棉球拭净宫颈分泌物,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活检钳在宫颈口鳞状柱状上皮交界处,3.6.9.12点取组织1-4块活检,在宫颈及阴道穹窿部涂复方碘液,在不着色区取组织。
2.取下之组织立即放入10%甲醛或95%酒精中。
3.钳取的深度应达间质部,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4.活检区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压迫止血,或用凝胶海绵和纱布填塞,8-12小时取出。
5.填好病检单,与标本送病理科。
会阴冲洗及阴道灌洗一、会阴冲洗:先用10%肥皂水擦洗外阴,再用1/5000高锰酸钾或0.2%新洁尔灭自阴阜以下大腿上部内侧,冲洗时由上向下、由外向内,最后肛门周围。
二、阴道灌洗1.灌洗液温度38-41°C,倒入吊桶内,桶底距检查台或床面1米左右,如是低压灌洗,则桶底距创面30厘米。
2.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臀下垫浴盆或污水漏斗,用灌洗液冲洗外阴。
3.排出灌洗液头内空气后,轻轻放入阴道6-8厘米,打开活塞慢慢灌入洗液。
注意洗净穹窿部及阴道皱襞。
4.洗毕用灌洗头向下压,使阴道内液体流出,用棉球擦净外阴。
洗毕亦可在阴道内局部放药。
注意点:未婚者、阴道流血者不灌洗,妊娠期必须灌洗阴道时可改做擦洗,动作轻柔。
输卵管通液试验适应症对不孕症患者明确输卵管是否通畅;输卵管成形术后观察;治疗输卵管轻度闭塞。
月经后3-7天进行,术前3天禁性交。
方法:1.术前准备1)前端套有圆锥形橡胶头的通气导管一根或双导管一根2)20ML无菌注射器一只2.通液(1)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双合诊了解子宫位置及大小,外阴、阴道常规消毒后铺无菌巾。
(2)放置阴道窥器充分暴露宫颈,再次消毒阴道穹隆及宫颈,(3)宫颈钳夹住前唇后,轻向外拉,将通液头送入颈管内,使导管的圆锥橡皮头与宫颈紧贴,以免漏夜。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
妇科检查操作规程标题:妇科检查操作规程引言概述:妇科检查是妇科医生对女性进行的一种常规体检,通过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女性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预防妇科疾病。
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保障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身份:在进行妇科检查前,医生需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保进行检查的是正确的患者。
1.2 患者沟通:在进行检查前,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检查的目的和过程,以及可能的不适感。
1.3 检查器械准备:医生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检查器械,确保器械的干净和消毒。
二、外阴检查2.1 检查外阴外观:医生需要观察外阴的颜色、形态和有无异常情况,如疣、溃疡等。
2.2 阴道分泌物检查:医生需要进行阴道分泌物的检查,包括颜色、气味和量的观察。
2.3 阴道镜检查:对于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患者,医生可以使用阴道镜进行检查,以更清楚地观察阴道内部情况。
三、宫颈检查3.1 子宫颈形态观察:医生需要观察子宫颈的形态、颜色和有无异常情况,如糜烂、息肉等。
3.2 子宫颈涂片检查:医生可以进行子宫颈涂片检查,以筛查宫颈疾病和癌变情况。
3.3 宫颈活检:对于有异常情况的患者,医生可能需要进行宫颈活检,以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四、阴道检查4.1 阴道镜检查:医生可以使用阴道镜对阴道内部进行检查,观察阴道壁的情况。
4.2 阴道pH值检查:医生可以通过检测阴道的pH值来判断阴道内部环境的酸碱度。
4.3 阴道分泌物培养:对于有阴道感染症状的患者,医生可以进行阴道分泌物培养,以确定感染病原体。
五、乳腺检查5.1 乳腺触诊:医生需要进行乳腺触诊,观察乳腺的大小、形态和有无结节等异常情况。
5.2 乳腺X光检查:对于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患者,医生可以进行乳腺X光检查,以排除乳腺疾病。
5.3 乳腺B超检查:对于有乳腺异常情况的患者,医生可以进行乳腺B超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结论:妇科检查是女性健康的重要保障,正确的操作规程可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医院妇产科输卵管通液检查操作规范
医院妇产科输卵管通液检查操作
规范
【适应证】
检查输卵管是否畅通,疏通输卵管轻度粘连,检查输卵管粘堵效果,吻合术效果。
【禁忌证】
1.生殖器急性或亚急性炎症。
2.全身严重疾病。
3.月经期或有子宫出血者。
4.可疑妊娠者。
5.体温高于37.5℃者。
【方法】
1.检查时间在月经净后3-7天,术前3日禁性生活。
2.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
3.膀胱截石位,双合诊后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
4.将压力表和注射器连在Y形管上,并接宫颈导管,充满液体,检查通液装置。
组织钳夹宫颈前唇,并轻轻向外拉,将导管顺子宫方向放入颈管。
5.将宫颈钳往外牵拉,导管向宫颈方向抵紧,防止自宫口漏液,然后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或混有抗生素的液体。
6.注入液体应接近体温温度,防过冷刺激输卵管发生痉挛。
先缓慢推入4ml-6ml,尔后加压推入,使压力逐步上升,第一次加压至16kPa(120mmHg),第二次加压至18.6kPa(140mmHg),第三次加压至21.3kPa(160mmHg),观察压力下降情况,压力达21.3kPa(160mmHg)为限。
【结果判断】
1.三次压力均降至12kPa(90mmHg)以下,表示输卵管通畅。
2.加压达21.3kPa(160mmHg)仍不下降,重复试验也不下降,表明输卵管不通。
3.如第一次注射不通,当加压至18.6-21.3kPa时,压力缓慢下降,说明输卵管原有的粘连处已被分离,变为部分畅通或完全通畅。
妇科检查操作规范
妇科检查操作规范妇科检查(盆腔检查)的范围包括外阴、阴道、子宫颈、子宫体、附件及其他宫旁组织。
其检查方法主要借助于阴道窥器、双合诊、三合诊及直肠-腹部诊行女性生殖器官的视诊、触诊检查。
【适应症】疑为妇产科疾病或须排除妇产科疾病的患者及体检中妇科盆腔检查。
【操作方法及程序】1. 基本要求(1)检查前应排空膀胱,必要时导尿。
(2)一般盆腔检查时均取膀胱截石位,检查者面向患者,立在患者两脚间。
重危者、不宜搬动者在病床上或单架上检查。
(3)月经期不作检查,若有异常阴道出血,检查前应先消毒外阴。
(4)未婚者忌做双合诊及窥阴器检查,仅作直肠腹部联合诊。
若确要作妇科检查应征得本人及家属同意后方可进行。
2. 外阴部检查(1)外阴发育及阴毛分布(女性为倒置三角形分布)、阴毛多少、有无畸形、水肿、皮炎、溃疡、赘生物、肿块、皮肤粘膜色泽、有无增厚、变薄、萎缩。
(2)用戴消毒手套的右手拇指和食指分开小阴唇,暴露阴道前庭、尿道口和阴道口。
(3)未婚者处女膜应完整未破,其阴道口勉强可容食指;已婚者阴道口能容两指;经产妇处女膜仅残余痕迹,或见会阴侧切瘢痕。
(4)检查时应嘱患者用力向下屏气,观察有无阴道前壁或后壁膨出,有无尿失禁或漏尿等。
3. 阴道窥器检查(1)根据阴道松弛程度选用适当大小的窥阴器,未婚者非经本人同意,禁用窥阴器。
(2)置入阴道前先左手食指和拇指分开两侧小阴唇,暴露阴道口,右手持预先准备好的窥阴器,直接沿阴道侧后壁缓慢插入阴道内,然后向上向后推进,在推进中徐徐将两叶展平,并逐张开两叶,直至完全暴露宫颈为止。
置入时注意防止窥阴器顶端碰伤宫颈,以免出血。
(3)取出窥阴器前,应旋松侧部螺丝,待两叶合拢再取出。
4. 视诊(1)检查宫颈:暴露宫颈后,观察宫口大小、色泽、外口形状、有无糜烂、撕裂、外翻、息肉、腺囊肿、肿块、宫颈管内有无出血、分泌物。
宫颈刮片或培养的标本均于此时采集。
(2)检查阴道:观察阴道前后,两侧壁粘膜颜色、皱裂、有无溃疡、赘生物、囊肿以及有无阴道隔等先天畸形。
妇产科操作规范
妇产科操作规范一、妇科检查(一)窥阴器的使用1、无性生活者一般不做窥阴器检查。
使用窥阴器检查阴道和宫颈时,要注意窥阴器的结构特点,以免漏诊。
临床常用鸭嘴形窥阴器,可以固定,便于阴道内治疗操作。
2、患者排空膀胱,治疗床上垫一次性臀垫,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操作者带检查手套,将窥阴器前后两叶闭合,表面涂润滑剂利于插入,避免损伤(若拟作宫颈细胞学检查或取阴道分泌物做涂片检查时,不应用润滑剂,以免影响涂片质量)。
3、放置窥阴器时,检查者用左手拇指食指将两侧小阴唇分开,右手将窥阴器避开敏感的尿道周围区,倾斜45度沿阴道后壁缓慢插入阴道内,边推进边将窥阴器转正并逐渐张开两叶,暴露宫颈。
阴道壁及穹窿部,然后旋转窥阴器,充分暴露阴道各壁。
观察阴道前后壁和侧壁及穹窿粘膜颜色、皱襞多少,是否有阴道隔或双阴道等先天性畸形,有无溃疡、囊肿或者赘生物.注意阴道内分泌物量、性质、色泽,有无臭味。
阴道分泌物异常者应做滴虫、假丝酵母菌、淋菌及线索细胞等检查。
暴露宫颈后观察宫颈的大小、颜色、外口形状,有无出血、柱状上皮异位、撕裂、外翻、腺囊肿、息肉、赘生物,宫颈管内有无出血或分泌物。
同时可采集宫颈外口鳞-柱交界部或宫颈分泌物标本做宫颈细胞学检查。
4、取出窥阴器时,先将窥阴器两叶闭合,缓慢退出.(二)双合诊1。
妇科双合诊,是盆腔检查中最重要的一项检查。
检查者一手的两指或一指放入阴道,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
2。
目的在于,扪清阴道、宫颈、宫体、输卵管、卵巢及宫旁结缔组织以及骨盆腔内其他器官和组织有无异常。
3.方法:检查者戴无菌手套,右手或左手食中两指蘸润滑剂,顺阴道后壁轻轻插入,检查阴道通畅度和深度,有无先天畸形、瘢痕、结节或肿块;再扪触宫颈大小、形状、硬度及外口情况,有无接触性出血,若拨动宫颈时病人感疼痛,称为宫颈举痛,为盆腔内脏器有病变的表现。
当触及宫颈外口方向朝后时宫体为前倾;朝前时宫体为后倾;宫颈外口朝前且阴道内手指伸达后穹隆顶部可触及宫体时,子宫为后屈。
妇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与及流程图
妇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1.耳穴埋豆(籽)2.刮痧法3.灸法4.熏洗法5.湿敷法6.涂药法7.坐药法8.毫针法9.中药保留灌肠法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耳穴埋豆(籽)耳穴埋豆是用菜籽或王不留行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一、评估1.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部前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二、目标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临床常用于失眠、便秘、疼痛、腹胀等症状治疗。
三、适应症各种痛症、炎症、慢性病症,过敏与代谢性疾病,功能紊乱性病症,内分泌代谢病症。
四、禁忌症耳部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五、告知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六、物品准备治疗盘:耳豆贴、75%酒精、棉签、镊子、探棒、手消毒剂、污物桶。
七、操作程序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
2.携至床旁,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根据医嘱用探棒探查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热、胀、痛等感觉。
4.用75%酒精擦拭耳廓、消毒操作者手指,用镊子夹取耳豆板上的耳豆贴,贴于选定的穴位上,四角贴牢。
5.观察患者有无不适,为患者逐一按压,按压力度以患者能耐受并产生热、胀、痛为宜。
6.指导患者按此法按压,每日2—3 次,每次1—2 分钟,并告知相应注意事项7.操作完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八、注意事项1.操作前务必检查耳部皮肤情况,若有炎症、破溃、冻伤的禁用。
2.探穴力度应适度、均匀。
3.耳部酒精消毒待干后,再进行耳穴贴压。
4.根据医嘱确定留置时间,一般可留置3—7天,常规操作以单侧耳朵为宜,两侧交替使用。
5.注意观察患者情况,若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生。
耳穴埋豆(籽)操作流程核对医嘱病历与治疗单刮痧法刮痧法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勺等物,在患者体表一 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肤出现瘀斑,从而达到疏通腠理、逐邪外出为目 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号科目:日期:得分:
项目
内 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得分
物品准备:一次性臀部垫单、阴道窥器(大、中、小号),、、手套、长镊、润滑剂(无菌的液分。
了解患者病情,确定检查的适应症和有无禁忌症(注意尽量避免在经期做盆腔检查,若为异常出血,检查前应消毒外阴,并使用无菌手套和器械)
4分
少检查1项扣0.5分
扪清子宫后,将阴道内两指移向一侧穹隆部,此时另一手从同侧下腹壁髂嵴水平开始,由上往下按压腹壁,与阴道内手指互相对合,以触摸该侧子宫附件处有无肿块、增厚或压痛。如扪及肿块,应注意其位置、大小、形状、软硬度、活动度、与子宫的关系以及有无压痛等
4分
少检查1项扣0.5分
三合诊
一手示指放入阴道,中指放入直肠以替代双合诊时阴道内的两指,其余具体检查步骤与双合诊检查时相同
3分
少询问一项扣1分
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是否有性生活史
3分
少核一项扣1分
自我介绍,简要说明操作的名称、目的、可能的不适
4分
少介绍一项扣1
戴口罩、帽子
2分
少做1项扣1分
嘱病人排空膀胱,放置一次性臀垫,协助摆好膀胱截石体位
3分
少做一项扣1分
洗手、戴无菌手套
2分
少做1项扣1分
操作
外阴的视诊
观察外阴的发育、阴毛多少、分布情况、有无畸形、皮炎、溃疡、赘生物、肿块、有无增厚、变薄或萎缩,有无后侧切或陈旧性撕裂瘢痕等。
戴无菌手套,示、中指涂润滑剂后,顺阴道后壁轻轻插入
2分
检查阴道通畅度、深度、弹性、有无畸形、瘢痕、结节或肿块及阴道穹窿的情况
4分
少检查1项扣0.5分
检查宫颈大小、形状、硬度及宫颈外口情况,有无接触性出血、有无宫颈举痛
4分
少检查1项扣0.5分
将阴道内两指放在宫颈后方,另一手掌心朝下手指平放在腹部平脐处,当阴道内手指向上向前抬举宫颈时,腹部手指往下往后按压腹壁,并逐渐往耻骨联合部移动,通过内、外手指同时分别抬举和按压,相互协调,即可触清子宫的位置、大小、形状、硬度、活动度以及有无压痛
将窥器两叶前端合拢,用液状石蜡或生理盐水润滑窥器两叶前端。
4分
一项操作不规范扣1分
放置窥器前先用左手示指和拇指分开两侧小阴唇暴露阴道口,右手持阴道窥器,斜行沿阴道侧后壁缓慢插入阴道内并旋转至前方,逐渐张开两叶直至完全暴露宫颈、阴道壁及穹窿部
6分
一项操作不规范扣1分
阴道的视诊
旋转窥器,观察阴道前后壁、侧壁穹窿粘膜颜色、皱襞多少、是否有阴道隔、双阴道等先天畸形、有无溃疡、赘生物或囊肿等
5
操作规范扣3分,少检查1项扣0.5分
直肠腹部诊
一手示指伸入直肠,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
5
操作规范扣3分,少检查1项扣0.5分
操作后处理
医疗垃圾分类处理
4分
医疗垃圾分类 处理1项不符扣2分
4分
告知患者检查结果
2分
根据询问患者情况酌情扣分
2分
填写相关记录
2分
填写病历及其相关记录
2分
操作要求
注意无菌原则(包括环境、操作)
4分
未旋转窥器扣1分少观察一项扣0.5分
注意阴道内分泌物量、性质、色泽、有无臭味
3分
少观察一项扣0.5分
观察宫颈大小、颜色、外口形状、有无出血、柱状上皮异位、撕裂、外翻、腺囊肿、息肉、赘生物、宫颈管内有无出血或分泌物
5分
少观察一项扣0.5分
正确取出窥器
取出前将两叶合拢后取出
2分
取出操作不规范扣2分
双合诊
5分
少观察一项扣0.5分
查看尿道口周围粘膜色泽、有无赘生物
2分
少观察一项扣0.5分
让患者用力向下屏气、观察有无阴道前后壁脱垂、子宫脱垂或尿失禁
2分
少观察一项扣0.5分
正确放置窥器
根据患者阴道口大小和阴道壁松弛情况,选用适当大小的阴道窥器。无性生活者,禁用窥器检查
3分
选用窥器不适合或禁用窥器检查不得分
3分
根据无菌操作情况酌情扣分
流程按顺序操作、动作轻柔,技术熟练
2分
未按流程操作不得分
注意保暖
1分
未保暖不得分
态度温和、语言亲切,检查过程中注意患者的表情
2分
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得分
男医师检查必须有女医护人员陪同
1分
不符合规范不得分
评委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