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课程标准
病理学课程标准
病理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医学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护理授课单位:基础形态教研室学时:64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 1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性质:专业方向类必修课课程任务:阐述健康与疾病的概念,以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观认识疾病。
运用机体的整体观及事物运动、发展的观点解释疾病过程中局部和整体、形态和功能、损伤与抗损伤的辩证关系。
述说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概述主要脏器功能衰竭咱常见病的基本病理知识。
病理学是—门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基础医学是学习病理学的基础,要深入准确地分析疾病的病因和发生发展规律,探讨疾病的本质,就需要综合运用各个基础医学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同时,病理学又为学习临床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疾病学的概念和理论,为临床正确认识疾病奠定理论基础。
因此,学好病理学对学习临床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此外,病理学与临床医学各科在实际工作中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突出的表现在运用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活体组织检查、尸体解剖、以及动物试验等,对疾病做出病理诊断或对疾病进行观察和研究,以提高对疾病的防治水平。
因此,病理学又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1.2课程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高职护理专业能力的培养,选择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结合临床护理课程教学要求,将病理学课程设计为三大知识版块:病理学总论、病理学各论、病理生理学。
根据与护理专业教师进行探讨的结果,应该加强病理学总论和病理生理学的学习。
病理学总论是学生走向临床课程学习的阶梯,进入临床的桥梁,必须讲透、讲细;而病理学各论在临床课程中还会继续学习,因此,可以适当减少这方面的内容;病理生理学主要从疾病功能、代谢方面研究疾病本质,这部分内容对高职学生来说理解难度大,比较抽象,但实际上病理生理学与护理专业联系非常紧密。
《病理学》课程标准
《病理学》课程标准一、适用专业口腔医学二、学分学时学分:3学分;学时:54学时。
三、课程定位《病理学》是基础课程,同时又是基础课程与临床专业课程的桥梁课程,其教学内容是临床专业从事临床工作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为后续课程学习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基本病理过程、疾病的病理改变的基本知识,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应用型医学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本课程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原则,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受到严格职业训练的同时,养成良好职业素质。
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课,前导课程:《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机能—生理学》、《人体机能—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等。
后续课程:《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
四、与课程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五、课程目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课程组与校内外专家一道,认真分析口腔医师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本课程的特点,确定了本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疾病病理变化。
(2)熟悉疾病病因及发病机理。
(3)掌握常见疾病发生发展过程。
(4)了解疾病的最新进展及临床应用情况。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观察、归纳、判断、记忆能力,为临床技术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能出色地完成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观察标本、组织切片,进行动物实验模拟疾病,掌握基本操作技术要点,为学习相关课程和临床实践打基础。
(3)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可持续学习奠定基础。
3、素质目标(1)具有爱岗、敬业、创业的职业素质。
(2)具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具有责任意识和慎独精神。
(3)具有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4)具有辩证思维的品质,具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XX 病理学课程标准
《病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专业课)1.课程信息2.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2.1课程性质与理念2.1.1课程性质《病理学》是临床护理工作岗位要求学习的一门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机制及机体的机能、代谢、形态结构变化和转归的一门学科,它为后续临床护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和临床护师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与判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高了职业能力,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
2.1.2课程理念根据执业护师岗位的要求,从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以培养基层卫生专业人才为目标,基于工作岗位,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执业能力,为今后的护理工作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2.2课程功能定位3.1课程总目标围绕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以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依据,通过对《病理学》基础知识及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病变,学会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整体水平去理解疾病的病理变化规律。
能够运用病理学知识去认识疾病的本质,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转归,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课程具体目标4.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4.1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课程教学,理论联系实践,针对该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课程特色,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技能训练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4.2教学方法与手段4.2.1病理教学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病理学是一门桥梁学科,既属医学基础学科,又在临床上用于诊断疾病,也属于临床医学,将病理与临床紧密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形态教学的枯燥性。
病理学课程标准
《病理学》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3学分参考学时: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课内实践学时:6 学时实训学时:6 学时适用对象:护理专业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病理学》为医学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它运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患病机体的形态、机能和代谢的改变,并探索其内在联系及结局,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防治及护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病理学》既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以它们的知识作为基础来认识疾病时的形态、机能和代谢的变化;并为《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母婴及青少年护理学》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今后参加临床护理、防治工作及执业资格考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病理学》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该课程是依据“护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加上实验教学为辅,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掌握病理相关理论知识,为后续的医学基础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训观察学习相结合。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安排在第2学期,总课时48学时,理论36学时,总体框架结构安排如下表:二、课程目标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主导作用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教师预先决定和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结果和教育质量评估方法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适时必要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其较强的知识基础和自学能力的优势,确保教学活动顺利高效的完成,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并使智力和素养得到发展,完成教学目标。
病理学课程标准
《病理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病理学课程代码:120007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总学时:90学时学时分配:理论66学时、实验24学时开课学期:第二学期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临床专业一、概述(一)课程的性质病理学是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的机制、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所出现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在临床上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即临床表现)以及疾病的转归与结局的一门学科。
病理学长期以来成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是医学中的重要骨干基础学科之一,为临床医学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必考科目。
它既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专业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诊断性质的学科,临床各科疾病诊断最可靠的方法仍然是病理诊断,病理诊断被认为是最具权威的宣判性诊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帮助医学生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总体规律,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奠定扎实的基础,从而具备一定的临床分析能力以及合作、沟通及协调能力,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病理学的预修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等基础课程;为后续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结合我院医学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有关要求,面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制定适合我院各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保证教学质量,为学生们在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间架起起一座扎实的桥梁。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病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是疾病共性或特性的总结,为了加强学员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理论授课过程中要尽量联系具体疾病和临床常见病例,有助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
同时病理学侧重疾病形态学变化与疾病发生发展的联系,病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切片观察,在联系病例中讲活知识,使学生们学活知识,加深学生们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病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病理学课程类别:医学基础课程课程学分:具体学分课程学时:具体学时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它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通过对疾病形态、功能和代谢变化的研究,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常见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熟悉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机制。
了解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新技术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病理学知识对常见疾病进行病理诊断和分析。
具备观察病理切片和解读病理报告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增强学生对医学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1、教学内容细胞和组织的适应:肥大、增生、萎缩、化生的概念、类型及病理变化。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制,变性(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黏液样变性、病理性色素沉着、病理性钙化)的概念、类型及病理变化,坏死(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的概念、类型及病理变化,凋亡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2、教学要求掌握细胞和组织适应与损伤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病理变化。
熟悉细胞和组织适应与损伤的形态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了解细胞和组织适应与损伤的发生机制。
(二)损伤的修复1、教学内容再生: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能力,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结构、功能及结局,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对机体的影响。
创伤愈合: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骨折愈合的过程。
2、教学要求掌握再生的概念、类型和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
熟悉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态结构、功能及结局。
了解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
(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教学内容充血和淤血:充血和淤血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及后果。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
一、前言表1课程信息表课程名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开课院系基础医学院课程代码jwb007考核性质考试■考查□前导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后续课程常见疾病康复、康复评定技术总学时32课程类型理论课是□实践课是□理论+实践是□理实一体化是■适用专业中医康复技术表2课程标准开发团队名单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1副教授2副教授3讲师4主任医师5助教6副教授7教授8助理实验师9讲师注1:指参与课程标准制订的主要成员,包括校外专家。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二、课程性质与任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其任务是按照现代医学模式应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为疾病诊断、治疗和临床康复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主要从形态学角度、病理生理学主要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但二者存在有机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三、课程设计思路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参考康复治疗师考试大纲,并按照实际工作任务整合教学内容,对理论部分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
凡属“掌握内容”,一般应在课堂上把基础理论讲深讲透;对基本知识,必须通过实地解剖或标本示教,要求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达到说得出、认得准、记得住、用得上的程度。
凡属“熟悉内容”,应该重点讲授,要求学生概念清楚、印象深刻、内容熟悉、记忆牢固。
凡属“了解内容”,可概括讲授、扼要介绍有关知识的进展及规律、使学生知其要点,一般理解。
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教学活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执业能力,并注重素质培养,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执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第二学期开设,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6学时,实验教学6学时,学分为2学分。
四、课程培养目标(一)知识目标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解释疾病过程局部与整体、形态与功能、心与生理、损伤与抗损伤的辩证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
护理系《病理学》课程标准
《病理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病理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参考学时:36(理论:24学时实验:12学时)参考学分:2分职业方向:临床护理工作资格证书:执业护师资格证适用对象:护理专业一、学习领域定位1、病理学是临床护理工作岗位要求学习的一门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它为提高临床护师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认识判断的执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病理学》相关理论知识是执业护师资格证考试中必考项目。
3、培养学生能通过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认识疾病,为临床诊断打下基础。
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性质的学科。
4、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不畏艰苦的学习意志,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团结协作的精神,爱护标本的良好。
品德二、课程设计(一)课程基本理念根据执业护师岗位的要求,从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本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以培养基层卫生专业人才为目标,基于工作岗位,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执业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二)课程设计思路( 1 )制定课程标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执业护师考试大纲接轨。
学时共计36学时,其中理论24学时,实践12学时。
( 2 )改革教学方法①目标教学法:目标教学法是以设置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导向的教学方法。
②角色扮演法:根据操作项目分组进行演练,模拟病人、护师、针对病人的临床表现现状给予相应护理。
③情境教学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环境,并配置与实际相似或相同的仪器设备,使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接受专业训练。
④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以事例为题材,教学中要求学生针对病例,运用所学知识,作出分析、综合,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过程。
( 3 )强化技能训练:通过分组实验实训,由一个老师负责一个小组技能教学,不仅让老师把握学生操作中的不足,而且也能体现老师的教学水平。
《病理学》课程标准2024
《病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病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学科,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病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为今后从事医学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1. 掌握病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3. 能够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4. 具备初步的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16学时;2. 病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8学时;3. 常见疾病的病理学改变:24学时;4. 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4学时;5. 实验课:8学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结合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展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病理改变;2. 组织病例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病例,培养临床思维;3. 结合临床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实践能力。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成绩的30%;2. 实验操作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规范性等,占总评成绩的20%;3.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
六、课程资源1. 教材:《病理学》教材为指定教材,学生需认真阅读;2. 参考书籍:推荐阅读相关病理学书籍,拓宽知识面;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病理学教学视频、课件等网络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4. 实验室:提供病理学实验设备和场地,供学生进行病理学观察和诊断实践。
七、课程评估与改进1.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2. 定期组织教师授课质量评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3. 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课程,需要学生认真学习,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医学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临床医学《病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ath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232012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学分:6学分(理论:4.5;实验:1.5学分)总学时:12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72学时, 实验学时:48先修课程: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后续课程: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选用教材:步宏、李一雷主编.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必读书目:[1] 王恩华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病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周庚寅姜叙诚主编.医学英文原版改编双语教材.病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选读书目:[1] 陈杰李甘地主编.病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 Robbins 和Cotran Atlas of Pathology.2nd edition. Edward C.Klatt [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1二、课程教学目标《病理学》是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科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疾病的局部组织病理变化,疾病的临床病理联系与疾病的转归;全面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疾病发生的机制。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了解常见疾病发生机制。
2、熟悉常见疾病的病因和结局3、掌握疾病的局部组织病理变化,疾病的临床病理联系与疾病的转归。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绪论(2时学)教学目标:了解病理学研究方法和病理学的发展;理解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掌握:病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教学要求:重点介绍病理学的任务和内容;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病理学的任务和内容;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病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1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损伤的原因;萎缩的原因、病理变化;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的原因、发生机制;肝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理解:变性的概念;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的病理变化;坏死的类型和结局;凋亡的概念、形态特征,凋亡和坏死的区别;掌握:萎缩、肥大、增生及化生的概念和类型;细胞水肿的病理变化;坏死的病理变化;教学要求:重点介绍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病理变化和结局;变性的概念及常见变性的形态学特征;重点介绍坏死的概念与常见坏死的形态学特征及结局,坏死的分类及其转归。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其学习要以《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课程为基础;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具备观察疾病肉眼和显微镜下病变特点,并作出病理诊断的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学习临床专业课程和具备岗位职业能力打好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基于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使学生学习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
1.针对需求,合理安排:面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与需求,坚持既要重视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要删繁就简,还要充分体现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故除完成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基本理论内容外,多讲解与工作岗位相关的临床病理联系,安排课程内容以实用、够用为主要目的。
2.教学并轨,勇于创新:调整和改革传统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理论课和实验课分轨授课的教学模式,利用我院先进的多媒体和网络设施,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并轨的教学方式,即在同一课堂内,同一章节的理论教学后立即进行实践教学,这样的模式可以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得以紧密结合,有“学了就练,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课程设计思路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学,也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一方面与其它医学基础科学密切相关,如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这些学科主要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时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变化提供理论基础,是学好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前提;另一方面与临床各科实际工作亦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学习临床专业课程的重要桥梁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病理学课程代码:120007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总学时:90学时学时分配:理论66学时、实验24学时开课学期:第二学期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临床专业一、概述(一)课程的性质病理学是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的机制、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所出现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在临床上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即临床表现)以及疾病的转归与结局的一门学科。
病理学长期以来成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是医学中的重要骨干基础学科之一,为临床医学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必考科目。
它既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专业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诊断性质的学科,临床各科疾病诊断最可靠的方法仍然是病理诊断,病理诊断被认为是最具权威的宣判性诊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帮助医学生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总体规律,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奠定扎实的基础,从而具备一定的临床分析能力以及合作、沟通及协调能力,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病理学的预修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等基础课程;为后续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结合我院医学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有关要求,面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制定适合我院各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保证教学质量,为学生们在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间架起起一座扎实的桥梁。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病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是疾病共性或特性的总结,为了加强学员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理论授课过程中要尽量联系具体疾病和临床常见病例,有助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
同时病理学侧重疾病形态学变化与疾病发生发展的联系,病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切片观察,在联系病例中讲活知识,使学生们学活知识,加深学生们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把以前的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病例分析教学等各个教学环节融为一体,运用理实一体新的教学模式,在注意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应特别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点拨、启发、提问、引导等方法,通过学员自学、小组讨论、学生自己讲课等活动,使学员的思维充分活跃和调动起来。
在理实一体实验教学环节中,要突出培养学员独立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员在独立观察标本和切片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临床疾病的发展规律。
2.形态、功能与代谢相结合疾病过程中机体发生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三方面的改变。
代谢的改变是功能和形态改变的基础,功能改变往往又可导致形态改变,形态改变必然影响功能和代谢改变。
如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由于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导致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组织器官缺氧和代谢紊乱等。
可见疾病过程中机体形态、功能和代谢变化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病理学在侧重介绍形态学改变的同时,要联系代谢的改变,更好地理解功能的改变。
3.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病理学是一门典型的形态学学科,现在的病理学教学已不单纯的局限于课堂纯靠语言对于形态学特点的描述,各种现代媒体的介入,如各种病理图片库、病例库、尸检资料库,提供了广泛的学习素材来源,为学员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教师的授课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方式,因此在病理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此优势,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利用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互联网、电视录像等现代媒体教学手段,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学员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强化学员的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开扩视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三)课程设计思路1.框架设计与内容安排《病理学》运用理论课和实验课相结合一体化的形式。
理论课的安排是先学习总论,从总体上把握疾病病理变化的共性规律,掌握疾病的基本病变及相关的基本知识;再学习各系统常见疾病及多发疾病的特殊规律,用总论的基本规律掌握各系统代表性和重要疾病的特性。
实验课与理论课并进,每学习完一章节理论,跟进相应的实验内容,使学员通过观察大体标本、组织切片、代表性图片、讨论典型病例等形式,在巩固及加深理论知识的同时,牢固掌握基本病变和特征性病变的变化规律,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实施加强教学的各个环节,保证教学质量。
认真对待每次课程和每个教学环节,对每次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在教研室进行分析、讨论。
充分利用教研室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标本、切片、视听教材、网络资源等,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调动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
在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教研室内定期组织集体备课、轮流听课、换班讲课等方式不断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质量,提高学员学习效果。
3.教学内容病理学包括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部分。
病理解剖学侧重从形态变化阐明疾病的本质,病理生理学侧重从功能和代谢变化阐明疾病的本质。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形态结构、功能及代谢变化相互影响,紧密联系。
《病理学》课程在第二学期开出,临床医学专业总学时为9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6学时,实验教学24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二、课程目标总目标通过对《病理学》的学习,能够阐述和应用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病变,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演进规律,学会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水平和整体水平,解释疾病的病理变化规律,为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2.掌握常见病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3.熟悉常见病变的转归、结局。
4.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二)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临床病理观察能力。
2.具有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临床问题的能力,能根据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
(三)素质目标1.具备认真、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2.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关爱生命。
3.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人际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标准四、实施建议(一)课程教学实施建议1.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称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形态联系机能、基础联系临床的教学原则。
根据《病理学》的学科特点,以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为出发点,以问题、项目或任务为中心,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保持学习与实际岗位群工作的统一性。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成相应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⑴启发式讲授法: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可以做出判断或解释的问题,尽量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
学生回答问题时更多的是通过思考而不是通过记忆来回答,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
⑵讨论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入临床病例讨论分析就是一个很好的讨论式教学过程。
让学生首先围绕思考题开展讨论、发表意见,最后教师再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以往讲课时教师必须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的时间,而且学生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预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通过分组讨论也让学生之间充分切磋、取长补短。
⑶导入式教学法:在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前,教师通常会给学生提出与该知识相关的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小案例,学生会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较集中,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为本次课程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⑷演示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及对标本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对操作有一个整体印象,并很快能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练习。
本课程是门应用性强,介于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组的全体教师不断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病理解剖学的内容以形态变化为主、病理生理学的内容侧重机能变化),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学习指导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我们始终因人、因材施教。
由于《病理学》内容中有大量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病理变化,学生难以理解。
如何指导学生学好、学会并能把本课程知识应用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临床工作是关键。
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形态联系机能、基础联系临床的原则,引导学生将患病机体器官、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与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对患病机体的病理变化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同时适当增加了病例讨论的内容,通过对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和病变特点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把所学过的《病理学》知识系统地结合起来,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验课中则以学生自己动手观察、操作为主。
教师指导和解答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最后进行点评和总结。
4.学生在学习《病理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理解重要的《病理学》中的医学名词。
(2)能够描述重要的基本病变特点。
(3)较熟练应用《病理学》知识解释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4)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5)经常归纳总结,并多做习题。
(二)课程考核评价建议1.考核性质:考试课。
2.考核方式: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建立过程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的学生学习评价方法。
(1)终结性考核:即理论考核,考核在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
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理论考试按照“教考分离”的原则,占总成绩的70%,命题时严格实行考教分离,采用流水方式阅卷。
题型包括选择、名词解释、填空、是非判断、问答、论述题(或病例分析等),选择题40%、名词解释9%、填空题15%、是非题10%、简答题12%、论述题14%。
(2)过程性考核:即平时考评包括出勤、课堂提问、测验、作业、实验报告、学习态度等,占总成绩的30%,由课程主讲教师期末综合评定。
3.考核要点按照本课程要求的学习目标结合“三基”训练进行考核。
(三)教材选编的原则和建议1.理论教材选用全国医药类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病理学》. 2014.07第一版.供护理、助产、临床、口腔、检验等专业使用,主编张德芳,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按照够用、实用、适度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
参考教材: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病理学》. 2013.03第8版.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李玉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